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析(含二模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析(含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4年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析二模结束后,张老师对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的试卷概述、各模块进行详细分析,进而给予针对性的备考建议,以帮助考生进行备考冲刺。

一、试卷概述本试卷以《2014年北京市中考说明》为依据,试卷分为三个部分,见下方表格:通过表格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试卷考察内容与形式,各位同学也可以按照表格在每一个考查方式后面写出自己的失分,用一张表单明确自己的失分题目,以及失分题目在整张试卷的位置,所占分值等,做出自己的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总体贴合《2014北京中考考试说明》,整体难度较之中考一模偏低。

在之前原有题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符合“考试说明”的改变:一是在基础运用板块中新增图文简答题。

考查学生对图文信息的提取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难度偏低,不会拉开学生分值。

二是在现代文阅读板块中,将“说明文”与“文段题”合二为一,增加一定难度,更多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三是大作文,学生可以在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之间二选一。

这种形式给予学生选择空间,较之一模有所创新。

从中可以看出语文改革的风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越是开放选择性题目,越是考查学生能力,越能将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

二、模块分析【基础与运用】(一)选择本套试卷基础部分7道选择题较容易,所考查知识点均在考试说明范围中,涵盖了字音、字形、字义及语气、病句、语序、标点和对联等实际运用的几个知识点。

值得注意的是第7题用以对联为外包装,以古诗词记忆理解为内核的形式出现,符合考试说明样题的同时也丰富了单题考查的知识点。

此类复合型知识点题目需要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要抓牢抓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灵活运用与掌握,并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更为精准地回答问题。

(二)古诗词默写古诗词默写部分虽难度不大但整体出题方式较去年有变。

理解性默写延续2014年一模考查方式,由一道增加为两道,与今年高考的古诗词改革变化趋势如出一辙。

这就要求学生不单单能够会默写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必背古诗文,还要深入了解其意蕴内涵。

2014北京各区二模语文答案(二)

2014北京各区二模语文答案(二)

2014北京各区二模语文试卷答案(二)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6一、(共24分)(一)(共14分。

每小题2分)1.B 2.C 3.A 4.C 5.C 6.B 7.D(二)(共10分)8.(1)蒙络摇缀(1分。

有错不得分)(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9.①一鼓作气(彼竭我盈,再衰三竭)②左传③曹刿(3分。

每空1分)二、(共10分)10.(1)的(2)围,绕(2分。

每空1分)11.(1)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分。

关键词“威”“以”“兵革”“利”错一处扣1分)(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2分。

每句1分,关键词“寡”“至”“亲戚”“畔”错一处扣1分)12.①城郭小(势力弱)②攻势强大(占优势、得天时)③委而去之④得道(4分。

前两空意思对即可。

)三、(共36分)(一)(共16分)13.(1)和我们玩藏猫捉贼(3)关心流浪儿童(4)和小和尚友好相处(6)给我们“演戏”(4分。

每空1分)14.本文的“父亲”是一个非常爱孩子、富有童心、热心帮助孩子的人,这两副挽联反映的正是“父亲”的这些特点,和作者对“父亲”的认识是一致的,引发了作者的共鸣,所以触动了作者的心灵。

(5分。

“父亲”形象特点2分,结合挽联和作者认识2分,语言1分)15.答案示例一:第②段作者描述了父亲喜欢孩子的特点。

“一会儿,父亲来了,故意转上两圈,然后冷不防地把我们其中的一个捉出来,‘小俘虏’被举得高高的,其余的孩子也都跑出来,围着父亲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

”作者用“故意”“冷不防”“捉住”等词语,生动地写出父亲和孩子们游戏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喜爱和充满童心的性格特点。

用孩子们“围着父亲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给孩子们带来的无限快乐。

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3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追溯(shuò) “为”字的笔顺是:B。

追溯(sù) “为”字的笔顺是:C。

追溯(sù) “为”字的笔顺是:D。

追溯(shuò) “为”字的笔顺是:(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 谜底:互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201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23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共4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呢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B.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C.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D.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得考古遗址发掘物C.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得考古发掘物D.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得考古遗址发掘物2.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谜底:互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谜底:日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谜底:高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兆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

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2分)A. 温故知新杞人忧天毛遂自荐B. 门庭若市舍生取义刻舟求剑C. 守株待兔完璧归赵豁然开朗D. 闻鸡起舞破釜沉舟三顾茅庐4.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完整word版)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与解析word版

(完整word版)北京市海淀区2014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与解析word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4.5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武侠小说大师古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如果【】,就放他去菜市场,他会重新①(萌发/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作家雪小禅对菜市场②(一见钟情/情有独钟),她说:“我有一个癖.好,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菜市场逛逛,因为那里充满了烟火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古龙先生所见大抵③(相同/略同)。

走进菜市场,你会发现这真是一个生龙活虎的世界:摆摊者撸起袖子大声吆喝,迅速装袋、过秤、收钱、找零,整个过程极富节奏感。

买菜的大都是主妇,为一日三餐的性价比,她们使出浑身解.数,在这里“斗智”一番。

就连平素较弱的女性,为了准备一桌丰盛可控的饭菜,一进菜市场,便也仔细地【】蔬菜,麻利地装进大袋小袋……菜市场蕴含着无穷的生活哲理。

姜昆的相声段子就巧妙地拿“菜市场”说事:“生活就是大白菜,④,内容丰富,层出不穷。

”通俗易懂,又让人忍俊不禁。

1.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走头无路癖好(pǐ)浑身解数(jiè)挑拣B.走投无路癖好(pì)浑身解数(xiè)挑捡C.走投无路癖好(pǐ)浑身解数(xiè)挑拣D.走头无路癖好(pì)浑身解数(jiè)挑捡答案 C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萌发②情有独钟③相同B.①激发②情有独钟③略同C.①萌发②一见钟情③略同D.①激发②一见钟情③相同答案 A3.对文中的女性形象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精明能干B.持家有道C.世俗小气D.热爱生活答案 C4.填入文中横线④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种了一茬又一茬B.吃了一顿有一顿C.品了一遍又一遍D.扒了一层又一层答案 D5.有顾客在超市买菜时把大白菜剥得只剩菜芯儿,把芹菜叶子择得干干净净。

北京_海淀区2014届初中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北京_海淀区2014届初中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5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剔.除(tī)着.落(zháo)骇.人听闻(hài)B. 吟.诵(yín)祈.祷(qí)载.歌载舞(zǎi)C. 贮.藏(chǔ)慨.叹(kǎi)恰如其分.(fèn)D. 宿.营(sù)憎恶.(wù)锐不可当.(dān g)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峰叠翠,风光绮丽,真是人们登山赏景的好去处。

B. 面对匆匆流逝的光阴,我们不应荒废时日,而应该充实而快乐地生活。

C. 联谊会上即兴表演一个节目,对多才多艺的他来说是件轻而义举的事。

D. 演唱结束了,听众还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整个音乐厅一时变得鸦雀无声。

3. 在校园文化节中,初三(1)班李晓与王晨代表年级参加了学校的辩论赛。

李晓的活泼诙谐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王晨的冷静严谨也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扬。

比赛结束后,学校决定让两人组队参加区中学生辩论赛。

同学们纷纷评价李晓和王晨组合的特点。

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A. 同学甲:他们俩真是相得益彰!B. 同学乙:他们俩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 同学丙:他们俩不能不说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 同学丁:他们俩难道不是相得益彰吗?4.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

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2014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含答案)(word版)(2014.5)

【2014海淀二模】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含答案)(word版)(2014.5)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4.5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武侠小说大师古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如果【】,就放他去菜市场,他会重新①(萌发/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作家雪小禅对菜市场②(一见钟情/情有独钟),她说:“我有一个癖.好,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菜市场逛逛,因为那里充满了烟火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古龙先生所见大抵③(相同/略同)。

走进菜市场,你会发现这真是一个生龙活虎的世界:摆摊者撸起袖子大声吆喝,迅速装袋、过秤、收钱、找零,整个过程极富节奏感。

买菜的大都是主妇,为一日三餐的性价比,她们使出浑身解.数,在这里“斗智”一番。

就连平素较弱的女性,为了准备一桌丰盛可控的饭菜,一进菜市场,便也仔细地【】蔬菜,麻利地装进大袋小袋……菜市场蕴含着无穷的生活哲理。

姜昆的相声段子就巧妙地拿“菜市场”说事:“生活就是大白菜,④,内容丰富,层出不穷。

”通俗易懂,又让人忍俊不禁。

1.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走头无路癖好(pǐ)浑身解数(jiè)挑拣B.走投无路癖好(pì)浑身解数(xiè)挑捡C.走投无路癖好(pǐ)浑身解数(xiè)挑拣D.走头无路癖好(pì)浑身解数(jiè)挑捡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萌发②情有独钟③相同B.①激发②情有独钟③略同C.①萌发②一见钟情③略同D.①激发②一见钟情③相同3.对文中的女性形象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精明能干B.持家有道C.世俗小气D.热爱生活4.填入文中横线④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种了一茬又一茬B.吃了一顿有一顿C.品了一遍又一遍D.扒了一层又一层1页。

2014年北京海淀区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2014年北京海淀区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5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选择(共14分)1.D2.C3.A4. B5. C6.C7.C(二)填空(共10分)8.(1)白露为霜(2)惶恐滩头说惶恐(3)千里共婵娟(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5)衔远山吞长江(共7分。

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9.①疾恶如仇(或见义勇为)②智取生辰纲③水性非常好(共3分。

每空1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10.(1)凭(用)认为(2)类管(隶属)(共4分。

共2小题,每小题2分)11.(曹刿)下车看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

(共2分)12.①作战条件②远见卓识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④彼竭我盈(共4分,每小题1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共17分)13. 答案示例:①听牛汉演讲②具有强悍野性、豪迈激情③超越生命的极限,创造生命的奇迹和辉煌④聆听牛汉严肃的教导(共4分。

共4小题,每小题1分)14. 答案示例:(1)省略号表现了“我”难以言表的颓唐、苦闷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我”在牛汉面前不知如何说起的难堪。

(2)感叹号表现了牛汉对追寻有意义人生的坚定、执着的态度,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我”的劝诫和鼓励。

(共4分。

共2小题,每小题2分)15.答案示例:画线句形象地写出了牛汉朗诵诗歌时的兴奋快乐心情,表现出他在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之后,依然保有对诗歌、对生命质朴赤诚的热爱。

(共2分)16.答案示例:文段中“佝偻”“挣扎”的动作描写,以及“如蒙古骑士的一张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牛汉拉车苦役的情形,表现了他的生活苦难;用“狂奔”“战栗”“激动”这些动作描写以及“汗血马”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牛汉在苦难生活中发现诗意以及用生命创作诗歌的激情。

这些描写比喻刻画出了于生活苦难中因诗歌而振拔的诗人形象。

(共7分。

形象理解,4分;赏析角度,2分;语言表达,1分)(二)(共11分)17.便于南北物资运输;满足军事需要(共2分)18.答案示例:盘山公路可以拉长车辆行驶的距离,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车辆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从而解决车辆因动力不足而无法直接翻越山丘的问题。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上)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上)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上)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上)01东城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áo)粗犷(kuàng)耳濡目染(rú)B.脂肪(zhī)颠簸(bǒ)随声附和(hé)C. 自诩(yǔ)涨红(zhǎng)杳无消息(yǎo)D. 修葺(qì)参差(cēn)迥然不同(jiǒ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恻隐敞亮各行其是B.犀利琐屑既往不咎C.隔阂急躁谈笑风声D.映衬蒙蔽一筹莫展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期盼不期而遇B.云霄气冲霄汉C.鉴赏前车之鉴D.负载载歌载舞4.初三(1)班准备出一期黑板报参加学校优秀黑板报的评选。

宣传委员征集同学们的意见,同学们积极响应。

有的同学在内容设计方面提出了十分巧妙的想法,有的同学在版式编排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构思。

根据这些建议,班委会出了黑板报,效果出色。

同学们请你为这期黑板报的参评说出一句推荐的话。

最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同学们的精雕细刻,没有人不夸这期黑板报是优秀的。

B.同学们别具匠心的设计,使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你说呢?C.在同学们的精雕细刻下,这期黑板报的效果太棒了!D.同学们的设计别具匠心,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苇塘的秋天到了,苇顶的穗子由绿变黄继而变白,①。

一些带着绒毛的草籽在风中②,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

A.①像一塘白发的老人②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B. ①像涌起的白色浪花②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C. ①像一塘白发的老人②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脚D. ①像涌起的白色浪花②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脚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乡愁打动观众心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

北京海淀区2014年高三二模语文详细解析转(载请注明出自易题库教研团队)

北京海淀区2014年高三二模语文详细解析转(载请注明出自易题库教研团队)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海淀二模)语文2014.5一、1.【解析】本题将字音和字形合并考查,与前几年的考查方式相同。

字音与字形正误的判断,要结合词义的因素,这就是所谓的“音形义”相结合。

“走投无路”的“投”是“投奔”的意思;“挑拣”的“拣”是“挑选”的意思。

“癖”(pi)只有这一个读音,实际生活中很多人读错;“解”在指本事、手段的时候读xie。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辨析。

做这类题的一般思路是:先选择一组词义相对好辨析的的词语,排除两项,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从成分的搭配、语言的感情色彩、词义的适用范围等方面,选出恰当的一组。

此题中,很容易看出“大抵”与“相同”搭配,所以③处应是“相同”,去掉B、C;对菜市场不可能“一见钟情”,应是“”情有独钟,所以②处应为“情有独钟”,去掉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概括,这是北京卷在高考题的基础知识中第一次出现的考题,难度不大,只要结合语境和语体色彩,就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

此文中体现的是女性的“持家有道”,不带有贬义色彩,故“世俗小气”不恰当。

【考点定位】概括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态度。

4.【解析】这道题考查的貌似是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从前后语意的表达是否一致的角度来考察的。

从后面说的“层出不穷”看出应选择“扒了一层又一层”。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5.【解析】这道题是今年新考纲中要求的“要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的体现。

做这样的题,一定要注意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表达的对象。

A用“严禁”略显严肃;B说对方“爱占小便宜”容易伤人;D语言感觉不够亲切,不平易近人。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解析】A、C、D三项中的前后的“引子”与“后衬”的意思都是一致的。

B中的“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常用于贬义,用于对人物的评价;而“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用于分东西。

2014北京海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北京海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北京海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 1-4题。

武侠小说大师古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如果【 】,就放他去菜市场,他会重新①(萌发 / 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作家雪小禅对菜市场②(一见钟情 /情有独钟),她说:“我有一个癖好,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菜市场逛逛, 因为那里充满了烟火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古龙先生所见大抵③ (相同/略同)。

走进菜市场,你会发现这真是一个生龙活虎的世界:摆摊者撸起袖子大声吆喝,迅速装袋、过秤、 收钱、找零,整个过程极富节奏感。

买菜的大都是主妇,为一日三餐的性价比,她们使出浑身解 数,在这里“斗智” 一番。

就连平素较弱的女性,为了准备一桌丰盛可控的饭菜, 一进菜市场,便也仔细地【】 蔬菜,麻利地装进大袋小袋菜市场蕴含着无穷的生活哲理。

姜昆的相声段子就巧妙地拿“菜市场”说事: ④ ,内容丰富,层出不穷。

”通俗易懂,又让人忍俊不禁。

1 •填入文中两处【 】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 走头无路 癖好(p i ) 浑身解数(ji e) 挑拣B . 走投无路 癖好(p i ) 浑身解数(xi e) 挑捡 C. 走投无路 癖好(p i ) 浑身解数(xi e) 挑拣 D. 走头无路 癖好(p i )浑身解数(jie)挑捡【答案】C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答案】C4.填入文中横线④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种了一茬又一茬 B .吃了一顿有一顿“生活就是大白菜,A. ①萌发 ②情有独钟③相同 C.①萌发 ②一见钟情③略同【答案】A3. 对文中的女性形象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①激发 ②情有独钟 ③略同 D.①激发②一见钟情③相同A. 精明能干B. 持家有道C. 世俗小气D. 热爱生活C. 品了一遍又一遍D.扒了一层又一层第2页共11页【答案】D 5.有顾客在超市买菜时把大白菜剥得只剩菜芯儿, 把芹菜叶子择得干干净净。

[VIP专享]2014海淀区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VIP专享]2014海淀区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4.5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武侠小说大师古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如果【】,就放他去菜市场,他会重新①(萌发/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作家雪小禅对菜市场②(一见钟情/情有独钟),她说:“我有一个癖好,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菜市场逛逛,因为那里充满了烟火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古龙先生所见大抵③(相同/略同)。

走进菜市场,你会发现这真是一个生龙活虎的世界:摆摊者撸起袖子大声吆喝,迅速装袋、过秤、收钱、找零,整个过程极富节奏感。

买菜的大都是主妇,为一日三餐的性价比,她们使出浑身解数,在这里“斗智”一番。

就连平素较弱的女性,为了准备一桌丰盛可控的饭菜,一进菜市场,便也仔细地【】蔬菜,麻利地装进大袋小袋……菜市场蕴含着无穷的生活哲理。

姜昆的相声段子就巧妙地拿“菜市场”说事:“生活就是大白菜,④,内容丰富,层出不穷。

”通俗易懂,又让人忍俊不禁。

1.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走头无路癖好(pǐ)浑身解数(jiè)挑拣B.走投无路癖好(pì)浑身解数(xiè)挑捡C.走投无路癖好(pǐ)浑身解数(xiè)挑拣D.走头无路癖好(pì)浑身解数(jiè)挑捡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萌发②情有独钟③相同B.①激发②情有独钟③略同C.①萌发②一见钟情③略同D.①激发②一见钟情③相同3.对文中的女性形象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精明能干B.持家有道C.世俗小气D.热爱生活4.填入文中横线④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种了一茬又一茬B.吃了一顿有一顿C.品了一遍又一遍D.扒了一层又一层5.有顾客在超市买菜时把大白菜剥得只剩菜芯儿,把芹菜叶子择得干干净净。

2014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

2014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

2014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一、基础.运用(共28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刹.那(shà)颤.抖( chàn )鲜.为人知(xiǎn)B.诘.责(jié)称.职(chèng)舍本逐.末(zhú)C. 脑髓.(suǐ)调.解(tiáo)脍.炙人口(kuài)D. 衣冠.(guān)惘.然(wǎng)谆谆教诲.(huǐ)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阅读苏轼的作品,我们总能在他描绘的景致中感受到他那份豁达的情怀。

B.那么难的数学题,这位新同学几分钟就解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C.世界公园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纷纷前来观看休闲。

D.火车站前的服务点免费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温暖驿站”。

3.考试结束后,初三(1)班杨晓舟获得了年级作文最高分,得到了老师的赞赏,而成绩不理想的李凡却很不服气。

在老师评析杨晓舟作文时,李凡不注意听讲。

如果你是李凡的同桌,你会如何委婉地劝导他呢?以下劝导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你应该心悦诚服!B.李凡,我们要想把作文写好,就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C.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您难道不应该心悦诚服吗?D.李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如果想把作文写好,就必须学习别人的优点。

4.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

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朝夕相伴。

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荡气回肠。

当勃勃生机迎面扑来时,让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感受造化神奇。

一片假山,一段枯木,几支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能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有答案)2014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有答案)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4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 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8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刹那(shà)颤抖(chàn )鲜为人知(xiǎn) B.诘责(jié)称职(chèng )舍本逐末(zhú) C. 脑髓(suǐ)调解(tiáo)脍炙人口(kuài) D. 衣冠(guān)惘然(wǎng)谆谆教诲(huǐ)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阅读苏轼的作品,我们总能在他描绘的景致中感受到他那份豁达的情怀。

B.那么难的数学题,这位新同学几分钟就解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C.世界公园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纷纷前来观看休闲。

D.火车站前的服务点免费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温暖驿站”。

3.考试结束后,初三(1)班杨晓舟获得了年级作文最高分,得到了老师的赞赏,而成绩不理想的李凡却很不服气。

在老师评析杨晓舟作文时,李凡不注意听讲。

如果你是李凡的同桌,你会如何委婉地劝导他呢?以下劝导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你应该心悦诚服! B.李凡,我们要想把作文写好,就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C.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您难道不应该心悦诚服吗? D.李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如果想把作文写好,就必须学习别人的优点。

4.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

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朝夕相伴。

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荡气回肠。

当勃勃生机迎面扑来时,让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感受造化神奇。

一片假山,一段枯木,几支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能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机。

A. 让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B. 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 C. 让人们传达在不经意中天地“活”意 D. 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进入广大的世界,。

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灵动,则人生优雅。

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

因此,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时的即兴咏叹――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许多人心向往之。

①他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②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③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友人或游山玩水A.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①③②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暑假我们去黄山玩儿,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弟弟急切地问,一脸兴奋。

B.有这样一些文章,我们读的时候会流泪;有这样一些瞬间,我们的内心因感动变得柔软。

C.那个学生校刊主编、文学社社长,人气高到只要说他的名字,整个学校的人都知道。

D.初三年级学生会组织了“感动初三”征文比赛,晓萌的作品《瞬间》获得了一等奖。

7.在年级举办的“诵读古代诗文,感受先贤情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

现在请你根据所给的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白居易游钱塘湖,喜看早莺争暖树下联: A. 柳宗元游小石潭,凄神寒骨景幽邃 B. 欧阳修上醉翁亭,后天下之乐而乐 C. 王安石登飞来峰,浮云难掩赤子心 D.文天祥过零丁洋,甘愿丹心照汗青(二)填空(共10分) 8.默写(7分)(1),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了磨难中的人被别人认识的过程:只有当他有“ ,”的具体表现之后,人们才有可能来了解他。

(5)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诗中“ ,”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俯仰之间的所为与所见,表达了他闲适宁静、怡情自然的心境。

9.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的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喜恶。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了解到少年鲁迅喜欢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在《》中,我们知道少年鲁迅还喜欢描摹《山海经》中的图画,并对为他买来此书的保姆心存感激;在《五猖会》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鲁迅对一类的事异常反感……这些都表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三)简答(共4分) 10.阅读下面的图画,回答问题。

(1)仔细阅读这组图画,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图画的内容。

(不超过28个字)(1分)答:(2)这组图画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后,很受居民欢迎。

大家从中受到不同的启发,纷纷在社区网上发表感言。

(3分)①从行为习惯的角度,八岁的牛牛说:②从教育方式的角度,珊珊的爸爸说:③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某大学的教授说: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陈涉世家》与《祖逖》选段,完成第11-13题。

(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p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p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p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二)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楚人怜之之:睿素无北伐之志之:(2)上使外将兵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将: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翻译: 13. 请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阅读《春雪∙梅花》,完成第14-16题。

(共14分)春雪∙梅花①客居纽约,寒冬渐远,春已归来。

没想到气温骤降,我虽畏寒,却恋雪成痴。

听说大风雪将至,反而欣喜异常。

守着窗儿,热切盼望大雪降临,喃喃地念起家乡的谚语来:“雨带雪,落到明年二三月。

”此时,我格外怀念故乡与台北下雪天的情景,怀念雪中的梅。

②我的故乡虽是温带的南方,春天却常常下雪。

一下雪,院子里的那株梅花怒放的梅树上就缀满了雪。

因为冷,便没有别的娱乐,与外公一起赏梅、看庙戏,就成了我儿时最最开心的事。

外公带我去看戏,他套上高筒钉鞋,一手撑雨伞,一手提灯笼,叫我紧紧捏着他大棉袄的下摆,踩着他的钉鞋脚印,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只要喊:“好冷啊!”外公就说:“怎么会冷?越走越暖和的。

”红灯笼的光影,晃晃荡荡得映在雪地上,真的就暖和起来了。

外公年纪虽大,却稳稳健健的,如同院中的那株老梅。

他说:“要记住,在风雪中走,就要像院中的梅树一样,风雪越大,就越精神!”我记住外公的话。

长大以后,多少次顶着风雪向前走,都挺过去了。

③“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父亲的好友刘伯伯常念这句诗。

他是个诗人,喜欢喝酒、写字、画梅花。

故乡春雪飘飞的日子,梅花开了,刘伯伯就会来我家小住。

他边喝酒边眯起眼睛,对着雪中那株绿梅凝望。

此时,雪花漫天飞舞,梅蕊幽香缕缕,看来他就要吟诗作画了。

我磨了墨,摊开纸,刘伯伯说:“慢着,慢着,画梅以前先要写字。

”他又念起他那套说了好多遍的大道理来:“要学画必须勤练书法。

梅的枝干如隶篆,于顿挫中见笔力;梅梢与花朵似行草,于曲直中见韵致。

中国画最能见真性情,画者心灵的境界高了,画的风格也会高。

”我那时哪里懂得什么韵致、风格呢。

但我记住了这些道理,并在心里暗暗思量、向往。

④刘伯伯写完一张大字,才开始画梅花。

他随画随扔。

我问他为何不留起来,他说:“要能画出梅花的神韵,真是太难了。

画梅难,写咏梅诗也难。

林和靖的‘暗香疏影’传诵千古,是因为他有‘梅妻鹤子’的韵事。

”我问他:“那刘伯伯的咏梅诗呢?”他大笑说:“我的咏梅诗还在肚子里呢。

”父亲随口笑吟道:“雪梅已是十分春,却笑晨翁诗未成。

”刘伯伯马上接口道:“高格孤芳难着墨,无如诗酒两忘情。

”话音刚落,他们笑声飞起,再次举杯畅饮。

刘伯伯所说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是在杭州孤山隐居的。

那是个清净的地方,依山傍水,绕屋倚栏,尽是梅花……受长辈影响,长大后,我也偏爱梅花。

读着梅诗,感悟梅品,即使在阴霾的日子里,我也觉得心清志明。

⑤抗战中,杭州沦陷。

抗战胜利后,重回旧地。

在断壁残垣中,在飘飞的雪花中,喜见旧宅庭院中的那株绿梅依然兀立。

那屈曲嶙峋的枝干如同虬龙,星星点点的淡绿色的花苞,静静待放,仿佛在冷风中孕育着一个不屈的重生之梦。

春雪初霁,好友来舍间小坐。

她看见窗外绿梅,一时兴起,就展纸濡墨,画出那株劫后梅花。

我写词应和:“相逢互诉相思,年年常伴开时。

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

”历经家国忧患,再见此景,心中感慨,难以言说。

⑥后来我从大陆到了台北,匆匆又近三十年。

春雪飘飞的闲暇之日,我静坐家中,细细品读壁上挂着的那几幅梅花图。

其中有我的老师任心叔先生画的墨梅图,上面题着:“画梅如画松,貌同势不同。

爱此岁寒骨,不受秦王封。

”这是他一身傲骨的写照。

一遍遍凝望这宝贵的纪念品,梅事,人事,国事就一点一点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

⑦台湾气候,不易多植梅花,不能到处赏梅,但因梅花是中华民族坚贞不移的精神象征,所以民众依然爱梅花,也能体认“梅花霜雪更精神”的意义。

⑧客居纽约,我发现美国人爱的是春的姹紫嫣红,这个没有经历太多苦难的年轻国家,怎么也不懂得中国人爱梅的情怀。

所以这里虽然有雪,却没有把酒品梅的知己。

⑨雪后初晴,春寒料峭,我又神驰于杭州的梅花。

数十年过去了,它们定当傲岸如故吧。

(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散文) 14. 文章第②―⑥段围绕梅花,回忆了四个令人难忘的情景。

请参照所给示例,概括另外两个情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