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量1

合集下载

注册测绘师海洋测量部分1

注册测绘师海洋测量部分1
一级测量:适用海道测量部门明确规定的重要海区;要求测 线间距要小、100%的海底覆盖率。
二级测量:适用于其港口、入口航道、一般的沿岸和内陆航 道,限于水深小于l00米的海区使用。
三级测量:适用于水深浅于200米且不被一、二级测量覆盖的 海区。
四级测量:四级海道测量适用于水深超过200米且不被一、二、 三级海道测量所覆盖的其它所有海区。
GPS动态定位 动态定位的类型(方法) 常用的GPS动态定位精度
二、海洋测深
回声测深原理 多波束测深系统 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 基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地形测量 机载激光测深(LIDAR) 测线布设 测深精度 水位改正 测量数据质量与管理
海底地形测量是测量海底起伏形态和地物的工作。是陆 地地形测量在海域的延伸。按照测量区域可分为海岸带、大 陆架和大洋三种海底地形。特点是测量内容多,精度要求高, 显示内容详细。
(2) 线性内插法
线性内插法的假设前提是两站之间的瞬时海面为直线形态。 此法也同样适应三站的情况,其基本数学模型为:
( 两站水位改正数模 ) (三站水位改正数模 )
(3) 水位分带改正法(分带法)
水位分带改正法分为两站水位分带改正、三站水位分带 改正(又称三角分带)。
以两站水位分带改正法为例来介绍。
水位分带的实质就是利用内插法求得不同区的水位改正 数,与线性内插法不同,分带所依据的假设条件是两站之 间潮波传播均匀,潮高和潮时变化与距离成比例。
分带的基本原则: 分带的界线方向与潮波传播方向垂直。
分带数:
式中:K为分带数;δz为测深精度;△ζ为两站同时刻最 大水位差。
三站水位带改正法(又称三角分带法)分带原则、条件、假 设与两站水位分带改正法基本相同,其主要是为了加强潮波 传播垂直方向的控制,需采用三站水位分带改正法。

海洋水深测量的原理

海洋水深测量的原理

海洋水深测量的原理
一、海洋水深测量的原理
海洋水深测量是海洋调查中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海洋调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水深测量主要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测量海洋水深,例如通过动态和静态的测量过程。

1.动态测量
动态测量是通过船舶行进时配备的测深仪表的检测和记录,来检测和确定海洋的水深。

垂直测深仪是船舶上常用的动态测深仪表,由一个声波发射器、一个接收器以及显示装置组成,生成的声波平板发射到海底,然后被返回到接收器,接收器交换接收到的回波平板与发射平板的时间延迟换算成海洋水深,通常其显示误差不大于0.3米。

2. 静止测量
静止测量技术是一种海洋深度探测技术,一般是以船舶静止为条件,利用投放的高频声纳仪发射高频声波,来测量海洋水深,当高功率脉冲信号穿过海洋表面时,发出的脉冲信号穿过海洋表面,会受到海床反射的影响,经过反射再抵达水面上,这样的音波就能够把海洋表面以下的深度给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而且,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海洋水深测量,其精度能够达到0.1米以内。

3. 多层水深测量
多层水深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海流方向、海洋水深和温度等海洋特性的测量,从而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状况。

它采用高感度的磁共振信号探测器,检测垂向的流动分布特性,
进而测量到海洋水深的变化,一般能够达到准确度为0.5米以内。

以上是海洋水深测量的原理,希望能够给各位一个参考。

从这些原理中可以看出,海洋水深测量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动态和静态的测量过程,来测量海洋的水深,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状况。

海洋测量

海洋测量

海洋测绘海洋测绘(Hydrographic Survey and Charting)是海洋测量和海洋制图的总称。

其任务是对海洋及其邻近陆地和江河湖泊进行测量和调查,获取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编制各种海图和航海资料,为航海、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海洋研究服务。

海洋测绘的主要内容有:海洋大地测量、水深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底地形测量、障碍物探测、水文要素调查、海洋重/磁力测量,海洋专题测量和海区资料调查;以及各种海图、海图集、海洋资料的编制和出版,海洋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及应用。

海洋测绘特点:1、陆地上所测定点的三维坐标是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仪器设备分别测定的,但在海洋测量中垂直坐标是和船体的平面位置同步测定的。

2、陆上的测站点与在海上的测站点相比,可以说是固定不动的。

但海上的测站点是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的。

3、在陆地测量中一般必须使用电磁波信号,而在海水中,则采用声波信号。

4、陆地上测定的是高程,即某点高出大地水准面多少,而在海上测定的是海底某点的深度即其低于大地水准面或水深基准面多少。

5、在陆地的观测点往往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得到一组观测值,经平差后可得该组观测值的最或是值。

但在海上,测量工作必须在不断运动着的海面上进行。

6、陆地地形测量及工程制图大多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而海洋制图还有墨卡托、UTM投影等,尤其海图投影基本采用墨卡托投影。

海洋测量的任务既可以是科学任务,如研究地球的形状、研究海底地质构造的运动、海洋环境等,也可以是一些实用任务,如自然资源的勘探与海洋工程、航运救捞与航道、近岸工程、渔业捕捞划界等等,具体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水面的测定、大地控制与海底控制、定位、测深、海底地形勘测、制图与MGIS等等。

海底地形测绘涉及到常用的规范主要有:《海道测量规范》、《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中国海图图式》、《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水深测量经历的发展阶段:测绳重锤测量(点测量)——>单频单波束测深(点测量)——>双频单波束测深(点测量)——>多波束测深(面测量)——>机载激光、遥感测深(面测量)。

海测资料1

海测资料1

海测复习资料第一章1、海洋的基本概念以及分类P1海洋是地球表面包围大陆和岛屿的广大连续的含盐水域,是有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溶解和悬浮其中的物质,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临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和海底等部分主城的统一体。

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为洋,边缘部分称为海。

地球表面总面积为5.10*10^8km2,其中海洋面积为3.62*10^8km2在地球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为70.8%;陆地面积为 1.49*10^8km2,占地球总面积的比例为29.2%;海陆之比为2.5:1海,一般人们把大洋四周的边缘地区称作海陆间海:介于大陆之间的海地中海{ 内陆海:深入大陆内部的海海{边缘海:既是大洋的边缘,而与大洋之间又有半岛或岛屿相隔海湾是指海洋或海延伸进入大陆部分的水域海峡是指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

洋是远离i大陆,深邃而浩瀚的水域部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岸笼统的讲就是海陆与海洋相互作用、相互交界的地带。

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

海岸线是近似于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

2、海洋概貌P4海洋地形通常分为海岸带,大陆边缘,和大洋底三部分1海岸带式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其地貌是在波浪,潮汐和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海岸带由海岸,海滩,及水下岸坡组成。

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风暴潮时才被淹没,故又称为潮上带;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故又称为潮间带;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至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为潮下带。

2大陆边缘时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

大陆边缘是大陆和大洋之间的过渡带,通常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及海沟等组成。

大陆架是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大陆向海洋底的自然延伸,其范围是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的坡度突然变大的地方为止。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陡倾的全球性最大斜坡,其下线是坡度突然变小的地方。

海洋测绘中的潮汐测量与预测方法

海洋测绘中的潮汐测量与预测方法

海洋测绘中的潮汐测量与预测方法潮汐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

随着海洋测绘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潮汐的测量和预测方法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海洋测绘中常用的潮汐测量与预测方法。

一、潮汐测量方法1. 潮汐观测站测量法潮汐观测站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观测站安装有测量设备,如封闭管、浮标等,通过测量海面的垂直变化来计算潮汐的高度。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准确的潮汐数据,但需要长时间的观测和连续的监测。

2. GPS测量法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定位的技术,也可以用来测量潮汐。

通过安装在测量站点的GPS接收器,可以实时测量地球表面的垂直运动,并计算出潮汐的高度。

这种方法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的优势,但需要高精度的GPS设备和复杂的数据处理。

3. 水产浮标测量法水产浮标是一种可以测量海洋表面运动的设备。

通过安装在浮标上的传感器,可以测量海洋表面的垂直变化,并计算出潮汐的高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大范围测量的情况,但精度相对较低。

二、潮汐预测方法1. 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模型是最常用的潮汐预测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中的潮汐规律,可以建立潮汐预测模型,然后根据当前的日期和时间来预测潮汐的高度和时间。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2. 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潮汐预测方法。

通过建立潮汐运动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潮汐的高度和时间。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和建模,对计算设备的要求较高。

3.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预测方法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卫星图像来预测潮汐。

通过分析卫星图像中的海洋表面运动,可以推断潮汐的高度和时间。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潮汐预测,但受到卫星图像的分辨率和数据更新频率的限制。

综上所述,潮汐测量与预测是海洋测绘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和预测模型,人们可以获得准确的潮汐数据,并应用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

海洋工程测量

海洋工程测量

5.3 海洋测量的发展前景
二、21世纪海洋测绘的发展
海洋服务将趋于全方位多层次 数据获取方式区域集成化 信息服务形式将止境!
第五章 海洋工程测量
5.1 海洋测量工作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
5.2 海洋工程中常见的测量工作
5.3 海洋测量的发展前景
第五章 海洋工程测量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认识海洋开发利用和 保护海洋的世纪。当今人类面临“人口剧增、 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 随着陆地自然的日益减少,研究海洋、综合 开发利用海洋,从而使海洋和人类世代和平 相处,海洋产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5.1 海洋测量工作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 三、海洋测量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
海洋信息的获取是进行海洋开发的前提 海洋测量工作是海洋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 海洋测量工作是人类改造海洋为人类造福的 重要手段
5.2 海洋工程测量工作
海籍测量 近海工程测量 港口建设 海岸工程建设 远海工程测量 远洋资源开发 沉桩定位 海洋测量新技术 GPS RS GIS
5.1 海洋测量工作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
1、海洋功能食品技术研究 2、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及水产增养殖技术研究 3、海水养殖苗种全人工繁育及健康、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研 究: 4、养殖水域环境调控技术研究 5、海水养殖鱼类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6、水产品安全生产技术研究 8、海洋防灾减灾技术研究 9、海水综合利用技术 10、渔业资源调查及保护 11、海洋综合管理
5.3 海洋测量的发展前景
一、20世纪海洋测绘的发展
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作业模式 测量方式实现了由点测量到面测量的飞跃 测量要素越来越多样化 测量平台由船载向机载与星载相结合转化 基础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 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发展迅速 信息获取趋向实时化和规范化 数字型信息产品趋于多样化

海洋深度测量

海洋深度测量

海洋深度测量
海洋深度测量是一项使用水声或电磁波技术测量海洋深度的技术。

它通常被用于测量海洋地形、水深和底栖生物。

海洋深度测量对海洋科学、地质学、水文学和气象学等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在海洋深度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包括声纳、测深仪、鱼雷、卫星和无人潜艇。

声纳是一种将声波发送到水下,然后测量声波返回时间来确定海洋深度的工具。

测深仪是一种使用电磁波将信号发送到水下并测量它们返回的时间来确定深度的仪器。

鱼雷、卫星和无人潜艇是无人控制的设备,可以通过电脑程序测量海洋深度和其他参数。

海洋深度测量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领域。

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海洋深度测量可用于确定潜在的油气田、矿床和温泉等地下资源的位置和分布。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海洋深度测量可以评估海底潜在的环境风险或危险措施的实施效果,例如钢质管道安装或废弃物的存放。

在航运和海上安全方面,海洋深度测量可以确定水深和海底地形,以便船只避免碰撞和地形障碍。

然而,海洋深度测量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深度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水文条件、海洋波动、海底地形和气象条件等。

此外,深度测量需要特殊的工具
和技术,因此成本相对较高,并且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分析。

总的来说,海洋深度测量是一项重要而挑战性的技术,对于海洋科学、资源开发、环境和安全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海洋深度测量,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技术,提高深度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支持未来海洋研究和开发的需求。

海洋工程测量水深点数据选取原则

海洋工程测量水深点数据选取原则

详细描述
在评估水深点数据 可靠性时,需要考 虑以下因素
数据稳定性
观察数据的波动情 况,分析其稳定性 。
数据可重复性
在不同的时间和条 件下,对同一地点 进行多次测量,观 察其可重复性。
环境因素影响
考虑环境因素如风 浪、海流等对数据 可靠性的影响。
04
水深点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去除异常值
在处理水深点数据时,需要去除由于仪器故 障、环境干扰等产生的异常值,以避免对后 续数据处理产生影响。
海洋气象测量
观测风、浪、潮、流等气象要素,为海洋工程设计和施工 提供气象数据和预报。
海底地质和地貌测量
通过地质钻探、海底浅剖、磁力测量等方式,了解海底地 质构造、土质类型、海底地貌特征等信息,为海洋工程设 计提供地质数据支持。
海洋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海洋工程测量为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等提供详细的基础 数据和信息支持,保障项目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频数分布
分析水深数据的频率分布,以发现 潜在的地形特征。
数据解释与报告编写
数据可视化
01
将处理后的水深数据转化为图表形式,更直观地展示地形情况

报告编写
02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编写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数据收集、处
理、分析、解释等过程和结论。
结果评估
03
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考虑地形地貌、海洋环境等因素,提出
03
数据对比
将不同时间或不同设备采集的数据进 行对比,观察其差异。
误差范围
对采集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误差在可 接受范围内。
05
04
参照物对比
将水深点数据与已知的参照物数据进 行对比,例如卫星地图或航拍照片。

海洋测量(2页)

海洋测量(2页)

*海洋测绘:任务:海洋测绘通过对海面水体和海底进行全方位、多要素的综合测量,获取包括大气(气温、风、雨、云、雾等)、水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潮汐、波浪、海流等)以及海底地形、地貌、底质、重力、磁力等各种信息和数据,并绘制成不同目的和用途的专题图件,为航海、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海洋研究服务.根据海洋测绘的目的,可把海洋测绘任务划分为科学性任务和实用性任务两大类.分类:海洋测绘属于测绘学中的二级学科,包括海洋大地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洋跃层测量、海洋声速测量、海道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图制图、海洋工程测量等.海道测量在所有海洋测量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为保证船舶航行安全为目的而对海洋水体和水下地形进行的.测量获得的水区各种资料,可用于编制航海图等.根据测量内容,海道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岸线地形测量、水深测量、扫海测量、海洋底质探测、海洋水文观测、助航标志的测定以及海区资料调查等.和制图的要求,海道测量通常又可分港湾测量、沿岸测量、近海测量和远海测量等四类.包括大地(测量)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等.海洋测绘根据测绘目的不同,平面控制也可采用不同的基准.海道测量的平面基准通常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投影通常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和墨卡托投影两种投影方式.我国的垂直基准分为陆地高程基准和深度基准两部分.陆地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对于远离大陆的岛礁,其高程基准可采用当地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采用理论最低潮面.海洋定位是海洋测绘和海洋工程的基础.海洋定位主要有天文定位和光学定位(光学定位是借助关学仪器,如经纬仪、六分仪、全站仪等实施海上定位,主要有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侧方交会法和极坐标法等)、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定位多采用圆一圆定位或双曲线定位方式)、卫星定位(卫星定位属于空基无线电定位方式,为目前海上定位的主要手段.定位系统)和水声定位等手段.测深:测深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测深杆、测深锤(水铊)、回声测深仪、多波束测深系统、机载激光测深等. 测深杆:径5~8cm的铁制圆盘.测深锤(水铊):主要适用于8~10m水深且流速不大的水域测深.它由铅砣和砣绳组成,其重量视流速而定,砣绳一般为10~20m,以10cm为间隔.海图(chart).用于航海的海图应详细标绘航海所需要的资料,如岸形、岛屿、礁石、浅滩、水深、底质、水流以及助航设施等.要素:海图要素分为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三大类.(1)数学要素是建立海图空间模型的数学基础,包括海图投影及与之有关的坐标网、基准面、比例尺等.(2)地理要素是借助专门制定的海图符号系统和注记来表达的海图内容.海图地理要素分为海域要素和陆地要素两类.(3)辅助要素是辅助读图和用图的说明或工具性要素.例如海图的接图表、图例、图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海图分类的方法很多,按内容可分为普通海图、专题海图和航海图三大类;:海图分幅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制图区域的相对完整、航线及重要航行要素的相对完整,在保证航行安全和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图幅的数量.海图分幅主要采取自由分幅方式.海图一般设计为全张图,图幅尺寸一般为980mm×680mm1020mm×700mm.对开图一般图幅尺寸为680mm×460mm,图幅的标题配置在图廓外时,纵图廓应比标准长度小25mm.数学基础:一般情况下,海图的数学基础包括坐标系、投影和比例尺.我国海图一般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国际海图一般采用1984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航海图一般采用墨卡托投影,这种投影具有等角航线为直线的特性,是海图制作所选择的主要投影.同比例尺成套航行图以制图区域中纬为基准纬线,其余图以本图中纬为基准纬线,基准纬线取至整分或整度.1:2万及更大比例尺的海图,必要时亦可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制图区域60%以上的地区纬度于75.时,采用日晷投影.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1)确定测量目的和测区范围;(2)划分图幅及确定测量比例尺;(3)确定测量技术方法和主要仪器设备;(4)明确测量工作的重要技术保证措施;(5)编写技术设计书和绘制有关附图.技术设计的工作步骤:资料收集和分析、初步设计、实地勘察、技术设计书编制等四个阶段.技术设计书的内容为(3)技术设计所依据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规程以及原有测量成果的采用情况;(4)各施测控制点的等级、标石类型及数量;(5)水深测量图幅、测深里程、航行障碍物的数量;(6)海岸地形测量的图幅、面积及岸线长度;(7)作业所需的各种仪器、器材、船只类型和数量;(8)根据测区地理气象及技术装备条件,计算各种测量作业的工作量和工作天数;(9)根据测区特点和作业技术水平,提出适当的作业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具体技术要求.控制测量:海洋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海洋测量的平面及高程控制基础是在国(导线、gps)点,凡符合现行《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精度要求的,均可作为海洋测量的高等控制点和发展海控点的起算点使用.平面控制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传统方法是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随着技术进步,传统的三角测量技术逐步被gps控制测量技术替代.hi表示)和海控二级2hc,表示).海控点的分布应以满足水深测量和海岸地形测量为原则.海控一、二级点布设的方法主要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测图点可采用gps快速测量法,以及导线、支导线和交会法测定.其图形布设要依据地形条件和仪器装备情况而定.用于平面控制的主要控制点应采用常规大地测量的方法测定,其相对准确度为11100000.采用卫星定位方法测定控制点时,在置信度为95%时,定位误差不超过10cm.而不能用于发展平面控制的次级控制点,采用常规大50cm.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有几何水准测量、测距高程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等.在有一定密度的水.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和等外水准,但三角高程网各边的垂直角应进行对向观测.用于三角高程起算的海控点、测图点、验潮水尺零点、工作水准点及主要水准点,均应用水准联测的方法确定其高程.用水准联测高程时,必须起测于国家等级水准点,根据所需的高程精度和测线长度决定施测等级.验潮站水准点与验潮站水尺间的联测,按等外水准测量要求施测.利用gps手段进行高程测量时,应对测区的高程异常进行分析.一般在地貌比较平坦的区域,已知水准点距离不超过15km.点数不少于4个;困难地区,水准点分布合理情况下不少于3个,解算出的未知点高程在满足深度基准面确定:海洋测深的本质是确定海底表面至某一基准面的差距.目前世界上常用的基准面为深度基准面、平均海面和海洋大地水准面.即狭义上的深度基准面,这也是海洋测深实际用到的基准面.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采用略最低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面.1956我国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海图深度基准面.(即理论最低潮面)上.长期验潮站深度基准面可沿用已有的深度基准,由陆地高程控制点进行水准联测,也可以利用连续1年以上水位观测资料通过调和分析取13个主要分潮采用弗拉基米尔法计算.短期验潮站和临时验潮站深度基准面的确定可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法、潮差比法、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四个主分潮与l比值法,由邻近长期验潮站或具有深度基准面数值的短期验潮站传算,.基本原理是假设略最低潮面值与深度基准面成线性比例模型海洋测量定位:海洋定位通常是指利用两条以上的位置线,通过图上交会或解析计算的方法求得海上某点位置的理论与方法.海上位置线一般可分为方位位置线、角度位置线、距离位置线和距离差位置线四种..目前海洋定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光学定位,无线电定位、卫星定位、水声定位.:光学定位的方法主要有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侧方交会法和极坐标法等.后方交会法测定点位的在后方交会中,应注意位置函数等值线之间的夹角,夹角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定位的精度.侧方交会法又称联合交会法,通常是利用在岸上控制点和测量船上同时测定方位和角度位置函数等值线的方法来确定测量船位置.极坐标法定位:在岸上控制点通过测量至测量船的距离和方位角,来确定测量船位置的定位方法称为极坐标法,主要应用于沿岸海洋测量定位:无线电定位技术常采用测距、测距差或两种方法混合使用,按定位方式可以分为圆一圆(两距离法)定位和双曲线法(距离差法)定位.卫星定位其基本观测量又可分为码相位观测量和载波相位观测量.根据差分gps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的不同分为4类,位置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平滑伪距差分、相位差分..用于水下目标定位的声学系统即水声定位系统,通常由船台设备和若干水下设备组成.船台设备包括一套具有发射、接收和测距功能的控制、显示设备,以及安装在船底或船后“拖鱼”内的换能器及水听器阵.水下设备主要是声学应答器基阵,水文观测:海洋水文观测是指在某点或某一断面上观测各种水文要素,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的工作.主要观测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含沙量、化学成分、潮汐、潮流、波浪、声速等要素,为编辑出版航海图、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海洋工程设计以及海岸变迁和泥沙淤积等海洋科学研究提供资料.潮汐周期:两个相邻高潮或两个相邻低潮之间的时间间隔,简称周期.有的地方潮汐周期为半天,其平均值是有的地方潮汐周期为1天,其平均值为24h50min,这里的“天”指太阴日.潮汐不等:由于月球、太阳、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每日的潮差是不等的,这种现象称为潮汐不等.潮差随出现.大潮时,海面涨的最高,落得最低,此时的潮差称为大潮差;小潮时,海面涨的不很高,落得也不太低,此时的潮差称为小潮差.高(低)潮间隙:月球经过某地子午圈的时刻,称为对应地点的月中天或太阴中天,其中离天顶较近的一次称.从月中天至高(低)潮时的时间间隔叫做高(低)潮间隙,取其平均值为平均高(低)潮间隙.潮汐类型包括:(1)半日潮港(0<f≤0.5):半日潮港在一个太阴日内,发生两次高潮和低潮,且相邻的高(低).(2)混合潮港(0.5<f≤4):混合潮港分为不规则半日潮混合潮港(0.5<f≤2)和不规则日潮混合潮港(2<f≤4).两次高(低)潮的潮高不等,涨落潮时间也不等,且不等是变化的.不规则日潮是潮汐在一个朔望月中有几天会出现一日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而大多数天为一天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3)日潮港(f>4):日潮港是潮汐在一个朔望月内大多数天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且在半个月内连续出现7.水位观测:在海洋测绘中,根据作用不同,验潮站分为长期验潮站、短期验潮站、临时验潮站和海上定点验潮站.长期验潮站是测区水位控制的基础,主要用于计算平均海面,一般应有2年以上连续观测的水位资料;短期验潮站用于补充长期验潮站的不足,与长期验潮站共同推算确定测区的深度基准面,一般应有30天以上连续观测的水位资料;临时验潮站在水深测量时设置,至少应与长期站和短期站在大潮期间同步观测水位海上定点验潮站,至少应在大潮期间与相关长期站或短期站同步观测一次或三次24小时或连续观测15天水位资料,用于推算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以及预报瞬时水位,进行深度测量时的水位改正.水位观测可采用水尺、井式自记验潮仪、声学或压力式传感器等专用设备实施.另外,利用卫星遥感、差分gps也可以进行水位观测. 潮汐调和分析:根据物理学原理,任何一种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由许多简谐振动组成.潮汐变化也是一种非常近似的周期性运动,因而也可以分解为许多固定频率的分潮波,进而求解分潮的调和常数(振幅、迟角),这种分析潮汐的方法称为潮汐调和分析.潮汐调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计算分潮调和常数.调和常数在计算平均海平面的时候可以用来消除潮汐的影响,研究海平面变化.另外它还可以应用于计算理论最低潮面、天文最高和最低潮面以及描述潮汐特征的潮汐非调和常数、开展潮汐预报等.声速测量目的一是为了对测深数据进行声速改正,二是确定声线在水中的传播方向和路径.海洋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海水介质的盐度、温度、压力有关,特别是当海水温度跃层存在时,由于折射,.温度跃层的存在,导致侧扫声呐和多波束探测成果失真,严重影响测量成果的质量.因此在侧扫声呐和多波束测量前,必须要对测区海水温度跃层进行调查..根据测得的水温、盐度和压力数据,用特定的计算公式确定海水声速的方法称为间接声速测量.凡通过测量声速在某一固定距离上传播的时间或相位,从而直接计算海水声速的方法均为直接声速测量.具体的声速测量仪所依据的原理有脉冲时间法、干涉法、相位法和脉冲循环法等.船用声速测量仪分吊放式和消耗式两种涨潮流;由港湾流向外海的潮流称为落潮流.潮流在涨潮流与落潮流的转变时,流速较小,如流速为零称为转流.潮流以流向的变化可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潮流观测:验流点一般选择在锚地、港口和航道人口及转弯处、水道或因地形条件影响流向流速改变的地段,观测内容包括流速和流向.为更好地分离潮流,应在风浪较小的情况下进行海流观测,验流期间应对潮汐和气半日潮港验流一般应持续13小时以上,日潮港验流一般应持续25小时以上.《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1998)规定:半日潮港海区,验流(潮流)时间应选择在农历初一、初二、初三或十六、十七、十八.日潮港海区选择在月赤纬最大的前后回归潮期间进行,也可以从潮汐表中选取最大潮日期进行.往复流验流必须测出景大涨、落潮流的流速、流向及时间,说明转流时间与高低潮潮时的关系(如高潮后1h15min开始转为落潮流).验流定位的计时精确到秒,流速精确到0.1节,流向精确到0.5°.当采用准调和分析方法时,海流连续观测次数应不少于3次,分别选择大、中、小潮日期进行.在一般的潮流潮日期进行.每次海流观测应持续25小时以上.当分析如风海流或波流等其他类型的海流时,应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气象状况进行观测;当分析河口区的径流时,应选择在枯水期和洪水期分别进行观测.水深测量:水深测量的主要技术方法有单波束与多波束回声测深及机载激光测深等.水深测量主要工作流程包括水深数据采集、水深数据处理、水深成果质量检查、水深图输出等.单波束测深波束的指向性波束宽度和发射脉冲的宽度分别影响被测目标的方位和深度分辨率.深仪设计转速、声速与实际的转速、声速不同,以及换能器的安装等原因,需要对其进行吃水改正、基线改正、转速改正及声速改正等.目前,对各项改正一般采用综合处理,求取总改正对测量深度的影响,通常采用的改正方法包括校对法和水文资料法.校对法适用于小于20m的水深.水文资料法适用于大于20m的水深.多波束测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主要由多波束声学系统(mbes)、多波束采集系统(mcs)、数据处理系统和外围辅助传感器等组成.并反算其距离或记录声波往返换能器面和海底的时间;外围设备主要包括定位传感器(如gps)、姿态传感器、声速剖面仪(ctd)和电罗经,实现测量船瞬时位置、姿态、航向以及声速传播特性;数据处理系统以工作站为代表,综合声波测量、定位、船姿、声速剖面和潮位等信息,计算波束脚印的坐标和深度,并绘制海底地形图.多波束参数校正:多波束测深系统结构复杂,各种传感器和换能器的安装一般无法达到理论设计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参数校正,通常有导航延迟、横摇、纵摇和艏偏校正.横摇校正不受其他偏差的影响,可首先进行.多波束参数校正顺序通常是导航延迟、横摇、纵摇和艏偏校正.多波束测深系统海上勘测实施的过程包括测前试验、测前准备、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四个部分.多波束测深数据编辑:复杂的海况因素或者多波束声呐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勘测数据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大量误差和噪声,造成虚假地形,从而使绘制的海底地形图与实际海底地形存在差异.为提高海底地形图的精度,有效利用多波束测深数据,必须对测深数据进行编辑,剔除假信息,恢复、保留真实信息,为后处理成图做好必要的准备.多波束勘测数据编辑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编辑思路是一致的,编辑的对象一般是水深值.其编辑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影法,另一种是曲面拟合法.对测线数据进行编辑时,首先必须把水深数据投影到平面中去,然后才能进行编辑工作.投影方法主要有三种:沿测线前进方向投影、正交测线方向投影、垂直正投影.测线前进方向投影,就是把水深点投影到与测线正交的平面上.正交测线方向投影是以时间为横轴,水深为纵轴,在编辑界面上水深数据是以一个个波束的形式显示的.垂直正投影是把测深数据按经、纬度坐标位置投影到水平面上.:海底地形一般是连续变化的,而多波束测量是全覆盖的高精度测量,测量的资料能反映海底地形的全貌.根据这一特点,用一定的曲面拟合海底面,超出曲面一定范围的数据点称为跃点,应该剔除掉.曲面拟合常用的计算方法有贝济埃(bezier)方法、b样条方法、最小二乘法拟合等.:利用绿光或蓝绿光易穿透海水,而红外光不易穿透海水的特点,用光激射器、光接收机、微机控制、采集、显示、存储及辅助设备组成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在飞机平台上安装光激射器向海面发射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一种为波长1064mμm的脉冲红外光,另一种为波长532mμm的绿光.红外光被海面完全反射和散射,而绿光则能够透射至海水中,经水体散射、海底反射和光接收器分别接收这些反射光,组成探测回波信号波形,探测并数字化处理回波信号(对每一个测深点,可获得一个激光波形,其上有两个与海面和海底相. 对于不同的机载激光海洋测深系统,所选用的光激射器发射的红外光和蓝绿光的波长也稍有不同.海水对不同波长的激光吸收也相差很大,其中波长为520~535mμm的蓝绿光波段被称为“海洋光学窗口”,海水对此波段的光吸收相对最弱.飞机的姿态特征等因素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最大测量水深和测深精度. 机载激光系统测深能达50m,假如海水清澈则可更深.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对水下障碍物的分辨能力在短时间内.目前对于2m2以上的水下障碍物的探测可信度较高,再小的物体就较难有效的探测..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载激光测量系统一定会在海岸带快速测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测线布设:测线是测量仪器及其载体的探测路线,分为计划测线和实际测线.水深测量测线一般布设为直线,又称测深线.测深线分为主测深线和检查线两大类.检查线主要是对主测深测线布设的主要因素是测线间隔和测线方向.测深线的间隔根据测区的水深、底质、地貌起伏状况,以及测图.对单波束测深仪而言,主测深线间隔一般采用为图上10mm,在海上养殖区域主测深线间隔可适当放宽.多波束测深系统的主测线布设应以海底全覆盖且有足够的重叠带为原则,其检查线应当至少与所有扫描带交叉一次,以检查定位、测深和水深改正的精度,两条平行的测线外侧波束应保持至少20%的重叠..选择测深线布设方向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完善地显示海底地貌,有利于发现航行障碍物,有利于工作.对于多波束测深,还要考虑测量载体的机动性、安全性、最小测量时间等问题.吃水改正:吃水改正包括静态吃水改正和动态吃水改正.根据换能器相对船体的位置,换能器静态吃水可按几何作航行下沉量,它受船只负载、船型、航速、航向、海况以及水深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动态吃水测定方法如下:(1)选择一个海底平坦、底质较坚硬的海区,水深为船静态吃水的7倍左右(如要测量更浅水深,对这种测区也要进行测定),该海区要能保证船只以各种速度航行;(2)岸上选择适当位置架设一台水准仪,在船上换能器的位置处竖立水准尺,要保证水准仪能观测到水准尺,并具有im左右的动态范围;(3)在测量海区设立一个测点,在该点处抛设一浮标,其缆绳要尽量缩短,当船只靠近浮标时停下,从岸上用水准仪观测水准尺并记取读数,然后船以测量时的各种船速通过浮标一侧(与原来停靠点尽可能一致),水准仪照准船上标尺读数,两次读数应去掉潮汐的影响,再取二者之差值,即为船体在换能器所处位置的下沉值. 一种船速应按上述方法观测三次以上,然后取平均值,即为动态吃水值.姿态改正:测量船在勘测过程中,由于受到风浪和潮汐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船体的纵摇、横摇和航向的变化..姿态测量通常分两部分:采用惯性测量系统(imu)测量船体的纵摇角(pitch)和横摇角(roll);采用电罗经或gps测定船艏向的方位角.声速改正:对于单波束测深来说,声速误差仅影响测点的深度,在未实测声速剖面的情况下,通常在现场利用已知水深比对来对实际声速值进行改正..多波束声速改正后处理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改变声速剖面为思路的处理方法,它涉及对多波束折射路径的重新计算,在已知各波束的发射角和旅行时之后,运用新的更准确的声速剖面,进行各波束的入射角、其方法与实时采集声速改正的时空转换方法一致.第二类方法为几何改正法,借助于等效声速剖面的原理以及重叠区地形一致的原理,重新对波束归位.水位改正:为了正确地表示海底地形,需要将瞬时海面测得的深度,计算至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起算的深度,这一归算过程称潮位改正或水位改正.水位改正可根据验潮站的布设及控制范围,分为单站改正、双站改正、多站改正.海道测量除了获得水深、水文等基本信息外,还需要对影响船舶航行和锚泊的其他要素进行观测,包括障碍物探测、助航标志测量、底质探测、滩涂及海岸地形测量等..为了保证船只的航行安全以及海洋工程的需要,对危及船只航行安全的障碍物如礁石、沉船、浅地等均应准确测定其分布、性质、大小、位置等.航行障碍物探测的主要方法有侧扫声呐探测、多波束探测、单波束加密探测、扫海具扫测、磁力仪探测等.明其性质、特征;对新探测的海底地物,还应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探测确认.声呐图像的质量与拖鱼的高度、速度、背景噪声以及海底目标性质等有关.一般情况下,海底目标声波反射和.声呐探测距离一般为拖鱼距海底的高度的8%~20%,拖鱼的速度与被探测的目标大小有关..测量时以目标物为中心,垂直、交叉形向两侧布设测线,测线间距为5~10m.应测出目标物最浅点水深,及目标物范围等.对危及航行安全的目标物,必要时需潜水探摸,确认目标性质、高度、水深等.。

海洋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洋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洋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广阔的领域之一,一直以来都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

而在海洋环境的调查和研究过程中,海洋测量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海洋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海洋测量技术的现状1.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以其全球性、快速性和高精度性,为海洋测量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海量的数据。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海洋的表面温度、海流、水色等进行监测和分析,揭示了海洋的动态变化和生态环境的状况。

2. 海底地形测量技术海底地形测量技术是了解海底地形和地貌特征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海底地形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声呐测深、多波束测深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精确测量海底地形,还可以获取海底地质信息,为海洋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3. 海洋观测装置技术海洋观测装置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的监测和数据采集。

常见的海洋观测装置包括海洋浮标、浮标探测器、浮标测温仪等。

这些装置通过采集海洋表层和深层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数据,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海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测量技术也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海洋测量中,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远程监测和快速分析,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和处理精度。

2. 多源数据综合分析海洋测量通常需要多种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全面了解海洋环境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未来,随着各类数据源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海洋测量技术将更好地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和分析,为科研和应用提供更多的信息。

3. 高分辨率数据采集海洋测量技术中的数据分辨率对于获取准确、精细的数据非常重要。

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未来海洋测量将朝着高分辨率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反映海洋环境的微观变化和细节特征。

4. 环境友好型技术在海洋测量过程中,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海洋测量技术将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推动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测量设备和方法,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

注册测绘师讲义综合 第二章第2节 海洋测量

注册测绘师讲义综合 第二章第2节 海洋测量

第2节海洋测量知识点1、技术设计为了保证海洋测量工作顺利开展,在测量实施前必须深入调查、收集资料,进行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1)确定测量目的和测区范围;(2)划分图幅及确定测量比例尺;(3)确定测量技术方法和主要仪器设备;(4)明确测量工作的重要技术保证措施;(5)编写技术设计书和绘制有关附图.知识点2、控制测量海洋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传统方法是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

随着技术进步,传统的三角测量技术逐步被gps控制测量技术替代。

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设计工作一般分为资料收集和分析、初步设计、实地勘察、技术设计书编制等四个阶段。

按照《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中关于平面控制精度的规定,海洋测量控制点分为海控一级点(以hi表示)和海控二级点(以h2表示)以及测图点(以h c,表示)。

海控点的分布应以满足水深测量和海岸地形测量为原则。

海洋测量平面控制基本要求和投影分带规定见表2-2-1海控一、二级点布设的方法主要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测图点可采用gps快速测量法,以及导线、支导线和交会法测定。

其图形布设要依据地形条件和仪器装备情况而定。

海控点和测图点的基本精度指标见表2-2-2。

用于平面控制的主要控制点应采用常规大地测量的方法测定,其相对准确度为1/100 000。

采用卫星定位方法测定控制点时,在置信度为95%时,定位误差不超过10 cm。

而不能用于发展平面控制的次级控制点,采用常规大地测量的方法测定时其相对准确度不得大于1/10 000,采用卫星定位方法测定时不得大于50 cm。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主要有几何水准测量、测距高程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等。

在有一定密度的水准高程点控制下,三角高程测量和gps高程测量是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基本方法。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和等外水准,但三角高程网各边的垂直角应进行对向观测。

海洋测量施测计划与方案

海洋测量施测计划与方案

海洋测量施测计划与方案一、引言二、海洋测量的目的1.了解海洋环境:包括海洋水体的温度、盐度以及水的浑浊度、氧含量等参数的测量,以及陆源物质、石油、化学品等污染物的监测,用于了解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

2.研究资源分布:通过测量海洋生物和底栖动植物、底质的分布情况,以及海洋中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赋存状态,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3.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对海洋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生长状况等进行测量,以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研究海洋气候变化:通过对海洋表面温度、气候变化指标以及海洋环流等参数的测量,研究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海洋测量的方法1.船载测量:利用船舶携带的各种测量设备进行海洋测量,包括采集水样、底栖生物采集、地形测量等。

2.潜水器测量:利用潜水器如潜水艇或遥控水下机器人进行更深层次的海洋测量,以获取更详细的数据。

3.航空测量:利用航空器携带的测量设备进行海洋测量,例如利用航空激光雷达进行海底地形测量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遥感。

4.卫星测量:利用卫星携带的遥感设备进行海洋测量,例如利用卫星测量海洋表面温度、盐度、海洋植被分布等。

四、测量工具和设备1.测温仪:用于测量海水的温度。

2.测盐仪:用于测量海水的盐度。

3.浑浊度计:用于测量海水的浑浊度。

4.氧分析仪:用于测量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5.水下相机:用于拍摄海洋生物和底栖动植物的图片和视频。

6.声纳测深仪:用于测量海洋的水深。

7.卫星遥感设备:包括海洋表面温度遥感仪、海洋盐度遥感仪等。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收集数据:通过上述测量方法和工具获取的数据进行收集,包括海洋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类参数。

2.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插值等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应准确、完整,以便后续研究使用。

3.数据分析: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数据分析,例如通过对海洋环境数据的分析判断海洋污染程度,通过对生物数据的分析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1海底地形地貌测量

1海底地形地貌测量

海盆海底地貌
2008 年12月22日
hsj@ 中国.北京
石油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
(4)海底火山和平顶山
海底火山和平顶山都是一些深海底部相对孤立的区域。海底 火山是岩浆物质沿着大洋壳的薄弱点向上喷发而形成。随着喷发 的进行,火山不断增高,如果露出水面,就形成火山岛。如果海 底火山出现于海面附近,其顶部被波浪夷平,成为平顶山。平顶 山大量出现在太平洋中部,在印度洋底也有。
石油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
海底地貌组成
2008 年12月22日
hsj@ 中国.北京
石油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
一、海底地貌组成
(1)大陆架
大陆架是指从海岸起、在海水下向海底延伸的一
个地势平缓的海床。大陆架范围内海水的深度一般在
20~550米之间。全世界大陆架的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 5.3%,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大陆架的地质结构 与相邻的大陆一致,其海底地貌是由原来陆地上的地 貌沉溺于海水之下构成的。大陆架上大多蕴藏着丰富
测线方向。
布置测线目的: (1)、能够采集到海区内足够的海底地形测量数据, (2)、反映海底地形地貌起伏状况, (3)、发现海底特殊目标
2008 年12月22日
hsj@ 中国.北京
石油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
(1)、测深线的间隔
测深线的间隔是主要根据对所测海区的需求、海区的水深、 底质、地貌起伏的状况,以及测深仪器的覆盖范围而定的。总 之,以满足需要又经济为原则。 我国是规定图上主测深线的间隔为10毫米的情况下,根据上述 原则确定海区的测图比例尺
2008 年12月22日
hsj@ 中国.北京
石油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
2、高斯克吕格投影
中央经线和赤道为互相垂直的直线,其他经线均为凹向并对称 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他纬线均为以赤道为对称轴的向两极弯曲的曲 线,经纬线成直角相交。在这个投影上,角度没有变形。中央经线长 度比等于1,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长度比均大于1,长度变形为正, 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最大变形在边缘经线与赤道的交点上;面 积变形也是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为了保证地图的精度,采用 分带投影方法,即将投影范围的东西界加以限制,使其变形不超过一 定的限度

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海洋测量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海洋测量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海洋测量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在现代科技的推动和引领下,海洋测量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而对于海洋测量工作者来说,熟练使用测绘仪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海洋测量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更多关于这个领域的知识。

一、选择适当的测绘仪器在进行海洋测量前,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测绘仪器。

根据不同的任务,我们可以选择全站仪、GPS等不同类型的仪器。

全站仪适用于需要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场合,而GPS具有定位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需要大面积测量的场合。

对于海洋测量,通常会选择配备有GPS模块的测绘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熟练掌握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在进行海洋测量时,熟练掌握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是关键。

首先,我们应该熟悉测绘仪器的功能和操作界面,了解各个按键和选项的含义。

其次,我们应该熟悉不同测量模式的选择和设置,例如单次测量模式、连续测量模式等。

此外,还应该掌握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如数据导出、数据处理等。

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操作,才能够高效地完成海洋测量工作。

三、注意仪器的校准与保养为了确保测绘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我们应该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保养。

首先,我们应该校准仪器的各项参数,例如仪器的水平度、垂直度等。

其次,我们应该检查和清洁仪器的各个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还应该注意及时更换仪器的电池和存储卡,以避免因电量不足或存储空间不够导致测量中断。

通过定期的校准和保养,可以提高仪器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四、合理规划和安排测量任务在进行海洋测量时,我们应该合理规划和安排测量任务,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

首先,我们应该确定测量的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和工作计划。

其次,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步骤,例如采用单点测量还是多点测量,选择合适的基准点等。

此外,在进行多点测量时,还应该合理选择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海洋测量制图实验报告

海洋测量制图实验报告

海洋测量制图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海洋深度和绘制制图,掌握海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原理海洋测量是通过使用声波来测量海洋深度的一种方法,常用的设备是声呐。

声呐可以向海底发出声波脉冲,并通过接收回波来测量深度。

回波的时间可以通过声波的速度和传播距离来计算,从而得到海洋的深度。

制图是将测量得到的数据绘制在海洋图上的过程,目的是直观展示海洋的地形和深度分布。

制图通常采用等深线法,即将等深度的点连接起来得到等深线,从而描绘出海底地形的特点。

3. 实验步骤3.1 海洋测量1. 配置声呐设备,并调整合适的发射频率和接收灵敏度。

2. 将声呐靠近水面放置,确保声波可以垂直向下传播。

3. 发射声波脉冲,并等待回波信号。

4. 记录回波信号的时间和强度。

3.2 制图1. 根据记录的回波信号时间,利用声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海洋的深度。

2. 将深度数据绘制在海洋图上,形成一系列的点。

3. 根据深度数据,选择适当的等深度间距。

4. 将对应深度的点连接起来,得到等深线。

5. 在地图上添加海洋地形特征,如陆地轮廓、海底山脉等。

6. 根据需要,添加比例尺和坐标轴等辅助信息。

4. 实验结果完成海洋测量和绘图后,得到了一张详细的海洋地图。

地图上清晰地展示了海洋的深度分布和地形特征。

深蓝色表示较深的海域,而浅蓝色则表示较浅的海域。

等深线清晰地刻画出海底的山脉、沟壑及其他地貌特征。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海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学会了用制图的方式展示测量结果。

海洋测量在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本实验只是基础的海洋测量制图,还有许多复杂和精密的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实验的结果仅仅是对特定海域的测量和绘制,并不能代表整个海洋区域的情况。

参考文献[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测绘学[M]. 科学出版社, 2007: 5-10.。

海洋测量工作总结

海洋测量工作总结

海洋测量工作总结海洋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海洋的测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海洋测量工作,下面是对这些工作的总结和回顾。

首先,我们进行了海洋地形的测量。

海洋地形的测量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

我们利用声纳和卫星遥感等技术,对海底地形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绘制,获得了大量的海底地形数据。

这些数据为海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我们进行了海洋生物的测量。

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

我们利用水下摄像机和声纳等技术,对海洋生物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观测,获得了大量的海洋生物数据。

这些数据为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我们进行了海洋化学的测量。

海洋化学是海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非常重要。

我们利用水样采集器和化学分析仪等技术,对海洋水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获得了大量的海洋化学数据。

这些数据为海洋环境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海洋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我们进行的海洋测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海洋测量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和改进。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继续加强海洋测量工作,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进行海洋测绘与海岸线测量

如何进行海洋测绘与海岸线测量

如何进行海洋测绘与海岸线测量海洋测绘与海岸线测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许多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海洋测绘与海岸线测量,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技术和工具。

首先,海洋测绘是指对海洋环境进行地图制备和测量的过程。

它包括海底地形测量、水域水深测量和海洋资源调查等内容。

通过进行海洋测绘,可以了解海域的地形和水深,为海洋工程、船舶航行以及沿海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海洋测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声波测深。

声波测深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来确定水深的方法。

测量人员在船上设置声纳设备,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回来的时间来计算水深。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测绘中。

除了声波测深,还有卫星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是指利用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通过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到海域的图像和数据,对海洋测绘提供了便利。

然而,由于卫星遥感的分辨率有限,无法获取到高精度的测量数据,所以在进行海洋测绘时需要配合其他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海岸线测量是指对海岸线进行测量和勘测的过程。

海岸线测量主要用于海岸防护、海岸工程规划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

海岸线测量的主要工具有全站仪、GPS定位仪和激光测距仪等。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地理位置和角度。

在进行海岸线测量时,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岸线的勘测和定位,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GPS定位仪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位置测量的设备,可以通过卫星信号来确定位置和海拔高度。

在进行海岸线测量时,可以使用GPS定位仪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坐标。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束测量物体距离的仪器,可以用于测量水平距离和高程距离。

海岸线测量需要考虑到潮汐因素。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的升降现象,对海岸线的位置有一定影响。

因此,进行海岸线测量时,需要结合潮汐表和水位计等工具,对潮汐进行测量和记录。

只有了解潮汐情况,才能准确测量海岸线的位置和变化。

除了以上提到的测量工具和技术,海洋测绘与海岸线测量还需要配合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海洋是地球表面包围大陆和岛屿的广大连续的含盐水域,是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溶解和悬浮其中的物质、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和海底等部分组成的统一体。

海湾:是指洋或海延伸进入大陆部分的水域海峡:是指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海岸:笼统的讲就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相互交界的地带。

海岸带:是海陆交互的地带,其外界应在15-20m等深线一带,这里既是波浪、潮流对海底作用有明显影响的范围,人们活动频繁的区域。

海岸线:是近似于多年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

海洋概貌:海洋地形通常分为海岸带、大陆边缘和大洋底三个部分。

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其地貌是在波浪、潮汐和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海岸带由海洋、海滩及水下岸坡组成。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渡带,通常由大陆架、大路坡、大陆隆及海沟等组成。

大洋底是大陆边缘之间的大洋全部部分,由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构成。

海洋资源:包括海洋中储存的海洋能、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

海洋测绘:海洋测绘是海洋测量和海图绘制的总称,其任务是对海洋及其邻近陆地和江河湖泊进行测量和调查,获取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编制各种海图和航海资料,为航海、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海洋研究服务。

海洋测绘的主要内容有:海洋大地测量、水深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底地形测量、障碍物探测、水文要素调查、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洋专题测量和海区资料调查;以及各种海图、海图集、海洋资料的编制和出版,海洋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及应用。

现代海洋测绘的主要体现:(1)测绘内容更加广泛(2)采用的技术手段更加先进海洋测量的特点:1)海洋测量中垂直坐标是和船体的平面位置同步测定的;2)在海洋中设置控制点相当困难,海洋测量中测量的作用距离远比陆地上测量的作用距离长得多;3)由于海上测站点处于动态中,所以其观测精度不如陆地上的观测精度高;4)由于作用距离的差别,陆上和海洋测量时所使用的传播信号也是不同的,海水中采用声波做信号源,受到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的影响;5)陆地上测定的是高程,即某点高出大地水准面多少,而在海上测定的是海底某点低于大地水准面多少;6)因为海面是不断运动的,因此就某点无法进行重复观测,需要在一条船上采用不同的仪器系统或者同一仪器系统的多台仪器进行测量,从而产生多余观测,进行平差后提高精度。

海洋测绘的任务:(1)科学性任务,包括三大部分内容,一是为研究地球形状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料;二是为研究海底地质的构造运动提供必要的资料;三是为海洋环境研究工作提供测绘保障。

(2)实用性任务,主要指对各种不同的海洋开发工程,提供他们所需的海洋测量服务工作,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有海洋自然资源的勘探和离岸工程、航运、救援与航道、近岸工程、渔业捕捞、海底电缆和管道工程、海上划界等。

海洋测绘主要内容: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水面的测定;大地控制和海底控制测量;定位;测深;海底地形测量及地貌、底质探测;海图编制;海洋地理信息系统。

海洋大地测量:是研究海洋大地控制点网及确定地球形状大小,研究海面形状变化的科学。

海洋大地测量控制网主要由海底控制点、海面控制点以及海岸或岛屿上的大地控制点相连而组成。

海面控制网:主要包括以固定浮标为控制点的控制网、海岸控制网、岛屿控制网以及岛屿-陆地控制网。

海面大地控制网布设特点:采用逐级控制的方法;按片形布网或锁形布网基本点:与陆地大地网直接联结的海洋大地控制点加密点:在基本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设置的海洋大地控制点临时点:对在测区内为满足某项具体工作要求而临时设置的,工作完成后便移至新的测区的控制点海面控制网一般采用GPS测量,测量和数据处理方式同陆地控制网基本相同。

海底控制点的结构:通常由固设于海底的中心标石和水声照准标志两部分组成。

水声照准标志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水声声标的有效距离:即声信号的最大传播距离,对海底控制点(网)的布设方案起决定作用。

这里的有效距离指的是有效水平距离。

影响水声声标有效距离的因素:1)声信号的发射强度和频率;2)声信号传播路径中噪声的掩盖作用;3)声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4)声射线的折射特性。

利用坐标已知的海底控制点来确定海面或水体中运动目标的位置时,满足的两个条件:1)测量船必须位于作为海底控制点的水声声标的有效范围之内;2)至少需要三个这样的控制点,否则无法实施定位。

海底控制点(网)坐标的测定步骤:一是海底控制点的定标;二是海底控制点坐标的测定。

海底控制点的定标:当水声声标按照布网设计方案投放到海底后,要对控制点的深度、相互间距离以及方位进行测定,这项工作称为海底控制点的定标。

水文要素:温度、盐度、密度、透明度、水色海洋潮汐:受月球和太阳吸引力的作用,海水产生一种规律性的升隆运动。

潮汐观测:通常称为水位观测,又称验潮。

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的潮汐性质,应用所获得的潮汐观测资料,来计算该地区的潮汐调和常数、平均海平面、深度基准面、潮汐预报以及提供测量不同时刻的水位改正数等,提供给有关军事、交通、水产、盐业、测绘等部门使用。

方法:水尺验潮、井式自记验潮仪验潮、超声波潮汐计验潮、压力式验潮仪验潮、GPS在航潮位测量。

海洋声学:主要是研究声波在海洋中传播的特性、规律和利用声波探测海洋的学科,是海洋学和声学的边缘学科,也是物理海洋学的分支。

海洋声学的基本内容包括:1)声在海水中传播的规律和海洋环境条件对声传播的影响 2)利用声波探测海洋3)海洋声学技术和仪器。

声速剖面:也称声速垂直分布,反映的是声速沿深度的变化规律。

海水中声波强度减弱的主要因素:1)几何衰减;2)散射衰减;3)海水对声波的吸收。

声道:当声波在海岸中传播时,若有一部分声能在海中某一水层内而不逸出该水层,则称此为声道。

声呐:是利用水下声信息进行探测、识别、定位、导航和通信的系统。

按照工作方式分为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两种。

海洋声速确定的方法:直接法、间接法声速剖面测量误差主要源于仪器的系统误差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影响声速的因素:温度、盐度、深度垂直基准:垂直坐标的参考面为垂直基准,垂直基准包括高程基准和水深基准。

平均海平面:亦称海平面,指某一海域一定时期内海水面的平均位置,是大地测量中的高程起算面。

国家高程基准:以一个或几个验潮站的长期平均海平面定义高程基准。

海图深度基准面:定义在当地稳定平均海平面之下,使得瞬时海平面可以但很少低于该面。

海图深度基准面确定的原则:既要考虑到舰船航行安全,又要照顾到航道利用率。

海洋定位的手段:天文定位、光学定位、陆基无线电定位、空基无线电定位(即卫星定位)、水声定位GPS 的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

绝对定位方法的实质是: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水声定位系统的组成:船台设备、水下设备水声设备:(1)换能器:是一种声电转换器,能根据需要使声震荡和电震荡相互转换,为发射(或接收)信号服务,起着水声天线的作用。

(2)水听器:本事不发射声信号,只是接收声信号。

(3)应答器:既能接收声信号,而且还能发射不同于所接收声信号频率的应答信号,是谁声定位系统的主要水下设备,它也能作为海底控制点的照准标志。

水声定位系统的定位方式:测距和测向水声定位系统的工作方式:直接工作方式、中继工作方式、长基线工作方式、拖鱼工作方式、短基线工作方式、超短极限工作方式和双短基线工作方式等。

水声定位的改正:船姿态改正、水听器基阵偏移改正、声速曲率改正回声探测原理:安装在测量船下的发射机换能器,垂直向水下发射一定频率的声波脉冲,以声速C 在水中传播到水底,经反射或反射返回,被接收机换能器所接收。

设自发射脉冲声波的瞬时起,至接收换能器收到水底回波时间为t ,换能器的吃水深度D ,则水深H 为D Ct 21H += 回声测深仪的组成:发射机、接收机、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显示设备和电源部分组成。

水文资料法改正:吃水改正、转速改正、声速改正。

(声速改正影响最大)。

机载激光测深的原理:从飞机上向海面发射两种波段的激光,其中一种为波长1064nm 的红外光,另一种为波长532nm 的绿光,红外光被海面反射,绿光则透射到海水中,到达海底后被反射回来。

这样两束反射光被接受的时间差等于激光从海面到海底的传播时间的两倍。

激光测深的公式为:T G 21Z ∆∙=/n 式中:G 为光速,n 为海水折射率,∆T 为所接收红外光与的时间差。

测线布设的主要因素:测线间隔和测线方向。

测深线的间隔:主要是根据对所测海区的需要,海区的水深,底质、地貌起伏的状况,以及侧身一起的覆盖范围而定的,总之以满足需要又经济为原则。

选择测深线布设方向的基本原则:1)有利于完善地显示海底地貌;2)有利于发现航行障碍物;3)有利于工作。

总传播误差包括:1)与声信号传播路径有关的声速误差;2)测深与定位仪器自身的系统误差;3)潮汐测量和模型误差;4)船只航向与船摇误差;5)由于换能器安装不正确引起的定位误差;6)船只运动传感器的精度引起的误差;7)数据处理误差等。

水位改正:是将测得的瞬时深度转化为一定基准上的较为稳定数据的过程,是海道测量测深数据处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水位改正的目的:是尽能消除测深数据中的海洋潮汐影响,将测深数据转化为以当地深度基准面为基准的水深数据。

水位改正的方法:单站水位改正法、线性内插法、水位分带法、时差法和参数法等。

海洋地貌的内容:按所处位置和基本特征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单元。

海底地貌探测仪又称侧扫声呐。

它可以显示海底地貌,确定目标的概略位置和高度。

海底地貌仪分单侧和双侧两种,目前多使用双侧地貌仪。

侧扫声呐主要用于大洋底勘探。

海底地貌探测仪组成:换能器、发射机、接收机、收发转换装置、记录器、主控电路六个主要部分。

海洋重力测量:是在海上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工作。

按照施测的区域分为海底重力测量、海面重力测量、海洋航空重力测量和卫星海洋重力测量。

重力仪:用于测定地球重力场场强要素的仪器称为重力仪。

海洋磁力测量:是测定海上地磁要素的工作。

主要采用海洋磁力仪或磁力梯度仪探测海底磁场分布特征,发现由构造或矿产引起的磁力异常。

主要目的是寻找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和研究海底的大地构造。

此外,在海洋工程测量中,为查明施工障碍物和危险物体,如沉船、管线、水雷等,也常进行磁力测量以发现磁性体。

卫星海洋遥感:是以海洋及海岸带作为监测对象的遥感技术。

它包括电磁波遥感与声波遥感。

卫星遥感具有大面积、同步连续观测、高分辨率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微波传感还具有全天候的特点。

港口工程测量的三个阶段:港口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

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控制测量,底质探测,水文观测和港口资料调查。

施工阶段的测量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建筑物设计位置和高度的放样测量,竣工测量和施工中的变形观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