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安徽卷)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新课标卷Ⅱ)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新课标卷Ⅱ)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全国新课标卷Ⅱ)第I 卷(选择题 共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_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答案】1.C2.B迁入人口比重/% 迁出人口比重/% 10【命题立意】以文字和直角坐标统计图为信息载体,考查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影响及直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能力。

命题立意重点在于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题组难易程度:易。

【解题思路】第(1)题:由统计图坐标读出各省的迁入、迁出人口比重的高低,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

从而比较得出机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项正确。

A、B项迁出、迁入人口总量还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D项人口自然增长率本题无此信息。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读图,看清坐标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

第(2)题: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

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

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易错点拨】该题的易错点在于统计图的判读,易把横纵坐标的相对量看作绝对量。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2014全国高考地理真题整理——自然灾害(有答案)

2014全国高考地理真题整理——自然灾害(有答案)

专题九 自然灾害特训一.选择题1.【2014高考天津卷】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C.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解析:图中所示的月份是5月份,此时正值华北地区春耕时节以及冬小麦生长旺盛季节,对水需求量大。

从雨带移动规律看,春季雨带还在华南地区,正在逐步北进,而华北尚未进入雨季。

水源短缺,容易造成旱灾,对农业生产不利,故B 项正确。

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春季华北尚未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但这些并不一定会造成旱灾,故A 、C 项错误。

植被的多少对旱灾的影响较小,故D 项错误。

2.【2014高考天津卷】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解析]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等影响的强弱程度。

一个地区的烈度,与该次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有关,因此,城市制定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烈度,【2014高考重庆卷】图1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读图l ,完成3~4题。

3. 图1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 .年降水量少B .夏季降水多C .冬季降水少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4.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 .流速减小B .流速加大C .水位涨落D .水位稳定此题需要发挥联想,水位的涨落会加速库岸的风化,同时涨水时水体对库岸有支撑作用,而退水是这个作用消失,从而引起库岸滑坡。

【2013高考重庆卷】图1是47°N 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问题 月均降水量 滑坡频月均降水量滑坡频率图1 2520151050 0 60 50 40 30 20 10 0100 200300400500600 700 800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800 125 127 129131 133 135 东经(°) 年降水量(m m ) 海拔(m )降水量 海 拔 图1 甲 乙 5.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 .虫害B .冻害C .滑坡D .洪水 乙地纬度高春季北方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受冷空气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而冬季的积雪不足以产生洪水的危害;纬度高 气温低 病虫害少;春季降水少,平原地形更不会发生滑坡。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安徽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安徽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安徽卷)(2014·安徽文综,23~24)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

完成23~24题。

图7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24.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答案:23.D24.A解析:第23题,考查区域发展规划。

区域发展规划的制订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图中可以看出,Ⅲ区主要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和南部,且区域内均有山地,应注重保护和恢复植被,改善生态,因此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

Ⅰ区和Ⅱ区相比,Ⅰ区面积较小,Ⅱ区面积较大,且Ⅰ区主要位于长江沿岸等地,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Ⅰ区为城市化地区,Ⅱ区为农产品主产区。

故选D项。

第24题,考查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

根据第23题分析可知,Ⅰ区为城市化地区;Ⅱ区为农产品主产区,地形应以平原为主;Ⅲ区以山区为主。

区间人口迁移应为从农村流向城市,选项A正确。

平原铁路建设成本一般小于山区,选项B错误。

山区的商业网点密度较小,选项C错误。

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应该是城市化地区,即Ⅰ区,选项D错误。

故选A项。

(2014·安徽文综,25~26)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8,完成25~26题。

图825.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6.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答案:25.B26.B解析:第25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

2013年高考试题——地理(安徽卷)

2013年高考试题——地理(安徽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完成23-25题。

23.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24.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5.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图8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26-27题26.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27.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西欧图9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底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完成28-29题28.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A.3月12日晴朗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D.6月20日多云29.该地可能位于A.祁连山地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D.帕米尔高原图10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

完成30-31题30.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3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成为风化壳。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 专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  专题

【探究二】:亚欧登山 ----南北双峰任攀行,垂直分异见分明。
探究要求:独立思考4分钟,同桌交流3分钟, 小组抢答、补充点评。
(1)热量 (纬度) 南坡纬度低;南坡为阳坡和夏季风的迎风坡,水热条 件好;南坡起点海拔低,相对高度大。
规律总结: 影响山体相同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 纬度:不同山体,纬度低,此自然带海拔高;纬度高反之。 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推导山脉所处的半球)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丰富程度的因素 纬度:纬度越低越丰富,纬度越高越简单。 相对高度:海拔越高、山顶和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大越丰富。 水热条件:水热条件越好越丰富。
(2)热量(纬度) 川面积大,雪线低
南坡为迎风坡,降雪量大,形成的冰
【规律总结】:影响雪线海拔高度的因素 气温影响雪线高度。纬度越高,雪线越低;同一山地,夏 季雪线高,冬季雪线 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降水影响雪线高度。迎风坡降水量大,冰川面积大,雪线 低;背风雪坡线高。
要求:7分钟独立完成 【模拟高考】:非洲旅行 ----尼罗河畔灌溉忙,亚丁湾岸浴日光。
秘鲁沿岸热带荒漠带呈狭长的带状 地形、洋流 分布 水分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 荒漠中的绿洲 状分布 南方的水稻土 人类活动
考点五: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减少
减轻
水位 上升
陆生植物 被淹没, 阻碍鱼类 洄游产卵
空气湿度 增大,温 差减小
直通高考
(2013高考题北京 卷)达尔文在南美洲 考查期间,在①地看 到热带雨林景观,在 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 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读图,回答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 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 ,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10分)
(尼罗河简介:以前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 了肥沃的土壤,在这里人们栽培农作物,形成了 一条“绿色走廊”。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流 分叉,看上去就像一枝莲花,这里湖泊、湿地众 多,物种丰富,生态环境独特。河口处河流带来 的营养盐类和饵料,吸引了大量的沙丁鱼群,渔 业资源极为丰富。所以尼罗河被誉为埃及的“生 命之母”。)

2013年安徽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2013年安徽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信息中涉及到没有学到 的概念和原理,会给出 解释,使提供的信息不 会给解题产生障碍。
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提供组合信息
(2012安徽卷)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 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 (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 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 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 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 28~ 29题。
(1)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2009安徽卷)图7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 布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 30.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2009安徽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 向高纬度输送热量。图8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 的变化”。完成31-32题。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淡化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考查,强化联系特 定区域的应用考查,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科发展。
(2012安徽卷)图7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 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23~25题。

2013年高考文综安徽卷(含详细答案)

2013年高考文综安徽卷(含详细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6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36页)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时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

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2. 表1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的。

分析该数据可看出( )表1 2004—2012年我国GDP 及三大产业占GDP 比重A. 三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B. 农业的基础地位在逐渐减弱C. 第二产业产值有所减少D. GDP 增长必然优化产业结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状 语 从 句.定稿

状 语 从 句.定稿

状语从句2013年高考真题1.(安徽卷) It’s much easier to make friends ______ you have similarinterests.A.unlessB. whenC. even thoughD. so that2.(北京卷) I took my driving license with me on holiday,____I wanted tohire a car.A. in caseB. even ifC. ever sinceD. if only3.(湖南卷) You must learn to consult your feelings and your reason______you reach any decision. A.although B.before C.because D.unless4.(江苏卷) In the global economy, a new drug for cancer, __ it isdiscovered, will create many economic possibilities around the world.A. whateverB. WhoeverC. whereverD. whichever5.(辽宁卷). One can always manage to do more things, no matter____ fullone’s schedule is in life. A. how B. what C. whenD. where【拓展】用however,whatever完成以下让步状语从句:①________ great difficulties we are faced with, we’ll never giveup.②________ great the difficulties are, we’ll never give up.③________ many difficulties we are faced with, we’ll never give up.6.(陕西卷)I have heard a lot of good things about you ______ I came backfrom abroad.A. sinceB. untilC. beforeD. when7.(上海卷)They promised to develop a software package by the end of thisyear, ______ they might have.A. however difficultB. how difficultC. whatever difficultyD.whatdifficulty8.(四川卷)He is so busy. He cannot afford enough time with his son____he wants to.A. even ifB. as ifC. becauseD. before9.(新课标I卷)“You ca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________ .A. as the saying goes oldB. goes as the old sayingC. as the old saying goesD. goes as old the saying10.(重庆卷) ______ we have enough evidence, we can't win the case.A. OnceB. As long asC. UnlessD. Since2014全国高考真题1.(安徽卷).The meaning of the word "nice' changed a few times _ itfinally came to include the sense "pleasant.”A. beforeB. afterC. sinceD. while2.(北京卷)._______ the forest park is far away, a lot of tourists visitit every year. A. As B. When C. Even though D. In case3.(湖南卷)Children,when by their parents, are allowed to enterthe stadiumA.to be accompaniedB.to accompanyC. accompanyingD. accompanied4.(湖南卷) You will never gain success you are fully devoted toyour work. A. when B. because C. After D. unless5.(江苏卷) Lessons can be learned to face the future, historycannot be changed.A.thoughB.asC.sinceD.unless6.(江西卷) It was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__________ my father woke meup and told me to watch the football game .A.thatB.asC.whichD. when7.(山东卷) I don’t really like the author,_______ I have to admit hisbooks are very exciting.A.althoughB.unlessC.untilD.once8.(陕西卷) The young couple, who returned my lost wallet, left ______Icould ask for their names.A.whileB.beforeC.afterD.since9.(四川卷) I'll be out for some time. ______ anything important happens, call me up immediatelyA.In caseB.As ifC.Even thoughD.Now that10.(天津卷)_______ you start eating in a healthier way, weight control will become much easier.A.unlessB.AlthoughC.BeforeD.Once11.(浙江卷) Cathy had quit her job when her son was born _______ she could stay home and raise her family.A.now thatB. as ifC. only ifD. so that12.(重庆卷)Half an hour later, Lucy still couldn’t get a taxi ____the bus had dropped her. A.until B.When C.although D.where 07-09年高考真题1.(09福建33)She had just finished her homework ____her mother asked her to practice playing the piano yesterday.A. whenB. whileC. afterD. since2. (09陕西13)My parents don’t mind what job I do____ I am happy.A. even thoughB. as soon asC. as long asD. as though3. (09上海32) You can’t borrow books from the school library ______ you get your student card. A.before B.if C.while D.as4. (09全国Ⅱ10) All the dishes in this menu, _____ otherwise stated, will serve two to three people. A.as B.if C.though D.unless5. (09江苏23)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days are gone____ local 5-star hotels charged 6,000 yuan for one night.A.ifB.whenC.whichD.since6. (09江苏31)____ unemployment and crime are high, it can be assumed that the latter is due to the former.A.BeforeB.WhereC.UnlessD.Until7.(08北京23)---Did you return Fred’s call?---I didn’t need to ____ I’ll see him tomorrow.A.ThoughB.unlessC.whenD.because8.(08北京34)I’m sorry you’ve been waiting so long, but it’ll still be some time ____ Brian gets back.A.beforeB.sinceC.tillD.After9.(08天津1)We’ll have a picnic in the park this Sunday _____ it rains or it’s very cold. A.since B.if C.unless D.until 10.(08福建28)Nancy enjoyed herself so much ____she visited her friends in Sydney last year. A.that B.which C.when D.where 11.(08山东31)You’d better not leave the medicine ______kids can get at it.A.even ifB.whichC.whereD.so that12.(07全国Ⅰ26)I won’t call you,____ something unexpected happens.A.unlessB.whetherC.becauseD.while13.(07北京25)---Where’s that report?---I brought it to you ____you were in Mr. Black’s office yesterday.A.ifB.whenC.becauseD.before14.(07湖南33)Most birds find it safe to sleep in the trees,but ____they have eggs or young chicks,they don’t use a nest.A.whyB.howC.unlessD.where15.(07陕西18)---when has the country been ope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____1978,I suppose. A.Since B.In C.From D.After 16.(07重庆22)My parents live in a small village.They always keep candles in the house ____there is a power out.A.ifB.unlessC.in caseD.so that17.(07浙江8)Many of them turned a deaf ear to his advice,_____they knew it to be valuable.A.as ifB.now thatC.even thoughD.so that18.(07山东29)I really don’t like art,___I find his work impressive.A.AsB.SinceC.IfD.Whilewhen / while /as(1—9)1.We must strike________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一、选择题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完成23~25题。

23.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24.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5.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26~27题。

26.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27.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完成28~29题。

28.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A.3月12日晴朗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D.6月20日多云29.该地可能位于()A.祁连山地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D.帕米尔高原(安徽卷)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

完成30~31题30.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3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32~33题。

32.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33.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二、非选择题34.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35.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23.解析:选B本题考查城市化进程,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读图可知,2005~2010年,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大约由35%提高至43%,而就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镇人口比重在30%~70%的阶段属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故选B。

24.解析:选D本题考查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读图可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小,速度较慢,且1995~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下降,故排除选项A;1995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且比重在不断提高,导致第三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多于第二产业,故排除选项B;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将导致迁入安徽省城市的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排除选项C;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导致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项D正确。

25.解析:选A本题考查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强工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意味着在选择工业类型时,应主要选择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增强工业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意味着工业的发展要给农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要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而该类工业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故选项A正确。

26.解析:选C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的意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伏尔加河流域的纬度较高,总体上蒸发较弱,排除①;伏尔加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处西风带,虽然距离大西洋较远,但西部并无特别高大的山地阻挡,西风仍然能给该流域带来降水;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为内陆咸水湖,因此伏尔加河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伏尔加河使流经地区总体趋于平坦,排除④;注入里海的河水来自较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有利于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

27.解析:选C本题考查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和开发,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水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量的根本来源均为太阳辐射能,故选项A错误;石油和天然气大多是由缺氧环境下迅速被掩埋的死亡微生物生成的,而不是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故选项B错误;伏尔加河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油气开发,比如将河水注入油井和气井,可降低油气的开采成本;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输往西欧主要依靠管道,或通过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往其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输往西欧,故排除选项D。

28.解析:选D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及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横轴时间计算可知该地的昼长约为14小时50分钟,且该地位于我国,因此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可排除A选项;3月22日全球各地昼长约为12小时,因此可排除C选项;根据横轴时间计算可知,该地的正午时刻约为北京时间13:30,若天气晴朗,正午时刻应该是太阳辐射最强烈的时刻,而该地正午时刻的太阳辐射较弱,故可排除B选项。

29.解析:选A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上题可知,该地的正午时刻约为北京时间13:30,计算可得该地的经度为97.5°E;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40°N的昼长为14小时51分钟,而6月20日,该地的昼长约为14小时50分钟,据此可判断该地的纬度接近40°N;根据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祁连山地,故选A。

30.解析:选D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读图可知,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整体向北(海拔较高地区、纬度较高地区)偏移,可排除选项B、C;由所学知识可知,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北地区为暖温带,以南地区为亚热带,该线以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据此可排除选项A。

31.解析:选B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山区,等温线的走向、弯曲状况和疏密主要受地形(海拔)的影响,等温线一般与等高线平行;根据等温线弯曲状况可知,甲地为山脊,乙地为山谷,结合等温线位置的变化可知,两地冬季的平均气温均趋于上升,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甲地1月气温低于0℃,乙地1月气温高于0℃,且甲、乙两地纬度相当,由此可知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故可排除选项C、D。

32.解析:选B本题考查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全球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即由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气温逐渐降低,但热带地区的气温差异较小,据此可判断曲线Ⅲ表示气温;热带森林带的降水要多于热带草原带,据此可判断曲线Ⅰ表示降水,则曲线Ⅱ表示蒸发。

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33.解析:选C本题考查风化壳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温带森林带,丁地位于温带草原带,甲地降水量大于丁地,但气温低于丁地,故排除选项A;丙地所处的热带草原带的蒸发量大于乙地所处的热带森林带,故可排除选项B;刚果盆地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带,而格陵兰岛为苔原带及冰原带,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热带森林带的风化壳厚度远大于苔原带,故选项C正确;伊朗高原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而恒河平原主要为热带森林带和热带草原带,因此恒河平原的风化壳厚度大于伊朗高原,故可排除选项D。

3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第(1)题,描述气压分布应主要从数值、弯曲方向和疏密状况三方面进行;从数值来说,图示区域气压的数值差异大,最高气压大于1 020 hPa,最低气压小于985 hPa,西南和东南部地区气压数值高,中北部地区气压数值低;从弯曲方向来看,图示区域等压线弯曲明显,高压中心出现在图示区域西部,低压中心出现在图示区域中北部;从疏密状况来看,图示区域中部偏北地区等压线分布密集,气压梯度力大。

第(2)题,虚线范围内等压线比较密集,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风力大,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易形成沙尘暴;此前图示区域气温回升较快,近地面大气存在较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沙尘抬升;受冷锋锋前干燥暖气团的影响,难有降水;偏西风风力强劲,有利于大范围沙尘暴的形成。

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3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农业生产区位条件分析、农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及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