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陈共教授教育背景:1948年10月毕业于东北大学;1951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部;1998年8月赴韩国与城市大学进行学术交流;1998年12月赴越南与财政部科研所进行学术交流;1999年10月赴德国与汉堡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21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通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窗能够咨询凯程教师.工作经历:1950年3月至1969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教员;1972年11月至1978年8月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党支书记;1978年9月至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曾任系副主任、主任;1997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要紧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财政学会历届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历届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咨询协会常务理事;代表性学术功效:1954,《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64,《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1,《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4,《财政学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1987,《税收基础》,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财政理论探讨》,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1994,《财政学》(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证券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财政学》(一般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美国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3,《踊跃财政政策及其财政风险》,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奖励: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第一届人文科学功效奖二等奖;安体富教授教育背景:1956 年9 月至1960 年7 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工作经历:1960年9月至1979年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任教;1970年1月至1978年6月在清华大学任教;1978年6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任教;要紧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税务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财政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工商联经济技术委员会委员;代表性学术功效:高作和教材10多部,论文170多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资料应用金融系教授一、教师档案:郑志刚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应用金融系主任电子邮件zhengzhigang@工作时间2003年0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2006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经济系访问学者2009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主任2010年1月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2011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学术和社会兼职《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讲授课程公司金融专题-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生文献导读课程)公司金融专题-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与证据(博士生文献导读课程)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生方法论课程)公司金融(本科和在职研究生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公司治理公司金融企业理论微观经济理论二、教师档案:汪昌云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电子邮件wangchy@工作时间1989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获投资经济与投资管理硕士学位1999年1月毕业于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获金融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9年9月至1994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讲师1994年5月至1999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教授1999年3月至200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3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应用金融系主任2010年至今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和社会兼职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美国)等十余种国际学术期刊评审《金融学季刊》副主编《中国金融评论》副主编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投资学会理事讲授课程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现代金融研究专题(Ph.D)教学成果和荣誉2007,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金融衍生工具》2009,第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使用信息技术改造课程》科研方向资产定价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三、教师档案:任淮秀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席电子邮件renhxruc@工作时间1974年12月接待日教育背景经济学博士工作经历1985年7月至1988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讲师,基本建设经济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5月出任投资经济系副系主任1990年6月评为投资经济系副教授1992年4月至1993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1993年4月至1997年5月投资经济系副教授1997年5月至2003年1月财金学院投资经济系系主任,教授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任财金学院副院长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投资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投资学会副会长讲授课程投资学投资银行概论投资经济学教学成果和荣誉主编教材《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科研方向投资理论与实践,包括实业投资、金融投资与产权投资、投资银行组织与管理四、教师档案:吴晶妹性别女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wujingmei@工作时间1988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系1988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工作经历1988年至2003年首都经贸大学金融系2003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市场信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信用管理FCIB(Finance, Credit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认证专家(Certified International Credit Professional)北京大学信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讲授课程社会信用体系原理信用管理实务货币银行学信用评级教学成果和荣誉2001年3月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科研方向信用管理理论与实务货币银行理论与实务五、教师档案:陈忠阳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chenzhongy@工作时间1991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获价格学专业学士1995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获国际金融专业硕士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金融学专业博士工作经历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团总支书记、助教1995年7月至今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4月至1999年4月英国雷丁(READING)大学国际证券市场协会(ISMA)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总部负责人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美国波士顿萨弗克(SUFFOLK)大学索耶(SAWYER)商学院富布莱特客座教授(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住校学者项目),主讲金融机构风险管理(MBA课程)和中国金融市场(特别专题课程)2002年4月至今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风险管理工作室创建人和负责人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国家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Journal of Risk Management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编委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风险管理科目、公司信贷科目和个人贷款科目专家组成员国际风险经理协会(PRMIA)北京分会创始会长中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2004年至2005年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专家顾问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董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特聘专家“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论坛”发起者和组织者《风险管理》杂志主编讲授课程风险管理国际金融金融英语六、教师档案:张顺明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szhang@工作时间1988年06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3年09月-1996年07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系统理论(数理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09月-1993年07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数理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09月-1988年06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2009年0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学系金融经济学教授2006年09月-2009年08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金融经济学教授2005年08月-2006年09月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研究员2000年09月-2005年08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系访问教授,博士后研究员1996年08月-2000年09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金融经济学讲师,副教授1988年06月-1990年09月湖北文理学院(原襄阳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教师学术和社会兼职社会学术任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兼系统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交叉科学学会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经济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宁波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兼高级研究员《经济数学》编辑委员会委员《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委员会委员国际杂志审稿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Asia-Pacific Journal ofOperational Research, B.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China Economic Review, EconomicModelling, Energy Economics, Energy Polic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IIETransactions,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source Sciences, Omeg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Quantitative Finance,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World Economy讲授课程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现代金融决策理论,高级微观经济学,数理金融--动态资产定价理论,随机过程,经济与金融学随机方法,保险与精算技术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数理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现代金融决策理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货币金融系教授七、教师档案:张成思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院长助理兼货币金融系主任电子邮件zhangcs@;zhangchengsi@工作时间1999年8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9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经济学士学位(国际经济学方向)2006年9月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6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数学本科双语实验班特色项目执行主任2006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2008年4月至今:芝加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EMBA项目协调人学术和社会兼职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期刊编委(Econlit 收录期刊)JMCB等多个国际知名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中文权威学术期刊匿审专家国家外汇管理局、世界银行与IMF顾问专家中国农业部项目规划办项目评标金融专家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金融专家美国计量经济学会成员(2008-)英国皇家经济学会成员(2006-)讲授课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计量学国际金融金融专业英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croeconomics;Basic Econometrics;Advanced Statistics;香港中文大学:Applied Time Series Analysis (Ph.D、MPhil)Applied Forecasting Methods (Undergraduate)教学成果和荣誉2011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10年仅6篇)2011年,北京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二等奖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第一名)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主持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金融计量学》科研方向宏观金融(货币银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动态机制)金融发展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八、教师档案:陈雨露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电子邮件工作时间1989年1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国际金融专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1月于荷兰提尔堡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12月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3月美国艾森豪威尔高级访问学者工作经历1989年1月至1992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师1992年7月至1993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系主任助理、讲师1993年2月至1997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副系主任、副教授1997年5月至2002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2002年1月至2005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10年3月至今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11年11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学术和社会兼职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收购与兼并研究会(香港)理事北京经济学会总理事北京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讲授课程金融经典文献精读(博士生课程)国际收支研究(研究生课程)国际金融管理(研究生课程)国际金融(本科课程)国际融资(本科课程)教学成果和荣誉1998年,《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著作)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1999年,获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1999年,获北京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00年,《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课题成果)获第八届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著作奖;2000年,《国际收支均衡分析》(著作)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2年,《国际金融》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04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2005年,《国际金融》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任该课程首席主讲教师);2005年,“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共同完成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2007年,主编的《国际金融》(第二版)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主持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团队;2008年,《金融学文献通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金融学文献通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09年,主持申报的《财政金融专业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合作者郭庆旺、张杰、何平、汪昌云)获得第六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科研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和公司财务九、教师档案:吴晓求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电子邮件wuxq@工作时间1976年5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2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讲授课程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证券投资理论与方法资本市场十、教师档案:朱毅峰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zhuyf@工作时间1981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年6月至2001年7月受邀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欧洲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进行学术访问工作经历1981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任教师工作学术和社会兼职北京市金融学会副会长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十一、教师档案:沈伟基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shenwj@.c工作时间1983年3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3年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分校财政系财政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起在职攻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货币银行学专业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68年8月至1977年8月作为知识青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下乡插队1983年3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任教学术和社会兼职北京金融学会理事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本、研)金融理论与政策(研)教学成果和荣誉《货币银行学》1994年11月北京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科研方向十二、教师档案:庄毓敏性别女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zyumin@工作时间1984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4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年12月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5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4年至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教授财政学、外国税收制度、中国税收制度等课程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教授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银行管理研究等课程其中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挂职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分管金融与经济工作海外学术交流经历:1986年8月至1987年9月由国家公派前苏联莫斯科财政学院进修2000年10月至2001年5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前往南斯拉夫黑山大学经济学院和贝尔格莱德大学经济学院访问2001年11月前往越南财政部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学术和社会兼职第十三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常委首都女教授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女教授协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讲授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本科生)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硕士研究生)教学成果和荣誉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负责人2008年,北京市教学名师2007年,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北京市精品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负责人2006年,主编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被评为教育部推荐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主编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科研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宏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经济转轨国家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十三、教师档案:赵锡军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zhaoxj@工作时间1987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理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university of Sherbrooke 和McGill University作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进修1995年至1996年于Nijenrode University作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进修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7年至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助教1990年至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讲师1995年至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至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至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1990年至1994年,北京长城资信评估公司企业部项目经理,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财务总监,深圳天极光电实业公司高级金融顾问1994年至1995年,中国证监会国际部研究员1997年至1998年,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顾问1996年至1997年,JP Morgan 银行北京代表处External Consultant,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金融顾问1997年至1998年,普华会计公司金融专家,亚洲开发银行金融专家讲授课程国际金融金融投资学金融英语国际收支研究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国际金融证券投资金融监管公司财务十四、教师档案:张杰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子邮件zhangjieruc@工作时间1984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3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7 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1984年7月至1993年7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助教、讲师1993年7月至1997年10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常务副主任、副教授,期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年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1998年3月至2000年4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4月至2002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金融制度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9月至2007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2至2010年3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2000年7月至今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2000年5月至今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3月至今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002年7月至今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理事2003年9月至2007年3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2008年5月至今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09年6月至今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术委员会委员讲授课程金融学制度金融学中国金融制度研究教学成果和荣誉1995,陕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5,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一等奖1999,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1999,国家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0,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0,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7届青年教师奖2009,入选国家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研方向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制度金融分析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十五、教师档案:何平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heping@工作时间1985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5年,武汉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事“中日金融发展比较”的博士后研究2008-2009学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GSAS)Committee on Business & Economics(设于哈佛商学院HBS)从事“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1985年至1988年,湖北恩施州文化局工作1991年至1998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1998年7月至2004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副教授2004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教授1992年至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教研室副主任1997年至2000年,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2009年11月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2008年)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2007年)国际十八世纪研究会会员(1995)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6)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本科/研究生)货币金融史(本科)中日金融结构与变革(研究生)教学成果和荣誉2005年“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庄毓敏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庄毓敏教师档案:庄毓敏性别女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zyumin@工作时间1984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4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年12月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5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工作经历1984年至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教授财政学、外国税收制度、中国税收制度等课程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教授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银行管理研究等课程其中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挂职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分管金融与经济工作海外学术交流经历:1986年8月至1987年9月由国家公派前苏联莫斯科财政学院进修2000年10月至2001年5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前往南斯拉夫黑山大学经济学院和贝尔格莱德大学经济学院访问2001年11月前往越南财政部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学术和社会兼职第十三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常委首都女教授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女教授协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本科生)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本科生)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硕士研究生)教学成果和荣誉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负责人2008年,北京市教学名师2007年,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北京市精品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负责人2006年,主编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被评为教育部推荐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主编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科研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宏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经济转轨国家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2008,《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开发性金融经典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财政金融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财政金融概论》,白山出版社2002,《金融理论与实务自学辅导》,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自学辅导》,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经济转轨中的金融改革问题-对俄罗斯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金融理论与实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现代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新编财政与金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中国债券市场透视》,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现代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与决策》,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财政与金融自学考试指导与题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论文:2012,《宏观流动性状况的判别与趋势分析》,《中国金融》第5期2012,《信用风险转移创新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金融研究》第6期2009,《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效应趋势分析》,《管理世界》第11期2009,《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当前宏观经济波动的挑战》,《投资研究》第4期2008,《金融监管组织结构优化:模型分析与政策建议》,《财贸经济》第6期2008,《从紧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影响》,《中国金融》第4期2007,《中国银行业市场开放对个体银行风险研究》,《财贸经济》第3期2007,《中国银行业市场开放对个体银行风险研究》,《经济研究参考》第3期2005,《我国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模式选择与面临问题》,《中国金融》第2期2004,《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偏低问题研究》,《财贸经济》第11期2004,《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走向》,《中国金融》第10期2004,《金融创新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财贸经济》第9期2004,《俄罗斯经济转轨中的金融体系: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际经济评论》第7期2004,《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扩张与竞争力的提高》,《中国金融》第4期2004,《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收费偏低的理论与实证分》,《国际金融研究》第4期2004,《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扩张及其制度约束》,《成人高教学刊》第1期2003,《为消费信贷培育合适的土壤》,《经济日报》,2003-10-30刊2002,《俄罗斯经济转轨中的货币自由兑换问题》,《国际金融研究》第11期2002,《俄罗斯卢布自由对换进程对我国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第11期2002,《俄罗斯经济转轨中银行金融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财政金融论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及产权约束》,《经济月刊》第5期2002,《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行特征、困境及其出路》,《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第4期2001,《中国20年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金融(南斯拉夫)》第5期1999,《转轨时期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审计》第8期1999,《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的风险和收益分析》,《城市金融论坛》第7期1999,《破浪尚需长风--西方国家发展消费信贷给我们的启示》,《建设银行报》第4期1998,《完善国债市场功能,加快货币政策工具转换》,《金融时报》第1期1998,《专家评说俄罗斯金融危机》,《北京科技报》第10期1998,《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城市金融论坛》第3期1998,《完善国债市场功能,加快货币政策工具转换》,《金融时报》第1期科研项目: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外部效应研究》,中国人民银行课题,负责人2009年,《现代村镇服务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课题《村镇消费信贷服务产品设计与风险防控技术研究》,其中子课题《村镇消费信贷服务产品设计》的负责人2009年,《海淀区金融发展与金融工作定位研究》,北京市政府项目,负责人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金融业稳定与安全》,负责人2006年,《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研究》,国家开发银行,负责人2006年,《开发性金融经典案例》,国家开发银行,负责人200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汇率制度研究》,负责人学术奖励2004年,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奖2004年,参与撰写的《中国金融大趋势:银证合作》获得“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人大考研-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岳树民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岳树民教师档案:岳树民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yuesm@工作时间1987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7年毕业于吉林财贸学院财政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7年7月至1992年5月吉林财贸学院财政系教师1990年5月至1991年5月吉林省财政厅预算处实习1992年5月至2001年9月长春税务学院税务系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系副主任2001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教授、教授、财政系副主任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国财税法教育研究会理事讲授课程财政学财政经济学税收理论与政策中国税制(税法)教学成果和荣誉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2007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第二批)科研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2007,《优化税制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公共财政学》副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中国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税收筹划》,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当前税收政策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财政学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财政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我们为什么要纳税》,中国财经出版社论文:2012,《我国环境税体系的构建》,《吉林工商学院学报》第2期2012,《新形势下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取向》,《地方财政研究》第5期2012,《我国资源税改的经济影响》,《中国税务》第12期2012,《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若干问题探讨》,《涉外税务》第5期2012,《对我国劳动、资本、消费课税的比较与分析》,《涉外税务》第6期2011,《免征额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财贸经济》第2期2011,《对我国劳动、资本、消费课税的比较及分析》,《涉外税务》第6期2011,《新形势下的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税务研究》第1期2010,《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与房地产课税》,《涉外税务》第7期2009,《我国工薪所得课税累进程度分析》,《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第3期,《财政与税务》第9期转载2009,《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税务研究》第1期2009,《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界定的比较分析》,《税务与经济》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6期转载,《财政与税务》2010年第1期转载2008,《推进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制度有效运行的探讨》,《税务研究》第1期2008,《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第45期2008,《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的制度建设》,《中国税务》第2期2008,《全面认识税收问题科学推进税制改革》,《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第6期2008,《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灾区企业恢复生产》,《学习与研究》第8期2008,《强化部门的税收意识》,《中国税务》第11期2008,《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设计看税法实施中的技术处理》,《税务研究》第11期2007,《新农村建设中要更好地发挥财政作用》,《求是》第11期2007,《个税自行申报制度:难点及改进建议》,《财政与税务》第4期2007,《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中部地区试点与全国推行》,《中国税务》第8期2007,《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经济影响》,《涉外税务》第9期2006,《个税计算和缴纳:改革带来五大变化》,《中国税务》第3期2006,《完善税收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税务研究》第6期2006,《个税减除标准提高后应再打收入分配组合拳》,《财政与税务》第8期2006,《新一轮税制改革特点及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涉外税务》第12期2005,《关于个人所得扣除额问题的探讨》,《财贸经济》第2期2005,《我国目前不宜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与思路》第5期2005,《抑制房价房地产税不能孤军奋战》,《中国经营报》2005-03-28刊2005,《房地产课税的作用分析》,《税务研究》第5期2005,《近年来税收政策手段运用的回顾与分析》,《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第4期2005,《应准确定位房地产课税对房价的作用》,《税务研究》第5期学术奖励2007,《中国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3,《促进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若干思考》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学会三等奖2003,《当前中国税收政策研究》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学会一等奖2001,《我国目前的税费关系及其规范》获国家税务总局一等奖。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刘曼红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刘曼红教授刘曼红教授教育背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俄克拉荷马大学管理学硕士;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工作经历:1998年10月创办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并任主任职务。
该中心是国内第一个风险投资学术研究机构,以研究立足,结合实践,在国际化背景下为非公开权益资本与风险投资的发展做出开创性的贡献,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风险投资理论与政策学术和社会兼职:北京市政府金融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波士顿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名誉副主任;《中国风险投资年鉴》副主编;《中国风险投资》、《科学投资》、《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等多家杂志编委;维新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代表性学术成果:2005,《发展风险投资,克服创业者陷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2005,《风险投资在构建创业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作用》, 《管理现代化》第1期;2005,《外资进入中国风险资本市场浅析》,《科学管理研究》第6期;2005,《十年风险投资》,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中国风险投资》第2期;2004,《民间资本的作用:企业家如何与中国的非公开权益资本对接》(与哈佛大学Bat Batjargal 合著)发表于美国核心刊物Organization Science, 4月;2004,《风险投资理论:投资过程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前沿》,《国际金融研究》第三期;2004,《将外资引入国有控股风险投资公司》,《商业周刊》中文版月刊第7期;2003,《中外合资风险投资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科技与企业》第10期;2003,《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前景》,2003年3 刊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一书;2002,风险投资的特征,《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1月;2002,VentureCapital in China ,SPRIE Conference, Standford University , July ;2002,《西方金融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证券市场导报》1月;2001,《长期投资等待收益的教授》,《光明日报》2月;2001,Venture Capital and Business Ethics in China, with Stephan Rothlin,《Profile of Poverty and Network of Power 》, Madras, India, Feb. 2001 ;2001,《我国风险投资现状浅析》,《广东风险投资》1月;1999,《中国风险投资谨慎十大误区》,《经济日报》10月;1999,《风险投资的出口途径问题研究》,《证券市场导报》4月;1998,《风险投资探析》,《金融研究》10月;1998 ,A Note on India’s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何青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何青教师档案:何青性别男职称副教授职务货币金融系副主任电子邮件qinghe@工作时间2009年9月接待日教育背景200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工作经历2009-2010,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2011-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2012-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系主任2010年5月-2010年9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学术和社会兼职多种SSCI杂志审稿人讲授课程国际金融等相关课程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国际金融公司金融代表性学术成果英文期刊(SSCI)[1]“Factor-AugmentedV ARAnalysisoftheMonetaryPolicyinChina”(withTai-LeungChongandPak-HoLEUNG),ChinaEconomicReview,forthcoming.[2]“TunnelingandtheDecisiontoGoPrivate:EvidencefromHongKong”(withJulanDuandSanWingYuan),Pacific-BasinFinanceJournal,22,2013,pp.50-68[3]“ChannelsofInterprovincialRiskSharinginChina”(withJulanDuandOliverRui),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39(3),2011,pp.383-405.[4]“DoesFinancialDeepeningPromotetheRiskSharinginChina”(withJulanDuandOliverRui),JournaloftheAsiaPacificEconomy,15(4),2010,pp.369-387.[5]“ACompetingRisksAnalysisofCorporateSurvival”(withTai-LeungChong,LiLiandJunZhang),FinancialManagement,39(4),2010,pp.1697-1718.[6]“WhatAccountsforChineseBusinessCycle”(withTai-LeungChongandKangShi),ChinaEconomicReview,20,2009,pp.650-661.[7]“TheNonlinearDynamicsofForeignReservesandCurrencyCrises”(withTai-LeungChongandMelvinHinich)StudiesinNonlinearDynamics&Econometrics,12(4)Article 2,2008.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研究“基于风险-收益模型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多因素分析”,《管理评论》,2013年,第1期“人民币离与回的思考”,《南华早报》,2013年2月27日“详细解析人民币国际化对本国以及世界的影响”,采访,《参考消息》,2013年1月21日“汇率波动与人民币国际化途径”,《南华早报》,2012年12月4日。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朱青工作时间:1976年3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财贸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10月至1989年8月,欧盟预算司及关税司进修实习1996年8月至1997年8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管理学院访问学者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年8月至10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高级访问学者工作经历1976年3月至197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37813部队战士、副班长1979年11月至1980年8月邮电部北京电信公司工人1987年7月至现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师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达教授:教育背景:天津市立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华北联合大学政治学院财经系本科华北联合大学政治学院研究室研究生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教学成果和荣誉1981,《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1999,《货币银行学》(修订版)获国家教委审定全国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教材,全国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科研方向:金融财政宏观经济学工作经历:1983年夏至1985年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1983年1月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85年3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学科评议组第二届成员1985年夏至1991年底中国人民大学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1987年11月至199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委员1987年3月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底至199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1991年至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学科评议组第三届召集人1991年9月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八五”规划经济学学科规划小组成员和经济学学科组、应用经济学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九五”规划应用经济学学科规划小组和学科评审组成员1993年至1998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日本友好小组成员、中国新加坡友好小组成员1993年9月至1997 年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994年9月起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1995年4月至1999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委员1997年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97年7月13日至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届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1997年至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999年9月至2001年9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周炜副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周炜副教
授
教师档案:周炜
性别男职称副教授
职务电子邮件zhouw@
工作时间2003年08月接待日
教育背景1995年7月,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学士学位
199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硕士学位
2001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1-2003,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后
2003至今,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任教
学术和社会兼职
讲授课程公司理财(现代公司财务)
证券投资学
并购与资产重组
教学成果和荣誉
科研方向公司理财
资本市场
直接投资
私募股权基金
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
2008,《解读私募股权基金》,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
2008,《企业价值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公司理财》,高教出版社(承担第一、二章)
论文:
2008,《上海证券市场与美国、中国香港证券市场的互动特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4期
2008,《“黑石法案”与私募基金征税之困惑》,《中国税务》第6期
2006,《企业转型模式及财务对策》,《当代经理人》第3期
2004,《寻找建设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府着力点》,《韩中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2004,《社会信用体系——分层结构及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定位》,《中国软科学》第6期
2003,《企业价值分析的企业理论基础》,《教学与研究》第4期
2003,《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政府要找好着力点》,《经济日报》,2003-06-27刊2003,《创造担保机构新模式》,《中国证券报》,2003-09-20刊
学术奖励2002,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类承曜副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类承曜副教授教师档案:类承曜性别男职称副教授职务党委副书记电子邮件leicy@工作时间1996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所,获得学士学位199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96年7月至1998年7月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2001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教师学术和社会兼职2001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研究所副所长北京金融培训中心教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债券培训专家讲授课程投资学公司理财固定收益证券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金融监管研究固定收益证券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2009,《银行监管的整体设计和机制协调:公司治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固定收益证券》,中国人民大学2002,《国债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直复营销》,中国企业管理出版社教材:2009,《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公司理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固定收益证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译著:2000,《公共财政和公共选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论文:2009,《地方政府债热的冷思考》,《中国证券报》,2009-01-14刊2009,《关于准市政债券的现实和理论思考》,《财政研究》第9期2009,《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2008,《当前的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吗?》,《中国金融》第15期2007,《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为什么要协调配合:一个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博弈模型》,《经济科学》第2期2007,《银行监管理论—一个文献综述》,《管理世界》第6期。
2007,《银行公司治理,外部监管与管理层报酬》,《中国金融》第12期2004,《我国储蓄国债的问题和对策》,《财政研究》第7期2004,《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制约因素与解决思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9期2004,《公司并购—一个案例分析》,《成人高教学刊》第6期2003,《促进经济增长的利率政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2003,《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财经问题研究》第10期2003,《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理论回顾和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2002,《关于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考察》,《财政研究》第11期2000,《通货紧缩形势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转轨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中国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部分老师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部分老师介绍、学术论著介绍吴晓求男教授、博导现代证券投资理论与方法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方向:证券投资理论与方法;资本市场学术论著:著作:《紧运行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文集:《经济学的沉思——我的社会经济观》(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资本市场解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演讲集:《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资本市场——吴晓求演讲访谈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教材:《证券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证券投资学》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证券投资分析》(1-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002) 《21世纪证券系列教材》(13分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陈雨露男教授、博导货币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研究方向:开放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资本市场。
学术论著:著作:《投资学精要》(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货币经济学手册》(上、下卷)(译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货币理论与政策》(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现代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兼并与收购:交易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现代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8月;《风险管理实务》(译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2月;《货币与金融经济学前沿》(译著),税务出版社,2000年1月;《国际金融》(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译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4月;《国际金融市场》(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国际收支均衡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6月;《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9月。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和宏明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和宏明教师档案:和宏明性别男职称副教授职务电子邮件hehongm@工作时间xxxx年xx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7年9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得工程管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9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工作经历1989年12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学术和社会兼职讲授课程项目管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企业管理投资经济学企业投资理论与实践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理财规划公司理财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企业投融资理论与实践项目投融资理论与实践个人理财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200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教程》,地震出版社2002,《投资建设合同范本应用手册》,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手册》,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手册》,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设施投融资改革研究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企业投资学》,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地质出版社1998,《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主编,物价出版社1995,《建筑工程手册》,地震出版社1992,《施工项目经理工作手册》,地震出版社1992,《企业投资与融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文:2009,《认识历史的不同层面,树立科学的经济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2期2009,《把金融建立在实体价值的基础上》,《生产力研究》第4期2009,《金融不可忘本》,《中国财经报》,2009-06-16刊2009,《老百姓的钱怎样才能不贬值》,《中国财经报》,2009-06-25刊2009,《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的界限》,《山西经济日报》,2009-06-27刊2009,《掌握经济发展规律,科学推进改革》,《河南经济报》,2009-06-30刊2009,《国有化还是市场化》,《中国财经报》,2009-06-30刊2009,《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06-30刊2006,《我国当前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研究》,《生产力研究》第1期2006,《千方百计提高投资效益》,《人民日报》,2006-03-22刊2004,《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改革的理论》,《城市发展研究》第1期2003,《论公司分离----中国固定投资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经济管理》第12期2003,《论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中的多元化角色(C)》,《广东社会科学》第8期2003,《论我国当前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东岳论丛》第11期2002,《项目管理比较研究》,《中国基本建设研究会》第10期1999,《论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四因素模式”》,《基建优化》第5期1999,《论项目投资全过程控制》,《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财政、金融与投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论西方项目范畴》,《基建优化》第3期科研项目:主持建设部课题:《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研究》参与国家计委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法》起草小组参与国家教委课题:《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主持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课题:《项目原理及其在投资领域应用》【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凯程2015年考取人大金融硕士15人,欢迎播放吴yawen、冯zheng、蒋hang等同学的经验分享视频,其中大多数都是跨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本科二本的同学。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周游副教授
2000,《以制度创新促进投资增长》,《中国投资》第3期
2008,《公司理财》,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公司理财》(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公司理财》,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谈间接法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确定问题》,《中华会计函授》第2期
2000,《以制度创新促进投资增长》,《中国投资》第3期
2000,《西部开发要与市场化建设同社
2000,《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文:
2012,《缓增长下的融资模式变革》,《中国金融》第8期
2012,《长波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周期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5期
2009,《金融创新、科技进步与美国次贷危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
2006,《中国股价指数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第5期
2005,《中国股票市场估值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0期
2005,《股市持续发展要有好的制度安排》,《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第11期
2001,《让国有资产在“活动”中增值》,《中国经济导报》第4期
2000,《如何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中华会计函授》第1期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周游副教授
教师档案:周游
性别男职称副教授
职务电子邮件zhouyou@
工作时间xxxx年xx月接待日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学术和社会兼职
讲授课程证券投资学
公司理财
投资银行学
教学成果和荣誉
科研方向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王芳副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王芳副教授教师档案:王芳性别女职称副教授职务院长助理兼财政金融学院案例中心主任电子邮件wangfruc@工作时间2003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7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国际金融本科学位2000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讲师2006年7月至今,中国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学术和社会兼职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教学成果和荣誉2005“国际金融”(本科)课程(陈雨露教授主持)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科研方向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信用风险管理代表性学术成果译著:2002,《货币经济学手册》(弗里德曼、哈恩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货币理论与政策》(瓦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材:2008,《国际金融(第三版)精编版》(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国际金融(第三版)》(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国际金融(第二版)学习指导书》(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国际金融(第二版)精编版》(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国际金融(第二版)》(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文:2008,《国际金融新秩序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思考》,燕山论坛2008冬--全球新型金融危机治理:宏观政策及其效益分析2008,《货币危机的逻辑:国际经验和中国假说》,“全球经济失衡:危机时期国际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挑战”国际研讨会FangWangandYuLuChen(2007),EconomicstructuralreformandChina'sfinancialsecurity--issues,logicandcountermeasures,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HigherEducationPressandSpringer-Verlag2006,《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金融安全——问题、逻辑与对策》(第一作者),《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7期。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季冬生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季冬生教授教师档案:季冬生性别女职称副教授职务电子邮件jidongsheng@工作时间1985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1年至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至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进修2004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5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任教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证监会特聘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参政议政委员会调查研究员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运行分析银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成果和荣誉1997年获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6月,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科研方向投资基金信息技术与金融发展现代投资理论及其应用对外金融关系发挥证券投资基金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2008,《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七辑)从股改看不到信息披露谈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八辑)增强基金有效信息披露为危机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财政与金融》,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货币银行学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证券投资学》(第10章、11章的1、2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证券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金融学》精编版学习指导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信息技术与金融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投资学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证券投资分析》,上海财金大学出版社2002,《金融资金运行分析:机制、效率、信息》,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股指期货:中国金融市场新品种》,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证券投资基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投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金融理论与实务自学考试大纲》,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金融理论与实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金融理论与实务自学指导》,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投资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文:2008,《投資信托のリスク管理の土台となゐ情報開示》,《中国资本市场研究季刊》第2卷2008,《从股改看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治理功能的规范》,《投资与证劵》第4期2008,《证券投资基金有效信息披露的社会价值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2007,《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功能的新篇章》,《中国金融》第4期2007,《金融学的深化:范式转变与信息技术》,《南开学报》,2007-05-20刊2007,《从股改看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治理功能的规范》,《中国审计》第12期2006,《证券投资基金“积极治理主义”的前景》,《中韩财政金融政策与经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第8期,《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5辑2005,《让我们一起认识金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156期2005,《美国共同基金治理角色的变化》,《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5辑2004,《2003年中国资本市场政策评析》,《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第4期2004,《美国共同基金治理角色的变化及其借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1期2003,《美国助学金融概况对我国的启示》,《金融与保险》第9期2003,《“双核心”阶段的银行变革》,《中国金融家》第1期2003,《2002年资本市场政策评析及2003年政策展望》,《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2003,《美国助学金融概况对我国的启示(C)》,《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金融与保险》第12期2002,《2001年资本市场政策分析》,《中国金融大趋势:银证合作》第4期2002,《论女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妇女研究》第5期2002,《发挥女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妇运》第8期2002,《发挥中期协在期货教材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全国高效期货教育高级研讨会2002,《发展我国股指期货的政策建议》,《经济要参》第10期2002,《发挥女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北京妇女》第2期2001,《透视社保基金入世》,《瞭望》第2期2001,《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中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4期2001,《“资本市场中心论”引发的思考》,《中国金融》第11期;2002年被收入《现代金融:理论、政策、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资金运行的影响》,《经济导刊》第6期;2002年被收入《现代金融:理论、政策、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保守与激进策略在转换--证券基金最新投资组合点评》,《中国证劵报》,1999-01-11刊1998,《投资基金面临的困难与出路》,《中国证据报》,1998-02-23刊1998,《新基金:买点在哪里?》,《中国经济时报》,1998-03-24刊1998,《基金经理人如何面对市场风险》,《中国证劵报》,1998-04-16刊1998,《兴华基金亮相模式、政策明朗》,《中国经济时报》,1998-04-18刊1998,《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的效果分析》,《国有资产研究》第1期1998,《回望证券投资基金》,《中国经济时报》,1998-07-08刊1998,《正视经济对股市的决定作用》,《人民政协报》,1998-08-25刊1998,《高风险不等于高收益:Bre-X股市风云录》,《国有资产管理》第1期1997,《深沪投资基金组合管理的实证研究》,《证券时报》,1997-09-23刊;1998年被收入《理想与现实“迈向21世纪的中国财政、金融和投资”科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奖励2002,《“资本市场中心论”引发的思考》获第8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0,《投资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获第8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魏丽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魏丽教授教师档案:魏丽性别女职称教授职务保险系主任电子邮件weil@工作时间2005年05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河北元氏师范学校,中师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河北师范大学,本科1998年9月至2003年6月南开大学,硕博工作经历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后2003年8月至2003年11月香港大学统计精算系访问学者2005年5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学术和社会兼职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系统分会理事讲授课程保险学人身保险保险精算再保险保险经济学非寿险精算金融工程数理分析方法随机分析方法教学成果和荣誉《人身保险》,北京市精品课程科研方向保险风险论和保险规划金融风险度量、分析和预警金融衍生产品设计、开发和定价代表性学术成果专著:2010,StochasticRiskModelsforInsurance,GLOBAL-LINKPUBLISHER,HONGKONG.论文:LiWei(2012),AsymptoticEstimatesofGerber-ShiuFunctionsintheRenewalRiskModelwithExponentialClaimsAC TAMA THEMATICAEAPPLICATAESINICA,Vol.28,No.1,31-382010,《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对我国A股市场相关行业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经济纵横》第6期LiWei(2010),Pricingmaturityguaranteewithdynamicwithdrawalbenefit(第三作者)Insurance:MathematicsandEconomics(sci),V ol.47,No.2,216-223LiWeiandQingheTang(2010),AsymptoticaspectsoftheGerber-ShiufunctionintherenewalriskmodelusingWiener-Hopffactorization andconvolutionequivalence(第二作者、通讯作者)Insurance:MathematicsandEconomics(sci),V ol.46,No.1,SI,19-31QiheTangandLiWei(2010),AsymptoticaspectsoftheGerber-ShiufunctionintherenewalriskmodelusingWiener-Hopffactorization andconvolutionequivalence,InsuranceMathematics&Economics,V ol.46,No.1,19-31LiWei(2009),Ruinprobabilityinthepresenceofinterestearningsandtaxpayments,,InsuranceMathematics&Economi cs,V ol.45,No.1,133-138LiWei(2009),Ruinprobabilityoftherenewalmodelwithriskyinvestmentandlargeclaims,ScienceInChina,SER.A,V ol.52,No.7,1539-1545XuemiaoHAO,QiheTangandLiWei(2009),Onthemaximumexceedanceofasequenceofrandomvariablesoverarenewalthreshold,,JournalOfAppli edProbability,Vol.46,No.2,559-570LiWei(2008),Theruinprobabilityinthepresenceofextendedregularvariationandoptimalinvestment,,ACTAMATHE MATICAEAPPLICATAESINICA,V ol.24,No.4,649-654.2007,涂永红,魏丽,《直接投资地区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第(08B)期MingZhou,LiWeiandJunyiGuo(2006),SomeResultsbehindDividendProblems,ACTAMA THEMA TICAEAPPLICATAESINICA,V ol.22,N o.4,681–686RongWuandLiWei(2004),TheProbabilityofRuininaKindofCoxRiskModelwithVariablePremiumRate,ScandinavianActuarialJ ournal,No.2,121–132LiWeiandHailiangYang(2004),ExplicitexpressionsfortheruinprobabilitiesofErlangriskprocesseswithParetoindividualclaimdistribu tions,ACTAMA THEMA TICAEAPPLICATAESINICA,V ol.20,No.3,495–506RongWu,GuojingWangandLiWei(2003),Jointdistributionsofsomeactuarialrandomvectorscontainingthetimeofruin,InsuranceMathematics& Economics,V ol.33,No.1,147-161LiWeiandRongWu(2002),Thejointdistributionsofseveralimportantactuarialdiagnosticsintheclassicalriskmodel,InsuranceMath ematics&Economics,V ol.30,No.3,451—462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2008.06-2010.06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子课题“村镇信用风险定价技术和信用评级技术”负责人,项目编号:2006BAJ07B012006.01-12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705010282006.01-2009.1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主要参加者),项目编号:05&ZD008 2006.01-2008.12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主要参加者),项目编号:10571167省部级项目2007.09-2009.12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20071D1600800421 校级项目2010.01-12中国人民大学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10XNA0012009.01-12中国人民大学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08XNA0012007.01-12中国人民大学种子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06XNB0012006.01-12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05XNB001学术奖励2009年8月获得中国运筹学会颁发的“钟家庆奖”(国家一级学会)。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张顺明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张顺明教授教师档案:张顺明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szhang@工作时间1988年06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3年09月-1996年07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系统理论(数理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09月-1993年07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数理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09月-1988年06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2009年0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学系金融经济学教授2006年09月-2009年08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金融经济学教授2005年08月-2006年09月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研究员2000年09月-2005年08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系访问教授,博士后研究员1996年08月-2000年09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金融经济学讲师,副教授1988年06月-1990年09月湖北文理学院(原襄阳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教师学术和社会兼职社会学术任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兼系统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交叉科学学会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经济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宁波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兼高级研究员《经济数学》编辑委员会委员《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委员会委员国际杂志审稿AnnalsofEconomicsandFinance,Asia-Pacific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B.E.JournalofTheoreti calEconomics,China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ChinaEconomicReview,EconomicModelling,E nergyEconomics,EnergyPolicy,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FutureGenerationCompute rSystems,IIETransactions,Insurance:MathematicsandEconomic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 nTechnologyandDecisionMaking,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JournalofGlobalOptimization,Jour 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JournalofInternationalTradeandEconomicDevelopment,JournalofMa thematicalAnalysisandApplications,JournalofPolicyModeling,LettersinSpatialandResourceScience s,Omega,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QuantitativeFinance,TheoreticalComputerScience,WorldEconomy讲授课程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现代金融决策理论,高级微观经济学,数理金融--动态资产定价理论,随机过程,经济与金融学随机方法,保险与精算技术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数理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现代金融决策理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代表性学术成果教材张顺明赵华,金融经济学,201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潘吉勋张顺明,经济均衡的数学原理,1997,吉林大学出版社代表性论文[2013]XiaojunShiandShunmingZhang(2013),TradeCredit:TheInteractionofFinancing,Operations, MarketingandDefaultRisk,ReviewofManagerialScience,Forthcomingin2013(SSCI)[2013]JiangfengLi,WeifangLiuandShunmingZhang(2013),TheRiskAverseNewsvendorProblemfro mRank-DependentExpectedUtilityApproach,International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Forthcom ingin2013[2013]张顺明和余军(2013),国有企业所得税与绩效目标的福利效应,《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即将发表[2013]石晓军、张顺明和HiroshiTsuji(2013),激励相容框架下嵌入触发期权的软件外包付款合同设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即将发表[2013]程铖、石晓军和张顺明(2013),基于Esscher变换的巨灾指数期权定价与数值模拟,《中国管理科学》即将发表[2013]JingjingJi,ZhiqiangYeandShunmingZhang(2013),WelfareAnalysisonOptimalEnterpriseTax RateinChina,EconomicModelling,2013,V olume34,Issue1,Pages149-158(SSCI)[2013]ZhumingChen,HualiYangandShunmingZhang(2013),PricingforCorporatePropertyRightsTra nsferwithStochasticMarkets,JournalofSystemsScienceandSystemsEngineering,2013,V olume22,Nu mber1,Pages52-72(SCI)[2013]张顺明、叶志强和李江峰(2013),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得税最优税率研究---基于CGE技术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33卷,第04期,第840-852页[2013]HuiHuang,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13),MultipleNashEquilibriainTariffGames, AppliedEconomicsLetters,2013,V olume20,Issue4,Pages332-342(SSCI)[2012]张顺明叶志强李江峰(2012),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得税最优税率研究---基于CGE技术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即将发表[2012]HuiHuang,XiaojunShiandShunmingZhang(2012),ConstructingMultipleEquilibriaExamplesf orSymmetric3×2CES/LESPureExchangeEconomies,ActaMathematicaScientia,2012,Volume32B,Number6,Pages 2411-2430(SCI)[2012]HuiHuang,YimingWang,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12),ATradeModelwithAnOptimalExchangeRateMotivatedbyCurrentDiscussionofAChineseRenminbiFloat,ModernEconomy,201 2,V olume3,Number5,Pages526-533[2012]XiaojunShiandShunmingZhang(2012),InSearchofRedistribution-EffectiveCarbonTaxRegim e,ComputersandIndustrialEngineering,2012,V olume63,Number3,Pages717-728(SCI)[2012]Xiaoju nShi,HiroshiTsujiandShunmingZhang(2012),IntroducingManagers’AttitudesHeterogeneityintotheBehavioralRisk-ScoringforSoftwareOffshoring,SystemsResearchan dBehavioralScience,2012,V olume29,Number4,Pages299-316(SCIandSSCI)[2012]JohnWhalley,JunYuandShunmingZhang(2012),TradeRetaliationinaMonetary-TradeModel, GlobalEconomyJournal,2012,V olume12,Issue1,Article2[2011]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11),ModellingState-OwnedEnterpriseBehaviouralResp onsestoTradeReforms:SomeAnalyticsandNumericalSimulationResultsUsingChineseData,inChina’sIntegrationintotheWorldEconomy,EditedbyJohnWhalley(2011)WorldScientificPress,Pages361-39 0[2011]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11),ANumericalSimulationAnalysisofLabourMobility( Hukou)RestrictionsinChina,inChina’sIntegrationintotheWorldEconomy,EditedbyJohnWhalley(2011),WorldScientificPress,Pages295-3 24[2011]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2011),我国定期存贷款利率隐含波动率研究---基于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分析,《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14卷,第09期,第67-76页[2011]HuiHuangandShunmingZhang(2011),TheDistortedTheoryofRank-DependentExpectedUtilit y,AnnalsofEconomicsandFinance,2011,V olume12,Issue2,Page233-263(SSCI)[2011]YitaoJiang,XiaojunShi,ShunmingZhangandJingjingJi(2011),TheThresholdEffectofHigh-lev elHumanCapitalInvestmentonChina’sUrban-RuralIncomeGap,China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2011,V olume3,Issue3,Pages297-320 (SSCIandSCI)[2011]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11),TaxInducedMultipleEquilibria,AppliedEconomics Letters,,2011,Volume18,Number15,Pages1469-1477(SSCI)[2011]HuiHuang,XiaojunShiandShunmingZhang(2011),Counter-CyclicalSubstitutionbetweenTrad eCreditandBankCredit,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011,V olume35,Number8,Pages1859-1878(S SCI)[2011]RaymondRiezman,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11),DistanceMeasuresbetweenFree TradeandAutarkyfortheWorldEconomy,EconomicModelling,2011,Volume28,Issue4,Page2000-201 2(SSCI)[2011]JunYuandShunmingZhang(2011),OptimalTradePolicyinTariffGameswithInsideMoney,Econ omicModelling,2011,V olume28,Issue4,Page1604-1614(SSCI)[2011]ZhumingChenandShunmingZhang(2011),OptimalTimingandEquilibriumPriceforSOEPrope rtyRightsTransferunderImperfectInform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De cisionMaking,2011,V olume10,Issue2,Page353-372(SSCIandSCI)[2011]YaoLi,JohnWhalley,ShunmingZhangandXiliangZhao(2011),TheHigherEducationalTransfor mationofChinaandItsGlobalImplications,TheWorldEconomy,2011,V olume34,Issue4,Pages516-545 (SSCI)[2011]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2011),金融发展能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的证据,《金融研究》,2011年,第33卷,第2期,第42-56页[2011]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11),OntheArbitrarinessofConsumption,AppliedEcono micsLetters2011,Volume18,Number4,Pages301-304(SSCI)[2011]XiaojunShi,HiroshiTsujiandShunmingZhang(2011),ElicitingExperts'PerceivedRiskofSoftwa reOffshoreOutsourcingIncorporatingIndividualHeterogeneity,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1 1,V olume38,Number3,Pages2283-2291(SCIandSSCI)[2010]石晓军张顺明(2010),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第13卷,第12期,第10-22页[2010]XiaojunShiandShunmingZhang(2010),ExploringMultipleEquilibriaforSymmetric2×2CES/LESPureExchangeEconomies,AppliedMathematics–A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2010,V olume25(B),Number2,Pages137-154(SCI)[2010]XiaojunShiandShunmingZhang(2010),AnIncentive-CompatibleDecisiononTradeCreditTer mConsideringDefaultRisk,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10,V olume206,Number1,Pa ges178-196(SCIandSSCI)[2010]石晓军张顺明(2010),商业信用、融资约束及效率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45卷,第1期,第102-114页[2009]石晓军张顺明李杰(2009),商业信用对信贷政策的抵消作用是反周期的吗?来自中国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9卷,第1期,第213-236页[2009]HuiHuang,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09),ExploringPolicyOptionsinJointIntertem poral-SpatialTradeModelsUsinganIncompleteMarketsApproach,EconomicTheory,2009,V olume41, Number1,Pages131-145(SSCI)[2009]张顺明余军(2009),内部货币与我国最优关税政策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44卷,第2期,第18-31页[2008]石晓军张顺明朱芳菲(2008),多因素视角下商业信用期限决策的双层规划模型与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第16卷,第6期,第112-122页[2007]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07),ANumericalSimulationAnalysisofLabourMobility( Hukou)RestrictionsinChina,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7,V olume83,Issue2,Pages391-4 10(SSCI)[2006]HoushengChen,XiaotieDeng,PingLiandShunmingZhang(2006),OnDefaultCorrelationandPr icingof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byCopulaFunction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 logyandDecisionMaking,2006,V olume5,Number3,Page483-493(SCI)[2006]XiaotieDeng,YonggengGu,ShouyangWangandShunmingZhang(2006),OnConvergenceofaS emi-analyticalMethodforAmericanOptionPricing,JournalofMathematicalAnalysisandApplications, 2006,V olume313,Issue1,Pages353-365(SCI)[2005]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05),V A TBaseBroadeningWhentheLocationofSomeCon sumptionisMobile,EconomicsLetters,2005,V olume87,Issue2,Pages199-205(SSCI)[2004]XiaotieDengandShunmingZhang(2004),OntheFirstFundamentalTheoremsofAssetPricingin GeneralStateSpace,ChineseJournalofEconomicTheory,2004,Volume1,Number2[2004]XiaotieDeng,ChunleiXuandShunmingZhang(2004),DynamicArbitrage-freeAssetPricingwit hProportionalTransactionCosts,inProgressinEconomicsResearch,V olume7(EditedbyAlbertTavidze ),2004,Pages95-111[2004]HuiHuangandShunmingZhang(2004),PropositionsofFiveEquilibriaExamplesfor3X2CES/L ESPureExchangeEconom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DecisionMaking,20 04,V olume3,Number4,Page583-604(SCI)[2004]ShunmingZhang,ShouyangWangandXiaotieDeng(2004),PortfolioFrontierwithDifferentInter estRatesforBorrowingandLending,JournalofGlobalOptimization,2004,Volume28,Number1,Page67 -95(SCI)[2002]ShunmingZhang,ChunleiXuandXiaotieDeng(2002),DynamicArbitrage-freeAssetPricingwit hProportionalTransactionCosts,MathematicalFinance,2002,V olume12,Number1,Page89-97(SSCIa ndSCI)[2001]ShunmingZhang(2001),Discrete-timeStochasticEquilibriumwithInfiniteHorizonIncomplete Markets,AppliedMathematics-A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2001,V olume16(B),Number2,Pages 203-218(SCI)[2000]XiaotieDengandShunmingZhang(2000),OntheFirstFundamentalTheoremsofAssetPricingin GeneralStateSpacewithoutandwithTransactionCosts,IntelligentDataEngineeringandAutomateLear ning-IDEAL,2000,Page551-558(SCI)[1999]ShunmingZhang(1999),ExistenceofGeneralEquilibriumforStochasticEconomywithInfinite-dimensionalCommoditySpaceandIncompleteAssetMarkets,AppliedMathematics–A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1999,V olume14(B),Number2,Page177-190(SCI)[1999]ShunmingZhangandZaihuaLiu(1999),GeneralBlack-ScholesModelofSecurityValuation,Acta MathematicaScientia,1999,V olume19,Number3,Pages279-288(SCI)[1998]ShunmingZhang(1998),ExistenceofGeneralMonetaryEquilibrium,Asia-PacificJournalofOpe rationalResearch,1998,V olume15,Number2,Page203-224(SCI)[1998]ShunmingZhangandY uyunWang(1998),FiniteHorizonArbitrage-freeSecurityMarkets,Acta MathematicaScientia,1998,V olume18,Number2,Pages203-211(SCI)[1998]ShunmingZhang(1998),ExistenceofGeneralEquilibriumforStochasticEconomywithIncompl eteFinancialMarkets,AppliedMathematics-A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1998,Volume13(B),Nu mber1,Page77-94(SCI)[1997]ShunmingZhang(1997),ExtensionsofFarkas-Minkowski'sLemmaandStiemke'sLemmaintheS pacel,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1997,V olume2,Number4,Pages856-860[1996]ShunmingZhang(1996),ExtensionofStiemke'sLemmaandEquilibriuminEconomywithInfinit e-dimensionalCommoditySpaceandIncompleteMarkets,JournalofMathematicalEconomics,1996,V olume26,Number2,Page249-268(SSCI)NBERWorkingPapers[2008]YaoLi,JohnWhalley,ShunmingZhangandXiliangZhao(2008),TheHigherEducationalTransfor mationofChinaandItsGlobalImplications,2007,NBERworkingPaper13849(IssuedonMarch2008)an dCIGIPolicyBrief3(June2008).[2006]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06),ModellingState-OwnedEnterpriseBehaviouralResp onsestoTradeReforms:SomeAnalyticsandNumericalSimulationResultsUsingChineseData,NBERW orkingPaperNo.12780(IssuedonDecember2006).[2004]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04),InequalityChangeinChinaand(Hukou)LabourMobil ityRestrictions,NBERWorkingPaperNo.10683(IssuedonAugust2004).CESifoWorkingPapers[2009]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09),OntheArbitrarinessofConsumptioninaPureMarriag e-ShoppingMallModel,CESifoWorkingPaperNo.2566,February2009.[2009]JohnWhalley,JunYuandShunmingZhang(2009),TradeRetaliationinaMonetary-TradeModel, CESifoWorkingPaperNo.2526,January2009.[2005]HuiHuang,YiWang,YimingWang(2005),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A TradeModelwit hAnOptimalExchangeRateMotivatedbyCurrentDiscussionofAChineseRenminbiFloat,TheAreacon ferenceonGlobalEconomy,CES-ifo,Munich,Germany(December10-11,2004),andCESifoWorkingP aperNo.1471,May2005.[2005]HuiHuang,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05),TradeLiberalizationinaJointSpatialInter-TemporalTradeModel,TheAreaconferenceonGlobalEconomy,CES-ifo,Munich,Germany,January20 04,andCESifoWorkingPaperNo.1463(Category7:TradePolicy),May2005.[2005]RaymondRiezman,JohnWhalleyandShunmingZhang(2005),MetricsCapturingTheDegreeto WhichIndividualEconomiesAreGlobalized,CES-ifoWorkshopon“DissectingGlobalization”(VeniceSummerInstitute),July21-22,2004,andCESifoWorkingPaperNo.1450(Category7:TradePolic y),April2005.研究项目2013年01月--2016年12月“私有内部信息条件下的两阶段做市定价规则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9年01月--2012年12月“金融决策理论与行为金融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01月--2010年12月“我国地区间收入分配差异与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陈建宝主持)2007年07月--2010年06月“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6年09月--2009年08月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学特聘教授研究基金2001年01月--2003年12月“具有摩擦资产市场无套利资产定价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998年01月--1999年12月清华大学小林实经济研究基金1997年07月--2001年07月“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及金融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彭实戈主持)学术奖励2009年12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09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三等奖2008年09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6年11月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一等奖。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周升业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周升业教授教师档案:周升业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工作时间1955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工作经历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至今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金融学会储蓄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金融市场发展中国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金融学会和投资学会理事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财政与金融信用资金运行原理教学成果和荣誉《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撰写金融篇获1987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货币银行学》(参编)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等科研方向财政金融问题代表性学术成果主编:2007,《周升业自选集》2002,《金融资金运行分析:机制、效率、信息》199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居民储蓄》1994,《对外开放下的金融运行》1993,《中国货币流通的回顾与展望》1993,《中国社会主义金融理论》1965,《信贷资金运动规律与信贷收支平衡》参编:1991,《财政金融概论》1981,《经济学常识》1981,《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教材:2004,《金融市场学》2000,《货币银行学》(修订版)2000,《金融理论与实务》1993,《货币银行学》1992,《财政与金融》1987,《财政金融教程》主编工具书:1995,《最新中央银行实务全书》1995,《最新商业银行实务全书》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全书》1994,《中外金融法规大全》论文:2000,《从资金运行看金融业分业经营问题》,《现代商业银行》第5期1997,《利率调整规模管理与货币政策》,《生产力研究》1995,《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思考》,《改革与理论》第4期1985,《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中心环节》,《经济研究》第7期1984,《简论外汇收支与信贷收支、货币流通》,《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1984,《论信用与货币创造》,《金融研究》第9期1983,《筹财、用财与银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1980,《关于货币流通问题的几点认识》,《1980中国金融学会论文集之一》1963,《信贷收支差额问题》,《光明日报》1963-8-26刊学术奖励1992,《中国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主编)获1992年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对外开放下金融运行》(主编)获1995年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成果一等奖。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许荣副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许荣副教授教师档案:许荣性别男职称副教授职务电子邮件xurongfsi@工作时间2004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经济学学士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经济学硕士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经济学博士工作经历2004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FreemanVisitingScholar2008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持证人,美国CFA协会会员FRM(金融风险管理师)持证人,GARP美国金融风险管理师协会会员讲授课程投资学公司理财保险资金运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教学成果和荣誉2011年第六届保险教育年会优秀论文奖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成果著作类优秀成果奖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年参与撰写著作获得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科研方向机构投资者行为金融稳定性金融市场研究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2007,《资产定价与宏观经济波动》,中国经济出版社(专著)2003,《开放式基金投资》(第一作者),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0,《百年金融浪潮》(第一作者),中国经济出版社论文:经济类核心期刊2012,《董事责任保险与公司治理机制的互动影响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保险研究》第3期2012,《效率促进还是掏空——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效应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RongXu(2012),WhyDidInvestmentBanksTakeMoreRiskThanOptimal?ATheoreticalAnalysisofReasonsforSubprim eCrisis,ActualProblemsofEconomics,No.1,373-380RongXu,TangKeandWangWenjun(2012),SizeandPerformanceofChineseMutualFunds:TheRoleofEconomyofScaleandLiquidity,Pacific-BasinFinanceJournal,V ol.20,No.2,228-246(SSCI)2011,《最终控制人对公司价值影响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第6期2011,《公司章程条款的设立、法律对投资者权力保护和公司治理-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管理世界》第7期(和郑志刚、徐向江、赵锡军合作)RongXu,WangYongxiang,LiYue,andCaiMingchao(2010),Isthemoreablemanageralwayssaferfromtakeover?EconomicModelling,V ol.27,Issue.1(SSCI) RongXu,GuiHefa,WuWeixingandLiYue(2009),IsfirmlevelvolatilityincreasinginUSAfirms?Actual ProblemsofEconomics,V ol.94,No.4,CorrespondingAuthor(SSCI)2008,《资本市场发展影响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9期(和吴卫星合作)2008,《金融稳定性研究的新进展―信用风险转移视角的理论综述》,《教学与研究》第7期2008,《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关系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第4期2007,《金融体系内风险转移及其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1期2004,《证券市场流动性、价格有效性与最优激励契约设计》,该文入选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证券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并入选会议论文集《治理结构、证券市场与银行改革》(平新乔、宋敏、张俊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发表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2期(和汪勇祥合作)2004,《以市场透明度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秩序:理论框架与现实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吴晓求、解志国、李悦合作)第1期,该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秩序研究”的子课题“资本市场秩序”研究成果。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庞红教授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庞红教授教师档案:庞红性别女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panghong@工作时间1974年4月接待日教育背景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工作经历1977年1月至1978年9月人民日报社工作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中央财经大学工作(期间曾任教员、校团委书记、校青年工作部副部长、校学生处副处长、国际金融教研室副主任)1996年12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工作(教员、金融系支部书记、院长助理)学术和社会兼职国家科学技术部技术经纪人“顾问”福建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顾问讲授课程教学成果和荣誉1988年北京至先进思想工作者1999年人民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2000年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优秀奖2001年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2003年宝钢教育基金将2004年人民大学十大标兵班主任科研方向国际金融国际结算银行会计商业银行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1999,《国际结算》,人大出版社1999,《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人大出版社1999,《全国技术经济人资格培训教材》,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国际金融》,人大出版社2001,《金融市场学教材》(电子版)华夏大地教育网2003,《金融学》,人大出版社论文:2003,《从SARS看金融风险管理》,《经济日报》第6期2002,《美国金融体系中的支付系统》,《金融时报》第2期2002,《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规范研究》,《中国科技部》第12期2001,《银行间国际结算中的中心汇票》,《金融时报》第6期2001,《女性消费品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经济经纬》第3期2001,《卓而不群的金融学》,《国际金融报》第4期2001,《技术经纪人要懂得金融知识》,《金融时报》第5期2001,《银行间国际结算中的真实账户与镜子账户》,《中国财经报》第5期2001,《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软件业发展》,《经济研究参考》第6期2000,《女性消费品市场与经济增长》,《河南省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第1期1997,《对电子货币的认识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12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陈共教授教育背景:1948年10月毕业于东北大学;1951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部;1998年8月赴韩国与城市大学进行学术交流;1998年12月赴越南与财政部科研所进行学术交流;1999年10月赴德国与汉堡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工作经历:1950年3月至1969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教员;1972年11月至1978年8月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党支书记;1978年9月至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曾任系副主任、主任;1997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财政学会历届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历届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咨询协会常务理事;代表性学术成果:1954,《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64,《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1,《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4,《财政学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1987,《税收基础》,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财政理论探索》,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1994,《财政学》(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证券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财政学》(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美国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3,《积极财政政策及其财政风险》,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奖励: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第一届人文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安体富教授教育背景:1956 年9 月至1960 年7 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工作经历:1960年9月至1979年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任教;1970年1月至1978年6月在清华大学任教;1978年6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税务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财政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工商联经济技术委员会委员;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和教材10多部,论文170多篇。
其中有代表性的教材和著作有:《社会主义财政与信用》(1984年)、《财政金融教程》(1987年)、《财政金融概论》(1991年)、《财政基础知识》(1994年)、《财政与金融》(1996年)、《税收负担研究》(1999年)、《当前中国税收政策研究》(2001年)、《税收负担与深化税制改革》(2002年)、《税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2003年)等。
主持的科研课题主要有:国家教委博士点项目:《教育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益研究》(1992年);“九五”国家社科项目:《税收流失及对策研究》;“九五”国家教委重点社科项目:《国家财政“两个比重”问题研究》;“十五”国家社科项目:《“十五”期间财政政策转型研究》;“十五”教育部、北京市社科项目:《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税收负担与税收政策问题研究》等;学术奖励:1999,《关于宏观税率与税制结构问题的思考》,获全国第三次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关于税收负担问题的研究报告》,获全国第三次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本质》,获第三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特别奖;2002,《评析台湾地区实施的“两税合一”税制》,获全国第三次国际税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当前中国税收政策研究》,获全国第四次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当前世界减税趋势与中国税收政策取向》,获中国财政学会第四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特别奖;郭庆旺教授教育背景:1984年7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6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年1月至1996年7 月于荷兰蒂尔堡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工作经历:1984年7月至1994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税务系,教研室副主任;1994年7月至1995年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副社长;1996年1月至1997年底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1998年1月至1998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2007年1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分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代表性学术成果:专著、译著、教材数十部专著:1993,《财政赤字经济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税收与经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公司税制国际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财政政策导论》,(台湾)五南出版公司;1999,《财政理论与政策:当前若干重大问题探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世界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家级教材:2003,《财政理论与政策》(教育部研究生推荐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财政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公共经济学》(普通高教“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项目:1999,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财税政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教育部重点项目;2004,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评估及淡出策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05,中国财政金融安全:预警系统与风险控制体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与陈雨露教授共同主持)。
主要论文:199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制改革》,《财贸经济》第10期1993,《论财政赤字对资本形成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1期1994,《论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0期1997,China:Tax Sharing Reform and Its Impacts,Asia-Pacific Tax Bulletin(IBFD),No.7. 2004,《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第5期;2004,《中国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的估算》,《财贸经济》第6期;2005,《中国全要素生长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第6期;2006,《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管理世界》第5期;2006,《稳健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及其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2006,《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分析》,《经济研究》第7期;2006,《资本性支出分权、公共资本投资构成与经济增长》第二作者,《经济研究》第12期;学术奖励:1995 ,《当代西方税收学》,国家税务总局第一届税收类优秀教材中青年奖;1998 ,《税收与经济发展》,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8 ,《论公债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 ,《公共经济学大辞典》,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 ,《财政理论与政策》,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王传纶教授教育背景:1946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学院,获得法学士学位;1948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学系;1951 年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1949 年至1951 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生及工作人员;1984 年至1985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商学院客座研究员;工作经历:1951年至1953年在中央财经大学担任教员;1953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80年代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学院任客座研究员;深圳大学教授兼经济管理学系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专家,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学术和社会兼职: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和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代表性学术成果:论文:1991,《我国财政收入的数量分析与经济财政客观控制》(国家教委);1991,《我国对外债务的宏观经济问题》(国家教委博士点);1991,《关贸总协定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国家教委博士点);1998,《21世纪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第二批项目);著作:1981,《资本主义财政》,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西方财政金融思想发展》,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主校,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国际税收》,与朱青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与高培勇合著,商务印书馆;1998,《货币金融学》,主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货币经济学手册》,主校,经济科学出版社;学术奖励:撰写《国际税收》,曾获1996年度全国优秀教材省部级奖;撰写《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 年。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