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第二讲 控制网的布设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应有足够的精度
建立国家控制网任务重、时间
跨度大,为避免重复和浪费,
必须有统一的布设方案和作业 规范,以使各测绘部门所测成
应有必要的密度
应有统一的规格
果的精度、布设规格合乎要求,
便于构成统一的国家大地控制 网整体。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2.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系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GPS网的布设方案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平均距离 (km) 9 5 2
a (mm) ≤10 ≤10 ≤10
b (1×10-6) ≤2 ≤5 ≤10
最弱边相对中误 差 1/120000 1/80000 1/45000
一级
二级
1
<1
≤10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附合导线长 度 (km)
15 10 3.6 2.4 1.5
平均边长 (m) 3 000 1 600 300 200 120
每边测距中误 差 (mm)
±18 ±18 ±15 ±15 ±15
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
块。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二等三角网
二等三角网布设在一等锁环所围成的范围内,它是加
密三、四等网的全面基础。二等网平均边长为13km,
就其密度而言,基本上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要求。 它与一等锁同属国家高级水平控制网,所以,主要应 考虑精度问题,而密度只作适当照顾。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方案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方案一、引言工程平面控制网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基础,它是为了建立一个精度高、几何稳定的测量框架而设计的。
它是由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也称为控制站点)组成的一种测量网,在这些控制点上通过准确测量和数据处理,建立起相应的坐标体系和相对位置关系。
通过这些控制点可以实现工程中各种复杂的测量任务,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提出一个系统的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控制点布设、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控制点布设1. 控制点选择控制点的选择应考虑到工程的几何特征、地形地貌、测量任务的要求以及辐射传递的可行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控制点应具有以下特点:具有地理位置确定性、易于观测、地形开阔、无遮挡物、便于安装器材和传输信号。
2. 控制点布设方法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点布设方法。
通常包括直射法、反射法、GPS 定位法等。
在实际工程测量中需要综合考虑测量精度、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布设方法。
三、测量方法1. 测量器材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控制点布设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器材。
例如,对于直射法,可以选择全站仪或者经纬仪进行测量;对于GPS定位法,需要使用GPS接收机等设备。
2. 测量操作流程测量操作流程应包括测量准备、目标定位、观测、记录和数据传输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1. 数据采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对控制点的坐标、地形图、影像图等数据进行采集。
一般可以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数字相机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2.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理、配准、检查、比对、坐标转换、模型构建等环节。
需要借助专业的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如AutoCAD、ArcGIS、Photoshop等。
五、质量控制1. 检查标准对于控制点的布设、测量和数据处理等环节,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查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已成为现代建筑工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对于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及其影响。
一、施工控制网的定义和作用施工控制网是指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精确测量和控制建筑结构的姿态和形状而布设的网络。
它通过在工地上建立具有一定精度的控制点,并通过设置的水平线和竖直线来引导施工者进行定位和测量。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在建筑结构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提供了准确的定位和控制,从而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控制网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供定位和测量基准:施工控制网通过设置控制点和参考线,为建筑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和测量基准,确保建筑结构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 引导施工过程:施工控制网可以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参考线和标志物,指导施工者进行施工,保持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控制施工误差: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可以帮助施工者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误差,防止错误的进一步扩散,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准确性: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必须准确无误,控制点的位置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精密测量工具进行检验和验证。
2. 稳定性: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要保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布设的控制点应该具有足够的抗变形和抗位移能力,以确保长期使用期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可见性: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要考虑可见性,控制点和参考线应放置在能够被施工人员清晰看到的位置,以便于指导施工和测量。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一、控制网的布设⑴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A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下列原则: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因地适宜,且适当考虑发展,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B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C平控制网形式:根据桥梁跨越宽度、地形条件,可布设如下形式:选择控制点要求:尽可能使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提高桥轴线精度。
或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图形刚强),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 便于交会墩位。
控制点要埋设标石,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当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时,中心顶部应为半球状。
控制网基线精度:高于桥轴线精度2~3倍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经济因素,采用导线布置控制网,等级为四级。
精密导线的布置形状平面控制测量中精度导线的布置形状一般为:直伸形,曲折形, 闭合环形和主副导线环形等。
三角大地四边双大地四边三角⑵控制网布设应考虑的因素布设控制网时,可利用桥址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并仔细研究桥梁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踏勘选点。
点位布设满足以下要求:①图形应简单②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③使桥轴线与控制网紧密联系。
④所有控制点不应位于淹没地区和土壤松软地区,尽量避开施工区、堆料区及受交通干扰区。
便于观测和保存二、现场测量控制现场放线时候要注意复测,放完线通过拉距离及换人测量等避免出错,而且还要通过下面所述的控制现场测量成果精度。
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1 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2.1.1 布设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在大部分领域(约9 600 OOOkm2)上布设国家天文大地网,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
为完成这一基本工程建设,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专门抽调了一批人力、物力、财力,从1951年即开始野外工作,一直延续到1971年才基本结束。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显然事先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制定一些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建网工作。
这些原则是: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足够的精度;应有足够的密度;应有统一的规格。
现进一步论述如下。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由于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不可能用最高精度和较大密度的控制网一次布满全国。
为了适时地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用图的需要,根据主次缓急而采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即先以精度高而稀疏的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纵横交叉地迅速布满全国,形成统一的骨干大地控制网,然后在一等锁环内逐级(或同时)布设二、三、四等控制网。
2.应有足够的精度控制网的精度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确定。
作为国家大地控制网骨干的一等控制网,应力求精度更高些才有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为了保证国家控制网的精度,必须对起算数据和观测元素的精度、网中图形角度的大小等,提出适当的要求和规定。
这些要求和规定均列于《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以下简称国家规范)中。
3.应有足够的密度控制点的密度,主要根据测图方法及测图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比如,用航测方法成图时,密度要求的经验数值见表2-1,表中的数据主要是根据经验得出的。
表2-1 各种比例尺航测成图时对平面控制点的密度要求由于控制网的边长与点的密度有关,所以在布设控制网时,对点的密度要求是通过规定控制网的边长而体现出来的。
对于三角网而言边长s与点的密度(每个点的控制面积)Q之间的近似关系为Q=。
将表2-1中的数据代入此式得出.1s07.1kms≈=07150)(13)(85007.1km s ≈=)(52007.1km s ≈=因此国家规范中规定,国家二、三等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分别为13km 和8km 。
某风电场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施工方案
某风电场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风电场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施工方案旨在通过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实施,保证风电场各项工程建设达到设计要求,并为后续风电机组的安装、调试和运维提供准确的空间位置和高程数据。
二、控制网布设原则1.布设原则:根据工程平面布置尽量选择具有稳定土质的地表平整区域。
2.控制网精度:位置精度不大于1cm,高程精度不大于2cm,并考虑不同地形地貌对控制网精度的影响。
3.控制网密度: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和要求,合理选择控制网的布设密度,以满足后续工程测量需求。
三、控制网布设方案1.主控制网布设:施工风电场的总平面控制网布设,采用观测点累次复测的方法,通过闭合差控制,保证风电场整体位置精度。
(1)测站选址:选择地势较高、土质稳定的区域作为测站选址,保证观测点不受地形起伏和土壤变化的影响。
(2)基准点选择:选择公认的国家基准点作为控制网的基准点,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控制网密度:对于较大的风电场工程,可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增加控制网的密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次级控制网布设:根据风电场具体情况,采用多次观测和复测的方法,建立次级控制网,用以控制风电场内部的工程平面、高程和偏差。
(1)观测方案设计:根据风电场内各个子区域的特点,制定观测方案,合理布设观测点,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数据处理:针对观测数据,进行精确处理,计算得到各个工程平面的位置和高程数据。
(3)控制点的设置:在风电场的每个子区域内,根据观测点的位置精度要求,设置控制点,用于后续测量的平差和校核。
四、施工方案1.准备工作:组织施工人员和测量设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任务分工,进行现场勘测和布设控制网的前期准备。
2.主控制网施工:根据主控制网布设方案,在选定的测站上,依次进行测量观测、数据处理和控制点设置等工作。
3.次级控制网施工:根据次级控制网布设方案,在风电场各个子区域内,依次进行测量观测、数据处理和控制点设置等工作。
控制网布设原则
咱们平时说的控制网主要有首级网和加密网,首级网就是设计院做的控制网,一般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并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网来加密,以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
这样就存在一个加密网了,加密网的成果是有施工单位自己选点,埋点,以及测量,报监理单位复核、批准方能使用。
控制网又分为平面网和高程网,设计院要先提供一部分控制点给施工单位,设计交桩点有CP0,CPI,CPII,JY点,还有SM水准点,其中CP0,CPI,CPII是坐标点,JY点和SM点是高程点,是高程基准。
当然为使用方便CP0,CPI,CPII也可以带高程,作为高程点使用,这些设计单位提供的点位和成果就是咱们后续施工的加密网测设的依据。
加密网是又咱们自己施测,所以咱们主要就是要做好加密网:1、选点:点位选择要沿线路两侧布设,点位置不能离线路太远也不能离线路太近,太远了施工放样时不方便,太近了,在施工过程当中容易被破坏。
平面和高程网要在施工范围外50-100米为宜。
当然,客专上要求做沉降观测,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沉降观测的基准网也就是高程都是沿线路红线附近埋设。
特别是路基段,高差太大,沿着红线附近埋设为了方便沉降观测时不用转站太多,在300米左右一个点,桥上和隧道里面可能更长一点。
平面网要看有什么仪器测量,使用GPS测,还是直接用全站仪测。
用GPS测量时要保证相邻的一对点能通视,还有视野要开阔,周围不能有遮挡,附近不能有大面积水域。
用全站仪测量时要保证前后两个点都要通视的原则。
相邻两个点位之间要保证300米左右为宜,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2、埋点:埋点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埋设深度,像咱们这边冻土层较深,埋的点位深度要达到1米8,方能保证冬天施工时控制点的稳定。
3、测设:高程用电子水准仪测量,测量数据仪器自动记录,每一测站自动提示超限与否,最后要注意往返程不超限方可。
平面用GPS 测量比较简单,但要注意,测量过程当中不能随意开关机。
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2 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2.2.1 布设原则如§1.1所述,工测控制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各项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房地产管理测量而建立的控制网,叫做测图控制网;另一种是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或变形观测等专门用途而建立的控制网,我们称其为专用控制网。
建立这两种控制网时亦应遵守下列布网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对于工测控制网,通常先布设精度要求最高的首级控制网,随后根据测图需要,测区面积的大小再加密若干级较低精度的控制网。
用于工程建筑物放样的专用控制网,往往分二级布设。
第一级作总体控制,第二级直接为建筑物放样而布设;用于变形观测或其他专门用途的控制网,通常无须分级。
2.要有足够的精度以工测控制网为例,一般要求最低一级控制网(四等网)的点位中误差能满足大比例尺1:500的测图要求。
按图上0.lmm的绘制精度计算,这相当于地面上的点位精度为0.1×500=5(cm)。
对于国家控制网而言,尽管观测精度很高,但由于边长比工测控制网长得多,待定点与起始点相距较远,因而点位中误差远大于工测控制网。
3.要有足够的密度不论是工测控制网或专用控制网,都要求在测区内有足够多的控制点。
如前所述,控制点的密度通常是用边长来表示的。
《城市测量规范》中对于城市三角网平均边长的规定列于表2-3中。
4.要有统一的规格为了使不同的工测部门施测的控制网能够互相利用、互相协调,也应制定统一的规范,如现行的《城市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
表2-3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2.2.2 布设方案现以《城市测量规范》为例,将其中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列于表2-3,电磁波测1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列于表2-4。
从这些表中可以看出,工测三角网具有如下的特点:①各等级三角网平均边长较相应等级的国家网边长显著地缩短;②三角网的等级较多;③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
这是因为工程测量服务对象非常广泛,测区面积大的可达几千平方公里(例如大城市的控制网),小的只有几公顷(例如工厂的建厂测量),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各个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④三、四等三角网起算边相对中误差,按首级网和加密网分别对待。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一、控制网的布设⑴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A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下列原则: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因地适宜,且适当考虑发展,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B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C平控制网形式:根据桥梁跨越宽度、地形条件,可布设如下形式:选择控制点要求:尽可能使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提高桥轴线精度。
或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图形刚强),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 便于交会墩位。
控制点要埋设标石,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当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时,中心顶部应为半球状。
控制网基线精度:高于桥轴线精度2~3倍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经济因素,采用导线布置控制网,等级为四级。
精密导线的布置形状平面控制测量中精度导线的布置形状一般为:直伸形,曲折形, 闭合环形和主副导线环形等。
三角大地四边双大地四边三角⑵控制网布设应考虑的因素布设控制网时,可利用桥址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并仔细研究桥梁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踏勘选点。
点位布设满足以下要求:①图形应简单②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③使桥轴线与控制网紧密联系。
④所有控制点不应位于淹没地区和土壤松软地区,尽量避开施工区、堆料区及受交通干扰区。
便于观测和保存二、现场测量控制现场放线时候要注意复测,放完线通过拉距离及换人测量等避免出错,而且还要通过下面所述的控制现场测量成果精度。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一、引言工程控制网是指为了建筑施工、地表变形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等工程项目而布设的一种精密级的测量控制网络。
它是采用一定数量、布设规律、具有一定精度和控制功能的控制点构成的平面或立体的空间网;广泛应用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位置、方位、高程、形变等测量,具有工作精度高、工作量大和覆盖面积广等特点。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测绘工作的精度和效果。
因此,合理的布设方案是保证工程测绘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进行详细论述。
二、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 经济原则:布设控制网应力求在实现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勘探工作量。
2. 可靠原则:控制网应予以通盘考虑,尤其是应该重点布设在各种影响因素较大地方,如易发地震、易滑、易沉、易涌、易积压、易掏挖、易决口等地段。
3. 合理原则:在布设控制网时,必须因地制宜,确保控制网的布设与实际工程的要求相适应。
4. 传递性原则:控制网点应布设得尽可能密集与均匀,以满足控制传递的需要,减小传递误差。
5. 临时性原则:在需要连续和及时传递的大型或幅员较广的工作中,还应设置临时性控制网。
三、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工作1. 掌握工程控制网点的分布地理位置以及海拔高程。
2.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工程控制网布设的具体指标。
3. 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分布方式,如六边形布设、三角形布设、环形布设等。
4. 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工作特点和计划任务,合理确定控制网的密度和布设范围。
5. 利用高精度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网点的基准建立和测量,保证控制点的精度和稳定性。
6. 建立工程控制网工作台账,记录控制点的情况,包括建立时间、观测资料、计算结果等。
四、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1. 控制网点的选择在工程控制网的布设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网点。
选择控制网点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工程设施、实际监测需求等。
控制网点的分布应该尽可能均匀、密集,以满足控制传递的需要,并减小传递误差。
测绘技术中的控制网布设原则与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控制网布设原则与方法引言:测绘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工作,它能够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地理空间信息,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支持。
而控制网作为测绘技术的基础,其布设的原则和方法在保证测绘数据准确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中控制网布设的原则与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控制网布设的原则1.1 布设密度原则控制网的布设密度是影响测绘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布设密度过低会导致测量误差较大,无法满足精度要求,而布设密度过高则会费时费力,增加成本。
因此,根据具体的测绘任务和要求,合理确定布设密度是保证控制网精度的关键。
一般而言,控制网在平坦地区的布设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千米十个左右,而在复杂地形和多层地形区域,布设密度宜适当增加。
1.2 布设方式原则控制网的布设方式包括三角形、菱形、矩形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布设方式可以提高布设效果。
三角形布设方式适用于较复杂地形,可以减少测量的观测角度,提高布设效率。
菱形和矩形布设方式适用于较平坦地区,可以减少网络闭合差。
1.3 控制网形状原则控制网的形状对测绘精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圆形控制网具有均等的布设密度和均匀的控制网质量分布,适用于大范围的测绘任务。
而近似矩形形状的控制网在布设过程中可以更方便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子块,便于管理和布设。
二、控制网布设的方法2.1 GPS技术在控制网布设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是测绘领域的重要发展,它通过卫星定位和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经纬度和高程信息。
在控制网布设中,可以利用GPS技术获取控制点的坐标信息,并通过差分GPS技术对控制点进行精确测量,提高布设的精度和效率。
2.2 基于无人机的控制网布设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无人机的控制网布设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
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摄影测量设备,可以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密集的控制点测量,获取控制点的坐标信息。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一、前言工程高程控制网是指在工程测量中,用于控制和监测工程地理坐标和高程的一种重要设施。
它是工程测量的基础,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合理、科学地布设工程高程控制网对于工程测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网点选取、布设方式、设备选用等方面。
二、工程高程控制网的意义在工程测量中,地理坐标和高程是两个最基本的测量要素。
地理坐标通常使用全站仪等设备来进行测量,而高程则是通过工程高程控制网来控制。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如果在工程测量中高程控制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甚至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因此,科学合理地布设工程高程控制网对于工程测量至关重要。
三、工程高程控制网的网点选取1. 布设原则工程高程控制网的网点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网点应能保证高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网点应分布均匀,覆盖整个工程区域,且应有一定的密度,以满足工程测量的需求;③网点应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便于后续的实地调查和监测。
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网点进行布设。
2. 网点选择在网点选择上,应优先选择一些地势较平坦,离主要工程区域较近的地方,便于后续的使用和维护。
同时,应选择一些地震较少、土地沉降较小的地区,以避免地震、土地沉降等自然灾害对网点的影响。
此外,网点应尽量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区,便于后续的高程观测和测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适合的网点进行布设。
3. 网点密度在网点的布设中,应注意控制网点的密度。
一般来说,网点的密度应根据工程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来确定。
在较大的工程区域中,应适当增加网点密度,以保证高程控制的准确性。
而在较小的工程区域中,网点密度则可以适当降低。
在实际布设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要求,确定合适的网点密度。
四、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式1. 通用布设方式在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中,可以采用通用布设方式。
平面控制测量技术与方法(15-24)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案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案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案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构造特点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案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案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案
方法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案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案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第六章平面控制测量技术和方法。
控制网的布设
的
布
设
二、国家三角控制网的布设
1、国家一等三角锁的布设方案
沿经纬线布设 成纵横交叉的
控
三角锁。
制
锁段长度: 200km;
网
边长:25km;
的
测角中误差:
布
0.7″;
设
起算边精度:
1/350000;
最弱边精度: 1/150000;
2、国家二等三角网的布设方案
填满一等锁环
三角网 平均边长
等级
1:50 000 1:25 000 1:10 000
3 2~3
1
约150km2 约50km2 约20km2
13km 8km 2~6km
二等 三等 四等
第一节 国家控制网的布设
一、控制网的布网原则
4、应有统一的规格;
控
《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
制 网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等
控
内的空白。
制
边长:3km;
网
测角中误差:
的
1.0″;
布 设
起算边精度:
1/350000;
最弱边精度:
1/150000;
2、国家二等三角网的布设方案
布设方案: 20世纪60年代前:在一等锁环内,先沿经
纬线纵横交叉布设二等基本锁(平均边长约
15~20km,测角中误差小于±1.2″),将一等
A级网一般为区域或国家框架网、区域动力学网; B级网为国家大地控制网或地方框架网; C级网为地方控制网和重大工程控制网; D级网为中小工程控制网; E级网为测图网。
国家GPS网的布设
国家军测部门建立的国家GPS一、二等网
控制网的布设
制
已有地形图;
网
已有控制点资料,等级、投影带、投影面、
的
精度等;
布
觇标标石保存情况。
设
3、交通运输情况;
4、地形:地物、地貌
5、物资供应:人力、物资
三、图上设计
控制网的图上设计:
根据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按照有关规范的
技术规定,在中等比例尺图上以“下棋”的方法确定控
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基本形式。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
各种比例尺航测成图时对平面控制点的密度要求
测图比例尺
每幅图 要求点数
每个三角 点控制面积
三角网 平均边长
等级
1:50 000 1:25 000 1:10 000
3 2~3
1
约150km2 约50km2 约20km2
13km 8km 2~6km
二等 三等 四等
第一节 国家控制网的布设
一、控制网的布网原则
控
➢ 三等水准:闭合300km,附合200km;
制
➢ 四等水准:附合长:80km;
网
➢ 精度要求:
的
每km水准测量的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MΔ,
布
每km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见下页。
设
➢ 埋石及密度要求:
基岩水准标石:间隔500km(一等水准)
基本水准标石: 间隔60km (一二等水准)
普通水准标石:间隔2~6km (各等水准)
15~20km,测角中误差小于±1.2″),将一等
锁环分为大致相等的四个区域,然后在这四个 区域中处再补充布设二等补充网(平均边长约
为13km,测角中误差小于±2.5″)。
20世纪60年代后:二等网以全面三角网的 形式布设在一等锁环内,四周与一等锁衔接。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2)二等三角锁(网)——国家三角网旳全方面基础
——地形测图旳基本控制
布设方案:
20世纪60年代前:在一等锁环内,先沿经纬线纵横交叉 布设二等基本锁(平均边长约15~20km,测角中误差不大于
±1.2″),将一等锁环分为大致相等旳四个区域,然后在这
四个区域中处再补充布设二等补充网(平均边长约为13km,
F (l1, l2 ln )
按偶尔误差传播定律,函数旳中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mF
1 PF
,
其中 1 PF
[
ff p
],
fi
li
, 为单位权中误差
一般按
规范取
值
• 当有多出观察时(一般都有),此时总是先作平 差计算,再计算网中元素旳值。
• 假如用条件平差时,推算元素旳平差值是观察元 素平差值 li vi 旳函数,即
mF
1 PF
2)、程序估算法
起算数据(坐标) 量取观察数据 或程序估算法
误差方程式A, 单位权中误差,
定权阵P
组法方程式N
列权函数式, 并估算其精度
求协因数Q
2、三角锁推算边长旳精度估算: 1)单三角形中推算边长旳中误差:
S0------起始边 S------推算边 A,B,C----角度观察值
立起我国新一代旳地心参照框架及其与国家坐标系旳转换参数;以10优7于
量级旳相对精度拟定站间基线向量,布设成国家高精度卫星大地网旳骨架, 并奠定地壳运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旳基础。
作为我国高精度坐标框架旳补充以及为满足国家建设旳需要,在国家 A级网旳基础上建立了国家 B级网(又称国家高精度GPS网)。布测工作 从1991年开始,经过5年努力完毕外业工作,内业计算已基本完毕,全网 基本均匀布点,覆盖全国,共布测730个点左右,总独立基线数2200多条, 平均边长在我国东部地域为50km,中部地域为 100km,西部地域为 150km,经整体平差后,点位地心坐标精度达±0.1m,GPS基线边长相 对中误差可达 2.0×10e-8,高程分量相对中误差为3.0×10e-8。
水平控制网的布设
第二章水平控制网的布设§1 水平控制网的布设程序建立水平控制网的程序一、设计1.了解任务弄清用途(涉及精度,密度)、范围(涉及首级等级、分级多少)、然后确定布设规格、等级、精度。
2.收集资料①测区内已有的控制网成果资料。
②测区小比例尺地形图。
了解地形地貌、图上设计之用。
③有关气象和地质方面的资料,用以考虑作业时间,觇标结构,埋石深度等。
3.测区踏勘①落实原有控制点的现状,决定是否仍可利用。
②了解测区行政划分、居民、风土人文,以便测绘队进驻后能顺利开展工作。
③了解测区内交通、水源等情况,以便确定水准路线,配置交通工具、施工设备物资等。
4.图上设计①展绘已知点、网。
②图上选点、组成网形。
一般应顾及:图形结构良好;便于扩展和加密;顾及旁折光的影响;便于保存;避免造高标;避免在旧点附近另埋标石;离开高压线、公路、铁路一定距离。
③精度估算(另讲)④拟定水准联测路线,以便控制通过三角高程测量推算三角点高程中的误差积累。
5.实地选点(另讲)6.编制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书包括:①任务委托书。
包括委托单位、作业目的、范围、工期等。
②测区概况。
包括自然地理条件、行政区划、人文等。
③已有测量成果及其来源、精度分析、可用性论证。
④坐标系统的选择及处理的论证,起始数据的配置和处理。
⑤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
包括首级网的等级和布网方式;加密网的设计;精度估算过程及结果;精度统计表。
⑥高程网布设方案。
包括水准网等级,路线长度,精度估算简要过程及结果;三角高程网形,精度估算过程及结果等。
⑦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
包括执行何种规范,仪器的选择及检验项目;观测方法及各项限差;概算内容和平差方法等。
⑧各种设计图表。
包括水平、高程控制网略图;标石、觇标构造,规格,埋设方法示意图;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装备,仪器,材料及经费预算表。
⑨作业完成后应上交的资料清单。
⑩领导部门的指示及审核意见。
二、施工 1.造标,埋石在实地用觇标和标石标出控制点。
控制测量学总复习题 测绘工程 控制测量试题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大地水准面:把地球总的的形状看成是被海水包围的球体,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
2、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3、(局部)参考椭球:和某个国家或局部大地体最为接近的参考椭球;总地球椭球: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的参考椭球4、参考椭球: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并且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5、大地水准面差距:在某一点上,大地水准面超出椭球面的高差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用N表示。
6、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与椭球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垂线偏差,用µ表示。
7、重力场:在一个空间域中的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个重力矢量与之对应的矢量场。
8、正常椭球:就是一个假想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很规则的旋转椭球体,它是大地水准面的规则形状,用以代表地球的理想形体。
由正常椭球产生的重力场称为正常重力场,相应的重力、重力位和水准面分别称为正常重力、正常重力位和正常水准面。
),,,(2ωfMJafU=9、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面、基准线——大地水准面,铅垂线;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参考椭球面,法线10、地球的重力位W=正常引力位V+离心力位Φ+扰动位T二、控制测量与测量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流程上有什么区别?控制测量的精度等级更高,工作更加严密,因此要研究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控制测量的范围更加广阔,必须研究地球曲率等多种因素对测量成果的影响,即进行归算。
第二章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一、控制网的布设1.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形式:三角网、导线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2.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足够的精度(出发点:图根点的点位误差应小于图上0.1mm;图根点的误差由图根点的测量误差和起算控制点的相对误差组成;起算误差小于总误差的三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应有足够密度;应有统一的规格。
3.国家水平控制网分级布设:一等三角锁系、二等三角网(分级布设二级网、二等全面网)、三、四等三角网(插网法、插点法)4.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面积小,密度大,边长短;精度要求高;特殊的工程建设有特殊的布设方案;特殊:各等级的控制网都可以做首级控制;可以越级布设;有加密网与独立首级网的区别;二、精度估计在进行控制网作业之前,必须根据任务要求,拟定合理的布网方案,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较强,点位分布较好的网形;对于图上设计好的控制网,其推算元素所能达到的精度,必须预先进行精度估计,以便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2.1 布设原则
如§1.1所述,工测控制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各项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房地产管理测量而建立的控制网,叫做测图控制网;另一种是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或变形观测等专门用途而建立的控制网,我们称其为专用控制网。
建立这两种控制网时亦应遵守下列布网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对于工测控制网,通常先布设精度要求最高的首级控制网,随后根据测图需要,测区面积的大小再加密若干级较低精度的控制网。
用于工程建筑物放样的专用控制网,往往分二级布设。
第一级作总体控制,第二级直接为建筑物放样而布设;用于变形观测或其他专门用途的控制网,通常无须分级。
2.要有足够的精度
以工测控制网为例,一般要求最低一级控制网(四等网)的点位中误差能满足大比例尺1:500的测图要求。
按图上0.lmm的绘制精度计算,这相当于地面上的点位精度为0.1×500=5(cm)。
对于国家控制网而言,尽管观测精度很高,但由于边长比工测控制网长得多,待定点与起始点相距较远,因而点位中误差远大于工测控制网。
3.要有足够的密度
不论是工测控制网或专用控制网,都要求在测区内有足够多的控制点。
如前所述,控制点的密度通常是用边长来表示的。
《城市测量规范》中对于城市三角网平均边长的规定列于表2-3中。
4.要有统一的规格
为了使不同的工测部门施测的控制网能够互相利用、互相协调,也应制定统一的规范,如现行的《城市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
表2-3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2.2.2 布设方案
现以《城市测量规范》为例,将其中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列于表2-3,电磁波测
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列于表2-4。
从这些表中可以看出,工测三角网具有如下的特点:①各等级三角网平均边长较相应等级的国家网边长显著地缩短;②三角网的等级较多;
③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
这是因为工程测量服务对象非常广泛,测区面积大的可达几千平方公里(例如大城市的控制网),小的只有几公顷(例如工厂的建厂测量),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各个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④三、四等三角网起算边相对中误差,按首级网和加密网分别对待。
对独立的首级三角网而言,起算边由电磁波测距求得,因此起算边的精度以电磁波测距所能达到的精度来考虑。
对加密网而言,则要求上一级网最弱边的精度应能作为下一级网的起算边,这样有利于分级布网、逐级控制,而且也有利于采用测区内已有的国家网或其他单位已建成的控制网作为起算数据。
以上这些特点主要是考虑到工测控制网应满足最大比例尺1:500测图的要求而提出的。
表2-4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此外,在我国目前测距仪使用较普遍的情况下,电磁波测距导线已上升为比较重要的地位。
表2-4中电磁波测距导线共分5个等级,其中的三、四等导线与三、四等三角网属于同一个等级。
这5个等级的导线均可作为某个测区的首级控制。
2.2.3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是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或变形观测等专门用途而建立的。
由于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例如: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以上这些问题将在工程测量中进一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