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句改转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PPT

合集下载

《句子改写的技巧与方法》PPT课件

《句子改写的技巧与方法》PPT课件

请将以下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 1、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 动。 • 我们难道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 动吗? • 2、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 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 3、对这样的行为你不能视而不见。 • 对这样的行为难道你能视而不见吗? • 你不能这样不尊重老师。 • 你难道能这样不尊重老师吗?
•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 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还有一些古诗句 也运用了对偶的写法。) • 例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 下事,事事关心。
• 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 3、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同学和老师呢? • 你不能这样对待同学和老师。 • 4、这件事是谁做的难道他心里不清楚吗? • 这件事是谁做的他心里很清楚。 • 5、学习不勤奋刻苦难道能取得好成绩吗?
•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 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 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 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 例: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 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 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 • 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 4、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 的故事。
六、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解析 •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式变换复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式变换复习课件
(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句)
张明对李军说,明天他去李 军家做作业。
10
(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
爱中国。(间接叙述句改为直接叙述句)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小仲马对父亲说,他不想坐在父亲的肩
上摘苹果,这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间接叙述句改为直接叙述句)
小仲马对父亲说:“我不想坐在您的肩 上摘苹果,这样摘的苹果没味道。”
复习
句 式 的 转 换
1
常见的句式有: 陈述句 把字句 反问句 被字句 直接叙述句 间接叙述句 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 等等
2
(1)大风吹断了大树的枝条。(改为把字句)
大风把大树的枝条吹断了。
(2)大风吹断了大树的枝条。 (改为被字句)
大树的枝条被大风吹断了。
3
把字句:发出动作者+把+接受动作者+怎么样 被字句:接受动作者+被+发出动作者+怎么 样
8
(1)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的。
(3)难道我们的战士不是可爱的吗? 改为陈述句:我们的战士不是可爱的。
(× )
(4)不耕耘怎么会收获呢?
改为陈述句:不耕耘会有收获?
(× )
9
(1)秦宾说:“我明天去图书馆看
书。”(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 句) 秦宾说,他明天去图书馆看书。
(2)张明对李军说:“明天我去你家做作业。
16
把字句:发出动作者+把+接受动作者+怎么样
被字句:接受动作者+被+发出动作者+怎么样
17
陈述句→反问句 肯 添否定词 否 去否定词 加上反问词 句号 →问号

新初语文总复习精讲-句子-句子类型、句式变换-ppt下载

新初语文总复习精讲-句子-句子类型、句式变换-ppt下载

(教学提纲)新初语文总复习精讲- 句子- 句子类 型、句 式变换- ppt下 载【优 质公开 课推荐 】 (教学提纲)新初语文总复习精讲- 句子- 句子类 型、句 式变换- ppt下 载【优 质公开 课推荐 】
(教学提纲)新初语文总复习精讲- 句子- 句子类 型、句 式变换- ppt下 载【优 质公开 课推荐 】 (教学提纲)新初语文总复习精讲- 句子- 句子类 型、句 式变换- ppt下 载【优 质公开 课推荐 】
生者的前面加上一 保持一致。
个“被”字表被动
的句型。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
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
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
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

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 句式变换就是按特定要求
式 反问句、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变换句子的表达形式。无
变 陈述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 论怎样变换句子,变换后
双重否定从字面上就知道,
是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语,
加强了肯定的意思。双重否
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
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 句式变换就是按
句 式 变 换
肯定句、 双重 否定句 的互换
式,表达肯定的语意。双重 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 法:要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 连用的否定词。如“没
(教学提纲)新初语文总复习精讲- 句子- 句子类 型、句 式变换- ppt下 载【优 质公开 课推荐 】 (教学提纲)新初语文总复习精讲- 句子- 句子类 型、句 式变换- ppt下 载【优 质公开 课推荐 】
(教学提纲)新初语文总复习精讲- 句子- 句子类 型、句 式变换- ppt下 载【优 质公开 课推荐 】 (教学提纲)新初语文总复习精讲- 句子- 句子类 型、句 式变换- ppt下 载【优 质公开 课推荐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句式转换——反问句、转述句、双重否定句课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句式转换——反问句、转述句、双重否定句课件

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用词方法
1、表示判断。“是”“了”用“不可能不”“谁也不能否认” 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用“非……不可”“不能不” 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 4、表示全部。“全”“都”“全部”用“没有(谁/一个)……不”
“无不” 5、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直述句还是转述句,填在括号里。
1.老师激动地说:“你们知道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
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直述句)
2.张佳高兴地告诉妈妈,她在书店买了一本曹文轩的《草房子》。
( 转述句) 3.王晓对大家说:“我叫王晓,是从咸阳转来西安的。”(直述句) 4.爸爸说我想去爬山的话他就带我去。( 转述句)
句式转换
目录
01 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
0 直述句与转述句 023陈述句与反问句
0 1 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是指陈述一个事实或者 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 陈述句 又分为肯定的陈述句和否定的 陈述句,简称为 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即否定两次, 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 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 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 加强了肯定的效果。
2
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我不是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3 谁也不能否认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4
我必须承认你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 我不能不承认你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
5 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佩服小明。
我们班没有一个同学不佩服小明。
6 爸妈都不在家,我只好自己动手做饭了。
0 3 陈述句与反问句

陈述句改转述句 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共35页文档

陈述句改转述句 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共35页文档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陈述句改转述句 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双重否定句ppt课件

双重否定句ppt课件
*
8、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9、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0、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1、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2、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3、咱们早就分好了。 14、游鉴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15、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2、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2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观赏
*
再见!
*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
第一步: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词(怎···呢、怎么···呢、难道···吗 等)去掉。 第二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第三步: 变 ?为 。
*
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怎能忘? 3、千难万险难道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吗?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5、巍峨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吗?
*
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
第一步:将陈述句中加反问词(怎···呢、怎么···呢、难道···吗 等)。 第二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第三步: 变 。为 ?
*
把陈述句变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
例: 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在这句话中“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句式转换》方法课件(共30张PPT)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句式转换》方法课件(共30张PPT)
小学语文句子专题
小学语文句子专题
之 句式
小学语文句子专题
什么叫句式转换? 是保持句子内容基本不变,
根据表达和理解的需要把某种 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
小学语文句子专题
句式转换的类型
1 ““ 被把 ”” 字字 句句
2 反陈 问述 句句
3
肯 定 句
双 重 否 定

4 转引 述述 句句
小学语文句子专题
句式转换的基本要求 无论怎样转换句子,转换
小学升初小升中初的语作文文总选复材习的技首巧要如任下务:是系统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知
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入挖掘在复:习对过于程小中学,升学生初可中以的按学照生以来下步说骤,进选行择:自己熟悉的材料非常重要。可以从家庭
己亲身经在对历基的础小知故识事进、行梳场理景的等基,础通上过,学细生节可描以写按来照表不同现的主知题识和类中别心进行思分想类。整理,归纳知识要点。例如,可以将生字、生
注重描写词按:照注音重、描形写、可义的以顺让序文进章行更整加理;生可动以形将象文。学在常识选按择照材古料代时、,现代可、以中选外取等一不些同的具时有期描进行整理;可以将阅读理解的 写性的材知识料点,按如照人文物体形、题象型、等景进色行描整写理。等,通过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小学语文句子专题
4 引述与转述句
转述句改引述句: 改标点符号:把逗号改为冒号,加上表示引用 的引号。 改人称代词:指代说话人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一 人称,说话对象改用第二人称代替。 为了使句子表达的更通顺,我们还会加上或删 去一两个字。
小学语文句子专题
我们试一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句子练习(5)陈述句与反问句,否定句与肯定句ppt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句子练习(5)陈述句与反问句,否定句与肯定句ppt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句子练习(5)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 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
一.陈述句变反问句
• 1.这幅画是我们班王积画的。 • 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王积画的吗? •
一.陈述句变反问句
•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 不好好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
一.陈述句变反问句
•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意思不变。 • 2、《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 不得不说《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 画。 • (不得,不) •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意思不变。 • 3、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 3700亩林网,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 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 0亩林网,不得不说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 (不得,不) •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 双重否定 • 双重否定从字面上就知道,是一句话中有 两个否定词语,加强了肯定的意思。双重 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 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 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是加强语气。 •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 双重否定 • 在双重否定句中,有这些双重否定词可以 用:不得不,不能不,难道……不……,不 可能不,不会不,怎么会……不,不是不, 非……不可,等 •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 (3)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不会不”就 是双重否定词 • 这句话的原句为: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 •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 • • • •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意思不变。 1、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舞台不可能不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不可能,不)
二、改为双重否定句

小学生反问句感叹句双重否定句和转述句的改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小学生反问句感叹句双重否定句和转述句的改法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35/35
29/35
练一练
1.他微笑着说: “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他微笑着说, 他们到延安来, 专门赶来采槐 花蜜。” 2.王老师说:"我要尽自己力量,让你们健康成 长。 王老师说, 他要尽自己力量,让我们健康 成长。
30/35
3.老师对我说:"你先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老师对我说, 我先回去,他还要批改作业。 4.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 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 他 帮老班长一起找,比如
1、他们一家三口被生活所迫,只好给地主打长 活。
他们一家三口被生活所迫, 不得不给地 主打长活。
2.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
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 全班同学没有一个 不感到自豪。
3.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只好采集野果作为一天 伙食。 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 不得不采集
33/35
比如: 1.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么做。 姐姐说: “ 你说得对,我就这么做。”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中队会由她来主持。
刘萍告诉老师: “这次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 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会怕廉将军 吗?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
34/35
4. 小红军对陈赓说, 他还要等他同 伴。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同伴 呢。”
加“不”)。
3.改: 把“?”改成“。” 4. 查:检验修改后句子意思和原句意思是 否一样。
总结反问句变陈说句方法步骤:一删,二反, 三改,四查。
与陈说句变反问句方法步骤比较,看看有何 异同
13/35
比如: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淳淳教诲?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淳淳教诲。

小升初语文综合复习之句式转换PPT课件

小升初语文综合复习之句式转换PPT课件
加。” ❖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 4、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 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照样子,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 例: 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 李松说:“我做作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
❖ 缩句有两种情况:一种,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如: “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结 束”。
❖ 第二种,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哪些枝 叶必须保留呢?

1.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
要求”。缩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不”必须保留。

2. “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
2 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教室里的同学们争相恐后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 蜜蜂飞来飞去。
一只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 扩句: 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 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 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题目一般都会要求至少 扩两处)
们连带的重要词语。

3. 疑问句子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如“五年级的运
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缩为“运
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
纵横交错的河道里穿行着行动轻快灵活的小艇(缩句) 河道里穿行着小艇。
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缩句) 脸上露出了喜悦。
我们要把时间当成生命一样爱惜。(缩句) 我们要把时间爱惜。
❖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 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 容不变。
❖ 练习 ❖ 成龙说:“你们表现得很好,我要教你们武术。”

陈述句改转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改转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史任务吗?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双重否定句
1、什么是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 句子。例如“不得不、不能不、不可能不、不会不、 不„„不、没有„„不、非„„不可、难道„„不„„ 、怎么会 „„不”等。
2、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要强 烈或委婉。 例如:(强烈) ①他不敢不去。 ②我不得不 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③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 严。 ④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 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 (委婉) ①他不会不同情我的。 ②没有什么 不可以。
陈述句改转述句
陈述句改转述句基本改法 方法技巧:三改一不改 1,改人称。 2,改动标点。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 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说:“我……。” 在转述时,只要把句
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她”,
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对×××说:“我……,你……。”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 你。” 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 西送给夜莺。
陈述句:我听说过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 才回家。
双重否定句:我不是没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 昨天很晚才 回家。
7. 反问句:难道每个人都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吗? 陈述句: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双重否定句:人们不会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8.反问句:难道字典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陈述句: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双重否定句:字典怎么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呢?
3、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 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 例如: ①他的话不无道理。 ②在场的观众无 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③他无非是想多 捞点退休金罢了。 ④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 是你的对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诀:一找人称;二去冒、引改为 逗;三看句前谁对谁;四改人称你 我他;五改之后读又读。
例1:爸爸说:“我晚上要去工作。” 改为:爸爸说,他晚上要去工作。
例2:“工作很多。”爸爸说,“我晚上 得去加班。”
改为:爸爸说,工作很多,他晚上得 去加班。
❖ 例3:“我晚上要去加班。”爸爸说。 ❖ 改为:爸爸说,他 晚上要去加班。 ❖ 例4:老师对小明说:“我看了你的作文很
❖ A、 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 3、 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 1、 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 你那儿玩。”
❖ 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 这儿玩。
❖ 2、 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 ❖ 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 4、 没有代词的情况 ❖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11、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 1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 13、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 14、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 ---打仗不是为了多杀人。 ❖ 15、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 ---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 16、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
史任务吗? ❖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双重否定句
1、什么是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 句子。例如“不得不、不能不、不可能不、不会不、 不„„不、没有„„不、非„„不可、难道„„不„„ 、怎么会 „„不”等。
2、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要强 烈或委婉。 例如:(强烈) ①他不敢不去。 ②我不得不 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③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 严。 ④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 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 (委婉) ①他不会不同情我的。 ②没有什么 不可以。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 无限的敬佩。
❖ 1.反问句:难道你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 陈述句:你认为有这样一回事。 ❖ 双重否定句:你不是不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 2.反问句:你难道一点怜悯心也没有吗? ❖ 陈述句:你有一点怜悯心。 ❖ 双重否定句:你不是不没有一点怜悯心。 ❖ 3.反问句: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 ❖ 陈述句: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 双重否定句:我们不能不言而无信。
❖ 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5、 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陈述句改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 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 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 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 句号改为问号。
❖ 9.反问句:难道詹天佑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吗?
❖ 陈述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 双重否定句:詹天佑不能不算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 程师。
❖ 10.反问句: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陈述句:那条街 很热闹。
❖ 双重否定句:那条街不是不热闹。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9、咱们早就分好了。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1、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 22、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 2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 2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 2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
❖ 4.反问句: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 珠吗?
❖ 陈述句:杭州的西湖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 双重否定句:杭州的西湖不是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 明珠。
❖ 5.反问句:不学习怎会有收获? ❖ 陈述句:不学习不会有收获。 ❖ 双重否定句:不学习无不会有收获。
❖ 6.反问句:你难道没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 天很晚才回家吗?
❖ 陈述句改转述句基本改法 ❖ 方法技巧:三改一不改 ❖ 1,改人称。 ❖ 2,改动标点。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 ❖ 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说:“我……。” 在转述时,只要把句
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她”,
去掉引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号改成逗号即可。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3、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 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 例如: ①他的话不无道理。 ②在场的观众无 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③他无非是想多 捞点退休金罢了。 ④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 是你的对手。
4、双重否定句也就是一种语义大于肯定句 的语句。
例如: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 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我不能不 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 1、 提示语在前面。 ❖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 2、 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 开会。”
❖ 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 开会。
❖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
❖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 闻不问。
❖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 征。
❖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 闻不问。
满意。”
❖ 改为:老师对小明说,他看了小明的作文 很满意。
❖ 例5: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 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 例6:校长说:“你们要好好工作。” ❖ 改为:校长说,让我们要好好工作。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 例7:爸爸对妈妈说:“你要买点儿菜。” ❖ 改为:爸爸对妈妈说,让妈妈买点儿菜。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 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 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 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 “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 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 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与舒服呢?
❖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
❖ 6、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 ---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 ❖ 7、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 8、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 ---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 ❖ 9、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 ----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 10、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 ---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 (三) 代词相应变化的分析
❖ 1、 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 的变化。
❖ A、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 B、 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 2、 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 变化。
2、×××对×××说:“我……,你……。”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 你。” 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 西送给夜莺。
陈述句改转述句有哪些类型?
❖ (一) 从转述的角度 ❖ 1、 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 2、 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 例8:爸爸对妈妈说:“小张待人诚恳,他 是我们家的好朋友。”
❖ 改为:爸爸对妈妈说,张叔叔待人诚恳, 张叔叔是我们家的好朋友。
❖ 例9:“去校长哪儿取回你和我的书,还有他 送的书。”李明通知我。
❖ 改为:李明通知我,让我去校长哪儿取回 我和他的书,还有校长送的书。
❖ 二) 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 析大致有3种情况
❖ 陈述句:我听说过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 才回家。
❖ 双重否定句:我不是没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 昨天很晚才 回家。
❖ 7. 反问句:难道每个人都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吗? ❖ 陈述句: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 双重否定句:人们不会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 8.反问句:难道字典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 陈述句: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 双重否定句:字典怎么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呢?
❖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 征。
❖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
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