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历史轨迹和历史命运。在参与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 马克思主义不仅融入了中国的本土文化 , 而且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新传统。其成功的原因 , 固然是社会发

展的历史逻辑使然 , 但文化选择也是一个不可忽略不计的重要因素。广义地说 , 理论的实际应用本身就是解释 , 它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所做的解释 , 而任何一种解释都是意义的生成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诠互释的契合过程。

(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疑是一种深邃而重大的文化现象。在一定意义上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 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如何兼容的

问题。考察这个问题 , 就需要以东西方文化的近代碰撞为历史背景 , 以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和纠葛为文化坐标 , 从解释学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本土文化提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期待视野、历史机缘、接受模式 , 多维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进程中儒学这一不可剔除的重要变量所发挥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 , 进而彰显儒学作为中国传统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和两

者会通的可能性。它需要我们从文化原型的层面上比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 并将其诉诸文化的时代性 - 民族性坐标 , 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 , 揭示二者之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融合的可能性 , 以超越以往研究中的“体用论”窠臼的限囿。

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对话关系 , 凸显这种对话所形成的相互建构的积极意义 , 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构建提供学理启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已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所面临的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是否可能”的问题 , 而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从历史的长时段看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发挥巨大的实践力量 , 决不是偶然的 , 而是历史和文化选择的结果。因为一种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 , 取决

于它能够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中国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 必然带有中国的期待视野 , 因此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也就是经过中国本土文化过滤和重构的过程 , 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一个不可剔除的解释学背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 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维度。首先是互补关系 , 即两者在社会功能、学科视野、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相互补充。其次是会

通关系 , 即两者之间的相互发明、相互诠释。再次是整合关系 , 即在互补和会通的基础上, 把两者融合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 以实现综合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在学理层面上存在着彼此的可通约性。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原型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预设之间的同构关系 ,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形上学依据。中国文化同欧洲大陆文化的亲和性 , 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融合的可能性。

( 二)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关系 , 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侧面加以概括。择其要者 , 我们大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体认 :

1.拯救意识。

马克思有其自觉的担当意识和拯救情结 , 他说过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

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 , 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马克思最喜欢的格言之一 , 就是“为人类工作”。青年马克思就立志成为一个“普

罗米修斯”式的角色 , 也就是牺牲自己、拯救人类。马克思主义以人类的历史解放作为自己的终极旨趣加以确认并孜孜以求。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同样具有

“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儒家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这种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功夫, 无疑体

现着儒家的“家国天下”意识和拯救的责任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深沉情怀 , 张载“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的高远志向 , 顾炎武“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的宏大抱负 ,, , 无不是这种忧患意

识和使命感的鲜明体现。应该承认 , 这种诉求乃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到认同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

2.强调实践。

马克思把自己建立的新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 , 也就是那种“把感性理

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 他特别突出地强调实践的本质地位和前提意义。因为在马克思看来 , 以往哲学的致命缺陷就在于脱离了实践 , 所以要么陷入唯心主义 , 要么

陷入旧唯物主义 , 它们都只能局限于“解释世界”。而马克思认为 , 问题在于“改变

世界”。所以 , 他把“共产主义者”和“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看成是同义词。中国传统文化也特别强调“践履”的功夫。孔子教诲人要“讷于言而

敏于行” , 认为此乃君子之德。在他看来 , “巧言令色 , 鲜矣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圣外王”之道 , 要求“内圣”只有落实到“外王”才有意义和价值。老子也说 : “知者不言 , 言者不知”。佛教推崇的是“圣默然”。可见 , 中国传统文化真正信赖

的是人的“行动” , 而不是人的“言辞” , 正所谓“听其言 , 观其行”。毛泽东在

《实践论》中就特别强调“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 他把实践作为人们认

识的出发点、认识的动力、认识的检验标准和认识的最终归宿。可以说 , 对于实践的推崇这一共同立场 , 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在根本旨趣上的契合。

3.人民本位。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由人本学立场到人民群众主体性地位之确认的深化。它认

为,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个由“人本”到“民本”的过渡。所谓“天道远 , 人道迩”(《左传》), 意味着神学观念的衰落和人本观念的兴起。儒家有所谓“民贵君轻”、“民本君末”的思想。《尚书》曰 : “民之所欲 , 天必从之。”孟子说 : “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贾谊也有言 : “民无不为本”;“夫民者 , 万世之本也”;“国以为

本 , 君以为本 , 吏以为本” ( 《新书》 ) 。毛泽东提出 , “人民 , 只有人民 ,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充分地看到并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地位 , 指出 :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 , 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 , 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 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他提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毛泽东的这种

人民本位思想 , 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人民主体论立场 , 也凝结着中国传统文

化的民本论观念。

4.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 , 特别是作为其主干的儒道两家 , 都有其显著的自然主义倾向。梁启超先生说 :“中国古代思想 , 敬天畏天 , 其第一著也。 ,, 故人之于天也 , 敬而畏之 , 一切思想 , 皆以此为基焉。”《易传》有“天垂象 , 圣人则之”的说法。虽然《易传》说“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 , 看似要求君子刚健进取 , 实则是模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