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复习重点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竞技体育:它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02.运动训练: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03.运动训练学:

1)它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可分为:①一般训练学②项群训练学③专项训练学2)它是为了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的一门学科。运动训练理论可分为:①一般训练理论②项群训练理论③专项训练理论

04.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内容:

①竞技体育的地位和作用②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特点③运动训练学理和原则④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⑤身体训练⑥技、战术训练⑦心理、智能训练⑧训练过程的计划和控制⑨运动员的选材⑩负荷与恢复

05.运动成绩:

它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它包括:①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②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06.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①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②对手的竞技水平③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竞赛规则、评定手段、裁判的水平)

07.竞技能力:它是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08.竞技能力的集中表现:

1)体能水平:集中表现于力量、速度、耐力三种基本运动素质,以及三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性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人体的形态和机能状态是决定其运动素质水平的基础条件。

2)技术水平:他的高低可从技术的合理性及稳定性两方面判定。

3)战术能力则表现为:①力求出色发挥自身的体能、技能、心理能力

②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干扰对手竞技能力的发挥③对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施加合法的影响④运动员的智力状况及一般和专业知识水平对其战术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4)高度发展的协调能力是运动员掌握合理运动技术的先决条件

5)心理能力,涉及广泛的领域,在竞赛中集中表现于参赛情绪和竞技意志。以积极的手段激励选手,并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

09.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作用:

①为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

②对训练效果及时的检查和评价

③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10.建立目标训练的作用:

①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②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11.起始状态诊断内容:运动成绩、竞技能力、训练负荷(诊断)

一个完整训练目标内容:运动成绩、竞技能力、训练负荷(指标)

运动成绩(竞技水平名次)

竞技能力(单因素特征模型多因素特征模型)

训练负荷(训练负荷量度:①负荷的量:次、时、距、重②负荷的强度:速、重、密、难)

12.训练原则:

1) 它是依据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训练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2)是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13.训练的主要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动机激励原则、竞技需要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系统训练原则、适时恢复原则、直观教练原则、区别对待原则

14.有效控制原则:

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在训练中应准确把握和控制训练的各个方面或过程的各个阶段,训练的内容、量度及实施,并对它们进行及时的和必要的调节,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

15.有效控制原则理论依据:运动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有效的控制。

16.有效控制原则理论依据基础:

现代控制论:完整了训练控制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和条件:

1)施控主体(教练员)和被控制对象(运动员)。

2)控制信息(讲解、示范)和前向信息控制通路

3)反馈装置、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控制通路

4)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必要条件

运动训练信息反映着运动训练素质自身的各种状态和特征。信息运用主要指运用

①控制信息②信息反馈③对运动员训练过程和状态的诊断④对选材对象信息的测定等各种不同信息,对训练过程进行多学科的综合调控以及利用舆论信息的扰动,去影响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对手的战术决策等。

17.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及要点:

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

2)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3)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18.适宜负荷原则:

1)概念:适宜负荷原则是指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效果的训练原则。

2)理论依据:

①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②过度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

3)训练要点:

①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负荷量,反映对机体刺激的大小(次、时、距、重),负荷强度反映机体对刺激的深度(速、远、高、难)。②渐进式的增加负荷的量度:有四种基本形式: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③科学的探求负荷量度的零界值:零界值的大小受发育程度、竞技水平、健康状况、日常休息、心里状态等影响。④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⑤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在计划负荷的同时就应考虑负荷后的恢复问题)

19.区别对待原则:

1)概念:是指对于不同专项、运动员、训练状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等都应有区别的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原则。

2)理论依据:①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②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

③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

3)训练要点:

(一)注意因素:①运动专项:包括成绩和专项成绩的发展规律②训练对象:他们有不同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训练学方面的特征。③训练条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场地、气候、同伴、环境等因素(二)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三)教练员要及时准确的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初始状况、训练表现、专门测试、批阅训练日记。

20.运动训练方法:

1) 概念:它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2) 作用:它是教练员进行训练工作、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应用工具。

3) 正确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

①有助于顺利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

②有助于有效的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进程

③有助于科学的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4)基本结构

①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②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法

③安排过程及其变化方式④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⑤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

5)分类

①整体控制方法:A.模式训练法 B.程序训练法

②具体操作方法:完整、分解、持续、间隙、重复、变换、比赛、循环

21.运动训练手段:

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那个某一具体训练任务而专用的身体练习。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

22.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

由于动作的动力要素、构成要求和过程要素的变化又组合出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

1)身体练习的动力特征:包括力的支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

2)身体练习的动作构成:动作的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节奏七种要求

3)身体练习的动作过程:开始、进行、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