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概要
工程热力学课件11 制冷循环
理想气体
p 2‘
T
2‘
绝热膨胀,温度降低
1 6 1 2 4 3 v 2 s
5
T
转回温度曲线
实际气体
TH
冷效应区
N
热效应区
TL p pN
p
经济性指标最高的逆向循环是同温限 间的逆向卡诺循环。通常制冷循环以环境 为高温热源(T1=T0),因此在以T0为高 温热源、Tc为低温热源间的逆向卡诺循环 的制冷系数:
膨 胀 阀
压缩机
w
4
q2
1
蒸发器
1-2: 2-3: 3-4: 4-1: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绝热压缩过程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定压放热过程 制冷剂在膨胀阀中的绝热节流过程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定压定温气化过程
4 1 3 2
q2 wnet
单位质量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热量:
T
2
q1= h2-h3
单位质量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量:
1 h
过冷度愈大,制冷系数增加愈多。制冷剂液体离开冷凝 器的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过冷度一般很小。多数制冷
装置专设一回热器,使从冷凝器出来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回热器 进一步冷却,增大过冷度。回热器的冷却介质通常为离开蒸发 器的低温低压蒸气。
3 4 1
2
热泵供热原理
在所有制冷装置的工作过程中,热从冷藏室取 出并传给较高温度的环境。因此,实现制冷循环的 结果不仅使放出热量的物体被冷却,而且使吸收热 量的物体被加热。根据这个原理,可利用逆循环实 现将热从低温冷源向高源热源的输送。这种目的在 于输送热量给被加热对象(如室内供暖)的装置称为 热泵。向高温热源输送的热量qH,等于取自低温冷 源(如大气环境)的热量qL与实现逆循环从外界输入 功量wnet 之和,即qH=qL+wnet 。热泵就其实质来看, 和制冷装置完全一样,只是两者工作的温度范围不 同。制冷装置工作的上限温度为大气环境温度,其 目的系从冷藏室吸热,以保持冷藏室低温(下限温度) 恒冷;热泵工作的下限温度为大气环境温度,其目 的是向暖室放热,以保持暖室温度(上限温度)恒暖。
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制冷是一种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依靠热力学的第二定律。
根据第二定律,热量自然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使热源的温度下降。
制冷系统通过利用压缩和膨胀的原理,将低温区域的热量通过传热介质(通常是冷媒)转移到高温区域。
制冷系统中最基本的组件是压缩机。
压缩机接收低温低压的冷媒气体,并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功,使压缩机的外界温度升高。
高温高压气体通过传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外界,使其冷却。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冷媒进入膨胀阀,由于膨胀阀的作用,冷媒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进入低温低压状态。
此时,冷媒通过蒸发器,吸收外界低温低压区域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冷媒自身发生汽化。
在蒸发器中,冷媒从液体态转变为气体态。
蒸发过程中,冷媒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使得低温区的温度继续下降。
蒸发后的冷媒气体再次进入压缩机,重复上述循环,实现了连续的制冷作用。
制冷系统的性能通常用制冷量和制冷效率来衡量。
制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低温区域吸收的热量,制冷效率则表示单位输入功的情况下,制冷系统能够实现的制冷量。
综上所述,制冷系统利用压缩和膨胀的原理,通过传热介质的
循环流动,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实现了制冷的目的。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液体过冷、蒸汽过热及回热循环
• 二、蒸汽过热循环
• 蒸汽过热是指制冷剂蒸汽的温度高于蒸发温度的状态.两者温度之差 称为过热度,用Δt-r表示.具有蒸汽过热的循环就称为蒸汽过热循环.图 1-7为蒸汽过热循环的压焓图.图中1-2-3-4-1为基本理论循环, 而1-1′-2′-2-3-4-1为有过热的循环.其中,1-1′为制冷剂蒸汽的 过热过程,1′-2′为压缩机中的压缩过程,2′-2-3为冷凝器中的冷却 、冷凝过程.
返回
表6-2-1 2009年12月初有关资料
下一页 返回
表6-2-1 2009年12月初有关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6-2-1 2009年12月初有关资料
上一页 返回
表6-2-2大华工厂2009年11月各损益类 账户累计发生额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下一页 返回
表6-3-1会计分录(代记账凭证)
饱和蒸汽线的交点来确定. • 点2:制冷剂离开压缩机(进入冷凝器)的状态.由通过1点的等熵线与
压力为pk 的等压线的交点来确定.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十二章制冷循环
由于吸收式制冷循环使用低品位热能 ,因此特别适合于使用余热或废热等 低品位热源的场合。
Part
05
热电制冷循环
热电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热电制冷循环基于塞贝克效应或皮尔 兹效应,通过热电转换材料将热能转 换为电能,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将多个制冷设备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实现 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提高系统效率和可 靠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十 二章制冷循环
• 制冷循环概述 • 制冷剂的特性 • 压缩制冷循环 • 吸收式制冷循环 • 热电制冷循环 • 制冷循环的节能与环保
目录
Part
01
制冷循环概述
制冷循环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制冷循环是指通过一系列热力学过程,将热量从低温处转移到高温处,从而实现制冷效 果的系统。
目的
制冷循环的主要目的是在需要冷却的物体或环境中,创造一个低温环境,以维持其所需 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参数,实现节能运行。
制冷循环的环保要求
01
02
03
04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采用高效制冷技术和环保 制冷剂,减少制冷循环中温室
气体的排放。
防止臭氧层破坏
选择不含有CFCs(氯氟烃) 的制冷剂,以保护臭氧层。
控制污染物排放
确保制冷循环产生的废水、废 气和固体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和处置。
资源回收利用
对制冷设备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压力升高,温度也随之升高,然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 器中放热给冷却水,自身温度降低并液化。
热力学循环热机和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热力学循环热机和制冷机的工作原理热力学循环热机和制冷机是以热力学定律为基础,通过热能传递与转化,实现能量转换的设备。
它们分别用于产生功或者提供冷却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循环热机和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热力学循环热机:热力学循环热机是以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常见的例子有汽车发动机和蒸汽机。
它们依靠工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变化来完成循环过程。
热力学循环热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描述:1. 压缩:在这一步骤中,工质接收外界的功,使其体积减小,同时温度升高。
这是通过将工质置于高压环境中,并用活塞或涡轮等装置进行压缩来实现的。
2. 加热:在这一步骤中,经过压缩的工质与高温热源接触,吸收热量并进行热交换。
这使得工质温度进一步升高,同时增加了其内能。
3. 膨胀:在这一步骤中,经过加热的工质使活塞或涡轮等装置运动,产生机械功。
同时,工质的体积增大,温度下降。
4. 冷却:在这一步骤中,工质接触冷却介质,将部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使工质温度进一步降低。
通过以上步骤的循环,热力学循环热机可以不断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能量的转换。
它们的效率通常由工质的性质和循环过程的优化程度决定。
制冷机:制冷机是以外界的能量为驱动力,将热量从低温环境吸收并放出到高温环境的装置。
它们常被用于冷藏冷冻、空调等领域。
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描述:1. 蒸发: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低温环境的热量并蒸发,从而使低温环境的温度降低。
这是由于制冷剂的特性,在较低温度下吸收热量时会发生物理状态的变化。
2. 压缩:经过蒸发的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气体,进入压缩机。
在压缩机中,制冷剂吸收外界的功,并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3. 冷凝: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与较高温度的环境接触,放出热量并冷凝成液体。
4. 膨胀:压缩过程后的制冷剂进入膨胀阀,使其压力降低,进而降低温度。
通过以上步骤的循环,制冷剂不断吸收热量并释放热量,在低温环境和高温环境之间实现热量转移。
用热力学知识解释空调制冷的原理
用热力学知识解释空调制冷的原理空调是现代家庭和办公室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
空调的制冷原理实际上就是利用热力学原理进行的。
这篇文章将为你详细介绍空调制冷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空调制冷原理的基本概念就是“蒸发吸热,冷凝放热”,即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引起温度变化。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过膨胀阀变为低温低压气体,进入蒸发器后吸收室内热量后变为低温低压蒸汽,再次进入压缩机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受到室内空气的吹拂和相互接触,制冷剂会迅速吸收周围的热量,同时自身会发生蒸发,使得周围的气体温度降低。
这就是蒸发吸热的过程。
在冷凝器里,高温高压气体在经过膨胀阀后变成低温低压气体,进入冷凝器时会释放出吸收的热量,即放热。
这样就实现了制冷的目的。
不同的制冷剂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特点。
一般来说,制冷剂应该具有较低的沸点,才能够在低温下蒸发。
同时还应该具有高的蒸发潜热和低的冷凝潜热,才能够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量,以达到较好的制冷效果。
常用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七氟丙烷和氯化甲烷等。
除了制冷剂以外,空调制冷还需要一些重要的部件。
首先就是压缩机,它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通过压缩机来把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气体,起着空气流动的作用,以便整个空调系统能够顺利工作。
其次还有冷凝器,通过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内冷凝释放热量,实现放热的目的。
再次就是蒸发器,它起着吸热的作用,通过制冷剂蒸发吸收周围热量,让室内空气温度降低。
最后还有膨胀阀,它可以控制制冷剂流量,使得制冷剂能够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进行循环。
在空调制冷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保证空调的清洁和光滑,避免循环的制冷剂受到污染,导致空调功率下降或出现故障。
另外,要经常检查和维护空调设备,定期更换制冷剂和过滤网,防止系统中的杂质影响其工作效率。
总之,空调制冷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基础原理的,采用蒸发吸热,冷凝放热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制冷剂的物理变化来实现制冷的目的。
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空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之一,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进行制冷。
那么,空调是如何实现制冷的呢?这就涉及到了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从空调制冷循环的原理、制冷剂的运作、主要部件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的原理,主要包括四个过程: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首先是蒸发过程。
空调中的制冷剂通过蒸发器(或者称为蒸发器圈)吸热并蒸发,使得室内热量被吸收,使室内温度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接下来是压缩过程。
制冷剂以气态形式通过压缩机被压缩,导致其压力和温度上升。
通过压缩,制冷剂的分子被靠拢并增加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了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
然后是冷凝过程。
高温和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使其温度下降到室外温度,并将热量排放到室外空气中。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从气态转变为液态。
最后是膨胀过程。
制冷剂通过膨胀阀(也称为节流阀)进入蒸发器,形成低温低压的环境,再次吸收室内的热量,重复执行制冷循环。
二、制冷剂的运作制冷剂在空调制冷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具体而言,制冷剂在不同过程中承担不同的功能。
首先,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吸收室内的热量,使室内温度下降,同时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然后,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被压缩,并通过压缩机增加其压力和温度。
接着,在冷凝过程中,高温和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并将热量排放出去。
最后,在膨胀过程中,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形成低温低压的环境,再次吸收室内的热量,从而实现循环制冷。
三、主要部件的作用空调中有几个主要的部件,它们各自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是蒸发器。
蒸发器起到吸热换热的作用,将室内热量吸收,使空气温度下降。
其次是压缩机。
压缩机起到将制冷剂进行压缩的作用,将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提高,使其能够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
然后是冷凝器。
冷凝器通过散热将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并将热量排放到室外环境中。
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第一章、引言制冷循环系统是一种热力学循环系统,它将热能从一个热源转移到一个冷源,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制冷循环系统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冷柜、汽车空调等领域。
热力学分析是研究制冷循环系统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热力学性能,从而进行优化设计。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章、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原理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将制冷剂在低温环境下液化,然后通过压缩、冷凝器和膨胀阀控制,将其在高温环境下蒸发,从而吸收热量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元件。
第三章、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方法3.1 热力学循环分析法热力学循环分析法是分析制冷循环系统热力学性能的一种基本方法。
它基于热力学循环的一些基本定律和关系,通过对制冷循环系统的卡诺效率和热力学参数进行分析,来评估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
该方法可以帮助系统设计者了解制冷系统的理论性能上限,并指导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
3.2 热力学分析软件模拟法热力学分析软件模拟法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方法的热力学分析方法。
它通过建立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数值模型,然后使用计算机运行模型,模拟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过程和性能变化,从而对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
该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效率快等优点,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输入参数改变模型来研究和分析不同工况下制冷系统的性能。
第四章、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4.1 制冷循环系统的热载荷分析热载荷是指一定时间内传递给制冷循环系统的热量。
制冷循环系统的热载荷分析是对制冷系统工作环境温度和制冷需求的分析。
根据热载荷大小的不同,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能也会不同,因此热载荷分析是制冷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的重要基础。
4.2 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系数分析性能系数是制冷循环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热力学循环热机和制冷机的原理和应用
热力学循环热机和制冷机的原理和应用热力学循环热机和制冷机是基于热力学原理运作的设备,它们在能量转换和温度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循环热机和制冷机的原理和应用。
一、热力学循环热机的原理和应用热力学循环热机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原理工作,可将燃料等能源转化为机械能。
它包括工质在高温热源吸热、做功、在低温热源放热等多个过程,以完成循环工作。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热力学循环热机开始于高温热源,工质吸热并获得能量。
2. 工质通过燃料的燃烧或其他能源的转化,释放热量用于做功。
3. 工质完成做功后,通过冷却系统将余热放入低温热源中。
4. 经过冷却的工质回到初始状态,准备下一次循环。
热力学循环热机常见的应用有内燃机、汽轮机、蒸汽机等。
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厂、交通运输工具和工业生产中,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源转换装置。
二、制冷机的原理和应用制冷机是一种利用热力学原理进行制冷的装置,通过吸热、压缩、冷却和膨胀等过程实现温度调节。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制冷机通过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与空气接触,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
2. 吸热后的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3. 经过冷凝器和冷却风扇的冷却,制冷剂释放热量,温度下降。
4. 经过膨胀阀,制冷剂压力降低,回到蒸发器,准备下一次制冷循环。
制冷机主要应用于家用和商用制冷设备,如冰箱、空调等。
此外,一些特殊行业,如医药、食品和化工等也广泛使用制冷机设备,用于控制温度、湿度、保鲜和冷冻等。
三、热力学循环热机和制冷机的应用案例1. 热力学循环热机的应用案例: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一种热力学循环热机的典型应用。
通过燃料的燃烧,汽车发动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车辆运行。
同时,通过冷却系统将余热排出,保持发动机运行稳定。
2. 制冷机的应用案例: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一种通过制冷机设备控制商品温度的物流方式。
通过制冷机设备实现商品的冷藏、冷冻和恒温,确保商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热力学》第十一章制冷循环
粘度
粘度小的制冷剂流动性好,有 利于传热。
密度
密度决定了制冷剂在相同体积 下的质量,密度越大,质量越
大,制冷效果越好。
制冷剂的热力学特性
压缩系数
压缩系数决定了制冷剂在压缩过 程中的体积变化,压缩系数越小,
体积变化越小,有利于提高制冷 效率。
热导率
热导率决定了制冷剂的传热效率, 热导率越大,传热效率越高。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成气体后被压缩机吸入,再次压缩,完成一个循环。
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设备
压缩机
用于压缩制冷剂,提高 其压力和温度。
冷凝器
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 剂冷却成液体,释放出
潜热。
膨胀阀
用于将高压的液态制冷 剂减压至适合蒸发吸热
的低压状态。
蒸发器
用于使液态制冷化
未来的制冷系统将更加注重多功能化,除了温度调节外, 还将具备湿度控制、空气净化等功能,提高室内环境的舒 适度和健康性。
高效化
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节能减排的需求,制冷循环将更加 注重能效提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优化算法,降低运 行成本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吸收式制冷循环利用制冷剂在溶液中的溶解特性,通过制冷剂在溶液中 的蒸发和冷凝,实现制冷效果。
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常用的制冷剂有氨和水、溴化锂和水的混合溶液等, 这些制冷剂在吸收剂的作用下被吸收,再通过加热解吸,释放出冷量。
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通过消耗热能实现制 冷效果,相比压缩式制冷循环,具有更高的能效比。
强化换热器设计
优化换热器的结构和设计,提高换热 效率。
引入智能控制技术
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 实现制冷系统的智能控制,提高运行 效率。
制冷制热原理
制冷制热原理制冷制热是一种常见的热力学过程,它是利用一定的能源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空间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制冷制热的应用,比如空调、冰箱、暖气等设备。
那么,制冷制热的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制冷制热的基本原理、工作循环和常见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制冷制热的基本原理。
制冷制热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础上的。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量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传递方向性原理。
基于这两个定律,制冷制热的过程就是利用外界能源,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者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制冷制热的工作循环。
制冷制热的工作循环通常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基本过程。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并蒸发成气体,然后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接着制冷剂高压气体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并冷凝成液体,最后通过膨胀阀将高压液体制冷剂膨胀成低压液体,完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
这个循环过程不断重复,从而实现了热量的传递和温度的调节。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制冷制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制冷制热技术在空调、冰箱、暖气等家用电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空调通过制冷循环将室内的热量排出,从而降低室内温度;冰箱则通过制冷循环将内部的热量排出,从而保持食物的新鲜;暖气则通过制热循环将热量传递到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除此之外,制冷制热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设备、交通运输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便利。
总的来说,制冷制热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冷循环实现热量的传递和温度的调节。
制冷制热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便利。
湖南大学 工程热力学 第十二章 制冷循环
Refrigeration cycle
12-1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一、空气压缩式致冷工作原理
冷却器 a 膨胀机 换热器 c d 冷室 b 压缩机
二、制冷循环
1-2 压缩机内定熵压缩
p
3
2
2-3 冷却器中定压放热
3-4 膨胀机中定熵膨胀
4 P-v 图
T
冷却器 3 膨胀机 2 压缩机
冷却水 蒸发器
减 压 阀
Q1 溶液泵 吸收器
相 当 于 压 缩 机
Q2 空调用冷冻水 冷却水
吸收式制冷两个循环
制冷剂循环: 高压制冷 剂(氨) 冷凝放热 冷凝器 膨胀阀
节流
蒸发器 溶液循环:
吸热气化
低压制冷剂
加压
低压制冷剂 吸收器 溶液泵 发生器
吸收式制冷机所用溶液:
氨水溶液 +1~-45 ℃ 工艺生产中
五、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仅是冷源、热源的温度的函数, 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但是,在实际的制冷装置中,压缩 机的所需功率,蒸发器,冷凝器的尺寸及材料等都与制冷 剂的性质有关
制冷剂应满足的要求:
1. 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沸点)要低,一般 低于 10o C
2. 蒸发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不应过低,以稍高于大 气压力最为适宜。以免空气漏入系统;冷凝温度所对 应的饱和压力不宜过高,以降低对设备耐压和密封的 要求 3. 在工作温度(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范围内,汽 化潜热值要大,这样可使单位质量制冷剂具有较大的 制冷能力。 4. 液化比热要小。
下,保持其压力大于该温下的饱和压力,转变为液体的.即液
例题 一热泵功率为10kw,从温度为 -13 C的周
制冷工作原理
制冷工作原理制冷技术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场景,例如家用空调、商业冷柜、医药冷链等。
制冷技术基于热力学原理,通过传递热量来实现物体的冷却,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冷工作原理。
1.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是现代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的是热量和能量之间的转换,以及这些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在制冷过程中,热力学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概念:热力学系统是指处于一定压力、温度和物质组成下的物体。
在制冷系统中,通常将制冷剂和空气视为两个不同的热力学系统。
1.2 热平衡热平衡是指热力学系统之间达到温度平衡的状态。
在制冷系统中,通常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来实现热平衡。
在热力学中,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通过相应的参数来描述,例如压力、温度、物质量等。
热力学过程是指在这些参数变化的过程中系统的状态发生的变化。
2. 制冷循环过程在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蒸发。
蒸发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从而使室内空气冷却下来。
2.2 压缩制冷剂在蒸发后,会以气态进入压缩机,在压缩机内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压缩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该热量需要通过冷凝器散发出去。
2.3 冷凝在压缩机之后,制冷剂会被输入到冷凝器中,该过程是使制冷剂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冷凝器会将这些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使空气变得更加炎热。
2.4 膨胀在冷凝器之后,制冷剂将以液态再次进入膨胀阀中,这是制冷循环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在膨胀阀中,制冷剂会扩散并降低温度和压力,最终流回蒸发器中,从而完成制冷循环过程中的一个完整循环。
3. 制冷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制冷系统包括多个功能块,其中最基本的是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关键部件的作用。
3.1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部件是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地方。
蒸发器通常由许多小管组成,这使得蒸发器表面积增大,使空气更好地与制冷剂接触,从而提高了制冷效果。
制冷装置的原理
制冷装置的原理制冷是指通过某种物理或化学方式,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空间,以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制冷装置是实现制冷过程的工具,它们以各种原理和技术运作,为我们提供了在炎热夏天或其他需要降温的环境中舒适度和便利性。
一、制冷循环基本原理制冷装置的运行基于热力学循环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1. 蒸发过程:制冷装置中的工质在蒸发器中加热,从而吸收外部环境中的热量。
这个过程中,工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并带走热量,实现了降温效果。
2. 压缩过程:经过蒸发,工质变为气体状态后,进入压缩机。
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压缩,将气体的体积缩小,同时压缩机的工作也对气体施加外部功,使其温度升高。
3. 冷凝过程:高温高压的气体通入冷凝器,此时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失去热量,冷凝成液体状态,温度降低。
4. 膨胀过程: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气体压力降低,从而使得工质的温度进一步降低,重新开始蒸发过程。
整个制冷循环是一个持续循环进行的过程,通过不断重复上述四个过程,实现物体或空间的降温。
二、不同类型的制冷装置原理在工程实践中,制冷装置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制冷装置原理:1. 压缩式制冷压缩式制冷是目前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制冷方式。
它使用压缩机将冷媒压缩,实现冷热媒之间的温度差来实现制冷效果。
2. 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利用工质对溶液的吸收性能,在化学反应中吸热来实现制冷。
其中,溶液的吸收性能和化学反应的放热量扮演着重要角色。
3. 热泵技术热泵技术是一种综合应用制冷和供热的技术。
通过逆转制冷循环,将室外低温热量转移到室内空间,实现加热效果。
这种技术既能提供制冷,又能提供加热,具有能效高的特点。
4. 负温度系数材料负温度系数材料,如热电偶和热电堆,根据热电效应来实现制冷效果。
通过施加电场或温度差,材料的热电效应会导致温度降低。
5. 透平制冷透平制冷是利用透平机械原理实现制冷的一种方式。
第7章制冷循环
尚未根本解决,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
HCFC22的替代
研究目标: 具有良好的环境性)CO2(蒸气压缩式,冷却过程在超临界区) (2)空气(气体压缩式) 其他
7-5 其他制冷方式简介
一、流程及图示
忽略工质流动过程
的耗散,将循环简化 为由以下过程组成的 内可逆循环:
1-2:定熵压缩;
2-3:定压放热;
3-4:定熵膨胀;
4-1:定压吸热。
1 2 定熵压缩 2 3 定压放热 3 4 定熵膨胀 4 1 定压吸热
二、制冷系数
比冷量
q h h c (T T )
2
1
4
p1
4
比放热量 q1 h2 h3 cp (T2 T3 )
二、制冷剂发展的历史
1830—1930,NH3, Air, CO2, HC, SO2
1930—1990,CFCs&HCFCs (如:冰 箱CFC-12, 空调HCFC-22)
1990—,不破坏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HFCs? HCs?
天然(自然)工质
大气臭氧层
臭氧空洞
1985年第一次在南 极上空发现臭氧空 洞,面积近1000万 平方公里。近年观 测发现面积已达到 原来的3倍,南半球 的很多城市已笼罩 其中。
•
•
Q0 V qv
二、理论循环的特点
1、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造成节流损失
w1=h3-h4’ 为什么?
液体膨胀机制作困难, 回收的功很少,不合算; 节流(膨胀)阀制作容 易,系统控制方便。
二、理论循环的特点
2、干压缩代替式压缩,造 成过热损失。 为什么不采用1’-2’ 的定 熵压缩过程?
制冷循环的原理和应用论文
制冷循环的原理和应用论文引言制冷循环是一种常见的热力学循环过程,用于将热量从低温区域传递到高温区域,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本文将介绍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领域。
制冷循环原理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制冷剂在低温和高温两个环境之间的压缩和膨胀过程,实现热量的传递。
下面是制冷循环的基本步骤:1.压缩过程: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2.冷却过程: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从而降低温度和压力。
3.膨胀过程: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压力迅速降低,从而吸收低温环境的热量。
4.蒸发过程: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从而实现低温环境的制冷效果。
制冷循环的应用制冷循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家用制冷设备制冷循环在家用制冷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冰箱、空调等。
通过制冷循环,这些设备能够将室内的热量散发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的降温效果。
工业制冷在工业领域,制冷循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行业。
通过制冷循环,可以实现低温环境下的储藏和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超导技术制冷循环在超导技术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超导材料需要低温环境才能达到超导状态,制冷循环能提供所需的低温环境,从而实现超导材料的应用。
航天航空在航天航空领域,制冷循环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和航空器的燃料冷却和燃料调节系统,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医学领域制冷循环在医学领域也有重要应用,如MRI(磁共振成像)设备需要低温环境才能正常工作。
结论制冷循环是一种常见的热力学循环过程,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领域。
通过了解制冷循环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制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制冷技术 制冷热力学原理
制冷原理
利用某种物质状态变化,从较低温度的热源吸取一 定的热量,通过一个消耗功(或热量)的补偿过程, 向较高温度的热源放出热量。 为了实现上述能量转换,首先 必须有使制冷机能达到比低温 热源更低温度的过程,并连续 不断地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
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
循环由过程构成 可逆
过程
不可逆
可逆循环 循环
不可逆循环
➢不可逆过程可分成两类:内部不可逆和外部 不可逆。 ➢制冷剂在其流动或状态变化过程中因摩擦、 扰动及内部不平衡而引起的损失,都属于内部 不可逆; ➢蒸发器、冷凝器及其他换热器中有温差时的 传热损失,属于外部不可逆。
逆循环
逆循环:逆时针方向(消耗功把热量由低温
p 热1源送至高温热源)T
2
2
V
净效应:对内作功
1
S
净效应:放热
动力循环与制冷(热泵)循环
• 动力Power循环—正循环 输入热,通过循环输出功
• 制冷Refrigeration循环—逆循环 输入功量(或其他代价),从低温热源取热
• 热泵Heat Pump循环—逆循环 输入功量(或其他代价),向高温热用户供热
自然界自发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
功量 功量
摩擦生热
100% 发电厂 40%
热量 热量
放热
自发过程具有方向性、条件、限度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与实质
热二律的表述有 60-70 种
热功转换
传热
1851年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
热功转换的角度
空调制冷循环原理简介
02
空调制冷系统组成
压缩机
压缩机的功能
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 高温高压的气体,为制冷剂在冷 凝器中放热创造条件。
压缩机的类型
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压缩机可 分为往复式、旋转式、涡旋式、 螺杆式等类型。
冷凝器
冷凝器的功能
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 冷却成液体,同时释放出热量。
冷凝器的类型
部分液体蒸发
在节流过程中,部分液体制冷剂会蒸发成 气体,形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
蒸发过程
吸收室内热量
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并蒸发成气体。
室内温度降低
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吸收室内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达到制冷效果。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再次回到压 缩机,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冷凝过程
高温高压气体冷却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 通过散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环境,使 气体逐渐冷却并凝结成液体。
热量释放
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释放大量热量 ,通常通过空调的室外机将热量排到 室外。
膨胀过程
制冷剂节流
冷凝后的高温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 阀或毛细管进行节流,降低其压力和温 度。
VS
04
空调制冷性能评价
制冷量与制冷效率
制冷量
空调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移除的热量,通常以千瓦(kW)或英制冷吨(ton)表示。制冷量越大,空 调的制冷能力越强。
制冷效率
空调在给定条件下,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制冷效率越高,空调在消耗相同能量的情况下,移除 的热量越多。
能耗与能效比
能耗
空调在运行时消耗的电能,通常以千瓦时(kWh)表示。能耗越低,空调的节能性能 越好。
制冷循环系统原理
制冷循环系统原理
制冷循环系统是一种基于热力学原理的系统,用于从低温源吸收热量,然后将热量传递到高温源,以实现制冷目的。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
首先,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起到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作用,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这样可以增加制冷剂的焓值,使其能够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
其次,冷凝器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热交换器,用来传递热量。
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与外界介质(例如空气或水)接触,释放热量,同时自身温度下降。
这样,制冷剂便从气态变为液态,热量也被传递到外界介质中。
接着,液态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经过节流阀进一步降低压力和温度。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外界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并从液态变为气态。
这样,低温源(例如制冷箱)中的热量便被吸收,实现了制冷效果。
最后,气态的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重新开始循环。
整个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不断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之间循环流动,不断吸收和释放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基于热力学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使制冷剂在不同部分吸热和放热,从而实现对空
间或物体的制冷。
这种制冷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冷藏库、制冷车辆等各个领域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
一、常用术语
1、物质
具有一定质量并占据空间的任何物体称为物质。
物质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都依靠内部循环流动的工作物质来实现制冷过程。
制冷机中的工作物质称为制冷剂。
制冷装置中用来传递冷量的工作物质称为载冷剂。
2、温度
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它是物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尺度。
常用的温度度量单位有摄氏温标t和开氏温标T(绝对温标)。
T(k)=t(℃)+273.15
图2-1 两种常用温标的比较
3、热量
物体在热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称为热量。
生产中常用制冷能力来衡量设备产冷量大小。
制冷能力:制冷设备单位时间内从冷库取走的热量。
4、比热(specific heat)
比热是一个物性参数,意为单位度量的物质温度变化1k时所吸进或放出的热量。
体积比热Cv(J/m3.k) 摩尔比热Cp(J/mol.k)
5、显热和潜热
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
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其形态变化的热量称为潜热。
制冷剂的汽化潜热有何要求?
表1-1 几种制冷物质的汽化潜热(kJ/kg)
物质水氨R12 R22 氯甲
烷
二氧
化硫
R114 R502
汽化热2256.8 1369 167.5 234.5 427.1 397.8 137.9
6
150.0
2
6、压力
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p(压强)。
p是确定物质状态的基本参数之一。
1bar=105Pa,饱和压力Ps与饱和温度ts 的对应
关系。
7、比容v和密度
比容:每千克物质所占有的容积。
v是基本状态参数。
v=1 8、导热系数
表示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是一个物性参数。
数值上等于:1m 厚的材料两边温差1k时在1小时内通过1m2表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单位:w/m.k
9、压-焓图(lgp-h)
物质的热力状态性质可以绘制成曲线图的形式。
制冷剂性质曲线图有多种形式。
行业中最常用的是lgp-h图。
lgp-h图的构成可以总结为一个临界点、二条饱和线、三个状态区、六组等值线。
等压线—水平线
等焓线—垂直线
等干度线x —湿蒸汽区域内
等熵线—向右上方倾斜
等容线—向右上方倾斜
等温线—垂直线(未)→水平线(湿)
→向右下方弯曲(过)
由于制冷装置中,制冷剂的实际压力并不太高,lgp-h图靠近临界点的高压部分和湿蒸汽区域的中间部分在热力计算中很少用到,为了使图面清晰简捷,往往将这两部分截去。
课后练习:lgp-h图中状态点参数的查取。
二、理想制冷循环 1、热力学基本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任何发生能量传递和转换的热力过程中,传递和转换前后的能量总量维持恒定。
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贬值原理。
热不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高温物体
外界补偿
热量低温物体
人工制冷: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温度的零度是不可能达到。
2、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正向循环是使高温热源的工质通过动力装置对外做功,然后再流向低温热源,称为动力循环,即把热量转化为机械功的循环。
所有的热力发动机都是按正向循环工作的,在温-熵或压-焓图上,循环的各个过程都是依次按顺时针方向变化的。
逆向循环,它是使工质(制冷剂)在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后通过制冷装置,并以外功作补偿,然后流向高温热源。
逆向循环是一种消耗功的循环,制冷循环就是按逆向循环进行的,在温-熵或压-焓图上,循环的各个过程都是依次按逆时针方向变化的。
逆向循环又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种。
可逆循环是一种理想循环,它不考虑工质在流动和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各种损失。
如果在工质循环过程中考虑了上述各种损失,即为不可逆循环。
在制冷循环中,不可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制冷剂在流动和状态变化时因内部摩擦、不平衡等引起的内部不可逆损失,以及冷凝器、蒸发器等换热器存在传热温差的外部不可逆损失。
3、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
蒸发器
冷凝器
压缩机
膨胀机
1
2
3
4
T k
冷却介质q k
被冷却介质q 0
T 0
W e
W c
T S
T k T 0
b
a
1
2
3
4
W c W e
q 0
T S
T k T 0
b
a
1
2
3
4
W c W e
q 0
1-2 等熵压缩 → 耗功w1 2-3 等温冷凝 放热qk= (sa-sb) 3-4 等熵膨胀 → 做功w2 4-1 等温蒸发 吸热q0=T0(sa-sb) 3.1逆卡诺循环特点
T0与Tk 对制冷系数的影响是不等价的,To 的影响大于Tk 。
同时,也意味着要实现温度降低的制冷具有更高的难度。
由于逆卡诺循环不考虑各种损失,而且压缩机利用了膨胀机对外输出的功。
因此,在恒定的高、低温热源区间,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最大,在该温度区间进行的其它各种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均小于ε ,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可用来评价其它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湿蒸汽区域内进行 湿压缩 设备: 蒸发器 无传热温差 冷凝器 无传热温差
压缩机无摩擦运动
膨胀机不经济,且难以加工4、具有传热温差的逆向可逆循环
Tk’ — 冷却介质的温度;
T0’ — 被冷却介质的温度;
逆卡诺循环:1’-2’-3’-4’-1’;
Tk — 冷凝器中制冷剂的温度;
T0 — 蒸发器中制冷剂的温度;
有传热温差的循环:1-2-3-4-1;
耗功量增加:阴影面积;
制冷量减少:1-1’-4’-4-1。
有传热温差的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εc’,小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εc 。
)()(000000T T T T T T T T T k k k c ∆+∆+'-'∆-'=-='ε
蒸发器传热温差对制冷系数的影响将大于冷凝器传热温差。
热力完善度:工作于相同温度间的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比值。
η = εc’ / εc ≤1
η的大小反映了实际制冷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的程度。
5、具有变温热源的理想制冷循环-洛伦兹循环
在制冷装置的实际运行中,高温热源(冷却介质)和低温热源(被冷却介质)的温度通常是不断变化的。
冷凝器中的冷却水的温度是逐步升高,而被冷却介质的温度是不断降低的。
由于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保持等温冷凝和蒸发,这样就增大了制冷剂和介质之间的传
热温差,使循环不可逆损失增加,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下降。
为了减少不可逆传热引起的能量损失,制冷剂与冷却和被冷却介质之间必需保持最小的传热温差,并且所有各点应保持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