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
严厉教育成功名人例子
严厉教育成功名人例子歌德歌德是个独生子,父母很疼爱他,但对他的教育并不放松,反而十分严厉。
父亲经常拉着小歌德到公园里游玩,或者到田野里散步。
这些时候,父亲总要教他唱些通俗易懂的歌谣,父亲的用意是想在游戏中向儿子灌输一些知识。
母亲的教育艺术更不亚于父亲。
在歌德刚刚两岁的时候,妈妈每天像上课一样给儿子讲故事,先从讲小故事做起,并且形成习惯。
然后给儿子讲一些“长篇”故事。
妈妈讲故事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同,她是用一种教学形式来“实施”的。
每当她讲故事的时候,她的“故事教学”不是一个劲地“满堂灌”,而采用像中国的章回小说形式一样,每次讲到一定阶段,或是讲到重要转折关头时,就突然停止,宣称“休息”,然后让歌德自己去联想下面的情节发展,甚至让他推想故事的结局。
小歌德总是为此作出各种猜想,有时还跑到奶奶跟前认真商量。
第二天,当母亲继续讲故事之前,小歌德说出自己设想的情节。
他的母亲常常会高兴地叫起来。
南丁格尔1854 年,英、俄在克里米亚开战,南丁格尔亲自奔赴前线。
她替伤员清洗、清毒、包扎、按时换药、改善伙食,还经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涤伤员带血的衣裤。
每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盏灯,在4 公里的巡诊线上,挨个查看病情,给伤员唱歌,送去安抚和爱心,从无间断。
为此,她经常每天工作 20 小时以上,累得头掉光仍然坚持不懈。
由于她的努力,伤员的死亡率从 60%降为 0·3%。
后来,直到英、俄停战,最后一名士兵离开战场,她才回到家园。
英国人民为她立起了手持油灯的巨型铜像,“提灯女郎”南丁格尔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正是她对医护工作的尽心尽职,才改变了整个世界对护士的看法。
南丁格尔奉献出了自己的时间与爱心,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对护士的看法。
由此可见,个人的力量并不微小,关键看你愿意付出多少。
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有过一段放荡的生活,有一些不良习惯,如贪玩、赌博。
但不久,他立即醒悟。
他认为,自己的放荡行为等同于禽兽,对自己十分不满。
名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当你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时,不妨看看名人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名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到你! 名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1、李苦禅教子故事李苦禅先生(一八九八至一九八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李燕是他的儿子。
在李苦禅的苦心教育下,李燕在画坛脱颖而出,也颇有造诣。
“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燕子承父业,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
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
李苦禅自己说到做到,率先示范。
一九三七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苦禅“出山”:“您要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哩!”李苦禅不为所动,凛然拒绝。
此后,他断然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生。
父亲的言行,儿了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化为行动。
““””结束后,有天,李苦禅叫来儿子,说有关部门通知前往认领散乱的查抄物品。
他对儿子再三叮嘱:“上次叶浅予和陆鸿年把错领的那些东西都退给咱们了。
这正是看人心眼儿的时候,咱们要错领了,也要不人家啊!”也正让李苦禅说着了,在李燕领到的“杂画一批”中发现,一卷二十件黄宾虹未装裱之作,上有二三件书有李可柒的上款。
李燕遵未嘱,当即交还工作人员,并立即通知李查柒。
李可柒见心爱之物璧还,喜不自胜。
李苦禅听说后,也非常高兴。
当时在场的友人开玩笑说:“何不趁此跟那位李先生讨幅牛?”原来李可染画牛是出了名的。
但李苦禅连连说:“物归原主是做可!”李苦禅逝世后,李燕曾在《风雨砚边录──李苦禅及其艺术》一书中详细谈到此事。
由此可见,父亲的品格教育对他的影响之深。
“干艺术是苦事”李苦禅教育儿子从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历史上严厉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
他还告诉儿女、家眷:“今家中境地虽渐宽裕,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中国历史上,父母严厉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有很多。下面小编收集了历史上严厉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严厉教育孩子例子:颜之推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他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着“读书为上”的原则。
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被迫举家迁徙到长安,朝无禄位,家无积财。面对窘迫的生活,其子思鲁问道:“现在我们既没糊口,但您却经常督促我们学习,让我们勤习经史,可是您知道吗,我们做儿子的,不能供养双亲,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啊。”
3.成功教育孩子的案例5个
4.成功教育故事案例
5.成功人士教育孩子的故事
6.家长教育子女成功案例5篇
综观中国古代帝王将相们的教子之道,一方面与普通百姓之家的家庭教育内容颇有重合之处,如关于尊敬长辈和立志勤学等,这反映出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普遍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倡导为官俭朴、清正廉明则充分体现出官员的教子特色,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猜你感兴趣:
1.关于成功教育孩子的案例
2.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6个
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在曾国藩的著作中,以教育子女为主要内容的《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从以下《家书》摘录内容中,可见曾国藩不为子女谋求任何特殊化,教儿女节俭创业,值得后人深思。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自古以来,严父教子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严父所教子女,不仅包括了严格的教育方式,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和倾注的爱心。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便是在严父的教导下,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几位在严父教导下取得成功的名人。
第一位是孟子。
他是春秋时期孟子的儿子。
孟子非常严格地要求他的儿子,不准他偏离正道。
孟子极力强调“养而不教,父之过也”,他认为为人父母责任之一就是要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教导他们好的道德品德。
在孟子的教导下,孟子成为了一位圣贤,后来甚至成为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二位是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史记》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司马迁的父亲是一位高官,他对司马迁的教导十分严格。
父亲曾严厉地批评和责罚过司马迁,要求他不断地努力学习。
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司马迁克服了许多困难,奋发学习,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第三位是欧阳修。
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父亲对他的教导也是相当严格的。
欧阳修小时候患病,父亲逼迫他勤奋学习文学,不许他游戏。
欧阳修在父亲的指导下用功苦读,终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由此可见,严父教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熏陶,对子女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只有父母严格要求子女,教育他们正道,才能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科室的自我小结在工作中,科室的自我小结非常重要。
通过对科室工作的自我总结和反思,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科室的自我小结进行一下总结。
我认为科室在开展工作时,要加强团队意识。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我发现有时候因为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不够,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
我认为我们科室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加强团队沟通和协作,促进团队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鲁迅的父亲一直对他很严厉,让他在学业上严格要求自己,并经常对他进行严格的考核。
鲁迅小时候非常害怕父亲,而且经常因为分数不好受到父亲的责骂和惩罚。
父亲的这
种严格教育让鲁迅深感压力和挫折,他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父亲的严父教子方式对鲁迅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父亲的教导下,鲁迅培
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他意识到只有通过努力和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鲁迅的父亲还教导他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父亲告诉他要诚实、努力和坚持
自己的信念,要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鲁迅从小就对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感到愤怒和不满,他决心要为社会正义和人民利益而奋斗。
父亲的严父教子方式还锻炼了鲁迅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他鼓励鲁迅不盲从他人的
观点,要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
鲁迅以他的父亲为榜样,不断对社会现象和人们的行为进
行批判和反思,并积极提出他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鲁迅的父亲以严父的方式教导他并对他进行严格的要求,这对他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
父亲的教导让他学会了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培养了他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
值观,同时也锻炼了他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这些特质成为了鲁迅成为一位伟大作家和
思想家的重要基础。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教育经验,即只有坚持、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严厉的父母培养名人的故事
严厉的父母培养名人的故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出人头地,但是只有严厉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孩子。
以下就是严厉的父母培养名人的故事。
1. 刘备和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蜀汉创立者刘备及其丞相诸葛亮,都是严厉的父母培养出的名人。
刘备的父亲刘弘,曾任江夏太守,他教育刘备要忠诚厚道,勤学好问。
刘备的母亲则教他要仁爱百姓,扶持正义。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任东汉末年泰山郡丞,他教育诸葛亮要勤学立志,廉洁奉公。
诸葛亮的母亲也教导他要忠诚报国,为民除害。
2.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其父亲周伯宜是清朝末年的举人,母亲鲁瑞则是大家闺秀。
鲁迅的父亲严厉要求鲁迅自幼接受传统教育,学习经典,书法和古文。
虽然鲁迅的父亲在鲁迅童年时期去世,但他的教诲对鲁迅的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鲁迅的母亲则教导他要为人正直,助人为乐,这些品质在鲁迅日后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父亲钱均夫是著名的教育家,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则是大家闺秀,善于诗词书法。
钱均夫对钱学森的教育非常严格,要求他学习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
同时,钱学森的母亲也教导他要热爱祖国,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4.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的发明人袁隆平,父亲袁兴烈是一位教育家,曾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袁隆平的母亲邓则贤是大家闺秀,善于诗词书法。
袁兴烈对袁隆平的教育十分严格,要求他勤奋学习,掌握真才实学。
袁隆平的母亲则教导他要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
5. 马云: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他的父亲马来法是一位艺术家,擅长书法和绘画。
马云的母亲崔述纲是一位普通家庭主妇,热爱文学。
马云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既严厉又宽松,鼓励他勇敢追求梦想,学会独立思考。
马云的母亲则教导他要助人为乐,为人正直。
这些教育经历为马云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总之,这些故事表明,严厉的父母培养出的名人,不仅在学术和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家国情怀。
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
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1、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基博乃是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的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
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悲伤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
此时的钱钟书正在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
等到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
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文学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
”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权重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2、胡适倡导“独立、合群、重学”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天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社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共舞,无暇顾及。
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的如何爱孩子的嫌疑。
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上一校最高一排。
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
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接到学校发来的"成绩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
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社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
古代父亲教育的案例(2篇)
第1篇1. 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儿子孔鲤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
据说孔鲤七岁时,孔子曾教他《诗经》,并要求他“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如果不学习《诗经》,就无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反映了孔子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他对儿子全面发展的期望。
2. 孟母三迁: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母亲孟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
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曾三次搬家,避开不良环境的影响。
这个故事体现了孟母对孟子教育的极大投入和对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视。
3. 司马光教子: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的父亲司马池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
司马光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对历史和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司马池常常亲自教司马光读书,并鼓励他勤奋学习。
4. 诸葛亮教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其忠诚和智慧著称。
他的儿子诸葛瞻虽然不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但据传诸葛亮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要求他勤奋好学,忠于国家。
诸葛亮在临终前还特意写下《诫子书》,教导儿子要谦虚谨慎,勤学不辍。
5. 包拯教子:包拯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他的教育理念强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他教育子女要廉洁自律,勤政为民。
据传包拯曾告诫子女:“勿以权势傲物,勿以贫贱失志。
”这些案例反映了古代父亲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他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品德和人格的培养。
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2篇1. 孔子的教育-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孔子不仅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还教育了大量的弟子。
孔子教育子女注重品德教育,强调孝道和礼仪。
2. 孟子的教育- 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仁政和人性本善。
孟子对儿子的教育,同样注重品德教育,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3. 朱熹的教育-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重视。
朱熹要求子女遵循儒家经典,注重品德修养,强调勤奋学习。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
严父教子在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下面是几则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
第一则是鲁迅的故事。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父亲鲁鸣凤是一位严
厉的父亲。
鲁迅小时候因为顶撞父亲,经常挨打受骂,但是父亲的严厉教育却培养了他的
坚强性格和勇气,让他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坦荡。
鲁迅后来在文学创作中,以鲜明的个
性和独立思想,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二则是邱少云的故事。
邱少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他的父亲邱德云是一位严父。
在邱少云小时候,他的父亲要求他努力学习,严格要求他遵守家规,对他的学习和生
活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正是在这种严格的家庭环境下,邱少云养成了勇敢、坚韧的品质,最终成为了中国革命的英雄,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从这些名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严父教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据着重要
地位。
严父教子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美德的传承和弘扬。
在今天,我
们也应该坚持严父教子的传统美德,给孩子严格的要求和管理,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
和顽强的毅力,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变得更加坚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
量。
慈爱与严爱的名人故事
慈爱与严爱的名人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慈爱与严爱的名人故事:
岳飞的教子之道:岳飞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爱国诗人,他对自己的儿子岳麓严爱有加。
岳麓在年纪很小时就开始接受父亲的教育,学习武艺和文化知识。
岳飞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甚至会使用棍棒教育,以确保儿子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在岳飞的严格教育下,岳麓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曾国藩的家训: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他在家庭教育方面非常严格,要求子女勤俭持家,不许奢华浪费。
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和修养,教导他们要诚信、正直、宽容、谦虚等。
曾国藩的家训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典范。
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的故事:唐代诗人杜甫虽然生活贫困,但他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慈爱。
尽管他的住所是一座破败的茅屋,他仍然尽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温暖的家。
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深情厚意。
以上是一些关于慈爱和严爱的名人故事。
这些故事表明,无论是慈爱还是严爱,父母的爱都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名人家庭教育小故事精选9则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如何教育子女便成为摆在每位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
下面是名人家庭教育小故事,欢迎阅读。
1、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总统教子自立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
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
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4、鲁迅教子顺其自然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
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有哪些孩子究竟能成长到什么样,很大程度来自于父母的教育,通过对父母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能得出经验,从而举一反三帮助孩子成长。
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父母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篇一曾国藩出身低微,然而他不仅学识渊博、见识阔宏、文武兼备;而且当时的朝庭信赖他,满朝文武官员钦佩、尊敬他;死后被谥为“文正”、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的一生,谦虚诚实教子有方。
他的儿子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他不幸早逝;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
曾国藩在教子方面有三个方面给人启迪:----教育子孙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事理。
他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注意观察他们的天赋、潜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培养、雕塑。
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身体好,能吟诗作文,能够明白、通晓事理,就能有所作为,就不悉没有饭吃,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他认为当官是一阵子的事,作人是一辈子的事;官衔的大小不取决于自己,而学问的多寡则主要取决于自己。
----教育子孙要艰苦朴素。
曾国藩在京城时见到不少高于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且目中无人。
因此,他不让自己的孩子住在北京、长沙等繁华的城市,要他们住在老家。
并告诫他(她)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等。
因此,他的子女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曾国藩反而更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够检点、学识不够渊博而损害自己的父亲的声誉。
所以他们磨砺自己,迎难而上、奋发图强。
----身教重于言教。
曾国藩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孩子的影响,凡要求小孩于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生活俭朴,两袖清风。
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时,从来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
现代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
现代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有哪些中国现代名人数不胜数,他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教育孩子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学习呢?一起来看看,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aaaaa,希望可以帮到你!现代名人教育孩子的事例一、梁启超:精心教子满门俊秀梁启超,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编为《饮冰室文集》。
而作为父亲的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全方位精心教子,引导9个子女“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使他们人人学有所长,个个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其中有三位是中科院院士,也有社会活动家、爱国军官和新四军老战士,真可谓是梁氏一家“满门俊秀”!在20世纪20年代风云变幻的中国,梁启超始终注意把握孩子们的前途,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远见,对孩子们进行言教和身教。
他精心培养每一个心爱的孩子,不仅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学问的人,还要他们成为有高尚品德、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活精神”,作为一个爱国思想家,梁启超着力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孩子们小时,他常常让孩子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一边怡然自得地喝着酒,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
他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和书信,传递对孩子们的情谊,和他们平等地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讲解治学的态度,做学问的方法,也向他们倾诉生活中的苦乐悲欢,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
他告诫儿女:“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
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
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他严以律己:“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梁启超在教子中,特别强调趣味教育。
他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他十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自愿,用心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鼓励孩子“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父亲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父亲教育孩子的故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父亲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父亲教育孩子的故事父亲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时候可以用一些名人故事来帮助教育的进行。
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父亲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父亲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李晟李晟,字良器,是唐德宗时期著名的大将,虽为一介武夫,却从未忽视对子女的教育。
李晟的女儿许配给吏部尚书崔枢为妻。
一次李晟做寿,其女也从婆家赶来为父亲庆贺。
酒宴中,一个侍女来到女儿身旁耳语了几句,女儿听后似乎极不耐烦,但依旧与客人们推杯换盏,谈笑自若。
后来在侍女的再三催促下,女儿才被迫退席。
可是很快,女儿就又回到了宴席上。
这一幕被李晟看到了,他觉得其中必有缘故,便招来女儿问个明白。
女儿答道:"刚才侍女来报,昨晚我婆婆得了一场小病,我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便派人回婆家代我去看望婆婆了。
"李晟听罢大怒,对女儿说道:"你真是个没有教养、不懂礼仪的女儿啊!你的婆婆病了,你作为媳妇,就应该在婆家侍奉左右,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孝敬公婆,这才是我李家知书达理的女儿啊。
"于是,女儿听从了父亲的训教,急忙赶回婆家照料婆婆去了。
而李晟也在宴会结束后,亲自来到崔家看望亲家,同时对自己疏于对女儿的管教表达了深深的歉意。
李晟教女的故事在当时传为美谈,由于李晟曾被封为西平郡王,因此李家的家法也被时人称为"西平礼法",成为一时的表率。
父亲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柳氏家族唐代柳公绰一门显贵,柳公绰与其弟柳公权、其子柳仲郢、其孙柳璧、柳玭等皆至高官。
柳家也以治家严谨闻名于世,柳氏家法成为时人教育子孙的榜样。
柳公绰对子女们要求十分严格,一到灾荒的年月,家中虽然储备甚足,但摆在子侄们面前的却始终是一碟菜。
他还经常让他们吃野菜,对他们说:"你们爷爷在世的时候,曾经因为我们兄弟学习不好,就不给我们肉吃,我们终身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教诲啊!"柳家子侄们听后很受教育。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教育子女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严父教子的教育方式在古代常常被选择,在近现代的教育里更是有许多名人身上专业生根,这些人的成功给我们展示了严父教子教育方式的一些道理,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第一位是李鸿章。
李鸿章的父亲是一个官员,在李鸿章小时候就已经给他起了一个威严凛然的名字——鸿章。
李鸿章从小就学习周公旦的故事和黄帝的历史,父亲坚信学习可以让他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李鸿章常常在父亲的教导下努力学习,十五岁时就被父亲赶到县学学习。
在学校里,他天天早起晚归,每天都要学习十多个小时,从不偷懒。
在这样的学习中,他成为了村里最聪明、最有出息的人。
严父化子的名人故事第二位是鲁迅。
鲁迅的父亲是个大学教授,对他严格的要求离不开高标准的教育。
鲁迅小时候被要求要每天记100个汉字,在8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古文。
鲁迅的父亲常常让他背诵古文,而且还教他如何写诗。
因为这样的严格要求,鲁迅从小就养成了严肃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习惯。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可以用天赋加上紧密的学习方式来解释。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第三位是陈独秀。
陈独秀在家里非常优秀,在学校里也很出色。
他的父亲是个细心的老师,会给他讲典故、帮他写作文、教他类似发现优秀文献的办法。
父亲还会对他的学习成绩逐科进行布置,并给出具体的目标。
这样,陈独秀的成绩一直很好,他后来成为了民主思想的先驱,而且是一个文学巨匠。
以上三位名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父亲都十分严格地要求他们的学业和品行。
鉴于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父母会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教他们如何设定小目标来实现长远目标。
同时,父母还会不时地检查孩子的进程,以及给出成果和建议。
这些教育方式帮助了李鸿章、鲁迅和陈独秀等名人,所以这些方式也应该成为我们子女教育的范例。
古代教子故事
古代教子故事纵观历史传承,每一历史事迹无一不是通过历史故事源远流长,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教子故事。
古代教子故事1:严格教子的李世民李世民,山西太原人,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
隋朝末年,他劝其父李渊起兵反隋,在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度过了半生戎马生涯。
李渊称帝后,他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
公元620xx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上了太子,继承了帝位,世称“唐太宗”。
李世民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
他先后征服了突厥、吐蕃等地,扩大了版图,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加强了汉藏友谊;发展了西域交通,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
唐太宗时期,国力增强,出现海内升平的局面,世称“贞观之治”。
他在位期间常以隋朝为戒,能任贤纳谏,并严格教育子女,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教育思想。
李世民是创业皇帝,隋朝灭亡的情景,他还历历在目。
他深知创业的困难,也知守业的艰辛。
因此,为了“永久富贵”,使李家后代能成为世世代代的统治者,他对皇属进行言传身教。
虽然他的教育思想带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但他的卓有见地、带有普遍意义的,今天完全可以借鉴。
他的教子思想主要有:第一,事事严于律己,注重自身的德行修养。
李世民经常向皇属讲述自己继帝位十几年来,严于律己,“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从不把浪费在歌舞女色的娱乐和外出游览上,总是亲临朝政,不因劳累而放松自己。
他告诫皇属说:“你们从小生于富贵之中,必须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约束自己。
”他说:“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论荣贵。
”意思是:作为一个人,最可贵的是他的德行,而不在荣华富贵。
你们现在已经有了“贵”和“荣”,必须好好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要学会自勉自制、多做善事,切忌放纵自己。
假如你们不听从我的劝告,缺少德行,违反礼仪法规,必定受到刑法制裁。
到那时,即使我是皇帝,也爱莫能助。
为了有利于子女的“德行教育”,他又找人编录了《自古诸侯善恶录》,分赐给子女,要他们把书“置于座右,用为立身之本”,从前人善者成、恶者败的事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得到鼓励,从而更加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篇一:历史名人教子历史名人教子:岳飞是狼爹康熙是失败鹰爸前有虎妈,后有鹰爸。
当人们都在幸福与温暖中迎接着20XX年的除夕时,一位来自南京的4岁小男孩却裸跑在美国纽约-13℃的大雪中。
孩子的爸爸被网民称呼为“鹰爸”。
鹰爸认为,教育孩子不能采取熊式教育,把孩子抱在怀里,而得采用鹰式教育,让孩子在艰苦的磨砺中成长。
在我国古代,这样的狼爸虎妈鹰爹可谓层出不穷,那是一个秉承“棍棒下出孝子”的年代,在很多人看来,换个字可能更恰当:“棍棒吓出孝子”。
然而,把孩子当小狼崽一样养,扔雪地里跑、往泥堆里推,时不时拿根鞭子鞭策一下,这样的孩子就一定好吗?古代人告诉咱们,那可说不准,这样的孩子也许能成为翱翔的雄鹰,也许也能堕落成歪嘴的八哥。
正面教材:狼爹岳飞岳云是个苦孩子,他有个名垂千古的爹(一说养父)岳飞。
有传说,岳云的奶奶曾在岳飞脊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自然是看不见自己脊背上的一道道长成疤的训诫,日子久了,皮肉上的疼也就感觉不出来了。
不过这四个字却深深刻在了岳飞心里,每当铁马金戈声响起,岳飞的伤疤就一跳一跳疼在了骨髓里。
这一疼就疼到了下一代。
岳云是个苦孩子,虽然老爹没在自己背上用针尖戳出几个口号式的大字,可做出来的事情却比针尖戳还要疼。
岳飞对待敌人如同寒冬一样冷冽,对待自己的儿子也绝不是春天般温暖,而是春天里掺着的嗖嗖小凉风。
岳云从小就被编进了岳家军里,当了一名童子兵。
有个厉害的父亲,岳云自己也不敢放松,天天勤学苦练,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可赞赏很少得到,掉脑袋的威胁却受了不少。
有一次,小岳云兴致勃勃进行骑马练习,翻过一道道坡儿,动作做得相当矫健,可谁知一高兴就昏了头,马失前蹄自己也翻了下来。
恰好这一幕被岳飞看见了,岳飞勃然大怒,狠狠说道:“这都是你平时练习不认真造成的!若今天的你身在战场上,你的小命早没了!”岳云瞧着老爹虎狼一般的身躯,嘴唇上下一磕,刚想辩解,就听到老爹大吼一声:“拉出去砍了!”还辩解啥呀,小岳云又羞又怕,眼泪汪汪。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在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功都和他们父亲的严格教育有关。
以下列举了几位著名的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令人感叹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孟子和孟昶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著作《孟子》被誉为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木匠,但是他非常重视教育。
孟子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让他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学者和政治家。
据说,孟子的父亲曾经在严冬的时候将他拉着出门去,让他感受寒冷的世界,以激发他的勇气和毅力。
孟昶是孟子的弟弟,与孟子相比出生较晚,成长也比较懒散。
孟子的父亲并没有把对孟子的苛刻标准简单地应用到孟昶身上。
相反,他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向孟昶灌输了责任感,并教他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孟昶因此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
拉斯姆森和他的父亲亨利·拉斯姆森是著名的丹麦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小说《地图和前进》和《海蒂》等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深受全球读者喜爱。
然而,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采用了一种极端的教育方法来鼓励他,他的父亲将他锁在一个黑暗、潮湿和恶臭的地下室里,以刺激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种方法虽然有些残忍,但确实激发了拉斯姆森的天赋和潜能,促使他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父亲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则对他进行了严厉的管教,以确保他成为一位杰出的人才。
波拿巴的母亲给了他良好的教育,并教他为之努力而不是仅仅为了成功而努力。
约翰·亚当斯约翰·亚当斯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他曾在1776年领导美国代表团签署独立宣言,被誉为美国建国之父。
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常常鼓励他追求知识和正义。
他的父亲还帮助他获得了教育,并教他如何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结论这些名人的故事表明了父亲在儿女的教育中的重要性。
虽然教育的方法和路线可能不同,但确实需要父亲的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引导,以确保他们的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实现自己梦想的勇气和毅力。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_科室的自我小结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是广为人知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就是郑成功和郑芝龙的故事。
郑成功是明朝末年的抵抗清军入侵的名将,他对待儿子郑芝龙的教育可以说是极为严格,但也极为成效显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严厉但有爱心的父亲能够培养出有品德有才干的孩子。
郑成功对于郑芝龙的教育始终如一,他不仅要求郑芝龙勤学好问,还要求他严守纪律,锻炼身体。
在郑芝龙年幼的时候,郑成功就给他订下了一系列的学习任务,每天都要给他布置作业,要求他按时完成,并且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郑成功还要求郑芝龙每天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增强他的体魄。
郑成功并不轻易溺爱他的儿子,每一项任务都要求郑芝龙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并且要善于思考和总结。
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严厉,但给郑芝龙带来了忍耐力、毅力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郑成功的教育理念是“勤学苦练,勇敢乐观”,这种理念给郑芝龙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郑芝龙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事将领。
他在父亲的带领下,不仅学会了打仗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
这些品质和能力,让他能够在关键时刻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郑成功的教育方法虽然严格,但是他也非常注重父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在平时,郑成功会和郑芝龙一起生活、吃饭、聊天,他经常给郑芝龙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鼓励他坚持下去。
这种亲情的交流不仅让郑芝龙感受到了父亲的关怀和爱,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郑成功和郑芝龙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像郑成功一样,既要严格要求孩子,提高他们的学习和能力,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修养;我们也要和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有品德有才干的孩子,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父母严格教育孩子的故事
父母严格教育孩子的故事---------------------------------------父母严格教育孩子的故事父母严格教育孩子的故事:司马光教子节俭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
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
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
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
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
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父母严格教育孩子的故事: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
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
《严父教子的名人故事》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篇一:历史名人教子
历史名人教子:岳飞是狼爹康熙是失败鹰爸前有虎妈,后有鹰爸。
当人们都在幸福与温暖中迎接着2012年的除夕时,一位来自南京的4岁小男孩却裸跑在美国纽约-13℃的大雪中。
孩子的爸爸被网民称呼为“鹰爸”。
鹰爸认为,教育孩子不能采取熊式教育,把孩子抱在怀里,而得采用鹰式教育,让孩子在艰苦的磨砺中成长。
在我国古代,这样的狼爸虎妈鹰爹可谓层出不穷,那是一个秉承“棍棒下出孝子”的年代,在很多人看来,换个字可能更恰当:“棍棒吓出孝子”。
然而,把孩子当小狼崽一样养,扔雪地里跑、往泥堆里推,时不时拿根鞭子鞭策一下,这样的孩子就一定好吗?古代人告诉咱们,那可说不准,这样的孩子也许能成为翱翔的雄鹰,也许也能堕落成歪嘴的八哥。
正面教材:狼爹岳飞岳云是个苦孩子,他有个名垂千古的爹(一说养父)岳飞。
有传说,岳云的奶奶曾在岳飞脊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自然是看不见自己脊背上的一道道长成疤的训诫,日子久了,皮肉上的疼也就感觉不出来了。
不过这四个字却深深刻在了岳飞心里,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每当铁马金戈声响起,岳飞的伤疤就一跳一跳疼在了骨髓里。
这一疼就疼到了下一代。
岳云是个苦孩子,虽然老爹没在自己背上用针尖戳出几个口号式的大字,可做出来的事情却比针尖戳还要疼。
岳飞对待敌人如同寒冬一样冷冽,对待自己的儿子也绝不是春天般温暖,而是春天里掺着的嗖嗖小凉风。
岳云从小就被编进了岳家军里,当了一名童子兵。
有个厉害的父亲,岳
云自己也不敢放松,天天勤学苦练,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可赞赏很少得到,掉脑袋的威胁却受了不少。
有一次,小岳云兴致勃勃进行骑马练习,翻过一道道坡儿,动作做得相当矫健,可谁知一高兴就昏了头,马失前蹄自己也翻了下来。
恰好这一幕被岳飞看见了,岳飞勃然大怒,狠狠说道:“这都是你平时练习不认真造成的!若今天的你身在战场上,你的小命早没了!”岳云瞧着老爹虎狼一般的身躯,嘴唇上下一磕,刚想辩解,就听到老爹大吼一声:“拉出去砍了!”还辩解啥呀,小岳云又羞又怕,眼泪汪汪。
旁边的将士们也赶紧劝,岳飞也舍不得斩自己儿子,于是改口说,去去,打一百军棍再回来!岳云就这么生生挨了100下军棍,皮开肉绽。
从此,小小年纪的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子骨儿炼成钢筋铁骨,说大了去抗击敌人,说小了那可不得应付老爹时不时的100军棍吗?岳飞教育儿子的原则是“小过严惩,思想汇报专题大功不报”。
16岁,岳云随父出征,虎父无犬子,岳云打起仗来也是相当勇猛,并且多次立功。
要说荣誉也是激励人们奋勇向前的动力,可岳云显然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原因无他,就因为他是岳飞的儿子,老爹死活不肯为他请功。
有一次,岳飞北伐,孤军深入,被金兀术包围,眼瞅着境况越来越危险,岳飞便命令岳云打先锋,临走没有慈父般的鼓励,岳飞只说了一句话:“你小子要是没完成任务,就回来等着被砍头吧。
”岳云带着老爹的期盼出征了,当然还带着很少的兵。
鏖战、血流成河、负伤100多处,岳云总算完成了任务,并且还杀死了金兀术的女婿。
等他兴致勃勃回去后,岳飞只说了一句话:“儿子你得再接再厉。
”岳飞还把儿子的战功隐瞒了,直到有一天,朝廷知道了岳云的战绩,感动之下准备连升岳云三级,可岳飞说儿子乳臭未干,当不起如此大的荣誉。
当然了,岳云成长得非常健康,主要是岳飞自己以身作则,给儿子树立了榜样,岳云的心理素质也非常强大,又有母亲和祖母温
柔的关心,这孩子终于没辱没了他爹的名声。
范文TOP100反面教材:凶豹子皇阿玛康熙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位爹是喜剧与悲剧集于一体的,估计很多人会说是康熙。
老人家年幼登基,铸成了一世功名。
然而,到晚年时,却忍受着九子夺嫡的痛苦,儿子们多是多,可有的昏庸不争气,有的心计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有的则恬淡功名懒理政事,康熙可谓操碎了心。
然而康熙和别的父母亲不同,他对儿子的教育可是很上心。
康熙的儿子们其实也都是苦孩子,康熙在对儿子们的学习上有着强大的控制力,皇子们每天都生活在起早摸黑的读书生活中。
早上5点以前,天还没亮,皇子们就得进入书房看书了。
有的孩子年龄小,到了书房还是迷迷糊糊的。
尤其是康熙最疼爱的儿子废太子胤秖,14岁的时候读书对他来说就成了一项恐怖的体力活儿。
5点多钟,满文师傅和汉文师傅相跟着进入胤秖的书房。
当时康熙规定,每天早晨,胤秖必须背书背足120遍,少年胤秖就迷迷糊糊开始背诵,背完后还得汉文师傅汤斌过来检查,要是一字不错,那就用红笔做个标记。
除了背书,胤秖还得在早晨写几百个大字才算完。
辰时是胤秖最难熬的时刻,因为他亲爱的皇阿玛要来亲自检查他的学习情况了。
他亲自督促儿子背书,要是背对了那还好,背不对康熙的脸立刻拉下来了。
到康熙走了之后,胤秖总算能喘口气,可他的任务还没完,他得写作文一直写到中午,连饭都是在书房直接吃的,师傅们恭恭谨谨陪着一脸疲倦的皇子们吃饭,啥叫食不知味,胤秖一定深有体会,因为在吃过饭后,等着他的还有背诵120遍新课文的重任。
好容易下午有节射箭课,可这也不是结束,射完箭,胤秖还得回去学习。
到了下午三四点钟,恐怖的父亲又会带着自己的弟弟们来观摩自己读书,顺带抽查。
要说胤秖后来很讨厌弟弟们呢,见天地盯着自己看书,还得做父亲口中的为人兄长的表率,胤秖的精神压力很大。
胤秖后来表现得一塌糊涂,固然与康熙的宠爱有关,可他兄弟
们或多或少的不正常,却彰显了康熙教子的失败。
康熙太严格了,如果弄一个不记名投票,他的儿子们保管会一把眼泪地哭诉自己的痛苦。
范文写作康熙不给人面子,给儿子们做了个坏的表率,也展现了他恐怖的另一面。
汤斌学问很大,给胤秖当老师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像个小孙子一样侍奉着胤秖。
有一次,他老人家实在熬不过酷暑天跪着听胤秖背书,晕倒在地。
康熙知道了,没有责备儿子不给老师们让座,反而专门挑了很生僻的典故来考汤斌等几位老师们。
汤斌还算幸运的,徐元梦摊上这位千古一帝可就悲催了。
康熙二十五年,瀛台。
康熙和儿子们在练习射箭,可徐元梦不善弓箭,康熙来气了,当着儿子们的面就把徐元梦痛打一顿,回去还抄了徐的家,要把徐老爹和徐老妈发配到了黑龙江。
为了培养儿子们不论啥情况也不能耽误学业,康熙竟然命令徐元梦第二天拖着半死的身体继续来上课。
看到儿子们的奏折文笔太差,康熙就迁怒于徐元梦,让皇子们排成一溜儿看徐老师挨打。
可以说,后来九子夺嫡,兄弟反目,亲人间的冷漠,有很大原因就是康熙的冷漠式教育法造成的。
讲究平衡:严父慈母或严母慈父我国古代很多家庭都是严父慈母,古人认为“棍棒下出孝子”,因此对待孩子往往是非常严格。
清代张履祥说:“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严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
其严者岂必事事皆当,宽者岂必事事皆非?然贤不肖之分恒于此。
严者督责,笞挞之下,有以柔服其血气,收束其身心。
(来自: 爱作文网)诸凡举动,知所顾忌而不敢肆。
宽者姑息放纵,长傲恣情,百端过恶皆从此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