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1.岩体:位于一定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宏观地质界面(断层、节理、破碎带等)分割下形成的有一定结构的地质体。
由结构面与结构体组成的地质体。
2.岩石:是经过地质作用而天然形成的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含结晶和非结晶的)集
合体。
3.岩(体)石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石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
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4.结构面:指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宏观地质界面或带。
5.岩石质量指标(RQD):指大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钻孔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6.空隙指数:指在压力条件下,干燥岩石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干重量的比值。
7.软化性:软化性是指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
8.软化系数:指岩石试件的饱和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9.膨胀性:是指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10.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下达到破坏的极限值。,
!
11.抗拉强度:是指岩石试件在单向拉伸条件下试件达到破坏的极限值。
12.抗剪强度:是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13.形状效应:在岩石试验中,由于岩石试件形状的不同,得到的岩石强度指标也就有所差异。这种由于形状的不同而
影响其强度的现象称为“形状效应”。
14.尺寸效应:岩石试件的尺寸愈大,则强度愈低,反之愈高,这一现象称为“尺寸效应”。
15.延性度:指岩石在达到破坏前的全应变或永久应变。
16.流变性:指在外界条件不变时,岩石应变或应力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17.蠕变:指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岩石的变形随时间不断增长的现象。
18.应力松弛:是指当应变不变时,岩石的应力随时间增加而不断减小的现象。
19.弹性后效:是指在加荷或卸荷条件下,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20.峰值强度:若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峰值,峰值最高点的应力称为峰值强度。
21.长期强度:指长期荷载(应变速率小于10-6/s)作用下岩石的强度。
$
22.扩容:在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中,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岩石中的破裂或微裂纹继续发生和扩展,岩石的体积
应变增量由压缩转为膨胀的力学过程,称之为扩容。
23.应变硬化:在屈服点以后(在塑性变形区),岩石(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呈上升曲线,如要使之继续变形,需
要相应地增加应力,这种现象称之为应变硬化。
24.疲劳破坏: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会在比峰值应力低的应力水平下破坏的现象。
25.疲劳强度:是使岩石(材料)发生疲劳破坏时循环荷载的应力水平的大小(非定值)。
26.速率效应:是指在岩石试验中由于加载速率的不同而引起的岩石强度的变化现象。
27.延性流动:是指当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应力增大很小或保持不变时,应变持续不断增长而不出现破裂,也即是
有屈服而无破裂的延性流动。
28.脆性破坏:是指岩石在破坏前变形很小,出现急剧而迅速的破坏,且破坏后应力降很大。
29.延性破坏:是指岩石在破坏前发生了较大的永久塑性变形,并且破坏后应力降很小。
30.强度准则:表征岩石破坏时的应力状态和岩石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表示为极限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间的
关系方程:σ1=f(σ2,σ3)或τ=f(σ)。
31.塑性变形:在外力撤去后不能够恢复的变形。2.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分类
;
二.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分类
l.结构面:①指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宏观地质界面或带。
②又称弱面或地质界面,是指存在于岩体内部的各种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假整合、不整合、
褶皱、断层、层面、节理和片理等。
2.原生结构面:在成岩阶段形成的结构面,根据岩石成因的不同,可分为沉积结构面、岩浆(火成)结构面和变质结
构面三类。
3.构造结构面: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结构面,如劈理、节理、断层面等。
4.次生结构面:指在地表条件下,由于外力(如风力、地下水、卸荷、爆破等)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界面,如卸荷裂隙、
爆破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及泥化夹层等。
5.结构面频率:即裂隙度,是指岩体中单位长度直线所穿过的结构面数目。
6.结构体:结构面依其本身的产状,彼此组合将岩体切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以及成分各异的岩石块体,被各种结
构面切割而成的岩石块体称为结构体。
7.结构效应:是指岩体中结构面的方向、性质、密度和组合方式对岩体变形的影响。
8.剪胀角(angleofdilatancy):岩体结构面在剪切变形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向位移与切向位移之比的反正切值。
9.节理化岩体:是指被各种节理、裂隙切割呈碎裂结构的岩体。
10.结构面产状的强度效应:指结构面与作用力之间的方位关系对岩体强度所产生的影响。
¥
11.结构面密度的强度效应:指结构面发育程度(数量)对岩体强度所产生的影响。
12.岩体完整性指标:是指岩体弹性纵波与岩石弹性纵波之比的平方。
13.岩体基本质量:岩体所固有的、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最基本属性,岩体基本质量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
决定。
14.自稳能力:在不支护条件下,地下工程岩体不产生任何形式破坏的能力。
15.体积节理数:是指单位岩体体积内的节理(结构面)数目。
16.岩石质量指标(RQD):长度在10cm(含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称为岩石质量指标
RQD(RockQualityDesignation)。
三.岩体中天然应力及其量测
1.地应力:自然状态下在原岩体中存在的由于岩石自重和构造应力形成的分布应力称为地应力,也称岩体天然应力。
2.原岩应力:在工程中指天然存在于岩体之中(内部)而与任何人为因素无关的应力,也称天然应力。
3.残余应力:指没有外力作用时在岩体内部由于某种原因在整个岩体内的不均匀的变形而引起的应力。
:
4.初始地应力:岩体中存在的未受到工程扰动的原始应力状态下的应力。
5.自重应力:由于岩体自重而产生的天然应力叫自重应力。
6.构造应力: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场,这种应力与一定范围地质构造有关,其主要特点是水平应力
大于覆岩垂直应力分量。这一作用可以持续到地层深处。
7.应力重分布:岩体受到工程活动扰动,引起岩体中初始应力的转移变化形成的新的应力场状态。
8.二次应力:相对于初始应力而言,岩体上或岩体内部受到人类工程活动扰动,引起初始应力自然平衡状态的改变,
使一定范围内的原始应力重分布形成的新的应力称为二次应力,或称次生应力。次生应力直接与工程稳定性有关。
9.垂直应力:地下岩体中上覆岩层的重量所造成的应力。
10.切向应力:作用于巷道截面的切线方向的应力。
11.径向应力:垂直于巷道周边切线的正应力。
12.岩爆:是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发生突然脆性破坏的现象。一般在地应力较大部位,岩石被挤压超过其弹性限度,
聚集的能量会突然释放出来,伴随有声音、碎石飞散、坠落等现象。
13.构造线:指区域性挤压应力所形成的构造形迹,也就是指与产生地质构造运动的压应力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和地面的
交线。
14.现代构造应力:就是现今正在形成某种构造体系和构造形迹的应力。
—
四.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1.围岩:指由于人工开挖使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而这部分被改变了应力状态的岩体称为围岩。
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在发生应力重分布的那一部分工程岩体称为围岩。
2.围岩压力:地下洞室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