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米氏方程得:Km=
EI

〔E〕〔S〕
〔ES〕
〔E〕〔I〕 Ki= 〔EI〕

〔E〕=〔E〕t-〔ES〕-〔EI〕 ③
解方程①②③得: 〔E〕t
〔 I〕 (1 + )+1 Ki 〔 S〕 又因vi=k3〔ES〕,代入上式得:
Vi=
Km
〔ES〕=
Vmax〔S〕
Km (1 +
〔 I〕 )+〔S〕 Ki
(2)特点:
① 抑制剂I与底物S在化学结构上相似,能与底物 S竞争酶E分子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
例如,丙二酸、苹果酸及草酰乙酸皆和琥珀酸的结构 相似,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②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的浓度比、 〔ES〕和〔EI〕的相对稳定性; ③加大底物浓度,可使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除。
(3)竞争性抑制剂的动力学方程 ki k1 k3 E+S ES E+P E+I k2
k2 Et S (3) K M S
v k2
(2)
当[Et]=[ES]时,
Vmax S v 将(4)代入(3),则: K m S
v Vm
Vm k2 Et
(4)
7.2.1 Briggs-Haldane 方程:拟稳态学说
1925年Briggs G. E.和Haldane J. B. S.对该模型提出了修正
第七章 酶的催化特性和反应动力学
7.1 酶的催化特性

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的 速率 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关系,即不能 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而只能加快反应 达到平衡的速率

7.1 酶的催化特性
(1)较高的催化效率 (2)很强的专一性 (3)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 (4)易变性与失活
很强的专一性

绝对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进行一种反应
相对专一性: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具有相同化学键或基团的 物质进行某种类型的反应

反应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化合物在热力学上可能进行 的许多反应中的一种反应
底物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

立体专一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于所有立体异构体中的一种
竞争性抑制剂双倒数曲线,如下图所示:
1 Km 1 〔 I 〕 + = (1+ ) Ki 〔S Vmax vi Vmax 〕
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 曲线与无抑制剂的曲线相 交于纵坐标1/Vmax处,但 横坐标的截距,因竞争性 抑制存在变小,说明该抑 制作用,并不影响酶促反 应的最大速度Vmax,而使 Km值变大。
M t
[ES] E [E] E K
ES
[ ES] [S ]
(1)
经整理得:

Et S K M S
由于酶促反应速度由[ES]决定,即 将(2)代入(1)得:
v k2 ES
,所以

ES
Et S v k 2 K M S
所以
v
根据产生抑制的机理不同,可逆抑制分为: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 混合性抑制

1.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
(1)含义和反应式
抑制剂I和底物S结构相似,抑制剂I和底物S对游离酶E的结合有 竞争作用,互相排斥,已结合底物的ES复合体,不能再结合I。
复杂的酶促反应——双底物反应
复杂的酶促动力学:乒乓反应(无三元复合物, 酶的过度态
乒乓反应: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反应
序列反应和乒乓反应的区别
本章重点



酶催化的基本特征 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 米氏方程的推导 米氏常数的意义 酶反应抑制动力学,几种抑制的反应式 和特点
v Vm
Vm k2 Et
(4)
米氏常数的意义
(1)物理意义:Km值等于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 浓度。 (2)Km 值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Km值愈小,酶与底 物亲和力愈大。酶与底物亲和力大,表示不需要很高的底物 浓度,便可容易地达到最大反应速度。 (3)Km 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只与酶的性质,酶所催化的底 物和酶促反应条件(如温度、pH、有无抑制剂等)有关,与酶 的浓度无关。酶的种类不同,Km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底 物作用时,Km 值也不同。
ES
k1 k-1
ES
k2
k-2
EP
1、与底物浓度 [S]相比,酶的浓度 [E] 是很小的, 因而可忽略由于生成中间复合物[ES]而消耗的底物。
2、不考虑这个逆反应的存在 3、认为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最慢,为该反应速率 的控制步骤。 4、在一定时间内虽然[S]和[P]在不断变化,ES复 合体也在不断地生成和分解,但ES的生成速率 与分解速率接近相等,[ES]基本保持不变

(2)特点:
反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Km、Vmax都变小。 1 = Km 1 + 〔 I〕 (1+ ) Vmax Ki 1 Vi=
Vmax〔S〕
Vi
Vmax 〔S〕
〔 I〕 K m+ (1+ Ki 〔 )S〕
复杂的酶促反应——双底物反应
A+B

P+Q

序列反应:在任何产物释放前两种底物 必须先结合到酶上 乒乓反应:在所有底物完全结合之前即 有产物释放
(2)特点:
① I和S在结构上一般无相似之处,I常与酶分子上结合 基团以外的化学基团结合,这种结合并不影响底物和酶 的结合,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减少I对酶的抑制。
② 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双倒数曲线:有非竞争性抑制剂 存在的曲线与无抑制剂的曲线相交于横坐标 -1/Km处, 但纵坐标的截距,因竞争性抑制存在变大,说明该抑 制作用,并不影响酶促反应的Km值,而使Vmax值变小, 如下图所示:
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

一般在生理温度25~37℃的范围,仅有少数酶 反应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在接近中性的pH值条件下进行
易变性与失活

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 的所有性质。


常因变性而使活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活。
酶的变性多数为不可逆。
激活剂和抑制剂

激活剂: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
1)无机离子:酶的辅因子;桥梁作用 2)中等大小的有机分子:还原剂;EDTA 3)蛋白质性质的大分子:激活酶原
非竞争性抑制 1 = (1+ 〔I〕 ) × Vi Ki ( Vmax 1
Km 1 + ) Vmax〔S〕
Vmax〔S Vi= 〔I 〕 ( Km+〔S ) ( 1+ ) Ki 〕 〕
3. 反竞争性抑制
(1)含义和反应式
反竞争性抑制剂必须在酶结合了底物之后才能与酶与 底物的中间产物结合,该抑制剂与单独的酶不结合。

Et S K m S
由于酶促反应速度由[ES]决定,即 将(2)代入(1)得:
v k2 ES
,所以

ES
Et S v k2 K m S
所以
v
k2 Et S (3) Km S
v k2
(2)
当[Et]=[ES]时,
Vmax S v 将(4)代入(3),则: K m S
k1 Et ESS k1ES k2 ES
k1 k2 Km k1
Et S ESS k1 k2 ES k1 则: Km ES ESS Et S
(1)
v1 v2
经整理得:
ES

抑制剂:降低酶的催化活性甚至完全失活的 物质(区别于变性剂)
7.2.1 Michaelis-Menten 方程:快速平衡学说
ES
k1 k-1
ES
k2 k-2
EP
①与底物浓度 [S] 相比,酶的浓度 [E] 是很小的, 因而可忽略由于生成中间复合物[ES]而消耗的底物。 ②不考虑这个逆反应的存在(只适应于反应初期) ③认为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最慢,为该反应速率的 控制步骤, k-1>>k2,也就是说ES分解生成P的速率不足 以破坏E和ES之间的快速平衡
稳态学说:Brigges-Haldane方程
S
ES [ES]生成速度: v1 k1 Et ESS
Et ES
SE
k1 k 1
ES
k2 PE
,[ES]分解速度: v2
k1ES k2 ES
当酶反应体系处于恒态时: 即: 令:
1
2.非竞争性抑制(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
(1)含义和反应式 抑制剂I和底物S与酶E的结合完全互不相关,既不排 斥,也不促进结合,抑制剂I可以和酶E结合生成EI, 也可以和ES复合物结合生成ESI。底物S和酶E结合成ES 后,仍可与I结合生成ESI,但一旦形成ESI复合物,再 不能释放形成产物P。
7.3 有抑制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在酶催化反应中,由于某些外源化合物的存在而 使反应速率下降,这种物质称为抑制剂。
可逆抑制
可用诸如透析等物理方法把抑制剂去掉而恢复酶的 活性,酶与抑制剂的结合存在着解离平衡的关系。
不可逆抑制
抑制剂与酶的基因成共价结合,不能用物理方法去 掉抑制剂。此类抑制可使酶永久性地失活。例如重 金属离子Hg2+”、Pb2+”等对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 酶的抑制都是不可逆抑制。
快速平衡学说:米氏方程
S
ES k1 [ E ][S ] KM 反应快速建立平衡: k1 [ ES ]
Et ES
反应体系的总酶量为:Et
t
ຫໍສະໝຸດ BaiduSE
k 1
k1
ES
P E
k2
[ ES ]
[ E ][S ] KM
[ ES] [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