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第二讲 控制网的布设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应有足够的精度
建立国家控制网任务重、时间
跨度大,为避免重复和浪费,
必须有统一的布设方案和作业 规范,以使各测绘部门所测成
应有必要的密度
应有统一的规格
果的精度、布设规格合乎要求,
便于构成统一的国家大地控制 网整体。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2.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系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GPS网的布设方案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平均距离 (km) 9 5 2
a (mm) ≤10 ≤10 ≤10
b (1×10-6) ≤2 ≤5 ≤10
最弱边相对中误 差 1/120000 1/80000 1/45000
一级
二级
1
<1
≤10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附合导线长 度 (km)
15 10 3.6 2.4 1.5
平均边长 (m) 3 000 1 600 300 200 120
每边测距中误 差 (mm)
±18 ±18 ±15 ±15 ±15
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
块。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二等三角网
二等三角网布设在一等锁环所围成的范围内,它是加
密三、四等网的全面基础。二等网平均边长为13km,
就其密度而言,基本上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要求。 它与一等锁同属国家高级水平控制网,所以,主要应 考虑精度问题,而密度只作适当照顾。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场地平整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其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8.2建筑基线8.2.1 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布设时要求做到: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8.2.2 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一般情况下,建筑基线与建筑红线平行或垂直,故可根据建筑红线用平行线推移法测设建筑基线.如图,AB、AC是建筑红线,从A点沿AB方向量取d2定Ⅰ′点,沿AC方向量取d1定Ⅰ″点. 2.根据建筑控制点测设对于新建筑区,在建筑场地上没有建筑红线作为依据时,可根据建筑基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关系,按前所述测设方法算出放样数据,然后放样.如图所示,Ⅰ、Ⅱ、Ⅲ为设计选定的建筑基线点,A、B为其附近的已知控制点.首先根据已知控制点和待测设基线点的坐标关系反算出测设数据,然后用极坐标法测设Ⅰ、Ⅱ、Ⅲ点.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测设的基线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因而,精确地检测出∠Ⅰ′Ⅱ′Ⅲ′.若此角值与180o之差超过限差±10″,则应对点位进行调整.调整值δ按下列公式计算:3建筑方格网在建筑物比较密集或大型、高层建筑的施工场地上,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它是建筑场地常用的平面控制布网形式之一.如图所示,建筑方格网是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各种管线的位置,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来合理布设.建筑方格网的布设,除与建筑基线基本相同外,还必须要求做到: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量选在建筑场地的中央,并与总平面图上所设计的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方格网的折角为90°,其测设限差为±5″.方格网的边长一般为100~300m.8.3.2建筑方格网点测设如图8.5所示,在测设出主轴线之后,从O点沿主轴线方向进行精密量距,定出1、2、3、4点;然后,将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主轴线上的1、3两点,均以O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和向右精密测设角,按测设方向交会出5点的位置.交点5的位置确定后,即可进行交角的检测和调整.同法,用方向交会法测设出其余方格网点,所有方格网点均应埋设永久性标志. 8.4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建筑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应与国家高程控制系统相联测,以便建立统一的高程系统,并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水准网.水准点应布设在土质坚实、不受震动影响、便于长期使用的地点,并埋设永久标志;水准点亦可在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点的控制桩面上,并在桩面设置一个突出的半球状标志.场地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km;水准点距离建筑物、构筑物不宜小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水准点的密度应满足测量放线要求,尽量做到设一个测站即可测设出待测的水准点.水准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网形.中小型建筑场地一般可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点的高程;对连续性生产的车间,则需要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点高程;当场地面积较大时,高程控制网可分为首级网和加密网两级布设。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精)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a)
(b)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三、四等三角点也可采用插点的形式加密。
9
(a)
(b)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三、四等三角网是在一、二等网控制下布设的,是 为了加密控制点,以满足测图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三、 四等点以高等级三角点为基础, 三等网的平均边长为 8km ,四等网的边长在 2 ~ 6km 范围内变通。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 三等为±1.8",四等为± 2.5"。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图a
图b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 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在一等三角锁和二等基本锁控制下,布设平均边长约 为 13km的二等补充网。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 误差小于士2.5"。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二等网以全面三角网的形式布设 在一等锁环内,四周与一等锁衔接。 为了控制边长和角度误差的积累,以保证二等网的精 度,在二等网中央处测定了起算边及其两端点的天文经纬 度和方位角,测定的精度与一等点相同。当一等锁环过大 时,还在二等网的适当位置,酌情加测了起算边。 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 13km ,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 的测角中误差小于士1.0"。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一、控制网的布设⑴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A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下列原则: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因地适宜,且适当考虑发展,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B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C平控制网形式:根据桥梁跨越宽度、地形条件,可布设如下形式:选择控制点要求:尽可能使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提高桥轴线精度。
或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图形刚强),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 便于交会墩位。
控制点要埋设标石,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当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时,中心顶部应为半球状。
控制网基线精度:高于桥轴线精度2~3倍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经济因素,采用导线布置控制网,等级为四级。
精密导线的布置形状平面控制测量中精度导线的布置形状一般为:直伸形,曲折形, 闭合环形和主副导线环形等。
三角大地四边双大地四边三角⑵控制网布设应考虑的因素布设控制网时,可利用桥址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并仔细研究桥梁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踏勘选点。
点位布设满足以下要求:①图形应简单②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③使桥轴线与控制网紧密联系。
④所有控制点不应位于淹没地区和土壤松软地区,尽量避开施工区、堆料区及受交通干扰区。
便于观测和保存二、现场测量控制现场放线时候要注意复测,放完线通过拉距离及换人测量等避免出错,而且还要通过下面所述的控制现场测量成果精度。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二.二.二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 法
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 选用一:二五 000~一:一00 000地形图】上进 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 展绘已知点!! ➢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 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Mi M0
Li L0
M0LiM0
1 Pi
式中!! L i
Li L0
??所以
二. 导 线 网
Li
1 Pi
或
Pi
1 L i2
式中!!Li′是导线长Li以L0为单位时的长度?? 由上式可知!!如果已知线路的权Pi!!则可求出相应的单一线路
的 长度Li′ !!反之如果已知线路长度Li′!!则可求出相应的权Pi??现
现阶段主要采用GPS网结合电磁 波测距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二.一.四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 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
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它方向的精 度!!以利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 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 于其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 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精 以下图所示的一级导线网为例!!说明如何运用以上公式估算网
度 估
中结点和最弱点的点位精度??图中A!!B!!C为已知点!!N为结 点??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试估计结点N和最弱点W的点 位中误差【不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平面控制网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控制网,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提供测量工作所需的基准框架。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对于后续的测量工作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布设。
下面将介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首先,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测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地形地貌和地物分布情况,确定控制网的布设范围和密度等。
同时,还需要对测区的地质地貌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地下水情况、地形起伏等因素,为控制网的布设提供参考。
其次,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
在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时,需要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
控制点是控制网的基础,其位置的准确性和数量的充分性对于整个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测区的地形地貌情况,合理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
然后,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和标志。
确定了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之后,就需要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和标志工作。
在进行控制点的布设时,需要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保证控制点的位置和标高的准确性。
同时,在控制点的标志上,需要使用耐久性好、易于识别的标志物,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能够准确地找到控制点。
接着,进行控制网的连接和调整。
在完成控制点的布设和标志之后,就需要进行控制网的连接和调整工作。
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着整个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进行控制网的连接和调整时,需要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保证控制网的各个控制点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最后,进行控制网的检查和验收。
在完成控制网的布设之后,需要进行控制网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这一步是为了验证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确保控制网能够满足后续测量工作的需要。
在进行控制网的检查和验收时,需要采用多种测量方法和手段,对控制网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总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后续测量工作的精度和可靠性。
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形式
GNSS 网宜布设为全面网,当需增设骨架网加强控制网精度 时,也可分级布网。城市或工程GNSS网按与邻点的平均距离和 精度划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GNSS网。 GNSS网的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但需考虑常规测量方法 加密时的应用,每个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
1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是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最后仍旧回到这一点, 见图
3)导线网 导线网是由若干条导线汇合,形成一个或多个节点,见图
3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4)支导线 支导线是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 个已知控制点,也不回到原来的起始点。支导线没有检 核条件,不易发现错误,故一般不宜采用,见图。
4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3.三角形网的布设形式
2008 年开始施行的《工程测量规范》中将传统的三角网、 测边网和边角网统称为三角形网,这是由一系列相连的三角 形构成的测量控制网。三角形网测量是通过测定三角形网中 各三角形的顶点水平角、边的长度,来确定控制点位置的方 法。
5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大都是在国家一、 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的。控制网的布设,应从实际出发,根据 不同的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布设方案。
(一)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主要有: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 三角形网测量。
1、GNSS网的布设形式
2.导线网的布设形式 在局部较小的范围内,特别是在隐蔽地区、城市街区、地下工 程以及GNSS接收机天线接收信号受限的区域,用电磁波测距导 线布设控制网的方法就显得特别实用。导线(网)的基本形式 为: 1)单一附和导线 附和导线都有附和条件。如图中,(a)为方位附和导线;(b)为 坐标附和导线,也叫无定向导线;(c)为方位坐标附和导线。
工程施工平面控制规范
一、前言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2022)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各类施工项目的平面控制工作。
三、平面控制网的基本要求1. 施工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工程规模、地形地貌、施工工艺等因素,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布设。
2. 平面控制网应满足以下要求:(1)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网点的点位中误差应满足施工放样精度要求。
(2)密度要求:平面控制网点的密度应满足施工放样、测量和监测的需要。
(3)稳定性要求:平面控制网点的稳定性应满足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需要。
四、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 布设原则(1)以国家大地坐标系为基准,确保坐标系统的统一性。
(2)布设均匀,控制点间距合理,有利于施工放样和测量。
(3)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施工工艺等因素。
2. 布设方法(1)平面控制网可选用以下布设方法:① GPS-RTK测量:适用于地形复杂、通视条件较差的施工场地。
② 经纬仪导线测量:适用于地形较平坦、通视条件较好的施工场地。
③ 全站仪测量:适用于地形复杂、通视条件较好的施工场地。
(2)布设步骤:① 确定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范围和精度要求。
② 选择合适的控制点,确保控制点分布均匀。
③ 进行控制点坐标测量,确保控制点精度满足要求。
④ 对控制点进行数据处理和成果分析。
五、平面控制网的维护与管理1. 定期对平面控制网进行复测,确保控制点精度。
2. 对平面控制网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控制点稳定性。
3. 建立平面控制网档案,对控制点进行编号、标注和记录。
4. 对平面控制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施工放样和测量精度。
六、结语本规范旨在规范工程施工平面控制工作,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各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范执行,确保工程质量,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课件
平面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设计原则
遵循优化原则,在满足精 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 地减少工作量和成本。
优化方法
采用数学优化方法,如线 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 对平面控制网进行优化设 计。
约束条件
在优化过程中,应考虑各 种约束条件,如点位分布 、方向交会、边长限制等 。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评定
评定方法
采用适当的评定方法,如误差椭 圆法、三维坐标差分法等,对平 面控制网的点位精度和方向精度 进行评定。
在城市规划中,平面控制网布设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 、用地布局、交通网络等因素,以确保控制网的合理性和 实用性。同时,还需要根据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对平面 控制网进行调整和完善。
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平面控制网布设
土地资源调查是平面控制网布设的又一重要应用领域。通过建立平面控制网,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精 确的测量和评估,为土地管理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与 优化设计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01
02
03
精度要求定义
根据工程需要,对平面控 制网的精度提出明确的要 求,包括点位精度和方向 精度等。
精度指标确定
根据工程特点、地形条件 、测量方法和仪器等因素 ,综合确定平面控制网的 精度指标。
测量误差考虑
在确定精度指标时,应充 分考虑测量误差的影响, 以确保平面控制网的可靠 性和精度。
和精度。
数据处理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平 面控制网的数据处理将更加智能化 ,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 分析。
跨领域融合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将与地理信息系 统、遥感等技术进一步融合,实现 多源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处理。
平面控制网布设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场地平整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其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
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8.2建筑基线8.2.1?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
布设时要求做到: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8.2.2?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
建筑方格网平面网的布设
建筑方格网平面网的布设为简化计算或方便施测,施工平面控制网多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称为建筑方格网。
建筑方格网包括单一平面坐标网和平面高程网两种,这里我只对平面网的布设开展一下简洁的阐述。
建筑方格网的布设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上各种已建和待建的建筑物、道路及各种管线的布置情况,结合现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
方格网的形式有正方形、矩形两种。
当场地面积较大时,常分两级布设,首级可采用十字形、□字形、或田字形,然后再加密方格网。
建筑方格网适用于按矩形布置的建筑群或大型建筑场地。
由于建筑方格网是施工放样的重要依据,它要求精度很高,而且坐标也是设计单位预先设定好的,所以我们在布设中会有很大难度,传统的测设方法通常是经过量边测角、平差计算、点为矫正、检测确定等几个步骤来最终完成,仪器多为经纬仪、全站仪等,随着测绘仪器的不断更新,GPS测设也得到很好的应用,它的特点和优势是不受环境制约,节省时间。
但是对于大多数施工单位来说它的费用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这里我就传统方法测试平面方格网过程与大家开展探讨。
一、方格网布设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展建筑方格网布设施工前需要开展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便提高工作效率.1.要了解工程概况及所布方格网技术等级在开展施工方格网布设前我们要了解施工区域地质、地理概况。
这是必要也是必须开展的,这对于我们设计并布设方格网方案的拟订有很大帮助,另外,我们应掌握工程所需方格网等级,通常我们所涉及的建筑施工方格网其精度等级可归结I和II级,主要技术要求(国标GB50026-20**)为:2.所用仪器技术精度要求以及注意事项仪器要求最好用测角精度比较高的,否则按规定需要多测回观测,将导致误差增大,所以我们最好要用测角精度高于2〃,测距精度优于±(2mm+2ppm.D)的仪器。
注意事项:⑴测量时边长开展仪器加常数、乘常数及气温、气压改正。
气温、气压现场实时测定后,输入仪器中改正。
测距内业计算时开展仪器加常数、乘常数改正;3使用全站仪相应配套单棱镜,棱镜常数为零;43)前、后视最好使用全站仪相应厂家配套木质三脚架;54)测量前对基座及水准气泡和三脚架开展了检校,到达规范要求。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场地平整就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与填,而挖与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与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与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与起算,其等级与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
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8.2建筑基线8.2.1 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
布设时要求做到: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8.2.2 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就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2)
场地平整就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与填,而挖与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与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与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与起算,其等级与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
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8.2建筑基线8.2.1 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
布设时要求做到: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8.2.2 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就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平面控制网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控制网,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控制点组成的,用于确定测量点的坐标和高程。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合理、科学地进行布设。
下面将介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首先,确定控制点的位置。
在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时,需要根据实际测量需求和地形地貌特点,选择合适的位置确定控制点。
一般来说,控制点应该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内,并且要考虑到地形的变化和测量的精度要求,以保证控制点的分布均匀和密度适宜。
其次,确定控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确定了控制点的位置之后,需要根据实际测量需求和测量精度要求,确定控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常情况下,控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应该形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和数据处理。
然后,进行控制点的标志和编号。
在确定了控制点的位置和连接关系之后,需要对控制点进行标志和编号。
标志可以采用地面标志、地面刻线、地面钉子等形式,编号则可以采用数字编号或字母编号,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和数据处理。
接下来,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和记录。
在进行控制点的布设之后,需要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和记录。
测量可以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记录则需要准确记录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最后,进行控制点的验证和修正。
在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之后,需要对控制点进行验证和修正。
验证可以采用反复测量和比对的方法进行,修正则需要根据验证结果对控制点的位置和数据进行修正,以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时,需要合理、科学地确定控制点的位置、连接关系、标志编号、测量记录以及验证修正,以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平面控制网是地面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控制测量方法,它是用来提供地面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的基准网络。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对于地面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以及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首先,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需要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确定布设的控制点数量和位置。
在确定控制点位置时,需要考虑到测量区域的大小、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测量精度的要求。
一般来说,控制点的布设应该均匀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并且要考虑到控制点之间的相互连通性,以确保整个测量区域都能够被控制网覆盖。
其次,控制点的布设需要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采用全站仪、GPS等现代化的测量设备来进行控制点的布设。
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测量设备,可以更加准确和高效地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坐标信息,从而提高整个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和效率。
另外,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点的标记和编号。
在实际测量中,为了方便对控制点进行识别和管理,需要对每个控制点进行标记和编号。
通过标记和编号,可以清晰地记录每个控制点的位置和坐标信息,从而方便后续的测量和数据处理工作。
此外,对于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控制点的位置时,需要尽量选择地势稳定、地质条件良好的地点,以确保控制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测量中还需要对控制点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以确保控制点的位置和坐标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对于地面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布设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布设方法和技术手段,以确保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测量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
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
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其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
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8.2.2?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是由城市规划部门选定并由测绘部门现场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
场地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km;水准点距离建筑物、构筑物不宜小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
水准点的密度应满足测量放线要求,尽量做到设一个测站即可测设出待测的水准点。
水准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网形。中小型建筑场地一般可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点的高程;对连续性生产的车间,则需要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点高程;当场地面积较大时,高程控制网可分为首级网和加密网两级布设
8.4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建筑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应与国家高程控制系统相联测,以便建立统一的高程系统,并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水准网。
水准点应布设在土质坚实、不受震动影响、便于长期使用的地点,并埋设永久标志;
水准点亦可在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点的控制桩面上,并在桩面设置一个突出的半球状标志。
8.2建筑基线
8.2.1?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
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
布设时要求做到:
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
一般情况下,建筑基线与建筑红线平行或垂直,故可根据建筑红线用平行线推移法测设建筑基线。
如图,AB、AC是建筑红线,从A点沿AB方向量取d2定Ⅰ′点,沿AC方向量取d1定Ⅰ″点。
2.根据建筑控制点测设
对于新建筑区,在建筑场地上没有建筑红线作为依据时,可根据建筑基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关系,按前所述测设方法算出放样数据,然后放样。
如图所示,Ⅰ、Ⅱ、Ⅲ为设计选定的建筑基线点,A、B为其附近的已知控制点。首先根据已知控制点和待测设基线点的坐标关系反算出测设数据,然后用极坐标法测设Ⅰ、Ⅱ、Ⅲ点。
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测设的基线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因而,精确地检测出∠Ⅰ′Ⅱ′Ⅲ′。若此角值与180o之差超过限差±10″,则应对点位进行调整。调整值δ按下列公式计算:
3建筑方格网
在建筑物比较密集或大型、高层建筑的施工场地上,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它是建筑场地常用的平面控制布网形式之一。
如图所示,建筑方格网是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各种管线的位置,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来合理布设。
建筑方格网的布设,除与建筑基线基本相同外,还必须要求做到:
场地平整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平整场地前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清除场地内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排除地面积水;铺筑临时道路等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Βιβλιοθήκη 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高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量选在建筑场地的中央,并与总平面图上所设计的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
方格网的折角为90°,其测设限差为±5″。
方格网的边长一般为100~300m。
8.3.2建筑方格网点测设
如图8.5所示,在测设出主轴线之后,从O点沿主轴线方向进行精密量距,定出1、2、3、4点;然后,将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主轴线上的1、3两点,均以O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和向右精密测设角,按测设方向交会出5点的位置。交点5的位置确定后,即可进行交角的检测和调整。同法,用方向交会法测设出其余方格网点,所有方格网点均应埋设永久性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