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谢!
中国传统人学思想以家族为本位追求人的社会 价值。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 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马克思主 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反对把人理解为“孤独的个体”。 其次,中国传统人学思想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 注。人,是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是 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就是要通过 对社会的批判改造,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而中国 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 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是关心地狱或天堂,关 心人的今生,而不是它的来生”。对人的现实生活 的关注,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 要结合点。
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 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 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 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 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五、传统文化历史观和唯 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 唯物主义观点的契合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 展的,其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不断 发展的,所以,人类社会是不断发 展进步的,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 进化史观。
传统文化中的进化史观与唯物史观具有相通 性、一致性,但是两者又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 思主义的进化史观不仅指出历史是发展进步的, 同时又给予了科学论证并找到了推动历史进步发 展的真正动力。 当然,我们也不能在这些方面对传统文化求 全责备,中国思想家在千百年前就已经隐约看到 了历史的面目,已属难能可贵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路径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相结合之处出发,从而探究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结合之处;实现路径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后在殷墟遗址考察时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

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百年来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新时代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所在(一)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大地的必然要求1、理论上更具解释力马克思主义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却能够嫁接到中国文化主干之上,生发出新枝新叶,长成参天大树,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对中国有强大的解释力,能够讲清楚中国的过去、解释好中国的现在、科学预测中国的未来。

2、实践上更有推动力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更具有实践性。

这位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1、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就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这个理论,而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

因此,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就必然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在逻辑题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契合。

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通之处。

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两者之间具有相似的追求,如社会公正平等、社会主义实践和通过服务他人来获得自我价值。

本文进一步概括了这种内在契合的根源,最后总结了已有研究的结论,包括关于如何倡导更加深入的对话和理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内在契合,社会公正平等,社会主义实践正文: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中国的加速,西方文化日益影响中国的文化传统。

尽管如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契合。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建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思想基础上的思想体系,它以社会主义为主要思想,以实践为手段,强调生活的实践是发展道德、思想和文化的唯一合法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中,个人价值不是从财富、权力、名誉等外在力量获取的,而是从通过服务他人获得的,从而使社会更加公正平等。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多优秀品质。

它积极倡导人民团结协作、讲究礼仪礼节、追求真实而简朴,以及荣辱与共、共享成果、尊重传统和尊重他人等。

这些理念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也为当代中国带来了积极有益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追求社会的公正平等,即坚持“ 以物易物,以劳取利”的原则,而不是追求物质上的财富和权力。

其次,马克思主义鼓励人们以实践为主要手段来改变社会,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敦促人们以服务他人的方式来获取自我价值。

通过这样的方式,两者之间在观念性和实践性上都有相同的追求。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更深层次来分析这种内在契合的根源,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探讨

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探讨

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探讨薛羽洁(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们的思想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找到二者在内容、特质、目的、价值以及方法等方面的契合性,进而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更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二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稳固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契合性[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30-0138-0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中国社会与其他社会发展的本质性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本,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的指导思想。

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得到长远发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具有较强的契合性。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特质上的契合中国的学者之所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与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张和看法,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特质上相契合,只有更多人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一气”思想指出了客观物质即“气”乃世界的本源,因此,二者在客观物质性上相统一。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意识,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重视人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二者都具有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阶级斗争与革命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勇于斗争、敢于直面强暴的精神,因此,二者都具有革命斗争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契合性  

第25卷第2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5No.22024年3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Mar.20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契合性刘遵峰,宁建红,马新萌(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㊀[收稿日期]㊀2023-05-06㊀㊀[基金项目]㊀2023年度河北省社科发展研究课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同一性 (202307078);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 同向同行 目标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构研究 (20JDSZK064);2023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 大思政 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融合研究 (GXDJ2023B060)㊀[作者简介]㊀刘遵峰(1974 ),男,河北沧州人,博士,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宁建红(1997 ),女,甘肃临潭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马新萌(1997 ),女,山东济宁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㊂[摘㊀要]㊀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通㊁彼此契合,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契合性,具备理想观念㊁人文情怀㊁实践精神的契合性,二者能够在结合中擦出灿烂的真理火花,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要求,能够更加准确地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顺利进行,能够更好帮助我们把握历史文化主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㊂[关键词]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性[中图分类号]D26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40209205㊀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 两个结合 ,强调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㊂[1] 第二个结合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认识中得到充分体现,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不二选择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发展传承座谈会上强调: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㊂ 因此,现阶段需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而深入的研究,以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为深刻把握历史文化主动,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㊂一个观点的提出必然包含着一定的逻辑机理,两个事物的融合必然包含着一定的内在契合性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内在契合性㊂在理想观念上,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大同社会理想具备相似内核,都致力于创造一个没有剥削㊁压迫㊁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在价值情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展现了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注和追求,都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道德伦理方面的重要性;在实践精神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以知促行 知行合一 的观念具备认识和实践上的相通性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㊂第2期刘遵峰等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契合性93㊀一㊁理想观念的契合:共产主义学说与 天下大同 社会理想㊀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建立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之上的一种社会物质富裕,人的精神境界显著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㊂[2]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共同所有,消费资料按需分配㊂由此,社会阶级逐渐消失,国家逐渐变迁,战争逐渐被抛弃,工业和农业㊁城市和乡村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弱㊂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带给人们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民精神境界的提升㊂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条件下自由时间的显著延长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人们将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追求知识㊁艺术㊁文化和道德的提升,致力于构建公平公正,富有人文关怀的社会秩序㊂ 天下大同 社会理想是儒家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也是中国传统士大夫 修齐治平 的终极追求,其指的是构建一个人人平等㊁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强调的是超越国家㊁民族和种族的界限,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幸福㊂‘礼记㊃礼运“记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㊂ 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并为实现一个更加美好㊁统一且富裕的社会共同努力㊂在此之后,从春秋儒家‘公羊传“中 大同社会 的美好构想到战国墨家‘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 的思想主张,从魏晋陶潜‘桃花源记“中 世外桃源 的人间乐土到南宋钟相 等贵贱,均贫富 的朴素要求,从晚清洪秀全 四有两无 理想愿景到近代康有为‘大同书“中 公政府 的社会畅想,历代文人志士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都与大同社会的理想观念相互补充,共同构建起了一个更加完善而理想的社会模式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源远流长的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具备内在的契合性㊂在物质理想层面,二者都强调人类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㊂马克思主义理想的重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提倡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与共同占有,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除社会贫富差距,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即共同富裕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天下大同 的理念则呼应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民共同管理生产资料和公平分配财富的目标,孔子也曾在‘论语“中提及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认为财富不均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源头㊂而在马克思主义并未传入中国之时,马克思就曾预言了 中国社会主义 的未来走向,其预判依据就来自于对中国古代农民起义 均贫富 消灭私有制 等原始社会主义性质革命口号的观察与思考㊂在精神理想层面,二者都反对剥削与压迫,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㊂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是消除阶级差别和剥削,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秩序,其在‘共产党宣言“中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描绘了一个公平㊁和谐㊁幸福的社会景象㊂同样,在 天下大同 理念中,人们不再以国家㊁民族等界限来划分和对待彼此,以共同的人类身份来认同和连接,人们摒弃争斗㊁战争和歧视,实现全天下的和平与发展㊂在社会观念层面, 大同社会 中的天下意识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人类立场具有相通之处㊂张载 横渠四句 中为天地立心 为万世开太平 从时间㊁空间两个维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 天下意识 与文化心理,而马克思主义也始终以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发展全局命运,由此形成了 实现共产主义 这一崇高历史信念㊂马克思主义成功激活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天下情怀,使得世界大同的古朴理想再次凝聚,马克思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 天下大同 思想在社会观念层面的契合使得二者巧妙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 坚持系统观念㊁坚持胸怀天下 的历史经验和方法论㊂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与 大同社会 理想观念的契合来自于二者对发展规律性的把握㊂荀子‘天论“中就已有过 天行有常 自然规律的客观论述,‘周易“也曾通过 阴阳五行说 描绘万物相生相克㊁互相转化的发展规律,成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㊂明末清初王夫之 无其器则无其道 气无损益 等哲学观念的提出,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峰㊂而马克思主义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伟大目标,则是建立在现实斗争需求与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对发展规律的把握使二者在世界观层面实现了部分的相通,从而具备了理想观念的契合性,这94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也为二者得以结合提供了可能㊂但是愿景并不等同于科学,可以看出,无论是农民起义还是政治改革,中国历代仁人志士都试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大同社会 理想变成现实,却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根本的原因是这一理想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在当时极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背景下, 天下大同 只能是东方社会的 乌托邦 ㊂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是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掌握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科学基础上的信仰,不是空洞的㊁抽象的㊁虚无缥缈的,而是充实的㊁具象的㊁实实在在的,因此,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别㊂但又不可否认,二者的理想观念在精神气质上有着跨越千年的契合㊂二㊁人文情怀的契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 民惟邦本 政治理念㊀㊀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和道义情怀的结合体,饱含着解放全人类,为全人类民生福祉不懈奋斗的崇高人文情怀㊂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情感㊁责任感和人文价值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职业观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㊂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谈到,职业不应该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而是要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全面解放和自由㊂通过改变社会结构和制度,他希望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使每个人都能够在公正和平等的环境中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马克思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一崇高的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㊂马克思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观察,深刻理解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条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㊂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必要社会条件产生后,物质对人的控制消除,届时实现 人自身的解放将成为人类最后㊁最终㊁最根本的任务㊂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的全面解放,包括经济解放㊁政治解放㊁文化解放和精神解放,这一理想追求意味着人们不再受经济压迫和身份束缚,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追求个人的幸福㊂追求真正的民主和平等,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政治民主,还包括经济领域的民主和社会文化的民主㊂这也意味着人们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强调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联合,追求国际社会的解放和全球范围内的联结,实现共同的发展㊂民惟邦本 政治思想出自‘尚书㊃五子之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㊂ 即百姓是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根本㊂这一思想从政治上强调了人民的支持与参与对国家政权存在和稳固的重要意义,并将其提高至国家繁荣安定的高度,其价值内涵强调人民的互助与团结,关注整体社会的和谐与稳定㊂‘礼记㊃礼运“也曾提及圣人之所为当 知情 辟义 明利 达患 ,从知民㊁亲民㊁爱民㊁惠民多个角度展现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民本思想与人文情怀㊂随着历史发展,民本思想也不断被后世加以补充㊁发展㊁完善并系统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民惟邦本 的政治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具备内在契合性㊂从社会政治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强调坚持群众观点㊁群众路线以推进社会变革,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㊂中国传统文化以‘尚书“ 民惟邦本 的论述为基础,产生了一系列民本思想理念,诸如先秦儒学中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的政治思想,后世延伸出 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为君之道,在执政理念上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有一定程度的契合㊂值得指出的是,传统文化理念作为封建制度下的产物,其无法超脱维护封建政治统治的框架㊂在此条件下,人民成为手段而非目的,这也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有本质不同㊂从情感价值看,传统民本思想背后所蕴含的崇高的道德精神和丰富的情感态度,与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目标具有内在契合性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虽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最终目的,但从 重天敬鬼 到 敬德保民 价值观念的转变,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思想内容的发展,人本思想与人文情怀始终贯穿其中,亦有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㊁顾炎武㊁王夫之等人批判君主专制㊁礼教的同时,并未抛弃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内核,弘扬 天下为主,君为客 ,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启蒙㊂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民惟邦本 的文化基因契合了马克思主义追求全人类解放的崇高目标,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敬仰,迅速融入了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队伍㊂二者内在的共鸣和契合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实第2期刘遵峰等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契合性95㊀现民族复兴的时代精神和磅礴力量㊂二者在人文情怀上的契合推动了新时代 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自信自强 等立场观点的诞生㊂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华传统 民惟邦本 的政治理念在人文情怀上的契合性,也反映了二者对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㊂马克思主义强调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尊严,主张打破资本主义制度的束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消除阶级分化和剥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类的解放平等㊂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民本思想强调人民的作用,注重治理的公正,追求社会的和谐㊂虽然二者在制度背景㊁思想体系㊁实现方式㊁具体实践上都有所不同,但二者追求和谐社会关系的理念精神却彼此相通,这使得二者在人文情怀层面得以契合㊂三㊁实践精神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 知行合一 思想观念㊀㊀ 实践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领域㊂从认识论视角来看,实践具备基础性,认识来源于实践而最终又将归于实践㊂马克思主义将实践视为人类认识世界㊁改造世界㊁推动历史进步不可或缺的环节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一方面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也从社会科学视角提供了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社会分析方法,通过政治㊁经济㊁文化领域的斗争,开辟人类自由解放的发展道路,推进社会发展与社会变革㊂知行合一 思想观念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而在此之前,先秦儒家就已有过有关实践即 行 的论述,如‘论语“曾提及君子需行胜于言,言行一致㊁言出必行,将实际行动作为人品评判的重要尺度;荀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强调实践之 行 是治学的最佳途径和归宿;到后期程朱理学将儒家思想推至新的高度,提出 格物致知 的思想论断,将实践纳入为学范畴;后又有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董其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论断,皆是对 知行合一 思想观念的阐释㊁延续㊁补充及演变,使 知行合一 得以贯穿中国古典哲学体系,成为中国古典哲学实践论和认识论的重要命题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知行合一 的思想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实践精神上的内在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二者都对 行 即实践的作用加以重视,并将其提升至精神范畴㊂在实践与认识的对立统一规律中,马克思将实践视为基础性㊁决定性的力量,而王阳明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不行不足谓之知 等思想观念的提出,将知行范畴中的 知 解释为 良知 ,提出了 致良知 的思想目标,直接否认了程朱理学中 先知后行 的理念,从 先知后行 到 知行合一 ,反映的是 行 这一思想地位的提升㊂相比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王阳明 知行合一 的思想观念并未超越儒家传统道德约束框架,且并未明确划分 行 与 知 的界限,但二者在实践层面存在精神气质的契合,使得 第二个结合 得以更好地实现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 知㊁信㊁行统一 的成功经验,在传承 知行合一 思想观念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同时,增加了信 的内容,不仅是对认识与实践过程的丰富,也是在 第二个结合 下的理论创新,成功贯彻了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 等时代要求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实现实践精神层面的契合,源于二者 立足实际 出发点的一致㊂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超越了单纯的文字和抽象意识形态的局限,作为一种全面的世界观,真正植根于具体实际,其原理与思想也在具体实际中不断得到核验与完善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抽象思想的关键,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适应和发展,从而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人民群众的革命发展事业㊂对实践的重视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是经济领域历代农书的编撰补充还是军事领域各种兵书的方法论阐释,无论是科技领域四大发明的诞生还是药用领域医法医用的发展传承,都立足现实情况,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契合了时代的发展需要,极具实用性,实践检验与淬炼下的中国文化得以绵延至今㊂ 立足实际 出发点的一致性使得实践精神得以进一步在中国大地弘扬,新时代 第二个结合 将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促进伟大复兴宏伟梦想的进一步实现㊂四㊁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思想营养和生存土壤,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以来,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㊂自古以来历代中国人所追求的 天下大同,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人人平等 的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96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相吻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民惟邦本 的政治理念与马克思主义追求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目标具有社会政治与情感价值方面的内在契合性;而在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古典哲学中 知行合一 的思想观念有着精神气质上的契合㊂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历届中国共产党人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的发展,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努力实现人民幸福㊁国家繁荣㊁民族昌盛的宏伟目标㊂[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93.[3]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5]墨子㊃兼爱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5.[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张家宁.‘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础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2.[9]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0]姚瑞.‘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当代价值[J].学理论, 2020(4):31-33.[1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51.[12]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韩非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0:617.[1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87.[14]陈戍国.四书五经点校[M].长沙:岳麓书社,2002.[15]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6]张伟成.马克思资本拜物教批判理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2.[17]刘德厚.对马克思人类解放历史进程学说的再认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7-14. [18]李庚香.从一个 相结合 到两个 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性探析[J].领导科学,2021(19): 5-22.[19]郭彦森,王旭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J].中州学刊,2023(7):23-30. [20]唐海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伦理共性论析[J].齐鲁学刊,2023(5):72-81. [21]樊志辉,马文惠. 两创 与 两个结合 的理论意蕴及实践连接:融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向度[J].理论探讨,2023(5):96-104.[22]郑林,章荣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重逻辑[J].科学社会主义,2023(3):43-49.Intrinsic Compatibility of Combining Basic Tenets of Marxism with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LIU Zunfeng,NING Jianhong,MA Xinmeng(School of Marxism,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ce again emphasized comb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with China s concrete reality and with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has repeatedly proved tha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can integrate with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The reason why the two can fit each other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ir internal compatibility.Ideal concepts,humanistic sentiments,and the spirit of practice are able to rub out a brilliant flower of truth,can better meet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China in the new era,can more accurately guid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nd can help us grasp the initiativ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build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Key words: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inner compatibility[责任编辑㊀董兴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而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积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智慧。

将两者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本文将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分析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实践路径,从而揭示这种结合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孤立存在,二者之间存在诸多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不仅体现在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等方面,还体现在道德伦理、历史观、方法论等多个层面。

从哲学思想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思想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实际、强调实践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价值观念方面,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公平正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仁爱精神”相呼应。

马克思主义强调消除阶级差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中华传统文化则倡导“天下为公”“和为贵”的理念,二者在追求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

再次,从社会理想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太平”“世界大同”的理想相契合。

两者都追求一个和谐、平等、公正的社会,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共同期待。

在道德伦理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舍生取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相契合。

两者都倡导为社会、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方法论层面,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变易思想”“阴阳调和”等思想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即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而实践又是理论的检验标准和发展源泉。

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主张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的结果又可以反过来丰富和完善理论。

正是基于这一共通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当今时代的中国融合发展,必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认识都不能超出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社会历史条件的本质特点就表现为社会的生产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所强调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首先强调的是“知”,即指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了解来指导行为。

而这种“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所谓的“知而行之”,即只有通过实践来得到验证的知识才是正确和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的理论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认识论上是高度契合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虽然是不同文化传统的产物,但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异曲同工之妙不仅表现在认识论、价值观念、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都是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理论,它们都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们必将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这两者之间的共通点,不断开展探讨和研究,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聊聊马克思主义和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那些不谋而合说起马克思主义和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可能觉得这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但细细一品,嘿,它们之间还真有那么些不谋而合的地方,就像是千里马遇到了伯乐,那叫一个相见恨晚!咱们先说说这“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讲究的是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咱们老祖宗呢,也早就有句话,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别瞎跟风,更别装大爷。

你看,这二者,是不是挺对脾气的?再说说这“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里,人可是最重要的,是历史的创造者。

而在咱中华大地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古训,那可是根深蒂固。

老百姓才是天,才是地,才是咱们心里最重的那杆秤。

这不是明摆着,人和人,心连心嘛!还有啊,马克思主义讲究的是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咱们中华传统文化里,也有个词,叫“和而不同”。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活法,但咱们能坐一块儿,商量着来,一起把事儿办好。

这就像是一锅杂烩菜,啥都有,但味道却出奇地和谐。

别忘了,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与时俱进”。

咱们中国人呢,也喜欢说“变通”二字。

世界在变,时代在变,咱们不能老抱着老黄历不放。

得学会跟着时代的步伐,一步一步往前走。

你看,这不就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嘛!还有啊,马克思主义里有个“辩证法”,说的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得全面看问题。

咱们老祖宗呢,也有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坏事说不定能变成好事,好事说不定也藏着隐患。

这思维,这远见,简直就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啊!所以啊,你看,马克思主义和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们之间并不是什么水火不容,反而更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

它们都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得实在,得讲理,得团结,得变通,得全面。

这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咱们生活里的智慧,是咱们代代相传的宝贝。

这样一来,你是不是觉得,马克思主义和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也挺亲民的,挺接地气的?它们就像是一对好搭档,一起指引着咱们,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大步向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历史轨迹和历史命运。

在参与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仅融入了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且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新传统。

其成功的原因,固然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使然,但文化选择也是一个不可忽略不计的重要因素。

广义地说,理论的实际应用本身就是解释,它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所做的解释,而任何一种解释都是意义的生成和重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诠互释的契合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疑是一种深邃而重大的文化现象。

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如何兼容的问题。

考察这个问题,就需要以东西方文化的近代碰撞为历史背景,以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和纠葛为文化坐标,从解释学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本土文化提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期待视野、历史机缘、接受模式,多维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儒学这一不可剔除的重要变量所发挥的作用。

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彰显儒学作为中国传统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和两者会通的可能性。

它需要我们从文化原型的层面上比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并将其诉诸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坐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揭示二者之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融合的可能性,以超越以往研究中的“体用论”窠臼的限囿。

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对话关系,凸显这种对话所形成的相互建构的积极意义,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构建提供学理启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已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我们所面临的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是否可能”的问题,而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从历史的长时段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发挥巨大的实践力量,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和文化选择的结果。

因为一种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能够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传承。

将这两者相结合,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首先,在价值观念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共同富裕、公正平等的社会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相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兼容并包、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可以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提供重要借鉴。

其次,在社会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人民的解放和阶级斗争的现实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可以提醒我们,在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人与人的平等和公平,还要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再次,在教育培养方面,马克思主义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塑造人的品德修养。

将二者结合,我们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才,使他们既具备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又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最后,在外交交往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反帝斗争,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和平合作、互利共赢。

这可以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倡导多边主义、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提供有益启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为我们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提供指导。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原则,同时也要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只有在这样的合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对两者的传统发展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种有益的探索思路。

下面将继续探讨这一主题。

首先,在社会制度方面,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了仁义道德、礼儒均衡的治理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契合

谢谢!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契合
——历史观和唯物史观
契合点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 契合 二、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契合 三、中国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 论契合 四、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 践关系的观点契合
五、传统文化历史观和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 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契合
清代
王夫之认为封建制改为郡县制是合乎 历史规律的,“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 能改”,这是“势之所趋”、“理而能 然”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之间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其中,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 量。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人 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唯物史观 是一种科学的进化史观。
北宋
王安石针对司马光的“祖宗之法不可 变”的观点提出祖宗之法“未必尽善”、 “祖宗不足法”的观点,认为“三十年 为一世……世必有革,革不必世也 ——充分体现了历史进化主张
明朝
王廷相认为历史是逐步进化的过程, “天下有不可返之势”,欲恢复封建、 井田,“势终不能,徒生扰攘尔”
面对明朝面临的时弊主张实行渐进的改 革,“法久必弊,弊必变,变所以救弊 也”,“变有要乎?曰:渐
——体现了历史是在继承中发展的渐进变化的观点
法家
总体上主张历史进化的观点 商鞅提出了历史进化的“三世说” ——“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尚贤而说 仁,下世贵贵而尊官”
法家
韩非子继人民少而禽兽 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 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中之世, 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 而汤、武征伐。
韩非子从三世的历史进化中得出“圣人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世”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共进的时代意蕴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共进的时代意蕴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共进的时代意蕴摘要饱含历史积淀孕育而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凝聚了民族智慧与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和活力源泉。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以其开放包容的理论特质,在中华大地上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融合。

二者的融合为中国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使中华民族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激荡中屹立昂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在西方的土地上诞生的马克思主义,如今在中国广袤的疆土之上被冠上中国化的名义,指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来的马克思主义遇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马克思主义是工业文明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上,受到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必然有诸多不同。

那么二者注定在相遇融合的过程中受到来自“传统思维和现实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4]。

而要以融合弱差异,实现融合共进,则是要求二者均为富有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特质的理论。

这样看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融合,不是一味地消除差异,泯灭特性,而是在寻找共性的基础上,实现彼此差异的学习互鉴、审视自省。

也就是说,二者的融合既不是简单的拼接堆砌,也不是浅层的糅合,而是触及理论根本特质的一次深入交流。

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都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增添新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与融合,不仅将“中国基因”注入马克思主义以彰显时代风格,而且也散发着时代转变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者的相互作用、耦合和相互学习明确界定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实践取向和价值一致性。

1.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焕发时代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有序传承构成了中国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底气和自信。

这种底气和信任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仰。

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文化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不恰当的部分会表现出负面反应。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实质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实质

2023.5作者简介:贾智锐(1998—),男,吉林长春人,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解丽霞(1973—),女,山西万荣人,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实质贾智锐,解丽霞(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630)摘要:“第二个结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实践经验提出的重大命题。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各具独特的内涵特征,但都在实践的检验中展现出自身的真理性,从而在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方面体现出契合性。

通过对二者的表征契合性进行深入考察,可以发现二者的契合性实质在于都在广泛且深刻的实践运动中向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主线靠拢,二者相结合的过程实质上体现着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的运动过程。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作为二者相结合的发展基石和既有优势,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由自发走向自觉,从而为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真理的力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性;本土化;现代化中图分类号:A81;G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23)05-0034-08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这一重大命题,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2],将坚持“两个结合”的历史定位和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一方面,在理论的共通性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契合之处;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可融合性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亦存在契合之处。

对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二者存在很大的契合。

这种契合让马克思主义在传人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指导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具体体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的根本职责在于用所谓的理论来改变这个世界,绝非只是解释世界。

基于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契合点的根本意义应该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活动,探索其在未来发展中,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探索以及适合社会发展文化的实现途径。

一是对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得本质在于其在特定的历史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作为人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价值。

它区别于动物的自然性,而又必须依赖于自然界生活的一些物质表现。

在这种区别的过程中,人的劳动和依存社会的能力成了人的本质属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沿袭过程中,也提出人对于自然欲求的节制或适可而止的理论,关于“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等原则的阐释,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一致的。

二是对于“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论述,有孟子论述中的“人性善”论,有荀子提出的“人性恶”论,有孔子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论述,这些都是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提升,不外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做到友爱,讲道义,有礼节,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表里如一等等。

这些也是人社会性的一个表现,这样的道德或者伦理要求的体现也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也有笼统的社会规范的概括,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恰恰是从更为具体、全面的层面上对其做出了很好的补充,这种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教化作用,二者是存在很好的契合点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分析

异,因此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这种研究路向归结为是从方法论诠释学视域所进
文本研究基础上的二者的契合研究,由于选择研 行的研究。另一种则坚持理解的主观性,强调基于
究的方法和路径的差异,也存在着视角上的差异。 读者的生活实践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
在现代社会影响很大的诠释学的方法作为超越近 统文化的契合,这是从生存论诠释学的视域所进
032 沈 阳 师 范 大
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分析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刘力红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辩证逻辑下探寻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研究的生命伦理基础。只有立足于这一生命伦理视域,才能既超越政治层面研究和学
的研究与存在论解释学、实践解释学视域下的研 相关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有必要首
究的不同。然而,我们只有既超越学术层面研究与 先立足于诠释学视域,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
政治层面研究的分裂状态,又超越诠释学研究的 国传统文化契合研究所呈现的这些不同视域,以
视域局限,才能推动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从生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研究的
化的契合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但是,在马克思主 主义哲学文本和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进而研究其
义哲学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问题上,却存 内在的契合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其实学术界在
在着历史和实践(或政治)意义上的契合与学理层 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研究
面的契合的分歧;也存在着方法论解释学视域下 过程中也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从而使
行的研究。 从方法论诠释学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哲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 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特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二、虽然从文化形态上看,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又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又确实存在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

三、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四、我们知道,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

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 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 “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 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 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 等等。

可见,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 有一种平均(又叫均平)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

古代的平均思想, 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

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

均平作为一种文化, 它的思想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

这种文化, 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 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 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而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六、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相关性分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相关性分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相关性分析余暖娜下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向,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及和马克思主义的共有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详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批判西方经济学以及古典哲学产生的思想,该思想和东亚国家的发展模式、发展历史有诸多“差异”,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受制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优劣性,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性相互缠绕,难以分离,加之地缘因素影响、文化情感影响,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消解异化、丰富发展两种特殊情况。

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仍旧不能彻底解决该问题。

在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彻底反传统”的方式已经推翻、摒弃,但只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回避中国传统文化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取的方法,若简单、空泛的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需要客观的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分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相关性,如此才可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及和马克思主义的共有特性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文化是引导社会发展,且根植于人们意识观念中的抽象化因素,从客观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均是一个“优劣兼具”的共同体,无论文化本身有何种精神文明价值,其构成必然具备两面性。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革新要素,但是也不可排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消极、古板、落后的元素。

譬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均是难以剥离的“封建糟粕”。

文化由优劣两种不同元素构成,且优劣元素往往并不站在绝对的对立位置,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相互影响、难辨良莠的发展状态,这里就儒家文化中的节义、忠孝、中和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CAIXUN财讯-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彭志允 / 文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属上层建筑物的范畴,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

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生根、发芽、成长,重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某些共同的属性,使之能够天然的融合在一起,互相继承、创新。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创造出的文化成果,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体现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奉行礼、义、仁、忠、孝的伦理道德传统与人际处理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

[ ]封闭的小农经济以及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模式下,造就了封建社会的与世隔绝,对外来文化的消极态度,免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得以独立的延续;中庸的思维模式,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奠定了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革命性,能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探求真理;为社会革命做理论指导。

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与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时理论需求及爱国情怀相融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代中国受尽凌辱,无数仁人志士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摸索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屡次探索失败。

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失败了无法突破阶级局限性从而失败了,戊戌变法缺乏理论缺乏说服力及寄希望于洋人与无权力的皇帝也失败了。

俄国的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俄国革命取得了成功,让落后的中国看到了曙光。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对马克思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避开教条主义与主观主义,并结合中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路线,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考题答案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考题答案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考题答案《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思考题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①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马克思: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对宗教的态度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张载:为天地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作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成熟期的马克思: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将不休写在历史的丰碑上③知和行的关系王阳明:知行合一王夫之:“未尝离行以为知”。

王夫之在强调知行相互依赖中,提出知与行相资为用;在知对行的依赖中,彰显行的决定地位和作用。

毛泽东:《实践论》④对私有财产的批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天平天国:“凡天下田,天下人同更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⑤对革命认同《周易》: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马克思主义: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⑥对无阶级的大同社会的向往《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二、新闻与政治的关系。

1、为了更好地掌握文化领导权①文化政治和文化领导权韩毓海:现代政治区别于传统政治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其“文化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历史轨迹和历史命运。

在参与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 马克思主义不仅融入了中国的本土文化 , 而且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新传统。

其成功的原因 , 固然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使然 , 但文化选择也是一个不可忽略不计的重要因素。

广义地说 , 理论的实际应用本身就是解释 , 它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所做的解释 , 而任何一种解释都是意义的生成和重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诠互释的契合过程。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疑是一种深邃而重大的文化现象。

在一定意义上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 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如何兼容的问题。

考察这个问题 , 就需要以东西方文化的近代碰撞为历史背景 , 以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和纠葛为文化坐标 , 从解释学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本土文化提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期待视野、历史机缘、接受模式 , 多维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儒学这一不可剔除的重要变量所发挥的作用。

在这个基础上 , 进而彰显儒学作为中国传统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和两者会通的可能性。

它需要我们从文化原型的层面上比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 并将其诉诸文化的时代性 - 民族性坐标 , 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 , 揭示二者之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融合的可能性 , 以超越以往研究中的“体用论”窠臼的限囿。

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对话关系 , 凸显这种对话所形成的相互建构的积极意义 , 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构建提供学理启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已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我们所面临的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是否可能”的问题 , 而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从历史的长时段看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发挥巨大的实践力量 , 决不是偶然的 , 而是历史和文化选择的结果。

因为一种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 , 取决于它能够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中国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 必然带有中国的期待视野 , 因此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也就是经过中国本土文化过滤和重构的过程 , 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一个不可剔除的解释学背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 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维度。

首先是互补关系 , 即两者在社会功能、学科视野、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相互补充。

其次是会通关系 , 即两者之间的相互发明、相互诠释。

再次是整合关系 , 即在互补和会通的基础上, 把两者融合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 以实现综合创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在学理层面上存在着彼此的可通约性。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原型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预设之间的同构关系 ,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形上学依据。

中国文化同欧洲大陆文化的亲和性 , 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融合的可能性。

( 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关系 , 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侧面加以概括。

择其要者 , 我们大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体认 :1.拯救意识。

马克思有其自觉的担当意识和拯救情结 , 他说过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

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 , 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马克思最喜欢的格言之一 , 就是“为人类工作”。

青年马克思就立志成为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角色 , 也就是牺牲自己、拯救人类。

马克思主义以人类的历史解放作为自己的终极旨趣加以确认并孜孜以求。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同样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

儒家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这种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功夫, 无疑体现着儒家的“家国天下”意识和拯救的责任感。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深沉情怀 , 张载“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的高远志向 , 顾炎武“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的宏大抱负 ,, , 无不是这种忧患意识和使命感的鲜明体现。

应该承认 , 这种诉求乃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到认同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

2.强调实践。

马克思把自己建立的新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 , 也就是那种“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 他特别突出地强调实践的本质地位和前提意义。

因为在马克思看来 , 以往哲学的致命缺陷就在于脱离了实践 , 所以要么陷入唯心主义 , 要么陷入旧唯物主义 , 它们都只能局限于“解释世界”。

而马克思认为 ,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所以 , 他把“共产主义者”和“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看成是同义词。

中国传统文化也特别强调“践履”的功夫。

孔子教诲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 , 认为此乃君子之德。

在他看来 , “巧言令色 , 鲜矣仁”。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圣外王”之道 , 要求“内圣”只有落实到“外王”才有意义和价值。

老子也说 : “知者不言 , 言者不知”。

佛教推崇的是“圣默然”。

可见 , 中国传统文化真正信赖的是人的“行动” , 而不是人的“言辞” , 正所谓“听其言 , 观其行”。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就特别强调“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 他把实践作为人们认识的出发点、认识的动力、认识的检验标准和认识的最终归宿。

可以说 , 对于实践的推崇这一共同立场 , 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在根本旨趣上的契合。

3.人民本位。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由人本学立场到人民群众主体性地位之确认的深化。

它认为,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个由“人本”到“民本”的过渡。

所谓“天道远 , 人道迩”(《左传》), 意味着神学观念的衰落和人本观念的兴起。

儒家有所谓“民贵君轻”、“民本君末”的思想。

《尚书》曰 : “民之所欲 , 天必从之。

”孟子说 : “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贾谊也有言 : “民无不为本”;“夫民者 , 万世之本也”;“国以为本 , 君以为本 , 吏以为本” ( 《新书》 ) 。

毛泽东提出 , “人民 , 只有人民 ,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他充分地看到并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地位 , 指出 :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

他们可以组织起来 , 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 , 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 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他提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毛泽东的这种人民本位思想 , 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人民主体论立场 , 也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论观念。

4.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 , 特别是作为其主干的儒道两家 , 都有其显著的自然主义倾向。

梁启超先生说 :“中国古代思想 , 敬天畏天 , 其第一著也。

,, 故人之于天也 , 敬而畏之 , 一切思想 , 皆以此为基焉。

”《易传》有“天垂象 , 圣人则之”的说法。

虽然《易传》说“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 , 看似要求君子刚健进取 , 实则是模拟“天”的“刚健”之象的结果。

因此 , 其中依然隐藏着人道顺应天道的基本文化原型。

老子有“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的说法 , 庄子有“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说法。

马克思主义不仅以承认并尊重历史的客观逻辑为其基本立场 , 而且以追求人与自然的矛盾的最后解决为终极目标。

同时 , 它还认为自然界不过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 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这种对人与自然及其关系所作的宏阔理解 , 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基本观念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5.辩证思维。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哲学 , 将其思辨的辩证法改造成为实践的辩证法 , 它的根基就在于人的存在本身的辩证性质。

在马克思那里 , 分工、私有制所造成的阶级关系及其极化 , 以及阶级关系的实际地超越 , 成为辩证法的历史表征形式。

据有关考证, “一分为二”最早出现在隋代杨上善所作的《黄帝内经》注中, 它融合了《老子》的“一生二”和《易传》的“分而为二”的说法。

后来到了宋明时期, “一分为二”的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获得了对立统一关系的完整含义。

张载提出“一物两体” 的思想 , 进而主张“仇必和而解” 。

朱熹认为“一分为二” , “节节如此 , 以至于无穷”。

王夫之则在总结前人有关思想的基础上 , 对“一”与“二”的关系作了较全面的阐释 , 把“一分为二”同“合二而一”联系起来考察。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 “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遂成为“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辩证法内核的中国式完整表述。

6.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 就在于它不再像历史上的哲学那样是书斋里的思想 , 不再是哲学家大脑中的思辨游戏, 而是变成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所掌握的强大思想武器。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 ,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知行合一” , 讲求“实事求是” , 讲究“经世致用”。

鄙视凌空蹈虚、反对坐而论道 , 重视起而施行、主张文德武功 , 乃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和取向。

对于中国文化来说 , 即使是谈玄论道 , 也一定要落实到现实人生和现世社会。

儒家是这样 , 道家其实也是这样。

佛家看似高蹈空玄之境, 实则也是拒绝“顽空”和“断灭空”的。

佛教中国化之后 , 被中国本土文化同化为出世与入世相济的信仰形式 , 追求的也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

这样的文化偏好 , 养成的“国民常性 , 所察在政事日用 , 所务在工商耕稼 , 志尽于有生 , 语绝于无验” ( 章太炎语 ) 。

注重经世致用 , 此正所谓“广大高明而不离乎日用” ( 陈白沙语 ) 。

这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也不谋而合。

7.真善融合。

马克思主义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逻辑, 因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 它是“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

但是, 历史过程本身又是由怀有各自目的的个人通过自己的自觉活动创造出来的。

因此,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在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就是真与善的统一。

其实, 中国古代的历史观也是集“求真”与“求善”于一身的。

中国的历史观有不同类型, 有的强调“五德终始” , 有的强调“天命”主宰 ,有的强调“民意”制约 , 有的强调“圣人”拯救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