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欢树教案

合集下载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相关推荐《合欢树》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欢树》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从细节描写中体味母亲对我的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4、基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采用由散入整的组合法,在内容主旨理解的同时,对散文写作有初步的认识。

5、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受爱、表达爱、珍惜爱。

而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也完成了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这种感悟除了通过细致的细节来表现之外,都集中在合欢树这一象征物上。

所以,要把握文章深刻的内涵,就必须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内涵,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人类心灵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合欢树在史铁生的心中挥不去、抹不掉,永远烙在他的心中。

二十岁,对你意味着什么?二十岁,对史铁生意味着什么?二十岁的儿子瘫痪了,对母亲意味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题目为合欢树,那么作者有没有一上来就写合欢树呢?哪些地方提到了合欢树?提示:作者一共四次提到合欢树:(7--12自然段)(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合欢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合欢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合欢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合欢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合欢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合欢树》是著名作家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人性与命运的深刻和反思。

教材版本为人教版高二选修,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小说全面解读,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及其深层反思。

Part 1:小说简介《合欢树》讲述了带着恶果种在院子里的合欢树,以及少年庆生的过程,众人的相继去世,最终主人公孟昶高相敬如宾相爱成为夫妻。

整个小说描绘了孟昶高一家人的命运,以及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所承受的命运改变和意义。

Part 2:课时安排本教案总共约分5个课时,具体内容如下:课时1:小说背景和作者介绍+小说生动画面展现课时2:小说人物和命运的探究课时3:小说叙事结构的分析与主题揭示课时4:小说文学风格的分析与贯穿主题课时5:小说人性反思的探究与总结Part 3:教案细节解析1.底层人物与上层人物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差距。

孟昶高一家是小说中的底层人物,他们是一家没有背景和权力的普通家庭,在小说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困境。

然而,上层人物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背景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例如:孟昶高的上司能够通过权利和财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文中的社会结构,探究人物之间的背景和社会地位对于命运的影响。

2.小说中的人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探究小说中的人性,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为什么人们选择保守、被动、安稳的生活,为什么要担心小事、抱怨生活的不公、胡思乱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孟昶高的态度和行为,并帮助学生明确人性的重要性以及在命运面前应有的精神品质和行为准则。

Part 4:教学思路1.关注学生需求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对话、分析等方式对学生的认知状况进行摸底,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2024年高二课文《合欢树》教案(通用篇)

2024年高二课文《合欢树》教案(通用篇)

2024年高二课文《合欢树》教案(通用篇)高二课文《合欢树》教案篇1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引导学生研读和品味作品,体会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3、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学会珍惜。

体会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阅读、讨论一课时一、明确教学目标从文章题目和文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

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李陵悲吟:“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人啊,恬然于父母铸就的港湾,便会向往外面世界的精彩;能够承欢于爹妈的膝下,谁又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人们常说,“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史铁生的《合欢树》里蕴含着的,就是这样一份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

2、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3、品味母亲的形象。

问题:母亲生前的哪些话、哪些事至今还缠绕着“我”?(1)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有何不同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答: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但母亲没有表扬“我”,而是急着跟“我”说她自己小时候作文做得还要好,还说“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这让“我”听得扫兴,就装着根本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对治好“我”的腿终于绝望的时候,发现我在写小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就形式而言,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对同一件事,母亲先后说过不相同的话,这是由于“我”的境遇不同,因此目的和用意也就很不一样。

对于年少的心高气傲的急切期待母亲表扬的孩子来说,一瓢冷水可以让孩子冷静,不至于骄傲、自满;对于因残疾而绝望的青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这是激励,以此鼓励“我”振作精神,把写作的路走下去,以获得生的勇气和尊严,可见母亲用心良苦。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植物学》第四章第五节,详细内容为介绍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生态价值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认识到合欢树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合欢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生态价值和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PPT课件、视频资料等。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合欢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介绍合欢树的科、属、形态特征等。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讲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生长速度等。

c. 合欢树的生态价值:阐述合欢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如固氮、保持水土等。

d. 合欢树的栽培管理:介绍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让学生亲身感受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合欢树的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合欢树的形态结构图,并标注主要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生物学特征a. 科、属b. 形态特征2. 合欢树生长习性a. 生长环境b. 生长速度3. 合欢树生态价值a. 固氮b. 保持水土4. 合欢树栽培管理a. 繁殖方法b. 栽培技术c. 病虫害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有哪些?c. 请谈谈合欢树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2. 答案:a. 合欢树属于豆科合欢属,形态特征包括树冠宽广、叶子呈羽状复叶等。

b. 合欢树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速度较快,喜阳光充足。

《合欢树》优秀教案(通用

《合欢树》优秀教案(通用

《合欢树》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植物学》第四章第三节“常见的观花植物”,详细内容围绕合欢树(Albizia julibrissin)的形态结构、生长习性、繁殖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繁殖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特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和繁殖方法。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合欢树图片、实物、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描述其形态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合欢树的学名、科属、分布范围等基本信息。

3. 内容讲解:a.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树形、叶子、花朵、果实等。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适应性、生长速度、寿命等。

c. 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播种、嫁接、扦插等。

4.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识别合欢树及其生长习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描述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基本信息:学名、科属、分布范围。

2.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树形、叶子、花朵、果实。

3.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适应性、生长速度、寿命。

4. 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播种、嫁接、扦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描述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繁殖方法。

2. 答案:合欢树(Albizia julibrissin)是一种豆科合欢属的落叶乔木,树形优美,叶子为羽状复叶,花朵呈伞房状花序,果实为扁平的豆荚。

合欢树适应性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寿命较长。

繁殖方法有播种、嫁接和扦插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和PPT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繁殖方法。

《合欢树》优秀教案设计(通用

《合欢树》优秀教案设计(通用

《合欢树》优秀教案设计(通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合欢树》这篇课文主要通过作者对合欢树的描写,传递了深厚的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欣赏散文中的语言美,同时提高朗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但对于散文中的象征手法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合欢树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2. 学会欣赏散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合欢树象征意义的挖掘。

难点:欣赏散文中的象征手法,提高朗读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描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生字词。

3. 解析: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合欢树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4. 品味:让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品味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2.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随堂练习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和象征意义。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合欢树》的教案

《合欢树》的教案

《合欢树》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合欢树》这一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合欢树的文化寓意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的基本知识,如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合欢树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合欢树,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对合欢树文化寓意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合欢树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合欢树图片、实物、PPT课件。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合欢树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对合欢树的初步认识。

2. 新课内容:a. 讲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

b. 分析合欢树的文化寓意,如团结、友好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填写观察记录表。

4.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关于合欢树的作文,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段关于合欢树的描述。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基本知识: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长习性2. 合欢树的文化寓意:团结友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以“合欢树”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合欢树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观察、表达能力的提高。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合欢树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

b.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合欢树的文化寓意。

c. 开展合欢树主题绘画、摄影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合欢树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的理解。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填写观察记录表。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创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创作特点,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合欢树这一载体,表达自己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创作特点。

4. 成果展示: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补充、评价。

5.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成果,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6.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合欢树、对故乡的感情。

7. 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故乡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 情感教学: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感受作品美好情感的培养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氛围。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写作法: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意写作。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合欢树》教案《合欢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感受母子情深,学会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能力目标】:品味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情感目标】:在体会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后,从自身出发,领悟母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母子深情,学会爱人,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及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师生对话,活动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搜集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让学生走进作者,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2.阅读课文《合欢树》,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作业,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初步书写对文章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叩击学生心扉,激情学生的情感波澜)1.播放歌曲《母亲》2、导语词:一曲《母亲》叩击了我们的心扉,也唤醒了我们的万千思绪。

有人说,“上帝不能亲自去每一个人家,于是创造了母亲”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们都有自己的母亲,对于母爱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的理解,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诠释母爱,理解母亲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3、走进作者,知人论世(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作家作品,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1、作家简介:(学生先说,教师补充)2、多媒体展示史铁生的照片,作家简介以及主要作品。

3、提问:在这些画面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史铁生,是不是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呢?(多媒体展示作家作品)教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虽然坐在轮椅上却露出开朗的笑容的史铁生。

双腿瘫痪的史铁生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他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我们可以想象他的艰辛和付出。

但是我们又如何想象那位伟大的母亲面对一个残疾的儿子她需要怎样的付出。

《合欢树》优秀教案

《合欢树》优秀教案

《合欢树》优秀教案人教版《合欢树》优秀教案(通用5篇)《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合欢树》优秀教案,供参考借鉴,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合欢树》优秀教案篇1一、导入年轻时期,正值花样年华的时代,作者双腿残废了,这个噩耗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他想到死了倒好。

但是母亲却始终不离不弃,四处帮他找大夫,当治愈的希望最终破灭之时,母亲又鼓励儿子从事写作,希望燃起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

当作者的小说发表获奖之际,母亲却撒手人寰了,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至此,始终都没有出现题目中的合欢树。

那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合欢树:又名马缨花,它的名字蕴含了合家欢乐的吉祥意。

二、题为《合欢树》,却在文章已过半的第五段引出合欢树,那么前文以时间为线索的大量追忆,是否游离了课文标题? ——作具体分析1、请大家阅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第七自然段)(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第八自然段)(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以及希望去看看合欢树(第九、十自然段)(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第十二自然段)三、为什么我后来到院子里想去看而又不去看那棵合欢树?合欢树融入了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

母亲为他付出太多太多,牺牲了一个正常女人所追求的事业、生活和爱情。

如果自己不残疾的话,母亲的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我”的残疾,带给了母亲更大的不幸,为了照顾儿子,母亲心力交瘁,49岁就离开了人世。

所以作者一直带有一种愧疚。

如果不是自己的厄运,好胜的母亲,完全可以去实现她的理想。

所以作者不敢直面合欢树,作者更感内疚,揪心的悲伤。

2024年(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2024年(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2024年(完整版《合欢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合欢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课文中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合欢树的特点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了解合欢树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合欢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合欢树的特点,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a.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

b.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 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描述自己喜欢的植物。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6.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例句,运用修辞手法描述身边的事物。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合欢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合欢树》2. 生字、新词:合欢、婆娑、飘逸、寓意等。

3. 重点句子:课文中的典型例句。

4.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修辞手法,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生字、新词,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关于《合欢树》教案4篇《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验并感悟参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人世间赐予自己的一切平凡普通的恩泽,并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将美德芳泽造福于他人。

2、悼念亡母,是威信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而普遍的主题之一。

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精美的构思,以及巧妙的象征手法等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讨和品味。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作者并示沉默地描写合欢树,只是轻描淡写地通过邻人的话语和初生小孩的目光引出合欢树,此为其构思立意所在。

教学方法:研讨、争论。

作业布置:课课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享受母爱的滋润,却很少有人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我们的母爱真的不如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崇高,那样伟大吗?请用心感受,用心体验。

残疾作家史铁生以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母爱,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教读新课:(1)、你觉得本文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讨论明确:浓浓的母子情感人至深。

如果我不残疾的话,而像我十岁时的光景,母亲完全可以像绝大多数的母亲一样,爱美,爱生活,可以和子女弄点小别扭,增加一些生活的情趣。

可是,二十岁时,我残疾了,对于母亲来说,这简直是要命的事情。

母亲一下子改变了她原有的生活。

她已经不在年轻,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她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合欢树》教案4篇

《合欢树》教案4篇

《合欢树》教案4篇《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理清__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理清__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__是一篇意蕴深厚的叙事散文,它以深沉的笔触,记录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教学过程:导入导语: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她总是伫立在门前,看着儿子摇着轮椅远去的背影,一动不动地站着,无论风霜,无论雪雨,这份爱恋绵长而悠远,对于儿子,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这对母子,故事中的儿子就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

学生自由回答有关作者的知识,教师适当补充了解作者及背景,帮助理解主题感知课文请同学自由读课文1、勾画生字词2、引导提问(1)课文都写了哪些事?(2)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①我作文比赛得奖,引来母亲对儿时作文的表白。

②我腿残废,母亲帮我寻医问药。

③我想写作,母亲给我借书。

④母亲照料合欢树。

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欢树。

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理清__思路品味语句,品味感情勾画最令你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叙事中传达感情的。

[示例]1、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

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2、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3、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合欢树》全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

1.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1.2.3 背景介绍:介绍《合欢树》的作者、创作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掌握《合欢树》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2.1.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2.1.3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作者对合欢树的深厚感情。

2.2.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1 朗读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

3.1.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2 教学手段3.2.1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3.2.2 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4.1.1 提问:让学生谈谈对合欢树的印象和情感。

4.1.2 引入:介绍《合欢树》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4.2 教学新课4.2.1 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

4.2.2 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3 课堂讨论4.3.1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3.2 分享: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4 课堂小结4.4.2 布置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合欢树》教案-1

《合欢树》教案-1

《合欢树》教案《合欢树》教案5篇《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间接含蓄的抒情方式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读和品味。

[教学重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以朗读带动理解;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初步了解史铁生的生命轨迹和创作经历,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课外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铺设感悟品味文本的情感基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不论年长年少,也不论天涯海角,单飞后心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不尽思念。

母爱、母子的深情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身体健康的人尚且如此,作为一名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对母爱更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篇《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感悟他为我们描写的母子深情。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xx年华语文学传媒奖评价: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三、初步感知,回答问题(一)我们已经已经在课下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

(联系写作手法)预设答案: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1)给“我”治病:(找出具体的语句)▲“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主题思想
生命是短暂的,但母爱是永恒的;生 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 何度过;合欢树不仅是生命的象征, 更是母爱与希望的象征。
03
知识点与技能要求
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式
学习并掌握与合欢树相关的专业词汇 ,如“合欢树”、“羽状复叶”、“ 花丝”、“荚果”等。
熟悉描述合欢树的常用句式和表达方 式,如“合欢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 可达16米”、“它的叶子为羽状复叶 ,小叶对生,夜间会闭合”等。
性的意见和建议。
分享个人阅读体验和感悟
01
个人准备
学生提前阅读《合欢树》,并准备好个人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可以从文
章的情感、语言、结构等方面入手,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02
分享交流
在课堂上,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其他同学可以倾听并
记录,也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启发。
03
深入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情 感渲染、写作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对文章中的情感表达进行共鸣 和反思,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激活学生前知,导入新课
回顾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及时代 背景等元素,引导学生将已有 知识与新课内容建立联系。
01
02
03
母亲形象
坚韧、乐观,对儿子充满 无私的爱与关怀,即使在 困境中也始终坚守对生活 和家庭的信念。
儿子形象
在母亲的关爱下成长,经 历了从对生命的迷茫到逐 渐领悟生命意义的过程。
合欢树形象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既 是母亲爱的象征,也是儿 子对生命感悟的寄托。
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情感表达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3)掌握课文中所学的生字词及其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兴趣;(2)运用多媒体展示合欢树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感恩他人的品质;(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合欢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2)课文中所学的生字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合欢树》的朗读录音;(2)合欢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合欢树》;(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身边植物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合欢树》;(2)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3)学生齐读,巩固记忆。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讲解合欢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2)学生跟读,注意发音;(3)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课文《合欢树》;(2)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3)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与同学分享。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合欢树的其他资料,如诗歌、故事等;(2)以“我眼中的合欢树”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合欢树》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合欢树》的诗句;(2)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诗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2)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分析;(3)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抽象的意象和深层次的情感理解;(2)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把握;(3)诗歌的创意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方式,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 案例分析法:分析名家的诗歌创作,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诗歌的修辞手法;4.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合欢树》及相关诗歌资料;2. 课件:图片、音乐、视频等;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关注合欢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2)简要介绍《合欢树》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2. 诗歌学习:(1)分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逐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3)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修辞手法分析:(1)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 创作实践:(1)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运用所学修辞手法;(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2)推荐相关诗歌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植物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合欢树的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欢树的基本特征、生态习性和繁殖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特征识别、繁殖方法。

2.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生态习性、园林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合欢树图片、实物、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其名称,简要介绍合欢树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1)合欢树的特征: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的树形、叶子、花朵、果实等特征。

(2)合欢树的生态习性:讲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生长速度、耐寒耐旱性等。

(3)合欢树的繁殖方法:介绍合欢树的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

(4)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展示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其优点。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与合欢树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现场识别并描述其特征,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基本特征2. 合欢树的生态习性3. 合欢树的繁殖方法4. 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合欢树的特征。

(2)举例说明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

(3)查阅资料,了解合欢树的其他繁殖方法。

2. 答案:(1)合欢树的特征:树形优美,叶子细长,花朵呈伞状,果实呈条状。

(2)合欢树在园林中的应用:行道树、观赏树、防护林等。

(3)其他繁殖方法:压条繁殖、分株繁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合欢树的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园林应用方面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参观当地园林,了解合欢树在实际园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合欢树》公开课教案(精选9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合欢树》公开课教案(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导语:39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的罗斯福,4次当选美国总统,为美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坐在轮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学家霍金向人类贡献了伟大的黑洞理论;在中国,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不幸瘫痪,但他如“凤凰涅槃”一般坚强地生活和工作,用他的笔书写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评价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就是史铁生。

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检查预习1.关于作者(主要由学生阐述,教师做补充和点评)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其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