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摘要:当前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尤其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形势下,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环境;经济;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的“绿色运动中”,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新型流派之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乃至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揭露。

(由于国内学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由于这两者诞生较晚、本身也具有复杂的特性,关于两者的关系出现了多种理解和说法,本文将在两者是包含关系的基础上阐述观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造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加剧,生态危机愈演愈烈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把生态运动和社会会主义运动结合在一起,主张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抵制异化消费,它强调整个人类的发展,目前受到了很多国家执政党的重视。

二战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和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浮现在人类面前。

当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最富挑战性的难题,传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生产方式无疑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亦是如此,在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研究并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我们正确解决生态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危机的反思与解决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危机的反思与解决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危机的反思与解决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资源的过度开采、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如何有效地应对环境危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反思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注社会和生态问题的综合理论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的,人类只有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只有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倡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一个人类社会应该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理念。

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充分考虑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这种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2. 揭示资本主义的环境破坏: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

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环境成本,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费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逻辑导致了对环境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强调建立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根本原因之一。

3. 主张社会转型: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进行根本的社会转型。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制度和公有制,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对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平等和公正,认为只有消除剥削和不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环境和谐。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马克思主义不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方案。

1. 建立绿色经济: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绿色经济模式。

这就意味着要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实现经济的绿色化和生产方式的转型。

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与生态保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理论,在探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时,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环境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类只有在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将最终伤害到人类自身。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最终造福于人类。

其次,马克思主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应当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主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只有让自然生态保持平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人类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过度开采资源,建立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再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今天,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

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人类的长远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树立共同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的环保共识,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我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环保理念,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从自身做起,培养绿色消费习惯,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环保理念对当今社会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当汲取马克思主义环保思想的养分,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路径,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努力奋斗。

只有在全社会通力合作下,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造福于子孙后代。

愿我们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实现绿色发展的伟大梦想。

马克思主 义如何看待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 义如何看待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时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对于这一问题也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但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

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如果过度开发和破坏,就会导致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

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方式。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和城市化进程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例如,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引发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危机。

马克思主义强调,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目标,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往往不顾及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生产。

这种短视的行为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并且将环境成本转嫁给了社会和未来。

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分化也使得环境问题更加复杂。

贫困阶层往往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地区,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而富裕阶层则能够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环境问题的影响。

那么,马克思主义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提供了哪些思路呢?首先,马克思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将取代私有制,生产的目的不再是追求利润,而是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这将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使人类能够更加合理地规划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全球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全球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全球化的关系近年来,环境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全球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马克思主义对环境全球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主义与可持续环境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

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中,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人类应当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全球化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分析环境问题时,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他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核心观点,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环境破坏的本质和原因。

三、马克思主义对环境全球化的反思与启示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变迁紧密相连。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全球化的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揭示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环境问题,指出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是内在的。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以及国际金融机构成为环境问题的主要推动力量。

2. 主张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马克思主义主张,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在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下,各国之间的利益纠葛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

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机制,才能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

3. 倡导生态文明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倡导建立生态文明,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

在这种理念下,经济、社会和环境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只有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人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出发,探讨其对环境保护的观点,并解释其对环境问题的独特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及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以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工业革命的兴起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发展,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煤矿开采、工厂污染、激增的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成为世界各地普遍面临的难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恰逢其时,其理论体系中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提高。

然而,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对环境的破坏是无法避免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 私有制与环境问题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常常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加剧。

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私有制,实行共产主义社会,并通过国家的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

3. 历史唯物主义与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环境问题是社会制度发展的产物。

只有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观点基于上述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原则和观点。

这些观点为我们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行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 以人为本的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保护环境不是为了环境本身,而是为了人类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其核心原则是以社会发展为基础,追求人类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

环境保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并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绿色发展的倡导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张。

一、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唯物史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水平,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唯物史观的指导,我们可以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目标导向的指引: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的目标,环境保护旨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和生存环境。

马克思主义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根本方向和原则。

3. 阶级斗争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环境问题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利益,而无产阶级需要通过环境保护来保护自身权益和生存环境。

二、马克思主义对绿色发展的倡导绿色发展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马克思主义为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倡导和指导原则:1. 生产方式的转变: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必须转变生产方式。

绿色发展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物排放为基础,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公有制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反对私人所有制对环境资源的滥用。

在绿色发展中,公有制可以有效调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避免了私人所有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 民主参与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劳动者和公众的民主参与是环境保护的基础。

在绿色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倡导广泛的参与和民主决策,保障公众利益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三、马克思主义对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经济发展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涉及许多重要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理论是其中之一。

环境保护问题作为全球所关注的焦点,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既对环境保护问题做出了深刻的解释,也提供了指导环境保护实践的原则。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环境保护理论的基础。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进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也是随着历史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在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然而,过度的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加剧。

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环境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生产方式,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剩余价值理论与环境保护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环境保护理论的基础也有着深远影响。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指出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破坏。

资本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使得环境资源被过度开发,而环境污染则成为无法避免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反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只有取消剩余价值的追逐,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才能实现真正的环境保护。

三、辩证唯物主义与生态平衡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环境保护的核心在于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自然界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

只有当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时,生态系统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社会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应当尊重和维护生态平衡。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绿色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运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精选文档】

运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精选文档】

运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鲜明的立场,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部分组成,是一个十分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按照恩格斯的论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这一伟大革命变革中的历史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学说,而是工人阶级的战斗武器,因此它的鲜明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作为反映实践、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不断创新,因此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质。

和以往各种理论体系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过深刻影响的黑格尔哲学体系不同,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僵化的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因为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逝世宣告中止,而是继续发展.在20世纪的俄国和中国,分别形成了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我们也有过深刻教训。

在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比较重要的有:关于过渡时期我国社会性质的理论、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关于通过合作化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针、关于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的政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等。

浅谈环保与马克思主义

浅谈环保与马克思主义

浅谈环保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环保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

一、环境问题的忽视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的分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往往被忽视和牺牲。

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使得对环境的破坏成为无法回避的结果。

这种市场经济思维的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往往导致了严重的环境灾难。

二、环保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理念。

首先,马克思主义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主义理想中,人们的根本利益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是一致的,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可持续共存。

其次,马克思主义注重社会公平与环境公平的统一。

环境问题不应仅仅视为一种自然资源的问题,而应考虑到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分配和社会正义。

只有在消除社会不公的基础上,环境问题的解决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科学与技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科技创新往往被用于推动经济发展,并未充分发挥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

而在社会主义理论中,科学与技术应该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三、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保实践在实际环境保护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也得到了一些国家和组织的积极倡导。

例如,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在实施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等。

另外,一些国际组织也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四、环保与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伴随着环境保护的需要。

因为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证人们生活的质量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环境问题的答案

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环境问题的答案

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环境问题的答案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牵涉到社会、经济和政治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对当前环境问题提供了深刻而独特的答案。

本文将从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

1. 资源枯竭问题资源枯竭是当前环境问题中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避免了私人利益的过度追求和浪费,从而有效减少了资源枯竭的风险。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按需分配”的原则。

这意味着社会将根据个体的真实需求来配置资源,避免了资源过度的浪费和滥用。

只有当每个人的需求合理满足时,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生态破坏问题当前的环境问题中,生态破坏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生产关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限追求利润和生产力的过度发展,导致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意味着在社会生产中要尊重自然规律,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同时要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环境问题的核心目标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增长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无限地追求利润和物质财富的积累。

只有在满足人民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倡导“人的全面发展”。

这意味着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增长,还要关注人类的综合素质提升。

只有当每个个体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满足时,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探讨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探讨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探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以实现人类社会解放和自由发展为目标。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并探索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环境问题表达了高度的关注。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导致了环境破坏的加剧,资本主义的追逐利润的本质,使环境成为一个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理念马克思主义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主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应当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不是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经济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只有通过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以人民的立场来解决问题,倡导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决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还强调科学技术对环境问题的改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来实现环境保护。

四、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实践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变革的理论和思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并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结语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为我们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在实践中,我们应当通过深入研究环境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制保障,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旨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解决社会问题,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环境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环境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人类和自然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弗恩格尔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现代工业生产破坏了自然景观。

”他们提出的“生产方式”概念中包含了与环境关系紧密相关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伴随着对自然界的改造,这种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平衡生态的原则。

二、环境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问题不是与经济发展相对立的对立体,而是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

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三、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1. 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为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这需要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监管,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2. 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倡导绿色发展,即通过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需要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推动低碳经济的建设。

3.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动社会的平等和可持续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实践可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找到具体的例证。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解决环境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中国积极倡导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

一、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内涵包括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等。

在实践中,中国秉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将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着力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发展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将绿色发展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其次,中国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此外,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治理污染问题。

三、党的领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党组织积极引导和推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治理生态环境的局面。

四、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必须有机结合。

在中国的实践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例如,加快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大环境监管等。

五、生态文明观在城乡发展中的运用中国的城乡发展中也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在城市发展中,政府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在农村发展中,推动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

通过这些举措,中国在城乡发展中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明显成效。

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国际影响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系统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由人类和自然界相互作用而形成。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

2. 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日益突出。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强调,必须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

3. 生态系统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视角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环境保护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又需要依托于环境保护。

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要求我们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只有这样,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环境保护可以帮助恢复和改善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

3. 生态环境与人的健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环境保护旨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 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与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需要从多角度来分析和探索解决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视角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分析框架。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并提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环境问题与资本主义的根源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动力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通常会忽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加剧,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

二、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理念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以人类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同时也要充分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使命。

在环境保护方面,马克思主义视角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1. 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提供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通过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划,改变了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2. 生态经济观: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生态经济观认为,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应该由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来支撑,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费。

这一观点对于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绿色公平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只有通过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公平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旨在分析和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环境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关注焦点,旨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状况。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阐述马克思主义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的矛盾规律。

它认为,社会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而且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对环境的剥削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它强调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可持续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产物,它的出现与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启示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引发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通常会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环境破坏。

因此,保护环境要求我们转变生产方式,建立协调发展的生产关系。

2. 承认环境成本:马克思主义强调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要有充分的认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忽视了环境成本。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环境问题应该纳入社会经济计划的范畴,并对环境成本进行全面的考虑。

3. 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念,认为社会主义是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可以掌握对环境资源的管理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鼓励人们转变生产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1. 国家环境政策:许多国家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参考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这些政策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联与研究路径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联与研究路径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联与研究路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它与环境问题的关联是一个备受研究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联,并提出研究的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追求无限制的剥削和扩大生产,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恶化。

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环境理论1. 历史唯物主义与环境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生产关系,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2. 阶级斗争与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这种剥削不仅表现在对人的剥削,也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剥削。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除对环境资源的私人所有权。

3.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类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合理的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路径1. 历史材料的分析与比较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社会制度下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2. 社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是决定人们对待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

通过研究社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可以揭示不同社会结构下的环境问题形成机制,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3. 生产方式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不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为实现环境保护提供思路和方案。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为我们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一、社会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形态,它与资本主义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计划调控和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追逐利润最大化、忽视环境影响的原则,使生态环境不再受到盲目的经济增长的破坏。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全民所有制,人民群众具有管理和监督国家事务的权力,可以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社会主义制度还鼓励人们以集体的利益为先,而不是个人的私利,这为集中资源开展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行动提供了可能。

二、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涉及到人类的根本利益。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加剧,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来解决环境问题。

只有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根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只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于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分析有着深刻的洞察力。

然而,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人们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生产方式、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一步剖析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贡献。

一、生产方式与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环境问题的发生和解决也有着重要影响。

在传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追逐利润、无限制的资源开采和扩大生产规模成为主要目标,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

然而,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可以通过计划和调控,实现生产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解决环境问题。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者对于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原则,确保了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观与环境问题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观的界定和发展,也为我们认识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剥削和破坏。

这一观点说明了人类应该在实践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也与环境问题紧密相关。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理念,旨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满足当前世代的发展需求,同时确保后代世代能够继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环境问题有着深刻的关系。

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自然观的界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环境问题
摘要: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世界是具有客观规律的,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

同时,人们如果要改变世界,也要遵循世界的客观规律。

只有遵循世界的客观规律改造世界,才会有正常的,合理的结果。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不节制的发展,过于快速地追求经济成效,人们已经完全忘了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存在。

因此,现如今,世界上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重新拿起马克思主义作为武器,真正遵循客观规律改变世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客观规律环境问题改变世界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战略的思维和世界的眼光作出的重大决策。

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生态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现如今世界上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和引发的各种矛盾。

2010年十月,马尔代夫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海底会议。

议题的内容就是马尔代夫被海水淹没后何去何从。

这不是作秀,如果环境问
题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加剧,马尔代夫过不了几年就会被海水完全淹没。

现如今,环境问题已经发展到不仅仅是环境恶化,更是发展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很多人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一方面是自己没有那个意识。

另一方面是自己完全感受不到环境被破坏的程度。

环境引发的问题的特点主要有三点。

环境问题影响大,解决办法麻烦,同时解决周期时间长。

举例来说,一个化工厂向河流中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这些污水经河流流经下游,造成下游的河水不能饮用,影响到下游人畜饮水问题,农田灌溉问题,下游城市经济生产问题。

同时,为了处理这些污水,人们不仅要在上游关闭化工厂,还要在下游设立净化装置来净化河水。

由于效率不高,若采用活性炭吸附,快需要几个月,蛮则需要几年才能净化污水。

环境问题影响是全球性的。

在环境问题中,全球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南极臭氧层的空洞。

南极臭氧层的空洞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制造物质:氟氯烃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但是,南极中人类活动少的可怜,主要氟氯烃的产生地在地球上的其他大陆。

这就进一步证实了,有害物质氟氯烃在其他大陆上产生,会经过大气对流而在南极聚集,这就造成了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产生。

其实,不光是臭氧层空洞,其他人类破坏的环境活动也会在地球其他地方产生影响。

如两伊战争时期,油井爆炸燃烧生成的黑烟,在两年后飘到了喜马拉雅山脉。

大西洋上油轮泄露,使周边海域全都被污染。

这些都是环境问题影响是全球性的真实写照。

环境问题引起的重视很小。

由于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大,但是深度不足却足以致命。

即便是这样,普通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还是很不足。

随着环境破坏程度的增加,比如北京外围内蒙古等区域,土地沙漠化严重。

产生的沙城暴袭击北京市区,造成城市大雾弥漫,人们对此的反应不过是今天的天气不好而已。

但是北京外围的沙漠化已经非常严重,某些地方已经达到了寸草不生的地步。

因此,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环境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1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因此,根据这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环境造成的问题也会多种多样。

同时,因为社会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解决的办法也是变化的。

如果要彻底,合理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明白要用变化的思想去考虑。

万物都是变化的,自然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个事实。

举河流污染的例子来说,以前处理河流污染,最通常的做法是直接关闭污染源,然后通过河流的自洁作用让污染物自行排放干净。

这种做法很粗放,同时也不能保证河流的生态系统回归正常。

现在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关闭污染源的同时,利用化学办法或者物理吸附作用,平衡或吸收污染物,并通过无害化处理。

这样保证了下游河道不会被污染物侵入,同时也保证了一定的生态作用不被破坏。

随着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最终的处理方法可能会这样,关闭污染源的同时,利用生态处理机制,直接在河中释放某种生态因子,让河流达到自洁的能力大大提高,这样保护了河流的生态资源,同时也经济地处理了污染物。

2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史的过程,从而创立了真正科学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同自然选择一样,会淘汰不适合发展的事物,因此,环境问题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就显得尤为尖锐。

因为环境被破坏了,社会发展缺乏动力,环境被破坏的越严重,社会今后的进展就会越缓慢。

社会进展缓慢带来的效应是人们会通过破坏环境来对社会发展进行畸形的刺激,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只不过是饮鸩止渴,没有合理解决环境被破坏的问题,社会今后的发展就会一直被环境问题所羁绊。

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也符合自然选择的客观规律和定律。

所以,解决环境问题是每一个社会主义人必须认识到的,深刻了解到的一个严肃,漫长的课题。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一方面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因此,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人的自觉的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把握社会的发展,必须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是具有规律性的。

或者说,规律性的社会发展模式终究会产生一定规律性的环境问题。

比如单一发展蒸汽机和煤矿的18世纪英国,当时的最明显的环境问题就是持续性的大雾和经常性的酸雨。

巴西一些发展中国家粗放的环境开发和粗放的生产模式,早就了巴西世界著名的贫民窟和被破坏的热带雨林,中国南方一些城市过快的电子产品发展,早就了当地的严重的电子产品污染。

因此,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规律,就必然会造成什么样的环境问题规律。

为了合理解决环境问题,一定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把握社会的特定发展规律,才能了解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才能合理地对症下药。

否则,再多的努力也有可能徒劳无功,有时候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3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些办法。

1政府跟传媒要强化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环境意识。

制定进口废物管理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的规划,逐步完善进口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

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均衡各个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能够和谐发展。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倡导生态文明,营环境教育让他们明白“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我们,要是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最重会付出好几倍的代价、我们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路”。

让人们在日常生活
中提高效益的时候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大家,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让人们了解自然与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人们学会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

经过长期的宣传,环保意识已经为很多人和政府所接受,人们开始关心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并希望这种影响不会恶化自然环境。

政府间开始通过合作来处理环境问题,1992年里约热内卢峰会、1997年京都气候会议和去年的约翰内斯堡峰会都体现出了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

虽然,美国因为自身利益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对未来跨国环境合作造成重大损害,但国际环保努力的进程却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2、在马克思主义认为,量变引起质变,就是量的积累会引起本质的改变,如果我们不断的破坏环境,积少成多,最终环境也会以它的手段来报复我们。

像以前的禽流感,非典等都是大自然报复我们啊,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同样的道理,可喜的是我们的我们已经认识到破坏大自然代价是可怕的各国都在宣传绿色环保,希望亡羊补牢为是未晚。

3 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污染减排。

关停淘汰落后生产设施和严重污染企业。

对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关停的落后生产能力和不符合环保政策的排污企业坚决依法关停淘汰。

对生产规模小、物耗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治理无望的工业企业实行环境污染末位淘汰。

实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些必要的措施一定要施行到位,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新闻网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著.---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