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满足患者休息与睡眠的需要(课堂PPT)
合集下载
健康睡眠知识讲座 ppt课件
![健康睡眠知识讲座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7fcf7eaf45b307e8719772.png)
• “每天都睡够七八个小时了,晚上老做梦,早上起 不来,起来了也是无精打采,我这是怎么了?”
这些情况你有过吗?
你属于哪种情况的失眠?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的一种病症。失眠症一般会划分 为: 1、无法入睡(入睡困难) 2、能入睡但无法保持睡眠状态( 早醒、易醒、醒后不能再眠)
若以失眠的时间为标准进行划分 ,失眠可分为: 暂时失眠——持续1-3个夜晚 短时失眠——持续3个夜晚至3周 长期失眠——持续时间超过3周
有饥、渴、消化不良、膀胱充盈、性兴奋、胸部 被压迫、声音、光刺激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梦 境。 ⑶被压抑的本能愿望:尤其是早期童年的经验的再 现。
夜晚多梦是怎么回事?
• 梦感则是指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或只 留有曾做过梦的印象,连梦的内容大多也很难讲 清楚 。
• 梦感与情绪因素和性格特点有关。 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 部的感受,睡眠较表浅易醒或惊醒,常能回忆起 生动的梦境;情绪抑郁、焦虑的人容易从梦中惊 醒,因而自感梦多且睡而不实 。
让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
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放松全身。 1. 观察自然呼吸一段时间。 2. 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
胸部。 3. 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
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4. 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
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5. 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
节奏一致。细心体会腹部的一 起一落。 6.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 可以将手拿开,只是用意识关 注呼吸过程即可。
• 人的一生中起码有1/3的时间都在睡眠。但 根据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 障碍或与睡眠相关的疾病。
•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 发生率为27%。
这些情况你有过吗?
你属于哪种情况的失眠?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的一种病症。失眠症一般会划分 为: 1、无法入睡(入睡困难) 2、能入睡但无法保持睡眠状态( 早醒、易醒、醒后不能再眠)
若以失眠的时间为标准进行划分 ,失眠可分为: 暂时失眠——持续1-3个夜晚 短时失眠——持续3个夜晚至3周 长期失眠——持续时间超过3周
有饥、渴、消化不良、膀胱充盈、性兴奋、胸部 被压迫、声音、光刺激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梦 境。 ⑶被压抑的本能愿望:尤其是早期童年的经验的再 现。
夜晚多梦是怎么回事?
• 梦感则是指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或只 留有曾做过梦的印象,连梦的内容大多也很难讲 清楚 。
• 梦感与情绪因素和性格特点有关。 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 部的感受,睡眠较表浅易醒或惊醒,常能回忆起 生动的梦境;情绪抑郁、焦虑的人容易从梦中惊 醒,因而自感梦多且睡而不实 。
让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
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放松全身。 1. 观察自然呼吸一段时间。 2. 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
胸部。 3. 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
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4. 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
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5. 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
节奏一致。细心体会腹部的一 起一落。 6.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 可以将手拿开,只是用意识关 注呼吸过程即可。
• 人的一生中起码有1/3的时间都在睡眠。但 根据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 障碍或与睡眠相关的疾病。
•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 发生率为27%。
休息与睡眠 PPT课件
![休息与睡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bd28575fbfc77da269b1e1.png)
等。
(3)心理因素 (4)环境因素 (5)其它
1)药物因素 2)生活方式 3)食物因素 4)体育锻炼
2.睡眠形态的评估
(1)每晚习惯睡多长时间及通常就寝时间和起 床时间。
(2)是否有午睡的习惯,睡多长时间。 (3)睡前是否服用安眠药及有无特殊习惯,如
喝热饮料、阅读书报、背部按摩等 (4)是否很快入睡,睡后是否易被惊醒,是否
一、休息的意义
• (一)休息与健康的关系
“过劳死”
亡。”
“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
“亚健康”
• (二)休息与康复的关系
•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疾病,长期 以来医学界对此病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直到1988年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根据全美各地提出这类病例的报告, 才研究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该中心 给它下的定义是:突然出现极端的疲劳状态,延续六 个月以上,反复出现微热、咽喉疼痛、淋巴腺肿大、 肌肉疼痛、体力下降、头痛、精神错乱、记忆力减退、 视觉障碍等症状。
睡眠中转换次数的增加,会造成交感神经和 副交感神经的刺激快速改变,特别是进出异相
睡眠时,很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从异相睡眠
阶段突然醒来会造成心室纤颤,同时也会影响 正常的呼吸功能。
(4)诱发补偿现象
当病人的睡眠经常被打断时,会出现慢波睡 眠的第Ⅲ、Ⅳ时相和异相睡眠的丧失。这些睡 眠阶段减少后,就会在下一个睡眠周期中得到 补偿。
休息与睡眠
学习目标
• 掌握概念:休息、睡眠。 • 掌握睡眠的分期,住院病人的睡眠特点,
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 熟悉睡眠的影响因素,睡眠资料的收集。 • 了解休息的意义、条件,协助病人休息的
护理措施。
• 了解睡眠发生的原理、人体对睡眠的需要, 睡眠失调的种类、特点及护理。
(3)心理因素 (4)环境因素 (5)其它
1)药物因素 2)生活方式 3)食物因素 4)体育锻炼
2.睡眠形态的评估
(1)每晚习惯睡多长时间及通常就寝时间和起 床时间。
(2)是否有午睡的习惯,睡多长时间。 (3)睡前是否服用安眠药及有无特殊习惯,如
喝热饮料、阅读书报、背部按摩等 (4)是否很快入睡,睡后是否易被惊醒,是否
一、休息的意义
• (一)休息与健康的关系
“过劳死”
亡。”
“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
“亚健康”
• (二)休息与康复的关系
•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疾病,长期 以来医学界对此病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直到1988年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根据全美各地提出这类病例的报告, 才研究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该中心 给它下的定义是:突然出现极端的疲劳状态,延续六 个月以上,反复出现微热、咽喉疼痛、淋巴腺肿大、 肌肉疼痛、体力下降、头痛、精神错乱、记忆力减退、 视觉障碍等症状。
睡眠中转换次数的增加,会造成交感神经和 副交感神经的刺激快速改变,特别是进出异相
睡眠时,很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从异相睡眠
阶段突然醒来会造成心室纤颤,同时也会影响 正常的呼吸功能。
(4)诱发补偿现象
当病人的睡眠经常被打断时,会出现慢波睡 眠的第Ⅲ、Ⅳ时相和异相睡眠的丧失。这些睡 眠阶段减少后,就会在下一个睡眠周期中得到 补偿。
休息与睡眠
学习目标
• 掌握概念:休息、睡眠。 • 掌握睡眠的分期,住院病人的睡眠特点,
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 熟悉睡眠的影响因素,睡眠资料的收集。 • 了解休息的意义、条件,协助病人休息的
护理措施。
• 了解睡眠发生的原理、人体对睡眠的需要, 睡眠失调的种类、特点及护理。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PPT课件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730efebb4cf7ec4afed07e.png)
一、休息
(五)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
1.评估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3.解除患者身体的不适 4.减轻或解除心理压力 5. 建立休息和睡眠周期
2019/12/18
12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
一、休息
(五)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
6.使用特殊技术:催眠术、呼吸放松术、肌肉放松术等行为治疗法。 7.药物治疗的护理 8.其他 失眠者睡前喝少量牛奶、背部按摩。 9.健康教育
24
任务2
安置卧位
2019/12/18
25
任务二:安置卧位
卧位的分类
(一)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分类
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
2019/12/18
26
任务二:安置卧位
卧位的分类
(二)根据卧位时身体的姿势分类
可分为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九种卧 位,仰卧位又可以分为去枕仰卧位、中凹卧 位和屈膝仰卧位三种。实训项目一中的安置 卧位主要是根据这种分类法。
2019/12/18
27
任务二:安置卧位
基本技术一:安置卧位
(一)目的
卧位即患者卧床的姿势,临床上常根据患 者的病情与治疗的需要为之调整相应的卧位。 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的舒适、预防并发症 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2019/12/18
28
任务二:安置卧位
基本技术一:安置卧位
(二)评估与准备
1.核对医嘱 查看医嘱、了解目前诊断 2.患者评估 患者意识、病情、各种管道、体重和
2019/12/18
43
任务二:安置卧位
基本技术四:应用保护具
(一)目的
应用保护具(protective deviceS)是为了防止高 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而 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约束患者身体全部或某 部位的活动,或为保护受压部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以 达到维护患者安全、舒适及疾病治疗效果的目的。
(五)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
1.评估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3.解除患者身体的不适 4.减轻或解除心理压力 5. 建立休息和睡眠周期
2019/12/18
12
任务一:满足患者休息与活动需要
一、休息
(五)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
6.使用特殊技术:催眠术、呼吸放松术、肌肉放松术等行为治疗法。 7.药物治疗的护理 8.其他 失眠者睡前喝少量牛奶、背部按摩。 9.健康教育
24
任务2
安置卧位
2019/12/18
25
任务二:安置卧位
卧位的分类
(一)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分类
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
2019/12/18
26
任务二:安置卧位
卧位的分类
(二)根据卧位时身体的姿势分类
可分为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九种卧 位,仰卧位又可以分为去枕仰卧位、中凹卧 位和屈膝仰卧位三种。实训项目一中的安置 卧位主要是根据这种分类法。
2019/12/18
27
任务二:安置卧位
基本技术一:安置卧位
(一)目的
卧位即患者卧床的姿势,临床上常根据患 者的病情与治疗的需要为之调整相应的卧位。 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的舒适、预防并发症 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2019/12/18
28
任务二:安置卧位
基本技术一:安置卧位
(二)评估与准备
1.核对医嘱 查看医嘱、了解目前诊断 2.患者评估 患者意识、病情、各种管道、体重和
2019/12/18
43
任务二:安置卧位
基本技术四:应用保护具
(一)目的
应用保护具(protective deviceS)是为了防止高 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而 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约束患者身体全部或某 部位的活动,或为保护受压部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以 达到维护患者安全、舒适及疾病治疗效果的目的。
大学医学课件 护专《休息与睡眠》
![大学医学课件 护专《休息与睡眠》](https://img.taocdn.com/s3/m/ca370ccd5acfa1c7ab00cc29.png)
• 一、睡眠与睡眠节律
• 二、影响睡眠的因素
• 三、常见的睡眠障碍
• 四、促进睡眠的措施
一、睡眠与睡眠节律
• 1.睡—醒的生理节律
• 生理节律是指人体昼夜24小时内发生的节律变化,包括睡—醒周期的 改变、体温变化及激素分泌的波动生理节律的时间变化可能会受到环境 因素的影响,洲际飞行后人们会发生时差反应
⑧物质或药物的服用或戒断:常见的情况如饮茶、喝咖 啡、喝可口可乐类饮料、服用中枢神经兴奋药;戒酒等 可导致失眠。
四、促进睡眠的措施
1.睡眠评估 2.体格检查 (1)一般观察 (2)皮肤 (3)胸部 (4)腹部 3.实验室检查 4.护理诊断
5.护理目标
6.护理措施 7.药物治疗
8.健康指导 9.护理评价
⑤使睡眠—觉醒节律打乱,如乘飞机洲际旅行后的时差反应, 流动性质的工作经常在旅行中,日轮班(三班倒)工作者会发生 失眠
⑥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或某些人格 障碍者也可失眠。
⑦疼痛、瘙痒、咳嗽、腹胀、多尿、哮喘等都容易引起 或加重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肌阵挛综合征、 不宁腿综合征等也常伴发失眠。
• 1、健康人适当休息以便恢复体力和精力 • 2、过度紧张,缺乏适当休息,便会使人出
现生理疲乏和精神疲乏 ,而精神过度紧张, 会导致多种身心疾病发生。 3、患病时,休息是治疗的内容之一,疾病本 身就是一种压力,更需要动员全身心来维护 其生理和心理完善。休息对疾病痊愈十分重 要!
(二)有效休息的条件
• 3.保持环境安静 • 4、尽可能减少对病人的打扰。 • 5.尊重病人的休息习惯与方式 • 6.帮助不同的病人进行自我放松
第二节 睡眠
人的一生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渡过的。莎 士比亚曾描述睡眠是“受伤心灵的油膏,大自然最丰盛的 菜肴,生命盛筵上的重要营养”。睡眠是一种与生俱来的 又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使得人体对于外界环境处于一种无 反应的阶段。睡眠是休息的一种形式,人类通过睡眠,可 以消除疲劳,更好地恢复精神和体力,使人在睡眠之后, 保持良好地觉醒状态,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 二、影响睡眠的因素
• 三、常见的睡眠障碍
• 四、促进睡眠的措施
一、睡眠与睡眠节律
• 1.睡—醒的生理节律
• 生理节律是指人体昼夜24小时内发生的节律变化,包括睡—醒周期的 改变、体温变化及激素分泌的波动生理节律的时间变化可能会受到环境 因素的影响,洲际飞行后人们会发生时差反应
⑧物质或药物的服用或戒断:常见的情况如饮茶、喝咖 啡、喝可口可乐类饮料、服用中枢神经兴奋药;戒酒等 可导致失眠。
四、促进睡眠的措施
1.睡眠评估 2.体格检查 (1)一般观察 (2)皮肤 (3)胸部 (4)腹部 3.实验室检查 4.护理诊断
5.护理目标
6.护理措施 7.药物治疗
8.健康指导 9.护理评价
⑤使睡眠—觉醒节律打乱,如乘飞机洲际旅行后的时差反应, 流动性质的工作经常在旅行中,日轮班(三班倒)工作者会发生 失眠
⑥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或某些人格 障碍者也可失眠。
⑦疼痛、瘙痒、咳嗽、腹胀、多尿、哮喘等都容易引起 或加重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肌阵挛综合征、 不宁腿综合征等也常伴发失眠。
• 1、健康人适当休息以便恢复体力和精力 • 2、过度紧张,缺乏适当休息,便会使人出
现生理疲乏和精神疲乏 ,而精神过度紧张, 会导致多种身心疾病发生。 3、患病时,休息是治疗的内容之一,疾病本 身就是一种压力,更需要动员全身心来维护 其生理和心理完善。休息对疾病痊愈十分重 要!
(二)有效休息的条件
• 3.保持环境安静 • 4、尽可能减少对病人的打扰。 • 5.尊重病人的休息习惯与方式 • 6.帮助不同的病人进行自我放松
第二节 睡眠
人的一生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渡过的。莎 士比亚曾描述睡眠是“受伤心灵的油膏,大自然最丰盛的 菜肴,生命盛筵上的重要营养”。睡眠是一种与生俱来的 又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使得人体对于外界环境处于一种无 反应的阶段。睡眠是休息的一种形式,人类通过睡眠,可 以消除疲劳,更好地恢复精神和体力,使人在睡眠之后, 保持良好地觉醒状态,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病人护理-休息与活动ppt课件
![病人护理-休息与活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6038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a.png)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休息与活动应保持平衡,既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又要进行 适量的活动。
休息和活动是病人护理中相互补充的两个重要方面。病人 需要足够的休息来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同时也要进行适 量的活动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忽视休息与活动的平衡可能 会导致恢复缓慢、并发症增多等问题。因此,在病人护理 中,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休息 与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加速康复进程
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有助于加速病 人的康复进程,缩短病程,减少医疗 费用支出。
02 不同病情病人的休息与活 动需求
心脏病病人的休息与活动
休息需求
心脏病病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尽 量减少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休 息时间。
活动需求
在医生的指导下,心脏病病人可 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 能。
病人护理-休息与活动ppt课件
目录
• 休息与活动对病人恢复的重要性 • 不同病情病人的休息与活动需求 • 如何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 休息与活动的常见误区及纠正方法 • 休息与活动的实际案例分享
01 休息与活动对病人恢复的 重要性
休息对病人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身体恢复
休息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疲 劳感,促进身体各器官的 恢复,加速病情好转。
误区二:活动越多越好
总结词
活动并非越多越好,过度活动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详细描述
适量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预防并发症等,对病人的康复有益。然而,对于某些病情较重或 需要特别护理的病人,过度活动可能会加重病情、引发疼痛或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等。
充足睡眠与健康上课用PPT课件
![充足睡眠与健康上课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77877a767f5acfa1c7cd93.png)
不受环境干扰而惊醒。
睡眠的量
一般成人每天约需睡 8 小时; 青壮年约需睡7~9小时;幼儿、少年增加 1~3小时,老年人减少1~3小时。
睡眠的最佳时间
青壮年晚上10点~清晨6点,老 年人稍提前为晚9点~ 清晨5点,儿童为晚 8点~ 清晨6点。
梦与睡眠
梦的本质 梦是一种生理现象,是睡眠
过程中局部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引起的
一种头脑表象活动。正常情况下,睡
梦一般占整个睡眠的20%左右的时间,
所以说人人有梦,夜夜有
梦都是正常现象。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1
脑电图测试发现,做梦时人脑的
活动相当强烈,能检测到快速的、紊乱的 脑电波,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时的强度, 这表明做梦是锻炼人脑功能的一种自身需 要。梦主要发生在人的快
关于睡眠的常见误解 误区一:“数羊”入眠
人们常常会使用不知何时开始流
传的“数羊”方法帮助自己入睡,但科学
家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对于人们尽 快入睡并无良效。
误区二:打鼾对健康无害
专家指出,偶尔打鼾且鼾声均匀, 对人体的确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如果 在 7小时睡眠中,因打鼾引起的呼吸暂停 超过30次,每次暂停时间超过10秒,就属 于典型的睡眠呼吸暂停疾病,
失眠的自我调节
白天做些运动 晚上避免强烈的体力活动和过度的脑力活动 午后少服用刺激性物品 午休时间不要太长 避免紧张气氛,学会控制紧张情绪 吃饭七分饱,喝水别太多 按照身体时钟的节律按时上床和起床 上床就是睡觉,睡醒马上起床 慢慢地适应光线,这有助于设定你的身体时钟 慢慢伸展身体使肌肉放松 要打哈欠就尽量打,这样有助于氧气交换 冲个澡有助于恢复精神
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睡眠充足: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
睡眠的量
一般成人每天约需睡 8 小时; 青壮年约需睡7~9小时;幼儿、少年增加 1~3小时,老年人减少1~3小时。
睡眠的最佳时间
青壮年晚上10点~清晨6点,老 年人稍提前为晚9点~ 清晨5点,儿童为晚 8点~ 清晨6点。
梦与睡眠
梦的本质 梦是一种生理现象,是睡眠
过程中局部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引起的
一种头脑表象活动。正常情况下,睡
梦一般占整个睡眠的20%左右的时间,
所以说人人有梦,夜夜有
梦都是正常现象。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1
脑电图测试发现,做梦时人脑的
活动相当强烈,能检测到快速的、紊乱的 脑电波,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时的强度, 这表明做梦是锻炼人脑功能的一种自身需 要。梦主要发生在人的快
关于睡眠的常见误解 误区一:“数羊”入眠
人们常常会使用不知何时开始流
传的“数羊”方法帮助自己入睡,但科学
家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对于人们尽 快入睡并无良效。
误区二:打鼾对健康无害
专家指出,偶尔打鼾且鼾声均匀, 对人体的确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如果 在 7小时睡眠中,因打鼾引起的呼吸暂停 超过30次,每次暂停时间超过10秒,就属 于典型的睡眠呼吸暂停疾病,
失眠的自我调节
白天做些运动 晚上避免强烈的体力活动和过度的脑力活动 午后少服用刺激性物品 午休时间不要太长 避免紧张气氛,学会控制紧张情绪 吃饭七分饱,喝水别太多 按照身体时钟的节律按时上床和起床 上床就是睡觉,睡醒马上起床 慢慢地适应光线,这有助于设定你的身体时钟 慢慢伸展身体使肌肉放松 要打哈欠就尽量打,这样有助于氧气交换 冲个澡有助于恢复精神
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睡眠充足: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
满足患者休息与睡眠的需要
![满足患者休息与睡眠的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b4cead1704a1b0717ed5dd09.png)
整理课件
5
2-1
休息的形式
消极休息是以“静”为主 积极休息通过适当的活动来消除疲劳
被动休息累了才休息 主动休息每劳作一定时间,身体尚未感到疲惫时就休息
体力疲劳: 睡眠,临睡前洗一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泡脚 一般较轻度的疲劳,可坐一会儿或躺一会儿,也可配合保健 按摩 脑力疲劳: 积极的休息 心理疲劳: 宣泄,娱乐活动,心理卫生,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
睡眠-觉醒的昼夜节律 “百灵鸟式” “猫头鹰式”
适度疲劳、适量活动有助于入睡
节律的破坏、习惯的打破影响睡眠
内分泌的变化、身体的不适影响睡眠
情绪的波动环境的改变、不舒适的环境影响睡眠
睡前饮热牛奶,少量饮酒、热水洗脚利于睡眠
咖啡、浓茶影响睡眠
整理课件
24
3-2
睡眠的评估
2)睡眠形态的评估:
a.午睡的习惯、时间 b.就寝时间、起床时间、持续时间 c.睡前习惯 d.入睡情况 e.睡眠过程 f.睡眠效果
整理课件
25
3-3
睡眠的常见问题
P:睡眠型态紊乱 睡眠失调 (1)原发性睡眠障碍:由于未知的心理和生理的原因而
致的睡眠障碍。
1)失眠(insomnia)是睡眠形态紊乱中最常见的一种,
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或难以维持睡眠状态。依据诱发因素 的有无,可分为两种:
整理课件
26
2-1
睡眠的常见问题
A.原发性失眠症(primary insomnia) 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中多醒或早醒,应与身
整理课件
3
第一节、舒适与休息
舒适与休息的概念
• 舒适 提供或期待提供身体的快感、充分的便利和安乐, 没有使人烦恼、忧郁、气愤和痛苦的事
休息与睡眠PPT课件
![休息与睡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61565dd4d8d15abf234e45.png)
• 类型:中枢型:膈肌停止运动
•
组塞型:呼吸道萎陷
• 高危人群:打鼾、白天嗜睡、肥胖颈短粗
• 临床表现:夜间憋醒、心律紊乱、晨起头痛
第35页/共59页
第36页/共59页
第37页/共59页
• 后果:低氧血症、高血压等 • 护理: • 1.侧卧、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 2.减肥 • 3.吸氧、治疗鼻的疾病、气道正压 • 4.健康教育 • 梦游症:NREM三四期
• 清醒活动的时间 • 睡眠时间 • 如果睡眠时间表改变,人体必须再同步化 • 至少需要3天,常见5-12天
第26页/共59页
影响睡眠的因素
• 一.生理因素 • 1.年龄 • 2.内分泌:月经期 • 3.昼夜性节律 • 4.寝前习惯
第27页/共59页
• 二.病理性因素:疼痛、恶心、呼吸不畅 • 三.心理因素:焦虑、恐惧、激动 • 四.环境: • 五.其他:刺激 • (恐怖电影、剧烈活动 • 药物(兴奋剂)
第13页/共59页
快速动眼期REM
• 1.阵发性的眼球快速运动 • 2.感觉功能、肌张力进一步减退 • 3.有间断的阵发性表现:血压升高、呼吸、心率加快。 • 4.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 • 5.做梦 • 6.有利于精力的恢复。
第14页/共59页
睡眠周期sleep cycle
• 6~8h的睡眠中,有4~5个80~min的睡眠周期,平均90 min/周期
失眠insomnia
• 原因: • 1.环境:噪音、亮光、温湿度、 • 2.心理压力:焦虑、紧张 • 3.睡前饮食: • 4.疾病:疼痛、发热、瘙痒、精神病 • 5..药物依赖:滥用药物 • 分类:
第32页/共59页
• 一过性失眠:最多持续几天 • 短期失眠:最长时间不超过3周 • 慢性失眠:时间超过3周
休息与睡眠之需要
![休息与睡眠之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e97a7dafdd3383c4bb4cd21f.png)
• 時間--15~30分鐘(佔全睡眠之10﹪)
14
睡眠周期
休息與睡眠之需要
2.睡眠各週期之特質(續) NREM Stage Ⅳ沈睡期(為必須睡眠期)
• 腦波圖--出現δ波 • 生理現象-˙極深睡階段,極難叫醒. ˙極少移動身體. ˙肌肉耗氧量降低,肌肉更完全鬆弛. ˙心跳和呼吸速率比清醒時降低20~30%. ˙增進蛋白質合成和膽固醇分解. ˙生長激素分泌增加. ˙可能發生尿床或夢遊、打鼾. • 隨著睡眠之加深,來到第四期慢波睡眠,此時呼吸、脈 搏均勻,肌張力維持,臉部無肌肉活動,通常無夢。 時間-- 15~30分鐘(佔全睡眠之10﹪)
睡眠時的電生理活動
休息與睡眠之需要
三、睡眠生理
1.睡眠週期(由NREMⅠ至REM為第一次週期再由REM進入
NREMⅡ為第二次以上之週期循環) 清醒狀態
NREM 第一期 NREM 第二期 NREM 第三期 NREM 第四期
REM
NREM 第二期
NREM 第三期
8
休息與睡眠之需要
9
休息與睡眠之需要
• 4.各年齡層的睡眠時數 年齡層 睡眠時數 新生兒 約14~18小時 嬰兒 約12~14小時 學齡前兒童 約10~12小時 學齡兒童 約10小時 成人 約7~9小時 老年人 約6~8小時 • 隨著年齡的增長,總睡眠量、深睡與REM睡眠均越來 越少,睡眠品質益差。
21
休息與睡眠之需要
隨著年齡的增加REM睡眠會減少
12
• 時間--10~15分鐘(佔全睡眠之50~55﹪)
睡眠周期
休息與睡眠之需要
2.睡眠各週期之特質(續) NREM Stage Ⅲ熟睡期,中至深度的睡眠
• 腦波圖—高幅δ波,δ波占20%~50%,期間偶有紡錘波 會出現 • 生理現象-˙中等程度深睡,極難叫醒. ˙肌肉完全鬆弛,但仍維持肌肉張力. ˙體溫、心跳和呼吸速率都變慢. ˙血壓下降.
充足睡眠与健康ppt课件
![充足睡眠与健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db6f9c9e31433238689310.png)
机体合成自身需要 补充的物质
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睡眠充足: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 事效率高
睡眠不足:烦躁、激动或精神萎靡, 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 等;长期缺少睡眠则会导 致幻觉
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 睡眠能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睡眠加快各组织器官的自我康复
促进生长发育 大脑继续发育 睡眠状态下生长速度增快
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中,人的压 力越来越大,睡眠透支已成为一种都市流 行病。有空时打个盹,无疑是个好办法。 白天打盹的最佳时间是下午1至3点之间, 但夜间入睡困难的人最好不在白天打盹。
快相睡眠
身体表面继续放松,而内部机能 却开始活跃。呼吸加快、体温和心率 明显上升,脑电波由慢波转为快波, 新陈代谢活动增加 组织蛋白的合 成和消耗物质的补充 器官系统的 正常发育,并为第二天积蓄力量
睡眠物质——Melatonin
Melatonin(MT,褪黑素)是人体重 要的睡眠物质,是松果腺分泌的一种生物 活性物质,能够调控睡眠质量。体内MT的 减少 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困难、易醒、 早醒、睡不深、多梦等。
脑电图测试发现,做梦时人脑的活动 相当强烈,能检测到快速的、紊乱的脑电 波,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时的强度,这 表明做梦是锻炼人脑功能的一种自身需要。 梦主要发生在人的快 相睡眠中,对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加强 梦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回忆 梦能预示某些疾病的发生 有梦的睡眠可延长寿命 梦能增加人的创造思维 梦有助于稳定人的精神状态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定时就寝 睡眠适量:保证充足合理的睡眠时间 正确的睡眠姿势 良好的睡眠环境 调节饮食:忌饱食 、忌饮浓茶与咖
啡 、忌喝酒
不良睡眠习惯 饭后立即睡觉:脑供血不足 中风 坐着睡:脑缺氧 醒后马上起床 脑出血
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睡眠充足: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 事效率高
睡眠不足:烦躁、激动或精神萎靡, 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 等;长期缺少睡眠则会导 致幻觉
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 睡眠能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睡眠加快各组织器官的自我康复
促进生长发育 大脑继续发育 睡眠状态下生长速度增快
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城市中,人的压 力越来越大,睡眠透支已成为一种都市流 行病。有空时打个盹,无疑是个好办法。 白天打盹的最佳时间是下午1至3点之间, 但夜间入睡困难的人最好不在白天打盹。
快相睡眠
身体表面继续放松,而内部机能 却开始活跃。呼吸加快、体温和心率 明显上升,脑电波由慢波转为快波, 新陈代谢活动增加 组织蛋白的合 成和消耗物质的补充 器官系统的 正常发育,并为第二天积蓄力量
睡眠物质——Melatonin
Melatonin(MT,褪黑素)是人体重 要的睡眠物质,是松果腺分泌的一种生物 活性物质,能够调控睡眠质量。体内MT的 减少 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困难、易醒、 早醒、睡不深、多梦等。
脑电图测试发现,做梦时人脑的活动 相当强烈,能检测到快速的、紊乱的脑电 波,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时的强度,这 表明做梦是锻炼人脑功能的一种自身需要。 梦主要发生在人的快 相睡眠中,对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加强 梦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回忆 梦能预示某些疾病的发生 有梦的睡眠可延长寿命 梦能增加人的创造思维 梦有助于稳定人的精神状态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定时就寝 睡眠适量:保证充足合理的睡眠时间 正确的睡眠姿势 良好的睡眠环境 调节饮食:忌饱食 、忌饮浓茶与咖
啡 、忌喝酒
不良睡眠习惯 饭后立即睡觉:脑供血不足 中风 坐着睡:脑缺氧 醒后马上起床 脑出血
安全舒适护理措施—休息与睡眠、促进活动(基础护理课件)
![安全舒适护理措施—休息与睡眠、促进活动(基础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23c4e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a.png)
3.睡眠时相 4.睡眠周期
快波睡眠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异相睡眠 脑电图活跃,眼球快速转动,肌肉松弛(除眼肌 外)肾上腺素大量分泌,HR、BP、R大幅度波动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3.睡眠时相 4.睡眠周期
二、休息与睡眠
1.睡眠的评估
2.常见睡眠障碍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睡眠 是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由不同时相组成 ,对周围的环境相对的不作出反应
3.睡眠时相
4.睡眠周期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3.睡眠时相
休息(rest) 是指通过改变当前的活动方式,使机体身心放
松、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处于没有紧张 和焦虑的松弛状态。
快速动眼(REM)睡眠、异相睡眠(PS)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3.睡眠时相 4.睡眠周期
慢波睡眠 I期:入睡过渡期,呼吸均匀,脉搏减慢,睡眠浅 。很易唤醒 II期:进入睡眠状态,肌肉松弛,呼吸均匀,脉搏 减慢,血压、体温下降。仍易唤醒 III期:熟睡期,肌肉完全放松,心跳缓慢,血压 、体温继续下降。难以唤醒 IV期:沉睡期,全身松弛,呼吸均匀慢,血压、 体温继续下降,体内激素大量分泌。极难唤醒
思考:休息=睡眠?
4.睡眠周期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3.睡眠时相
对健康人的意义 减轻或消除疲劳 维持机体生理调节规律性 促进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对患者的意义 减少消耗 促进蛋白合成及组织修复
4.睡眠周期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3.睡眠时相 4.睡眠周期
生理上的舒适 心理上的放松 充足的睡眠 适宜的环境
三、促进活动
快波睡眠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异相睡眠 脑电图活跃,眼球快速转动,肌肉松弛(除眼肌 外)肾上腺素大量分泌,HR、BP、R大幅度波动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3.睡眠时相 4.睡眠周期
二、休息与睡眠
1.睡眠的评估
2.常见睡眠障碍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睡眠 是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由不同时相组成 ,对周围的环境相对的不作出反应
3.睡眠时相
4.睡眠周期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3.睡眠时相
休息(rest) 是指通过改变当前的活动方式,使机体身心放
松、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处于没有紧张 和焦虑的松弛状态。
快速动眼(REM)睡眠、异相睡眠(PS)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3.睡眠时相 4.睡眠周期
慢波睡眠 I期:入睡过渡期,呼吸均匀,脉搏减慢,睡眠浅 。很易唤醒 II期:进入睡眠状态,肌肉松弛,呼吸均匀,脉搏 减慢,血压、体温下降。仍易唤醒 III期:熟睡期,肌肉完全放松,心跳缓慢,血压 、体温继续下降。难以唤醒 IV期:沉睡期,全身松弛,呼吸均匀慢,血压、 体温继续下降,体内激素大量分泌。极难唤醒
思考:休息=睡眠?
4.睡眠周期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3.睡眠时相
对健康人的意义 减轻或消除疲劳 维持机体生理调节规律性 促进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对患者的意义 减少消耗 促进蛋白合成及组织修复
4.睡眠周期
二、休息与睡眠
1.概念 2.休息的条件 3.睡眠时相 4.睡眠周期
生理上的舒适 心理上的放松 充足的睡眠 适宜的环境
三、促进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2-1
休息的形式
消极休息是以“静”为主 积极休息通过适当的活动来消除疲劳
被动休息累了才休息 主动休息每劳作一定时间,身体尚未感到疲惫时就休息
体力疲劳: 睡眠,临睡前洗一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泡脚 一般较轻度的疲劳,可坐一会儿或躺一会儿,也可配合保健 按摩 脑力疲劳: 积极的休息 心理疲劳: 宣泄,娱乐活动,心理卫生,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
4)脑代谢增加,脑电图与清醒时相似。
5)对前一天的信息有过滤作用:信息过滤---选择 有用信息---储存 无用信息---遗忘
.
4
休息的形式
1)变化性休息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可以交替进行。 2)对抗性休息 看近物时间过长以视远物为休息, 睁目动神以闭目养神为休息, 谈天争论久了以沉默寡言为休息, 久居闹市以暂住乡村为休息, 久动者以静为休息,而久静者则以动为休息。 3)娱乐性休息 4)医疗性休息 明显感到腰酸背痛时,可作局部理疗或按摩; 思考问题累了,注意力不集中时,自我按摩
非常困倦的狗、兔子、猴体内抽出血液,然后注入到正常动
物体内,发现所有觉醒的动物很快入睡了。说明生物体内存
在一种“睡眠促进物质”,也叫“睡眠因子”。
.
13
6-2
睡眠的生理-分期
非快速动眼期 (NREM)
入睡期(过渡期 Ⅰ) 浅睡期( Ⅱ) 中度睡眠期(熟睡期Ⅲ) 深睡期(Ⅳ)
(慢波睡眠sws):脑电图呈现同步化慢波时相
.
7
良好休息的条件
1)生理上的舒适 将躯体的不舒适减低至最低程度。 解除或缓解疼痛,个人卫生,舒适的体位, 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声音适宜。
2)心理上的放松 无忧虑、无拘束感、无不安感,稳定的情绪 个体的休息规律习惯
3)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得到良好休息的保证
.
8
3-1
良好休息的条件
①理想的床铺 木板床上铺垫约10厘米厚的棉垫的软硬度为最佳。 床铺的高度一般约40~50厘米为好 长度比就寝者长20~30厘米,宽度宽30~40厘米,
第十章 满足患者休息与睡眠的需要
.
1
学习目的和要求
• 1、了解舒适、睡眠和疼痛的定义 • 2、熟悉舒适、睡眠和疼痛的影响因素和评
估 • 3、掌握睡眠、疼痛的护理合理
多睡就是休息 多躺就是休息 合眼就是休息 娱乐就是休息 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断断续续地“打盹”比一次长睡好 早睡早起是有益健康的好习惯 平时欠下的“睡债”,可在双休日一并补上 失眠者的实际睡眠时间往往超出自己的感受 多喝酒能帮助睡眠 睡眠时的环境应绝对安静 多做梦会影响大脑的休息
睡眠的生理
过去观点:
睡眠是一种均匀的安静的状态,肌肉极度放松, 对周围环境失去反应能力,与昏迷和麻醉状态 相似。
睡眠是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机体对周围环 境的反应能力降低,并未完全消失,睡眠随昼夜变化而 周期循环发生。
.
12
6-1
睡眠的生理-原理
睡眠中枢(脑干尾断) 大脑皮层(上行抑制系统) 拮抗
② 睡眠时间午睡最好从午后1时左右开始 晚上睡觉前洗一次温水浴最佳,晚上10时上床最佳
③ 春天,入夜即睡觉,早一些起床 夏天,晚些睡觉、早些起床 秋天,早睡早起,天黑就睡,天亮就起 冬天,早些睡觉,晚些起床
.
9
3-2
良好休息的条件
睡前应刷牙 睡前要洗脚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除,秋天洗脚, 肺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睡前饮食要科学 《黄帝内经》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 一般认为,晚饭应在入睡前四个小时 睡前也不宜大量饮茶或喝咖啡 睡前情绪应平稳 “先睡心,后睡眠” 忌睡前恼怒睡卧言语 睡前高度用脑的娱乐应有所节制 睡前宜散步
.
3
第一节、舒适与休息
舒适与休息的概念
• 舒适 提供或期待提供身体的快感、充分的便利和安乐, 没有使人烦恼、忧郁、气愤和痛苦的事
• 休息(rest)是指通过改变当前的活动方式,使身心放松, 处于一种没有紧张和焦虑的松弛状态。
• 一种宁静的、安详的、无忧虑无拘束的状态, • 没有任何情绪压力之下的松弛状态, • 休息的形式多样,因人而异 • 睡眠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正相睡眠)
(低频、高幅)
(同步睡眠)
快速动眼期
(REM)
(快波睡眠fws):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时相
(异相睡眠ps)
(高频、低幅)
(去同步睡眠)
.
14
6-3
睁眼、思考问题时 清醒、安静、闭目时 困倦、睡眠时 深睡时
.
15
睡眠的生理-分期
NREW期的特点:
1)副交感神经活动为主,呼吸、心率减慢,基础代 谢逐渐降低。
.
6
2-2
休息的意义
1) 休息与健康人的关系 ➢消除或减轻人体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 ➢维持机体生理调节的规律性,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维持人类健康,使机体处于最佳状况的必要条件
2) 休息与患者的关系 ➢减少机体的消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的康复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利于组织修复 ➢有利于因疾病导致的有些功能丧失后的恢复
2)肌肉松弛,肌张力下降
3)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四期最明显),蛋白合成增加, 有利于肌肉、软骨的生长和恢复。
4) 少梦,梦更加真实,不容易回想,接近正常思 维。
.
16
睡眠的生理-分期
REM期的特点:
1)以交感神经活动为主,心率、呼吸增加,有时不规则。
2)以激烈的快速眼球活动为特点。 3)肌肉松弛,肌张力进一步下降,但有时有不规则的肌肉抽动。
控制觉醒状态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睡眠中枢学说--瑞士生物学家赫斯证实“睡眠中枢”在皮层
丘脑下、大脑底部第三脑室后。
自律神经系统学说--人体边缘系统与睡眠~觉醒节律有关 网状系统上传阻断学说--动物实验证实,当切断网状结
构,就会使动物失去知觉,其脑电波活动与被催眠或麻醉 的动物脑波一致。
血液中毒学说--法国学者皮隆和爱维从动物实验中发现,从
.
10
3-3
协协助助患患者者休休息息的的护护理理措措施施
1.消除生理上的不适 2.给予心理支持 3.创造轻松的休息环境 4.满足个体的需要 5.应用松弛的方法 1)深呼吸训练(固定视物) 2)听音乐或其他美妙的自然音乐 3)渐进的松弛方法 4)引导想像放松训练
.
11
二、睡 眠
睡眠的概念
睡眠是一种周期发生的特殊的知觉状态,由不同的 时相组成,对周围的环境可相对的不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