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合集下载

桥梁施工的控制网设计研究

桥梁施工的控制网设计研究
・ 4・ 3
计研 究
De i n Re e r h fBrdg sgn a d s a c o i e Con t uc i n Co t olNe s r to n r t
贾东荣 JaD n rn i o go g
( 中国 中铁 四局 集 团第 六工程 有 限公 司 , 芜湖 2 10 ) 4 0 0
位放样容许限差的设计 方法 ; ③按桥长 的设计方法。推荐 采用 这种 件。一般桥梁施工 G S P 网的数据处理流程和 方法如下: ①采用随机
商 用 软 件 , 美 国 Ti l 公 司 的 T O软 件 等 , 行 G S基 线 向 量 如 r e mb G 进 P 1 _ 准 设 计 为 了 满 足 桥 梁 工 程 高 精 度 施 工 应 用 的需 要 , 2基 必 的解算。 ②基线解算结果 的检核。 ③在各项质量检核符合要求后, 以 须建立施工专用的工程独立坐标系——桥 梁施 工坐标系 , 以有效地 所有独立基线组成 闭合 图形 , 以三维基线 向量及其相应 方差协方差 消除或削弱长度投影 变形 的影响。 桥梁施工坐标 系的设计称为基准 阵作为观测信息 ,以一个点的 WG 一 4 S 8 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 , 进 行 G S网的无约束平差 ,得到各点在 WG 一 4系下的三维坐标及 P S8 设计。 桥 梁 施 工 G S平 面 控 制 网 的基 准 包 括 位 置 基 准 、 方位 基 准 和 相关的精度信息。④进行 G S网的二维约束平差 , P P 并转换成桥梁施 尺度基准。位置基准一般 由给定的起算点坐标确定 ; 基准 一般 工 独 立坐 标 系 中的 施工 坐 标 。 一 般按 “ 点 一 方 向 ” 方 法 进行 , 方位 一 的 以 以给 定 的 起 算 方位 值 确 定 ,或 由 G S基 线 向量 的 方位 作 为 方位 基 桥 墩 顶面 或梁 底 平均 高 程 平 面作 为边 长 的 投 影面 。 P 2 工 程 实例 分 析 准: 尺度基准 由两个以上的起算点问 的距离确定 , 或由 G S基线 向 P 量的长度确定 , 也可使用光 电测距 实测边长推算。为 了保持施工坐 某 长 江 铁 路 大 桥 跨 宽 约 2 m 的 长江 江面 , 长 约 3 m, 中 跨 k 全 k 其 标系与勘测坐标系的协调性和兼容性 , 施工坐标 系的位置基准和 方 河主桥 为双塔双 索面斜拉桥 , 主跨 5 0 边跨约 3 0 主塔 高 2 0 8 m, 0 m, 0 位基准 一般应采用勘测坐标系 中的控制点坐标 及其 方位角值 , 也可 m, 于 特 大 型复 杂铁 路 桥 梁 , 工 技 术 难 度 大 , 要 建 立 高 精 度 的 属 施 需 施 工 控 制 网。 假定桥址 中线及其里程确定( 为桥址里程坐标 系 ) 称 。 13网 形 及标 石 设 计 桥 梁 施 工 G S平 面 控 制 网 的 网 形及 点位 . P 按照文献标准的复合设计方法 , 结合桥型结构特点估算控制网 本 P 选定通 常应符合下列 基本要求 : P ①G s控制 网一般应 以三角形和 大 的 必 要精 度 。根据 有 关 规 范 , 网按 铁 路 B级 G S精 度 施测 。外 业 地 四边形组成的混合 网的形式布设。 简独立环的基线边数必须符 观测结束后 , 最 采用 G S随机软 件解算基线向量 , P 使用专用软件进行 同步环和异步环的长度 或坐标 闭 合相应等级 的规定。②控 制点 的位置、 数量和密度必须能控制全桥 网平差。基线解算时对重复基线 、 及 与之 相 关 的重 要 附 属 工 程 的 施 工 ,基 本 满 足 施 工 放 样 的使 用 需 合差进行 限差验算 , 剔除超限的基线观测值 。G S网平差 时, P 先在 S8 求 要, 同时还应便于施 工期间加密控 制点 。③控制点应选在土质 条件 WG 一 4坐 标 系下 对 基 线 向 量 网进 行 三 维 无 约 束 平 差 , 解 各 控 制 较好、 地面基础稳定 、 避开施工干扰和有利于长期保护的地 方。 点 点在 WG 一 4坐标系中的三维空间坐标 ; ④ S8 再在桥梁施工坐标 系中进 求得各点的施工坐标 。本桥施工坐标系是一种基 位 处应 便 于 G S及 常规 测 量 观 测 作 业 、 便 施 工 使 用 , 宜 设 在 交 行二维约束平差 , P 方 不 94年 通繁忙等干扰大 的地方。⑤点位 处应视野开 阔, 尽可能设在地势较 于 15 北 京 坐标 系 的工 程 独 立 坐 标 系 ,取 墩 顶 平 均 高程 平面 作 以有效地消除长度投影变形的影响。为 了进一步校 高的地方。 点位周围环境还应满足 G S观测的要求。 P ⑥相邻施工控 为边长投影面 , 制点间应尽 可能通视 , 以方便采用常规测量 方法进行施工放样和加 核 G S测量成果 的质量 , P 使用 L i T 2 0 ec C 03全站仪按二等精度测量 a 网 中 的两 条 边 长 , 加入 仪 器 加 乘 常 数 改 正 、 象 改正 、 斜 改 正和 投 气 倾 密施 工 控 制 点。 全 E M) P 14外 业 观测 设 计 桥 梁 G S施 工 平 面 控 制 网通 常应 使 用 至 少 影 改正 。 站 仪 光 电测距 ( D 边 长 与 G S边 长 比较 。限差 项 是根 . P 四 台 G S接 收机 , 静 态 相 对 定 位模 式进 行 同 步 观 测 。观 测前 应 根 据 G S网平差验收精度和全站仪标称精度 , P 按 P 并顾及仪器和棱镜的对 据 测 区地 形 、 通 、 交 网型 、 梁 工 程 特 点 及 施 工 要 求 、 度 等 级 、 器 中精度 , 桥 精 仪 按两倍 中误差估 算的。边 长较 差均 在允许误差以内 , 明 说 P 数量、 天气和地理环境 等实际情 况 , 参照相 关技术规范 的规定进行 G S测 量成 果 质 量 可 靠 。 观测 设 计 , 编 制 作 业调 度 表 。G S外 业 观 测 设 计 的 主要 内容 包 括 并 P 3 结语 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充分证 明, 应用 G S P 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建 制定 观 测 技 术要 求和 编 制 观测 计 划 两 大 部 分 。 测 技 术 要 求主 要 是 观 针对项 目特 点进行卫星截止高度角、 同步观测有效卫星数、 有效观 立桥梁施工平面控 制网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和费用省等显著优点。 G S技术 已经成为桥梁施工平面控制 网的主要建网技术 , 其 测卫星总数、 观测 时段 数、 时段长度 、 数据采样 间隔 、 接收机天线对 目前 , P 现代桥 梁工程技术 的飞速发 中精度 、 天线高量测精度等 的设计 。 在桥梁��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在桥梁工程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是直接为施工服务。

测量放样的前提除了要有内业计算资料外,一个满足施工放样精度要求,控制点密度适当,图形结构良好的施工控制网更是必不可少,而且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和精度等级更直接影响桥墩放样点位的精度,从而更构成了桥梁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更科学地设计与布设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桥梁施工控制网显得极为重要。

对一般的中小桥梁可通过在导线点的基础上增设施工控制点,构成简单的四边形网,并加测四边形两对角线从而提高图形强度,再按一级三角网施测要求测量平差后即可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

对大型桥梁的控制网精度要求需要作具体分析。

图形结构宜简单,常见的有单三角锁、双四变形以及不规则的多个三角形构成的三角网(常用于互通式立交桥梁)。

下面就控制网具体精度的确定作一些分析。

桥梁施工中对测量放样精度要求主要体现在相临桥墩的相对精度要求。

目前桥墩放样通常采用全站仪在施工控制点上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放出位置,规范要求的桥墩位置允许偏差值可作为桥梁控制网设计精度确定的基础。

在确定了桥梁控制网精度设计的基础数据后还应遵循另一原则:即应该使控制点位本身的误差所引起的放样点的误差,相对与施工防样时产生的误差来说小到可以忽略不记,以便为以后的放样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这一原则,现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分析如下:设M为放样后所得点位的总误差M1为控制点本身误差所引起的误差M2为放样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则根据误差的传播规律有:M = ±√(M12+M22)= ±M2 √(1+M12/M22) (1) 显然M1 < M2故M1 / M2< 1将(1)式的二项式展开为级数并略去高次项,有M = M2×(1 + M12 / (2×M22 ))(2) 若使(2)式中M12 /(2×M22)=0.1即使控制点本身误差影响仅占总误差的10%,则有M12 = 0.2×M22(3) 将(3) 式和(2)式联合解算,可求得M1 ≈0.4M (4) 由以上公式可知,当控制点所引起的误差为总误差的0.4倍时它使放样点的总误差仅增加10%,这一影响可忽略不计。

桥梁GPS控制网的布设研究

桥梁GPS控制网的布设研究
关 键 词 : P ; 梁控 制 网 ; 面控 制 网 ; G S桥 平 高程 拟 合
1 桥 梁 GP S控制 测量
f j i j
桥梁 G S施工控制网是一种施工控制测量网, P 有其 自己的特点 :) 1施工 1 ~ l 2 控 制网多采 用独 立坐标 系 。2 )工程 控制 网的 基准 面为某 一高 程 的重力 水准 q l 2 盯 面, 而不是椭球面。 由于控制网的范围较小, 实际应用中一般将控制网的基准 1 2 盯 I - H j 面视为平面。3水平角和距离测量均是以垂线为准 , ) 而不是 以椭球的法线为 准。由于我们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 高程系统 比 其中 )【 + ( ( xo ) 2】 z  ̄ 较简单且较易获得。所以在桥梁工程施工控制时更关心的是平面坐标 的精 度。 2 桥梁 GP S控制网的布设 ) _/ ) 大跨径桥梁平面控制网的作用主要是为大跨径桥梁的施工测量提供一 个统一的控制基准, 以利于大跨径桥梁的施工放样及桥梁的变形观测。由于 我们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 , 高程系统比较简单且 洲 ( 】 ) 一 较易获得。所以在桥梁工程施工控制时更共 l的是平面坐标的精度。 桥梁平 面控制网的布测范围:纵向一般在 0 ~O k 2 l ̄ m之间 ,横向一般在 012 k . . m -0 式中: xA 为坐标差 ,为边长, F为横向和纵向相关函数。 A ,y s F和 . 之间, 且有许多控制点位于桥轴线上, 精度要求高。 为了保证控制网具有足够 用下式求出横向和纵向相关函数 : 的强度和精度, 在跨河部分—般布设成大地四边形 , 岸上部分布设成三角锁。 虽然 G S测量时无需点间通视 ,但桥梁控制网应至少保证每个控制点与 1 P 个相邻点间 通视, 以利于施工测量应用。 i ¨: 一 ( 卜 4 ' l z ( 2 S 0 ) 2 桥梁 G S 1 P 控制点的布设。G S平面控制网的所有控轴线的里程起算点 P L. } J =O () () 州, O = 0=1。 及桥轴线方向存在着精密的相对关系。 对大跨径桥梁来说 ,P 控制网一般 GS 应由—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 以三角形和大地 四边形组成的混合网的 式中K( ,。 分别 形贝 S) ( , K }) 为变 塞尔函 d 特征 丁 数,为 距离, P 控 取G ¥ 形式布设 。由于大跨径桥梁的实测边长在投影面上的变形影响不容忽视 , 应 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 , 把投影的中央子午线设定在桥梁 中轴线处 , 实测边长 制 网 中最短边 的长 度 。 根据设计要求 , 用下式反求出各观测量的观测精度: 归算至测区的抵偿高程面上。在选定这些控制点时 , 应注意下列问题:) P 1G S ( A) Qx Ap 一 x = 控制网的控制点必须能控制全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附属工程。 ) 2桥轴线一般 其中: A为设 计矩 阵。 是控制网中的一条边。3所有控制点都必须选定在开阔 、 、 ) 安全 稳固的地方 , 求 出最 优权 解后 , 为观 测方案 。 转化 便于安置 G S P 接收机和卫星信号的接收, 高度角 l 度以上不能有障碍物阻 5 - P 3 P S 挡卫星信号, 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4G S控制网的图形 2 G S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G S所测量的高程是沿法线方向到WG M )P 即以简单的数学曲面为基准面 , 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但缺乏 应力求简单、 刚强 , 以利于提高精度。 并应保证控制网的扩展和墩台定位的精 椭球面的高度 , 物理意义,而工程测量中要求的正常高是沿垂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 即 度。 同时还应 注意 边长要 适 中 , 长度 不宜 相差过 大 。 各边 具有严格的物理意义 , 这两种基 2 桥梁 G S平面控制网的网形设计及优化。施工控制网的合理布设既要 以不规则的有起伏的重力等位面为基准面, . 2 P 它们之间的差距称为高程异常, 其关系式如下: H h g - = 保证桥梁主轴线准确放样的要求,又要保证具体部件施工放样的方便性需 准面是不一致的, 式中: 为高程异常,表示似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 ( H为大地 要。 常规建立的大桥平面施工控制网多数布置成以桥轴线为公共边的双大地 高 ; 为正常高。 亍 P 测量后, P 三维平差可得到各点的大地高 h 在i G S 由G S 四边形作 为基本 网形 ( 1。 图 )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一、控制网的布设⑴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A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下列原则: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因地适宜,且适当考虑发展,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B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C平控制网形式:根据桥梁跨越宽度、地形条件,可布设如下形式:选择控制点要求:尽可能使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提高桥轴线精度。

或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图形刚强),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 便于交会墩位。

控制点要埋设标石,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当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时,中心顶部应为半球状。

控制网基线精度:高于桥轴线精度2~3倍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经济因素,采用导线布置控制网,等级为四级。

精密导线的布置形状平面控制测量中精度导线的布置形状一般为:直伸形,曲折形, 闭合环形和主副导线环形等。

三角大地四边双大地四边三角⑵控制网布设应考虑的因素布设控制网时,可利用桥址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并仔细研究桥梁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踏勘选点。

点位布设满足以下要求:①图形应简单②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③使桥轴线与控制网紧密联系。

④所有控制点不应位于淹没地区和土壤松软地区,尽量避开施工区、堆料区及受交通干扰区。

便于观测和保存二、现场测量控制现场放线时候要注意复测,放完线通过拉距离及换人测量等避免出错,而且还要通过下面所述的控制现场测量成果精度。

第五章_桥梁控制网布设及平差知识补充

第五章_桥梁控制网布设及平差知识补充

单三角形 中 点 多 边 形
大地四边形
8
1.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
极条件是一种边长条件,一般见于中点多边形和大地四边形中。先看中点 多边形的情况 。如图3-12所示,中心P点为顶点,有五条边,从其中任一 条边开始依次推算其它各边的长度,最后又回到起始边,则起始边长度的 平差值应与推算值的长度相等。
测量平差知识补充
1、条件平差模型
三角网(测角)条件平差
三角网的种类比较多,网的布设形式也比较复杂。根据 观测内容的不同,有测角网、测边网、边角同测网等;根据 网中起始数据的多少,有自由三角网和非自由三角网。自由 三角网是指仅具有必要起算数据的三角网,网中没有多余的 已知数据。如果测角三角网中,只有两个已知点(或者已知 一个已知点的坐标、一条已知边的长度和一个已知的方位 角),根据数学理论,以这两个已知点为起算数据,再结合 必要的角度测量值,就能够解算出网中所有未知点的坐标。 如果三角网中除了必要的起算数据外还有其它的已知数据, 或者说已知数据有冗余,就会增加对网形的约束,从而增强 其可靠性,这种三角网称之为非自由三角网。无论多么复杂 的三角网,都是由单三角形、大地 3
18 /8 6
1 2 3
19 /8 6
1 2 3
20 /8 6
1 2 3
21 /8 6
1 2 3
22 /8 6
1 2 3
23 /8 6
1 2 3
24 /8 6
1 2 3
25 /8 6
在图3-12所示的三角网中,我们应用正弦定理, 以BP边为起算边,依次推算AP、EP、DP、CP, 最后回到起算边BP、,得到下式:
为得到其改正数条件方程形式,可用泰勒级数对上式左边展开并取 至一次项: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定的距离??
二.二.二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 法
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 选用一:二五 000~一:一00 000地形图】上进 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 展绘已知点!! ➢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 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Mi M0
Li L0
M0LiM0
1 Pi
式中!! L i
Li L0
??所以
二. 导 线 网
Li
1 Pi

Pi
1 L i2
式中!!Li′是导线长Li以L0为单位时的长度?? 由上式可知!!如果已知线路的权Pi!!则可求出相应的单一线路
的 长度Li′ !!反之如果已知线路长度Li′!!则可求出相应的权Pi??现
现阶段主要采用GPS网结合电磁 波测距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二.一.四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 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
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它方向的精 度!!以利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 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 于其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 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精 以下图所示的一级导线网为例!!说明如何运用以上公式估算网
度 估
中结点和最弱点的点位精度??图中A!!B!!C为已知点!!N为结 点??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试估计结点N和最弱点W的点 位中误差【不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机制和运营第一章碳排放交易市场简介
碳排放交易市场是一种协调气候变化对策的机制,它可以通过赋予碳排放额度的财产权,促使企业在国家政策规定的目标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章碳排放配额的来源与分配
碳排放配额的来源包括国外新能源项目、国内新能源建设、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森林碳汇等。

分配方法有政府指定、第三方销售给企业、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等。

第三章碳排放市场的运作方法
碳排放市场的运作方法主要包括:碳排放证书的发行和注册→碳排放配额的交易→碳排放权人的监管。

第四章碳排放市场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碳排放市场的挑战包括政治层面的变化、市场监管的不规范、金融创新的不可预见性等。

未来展望则需要重视碳排放市场的组织、监管以及运营方式的创新。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一、控制网的布设⑴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A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下列原则: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因地适宜,且适当考虑发展,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B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C平控制网形式:根据桥梁跨越宽度、地形条件,可布设如下形式:选择控制点要求:尽可能使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提高桥轴线精度。

或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图形刚强),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 便于交会墩位。

控制点要埋设标石,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当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时,中心顶部应为半球状。

控制网基线精度:高于桥轴线精度2~3倍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经济因素,采用导线布置控制网,等级为四级。

精密导线的布置形状平面控制测量中精度导线的布置形状一般为:直伸形,曲折形, 闭合环形和主副导线环形等。

三角大地四边双大地四边三角⑵控制网布设应考虑的因素布设控制网时,可利用桥址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并仔细研究桥梁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踏勘选点。

点位布设满足以下要求:①图形应简单②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③使桥轴线与控制网紧密联系。

④所有控制点不应位于淹没地区和土壤松软地区,尽量避开施工区、堆料区及受交通干扰区。

便于观测和保存二、现场测量控制现场放线时候要注意复测,放完线通过拉距离及换人测量等避免出错,而且还要通过下面所述的控制现场测量成果精度。

确定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必要精度方法探究

确定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必要精度方法探究

7 / 1 0 ,困 难 地 段 也 不 I  ̄ I M, 于 桥轴线长度的 1 / 2 。当桥 轴 线 长 在 1 , O 0 0 m 以 内 时 ,可 以用 测 距 仪 直 接 测 量 桥 轴 线 长 度 , 以 提高桥轴线的精确度 。 复杂 的 特 大 型 桥 梁 最好 采 用 GP S测 量 技术建立桥梁施工的平面控制 网。 三 、 平 面 控 制 网 必 要 精 度 确 定 方 法 介 绍 桥 梁 施 工 平 面 控 制 网必 要 精 度 的 确 定 , 通常有三种方法 :
第 1 3卷 第 6期
201 3住
中 国


VoI . 13 Ju n e
No. 6
2 01 3
6月
O h i n a Wa ter Tr an sp or t
确定桥梁 施工 平 面控制 网必要 精度方法探究
陈老伍 ,包善发 ,李 敏
( 1 中 国公 路 工 程 咨 询 集 团有 限 公 司 ,北 京 1 0 0 0 0 0 ;2 武 汉 中 咨路 桥 设 计 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5 0 3中 交 第 二公 路 勘 察 设 计 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5 0 ) 摘 要 :在 桥 梁 施 工 建 设 中 ,需 要 建 立 较 高 精 度 的桥 梁 施 工 控 制 网 ,尤 其 是 平 面 控 制 网 。 由于 桥 梁 施 工 平 面 控 制 网
还要为桥梁 的施 工放样创造便 利条 件 。桥梁施 工平面控制 网 的布设形式 中双 三角形适 用于一 般桥梁 的施工放样 ,大地 四
制 网,准确 地放出桥梁墩 、台位 置 ,保证桥墩 之间 的距离满 足桥梁架设 的要求 ,是桥梁建设 技术 的重 点之 一 。虽然 我国 桥梁工程控 制 网设计、施工 的技 术水平和管理 水平较 以前有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随着测量仪器的更新、测量方法的改进,特别是高精度全站仪的普及,给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网形趋于简单化。

比如,一般的中小型桥梁、高速公路互通、城市立交桥和高架桥及跨越山谷的高架桥等,通常采用一级导线网,或在四等导线控制下加密一级导线;对于跨越江河湖海的大型、特大型桥梁,由于其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决定了其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基本形式为以桥轴线为一边的大地四边形(图1-a))或以桥轴线为公共边的双大地四边形(图1-b ) ,对跨越江(湖)心岛的桥梁,条件允许时可采用中点多边形(图1-c) ) 。

特大桥通常有较长的引桥,一般是将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再向两侧延伸,增加几个点构成多个大地四边形网,或者从桥轴线点引测敷设一条光电测距精密导线,导线宜采用闭合环。

对于大型和特大型的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广泛采用边角网或测边网的形式,并按自由网严密平差。

图2是长江某公路大桥施工平面控制网。

从图中可以看出,控制网在两岸轴线上都设有控制点,这是传统设计控制网的通常做法。

传统的桥梁施工放样主要的是
图1特大型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形式
图2长江某公路大桥施工平面控制网
依靠光学经纬仪,在桥轴线上设有控制点,便于角度放样和检测,易于。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公路桥梁的建设逐渐成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和布设两个方面进行浅谈,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网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首先,施工控制网的设计要考虑多重因素。

在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桥梁施工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包括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风险等。

根据这些要求,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施工控制网结构和模式。

例如,可以采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进行监控和控制,也可以结合使用。

此外,还需要考虑监控设备的种类和布设位置,以及监控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方式等。

其次,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要科学合理。

在布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控点和监控设备。

一般来说,桥梁的主要构件和关键部位是需要重点监控的对象,例如主梁、桥墩和桥基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如脚手架的搭建、拆除和使用过程,以及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

根据这些情况,可以合理布置监控设备,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控制。

在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和布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数据采集与分析:应该有合适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采集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温度、应力、位移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以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措施。

2. 远程监控与控制:根据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应该建立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施工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桥梁施工的各项参数和状态,并能够远程控制相应的设备和机械。

3. 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设计和布设施工控制网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因此,在设计和布设过程中,应该考虑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系统。

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可以通过系统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
当桥墩中心测量精度要求 时, 。当以此作为控制网的最弱边边长精度要求时,即可根据设计控制网的平均边长(主轴线长度,或河宽)确定施工肋网的相对边长精度要求。例如,南京长江二桥南汉桥要求桥轴线边长相对中误差≤1/180000,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1/130000,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0。
2.掌握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加密和复测;
3.学习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统;
4.学习水准测量,掌握水准点的布设和测量规范;
5.掌握跨河水准测量。
技能目标
1.现场踏勘之后,能够;能够独立的对现场进行选点埋点;
2.根据需要收集与桥梁施工测量相关的已有的测量资料;
3.布设桥梁控制网,掌握水准测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桥梁施工控制网分为施工平面控制网和施工高程控制网两部分。
在建立控制网时,既要考虑三角网本身的精度,即图形强度,又要考虑以后施工的需要。所以,在布网之前应对桥梁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施工机具及场地布置、桥址地形及周围的环境条件、精度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然后在桥址地形团图上拟订布网方案,在现场选定
点位。点位应选在施工范围以外,且不能位于淹没或土质松软的地区。
(5)桥梁施工的高程控制点即水准点,每岸至少埋设3个,并与国家水准点联测。水准点应采用永久性的固定标石,也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标石。同岸的3个水准点,其中两个应埋设在施工范围以外,以免受到破坏;另一个应埋没在施工区内,以便直接将高程传递到所
需要的地方。同时还应在每一个桥台、桥墩附近设立一个临时施工水准点。
二、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
1.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测量仪器的更新、测量方法的改进,特别是高精度全站仪和GPS的普及,给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带来很大的灵活性,也使网形趋于简单化。建立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方法较多,根据桥梁的大小、精度要求和地形条件,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有以下几种形式:

3.5_典型工程控制网的布设

3.5_典型工程控制网的布设
当测区范围较大时,也可 直接采用GPS RTK法放样方 格点。
如果建筑区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较高,则必须用 归化法来建立方格网。
首先按以上方法放样各方格点。为了求得一大批方格 点的精确坐标,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控制测量方法即静态 GPS、三角、导线、交会等法,也可以联合应用几种方法 来测量,然后通过严密平差精确计算出各点的实际坐标。
由于水利枢纽工程多建在山区,那里地形复杂, 起伏较大。因此,宜用边角测量方法来建立控制网。
大坝的施工控制网布设在河谷两岸。由于点位分 布在不同高度上,有时与近点不通视,而只能与远 点通视。因此控制网的图形往往很不规则又很复杂。
3.1 平面施工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建立的要求:
控制网必须覆盖建筑物施工范围,能满足建筑物的施 工要求;
控制点尽量避开施工的影响,且通视良好; 便于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低等级控制点,方便
施工放样; 控制网点在被毁坏后,能方便恢复; 保证控制点的精度能满足要求。
为地面边角网; 全网共有27个点,其中已知点数10个,未知点数17个; 方向和边长观测值数分别为98和88个,多余观测值总数达131个; 平均多余观测分量为0.70; 最大边长为760多米,最短边仅有11.32米。
厂区施工控制网的主要任务是放样各系统工程的中心线
和各系统工程之间的连接建筑物。例如,放样厂房的中心线, 高炉和焦炉的中心线、皮带通廊、铁路和管道等。通过对这 些工程中心线的放样,就将这些工程进行了整体定位。
厂区控制网的精度应能保证这些工程之间相对位置误差 不超过连接建筑物的允许限差,至于各系统工程内部精度要 求很高的大量中心线的放样工作,可单独建立各系统工程的 控制网,如厂房控制网、高炉和焦炉控制网、设备安装专用 控制网等。

公路桥梁工程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公路桥梁工程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公路桥梁工程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摘要:目前,如何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布设测量控制网,成为技术施工人员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问题有多种方法可以获取测量控制网,此篇采用GPS静态测量来获取控制点的坐标,通过水准路线获取控制点的高程,所得测量结果即为测量控制网,此文为其他工程布设控制网提供参考。

关键词:控制网,测量,GPS,水准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使用年限的增长,需要修建新的道路桥梁,修建桥梁过程中建立控制网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技术的发展使得获取控制网的手段日益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GPS技术逐步应用于平面控制网的制作,很大效率的提高了平面控制网的测量质量与速度。

可以通过GPS技术获取水平控制网,再通过电子水准仪来测得高程控制网,从而结合建立完整的控制网。

建立的控制网用于日后的各种测量工作:例如桥梁墩柱点位测量、桥梁现浇梁的高程测量、桥梁的变形监测、桥梁质量检查等。

2 控制网布设规范2.1选点与埋石标准[1]选点准备工作:选点人员通过收集工程范围资料充分了解已有控制点、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等。

选点人员充分了解工程范围内交通、气候、通讯等情况。

选点点位要求:1.便于安置接收装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高度角不宜超过15°;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3.附近无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4.交通方便;5.地面基础稳固,有利于标石保存;6.环境与测站环境应相同,减少气象元素的影响。

选点作业:选点人员按照设计书进行勘测,按照选点点位要求选定点位,并加以标记;需要水准联测的点,还应实地勘察水准路线;记录点之记;选点完成后,绘制GPS网选点图。

标石:标石类型分为天线墩、基本标石和普通标石,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需满足标石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在标石中心设中心标志,可选用铜、不锈钢、铁或坚硬的复合材料制作,标石中心应有清晰的十字丝或其他直径小于0.5mm的中心点。

埋石作业:标石用混凝土灌制;埋设标石需使各层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偏差不大于2mm;埋石所占土地,应经过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的同意。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根据国家平面控制网施测时的测绘技术水平, 我国决定采取传统的三角网作为水平控制网 的基本形式,只是在青藏高原特殊困难的地 区布设了一等电磁波测距导线。国家三角网 的布设方案分为一、二、三、四等4个等级。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一.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大地控制网的骨干, 其主要作用是控制二等以下各级三角 测量,并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纬线方向布设 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图形,如下图所示。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求进 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 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 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 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于其他 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他方向 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一等锁一般采用单三角锁。根据地形条件,也可组成大 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但对于不能显著提高精度的长 对角线应尽量避免。一等锁的平均边长,山区一般约为 25km,平原区一般约为20km。
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二等三角网是在一等锁控制下布设的,它是国家三角网 的全面基础,同时又是地形测图的基本控制。因此,必须 兼顾精度和密度两个方面的要求。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图a 图b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在一等三角锁和二等基本锁控制下,布设平均边长约为13km 的二等补充网。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士2.5"。

《工程测量学》课件54典型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工程测量学》课件54典型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在测量时为了有效联测国家控制网, 将测区范围内的两个国家三角点(DA01、DAl0) 作为全网的起算点, 既为本网提供了位置基准和方位基准, 又将本网纳入了杭州湾南岸的国家三角网。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控制测量
5.4 典型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控制测量 桥梁GPS网布设应与国家大地网进行联系,以便于大桥配套工程(如公路、引桥、互通立交等)的连接; 同时,保证桥梁控制网网内控制点之间相对高精度。 测量时,考虑到投影带可能带来的误差,工程选用了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东经122º为中央子午线,平面坐标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并根据坐标转换关系,与国家84坐标系、上海市城市坐标系建立了相应的转换关系。
5.4 典型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典型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控制测量
全球最早的永久性GPS跟踪站之一,1993年由中美两国合作共建。现为IGS的核心站,是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国家基准站。该站装配BenchMark接收机,Agilent 5071A原子钟,VSAT卫星通讯及MT-1综合数字气象自动采集仪等精密仪器。建站以来,为维护国家动态地心参考系,开展全球地壳运动观测和研究等持续提供基础保障。
5.4 典型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一、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一)首级控制测量 GAMIT(GPS AT MIT)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瑞布斯(SCRIPPS)海洋研究所(SIO)等研制的用于大地测量目的的GPS分析软件,以后经许多人不断改进而成为应用面较为广泛的高精度GPS分析软件。 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是GPS连续运行站网和综合服务系统的范例。它无偿向全球用户提供GPS各种信息,如GPS精密星历、快速星历、预报星历、IGS站坐标及其运动速率、IGS站所接收的GPS信号的相位和伪距数据、地球自转速率等。这些信息在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方面支持了无数的科学项目,包括电离层、气象、参考框架、精密时间传递、高分辨的推算地球自转速率及其变化、地壳运动等。

特大桥首级控制网布设和测量

特大桥首级控制网布设和测量

摘要特大桥首级控制网分为首级平面控制网和首级高程控制网,对其设计与观测是特大桥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青岛跨海大桥,针对现代特大型桥梁施工建设对控制测量的要求,从桥梁工程的建设出发,对特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技术设计进行详细的论述。

主要分析利用GPS测量技术建立特大桥首级平面控制网和利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建立特大桥的首级高程控制网的方法。

按照特大桥首级控制网的测量步骤,系统的阐述了特大桥首级控制网的设计、观测、数据处理的过程,以及在各个步骤中采取的提高精度的措施,通过完成青岛跨海大桥手机控制网的测量技术设计,得出一些对于特大桥首级控制网布设和测量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字:特大桥;首级控制网;技术设计Abstract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of bridge with long sp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head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and the 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for its design and surve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and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has very important means. Takes the Qingdao Bay Major Bridge as example,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survey for construction of bridges with long span, and gives a minute description about the technical design of survey of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which is designed for bridges with long span. The method of how to use GPS to set up the head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 and how to use precise leveling surveying to build the head 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of bridges with long span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teps ofthe survey about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rocesses of the design, surveying, data processing and the measures which are adopt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network in a systematic way. By completed the technical design of survey of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about the Qingdao Bay Major Bridge, summarizes sa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for establishing the head control network of all the bridges with long span.Keyword: Bridge with long span; Head control network; Technical design目录目录 (1)1 绪论 (3)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4)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2 工程概况 (6)2.1 测区概况 (6)2.1 工程简介 (6)2.3 主要任务 (7)2.4 作业技术指标 (7)3、首级平面控制网测量技术设计 (8)3.1 作业技术依据 (8)3.2 坐标系统的选择及起算数据 (8)3.3 网形的优化设计 (9)3.4 大桥合龙处平面误差预计 (10)3.5 选点埋石 (16)3.6 外业观测 (18)3.7 数据处理 (22)3.8提交的成果 (26)4首级高程控制网测量技术设计 (27)4.1坐标系统及起算数据 (27)4.2水准路线的选定及精度估算 (27)4.3大桥合龙处高程误差预计 (29)4.4实地选点埋石 (30)4.5外业施测 (32)4.6 数据处理 (36)4.7 应提交的资料 (36)5结论与展望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附录I (39)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桥梁是指供道路、铁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水体、山谷或彼此间相互跨越的工程构筑物,是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桥梁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和测设

桥梁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和测设

浅谈桥梁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和测设[摘要]:桥梁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三角网,三角网可以用于测定桥轴线长度,并可以为交会墩台位置提供平面控制点。

本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简要论述了浅谈桥梁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网布置和测设的原则与技巧。

[关键词]:桥梁测量控制网布置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k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 0447 -01 1引言测设平面控制网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要高精度地定出墩、台中心的最或是值位置,一则确保钢梁正确地对位在墩、台的支座上;二则还要求各墩、台尽可能地减少偏心的影响,使传力处于最佳状态。

2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布置与测设2.1桥梁平面控制网累型在建立桥梁平面控制网时,既要考虑三角网本身的精度,又要考虑后继施工的需要,所以在布网之前应对桥梁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施工机具及场地布置、桥址地形及周围的环境条件、测设精度要求等方面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然后在桥址地形图上拟定布网方案,再到现场按照以下基本要求选定点位。

2.1.1网型网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测得的桥轴线尺度精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并能利用这些三角点,已足够的精度用前方交会法为桥墩放样。

当主网的三角点数目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要求能方便地增设插点,这一点在初拟网型时应有所考虑。

在满足精度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网型应力求简单。

2.1.2基线三角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基线长度不宜小于桥轴线长度的0.7倍。

一般应在两岸各设一条基线,以提高三角网的精度及增加检核条件。

基线如用钢尺直接丈量,应布设成整尺段的倍数为宜。

基线场地应选在土质坚硬、地势平坦的地段,以便测量。

2.1.3三角点三角点应选在地势较高、土质坚实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而且三角点要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要避免旁折光和地面折光的影响。

在河流两岸的桥轴线上,应各设一个三角点,三角点距桥台的设计位置以不宜太远,以能保证桥台的放样精度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B B C
A C D
A
D
双三角形
(a)双三角形控制网
图 6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大地四边形
(b)大地四边形控制网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A E
(a)双大地四边形控制网
(b)加强型双大地四边形控制网
双大地四边形
图 6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 在满足桥轴线长度测定和墩台中心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力
求图形简单并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减少外业观测工作和内业
计算工作。
• 根据桥梁的大小、精度要求和地形条件,桥梁施工平面
控制网的网形布设有以下几种形式。
加强型大地四边形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B E
D
C
F
A
图 6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大地四边形加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