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智慧树,知到《交响音乐赏析》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智慧树,知到《交响音乐赏析》章节
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交响音乐赏析》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乐队构成中,有:
A:弦乐器家族
B:木管乐器家族
C:铜管乐器家族
D:打击乐器家族
E:色彩乐器家族
答案: 弦乐器家族,木管乐器家族,铜管乐器家族,打击乐器家族,色彩乐器家族
2、欣赏音乐,是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 对
3、音乐的鉴赏能力只有一少部分人具备。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一章
1、被称为交响乐队的“心脏”的是
A:木管组
B:铜管组
C:弦乐组
D:打击乐器组
答案: 弦乐组
2、兼具木管与铜管的音色,在乐队中起到“粘合剂”作用的乐器是
A:小号
B:圆号
C:单簧管
D:大管
答案: 圆号
3、以下属于色彩功能组的乐器是
A:大提琴
B:定音鼓
C:英国管
D:竖琴
答案: 竖琴
4、下面这些乐器哪个是单簧管?
1号图
长笛.jpg
2号图
单簧管.jpg
3号图
小提琴.jpg
4号图
小号.jpg
A:1号图
B:2号图
C:3号图
D:4号图
答案: 2号图
5、下面这些乐器哪个是圆号? 1号图
小号.jpg
2号图
双簧管.jpg
3号图
圆号.jpg
4号图
单簧管.jpg
A:1号图
B:2号图
C:3号图
D:4号图
答案: 3号图
第二章
1、旋律构成的基本方法有:
A:跳进
B:模进
C:同音反复
D:阶进
E:和弦
答案: 跳进,模进,同音反复,阶进
2、旋律织体有:
A:单调
B:主调
C:复调
D:改变织体
E:模进
答案: 单调,主调,复调,改变织体
3、卡农是主调织体的构成方法之一。 A:对
B:错
答案: 错
4、调性(Tonality)是调的主音和调式类别的总称。
A:对
B:错
答案: 对
5、移调是指在调性音乐中将音乐整体只能从原来的调移高到另一个新调。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三章
1、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一共有10个变奏。
A:对
B:错
答案:B
2、海顿的交响音乐作品《G大调94交响曲》“惊愕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就是主题与变奏曲式写成的。 ( )
A:对
B:错
答案:B
3、《拉德斯基进行曲》是用奏鸣曲式写成。( )
A:对
答案:B
4、奏鸣曲式是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 ( )
A:对
B:错
答案:A
5、在古典作品里,当音乐作品的结构大于一部曲式时,音乐内容的扩充,缩减,重复,再现都是以( )为单位进行?
A:乐句
B:乐段
答案:B
6、在西方古典作品里,常用的划分乐句和乐段的方法有哪些? A:平行
B:模仿
C:对比
答案:ABC
第四章
1、柴科夫斯基被誉为“俄罗斯的音乐巨匠”。
A:对
答案:A
2、马思聪是较早将民族音乐素材运用到小提琴音乐创作中的作曲家。
A:对
B:错
答案:A
3、《动物狂欢节》中大量使用了形象模仿的创作手法。
A:对
B:错
答案:A
4、组曲的由来追溯到18世纪,欧洲社交舞会里盛行对比性舞曲组合。
A:对
B:错
答案:B
5、《春节序曲》运用了大量民间锣鼓音乐的元素。
A:对
B:错
答案:A
第五章
1、主导动机-瓦格纳独创的一种作曲手法,以某一音乐动机为发
展音乐的核心,贯穿音乐的全部, 以此暗示音乐内容和艺术形象的表达。主要运用在他的乐剧当中。
A:对
B:错
答案:A
2、瓦格纳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
A:对
B:错
答案:A
3、《森林的飒飒细语》出自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齐格费里德》
A:对
B:错
答案:A
4、瓦格纳的代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由4部歌剧组成,于(1848)年开始创作,1884年完成。
A:对
B:错
答案:B
5、瓦格纳1813年出生在德国的莱比锡,但因为他后来大量的时间在慕尼黑和拜罗伊特工作, 所以瓦格纳更多地被认为是巴伐利亚的象征。
A:对
B:错
答案:A
第六章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运用了以下哪些中国音乐元素?
A:京剧倒板
B:陕南民歌素材
C:越剧紧拉慢唱
D:江南丝竹乐
答案:AC
2、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准则“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以下哪部作品表达的意境相关?
A: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慢板乐章
B: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C: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D: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答案:A
3、电影《危险的月光》与以下哪部作品相关?
A:德彪西《月光》
B:贝多芬《月光》钢琴奏鸣曲
C:理查德-阿丁塞尔《华沙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