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与导语的五种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与导语的五种关系

时间:2009-05-31 20:05:00 作者:; 来源:

●李靳田

本文从题材挖掘、角度选择、表述方法、文笔技巧等方面探讨标题导语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吃透这些关系,是制作好新闻标题、导语的必备条件。

◆宏观与微观

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是新闻创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所谓宏观着眼就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鸟瞰式观察。具体方法是,把新闻事件放在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思考,以此为依据对新闻价值作出准确判断。确定新闻主题与素材的取舍。宏观着眼还包括对新闻事实的全面把握,基本的内容有:事件的现实状况,有关的历史文化人物背景、新闻事件与其他事件横向或纵向的联系等等。题材的开掘与创新都离不开宏观的把握。所谓微观入手,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从事件局部或侧面入手,以点带面,以一当十,窥一斑而见全豹。微观入手,必须深入采访,深入基层,吃透下情,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形势对具体事实作多视角、多侧面全方位的观察、考察。然后根据读者的心理需求,确定新闻角度。宏观与微观,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想写好新闻,制作好标题、导语,必须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手。

◆面与点

具体到一篇新闻的创作实践而言,“面”就是整篇新闻事实的综合。“点”就是新闻事实的一个局部,一个侧面。“面”所包容的事实构成文章的主体结构框架。“点” 所包容的事实构成文章的血肉,具体实在可感,是新闻中最精彩的部分。点面结合,才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一般情况下,制作标题宜从面上着眼,或概括全篇新闻事实,或揭示新闻主题、事物本质。而导语创作相对比较灵活,它既可以从全局着眼,笼罩全篇,也可以从点上入手,只要能够发挥引导作用就行。

◆抽象概括与形象概括

抽象概括重在说理,或揭示事物本质,或阐明新闻主题,有强烈的理论色彩,是人们理性认识的总结。形象概括重在写实记事、写景状物,展现事物表象形态,揭示的是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语言文笔生动,可读性强。二者着眼不同,用法也有差异,新闻作品虽然也能揭示事理,但它必须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否则就成了空洞无物的议论,只有寓理于事,事理交融,才能发挥好抽象概括精辟入理的启迪警示作用。1983年全国好新闻《奋不顾身可贵不懂科学吃亏》,首句重在叙事,末句重在评论说理。叙事说理相辅相成,使新闻主题更加突出。抽象概括有揭示事物本质、阐明事理的独特优势,但它必须与事实陈述或形象概括结合运用,相辅相成。否则,抽象概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带有浓厚理论色彩的抽象概括尤其适用于标题的制作,或作为文章的结尾,由事及理,升华新闻主题。而形象概括与抽象概括相比有着更广阔的用武之地,生

动传神的形象概括,清新活泼的画面语言,既可用于标题导语的制作,也可用于主体或结尾的写作,创作出形神兼备的佳作。

◆避复与雷同

标题、导语雷同是新闻写作中司空见惯的顽症。主要原因是标题、导语制作的某些内在要求有相通或相同之处,比如在提示概括主要新闻事实方面,两者都有共同之处。由此经常出现标题与导语雷同也就不足为奇。怎样根治这一顽症呢?根据多年的经验,有这样几剂良方:

变换角度。标题和导语的叙事角度应有所变化。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变换句式。句子的形式多种多样,标题、导语宜采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运用避复修辞格式。当一篇新闻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或句式多次出现时,要灵活变换语词,形成一种参差错落,动态变化的美。这种方法叫避复。

◆主次与详略

按内容划分,新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事一报、主线单一的新闻,报道这类新闻不必分主次详略,可以一气呵成,只要将五要素说明就行;另一类是头绪纷繁、内容复杂的新闻,这类新闻的写作必须分清主次,详略得当,才能突出中心思想,点清主要事实。对新闻所涉及的所有信息要精心筛选,对处于中心地位或体现新闻主题思想的事实要作为主标题突出处理,对处于从属地位但必须交代的事实可作为引题或副题处理,这样分层次处理既保证了事实的完整统一性,又易收到中心突出、主题鲜明的效果。为了适应新闻标题言简意赅的要求,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精心概括提炼单行式标题,尽量少用或不用引题或副题。

这里探讨的详略问题,是导语创作中怎样表述五要素的问题。面面俱到,五要素俱全,冗长拖沓,读来费神,是导语制作的大忌。恰当的表现方法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哪一要素最显著,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或阅读兴趣,就突出哪个要素,并详细交代,其他要素从略,留待主体中交代。确定要突出的要素时,应当具体事实具体分析,要因事制宜,灵活掌握,才能创出引人入胜的佳作。

(作者单位:蒙阴县广播电视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