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遗忘老音乐家杨仲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遗忘老音乐家杨仲子
中国老一辈著名音乐家杨仲子,多年来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近百年前,他却是“南萧北杨”、与萧友梅并肩为伍的开创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赫赫有名的音乐教
育家。
1885年杨仲子生于南京一个具有诗书传统的没落家庭,自幼打下深厚国学基础。在江南格致书院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依靠所得的奖学金才得以维持学业,那时他已显示出音乐天资。1904年毕业后他以庚款公费至法国留学,课余学习音乐理论和钢琴,1910年毕业时获得化学工程师文凭。因国内那时没有化工企业可任职,他只得于同年考入瑞士国立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并研习作曲理论、音乐美学、音乐史等课程长达十年,深受当时欧洲盛行的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
1914―1917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杨仲子居住在号称“世界花园”的瑞士这个中立国里,学习和生活都没有受到干扰。1917年公费待遇停止后,杨仲子以半工半读的方式继续学习,写作了《侨工歌》等作品。在多种社会交往中,他结识了同在欧洲的徐悲鸿、谢寿康等中国留学生。这群有志向的青年,常聚在一起谈论国家与个人的前途。
1919年末杨仲子以优秀的成绩从瑞士国立音乐院毕业,
次年携瑞士籍妻子回国。曾经担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名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后改为音乐传习所)、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等音乐系(科)的钢琴导师或教授,与萧友梅同为开创推进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先驱者。萧友梅指挥北大音乐传习所只有17个人的管弦乐队演出时,还要杨仲子弹奏钢琴来填补所缺的声部。
萧友梅与杨仲子在共同奋斗的道路上,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曾经互作歌曲以为赠答。杨仲子以《梅语》赞颂萧友梅的意气飞扬与坚贞高洁,歌曲的最后一句是:“你良友,是岭南人,合姓萧。”萧友梅正是五岭山脉以南的广东省香山县(为纪念孙中山,1925年将其诞生地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人(此歌刊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编辑出版的《音乐杂志》2卷9期)。萧友梅则以《杨花》语喻杨仲子的风流蕴籍与才华横溢(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印行有此歌的单行本,今见《萧友梅全集》第2卷。这两首歌曲都是由他们的同事易韦斋作词)。
杨仲子每天早上7点多就出门,辗转于上述三个学校教授音乐课,还在北京大学等多所学校讲授法文等课程,经常一直要忙到晚上八点种才结束工作(见1927年《新乐潮》1卷3期)。这期间他还编译中国最早的《西洋音乐辞典》,撰写《音乐教授法》(均刊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音乐杂志》),
努力传播音乐知识。
杨仲子曾经与萧友梅、赵元任等人在北京创立“乐友社”,比较和分析中外音乐的状况,认为“振兴乐学,有二道焉。输入西洋音乐之学理与技术,以增益吾国之所未有;整理吾国旧有学说,发挥而光大之……最终之目的,在使一般人士深知音乐之价值,而美感教育渐且普及于社会。循是行之,日进不已,他日之世界中或尚能容吾国占一席地乎!”(刊1927年《新乐潮》1卷1期)。
1926年占领北京的奉系军阀杀害了《京报》主编邵飘萍、《社会日报》社社长林白水后,张作霖更置国际法于不顾,悍然派兵闯入苏联驻中国大使馆,抓捕后绞死了李大钊等数十名共产党人。其教育总长刘哲以“音乐有伤风化”为名,下令关闭北京所有的音乐院校(仅女子大学音乐科经过力争后才得以幸免)。萧友梅为此愤然南下,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创办了上海国立音乐院,南京的中央大学也请杨仲子去执掌该校的艺术科。在众人的恳切挽留下,杨仲子于是坚守在北京的音乐园地。
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正气浩然地公开发表长篇文章《质疑》。他从国际到国内、从历史到现状、从学术到政治、从文化到教育等14个方面,阐明音乐教育在中国的必要性。公然要求杀人不眨眼、蛮不讲理的军阀政府,把取消音乐教育之“正当理由,一一公布于世”。(刊
于刘天华主持的国乐改进社1928年2月出版的《音乐杂志》1卷2期)
北伐军1928年6月把奉系军阀驱出北京后,杨仲子等音乐界人士聚会商议复校,请求把北平的几个音乐教育机构合并成立北平音乐学院。杨仲子受命根据各国音乐教育的先例并斟酌我国的具体情况,拟具了详尽的《设立北平音乐学院计划书》、《组织大纲草案》等文件(刊国乐改进社《音乐杂志》1卷4期)。北平政治分会与大学院长蔡元培都表示认可,南京政府却未同意设立“南北国立音乐院”的方案。
杨仲子担任北京多个院校的音乐系主任后,为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他把民乐确定为音乐系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积极支持刘天华的民乐教学与改革。为加强学生们的艺术实践和社会体验,他多次带领学生在北平、天津举办音乐会,自己也登台钢琴独奏。他著文《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简单的报告》介绍音乐会的节目说“作家当时并未标明题目,纯粹音乐的美,是要个人自己领会的”,“旋律的美,和声的美以及其它一切纯粹音乐的美,是不能说明的。”“至于写实的乐曲,作者自己既然有了标题,听众和演奏者当然要在他的标题之内去领会。”(刊1936年5月24日天津《大公报》)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设有戏剧、美术、音乐三个系)院长徐悲鸿1932年南下后,亦精于书画篆刻的杨仲子继任为
该院院长(廖静文在《徐悲鸿的一生》的书中说“徐悲鸿所用的许多印章,大都出自杨仲子之手”。)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赵元任、齐白石、梅兰芳、范文澜、老舍、郭沫若等中外文化界人士交往至深。齐尔品赴北平演出、访问时,萧友梅也是介绍杨仲子负责接待。形成了“南萧(友梅)北杨(仲子)”,南北两位中国音乐界领军人物的局面。
“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失守,日本占领当局多次威逼利诱杨仲子继续担任艺术学院院长,大汉奸钱稻孙、周作人等人上门劝说,杨仲子也不为所动。为此日本人在其家门口设岗派兵持枪威逼,不答应就不许外出,具有民族气节的杨仲子为此竟然蛰居楼上足不出户达一年之久。后来他托钢琴家老志诚卖掉钢琴,备好妻子与儿子的生活费用,自己才趁机化装逃出。他绕道天津、上海、香港、越南、云南,于1938年底到达重庆参加抗战。郭沫若、徐悲鸿等人对杨仲子的高尚爱国情操,都给予了高度评价。1939年秋天杨仲子受聘担任在白沙新组建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兼教授。
1941年春天,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决议之一是为促进学校和社会的音乐教育,特饬国立音乐院附办音乐人员训练班,各省按名额选派学员于7月15日前来进修。征调时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的杨仲子担任该班的班主任,音教会的教育组主任李抱忱兼任副主任。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