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特点与福建食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汉服
汉服在式样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宽衣广袖,系带隐扣,上衣下裳,给人以洒脱飘逸之感。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1.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汉服中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领”。衽,本义是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这就是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也和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
2.宽衣广袖:汉服衣衫阔大,以带轻缚。舒适性与随意性是汉服文化的一种缩影,当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撑束缚女性身体发展时,宽大的汉服已经实现了放任身体随意舒展的特性。
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大都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袖宽且长是汉服中礼服袖型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并非所有的汉服都是这样。汉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一直以来,汉服袖子的标准样式就是圆袂收祛,先秦到汉朝所反映的实物无一例外都是如此。一直以来,除了唐以后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汉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圆袂收祛。
“袖宽且长”是汉服袖型的主要特点,但不是唯一的款式特点,汉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较多见。主要有这几种用法:参与日常体力劳动时劳动者的服装、军士将领的战斗服装、取其紧袖保暖的冬季服装等。有时候历史上各朝代的经济文化和审美关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汉唐时期礼衣多用宽广大袖,宋明时期的朴素褙子多用小袖。
3.系带隐扣:汉服中的隐扣,其实包括有扣和无扣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汉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隐藏起来,而不显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带子打个结来系住衣服。同时,在腰间还有大带和长带。所有的带子都是用制作衣服时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带子有两对,实用性的,左侧腋下的一根带子与右衣襟的带子是一对打结相系,右侧腋下的带子与左衣襟的的带子是一对相系,将两对带子分别打结系住完成穿衣过程。
另外一种是腰间的大带和长带子,它不仅有实用性,而且有装饰性,另外还有象征性意义,象征着权力。汉服的大带与和服相比,和服的更宽,而且汉服的大带需要与衣服的整体一样镶嵌边缘。
4.上衣下裳:“衣裳”这个词语其实可以专指汉服。古人把上身穿着的襦、衫、袄等统称为“衣”,而把下半身的穿着称为“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古老且始终贯彻的服制。为表尊重传统,后世传承中最高级别的礼服(如冕服)都是使用这种服制。
以上这些特点成就了汉服轻易平淡的风格,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影响汉服形成的因素是众多的。
1.地理背景。这是造成不同汉服体系与其他服装体系之间差别的决定因素。汉族服饰,产生于中原地区,其制式与中原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可分割,且一直受其影响。汉族故土----华夏大地,地处温带,总体气候温和,故其所形成的汉族服饰,遮蔽全身,无立领,大袖等等特征与热带、寒带等地有明显区别。
2.汉服风格与汉民族的生活习性息息相关。古代中国是一个文化较为先进,而政权相对稳定的农业国家,所以古中国的特色服饰---汉族服饰,以宽袍大袖为主,这正是汉族人生活条件优越的表现。而相对落后且生活不稳定的游牧民族服饰,则多以灵活便利的制式为主。
3.汉服的风格是与汉民族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汉族服饰,皆为平面裁剪,不强调以服装来刻划人体曲线,当人穿着后,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衣袖就会随着人体的运动而形成优美的流线,这种行云流水的设计正是汉服所特有的韵味。这与西方的立体剪裁呈现出的美感大有不同。这种差异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地理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文化差异所决定,并由历史一代代传承演化至今。
4.汉服形制与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几千年的发展中,汉服在其宽大飘逸、流畅脱俗的基本风格下演变出来的多种款式,正体现出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往往寻求的是一种衣随人动而流露出来的自然之美,追求的是浑然一体、天然妙和、由内及外的含蓄之美,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御寒蔽体,它所有的形制特征、纹饰搭配都代表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取向。
5.汉服的发展,与汉民族的文明进程互相影响。华夏民族的农业(棉、麻、桑蚕业等)、轻工业(纺织业、印染、刺绣,甚至造纸等)都对服饰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朝代,将汉族的服饰工艺推向了顶峰,至今仍另世人叹为观止。而古代工农业(尤其是桑蚕、刺绣等)相对落后的西方社会,则无法匹敌。其实至今我国在这些领域中仍保持着领先优势。这种优势是与华夏文明的历史分不开的。
6.汉服的文化底蕴,同样为汉服的形成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自西周产生了祭服以后,象征着中国礼仪的冕服制度逐渐形成。服制成为了统治工具,衣冠服饰被视为“治天下”之道。这种“治天下论”后来被儒家用来作为推崇周代服饰礼仪制度的理论依据,所以服饰被深深的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记。除此之外,汉服还受道、墨、法家等的哲学思想、宇宙观和伦理道德的影响,体现出天人合一、飘逸洒脱的风格,表达了穿着者追求和平自然,与世无争,宽厚仁爱的精神境界。
二、食俗
福建地区的食俗受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一、自然环境: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隔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因闽江而得名“闽”。境内多山和丘陵,沿海有局部平原。地势西高东低,依山面海。终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由于自然条件好,山珍海味、稻薯蔗茶和各种亚热带水果,应有尽有,饮食资源可谓丰富,但由于交通闭塞,福建各地的饮食习俗差别较大。大致说来,可分为闽南、闽西和闽中北三个食俗区。
闽南气候湿润,农作物一年三熟(两季稻、一季麦),蔬菜一年四季。闽南又是水果之乡,尤以龙眼、荔枝更为出名,这里焙制的桂圆于是珍贵的补品。
闽南海岸线很长,海产品极为丰富。《泉州府志·物产篇》中所列的海产品就多达 80 余种,实际上还有很多未列入的。除珍贵的鱼类如鲥、真鲷、石斑等之外,虾、螺、蟹、等也很多。其他海产如紫菜、海带、海苔等,都是优良的食物。人工养殖的有鲈鱼、草鱼、鲢鱼等。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食用菌如金针菇、草菇、凤尾菇等产量大,多制成罐头,行销国内外。家禽饲养业发达。闽南各县均产茶,这里的茶多为乌龙茶,其中安溪的“铁观音”为乌龙极品,最为名贵。闽南人饮茶喜少而浓,特别是漳州人,有吃工夫茶的习惯。闽南以粮食酿制的酒有状元红、米酒、番茨(甘薯)酒等,味醇质美。以高粱酒、米酒做酒基的春生堂药酒、万金堂药酒,都有上百年历史,行销海内外。
闽中地区,山海资源与闽南地区相近,人民生活水平较高。闽北特有产品富厚,汗青悠长,文化发财,是个出产非常多美食的处所,富厚的有山有树林之处资源,加之潮湿的亚回归气候,为闽北出产非常多各类山珍提供了充沛的前提。特别的是,由于闽北地处深山,山高水寒,当地人嗜好辣椒。农村中三餐吃辣椒是寻常之事。
闽西,主要指福建省西部的龙岩地区,背依雄伟秀丽的武夷山脉,地处亚热带边缘,扼闽、粤、赣三省交界之要冲。境内青山连绵,丘陵起伏,溪河纵横,池塘密布,田园如画,民勤物丰。居往的主要是客家人。自然条件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物产:粮蔬瓜果,薯芋菇笋,猪牛丰狗,鸡鸭鸽鹌鹑,麂獐狸兔,蛇及鱼虾龟鳖等,均有出产,山珍极多。
二、民族习俗文化:
1、主食方面:福建各地主食以稻米(即大米)为主。自古以来,八闽粮食种植以水稻为冠。闽北不少县份历史上就是著名的产粮区,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福州地区一般则是早晚稀饭,午餐干饭,间有“二干一稀”食制。而平潭、福清及闽南部分沿海非产粮区,有一日三餐皆稀饭者。每至春耕、秋收等农忙季节,因需起早摸黑抢种抢收,劳动量增大,闽北、闽西北和闽东有的一日四餐、五餐甚至六餐进食。闽南一些信神妇女,因许愿农历初一、十五或每逢三、六、九不食早餐,俗谓“减大顿”,含有以此省下食福,留给子孙享受之意。
作为与大米互补的代用主食,番薯也是福建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地瓜米充当主食的现象在省内逐渐减少,但在城乡仍普遍将地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