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粗体字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2、翻译下列句子。

(1)市罢,遂不得履。(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粗体词的含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三、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2坐:因为。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1)仕于南方仕:( 2 ) 席上食菱食:

(3)欲以去热也以:)欲以去热也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1 / 5

四、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②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③饯行于郊衢.(.).④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翻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五、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③资给以.书()④遂.成大学()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六、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为: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说: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好: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七、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

3 / 5

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

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4)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 〈2〉故遂与之.

行 ( ) 〈3〉其不善者而改之. ( ) 〈4〉曾子之妻之.

市 ( ) 〈5〉学而时习之. ( ) 〈6〉见藐小.

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 ,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又誉其矛曰:“吾矛

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吾盾之.

坚,物莫能陷之。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2.翻译句子。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上文的内容可用成语 来概括。

4.“其人勿能应也”。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个成语或者

俗语来回答。

5.我们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也很多。请你举出两个来。

(1)

(2)

九、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

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2)遽.

掩其耳 (3)恶.人闻之,可也 (4)恶人闻之.

,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