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宗室世系
宋朝皇帝世系图——两宋间皇帝是何关系?
![宋朝皇帝世系图——两宋间皇帝是何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016ad1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4.png)
宋朝皇帝世系图——两宋间皇帝是何关系?宋朝开国之君是赵匡胤,原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殿前禁卫军的最高指挥官)。
960年,奉命北上御敌的赵匡胤在京师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被众将黄袍加身,此即“陈桥兵变”。
虚龄八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退位,北宋国祚自此延展。
宋太祖赵匡胤薨逝后其弟赵光义即位。
为何兄终弟及?据载杜太后有恙,太祖随侍左右。
杜太后说:“你之所以夺天下,是因周世宗令幼儿掌权柄。
假若有年长之君,天下岂能易主?你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这就是《宋史》记载的金匮之盟。
赵光义也算英明威武,割据福建漳、泉两州的陈洪进和占据浙江的吴越王钱俶先后纳土归宋,又灭契丹护佑的北汉刘继元,基本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
仁宗赵祯在位42载,仅三子且均幼龄夭折,故收堂兄赵允让之子赵曙为养子,即英宗;而哲宗赵煦24岁崩逝,因独子早夭,太后遂依兄终弟及命哲宗同母弟赵佶即位,是为徽宗。
正是徽宗的腐朽统治将北宋推向了覆灭边缘,1127年的靖康之耻,金军将徽钦二帝及赵姓皇族谱牒中的男女老幼尽数虏获北归,仅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罹难。
话说康王赵构奉命赴金营割地求和时,因群情激奋而半途退往相州(河南安阳),后又被授予天下兵马大元帅,故东京汴梁陷落时,身处异地的赵构遂成赵氏皇子中的漏网之鱼。
后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是为高宗。
高宗在金军搜山检海时颠沛流离,辗转保命,期间虚龄才三岁的独子赵旉fū惊悸而亡。
此后高宗再未生育,遂将太祖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的六世孙赵昚shèn收为养子。
赵昚出生在嘉兴的县衙官舍(其父赵子偁chēng是嘉兴县丞),绍兴三十二年(1162)被立为皇太子,随后得高宗禅位而登基称帝,如此宋朝皇位重归太祖赵匡胤一脉。
高宗为何将皇位传予赵匡胤后裔子孙?据高宗说:“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却不得享,以致多遭艰难,凋零可悯”,遂诏选太祖之后,以慰在天之灵。
当然这与金军将汴梁皇族尽数北虏有莫大关系。
理宗赵昀是太祖次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以宁宗弟弟赵抦bǐng嗣子的身份承袭沂王爵位。
宋代皇帝世系表
![宋代皇帝世系表](https://img.taocdn.com/s3/m/3f9b30107cd184254b3535af.png)
庙号
谥号
本名
曾用名
即位名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帝陵
宋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
—
927年-976年
建隆乾德开宝
960年-976年
永昌陵
宋太宗
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赵匡义
赵光义
赵炅
949年-997年
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976年-997年
永熙陵
宋真宗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咸淳
1264年-1274年
永绍陵
宋恭宗
孝恭懿圣皇帝
赵显
—
—
1271年-1323年
德祐
1274年-1276年
宋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是
—
—
1268年-1278年
景炎
1276年-1278年
永福陵
—
卫王
赵昺
—
—
1271年-1279年
祥兴
1278年-1279年
1127年-1162年
永思陵
—
正安皇帝
元懿太子
赵旉
—
—
1127年-1130年
明受
1130年
宋孝宗
寿皇绍统同道冠德Βιβλιοθήκη 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赵伯琮
赵瑗
赵玮
赵眘
1127年-1194年
隆兴乾道淳熙
1162年-1189年
永阜陵
宋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
—
—
1147年-1200年
绍熙
1189年-1194年
北宋帝王世系表
![北宋帝王世系表](https://img.taocdn.com/s3/m/bbe0274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3.png)
嘉祐 治平 熙宁 元丰 元祐 绍圣 元符 建中靖国 崇宁 大观 政和 重和 宣和 靖康
北宋帝王世系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宋太祖
神德圣功至 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960—976
建隆皇帝
赵光义
976—997
雍熙 端拱 淳化
至道
咸平
宋真宗
文明武定章 圣元孝皇帝
宋真宗
997—1022
景德 大中祥符
天禧
乾兴
天圣
明道
景祐
宋仁宗
神文圣武睿 哲明孝皇帝
宋仁宗
1022— 1063
宝元 康定 庆历
皇祐
至和
宋英宗
宪文肃武睿 圣宣孝皇帝
宋英宗
1063— 1067
宋神宗
英文烈武钦 仁圣孝皇帝
宋神宗
1067— 1085
宋哲宗
钦文睿武齐 圣昭孝皇帝
宋哲宗
1085— 1100
宋徽宗
圣文仁德宪 慈显孝皇帝
宋徽宗
1100— 1125
宋钦宗
恭文顺德仁 孝皇帝
宋钦宗
1125— 1127
五代两宋世系
![五代两宋世系](https://img.taocdn.com/s3/m/47aac509767f5acfa0c7cd01.png)
─ 耶律×
─ 完颜劾里钵
1039-1092
西辽,1124-1218
─ 耶律大石,重德 ─ 耶律夷列
─ 耶律直鲁古
1087-1143
?-1163
?-1213
1124-1144,西辽德宗 1151-1163,西辽仁宗 1178-1211,西辽襄宗
萧塔不烟
1144-1151,感天皇后 耶律普速完
?-1178
─ 李仁孝
─ 李纯佑
1083-1139 1086-1139,西夏崇宗
1124-1193 1139-1193,西夏仁宗
1177-1206 1193-1206,西夏桓宗
李仁友
?-1196
越王
─ 李安全
1170-1211 1206-1211,西夏襄 宗
─ 李×
─ 李×
─ 李彦宗
齐王
─ 李遵顼
─
1163-1226
901-907,梁王
912-913,后梁废帝
907-912,后梁太祖
朱友贞
888-923
913-923,后梁末帝
河东节度使
李国昌 ─ 李克用,翼圣
?-887
856-908
本名朱邪赤 心
895-908,晋王
后唐,923-936
─ 李存勖
885-926
908-923,晋王
923-926,后唐庄宗
… 李嗣源/李亶
862-925 909-925,闽太祖
─ 王延翰,子逸
?-927 926-927,闽废王
王延钧/王鏻
?-935 927-935,闽太宗
─ 王继鹏/王昶
?-939 935-939,闽康宗
王延义/王延羲/ 王曦
两宋皇帝解析--世系图
![两宋皇帝解析--世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6f89187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b.png)
两宋皇帝解析--世系图宋朝,960---1279,凡三百二十年,史分北宋、南宋两朝。
北宋,960---1127,凡一百六十八年,历九帝。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于陈桥驿(今河南开封附近)发动政变,建立宋国,史称北宋,定都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改名东京。
1127年,亡于金。
南宋,1127---1279,凡一百五十二年,历九帝。
1127年,宋康王赵构称帝于应天(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临安(今杭州)。
1279年,为元朝所灭。
国域:东、南临海,北到秦岭、淮河,西与大理相接。
注意上图中的皇帝世系表,左边为南宋,右边为北宋。
北宋从太宗起都是太宗后代,南宋从高宗以下都是太祖后代。
其中意思,只有天知道。
以下为从赵匡胤祖父开始介绍两宋各位皇帝: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
后被追为翼祖,赵弘殷之父。
赵珽,官居藩镇从事,累官兼御史中丞。
后被追为顺祖,赵弘殷祖父。
赵弘殷,后汉乾祐(948---950)中,因功为护圣都指挥使。
后周广顺(951---953)末,改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转右厢都指挥,领岳州防御使。
显德三年(956),累官检校司徒、天水县男。
死后由后周追为武清军节度使、太尉。
宋朝建立,追为宣祖。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宣祖次子,母昭宪太后杜氏。
后周太祖时从军,初为滑州副指挥。
世宗时,累为开封府马直军使、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三年(956),为殿前都指挥使,定国军节度使。
四年(957),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
五年(958),改忠武军节度使。
六年(959),检校太傅、殿前都检点。
恭帝即位,为归德军节度、检校太尉。
七年(960)春,称帝于陈桥驿,国号宋。
在位十七年(960---976)。
年号为建隆(960---963),乾德(963十一月---968十月),开宝(968十一月---976十一月)。
976年十一月,病死于万岁殿,年五十岁(927---976)。
葬永昌陵。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赵炅,原名赵匡义(赵光义),宣祖三子,母昭宪太后杜氏。
09北宋南宋帝王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09北宋南宋帝王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9cba89e30975f46527d3e13a.png)
两宋十八帝北宋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
以其建都于北方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
北宋乃由后周末帝禅让赵匡胤开始,统治了黄河中下游流域以南一带地区。
北宋政权先后与辽、金、西夏对峙。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次年灭亡。
共历九帝,167年。
相对而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据研究,北宋时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而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前的1820年,中国GDP总量为2286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3%。
北宋时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西欧人口人均GDP为427美元,而1820年清朝时中国人均GDP为600美元,当时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人均GDP为1250美元。
最大统治地区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宋朝开国帝王,在位时间960年-976年。
庙号太祖。
涿州(今河北)人。
赵匡胤出身于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
为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为东西班行首,后随柴荣征讨淮南、扬州等地,官至匡国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后又拜为检校太傅殿前都检点,称为禁军总将领。
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
959年授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检校太尉。
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割据政权。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削夺了武官的权力,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宋朝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问题。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表宋朝皇帝世系表宋(960---1279)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表宋朝皇帝世系表宋(960---1279)](https://img.taocdn.com/s3/m/f96082f5172ded630b1cb6c0.png)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表  宋朝皇帝世系表宋(960---1279)宋(960—1279)北宋(960—1127)庙号谥号本名曾用名即位名年号在位时间宋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宋僖祖立道肇基积德起功懿[文宪]武睿和至孝皇帝赵朓宋顺祖[惠元]睿明皇帝赵珽宋翼祖[简恭]睿德皇帝赵敬宋宣祖[昭武]睿圣皇帝赵弘殷宋宣祖1 武昭皇帝赵弘殷1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
960年1月—976年10月在位,三十四岁即位,五十岁被杀/病逝?。
建隆(960年1月—963年11月)乾德(963年11月—968年11月)开宝(968年11月—976年10月)2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赵光义(匡乂)(晁)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
976年10月—997年3月在位,三十八岁即位,五十九岁病逝。
太平兴国(976年10月—984年11月)雍熙(984年11月—987)端拱(988—989)淳化(990—994)至道(995—997)3 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圣章元孝皇帝赵恒父亲赵光义,母亲李氏。
997年3月—1022年3月在位,三十岁即位,五十五岁病逝。
咸平(998—1003)景德(1004—1007)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乾兴(1022)4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赵受益(祯)父亲赵恒,母亲李氏。
1022年2月—1063年3月在位,十三岁即位,五十四岁病逝。
天圣(1023—1032年11月)明道(1032年11月—1033)景佑(1034—1038年11月)宝元(1038年11月—1040年2月)康定(1040年2月—1041年11月)庆历(1041年11月—1048)皇佑(1049—1054年3月)至和(1054年3月—1056年9月)嘉佑(1056年9月—1063)5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赵宗实(曙)曾祖父赵光义,祖父赵元份,父亲赵允让。
【免费下载】a22宋朝君主世系
![【免费下载】a22宋朝君主世系](https://img.taocdn.com/s3/m/b6073619b307e87101f69686.png)
1.作者简介王衍钊:男,汉族,中国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柳林镇张表村东街人,祖籍浙江绍兴,当代知名网络作家、百科词条积极撰稿人。
先后发表网络作品《新生活友情梦》、《乡恋》、《续<祝福>》、《冬之感》、《回眸往昔》、《那夜,那月》、《<乱世佳人>中斯佳丽的爱》、《论曹操》、《情系兰河》、《又是杨柳青》、《青春断想》、《儿时的胡哨》、《盼望》等。
同时,他还积极撰写《历代帝王家谱》、《名人家谱》等。
2.宋朝君主世系(一)赵光义世系宋僖祖赵朓┃宋顺祖赵珽┃宋翼祖赵敬┃宋宣祖赵弘殷┣━━━━━━━━┳━━━━━━┳━━━━━━━━━━━━━┳━━━━━┓宋太宗赵炅 曹王赵匡济 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魏王赵廷美 岐王赵光赞┣━━━━┳━━━━┳━━━━━┳━━━━━┳━━━┳━━━┳━━━━┳━━━┓赵元份 赵元僖 赵元佐 赵元杰 宋真宗 赵元偓 赵元偁 赵元俨 赵元亿┣━━━┳━━┓ ┣━━━┳━━━┓ ┃ ┃ ┃ ┏━┻━┳━━┳━━┓赵允让 赵允宁 赵允怀 赵允升 赵允言 赵允成 宋仁宗 赵允弼 赵允则 赵允熙 赵允良 赵允迪 赵允初┃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徽宗赵佶 宋哲宗赵煦┣━━━━━━━━━━━━━┓宋高宗赵构(南宋建立者) 宋钦宗赵桓┃ ┃宋简宗赵旉(赵敷) 赵谌【说明】宋僖祖赵朓(tiǎo)生宋顺祖赵珽。
宋顺祖赵珽生宋翼祖赵敬。
宋翼祖赵敬生宋宣祖赵弘殷。
宋宣祖赵弘殷生五子:长子曹王赵匡济,早卒;次子宋太祖赵匡胤;第三子宋太宗赵炅(jiǒng),本名赵匡义,后改赵光义,又改赵炅;第四子魏王赵廷美;第五子岐王赵光赞。
宋太宗赵炅生九子:长子楚王赵元佐,原名赵德崇;次子昭成太子赵元僖,原名赵元佑;第三子宋真宗赵恒;第四子商恭靖王赵元份,又名赵元俊,原名赵德严;第五子越文惠王赵元杰;第六子镇恭懿王赵元偓(wò);第七子楚恭惠王赵元偁(chēng);第八子周恭肃王赵元俨;第九子崇王赵元亿,早亡。
宋朝世系图
![宋朝世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2dd0386cbe1e650e52ea99fb.png)
宋朝世系图第1代第2代第3代第4代第5代第6代第7代第8代第9代第10代第11代第12代第13代第14代赵弘殷┬赵匡济├赵匡胤┬赵德秀滕王│├赵德昭燕懿王┬赵惟正长子││├赵惟吉次子─赵守度─────赵世括─────赵令稼─赵子奭─赵伯旿─赵师意─────赵希瓐┬赵昀│││└赵与芮─赵禥┬赵焯广冲善王│││├赵舒│││├赵宪益国冲定公│││├赵锽岐冲靖王│││├赵昰宋端宗│││├赵显宋恭帝│││└赵昺宋怀宗││├赵惟固三子││├赵惟忠四子││└赵惟和五子│││││├赵德林舒王│└赵德芳秦康惠王┬赵惟叙│├赵惟宪────┬赵从郁─────赵世将─────赵令譮─赵子偁┬赵伯圭│││└赵伯琮/赵昚┬赵愭庄文太子│││├赵恺魏惠宪王│││├赵惇宋光宗┬赵梃││││└赵扩│││└赵恪邵悼肃王││├赵从式││├赵从演││├赵从戎││├赵从戒││├赵从湜││└赵从贲│└赵惟能├赵匡义┬赵元佐魏恭宪王│├赵元僖昭成太子│├赵恒宋真宗┬赵禔温王││├赵祐悼献太子││├赵祇昌王││├赵祉信王││├赵祈钦王││└赵祯宋仁宗┬赵昉││├赵昕││└赵曦│├赵元份商恭靖王┬赵允宁││├赵允怀││└赵允让────┬赵宗懿舒王││├赵宗朴定王││├赵宗谊庆陵郡王││├赵宗咏余杭郡王││├赵宗师温王││├赵宗晖怀王││├赵宗辅楚王││├赵宗邈淄王││├赵宗晟昌王││├赵宗博萧王││├赵宗瑗崇王││├赵宗愈襄王││├赵曙宋英宗┬赵顼宋神宗┬赵佾││││├赵仅││││├赵俊││││├赵伸││││├赵僩││││├赵煦││││├赵价││││├赵倜││││├赵佖││││├赵伟││││├赵佶┬赵桓│││││├赵柽│││││├赵楷│││││├赵楫│││││├赵枢│││││├赵杞│││││├赵栩│││││├赵棫│││││├赵构│││││├赵材│││││├赵模│││││├赵植│││││├赵朴│││││├赵棣│││││├赵㮙│││││├赵栱│││││├赵栻│││││├赵榛│││││├赵椿│││││├赵楃│││││├赵楗│││││├赵机│││││├赵梃│││││├赵樾│││││├赵楧│││││├赵椅│││││├赵栋│││││├赵橞│││││├赵桐│││││├赵柄│││││└赵枞││││├赵俣││││├赵似││││└赵偲│││├赵颢吴荣王│││├赵颜润王│││└赵頵益端献王││├赵宗隐润王││├赵宗沔汉东郡王││├赵宗绰荣王││├赵宗治信王││├赵宗荩││├赵宗胜资王││├赵宗楚惠王││├赵宗祐钦王││├赵宗汉景王││└赵宗衮│├赵元杰越文惠王│├赵元偓镇恭懿王│├赵元偁楚恭惠王│├赵元俨周恭肃王│└赵元亿崇王├赵廷美└赵光赞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南宋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宋光宗赵淳→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昰→宋帝昺赵昺。
先秦宋微子世家大宗世系考(三)
![先秦宋微子世家大宗世系考(三)](https://img.taocdn.com/s3/m/4b35cace26fff705cc170a33.png)
先秦宋微子世家大宗世系考(三)先秦宋微子世家大宗世系考(三)(四)先秦宋氏旁系(各代国公五代以内后裔)世系自公元前1122年宋国立国,到公元前286年宋国失国,宋国历经668年沧桑,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宋氏世族繁衍,生息不断,子裔颇多。
但是,由于限于当时封建宗族“五世而斩”的通则,能够真正传承宋氏衣钵的也仅有国公直系五代以内的宋氏子孙,五代以外的宋氏子孙则多改为其他姓氏,而成为宋氏大宗的小宗。
由宋氏派生出的氏族约有五十几个(包括与宋氏或宋国相关的姓氏),主要有:孔氏、鄒氏、祝其氏、韩献氏、季老男氏、巨辰、经氏、事父氏、皇甫氏、华氏、鱼氏、而董氏(氏族略三作耏氏)、艾氏、岁氏、鸠夷氏、中野氏、越椒氏、完氏、怀氏、不第氏、冀氏、牛氏、司城氏、罔氏、萧氏、近氏、止氏、朝氏、勃氏、右师氏、三□氏、王夫氏、宜氏、征氏、郑氏、目夷氏、鳞氏、臧氏、虺氏、沙氏、黑氏、围龟氏、既氏、据氏、砖氏、己氏、成氏、边氏、戎氏、买氏、尾氏、桓氏、戴氏、向氏、耦氏、司马氏、钟氏等。
详见《元和姓篡》《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姓氏谱篡》、《百家姓考略》以及汉代王符所撰《潜夫论笺校正·卷九·志氏姓》。
虽然有这么多姓氏与宋氏有关联,但其中一些姓氏根据现有资料尚得不到准确定位,能够确认确系宋氏大宗支脉并能准确定位的小宗也仅有三十多个,主要包括孔氏、鄒氏、祝其氏、韩(干)献氏、季老男氏、皇甫氏、华氏、鱼氏、牛氏、鄒氏、目夷氏(墨夷氏)、鳞氏、虺氏、黑氏、围龟氏、边氏、右师氏、戴氏、向氏、勃氏、钟氏、萧氏、桓氏、司马氏等姓氏。
我们检索查阅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并对检索出的资料进行认真甄别、比对和考辩,总结出了部分先秦宋氏旁系(各代国公五代以内后裔)世系,现将考辩情况分述如下。
1.孔氏:孔子之父为宋微子第14世孙叔梁纥。
宋氏第四世宋共之长子宋弗父何,礼让其弟传承宋氏国公衣钵,宋弗父何的后人立小宗孔氏和邹氏。
宋朝皇帝世系
![宋朝皇帝世系](https://img.taocdn.com/s3/m/eb26a9c94028915f804dc222.png)
淳化990年—994年
至道995年—997年
真宗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
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
997年—1022年
咸平998年—1003年
景德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
天禧1017年—1021年
乾兴1022年
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
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祯
1022年—1063年
宋朝(960年—1279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北宋960年—1127年
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
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960年—976年
建隆960年—963年
乾德963年—968年
开宝968年—976年
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
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赵光义
976年—997年
太平兴国976年—984年
雍熙984年—987年
赵㬎
1274年—1276年
德Hale Waihona Puke 1275年—1276年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昰
1276年—1278年
景炎1276年—1278年
赵昺
1278年—1279年
祥兴1278年—1279年
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
1100年—1125年
建中靖国1101年
崇宁1102年—1106年
大观1107年—1110年
政和1111年—1118年
重和1118年—1119年
宣和1119年—1125年
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赵桓
1125年—1127年
宋代皇帝旁系谱
![宋代皇帝旁系谱](https://img.taocdn.com/s3/m/a2621bdf9e31433239689339.png)
南康侯 原國公 樂平郡王 安王候 南陽郡王 昌化候
赵德钦 云中侯
赵承鉴 赵承则 赵承裕 赵承翊 赵承简 赵承干 赵承遵
徐国公 萧国公
赵德润 赵德文
金城侯 申恭裕王
无子 赵承显
乐平郡王
赵德愿 赵德存
姑臧侯 紀國公
无子 赵承衍
无子
无子 赵守节 丹阳僖穆王 赵守约 淮阳侯
赵守巽 会稽郡王 赵守度 卢江侯
无子 无子 无子 无子 无子 无子 无子 无子 无子 无子
赵竑 赵坻
济王 追封邳王
无子 无子
赵与訔
赵孟頫
赵孟颐 赵孟頖 赵孟籁
赵雍
赵奕
赵由宸 赵由儁
?
赵孟人
公信 公佐
承佑
公辅
承礼 承福
夭折
夭折 夭折
宜贤
顺阳
德锦
惟亮
守中
宜琼 宜瑶
宜探
顺鳞 顺鲤 顺鲲 顺鳅
赵凤 赵麟
赵世永 南康郡王 赵世延 彭城郡公 赵世静 北海郡公 赵世长 济阳郡公 赵世祚 富水矦 赵世清 申国公 赵世茂 东阳侯 赵世? 赵世? 赵世? 赵世括 嘉国公
赵令郢 赵令廓 虢王 赵令稼 房国公
赵守廉 滏阳侯
赵世奉
赵令磅
赵守康(天赫) 嘉林伯 赵从审 宣城公 赵从恪 东莱侯
赵从蔼 韩国公
赵世祎 渤海公 赵世规 崇国公 赵世融 博平侯 赵世昌 洋州侯 赵世丰
赵宗懿 舒王
赵宗朴 赵宗晖 赵宗辅
定王 怀王 楚王
无子 无子 无子
赵仲先
赵仲鸾 赵仲汾 赵仲佺 赵仲璲 赵仲湜
赵宗邈 淄王
赵士从 赵士街 赵士篯 赵士街 赵士歆
赵宗谊 赵宗球 赵宗师 赵宗晟
转载《宋史宗室世系表考续》
![转载《宋史宗室世系表考续》](https://img.taocdn.com/s3/m/4d6bbc9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1.png)
转载《宋史宗室世系表考续》转载《宋史宗室世系表考续》原文地址,《宋史宗室世系表考续》作者,龙谷司令按,赵子来先生?一生勤劳?勇于钻研?生活上简洁?可在三十多年研究赵宋文化上?不持辛苦?自己出钱跑遍了大半江山?查家谱、走访各地赵氏宗亲、从各图书馆查录史志、墓志铭?得到了第一手珍贵资料?弥补了宋史中的遗漏?使宋史宗室世系更上一个台阶。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望各位宗亲?为弘杨赵宋文化?发杨光大?努力)叙伦堂赵建飞2010.10.19.一转载,本篇文章发表在中华大族谱国际研究会会讯,请专家指正。
《宋史宗室世系表考续》《赵宋文化研究会》以胡鍧倳洝?逃俊?幕康扔嘘P指示精神,研究人员三十余年如一日?收集大量家谱和史、志中珍贵资料?其中皇族封王爵侯、职官进士三万六千余名?迁徙分布七省一百余望族千余分支。
历经宋未、元、明、清至今赵宋皇族后裔分布海内外。
《赵宋文化研究会》本著'弘扬赵宋文化?促进海内外宗亲交流?为修史编志提供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等地方史料补阙。
提供寻根溯源服务?对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有著重要意义。
'的宗旨?致力于族谱资料的开发和研究。
《宋史.宗室世系表》?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诏令修辽、金、宋三史。
元丞相脱脱挂名任都总裁?并撰写题跋,昔者?帝王之有天下?莫不众建同姓?以树蕃屏?其不得以有国者?则亦授之土田?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
故继别之宗百世不迁?岂惟赖其崇奖维持以成不拔之基哉。
盖亲亲之仁?为国大经?理固然也。
《周官》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于是叙昭穆之法隆杀行焉。
此世系之所以不可不谨也。
后世封建废而宗法坏?帝王之裔?至或杂于民伍?沦为皂隶?甚可叹也。
宋太祖、太宗、魏王之子孙可谓藩衍盛大矣?支子而下?各以一字别其昭穆?而宗正所掌?有牒、有籍、有录、有图、有谱?以叙其系?而第其服属之远近?列其男女昏因1/8页及官爵叙迁?而著其功罪生死岁月?虽封国之制不可以复古而宗法之严?恩礼之厚?亦可概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承、克、叔、 之、公、彦、夫、 时、若、嗣、次
为字派,以分昭穆。
宋代宗室世系
宋太祖赵匡胤一支宗室世系
宋太祖有四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无后;二子燕王赵德昭,有五子;三子舒王赵德林,无后;四子秦王赵德芳,有三子。
宋太祖赵匡胤一支,以
德、惟、从(守)、世, 令、子、伯、师, 希、专、孟、quot;
为字派,以分昭穆。
宋太宗赵光义一支宗室世系
宋太宗赵光义一支宗室,以
元、允、宗、仲、 士、不、善、汝、 崇、必、良、友
为字派,以பைடு நூலகம்昭穆。
魏王赵廷美一支宗室世系
魏王赵廷美有十子,长子高密郡王赵德恭,有二子;二子广平郡王赵德隆,有一子;三子颍川郡王赵德彝,有七子;四子广陵郡王赵德雍,有三子;五子郧国公赵德钧,有十一子;六子江国公赵德钦,有一子;七子原国公赵德润,无子;八子申王赵德文,有六子;九子姑臧侯赵德愿,无子;十子纪国公赵德存,有一子。
宋太宗有九子,长子楚王赵元佐,有三子;二子赵元僖,为昭成太子,无子,宋仁宗时,诏以赵允成之子赵宗保为其孙,以继其宗;三子,即为宋真宗,有六子;四子商王赵元份,有三子;I子越王赵元杰,无子,宋仁宗时以恭宪王之孙、赵允言之子赵宗望之后,以继其宗;六子镇王赵元偓,有一子;七子楚王赵元佰,有一子;八子周王赵元俨,有十三子;九子崇王赵元亿,早亡,无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