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对颈腰椎病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肝病病位

“故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
“肝气、肝风、肝火,三者 同出异名。冲心、犯肺、侮 脾、乘胃。挟寒、挟痰。本 虚、标实。”



乘胃





—王旭高
ü耗(伤)肾 ü挟瘀、挟毒 ü虚实交错 ü证情多变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1
肝病的传变
《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肝,三日而 之脾,五日而之肾” 《经脉卷六》:“肝病传脾,脾当传肾” 《理瀹骈文》:”邪客于人,皮若弗治, 舍于肺,曰肺痹;肺传于肝,曰肝瘅; 肝传于脾,曰脾瘅;脾传于肾,曰疝瘕; 肾传于心,曰瘈;若弗治,心反传于 肺……”。
者神昏谵语,如在重型肝炎和肝性昏迷中常可 见到 二是肝火对肺的危害,即木火刑金,出现咳嗽、 气喘、黄痰等
8
肝的病理特点
肝风易动 《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阳化风。肝病日久,肝肾阴虚,水木涵木,
肝阳浮越,阳亢化风。《临证指南》:“肝为 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 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热极生风,多系肝郁热久化火,热极则生风, 表现为肢抽、项强,甚则角弓反张、神识昏糊 等。又有因脾不健运水聚者,肝火旺,则煎熬 成痰,痰火交炽,风水相煽,出现痰聚中焦而 上泛,火借风力而飞扬的病理表现,在治疗上 就重在清肝泻火或镇肝潜阳,或清上填下以达 到熄风的目的
乙肝:传染源为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经 注射或粘膜接触含HBV的血液或分泌物传播。垂 直传播,医源性传播。感染率男多于女,年龄越 小越易发展为慢肝、肝硬化或病毒携带者
3
肝病病因
(一)湿热郁结 外感湿热,湿热交蒸,郁结肝胆,肝胆失于疏泄,而成黄 疸,阳黄之证以黄色鲜明如橘皮为特点,多伴有发热征 候。湿热之邪为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成因,并始终贯穿 慢性肝病的全过程
7
肝的病理特点
肝火易炽 湿热蕴结。戴思恭:“常者为气,变者为火”, 气有余便是火,肝气郁久可以化热。肝郁影响脾 的健运,水湿不得运化而停聚,湿与热合则形成 湿热,发为黄疸,小便黄赤,大便粘腻等症状 肝火上扰。极热化火,火性上扬,则可见到目赤 肿痛,头晕目眩或耳聋等症 一是热扰心神,轻者心悸怔忡,烦躁易怒,重
9
肝的病理特点
肝阴易虚 肝火素旺或肝郁久而化热最易耗伤肝阴,引起肝 阴亏虚。《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 虚则目荒荒无所见,耳无所闻,” 。慢性肝病后 期,多肝阴虚的证候,如胁隐痛、耳鸣、多梦、 烦热等,而且肝阴虚日久常可累及肾阴,使肾水 亏竭,形成肝肾阴虚 肝血易亏 肝病日久,最易耗动肝血,引起肝血虚少。《笔 花医镜》说:“肝之虚……血少也”,《灵枢》: “年五十岁,肝气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症见双眼视物昏花、干涩羞明、爪甲枯脆、乏力 等。唐容川:“补血者总以补肝为要。”
中医肝病临证辑要
1
概述
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 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 “黄疸”、“胁痛”、“臌胀”、“癥积” 干扰素(IFN)、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 韦及干扰素ɑ-2a 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抗病毒、调节 免疫功能、恢复肝功能 临床表现:乏力、纳差、腹胀、肝病面容、肝掌、 蜘蛛痣、肝脾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 黄疸和发热,隐性感染较多见
(二)情志内伤 情志过亢而导致肝的疏泄太过,肝气有余,肝火上逆, 表现为气血逆乱之证 忧思抑郁,导致肝的疏泄不利,气机阻滞形成肝气郁结, 表现为各种郁证 悲哀、惊恐、思虑过度可损伤肝气,导致肝气虚而表现 为肝魂不藏、升发无力,疏泻不及
4
肝病病因
(三)劳伤虚损 劳神过度、劳力过度和房劳过度 大虚久病损伤
2
肝炎分类:
HAV(甲)HBV(乙)HCV(丙)HDV(丁)
HEV(戊)HFV(己) HGV/GBV-C(庚)
TT病毒(TTV) SEN-V
流行病学:
甲肝:传染源为急性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经粪-口途 径传播,散发流行多为日常生活接触,较多见; 爆发流行多为水源食物污染。好发于儿童或青少 年,易获得持久免疫
14
病位多变
肝病及肾: 肝肾同源,水能生木,一般也把肝病及肾称之 为子病及母 临床上肝病及肾的影响主要是肝郁久而化热, 热盛伤阴所引起的肾阴不足,如腰膝酸软、梦 遗滑精、失眠多梦等 李中梓 《医宗必读》:“血不足者濡之,水之 属也,壮水之源,木赖以荣。……气有余伐之, 木之属也,伐木之干,水赖以安。”
13
病位多变
肝病及脾: 《内经》“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 胜”,“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生理上,肝依五行关系而克脾土,在病理情况 下就可以乘脾。临床上见肝郁脾虚的临床证候, 如食欲差、乏力、腹胀、便溏等,甚至因脾虚 水湿凝聚而发为水臌,湿与热合发为黄疸 李冠仙提到:“肝气一功,即乘脾土,作痛作 胀,甚则作泄
(六)药邪致病因素 误补、误泻及苦寒攻伐
6
肝的病理特点
肝气易郁 气滞:经云:“悲怒气逆则伤肝。”李冠仙论 肝气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治病能治 肝气,则思过半矣。” 气逆:气郁太过,就会产生气机逆乱,在临床 上主要表现为肝气上逆和肝气横逆犯胃,引起 胃气上逆而产生呕恶,上逆可扰及头目而引起 眩晕头胀、易怒、失眠等症。治疗则以平肝降 逆为主 血瘀:肝气郁滞,导致血瘀。如肝脾大、蜘蛛 痣等,即都是血瘀的结果,治疗就常以活血化 瘀为主。
12
病位多变
肝病及胆: 肝胆互为表里,生理关系密切,因在病理上, 肝病最易影响及胆,导致胆病发生或肝胆同病 《素问·痿论》说:“肝气热则胆泻口苦”,临 床上,肝气郁滞或肝火都可以影响胆的肃降通 顺,使胆汁不能正常排泄,外溢则可发为黄疸 同时肝热往往胆亦热,形成肝胆湿热蕴结,出 现呕恶、厌油、溲赤、大便粘腻、腹胀等证候
(四)饮食失调 过食油腻甘味,易积滞化热,湿热困于脾胃, 熏蒸肝胆,影响肝之疏泄--脂肪肝 过度饮酒,损害肝脏--酒精性肝病
5
肝病病因
(五)病理产物致病因素 痰饮痰饮的形成,是肺、脾、肝、肾、三焦气 化功能失调,水液输布障碍,停于体内、聚浊 而成。肝的疏泄不利,水道不畅,气律不化可 产生痰饮,而痰饮也是产生和加重肝病的主要 因素 其他脏腑病变,以及肝本身疏泄功能失常等形 成瘀血。瘀血形成后,一方面可作用于肝,进 一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另一方面则可产生各 种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