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地球自转的规律
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的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b22c156767f5acfa1c7cd48.png)
地球表面的线速度大小(海拔为0)
计算公式V=1670·cosφ Φ表示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 00 300 450 600
837 15
900
0 0
线速度 1670 1447 1181 (千米/小时) 角速度 15 15 15 (度/小时)
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
v是线速度,R是赤道半径,h是海拔 高度,φ为地理纬度,T是自转周期。 规律:线速度的大小与海拔高度 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
北京
东京 东9区
旧金山 西5区
堪培拉 东10区
时间 早晚
日期 最晚 日期 最早
区时的推算方法
2006年8月24日晚上9点,世界天文联合 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东1区)通过决议:冥 王星被淘汰,太阳系只有8个行星。 此时北京时间是什么?
东一区 相差7个时区 布拉格 东八区
21+7=28
北京
8月24日晚上9点
探究一: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应用问题
1. 确定时间: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时。 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定位,进而判断该地区地理特征。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
D 10.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 2时 B. 8时 C. 14时 D. 20时 1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 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 白令海峡烈日当空C. 火地岛午夜 太阳高照 D. 尼罗河畔夜幕深沉
2
黄道面
3
赤道面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一轴两面三角度”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间的 夹角,目前为23度26分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 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黄 道平面和赤道平 面的夹角为 2326地轴与黄 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地轴与赤 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地球运动自传转公转
![地球运动自传转公转](https://img.taocdn.com/s3/m/9953ea8ff8c75fbfc77db2b4.png)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球
太阳
地球运动基本形式:
自转 公转
北极星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自西向东
地轴
赤道
侧视
北极上空俯视
南极上空俯视
1、方向: 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 顺时针 方向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 逆时针 方向旋转
●S
●N
自西向东
逆时针
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比较A、B、C三地, (1)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2)自转角速度的关系是
若图中的球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
度最快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 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自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 自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
公转轨道
恒星日与太阳日
1. 当地球位于E1时,太阳(S)、 某恒星(★)、地心、某地点 (P)位于同一直线。
2. 当地球位于E2时,地球已自
转 _3__6_0_°__ , P 又 位 于 同 一 恒
星和地心的连线上。从E1到E2
为_恒__星___日:2_3_时__5__6_分__4__秒__。
3. 当地球位于E3时,地球已自
1月初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黄道面、赤道面
黄赤交角:23º26′
地轴与黄道: 66º34′
规律 (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1.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 度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 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 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第三节地球运动
![第三节地球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aefb9dada38376baf1faea3.png)
2. 区时
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世界各国按其所在时区,实行分 区计时制度(区时制度)。每一时区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为区时或标准时。(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
时区的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东西经度各7.5°为零时区,零时区 向东向西每15°划分一个时区,共划分24个时区:东1区、 东2区……东12区,西1区、西2区……西12区。
南斯拉夫科学家米兰科维奇(M. Milankovitsch)综 合了三者对气候的影响,很好的解释了第四纪的4 次大冰期及3次间冰期的出现,尤其是很好的解释 了最后一次冰期和5000年前后冰后期最温暖气候。
三、时间与历法
㈠ 时间
1. 地方时
地方时,是指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 同的地方时间。 时差:经度每差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360 °, 地方时相差24小时,即相差1天。
自转速度在变慢的过程中也有变快的阶段
自转变快的原因:地球上比重大物质在重力作 用下不断向地心汇聚。
4.地球自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昼夜更替
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地方时
对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影响
⑴ 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 夜节奏
气温、湿度、风、蒸发、和降水等气候要素以及生 物生长发育等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都产生昼夜的节 律性变化。 地球适中的自转速度使地表热量分配适中,从而使 得许多过程不朝极端的方向发展。
⑶ 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 同的地方时间
地球自转产生天体的周日视运动,使不同经度上
的人们处于早、午、晚、夜等不同时间感受状态。
⑷ 地球自转运动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影响
①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https://img.taocdn.com/s3/m/d93ed2180b4c2e3f5727634a.png)
(3)中央经线 ①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号数×15°
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
中央经线均能被15整除 ②时区的范围即将中央经线的度数土7、5°后的范围 3、区时的计算 概念: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 的时刻,称为区时,又称标准时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时区的区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120ºE的地方时
南半球—左偏
偏转的意义 对气流(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动等 都有一定的影响。
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N
1
2
3
1 2 3
S
河口沙坝
汊道间浅滩
三角洲平原
(三)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 地方时不同. ②地理位置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就早,地方时 的值就大.
昼夜更替意义:
如果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自转,那么昼 夜更替的周期不会是一天而是一年。 同时,由于一个太阳日的时间既不是太 长也不是太短,昼夜更替的时间适中,使 得地表的增温和冷却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 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偏转 规律 北半球—右偏 赤道上—不偏 (纬度越大偏转越明显)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 比较:北京和香港的 角速度和线速度
90°N
30°N
0°
赤道线速度V=1670 千米/小时 V=1670×cosΦ (Φ为地理纬度)
南北纬 60°处 , 为赤道的一半;极点为零
人类把人造天体送向太空必须具有第一宇宙速度才能 克服地球引力,为了节省燃料并使火箭具有最大的推 力,火箭发射应选择的地点与方向为( A D) A、向东发射 D、低纬度 B、向西发射 E、中纬度 C、向南发射 F、高纬度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a32ef45c9b89680202d82577.png)
4 周期:
恒星年: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 返运动的周期。
太阳直射点: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地球上的那个地点
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1、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 A点时大致是
O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C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读图,判断图中各点的时间:
①__6__月_2_2__日__0__时
●②
②__6__月_2_2__日__3__时
③
●
●
④
③__6__月_2_2__日__6__时
●①
④__6__月_2_2__日__1_2_时
2、确定日期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⑴此时北京时间是几点?
2时
180°
⑵太阳直射点的 地理坐标是:
θ
0°
(90°W,15°N)
晨昏线与过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夹角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3、确定昼夜长短
昼长=昼弧÷ 15 ° 夜长=夜弧÷ 15 ° 昼长+夜长=24h
日出时间=12-昼长/2 =夜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昼弧
化规律是
,
,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
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自然地理原理和规律
![自然地理原理和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fddfa2eaf45b307e87197c0.png)
十、世界各地区、国家和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东亚——季风气候(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东南亚、南亚——热带季风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为主
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雨林、热带草原面积大
中亚——温带大陆性为主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最典型,但温带大陆性面积大 北美洲——温带大陆性面积最大 澳大利亚——半环状分布 十一、大气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产生 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
昼长15小时
日出
正午12时
日落
读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 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摄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4-5题。 4、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C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5、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解析:由题意可知 120°E————9时 75°W————? 由此计算P点的日落时间 为20时。
6、太阳升落的方位问题
两分日日照图
北半球冬至日日照图
北半球夏至日日照图
1、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日影朝向正西) 正西日落(日影朝向正东)。
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东北方向日出(日影朝 向西南);西北方向日落(日影朝向东南)。
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方向日出 (日影朝向西北);西南方向日落(日影朝向东北)。
时间
补给特点
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雨季 流量较大,流量随降 我国季风区和世界
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上绝大多数河流 雨季形成汛期 季节性积雪 春季 流量变化小,形成春 温带和寒带地区、 融水补给 我国东北地区 为主 汛
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
![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7f9c4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5.png)
时区的划分
时区的定义
时区的影响
地球上的时间区域是根据地球自转和经 度划分的。每个时区覆盖经度15度,并 规定一个标准时间,称为区时。
时区的划分使得不同地区能够根据当 地时间进行生活和工作,方便了国际 交流和合作。
时区的划分方法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从 西向东依次递增,相邻两个时区相差 1小时。
地球公转的定义
1 2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它是地球最主 要的运动形式之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 向东。
3
地球公转的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即一个恒星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
01
椭圆形轨道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椭圆形的轨道,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接近
地球上的气候分布
气候的形成因素
01
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地形、洋流、大
气环流等。
气候带的划分
02
地球上根据纬度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带,每
个气候带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
气候分布的规律
03
气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赤道附近地区通常较热,而
靠近两极地区则较冷。
洋流和季风的形成
洋流的定义
洋流是指海洋中大规模的流动, 是由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和地球 重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洋流的分类
洋流可根据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 流和补偿流等类型。
季风的形成
季风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和气压分 布不均引起的,导致不同地区在一 年中的不同时间受到不同方向的风 的影响。
05 地球运动的探索历程
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
地球的运动(全)
![地球的运动(全)](https://img.taocdn.com/s3/m/5499fa64af1ffc4ffe47acb4.png)
时间换算的基本方法
1.求地区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 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即“东加西减”。 3.如果存在交通位移,计算时要考虑时间的消耗。 4.上述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用结果减去24, 日期加一天;结果若小于0,则加上24 ,日期减一 天。
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不偏转。
归纳:南左北右赤不偏。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例、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 丙 ;哪 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泥沙淤积 , 可能最终会与 小岛相连 丁 。
活动:
在世界各地,正午时刻的地方时都是一样吗?
在中国北京刚日出而在美国纽约已经日落, 为什么?
(三)地方时 时区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 26’N
夏至
北回归线 秋分 赤道
夏至
0º
春分 南回归线 冬至
春分
23º 26’ S
23· 5º N 0º 23· 5º S
夏至:6月22日
夏至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冬至:12月22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3月21日——9月23日(夏半年) · · · · · · · · · · · · 南半球: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冬半年) 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 6月22日——12月22日 · · · · · · · · · · · · · · · · · 往北移动: 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更替(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夜弧 赤道 黑 夜 晨 昏 线 白 天 昼弧 太 阳 光 线
晨 昏 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地球的运动-自转
![地球的运动-自转](https://img.taocdn.com/s3/m/8a5a8840cf84b9d528ea7a48.png)
12时之间,则该点位于晨线上;当该点地方时在12时~24
时之间,则该点位于昏线上。
目录
2.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南北半球
上图中若 极点;若 极点。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
目录
3.确定地方时
目录
目录
4.确定日期和节气 (1)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 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2)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日期 6月22日 节气(北半球) 夏至
(23° 6′)
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2008年10月22 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后经过多次机动降 轨,使轨道远月点高度从7 502千米降到100千米,近 月点高度从200千米降到100千米,由初始的椭圆形工 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轨道。据此回答2~3题。
2.“月船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 于(双选)
材料2:“神舟八号”着陆当日某时刻的太阳光照图。
5、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 午5时闭市。如果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 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 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D A、东京(东经139.5°) B、香港(东经114°) C、伦敦 D、纽约(西经74°)
(90°-28°30′)×111千米+(90°-40°)×111千米= (61.5°+50°)×111千米=12 376.5千米。
(一)地球的公转: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 2.公转周期: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考点3:地球运动
![考点3:地球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7acacee9856a561252d36fe8.png)
(1)NA 的 经 度 为 : 60°E _________ NB的经度为: __________ 180°
(2)这时北京为3月____ 22 日 4 时。
(三)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产生条件:物体沿地表水平运动 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 实例:风、水流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手定则
偏转后物体的运动方向
参照物 角 度 恒星日 恒星
3600
周 期
23时56分 4秒
太阳日 太阳
360059’
24小时
1、某天文小组进行天文观测,他们在9 月19日晚8点将天文望远镜正对某恒星, 若望远镜的位置不变,9月20日晚再次从 望远镜中看到这颗恒星的时间是: A、20时 B、20时3分56秒 C、21时 D、19时56分4秒
图4-3
7、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
N
A B
A
S
N
N C D
8、有关北京、海口、哈尔滨、广州四地地球自转的速度正确的是:
A、四地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B、四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C、自转的线速度由快到慢是:哈尔滨、北京、广州、海口 D、自转的角速度由快到慢是:哈尔滨、北京、广州、海口
A
9、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B A、地球自转的周期 C、23h56’4”
本初子 午线
(1)地方时相同的 是 B、C 。此时本初子 午线的地方时是12时, 求这D点的地方时。 (2)四点自转的线速度 由快向慢排列依次 是:A=D〉C〉B。
B
9点
C
A
D
3.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180°是日界线 分属两个日期的界线: 180° 0时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与日期早晚
早一天
晚一天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89a309d01f69e314232948f.png)
方时 ④116°E经线上的地方时,正确的是……(B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昼夜半球图,回答:
(1) 此时G地为 12 点钟,和他同 时刻的是 E,F 点,M地为24/0点钟
M
(2)此时B地为 6 点钟,A地为 4 点 钟, C地为 8 点 ,D
地为 8 点
74
E A 00
D
B
F
G C
.
67
.
时区与区时
15º 0º 15º 30º 45º
180º
西 中东东东
东西
…… 一 时 一 二 三 ……十 十
区 区区区区
二二
区区
1、时区的划分:
时区与区时 全球分为24个时区, 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东经所在时区为东时区,西经所在时区为西时区
68
.
时区
实行分区计时
(1)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俯视图
北半球
6时
南半球
18时
12时
0时
18时 6时
12时
S 0时
6时 18时
12时
18时 6时
0时 12时
S
0时
6时 18时
12时
0时 12时 S 0时
76
18时
6时
.
探究 :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
后,水兵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为什么?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 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 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的运动的基本特征及两种运动形式的关系
![地球的运动的基本特征及两种运动形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97878096edb6f1aff001f60.png)
黄道平面
二、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关系 1、关系: 地球斜着身子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2、特点: ①地轴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黄赤交角大小基本不变。 ③运动方向不变。 3、影响: 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
(二)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移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1)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南)半球的时间范围 (3)太阳直射点向北(南)移动的时间范围 (4)地球上每年有太阳直射的范围,有两次直射的范围
4、二分二至日的 判读:五步法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23°26'N
春分 3月21日
23°26'S 南回归线 冬至 12月22日
R
V0
(二)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地球公转轨道叫黄道
远日点
中心 太阳
近日点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3、公转周期:1个恒星年
北逆南顺
公转方向
4、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S
太阳
S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太阳
N
N
公转方向
5、公转的速度
活动: 地球公转速度有什么变化?
速远 度日 慢点 7月初
S2
中心
S
S
冬至
S
夏至
秋分
S
秋分
S
S
夏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 冬至 春分
P E2
E3
太阳日
角速度
——地球 表面某点 在单位时 间内转过 的角度。
3、自转速度
——地球 表面某点 在单位时 间内转过 的弧长。
线速度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a74f2ad6b9f3f90f76c61b57.png)
运动 形式 自转 公转
旋转 中心
方向
周期
速
度
角速度 线速度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绕转中心: 地轴 绕转中心: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方向: 自西向东,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一个恒星日, 周期:一个恒星日,23h56’4’’ 一个太阳日, 一个太阳日,24h 角速度:处处相同 15/h, 10/4’ 速度: 速度: 角速度:
北回 归线
赤道
A
B
赤道
D C
南回 归线
观察四地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一轴两面三夹角” 一轴两面三夹角” 一轴两面三夹角
“一轴”指地轴; 一轴”指地轴; 一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夹角”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 三夹角” 交角为23 26′ 23° 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 角为66 34′ 66° 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90° 为90°。
自转的真 正周期
线速度: 赤道向两极递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纬60 赤道的 南北纬 0是赤道的一半 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影响
1、昼夜更替 周期: 1个太阳日 24h 周期: 有不同的地方时 2、不同 经度 有不同的地方时 地方时: 经度每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地方时: 经度每隔 0,地方时相差 小时, 小时, 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经度每隔 0,地方时相差 分钟 东加西减 时区和区时: 每个时区跨经度15 , 时区和区时: 每个时区跨经度 0,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小时 东加西减 标准时间 日界线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https://img.taocdn.com/s3/m/ae8d6b7bf242336c1eb95ea8.png)
B地的地方时=10时26分
-(4分×40 ° ) = 7时46分
返回
求经度
2.已知AB两地地方时和A经度,求B地经度。 解题过程: 1.先计算出A、B两地的时间差(B-A或A-B) 2.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
B地的经度=A地的经度±(时间差/ 4分)
东经以东,西经以西用“+”, 反之用 “-”。 例:A地为10时24分,经度为120°W,B地为11时, 求B地的经度。 B地的经度=120°W - 36分 / 4分 = 111°W
在丁地的
什么方向。
• • 1. 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 A. 地球绕两极点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 • B. 地球自转360°,需时间23时56分4秒 • C.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均为15°/秒 • D.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30千米/秒 • 2.当地球自转时,地表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零的地点 • • •
春分点(3月21日前后)
远日点 (1月初) 秋分点(9月23日前后)
近日点(7月初)
2.周期:地球公转360° 3.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所需时间为365日6时9 ①平均角速度:约一 分10秒.叫一恒星年 天1° ②平均线速度:约30㏎/秒
• 课堂练习:
1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球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 B:地球公转一周需365日5时3分56秒 C:每年一月初,地球公转在远日点附近 D: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较慢
返回
3、区时:每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叫区时。
180o
7.5 W
o
0
o 7.5 E
o
15oE
22.5oE
120oE
地球运动形式及自传与公转的特点
![地球运动形式及自传与公转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2d09c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8.png)
地球的自转速度: 角速度:除两极外,其它各点的角速
度相同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地球的公转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一个恒星年
分10秒
365日6时9
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 最快
远日点(7月初) 最慢
二、地球的公转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一个恒星年
分10秒
365日6时9
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 最快
远日点(7月初) 最慢
地球自转与公转形式的比较:
运 旋转 动 中心 形 式
方向
自 转 地轴 自西向东
周期
一个恒 星日
公
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个恒星 年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除两极外,其他各 由赤道向两极递 点的角速度相同 减
规律: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0,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 6月22日, 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半球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小值 12月22日,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小值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3、四季
1、天文上:
夏季是一年中 冬季是一年中
白昼最长 白昼最短
, 太阳高度最高 的季节; , 太阳高度最低 的季节;
2、气候统计上: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11、12、1月为冬季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知识讲解)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a9fc82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1.png)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考点解读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知识清单1.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2.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规律 3.黄赤交角及影响 参考答案: 1.自转轴 不动 北极星 逆时针 顺时针 23 56 4 24 角度 无角速度 15° 无线速度 递减 2.太阳 西 东 公转轨道 椭圆 焦点 近日 远日 真正 365 6 9 10 回归 365 5 48 46 近日远日 近日 远日 3.赤道 黄道 23°26′ 南北回归线 回归年 要点精析 要点一: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1)运动轴心及轨道:★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 º 34′夹角。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3)周期:①恒星日:自转360º,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自转360º 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
应用:恒星日:(用于天文观测)以恒星作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360º,时间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是生活周期,用于计时。
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4)速度:①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 º /小时②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 ),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
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注意: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影响自转线速度的因素:纬度、海拔【典型例题】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 、T 在同一纬线上。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A .南半球低纬度B .北半球中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D .北半球高纬度2. R 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 .丘陵B .盆地C .山地D .高原解析:第1题,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越向南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越高,所以说该地在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30°纬线的线速度为1447/小时,图中线速度数值介于二者之间,所以位于低纬度,故答案选A 。
『地球的运动』之地球自转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之地球自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896d4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3.png)
『地球的运动』之地球⾃转知识点总结⼀、地球⾃转的基本特征1.⽅向:⾃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的⽅向,西经度减⼩的⽅向即为地球⾃转⽅向。
2.周期:1个恒星⽇(23时56分4秒)。
3.速度(1)⾓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转⾓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2)线速度:随纬度增⼤⽽减⼩。
图解地球⾃转的⾓速度和线速度思考1.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的地区?提⽰:纬度越低,⾃转线速度越⼤;海拔越⾼,线速度越⼤,发射时节省燃料。
2.在航天发射时为什么总是向偏东⽅向发射?提⽰:顺着地球⾃转⽅向,充分利⽤地球的⾃转速度,节省发射燃料。
考点分析1.影响地球⾃转线速度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负相关海拔海拔越⾼,线速度越⼤正相关2.地球⾃转线速度⼤⼩的应⽤(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的为北半球;越来越⼩的为南半球。
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低地球⾃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同纬度其他地区⼤,即地势较⾼(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地、⾼原等);地球⾃转等线速度线凸向⾼处,说明线速度⽐同纬度其他地区⼩,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地、盆地等)。
⼆、地球⾃转的地理意义1.产⽣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为昼半球,AOB︵为晨线。
(2)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的⼀半。
由于地球不停地⾃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3)周期:1个太阳⽇,即24⼩时。
2.产⽣时差(1)地⽅时①定义:因不同经度⽽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②特点:同⼀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时相差1⼩时。
(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f5fa6e227d3240c8447efb7.png)
66°34´S
赤道 昼夜平分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南极圈内极昼
66°34´N
太
23°26´N
阳
23°26´S
光
66°34´S
66°34´N
太
23°26´N
阳
23°26´S
光
66°34´S
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太
阳
直 射
夏至
昼最长
北 回 归
6月 22日
夜最短
线
太阳直射赤道
3月21日 春分
夏昼夜平分冬 半半 年年 昼昼 长短 夜夜 短 昼夜平长分
秋分 9月23日 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
太
阳
冬至 直
昼最短 夜最长
12月 22日
射 南 回
归
线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分时段分析:
北半球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春分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春分日~夏至日
北半球
夏至日
北回归线
周期:
速度:
周期 1恒星日 1太阳日
自转转过角度 3600
360°59′
时间长度 23小时56分4秒
24小时
应用 科学研究计时
生产生活计时
地球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基本情况
绕转中心: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1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转过360º
周期:
从天北极俯视
公转方向
太阳
N
N
公转方向
从天南极俯视
公转方向
太阳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造成差异的原
因是地球自转的同时
还在公转。
3、自转速度
(1)角速度 (2)线速度
(1)角速度
N
规律总结: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15°/时,除南北两
极点是0外,任何地 点 的角速度都相同。
S
(2)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转过弧长,单位是千米 /时或千米/秒。
恒星日
在E1位置
地球的某一点 同时对准了太阳 和太阳后面的 某一颗恒星
同一恒星是什么意思?
同一恒星是什么意思?
同一恒星
在E2位置
地球上的这一 点又重新对准 了这颗恒星
同一恒星
在E2位置
地球上的这一 点又重新对准 了这颗恒星
同一恒星
在E2位置
地球上的这一 点又重新对准 了这颗恒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但地球自转的线
速度明显不同,
原因是(
)
A.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B.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2) 图中a、 b两点纬度相同,
但地球自转的线
速度明显不同,
原因是( B )
A.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B.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速度 线速度
自转周期
1.下列地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 (不考虑地形)的是( )
A. 哈尔滨 C. 广州
B. 北京 D. 南极长城站
1.下列地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 (不考虑地形)的是( C )
A. 哈尔滨 C. 广州
B. 北京 D. 南极长城站
2. 下列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莫斯科 C. 里约热内卢 B. 旧金山 D. 新加坡
此时地球上的 这一点却没有 对准太阳 在E2位置
地球上的这一 点又重新对准 了这颗恒星
同一恒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同一恒星
地球转了角 才重新对准太阳 =59´
在E3位置
同一恒星
地球转了角 才重新对准太阳 =59´
在E3位置
同一恒星
地球转了角 才重新对准太阳 =59´
在E3位置
r
B
R
A
r
B
R
R
A
r
B
某纬度线速度V
R
R
A
=赤道线速度
1670km/h×COS(纬度)
同一纬度,不同海拔的两地自转线速
度是否一样?
同一纬度,不同海拔的两地自转线速
度是否一样?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自转半径 = r+h
【活动】
假设地球是正球体,完成P17表格的计算。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一)地球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自转方向 2、自转周期
3、自转速度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俯视:逆时针方向
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
1.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
A
B
C
N
S
D
1.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
v是线速度,R是赤道半径,h是海拔 高度,为地理纬度,T是自转周期。
3、自转速度
(1)角速度 (2)线速度
规律总结: 从赤道向两极减小;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 南北纬60°处 ,为赤道的一半;极点为零。 地表任一纬线的线速度的计算公式: 1670千米/小时×cos纬度数 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
总结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运动
自转中心 自 地 转 轴
自转方向
角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逆时针转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顺时针转
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都相等。 o o 约为15 /小时,1 /4分钟,1′/4秒。 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赤道处线速度最大 (1670km/小时) ,线速度因纬度而不同 ——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为23时56分4秒,即1恒星日。
2 π(R h) cos v T
)
2. 下列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D )
A.莫斯科 C. 里约热内卢 B. 旧金山 D. 新加坡
3. 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E3 P P E2 b
) A. a
B. b C. a+b
a S
P
E1
D. a-b
3. 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C )
E3 P P E2 b
A. a
B. b C. a+b
a S
【思维拓展】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试着推导出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 线速度计算公式?
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
2 π(R h) cos v T
v是线速度,R是赤道半径,h是海拔 高度,为地理纬度,T是自转周期。
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
2 π(R h) cos v T
P
E1
D. a-b
4. 下面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
值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 题:
(1)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中纬度
)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1)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中纬度
A)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2) 图中a、 b两点纬度相同,
太阳日:24时
2、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 的角度 太阳日
长度
应用价值
恒星日
2、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 的角度 太阳日 360 °59′
长度
应用价值
昼夜交替的 周期(用于 人民生活) 真正周期 (用于科学 研究)
24时
恒星日
360 °
23时56分4秒
1个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2、自转周期: 1个太阳日: 24小时
A
B
C
N
S
D
2.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是( )
A. S C. D. 90W 0 0 B.
N
90W
2.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是( D )
A. S C. D. 90W 0 0 B.
N
90W
2、自转周期:
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2、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 的角度 太阳日 长度 应用价值
旋转半径小 线速度小
想一想:
赤道与任一纬度周长是 Nhomakorabea否相同?
单位时间内
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
扫过的弧长
是否相同?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规律总结: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 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南 北纬60°处 ,为赤道的一半; 极点为零。 计算地表任一纬线的线速度的 公式: 1670千米/小时×cos 纬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