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1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1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掌握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坊市制度的变化,理解政府对城市发展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城市经济职能的不断凸显;3、掌握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海外贸易的发展的状况,理解对外贸易在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下逐渐萎缩。

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自主梳理课本知识脉络;2、课堂检测,反馈学习效果3、课后总结,升华课本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宋朝商业活动和城市发展出现哪些新气象这一问题的探究,明确两宋时期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空前繁荣;2、通过对商业、坊市制度、海外贸易的分析,明确在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影响下,古代商业没有向近代转型。

二、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本,掌握基本史实。

提前查找有关《清明上河图》等课上相关内容的知识,搜集资料。

教师:向学生提供与课本相关的中国知网论文、图片、网站等,准备课件、教案、学案等。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四、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节古画鉴赏课。

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是张择端版的《清明上河图》。

作为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也向我们展示了北宋形形色色的商业活动及其繁华的城市生活。

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局部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仇英版的《清明上河图》和清院版的《清明上河图》。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局部清院版《清明上河图》局部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个概念:图像史学(从与历史相关的视觉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进行定向加工的理论方法)和史料分析(对史料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自主学习,完成基础】1、概述各个时期商业的发展状况学生小组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总结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始终未突破农耕文明的限制,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始终未能占主导地位。

高中历史《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课堂研究,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认识到商业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历史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3、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从中分析其原因,并为现实献计献策,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重点难点: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教具准备:计算机、校园网络BBS平台教法学法:教法选择:尝试探索和情境问题解决。

学法指导:问题情境、应用拓展。

借助自主合作探究与合作交流,形成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有效学习的策略。

教学设计【导入——设疑】情境导入法:展示《清明上河图》、播放《清明上河曲》。

表达:从这幅图及这个曲子里,你得到了什么历史信息?——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历史分析:通过学习《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你认为哪个词语最有可能反映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呢?A、带着镣铐跳舞B、一马平川C、一波三折D、驻足不前【探索——展示】1、师:情境设置:“某人想穿越时光的隧道,到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时代去经商”,请你为他在货币、政府政策、商品、经营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从事哪些行业可以发财致富。

生:自由发言。

2、师:展示图片等资料:——为什么你会从这些方面为他提这样一些建议呢?生:讨论:从政治、社会、对外关系、农业、手工业、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之所以“支招”的理由。

(1)分组表述:商周: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作买卖,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大量货币的出现秦汉:国家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交通发达(丝绸之路)。

隋唐: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发展,运河开通,柜坊和飞钱。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内容涉及的时间长,专业性强。

与内容有关的绘画、实物照片(如考古出土文物等)、文字资料比较丰富。

由于学生们初中基础的制约,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了解,为学生认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奠定基础。

最后对古代商业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整体认识和理解。

引言本课引言由文字组成,介绍古代传奇人物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后,弃官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故事。

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陶是春秋战国时代关东最繁荣的经济都会,被誉为“天下之中”。

“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是全国的经济中心,经济繁荣是必然之结果。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也可出示《史记》的范蠡原文,然后向学生提问。

问题一:通过阅读引文,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教材以我国古代历史的不同时期为线索,讲述了我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在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的基本情况。

商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商业的出现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宋元时期商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最后于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深入城镇农村,边疆海外。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秦汉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隋唐 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出现柜坊、飞钱
两宋 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交子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元朝 元:大都-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A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B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
明清 商品;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繁荣,货币作用增大;D“商

本节课将利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加深
与 小组合作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掌握课本知识。教学流程:
教 一、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探讨 三、教师点拨 四、课堂练习 五、课
学 后作业 六、小结


导入:幻灯片展示几则广告,提问学生:这些是什么性质的广告?利
用这些广告的商业性这一切入点导入新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代商人的审视,学生感受古代商人的
求 聪明智慧、诚信经营,辛苦劳作,自觉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传承中国
传统文化。


重 、 难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


学 内 容 分
本节课主要讲述课本三部分内容中的前两部分,重农抑商下的古 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这两部分内容知识点比较多比较杂, 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今天的经济发展
也具有借鉴意义。明清时期,我国对外贸易逐
渐萎缩,其中原因是什么呢?在下一课学习中,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
(六)课后作业
课下从课本归纳总结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教 学 过 程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 :“商人”的来历 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 3、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4、隋唐: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飞钱 5、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交子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元朝:大都 7、明清 A 城镇商业、;B 农副产品、成为商品;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徽 商、晋商

第3课_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_古代商业的发展
17
在重农抑商下,古代商业为什么还能得到发展呢?请概 括影响商业发展有哪些因素? (统一的市场、交通、生产进步、政府政策、金融)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 品交易的限制) (3)中外交往、民族交往 (4)交通便利(大运河、丝绸之路) (5)人民的辛勤劳动、科技的进步 (6)金融:(柜坊、飞钱、纸币的出现和应用)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7)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①官府控制 ②朝贡贸 易占重要 地位
特点
元朝
走向 明清 衰落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概况
丝绸之路 ,中外贸易逐渐 1. 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__________ 发展起来。 市舶使 ,专管对 广州 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_______ 2. 唐朝时,______
外贸易。
3. 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 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家进行贸易,_____________
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 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 到发展
①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晋商、徽商
(3)明清商业繁荣原因: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
弛。
26
明 朝 后 期 国 内 市 场 示 意 图
27
知识扩展
新阶段
明清
①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②商 品种类增加。③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④商税成为宋朝重要税源。⑤元大都成为国际 性的商业大都会。 ①城镇商业依然繁荣。②农副产品大量入市。 ③长途贩运发展快,商帮形成—晋商、徽商。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完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完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 3 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归纳、识记各个阶段商业发展表现;概括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理解影响我国古代商业发展 的诸多因素。

2、过程与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区分不同形式材料的史料价值,理解市的发展与变迁。

结合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分析影响古代商业发展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理解商业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重点:市的发展和变迁难点:分析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教学方法】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教学。

经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多种形式材料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化与历史的建构,从而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提高对历史表现的认识。

【讲授新课】导入: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江苏省及福建省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

在两国争霸战争中,吴国灭掉了越国。

越王勾践非常痛苦,想要复国,有一位谋士范蠡,辅佐越王奋发图强,终于灭掉越国,报仇成功。

范蠢辅佐越王勾哉灭吴复仇后,颇为自得地说,我为越国献了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五条就获得了成功。

往后,我想把这些策略用到治家上;他放弃官职,来到货物集散交易中心之地陶,经营商业,改名朱公。

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 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从该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商人地位提高)。

商人”名称的起源与什么时期呢?由此导入课文。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商人的种类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完成下表:第一:商周时期商业产生(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挖掘,在此基础上由老师概括):贾:固定在一个地方经营者。

流通的物资叫商品; 商:流动在外进行贸易的人。

从事买卖活叫经商。

商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海贝、骨贝等货币,且商业为官府控制。

到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第3课《中国古代商业》【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总结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重点聚焦中国古代商业中的“城”与“市”的发展与变迁,通过分析文献典籍、史家研究、文学和绘画作品各种史料,并设计认知冲突、设置历史情境,通过学生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赏析文艺作品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升分析和解读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分析古代商业在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仍不断发展,散发活力,体会商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培养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分析的史学解读思维。

【教学过程】师:(导入)同学们知道弦高救国的故事吗?弦高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行商,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军要去袭击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稿劳秦军。

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

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商人和商业,商业起源很早,而且商人具有什么情怀?生: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从一种新视角,主要是从文学艺术的新视角出发来探究中国古代的商业。

生:(齐读)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师:研究古代商业这个大课题,可以从哪些小方面入手呢?市场、城市、商人、商品、商路等。

古代商业,我们感觉很遥远,也很抽象。

可以借助那些材料来研究古代商业呢“学生:教材、文献典籍、口述证词、史家研究、文艺作品、考古遗存。

(一)古代商业发展概貌:师:教材是我们研究商业材料,请阅读教材完成《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表》,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整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历史知识,使其变得脉络清晰。

从各种各样的历史材料中,我们可以做个有心人,去发现藏在细节里面的历史。

中国文学艺术成就博大精深,我们是不是能借助文艺材料解读历史呢?现在,让我们聚焦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研究古代商业,“城就是城,市就是市,从古典文学看宋以前的古代商业”。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编制:审核:高一历史组领导签字:【使用说明】1、依据知识结构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并记忆。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3、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课堂上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习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学习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对等的深层次原因。

【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目标1、认识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2、了解古代市的变迁及古代城市的发展3、认识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以及这一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内容1、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⑴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⑵隋唐及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2、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⑶宋朝前后坊市变化的特点?⑷中国古代大城市发展的特点及代表?3、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问题:⑸官控贸易的发展概况及特点?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四、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

【疑难点拨】【合作探究】探究一: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名商人,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是带了一批丝绸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秦国,心想可以赚一大笔,没想到秦国的尺寸比齐国的大的多,尽管高价出卖,仍然没赚到钱,只拿到了本钱。

但是他又想在秦国做生意,可是秦国政府有严格限制商人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这名商人最终是身无分文返回齐国。

请根据这个故事,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探究二、中国古代商业经济有什么主要特点?【重点阐释】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及影响(1)变化①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第3课1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1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进入本课学习】
一、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快 速
高 效
1、古代商业发展共分几大阶段,每阶段的表 现是什么?(重点) 2、宋代前后市的变迁表现在哪些方面?城市 的发展又有何表现?(难点) 3、归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其 中哪种形式的对外贸易占重要地位?这种贸 易的特点、目的各是什么?在对外方面明清 政府采取什么政策?
特点6 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出现实力雄厚的大 商帮,如晋商、徽商等。
特点7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繁荣,城 市逐步增多,城市的商业性 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
二、自主探究 讨论提高
5、从课本归纳总结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请 思 您 考
其它 政府的政策 客观原因 交通的便利 商业利润的刺激 主要原因 手工业的进步 基础原因 农业的发展 最基础原因 客观原因
谁经商易,易在哪里?城市的功能有何变化?结合课本及下面这段 相声得出答案
小三经商难:经商受两定一直管(定点 定时 官员直接
管理) 小小三经商易:经商环境宽松,两不定一间管(不定点 (宋代) 不定时 官员间接管理)另外市场更加 扩大。 (唐代)
效果检测三——古代对外贸易概况
时期 概 况 主要形 式
西汉 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唐朝 两宋 元朝 明清 广州;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较为 开放 对外贸易扩大;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
特点7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繁荣,城 市逐步增多,城市的商业性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
特点1 中国商业起源很早,且不断发展。 特点2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
重难点
特点3古代商业发展艰难 而曲折,且始终处于从属 地位 特点4 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在商业发展其间,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古代商业的发展水平。 特点5 阶段特征明显,各段发展极不平衡。与农业、 手工 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和影响因素。

(2)掌握中国古代城市的变迁。

(3)了解中国古代商路和对外贸易。

2、素养目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

三、本课重难点:重点: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市的变迁难点:市的变迁;商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马云等商人的照片导入本课,引出古代商人是如何经商的?从而导出本课内容。

(二)新课教学:1、学生课前对教材知识进行梳理,完成导学案,以此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概况。

2、以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为线索进行本课的教学,重点讲述市场、商人和商路对商业发展的影响,进而完成本课目标。

重难点突破:1、市的变化唐朝的“市”: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唐会要》“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晚唐)王建《夜看扬州市》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晚唐)王建《汴路即事》(节选)晚唐打破了对市在时空上的限制引用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宋代的市完全突破了时间限制。

太祖乾德三年四月十三日,召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东京梦华录》归纳小结:表格形式对宋代前后的市进行对比。

2、商业之体:商人引用材料: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之。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禁工商不得乘马,工商杂色之流,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旧唐书》农民之家许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穿绢布。

——《大明会典》以上三则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商人在古代受到歧视,是社会的“边缘人”。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导学案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导学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习要求】1.概述古代中国的“市”的形成与发展。

2.了解古代中国重要的商业都会及著名商帮。

3.从商业的兴起、市场的发育和专制政府控制商业等方面去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课前学习】一、归纳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时期发展状况原因(表现)商朝春秋战国秦汉利:弊:隋唐两宋元朝明清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用于和。

2、宋朝时,城市中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限制也被打破。

3、、、、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4、古代的、、、、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三、我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时期发展状况原因西汉唐朝继续发展两宋繁荣元朝清朝【合作探究】探究一: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探究二:材料一于长安及五都(即下面所说的五个重要的城市)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司市称师。

市之地五都异之。

置交承五人,钱府丞一人。

——《汉书8226;食货志》材料二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

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

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8226;令狐熙传》材料三两京诸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两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8226;百官志》材料四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材料五(宋代的记录)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

——《梦梁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隋唐时期是如何进行商业管理的?(2)与材料一比较,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2分)(3)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反映两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与隋唐相比,有哪些重大变化?(4分)探究三: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当堂训练】1.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商业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认识古代商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

3.分析古代商业对古代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古代商业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古代商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

三、教学难点1.古代商业对古代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古代商业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2.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商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商业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知识讲授(25分钟)(1)古代商业的发展背景古代商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物物交换和货币交换的商业活动。

古代商业的发展背景主要有: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原材料,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交通和通信的改进:交通和通信的改进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加速了商品的流通。

C.货币的出现:货币的出现替代了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2)古代商业的特点古代商业的特点主要有:A.商业活动的广泛性:古代商业活动涉及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奢侈品等各个领域。

B.商业组织的多样性:古代商业组织形式有个体户、合作社、商会等多种形式。

C.商业活动的多样性:古代商业活动包括生产、加工、贸易、运输、金融等多个环节。

3.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商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

4.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学生练习1.列举古代商业的发展背景。

2.描述古代商业的特点。

3.分析一个具体的古代商业案例,探讨其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

同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也对古代商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课时03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设计与

课时03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设计与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相互提供反馈,共同进步;
3.我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4.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到位;5.鼓励学生提出对本节课学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目的是巩固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古代商业发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古代商业的管理制度;
(3)古代商业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
5.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资源,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索和研究;
6.定期进行学习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为学生提供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框架;讨论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相互交流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些方法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讨论和反思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首先介绍古代商业的发展背景,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等;
2.接着详细讲解古代商业的主要形式和管理制度,通过具体案例解释行商、坐商、集市等概念;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发展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发展
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
(1)商朝人被称为“商人”的由来: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4、宋元时期:商业繁荣
(1)两宋商业空前繁荣:
▲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①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
课时教案
课题: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2011年月日执行时间:2011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朝贡贸易:
(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
(2)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3)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4)表现:如郑和七次下西洋。
3、明清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后果是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第33课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材分析】
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古代商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古代商业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课分三小目阐述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古代对外贸易的变迁。

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讲述了古代商业在先秦.秦汉.隋唐.元.明清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第二目“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阐述了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市”的变迁及城市职能的变化;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概述了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在初中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但他们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而且本课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解释清楚古代商业的发展.市
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等历史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等重要概念。

使学生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经济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古代的对外贸易。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图1战国货币图2图3汉五铢钱图4唐开元通宝钱过渡货币的发展与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业的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推进新课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合作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1213“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这一目。

问题情境1“商人”的“商”最早的意思是指什么
A.商朝
B.商量
C.买卖
D.钱币答案A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问题情境2请概述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概述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

教师总结
历史时期概况商朝“商人”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秦汉商业初步发展,逐渐艰难隋唐商业繁荣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商业繁荣,国内外商品汇集明清城镇商业繁荣,“商帮”出现合作探究1秦汉时期既然商业初步发展了,但为什么会逐渐艰难呢请大家分别来分析一下原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教师总结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把原来秦国流通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
他还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两汉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两汉政府实行“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政策,商业出现了初步的发展。

两汉又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

商业出现逐渐艰难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商人经商受到的限制太多。

合作探究2为什么两宋时期商业会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此题进行探究教师总结
(1)北宋建立以后,消除了晚唐.五代国的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14“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这一目。

问题情境3请概述“市”的变迁。

时代概况特点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定时.定点.管理严格唐朝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定时.定点.管理严格宋朝市分散在城中,“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突破时间.地点限制;管理松散明清出现
单一的商业城市过渡总结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问题情境4中国古代发展城市的特点是什么(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41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这一目。

问题情境5请你们概述一下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总结
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时,由于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萎缩。

过度总结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及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

思考分析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分析教师总结
(1)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

(2)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

(3)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商业在中农仰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

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