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论文

合集下载

公安院校本科警务保障专业建设研究

公安院校本科警务保障专业建设研究

公安院校本科警务保障专业建设研究摘要:创建警务保障专业,对满足公安保障工作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从警务保障实战需要出发,科学定位警务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探求警务保障专业建设之路径:构建课程体系,加紧编写教材;强化“训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合理学术梯队;促进学生就业,力保学为所用。

关键词:警务保障专业;专业建设;公安教育强有力的警务保障是公安机关正常运转和履行职责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出战斗力。

警务保障是综合性大保障。

既包括公安经费保障和公安装备保障,又包括警察人力资源保障、法制保障、政策保障及信息技术保障。

保障不仅是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是贯穿于警务活动全过程的、持续不断的工作。

目前,公安机关警务保障部门急需专业人才,紧缺既了解公安工作一般业务,又掌握装财、基建、后勤管理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为充分发挥公安院校在培养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公安工作人员上的作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将警务保障作为一个新专业进行建设,这既是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树立大保障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公”的会议精神,使公安机关更好地发挥其执法、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更好地肩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一创建警务保障专业,满足公安保障工作需求保障出战斗力,强有力的警务保障是公安机关正常运转和履行职责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

目前公安机关警务保障部门急需专业人才,尤其紧缺既了解公安工作的一般业务,又掌握装财、基建、后勤管理等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曾于2010年暑假成立“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调研组”,对广州市公安局进行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

调查了解到:(1)实战部门对警务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广州市局民警总数在3万左右,市局装财部门的民警只有150人左右。

专业基本是以财务、会计居多,计算机、建筑等也有,但没有一个人专门的系统的学过警务保障相关知识,人才缺口相当大。

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

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院毕业论文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2011 年4 月 08日学生姓名 黄锦文司法警务 专业名称 2011-04-08论文提交日期龚亭亭指导教师姓名目录一、摘要 (1)二、引言 (1)三、目前我院法警警务技能现状 (2)四、加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工作的必要性。

(3)五、做好司法警察警务保障工作之前提分析。

(3)六、提升司法警察综合素质的几点思考 (4)参考文献资料 (6)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一、摘要关于司法警察警务保障,近年来我国对司法警察警务保障制度越来越重视。

本文对我国如何加强完善司法警察警务保障,就司法警察警务保障当今出现的不足与问题,进行考察并进行粗浅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人的看法。

关键词:司法警察警务保障二、引言司法警察简称法警,司法警察是在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以及国家司法行政机关领导和指挥下进行工作的警察种类。

司法警察按照国家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领导指挥下,依法对死刑犯人执行死刑;在法庭审判进行的时候执行法庭警戒任务;在法庭审判开庭前和开庭结束后执行押解运送人犯的任务。

司法警察按照国家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司法行政机关领导指挥下,在监狱和劳动改造场所对已经判决的人犯执行国家的刑罚。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作为一个独立的警种,担负着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职责。

1997年施行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司法警察的职责、组织管理、警务保障做了详细规定。

但从人民法院法警工作的实践来看,司法警察的警务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目前我院法警警务技能现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是由人民法院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一支准军事化的武装司法力量。

[1]司法警察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以及协助法院判决、裁定的执行。

关于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思考

关于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思考

关于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警务保障的现代化建设也逐步成为了对公安机关提出的新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对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警务保障也需要跟进。

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警务资料的快速查阅和信息共享,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设施化建设。

设施化建设可以提升警务保障的整体水平,使警务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例如,建设现代化的警用车辆、警用装备等设施,可以提高警务工作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重要的建设支撑,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推进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警务保障的建设中来。

综上所述,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思考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只有加强信息化、设施化和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警务保障的水平和效率。

- 1 -。

关于构建现代警务保障体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现代警务保障体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现代警务保障体系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始终聚焦“全省一流、西部领先、全国有名”的奋斗目标,立足“保障、建设、服务、管理”四种职能,在公安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建设及应急保障和队伍建设聚力用劲,稳步推进现代警务保障体系建设。

一、现代警务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在制度规定完善上,为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发展,推动警保高质量发展,近两年来,警保处积极在政府采购、经费绩效管理、内部控制上探索实践,先后修订完善了《**市公安局财务管理办法》《**市公安局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出台了《**市公安局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市公安局中央补助专项资金管理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市公安局重大经济事项管理办法》《**市公安局预算管理办法》和《**市公安局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从制度和程序上进一步规范市公安局的各项预算和财务行为,明确职责,堵塞漏洞,不断提升预算资金绩效。

在应急能力提升上,应急保障的物联网建设、“1+2+N”储备机制和“1+3+N”调运机制、以存代储等做法得到省厅认可,走在各地市州前列,特别是相对应的基础业务技能、警用无人机、财务“往来资金稽查监督模型”三个方面能力过硬、成绩突出,多次被选定代表省厅参加公安部比武,在省厅组织比武竞赛中也先后荣获团体第*、总项第*的好成绩。

在装备建设配备上,2022年,市本级累计投入资金**亿余元(基础投入**万,视觉信息智能信息化应用平台**余万、一般债券资金**万)加强装备建设,为近年来之最,开历史先河;为市局机关更新执法执勤车辆**辆,更新配备率达**%;为全市公安新型单警装备配备**套,全市基层一线新型单警装备配备率已达百分之百。

在警保队伍培训上,积极加强内部队伍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倡导加强“法治警保”“廉洁警保”建设,利用每年业务培训时机,对全市警保队伍加强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内部法规学习,进行业务风险提醒、提示,每季度由分管处领导组织对全处民辅警加强内部法规培训,全市警保队伍业务素质提升明显,各项成果显著。

课题研究论文:浅谈警务战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课题研究论文:浅谈警务战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警务战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一、开展警务战术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越来越复杂,刑事犯罪严重。

群体性事件、袭警、拒捕案件越来越多,黑社会性质的案件也增加,犯罪的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多样化。

这说明警察的作战能力急需提高,加强警务战术的训练,是解决我国目前这种现状的重要方法。

这几年,每天都有民警受伤甚至牺牲,全国平均每天就有1.3位民警牺牲,负伤的人数约为20多人。

警察这一职业在和平时期牺牲人数最多,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处置突发事件和暴力犯罪的警务战术思维和行动,给人民警察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通过对警务战术的教学,使警察在不同条件下能够有效的应付各类犯罪嫌疑人,以较小的付出得到较大的执法效益。

二、警务战术教学训练的内容警务战术的教学内容包括:警务战术理念,相关法律法规,警务战术的基本动作,不同情况的环境中警务战术的具体应用等。

三、警务战术理念(一)增强执法安全意识。

安全是执法活动的重要保障,要想执法安全必须要增加安全意识。

技防不如人防,虽然增加警察的安全保障设备是保护警察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增加警察的安全意识更为重要,安全意识是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必须先确保自己的安全,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国家安全,也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安全。

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意识是保护警察自身和制服、抓捕犯罪分子的前提。

(二)学习和掌握公安执法必备的法律知识。

学习和掌握人民警察法的法律知识。

包括人民警察的职责和权限,法律监督的外部监督,包括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法律监督的内部监督,包括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上级公安的业务部门对下级公安的业务部门,本级公安机关对所属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监督。

四、理论课与训练课的关系警务战术既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也不是单纯的训练教学,而是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理论和训练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警察不仅在理论课中接受学习,更在实践课中加深理解,这样能更加生动形象的接受战术知识,从而更好地打下基础。

对加强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警务保障水平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警务保障水平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警务保障水平的几点思考对加强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警务保障水平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检察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司法警察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为了更好地发挥司法警察“服务检察工作,保障办案安全”的作用,必须加强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警务保障水平。

[关键词]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警务保障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作为人民警察的一个独立警种,是一个特殊的警察群体。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也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检察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司法警察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为了更好地发挥司法警察“服务检察工作,保障办案安全”的作用,必须加强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警务保障水平。

然而在实践中调研发现,目前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单位编队管理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只是形式上归队,全部或部分法警实际仍分配在各部门,法警队伍整体力量难以体现;二是司法警察人员进出机制还不完善,对法警人员离开法警队伍缺乏必要的限制,往往司法考试一通过就跳槽到其他部门,而招录新法警迟延滞后,法警力量断层现象存在;三是部分司法警察长期“游离”于各部门,提升使用的环境非常有限,认为地位低人一等,做的都是从属危险工作且相关待遇不能落到实处等思想普遍存在,导致司法警察的职业荣誉感明显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履职尽责;四是司法警察的法律知识和警务技能参差不齐,在参与执勤中的能力水平与工作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是必然的;五是《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试行)》中司法警察的九项职责没有与《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接体现,相关法规的表述还不统一,现行法律规定对司法警察的职能定位与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司法警察职权模糊,如“协助执行其他强制措施”,如何执行没有明确规定,直接影响执法实践,同时司法警察在处置严重妨碍执勤或存在严重安全威胁的情况下缺乏相应的权力来保障依法履行职责;六是“检警一体化”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检察官对法警职能的认识不到位,不用警、随意用警或检警混用现象存在。

公安学类专业的公安队伍建设与警务改革研究

公安学类专业的公安队伍建设与警务改革研究

公安学类专业的公安队伍建设与警务改革研究公安是国家治安、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公安队伍的建设和警务改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公安学类专业要素揭示犯罪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机制,培养专业警务人员,提高公安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本文将探讨公安队伍建设与警务改革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

一、公安队伍建设公安队伍建设是为了提高警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公安工作的高效和有效性。

公安队伍建设包括人员选拔培训、制度建设和技术装备的更新升级等方面。

首先,人员选拔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基础。

公安学类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胜任公安工作,因此选择合适的人才非常重要。

选拔公安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要求,采取科学、公正的考试和面试方式。

其次,培训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关键。

公安学类专业要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包括法律法规、侦查技术、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案例和实地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

再次,制度建设是公安队伍建设的保障。

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明确警务人员的权责和工作要求,加强领导和监督机制。

同时,要注重激励和奖惩机制,提高警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最后,技术装备的更新升级也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公安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要及时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警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任务完成质量。

二、警务改革警务改革是指对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公安工作的适应性和效益性。

首先,警务观念的转变是警务改革的核心。

传统观念认为,公安工作主要是维护治安秩序和打击犯罪,但现代社会的治安问题远不止于此。

警察应该更加注重预防工作,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警务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是警务改革的重点。

传统的警务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需要引进现代科技手段,并注重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公安技术学科建设

公安技术学科建设

公安技术学科建设一、前言公安技术学科建设是公安机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公安机关现代化水平的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公安技术学科建设的意义、现状和问题、建设思路和对策、建设路径和保障措施。

二、公安技术学科建设的意义1.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犯罪手段不断更新,传统警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而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使公安工作更加高效、精确和快捷,推动警务工作现代化。

2.增强执法能力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执法人员的侦查和调查能力,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警务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通。

3.提升警务形象公安机关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社会治安事件的监控和预防,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也将有助于提升警务形象,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

三、现状和问题1.现状目前,公安技术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级公安机关在技术设备和人员培训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同时,各类信息化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问题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技术设备更新速度缓慢,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2)人员培训不足,无法适应新型犯罪手段的挑战。

(3)信息化系统之间缺乏互通性,资源共享困难。

(4)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漏洞。

四、建设思路和对策1.建设思路公安技术学科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的原则。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技术装备更新、提高信息化水平等多种手段,全面推进公安技术学科建设。

2.对策(1)加强人才培养。

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推行“岗位轮换”制度等方式,提高警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加快技术装备更新。

加强对新型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的侦查和调查能力。

(3)提高信息化水平。

通过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推行“一网通办”等方式,实现各级警务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通。

(4)加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

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制度,确保公民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

论文摘要:当前,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已进入了实质性攻坚阶段,一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和,亟待我们认真加以和解决。

就形势来看,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观,妥善处理好“三大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职业化建设与司法警察日后出路之间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上级法院与本法院的“双重领导”之间的关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认真履行职责与全面服从、服务于审判工作之间的关系。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对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本质、、动力、目的和要求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其内涵十分丰富。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必须保持持久性和承续性,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第三,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所谓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正是一个在强基固本的前提下,不断寻求和实现司法警察自身发展的过程,其必然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发展观”的指导和。

笔者认为,在司法化建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只有跟上的步伐,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才能使这支队伍适应形势的需要,经受住现实的考验并切实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二、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职业化建设与司法警察日后出路之间的关系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试行聘任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目前很多法院已采取了司法警察聘任制,除领导干部和少量骨干外,在35岁以后,大多数法警都需“转岗”或流向。

论和谐社会下如何加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职能模板

论和谐社会下如何加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职能模板

论和谐社会下如何加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职能论和谐社会下如何加强司法警察警务保障职能司法警察作为人民警察的一个独立警种, 担负着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维护审判秩序, 保障审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职责。

警务保障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具有强制性特征的工作, 它融专业性、实践性、科学性为一体, 注重实务, 讲求程序规范, 环环想扣, 细致缜密, 是一门需求不断钻研, 不断探索的专门学科。

一、司法警察在和谐司法中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是进步和社会的多元化, 中国的依法治国进程也日趋加快, 人民法院正式成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最重要的职能机构, 其审判与执行工作也是日趋繁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每年发布的人民法院受案数量的统计报告, 在近年来人民法院司法队伍人员的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人民法院所受理和解决的各类型案件总数却呈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

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日益繁重, 使得各类型案件对法警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广度也是急剧增加, 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能够说, 用警与训警之间的矛盾也是制约司法警察正规化警务训练的重要因素。

在司法制度的锐意改革的今天, 法院审判工作中司法警察的服务职能不断拓展, 警务保障任务也是日趋繁重, 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的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是司法警察工件面临视野的拓展和领域的延伸。

在新的形势下, 司法警察队伍也是将面临一些新型的工作任务, 如一些重大疑难案件的开庭、重大执行活动的应付突发性事情等, 都离不开司法警察的积极参与。

而面对条件下新的审判方式, 司法警察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大, 司法警察工作的视野必须进一步拓展。

其次是司法队伍面临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的压力。

由于司法警察的工件性质、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等特殊性, 其业务素质相对人民法院其它人员而言也有着特殊要求。

作为人民法院重要组织力量的司法警察, 面对日趋复杂的执法环境, 加强正规化的训练, 不断提高法警业务素质, 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以顺利履行日常业务职能的应付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控制等, 是保障法院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也是法院队伍建设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探析

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探析
收 稿 日期 :2 O 1 4 — 3 — 2 8 作者简介 :陈博 ( 1 9 6 4 一 ) , 男 ,江 苏常州人 ,汉族 ,江苏警官学院警察体育教研 部教授,主要从事警务技战术教 学与研 究 工 作 ,南 京 ,2 1 0 0 3 1 。
练 两个 方 向 , 2 0 0 4年 首次 向全 国招收 军事 教育训 练 学专业 研 究生 。2 0 0 6年 3月 ,中 国刑 事警 察学 院获
陈 博

要: 公安 学类警 务指挥 与战 术 学科 专业创 建 于 8 0年代末 ,以 “ 警 察体 育 ” 等 学科 专业 为雏形 ,
历经多次更名转型 ,升级成为 目前的质态。 目 前公安 院校在公安学类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建设方面存 在缺 少独立的学科研 究范式,没有坚实的核心学科 缺少本学科的学术教学基地等 问题;同时,缺少 科学合理的专业与课程建设 ;专业 内在要素 间缺 少统筹规划和协调并进。应正确认识学科建设现状 , 对学科建设进行科 学合理定4 i ;构建合理的专业体 系;优化课程结构 ,提 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以学 科建设 为核 心,以专业建设 为依托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 ,以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 为关键,将教 学学术 视为教 师专业发展的龙头,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学科 专业体 系建设 。 关键词:警务指挥与战术 学科建设 专业体 系
共识。
综上所 述 ,公安 学类警 务指 挥与 战术 学科专 业创 建于 8 0 年 代末 ,以 “ 警 察体 育 ”等学科 专业 为雏
修 订本 科专 业 目录 中将警 务指 挥与 战术专 业再 次予 以确 认 , 并将 该专业 代码 调整 为 0 3 0 6 1 5 T K 。 2 0 1 1年
3 月 8 日国务院 学位委 员会 、教 育部 正式批 准在 法学 、工 学学科 门类 下 ,新增 列公 安学和 公 安技术 两 个 一 级学科 。 这 既是对 公安领 域科 学研 究 的充分 肯定 , 也 是 为 了进 一步推 动 公安科 学研 究 的长远发 展 。 新 设立 的公安 学一级 学科 ,必 然要求 有 归属其 下 的若干 个二 级学科 给予 支撑 ,在 公安 部 向教 育主 管部 门上报 的 《 公 安学 一级学 科调 整建 议书 》中所提 出 的公安学 一级 学科 设置 1 0个 二级学 科 的意见 中,公 安学类 警务 指挥 与战 术二 级学 科毫无 争议 列入 其 中。 “ 长期 以来 ,由于没有 认 识到警 务指 挥与 战术 学科 专业 的建立 是警 务指 挥与 战术科 学发 展 的根本

先进集体材料范文警务保障

先进集体材料范文警务保障

先进集体材料范文警务保障在日常的警务工作中,保障警察的安全和工作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警察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保障警务人员的安全,先进集体材料,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是装备的先进性和完善性。

警务装备要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需求,包括防护、侦查、通讯等方面。

其次是培训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警务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再次是工作条件的改善。

警务人员的工作场所和生活条件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最后是心理健康的关注。

警务人员长期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心理健康问题极易发生,因此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帮助。

只有通过以上方面的全面保障,才能确保警务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和高效。

这也是建设区域警务保障系统的必要举措,有利于提高警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社会形象,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同时,建设先进的集体材料范文警务保障系统也需要注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也被逐渐应用到警务保障中,包括智能监控系统、无人机巡逻、智能装备等。

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警务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也为警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和支持。

除了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加强警民互动,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

只有与社区居民建立密切联系,警察才能更好地获取情报和支持,也能更好地了解社区的实际情况,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加强警务保障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确保警务保障工作的全面落实和有效进行。

在警务保障不断完善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社会的安宁和秩序离不开警务人员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而警务人员的安全和工作保障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综上所述,建设先进的警务保障系统,不仅需要从技术、装备、条件、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全面保障,更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和互信,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和和谐。

关于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思考

关于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思考

关于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警务保障工作也在不断地推进和改善。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和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推进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警务保障的技术力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警务保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我们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警务保障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安全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完善警务保障的管理体系。

警务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和协调。

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规范和流程,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和配合,提高警务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我们需要加强警务保障的人才培养。

现代化警务保障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和能力,我们需要加强对警务保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警务保障的社会化服务。

警务保障不仅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全,也是为了服务公众。

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联系,建立起一种互动式的服务机制,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到警务保障工作中来。

总之,警务保障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们需要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逐步推进警务保障的现代化建设,为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瑞安市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现状及发展论文

浙江瑞安市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现状及发展论文

浙江瑞安市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现状及发展论文社区警务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末才被传入中国。

此后,中国公安部门在继承自身群防群治的工作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借鉴西方国家推行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社区警务战略。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浙江瑞安市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现状及发展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浙江瑞安市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现状及发展全文如下:[摘要] 地表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们饮水的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污水治理刻不容缓。

本文介绍了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分析了农村生括污水处理技术选择本文考虑对接触氧化法进行一定的改进优化,在保证其处理效果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其运行成本,使其适用于农村单户生活污水的处理。

[关键字] 农村污水处理收集处理模式1 瑞安市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现状1.1 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瑞安市公安局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着力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

以“社区民警专职化、社区警务专业化”为要求,促进派出所勤务机制的创新,规范社区警务运行模式,确保最大限度地集中社区民警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抓好社区警务工作。

坚持“工作在社区、驻脚点在警务室、着眼点在群众”的原则,按照“一区一警、一区多警、多区一警”的要求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

对于规模较小、治安平稳的社区,实行一区一警或多区一警;对于规模较大、治安复杂的社区,实行一区多警;其他社区实行一区一警。

社区民警原则上要按实有人口10000:1配置,最少配备数不少于派出所民警的三分之一。

1.2 推行社区品牌警务室的建设各派出所主动与街道(镇)政府做好沟通,把警务室的建设列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与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同步实施。

警务室原则上以新划定的社区为单位,在社区服务中心对应设置,新建警务室一般应建在社区服务中心内,但已建的警务室可以继续使用。

每个警务室要求具备“有场地、有警力、有要件”和“信息采集、控案巡防、窗口服务、纠纷调解、接待群众、安防宣传”等六大功能。

警务保障科工作规划及建议

警务保障科工作规划及建议

警务保障科工作规划及建议警务保障科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部门,承担着为警务活动提供后勤保障的重要任务。

根据目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我提出以下工作规划和建议,以提高警务保障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首先,加强综合协调能力。

警务保障科在为警务活动提供保障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提升装备保障水平。

警务保障科在装备保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否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直接影响到警察执法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科技的发展,并及时引进最新的警务装备和技术,提高警务活动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第三,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

警务保障科的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任务。

因此,我们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同时,要注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激发人员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第四,加强财务管理和资源配置。

财务管理是警务保障科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障的落实。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建立起严格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合理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第五,加强工作标准和流程的建立。

警务保障科的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工作标准和流程的研究和建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标准和流程,确保工作的规范进行和质量控制。

最后,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

警务保障科的工作不仅仅是在公安机关内部进行,还需要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合作。

因此,我们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警务保障工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综合协调能力、提升装备保障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加强财务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强工作标准和流程的建立以及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可以有效提高警务保障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警务活动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后勤保障。

队建公安警务保障队伍建设盛开『绚丽花』

队建公安警务保障队伍建设盛开『绚丽花』

队建公安警务保障队伍建设盛开『绚丽花』公安警务保障队伍建设盛开『绚丽花』没有高素质的警务保障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警务保障工作。

“210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全国各级公安警务保障部门毫不动摇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以制度建设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大力提升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弘扬践行“服务、求实、勤俭、廉洁”的警务保障精神,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和廉政建设,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国公安警务保障队伍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纪律作风、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公安机关共有警务保障人员3.75万名,比2010年增加了7.7%。

同时,各地警务保障部门积极选调招录各类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截至2015年底,警务保障专业人才比2010年大幅增加,其中,财会类增加828名、基建工程类增加53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增加243人,有5269人获专业技术资格,1840人获中高级专业职称,为深入推进“210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顶层设计——明确警务保障队伍建设目标任务2011年9月,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全国公安机关装备财务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三个服务”的总要求,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精业务、善管理、重廉洁的警务保障队伍。

今年3月30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警,增强“四个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强化责任担当,努力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公安队伍。

言犹在耳。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高度重视队伍建设。

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装备财务局局长王俭亲力亲为,多次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部署,及时协调解决警务保障队伍建设中打基础、管全局、利长远的重点难点问题。

根据公安部党委要求,2011年8月,公安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装备财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推进公安装备财务队伍正规化建设”,从统一机构名称、狠抓班子建设、充实专业力量、培养优秀人才、设立总会计师、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绘制宏伟蓝图。

论湖北警官学院国际警务学科建设的特色及其路径

论湖北警官学院国际警务学科建设的特色及其路径
吕 杨
( 湖北警 官学 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3 4 )
【 摘
要】 为 满足 国 际警务 工作 人 才 的需 求 , 湖北 警 官学 院 已设 立 国际警务 专 业 。应从 优化 学科 队 伍 、 更新 教 学
观念、 革新 教 学 内容 、 创 新教 学 方法 等 方面加 强 学科 建设 。 【 关键 词 】 国际警务 专 业 ; 国 际警务 学科 ; 学科特 色与路 径 【 中图分 类号 ] D 6 1 3 . 1 【 文献标 识 码 】 A 【 文 章编 号] 1 6 7 3 —2 3 9 l ( 2 O 1 4 ) 0 6 —0 1 9 0 —0 3
学 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理论融合性、 综合性与渗透 性。
三、 强化国际警务学科建设特色 的基本路径
根据 学科建 设的规 律 以及 我国国际警务人才需 求 的实际, 结合学 院国际警 务专 业人才 培养 的规格、 标准与 范式等 ,我 院国际警务 学科建 设路径 可归
结为 以下 四个主要方面 。
内外的优 势师 资的创新性整合 。国际警务专业应 汇 集学院国际警 务教学科研工作 的一批“ 双师型” 优秀 教授和青年学术骨干 。除此之 外,国际警务专业在 师资队伍 建设方面 的特色还应表现为实行师资队伍 的双 向交流制度,即从基层公安机关选聘部分优秀 警官来学院担任 兼职教 官, 从事本学科 的教学 、 科研 工作 ,同时应将 学院部分专职教师派遣到省 内各级 公安机关进行挂职锻炼。与此 同时,我们还应聘请
2 0 1 4年 6月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J o u m ̄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o f P o l i c e
J u ne . 201 4 N o. 6 Se r . No . 1 5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警务保障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建设及发展需要学习借鉴相关学科的经验。

军事后勤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对象。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军事后勤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素、供应链成为后勤力量结构的基本形态、配送式保障成为后勤保障追求的最佳方式、后勤的社会化保障更加广泛深入。

这些变化给警务保障学科建设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军事后勤保障新变化警务保障学科建设一、警务保障学科建设概述警务保障学是为了确保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研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法制、政策等资源的支援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新兴学科。

它综合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培养从事警务保障工作的技术型与管理型兼备的高级专业人才。

从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看,警务保障学与其他学科在性质、特点、地位、研究内容、手段和实现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

警务保障学科体系,当然也不能照搬其他院校的学科体系,而应根据警务保障工作自身特点和需求,吸取相关学科体系的先进做法,建立符合我国警务保障工作实际需要的学科体系,充分体现公安学的学科优势,促进公安教育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培养警务保障实战人才服务。

警务保障学科的培养对象是面向公安机关公安财务管理岗位、公安装备管理岗位、公安基建管理岗位、公安资产管理岗位、公安被装管理岗位和公安后勤管理岗位等实际业务部门,需要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警务保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熟悉财务、会计等专业技能,了解警务保障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

建立警务保障学科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公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公安学科体系的需要。

作为公安管理学学科的一个新设的专业方向,警务保障是适应时代发展、切合公安事业实际需求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相关学科的建设经验无疑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军事后勤学是一门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部队与警察队伍存在一些共同性,使其成为本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参考对象。

这里以军事后勤的新变化为例,探讨其对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的启示。

二、军事后勤保障新变化(一)后勤要素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素后勤中的信息,是指军队后勤领域内对涉及后勤保障力生成的所有事物的状态、状况、变化等的反映或语言文字的描述。

在传统的后勤理论中,信息不是后勤的基础要素,而是被归入后勤的指挥要素之中。

后勤的基础要素是构成后勤本身实体的、能被人们感知的物质形态的成分。

包括后勤人员、后勤物质、后勤装备、后勤建设和经费五大部分。

但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广泛运用,使信息在后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急剧增强。

准确、可靠、实时、充分的信息,既可以显著地使后勤保障效益提高,还可以使后勤物质的储备量降低。

发达国家军队在后勤建设中都高度关注信息要素,并认为良好的信息是后勤保障能力的“倍增器”。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广泛运用,信息在后勤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被重新认识,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正变为现实。

(二)后勤体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供应链成为后勤力量结构的基本形态军事供应链成为与信息化战争相对应的军事后勤形态,是战争形态演变以及高科技和现代管理方法在军事后勤领域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

军事供应链是指在军事后勤保障过程中,以军队总部级后勤管理与控制中心为核心,由企业供应链和军队后勤系统共同组成的保障网络。

它始于军事物资供应商和制造商,在军队后勤总部指挥控制下,经由战略级军事物流基地、战役级军事物流中心、战术级军事物流供用点,直至部队最终用户,形成相互连接的“链”与“网”。

在后勤体系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国军队都力图运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紧密衔接的后勤体系,即军事供应链,把所有后勤工作全部纳入一个可以共享各种信息和组织统一行动的网络。

当前,军事供应链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1)具有高度整合性,供应链包括了军事后勤保障过程中所涉及军队内外的各种实体,整个供应链使用一个信息网络平台,其核心与关键部分是一个全军一体化的、单一的后勤信息系统。

(2)集后勤管理、后勤指挥、后勤通信、后勤情报、后勤保障等能力于一身。

(3)具有强互连性和相互适应性,其前端处于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后端是由军队后勤系统内部的各级职能部门构成的供应网络。

(三)后勤保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配送式保障成为后勤保障追求的最佳方式配送式后勤保障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来源于近年几场局部战争。

主动、精确地配送式保障已成为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并正以强大冲击力撞击着传统的“粗放型”、“概略型”保障模式。

配送保障,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保障“管线”中全资产可视性,精确预测保障需求,灵活调遣保障资源,采取多种手段主动地在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为作战部队提供所需物资,使保障适时、适地、适量,达到精确高效。

其主要特征为:在价值观念上以作战部队为核心,以保证作战部队最大限度地满意为职责,全力以赴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地点提供正确的补给品;以对部队后勤需求的实时掌握为龙头,用对作战部队需求的准确预测代替传统的战前计划或战中申请;在后勤管理上,从管理静态的物资储备转到管理动态的物资流,以有效管理的动态物资流取代固定的库存物资,以物流的速度取代物资数量;在运补方式上,以直达运补代替逐级前送,利用一体化的联运系统实现对作战部队的直达运补。

(四)军民融合的社会化保障愈加深入广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主要是依托社会办后勤,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把应该而且能够由社会办的事情交给社会,把担负非军事职能的保障机构移交给地方,精简、充实担负军事职能的保障机构,从而形成新的后勤保障体系。

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社会服务保障功能,又可减轻军队自我保障负担,军民两利,优势互补,解决“钱少事多”的矛盾。

实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后勤保障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以社会经济高度产业化、社会分工高度专业化、社会协作高度组织化为前提的。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客观上要求打破人财物资源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封闭与分割,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部队后勤建设的质量效益。

社会化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服务保障社会化、物资保障社会化、医疗保障社会化、运输保障社会化等。

三、军事后勤新变化给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的启示(一)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信息知识理论、信息技术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员过硬的信息素质当今时代,信息在后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急剧增强,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素。

准确、可靠、实时、充分的信息,既可以显著地使后勤保障效益提高,还可以使后勤物质的储备量降低。

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准备把握警务保障的特点和趋势,掌握警务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本领。

一般而言,信息素质是指在信息化条件下履行岗位职能所必备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的总和。

要培养学员强烈的信息需求意识,把增强信息素养作为第一需要,主动求知,终身学习,动态发展,自觉进行信息知识的积累;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洞察力,善于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采集和获取信息。

要培养学员精通相关的信息专业知识、掌握警务信息化的知识及信息化保障知识。

还要培养学员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如获取、处理、传递、转化信息的能力。

(二)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注意对后勤体系结构的研究军事保障的新变化之一,就是供应链成为后勤力量结构的基本形态。

各国军队都在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紧密衔接的后勤体系,即军事供应链,使后勤工作全部纳入可共享各种信息和组织统一行动的网络。

军事供应链的高度整合性、强互连性和相互适应性,使其能够很好地满足军队的实战需要。

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参与全球化的深入,各种风险有增多的趋势,跨地区、跨国突发事件也在增加。

因此,对于处理这些风险事件的警务人员,其后勤保障也要有全局性及各地区公安机关良好的协调性。

这样才能有力保障警务人员在处置事件时的人力、物力、财力。

这既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警务保障学科建设应力争走在时代前沿,为增强警务保障能力作出趋势研判。

(三)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关注保障模式的调研和创新在军事后勤保障中,配送式保障成为后勤保障追求的最佳方式,成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

这种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保障“管线”中全资产可视性,使保障适时、适地、适量,精确高效。

当前,警务保障总体而言还处于一种“粗放型”、“概略型”保障模式。

不管是对人,还是对财、物,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要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精细化的转变,就应该加强对各类警务资产基础信息的搜集、整理、研究。

以此为基础,加强对警务保障各种资产的管理,借鉴配送式保障模式的经验,实现对各种警务保障“管线”中资产的可视性,从而实现配送式保障。

(四)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警务保障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可以说,警民融合的社会化保障也是未来警务保障发展的趋势之一。

依托社会办后勤,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把应该而且能够由社会办的事情交给社会,把担负非警务职能的保障机构移交给地方,精简、充实担负警务职能的保障机构,从而形成新的后勤保障体系。

实行警务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加速警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后勤保障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这样有利于不断提高警务后勤建设的质量效益。

在警务保障社会化的研究中,要注意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生活服务保障社会化。

二是物资保障社会化。

应该说,除了一些特殊的警备物资,大多数警务物资都可以实现社会化保障。

三是医疗保障社会化。

当前,警察作为公务员,在医疗方面享受着公费医疗。

但公费医疗还存在一些限制,使警察在执行公务中产生救护的救护费得不到及时、充分的保障。

因此,适当的参与一些商业保险,可以完善目前的医疗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1]库桂生,黄成林主编.军事后勤新变革[m].解放军出版社,2004.[2]杨学强,黄俊等编著.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概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3]王光,张玲主持.“警务保障学科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作者简介:陈永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j1104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