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法教学实录及说课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第1课时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第1课时说课稿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首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其次,在实验小组中,学生将进行合作实验操作,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进行生生互动。此外,我还计划组织小组讨论和报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些互动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但仍然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改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结合讲授法和问题驱动法。实验教学能够直观地展示氧气的制取过程和氧气的性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讲授法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问题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发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对氧气性质的理解不深入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对于实验操作不熟悉的问题,我将加强实验示范和指导,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对氧气性质理解不深入的问题,我将通过举例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进行教学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提出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

3. 学会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二、教学重点1. 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难点1. 熟练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

2. 善于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学生关于氧气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氧气的化学式、氧气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等,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首先,简要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能支持燃烧,能促使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等。

然后,详细讲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包括:a. 分解过氧化氢法: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来制取氧气。

b. 电解水法:利用电解水来制取氢气和氧气。

c. 热分解金属氧化物法:通过金属氧化物的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d. 高温加热木材法:通过高温加热木材使其发生燃烧反应,从而得到氧气。

3. 实验操作(30分钟)首先,向学生介绍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包括烧杯、氢氧化钠固体、硫酸、试管等。

然后,向学生演示实验步骤,并对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讲解,包括:a. 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

b. 加入适量的硫酸,通过反应得到水和盐。

c. 将放入烧杯中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

d. 观察试管内的气泡,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4. 实验总结(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现象的总结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实验结果和原理。

同时,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5.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选择、填空或解答题,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检测。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查找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并写出制取氧气的详细步骤和实验要求。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2.3 制取氧气》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

《2.3 制取氧气》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

《制取氧气》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制取原理。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准备】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溶液、小木条、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到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在反应中放出热量。

氧气可用来供给病人呼吸,供给登山、潜水运动员呼吸;还用于气焊、气割,还用于火箭的发射等等。

上节课,我们已经利用氧气做了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氧气从何而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法。

二、推进新课制取氧气有两种方法: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一)氧气的工业制法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思考]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回答]属于物理变化,因为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并没有生成新物质。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参照教材37页图2-14,引导学生说出仪器名称和用途,观察药品颜色。

[课件展示]实验2-5内容师: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什么气体?生:氧气。

师:对!生成了什么?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验2-5的另一项内容。

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

[分析]①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②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

③加热二氧化锰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④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教学工作者,相信所有老师都知道说课稿对于课堂教学的巨大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制取氧气》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讲练结合四、教学用具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棉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教案及说课稿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教案及说课稿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教案及说课稿氧气的制取与性质教案及说课稿【课题】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2、学会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学会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初步学会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会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3、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一些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复习)氧气实验制法的原理、步骤、装置类型、收集方法(学生)思考后并回答(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实际看一下,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及了解氧气的性质(教师)边做边讲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学生)参照课本中的图及注意事项,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思考)1、"刚冒出的气泡能不能马上收集?2、如何鉴定氧气?(学生)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小结)1、"不能马上收集因为一开始产生的气泡为原来试管中的空气;2、氧气的鉴定: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该瓶气体为氧气。

(思考)那么如何对氧气是否收集满进行验证呢?(学生)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小结)氧气的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的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总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氧气的性质(练习与实践)38页5-7板书设计5、注意事项:6、氧气的鉴定: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该瓶气体为氧气氧气的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的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氧气的性质和制取》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上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的第二课时,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及氧气实验室制法的部会内容:原理、装置、实验步骤、收集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基础上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通过实验确实了解氧气的性质。

学生深入学习氧气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一些综合的实验操作。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氧气的制取》说课稿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氧气的制取》说课稿
(4)学会分析氧气制取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氧气的制取过程。
(2)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分析不同制氧剂的反应特点。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学习习惯上可能存在依赖性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影响实验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氧气应用案例,如医疗用氧、焊接等,让学生感受到氧气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2.利用互动式教学,如小组讨论、提问回答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预见的问题或挑战包括学生的实验操作不熟练、对复杂概念理解困难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提前准备备用教学方案,如增加实验演示次数、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等。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技能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定期回顾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氧气制取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氧气制取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的性质、用途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常用的制氧剂及其反应类型。
(3)了解氧气制取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小组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建议,促进彼此的进步。

《氧气的制法》 说课稿

《氧气的制法》 说课稿

《氧气的制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制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氧气制法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氧气的性质等相关知识,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气体的制法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以及氧气的重要用途,从而引出了氧气的制法这一主题。

在氧气制法的内容中,教材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以及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同时,教材还对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收集方法、检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氧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气体的制取方法和原理,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对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理解不够深入,对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容易忽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及其反应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3)能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装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及其反应原理。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制取氧气》说课稿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

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之后,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是中考实验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卷上也常常出现,有的考查实验装置,有的考查实验步骤,有的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此,我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步骤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操作步骤的掌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

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探究法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流程这一环节: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制取原理讲解→活动装置图拼装展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思考问题→归纳总结等环节1:导入新课。

展示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图片,并提出问题:实验中的氧气是如何得到的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环节2:制取原理讲解。

让学生们观察药品后回答高锰酸钾的颜色状态,从而讲解高锰酸钾的制取原理,板书上写明文字表达式,初步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环节3:装置图拼装并展示。

《氧气的制法》教学实录及说课

《氧气的制法》教学实录及说课

教学实录及说课宝鸡市高新区天王镇初级中学庞明辉《氧气的制法》第 2 课时教学实录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氧气的操作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氧气的操作方法。

学习方法:探究式学法。

教学过程:[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板书](两位学生上台分别书写有关反应文字表达式)二氧化锰氯酸钾加热氯化钾+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引言]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本节课将以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为例讨论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并收集到一瓶纯净的氧气[提示]根据制取原理中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及生成氧气的性质来设计相关实验方案。

[板书]:选择哪些仪器怎样安装操作步骤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实验]学生根据教师提示,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挑选所需仪器,进行装置安装。

[教师活动]进行巡视,留意每组的装置特点,并挑选出一组存在一定问题的装置上台展示。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所展示的这组装置,发表各自的见解,既可指出它的不妥之处,也可肯定它值得借鉴的地方,还可以将自己这一组的得意之处向大家作介绍。

(此处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

[讨论]学生观察台上的这套装置后,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生:我觉得制取O2时,试管口的方向应该向下倾斜一点,不应该朝上,这样有利于氧气的导出,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生:我也同意试管的方向应该略向下倾斜,但不是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而是因为药品有可能受潮,加热后会有水气产生,到试管口处会凝洁成水滴,如果试管口朝上,会使水流回试管底部,这样试管突然遇冷会破裂。

生:我认为试管口应朝上,是为了避免导管处的水倒吸进试管使试管破裂。

师:很多同学都指出了这套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问题,即试管口的方向不应朝上,应略向下倾斜,提得很好,我同意这一看法。

氧气的制备说课稿(人教版

氧气的制备说课稿(人教版

氧气的制备说课稿(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氧气的制备,这是人教版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操作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工业上氧气的制备方法,以及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步骤。

过程与方法方面,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制氧方法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接下来,我们来看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工业制氧,二是实验室制氧。

在工业制氧部分,我们将介绍空气液化分离法,让学生了解氧气是如何从空气中大规模分离出来的。

在实验室制氧部分,我们将重点讲解两种常用的化学反应方法:一种是过氧化氢分解法,另一种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法。

通过这两种方法,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氧气的产生过程。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对氧气的制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氧气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验操作环节,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实验室制氧的实验。

首先,我会详细讲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

然后,学生将分组进行实验,每组负责一种制氧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总结。

最后,我们来进行评价与反思。

在课堂结束前,我会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氧气制备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外,我还会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以便学生能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在课后,我会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制取氧气》说课稿1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

该内容隶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的说课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在教材分析里,首先说一下制取氧气在课标中的解释:它属于一级主题,科学探究和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地球周围的空气。

在教材的编写顺序上,前期有小学科学介绍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简单方法,上了初三学习化学后,进一步系统的学习了氧气的主要性质,为本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内容后,应该初步掌握了气体制取中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方法,进而为下一阶段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做准备。

前期,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是氧气基本性质,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基本实验操作。

要想顺利选择出制取氧气的仪器,还需要掌握的是:用什么药品能得到氧气,以及对所学实验仪器的熟练操作。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初步掌握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更加熟悉。

气体性质+仪器使用=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得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内容是关于气体制取实验装置的学习,并总结出选择装置的一般方法,方便在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学习中应用。

难点是通过本节课对仪器装置的探究学习,初步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且能在实验中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以后的探究题目练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总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首先是复习氧气的基本性质,引入新课。

之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怎么得到一瓶氧气呢?进行氧气制取的学习。

最后总结归纳出气体制取装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而在重点介绍的气体制取过程中,又分为三步来学习:反应原理介绍,装置仪器猜测,以及最后教师演示制取一瓶氧气。

2024《氧气制备》说课稿范文

2024《氧气制备》说课稿范文

2024《氧气制备》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制备》,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氧气制备》是2024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部分,它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之后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操作等知识点,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氧气制备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化学基础,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了解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操作。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方程式;难点是:理解氧气的制备过程和实验操作的步骤。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景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与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和实施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药品,并安排好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还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便于直观呈现教学素材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引入,比如生活用气球膨胀、氧气灯燃烧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实验操作介绍氧气的制备方法,并给出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氧气制备的过程和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在实验操作之后,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的形式,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探究氧气的制备过程和化学方程式,并总结制备氧气的实验条件和要点。

氧气的制取说课稿

氧气的制取说课稿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这是(山东教育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的内容,我采用的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部分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地位和作用第四单元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新物质,初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课。

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的仪器操作知识相链接,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装置、操作程序及操作方法)(2) 知道什么是催化剂以及其发挥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提高实验观察能力。

(2)通过有无催化剂的对比实验学到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法)(3)通过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2.难点:催化剂概念理解二 .教法和学法<一> 学生情况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

氧气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设疑—观察—思考—总结—应用—反思。

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感受实验的乐趣。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的一等奖说课稿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的一等奖说课稿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的一等奖说课稿《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的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空气氧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新课,它对以后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讲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化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教学目的知识目的: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问题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氧气的制法的性质,对学生进行量变能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手段:本节课设计投影机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程序1、新课导入: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1%,工业上就是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空气制取氧气的。

那么医院用的氧气是不是利用空气制取的呢?如果不是化学实验室里是怎么样把氧气制取出来的呢?又是怎么样收集的呢?设置这些问题是为同学们创造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性趣。

《氧气的制法》说课学习教案稿文本

《氧气的制法》说课学习教案稿文本

《氧气的制法》讲课基本信息学科年级九年级教课形式新课教师单位课题名称《氧气的制法》教材版本人教讲课记录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空气氧气是初中化学要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新课,它对此后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侧重要的影响。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讲好这部分知识,对此后学习化学知识有侧重要意义,关于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质打下一个优秀的基础。

2、教课目的知识目的: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响原理、仪器装置、采集方法、说验满、查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认识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认识催化剂、催化教作用的观点。

理解分解反响的观点及应用。

材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思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经过阅读培育内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问题能力.容感情目标: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性,使学生乐学、勤学、充足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

3、要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课要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课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教课方法和手段教课目的的达成,需要精选必定的教课方法,本着教课有法,但无定法,说贵在得法的原则。

本节课采纳了复习、归纳、阅读、解说、议论相联合的教课方法,教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育和训练,提升学生的素质。

教课手段:本节课设计投影机协助教课,利用有益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详细化、形象化,这样既表现本节课的教课要点,又打破教课难点。

说本节课设计投影机协助教课,利用有益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详细化、学形象化,这样既表现本节课的教课要点,又打破教课难点。

法1、新课导入: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1%,工业上就是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断的自然资源——空气制取氧气的。

那么医院用的氧气能否是利用空气制取的呢?假如不是化学实验室里是怎么样把氧气制拿出来的呢?又是怎么样采集的呢?设置这些问题是为同学们创建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性趣。

这样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汾中间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课内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等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科教版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在本节中,教材第一次对一种气体物质进行系统研究,这些思路和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有指导作用。

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

动手制取氧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⑵学会边实验、边讨论,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⑵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

二、说教法采用了以实验探究教学法为主线,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法。

通过学生:创疑→探疑→释疑→解疑→创新思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说学法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①实验探究法,(从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合作竞争意识)。

③自主学习法:(对于较简单的内容,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自主学习。

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说教学程序: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起到了铺垫作用。

教材首先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收集方法等。

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思路还不够成熟。

他们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操作,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规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及原理。

(2)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收集方法。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及原理。

(2)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2、教学难点(1)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实验装置的选择和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要点。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应对策略:
1.实验前进行充分的操作演示和安全指导。
2.结合实例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化学概念。
3.提前规划教学流程,合理分配时间。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进行小测验或提问,检验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建议。
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实验仪器和试剂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原理和操作步骤;互动式白板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
-在实验前,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板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课题名称和课时。
2.氧气制取的实验方法及原理。
3.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5.课堂小结和思考题。
风格上,板书采用清晰、规范的字体,关键信息用不同颜色或标记突出,以增强视觉效果。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讲授,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安全意识。
-学生认识到氧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后的处理。
-氧气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如氧气制取过程中的变化、氧气的检验方法等。
3.提供针对性的反馈,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中的表现,给出具体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实录及说课市高新区天王镇初级中学庞明辉《氧气的制法》第 2 课时教学实录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氧气的操作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氧气的操作方法。

学习方法:探究式学法。

教学过程:[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板书](两位学生上台分别书写有关反应文字表达式)二氧化锰氯酸钾加热氯化钾+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引言]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本节课将以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为例讨论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并收集到一瓶纯净的氧气?[提示]根据制取原理中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及生成氧气的性质来设计相关实验方案。

[板书]:选择哪些仪器?怎样安装?操作步骤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实验]学生根据教师提示,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挑选所需仪器,进行装置安装。

[教师活动]进行巡视,留意每组的装置特点,并挑选出一组存在一定问题的装置上台展示。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所展示的这组装置,发表各自的见解,既可指出它的不妥之处,也可肯定它值得借鉴的地方,还可以将自己这一组的得意之处向大家作介绍。

(此处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

[讨论]学生观察台上的这套装置后,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生:我觉得制取O2时,试管口的方向应该向下倾斜一点,不应该朝上,这样有利于氧气的导出,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生:我也同意试管的方向应该略向下倾斜,但不是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而是因为药品有可能受潮,加热后会有水气产生,到试管口处会凝洁成水滴,如果试管口朝上,会使水流回试管底部,这样试管突然遇冷会破裂。

生:我认为试管口应朝上,是为了避免导管处的水倒吸进试管使试管破裂。

师:很多同学都指出了这套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问题,即试管口的方向不应朝上,应略向下倾斜,提得很好,我同意这一看法。

生:那么,究竟为什么试管口应朝下倾斜呢?师:刚才有 3 位同学对这一问题作了解释,同学们考虑一下,哪位同学解释得最合理,或者你还有什么新的解释呢?生:(讨论后回答)我同意第二位同学的看法,第一种说法不合理,第三种的说法,我认为只要在操作中注意,就可以避免水倒吸。

师:很好,我也认为第二种看法更有说服力。

生:试管口朝下了,药品会不会滑落到试管口?生:应该不会,因为试管口只是稍微向下倾斜一点。

生:可以在导管口处放一点棉花,这样即使药品滑下来也不会堵住导管。

生:导管口不能放棉花,那样会不利于O2导出。

生:棉花是有空隙的,不会阻碍O2的导出。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赞同在导管上放一小团棉花,但同学们的不同意见可以保留,待会儿通过实验结果来比较,看看是放棉花好,还是不放棉花为好?生:我认为这套装置中,注意了试管的高度,使酒精灯正好用外焰对试管底部加热。

生:铁夹夹在试管上的位置不对,应夹在靠近试管口处,这样利用预热试管,否则,预热时,火焰会烧着铁夹的。

师:大家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吗?生:同意。

师:太好了,我也同意。

生:我觉得药品不要堆放在试管底部,这样不利于反应的发生,应该平铺在试管,使药品充分反应(展示他们的装置:药品平铺在整个试管)生:我认为平铺在试管底部,不超过试管的 1/3,这样又利于加热,又可以提高反应效率。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可以参照他的做法,相信一定会大有益处。

生:这套装置中,收集方法是用排水法,这个方法很好。

师: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O2?生:因为O2不易溶于水,而且也不和水起反应。

师:讲得好。

生:但是他的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这样会使收集到的O2不纯。

师:观察得真仔细,非常棒。

生:在反应前,导气管不应该放在氧气瓶,因为刚开始反应时,试管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

生:可是,我什么时候才知道导管口出来的是纯氧呢?师:提得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生: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试验,如果导管口出来的气体使木条复燃了,就是纯氧了。

生:可以将导管口放在水中,观察气泡,如果气泡是比较迅速地产生,并且很连续,就证明这时候的气体是高锰酸钾反应放出的氧气了,就可以开始收集了。

师:这两种思路都很棒,但哪种方法在实验中更具可操作性?你们在实验中去体会一下吧![板书]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观点及时地用提问的格式分类板书。

装置要点: 1、试管口应略朝什么方向倾斜?为什么? 2、导气管伸入试管的长度能不能太长? 3、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什么位置? 4、铁夹的高度应依据什么来调整? 5、药品应怎样正确地装入试管? 6、试管口处应不应放棉花?收集方法: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密度) 1、收集氧气前,集气瓶能不能留有气泡?应怎样操作? 2、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能否立即收集? 3、怎样表明集气瓶已集满氧气?[讨论、追问]学生就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追问,使学生通过讨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装置要点达到共识。

师: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讨论] 学生讲明实验操作步骤(对于不妥的回答,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生:先把药品装入试管,然后将装置安装好,接着就可以对药品进行加热,加热的时候先预热试管,然后对准药品加热,当气泡是连续而均匀冒出时,就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了。

生:我认为在往试管里装药品前,还需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如果装置漏气,不是白费功夫吗?师:补充得很好。

生:我觉得当集气瓶中的氧气满了以后应该及时熄灭酒精灯,让反应停止,这样不会浪费药品。

师:注意了节省药品,很好!生:老师,我认为在熄灭酒精灯前,还应该先让导管离开水面,否则水会倒吸进试管,使试管破裂的。

师:同学们认为他考虑得对吗?生:(讨论后回答)有道理,因为试管冷却后,试管的气压会降低,如果导管在水里,水就容易倒吸进试管里,所以要先把导管离开水面。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的物理知识学得很不错呀![板书]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进行板书。

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将药品装入试管,连接并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 [学生实验] 学生根据讨论得到的认可方案,分组制取和收集一瓶氧气并加以验证。

[评价] 各组同学自我点评实验结果,简要总结。

生甲:水槽中的水在实验后变成了浅红色,可能是因为在导管口处没有放棉花,使高锰酸钾粉未进入导管所致,所以用高锰酸钾制取 O2 时需要在导管口放棉花。

生乙:在实验结束后,有水进入试管,是因为在实验结束后,没有及时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造成水倒吸,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如需停止加热,一定要使导管移出水面后,才能撤走酒精灯。

生丙:没有收集到一整瓶的O2可能是由于高锰酸钾取用的量不够,也可能是因为操作不够熟练造成O2的损失浪费。

生丁:O2出来的速度很慢,可能是因为棉花塞得太多,堵塞了导管,因此棉花应松松地放在导管口上。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通过实验总结,进一步明确黑板上所列各项问题要点,完成相关实验报告。

[反馈练习] 1、 2、 3、教后记:学生的思维多么活跃,学生的智力又是多么的令人惊叹呀!将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给他们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让他们积极地去体验、探究、尝试,那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等待,而是跃跃欲试,主动出击。

学习到的知识不再是“与我无关” ,而是“我的探究成果” 。

我认为这才是一种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探索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空气氧是初中化学重点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新课,它对以后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讲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化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的知识目的: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问题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氧气的制法的性质,对学生进行量变能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手段:本节课设计投影机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程序1、新课导入: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1%,工业上就是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空气制取氧气的。

那么医院用的氧气是不是利用空气制取的呢?如果不是化学实验室里是怎么样把氧气制取出来的呢?又是怎么样收集的呢?设置这些问题是为同学们创造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性趣。

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汾当中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学容。

2、新课讲解: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安排学生阅读课体第17页,氧气的工业制法。

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速度,说明制取氧气的速度慢,时间太长。

加热二氧化锰又说明受热不产生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制取氧气。

而且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说明了二氧化锰的作用。

导出了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一重要的概念。

让同学们总结回答。

这样增加了对综合知识的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氧气制法的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便能灵活运用这一知识来制取一些气体,并运用这些知识在科学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向学生简单扼要的介绍氧气的应用,使学生知道一些氧气的化学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了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建设家园的教育3、归纳总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

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容。

4、反馈练习:为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设计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习题。

而且变化比较灵活,来激发学生的性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