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彦伯作《北征赋》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2分)古诗文默写。
(10分,前三空每空2分,后四空每空1分)(1)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
(2)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
(4)在古代忠君与爱国紧密相连,所以古代很多爱国诗人或词人留下了一些忠君思想的千古名句,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会改变人,但莲“________,_______”这一品质却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根据语境作答。
(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
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
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chěng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北京专用,选必上全册)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测试范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4单元。
4.难度系数:0.8。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
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
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
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
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
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
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
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
2023濮阳市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濮阳市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③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络:用绳子编的网兜。
②暂:突然。
③乏绝:食用缺乏断绝、穷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素闻广贤/素湍绿潭B.匈奴兵多/兵革非不坚利也C.广之将兵/将以下骑送迎D.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虽我之死(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3)李广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②委而去之________③亲戚畔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专题11 课外阅读(2022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各题。
①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
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
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
②及庚申,辛酉间,大乱臶至①,吴下名园半为墟莽。
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
光绪二年,为毗陵②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
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容觞咏其中,都人士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阊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
③方伯求余文为之记,曰:“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
"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留园记》,有删改)【注】①臶(jiàn)至:相继而至。
②毗(pī)陵:今江苏常州市。
1.用“∕"标出文中划线句的朗读节奏(限两处)方伯求余文为之记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盖是园也___(2)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3)嘉树荣而佳卉茁(4)迤逦相属3.与例句“泉石之胜”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方伯求余文为之记B.菊之爱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山川之美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5.请结合文段,说说“留园”一名的含义有哪些。
(2022秋·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极乐寺纪游袁宗道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文言文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嘉禾五年,权①北征。
使逊②与诸葛瑾攻襄阳。
逊遣亲人韩扁赍表③奉报,还。
遇敌于沔中,钞逻④得扁。
瑾闻之甚惧。
书与逊云:“大驾⑤已旋,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
且水干,宜当急去。
”逊未答,与诸将栾棋射戏如常。
瑾曰:“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
”自来见逊,逊曰:“贼知大驾以旋,无所复慽⑥,得专力于吾。
又已守要害之处,兵将意动,且当自定以安之,施设变术,然后出耳。
今便示退,贼当谓吾怖,仍来相蹙,必败之势也。
”乃密与瑾立计,令瑾督舟船,逊悉上兵马,以向襄阳城。
敌素惮逊,遽还赴城。
瑾便引船出,逊徐整部伍,张拓声势,步趋船,敌不敢干。
军到白围,托言住猎,潜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市盛⑦,峻等奄至,人皆捐⑧物入城。
城门噎不得关,敌乃自斫杀己民。
然后得阖。
斩首获生,凡千余人。
①权:指孙权,三国时代吴国的建立者。
②陆逊:字伯言,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③赍:(jī)表,指带着奏表进呈孙权。
④钞逻:指巡逻查问。
⑤大驾:代称帝王,这里指孙权。
⑥慽(qī):担忧。
⑦市盛:这里指集市正热闹的时候。
⑧捐:丢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具.知吾阔狭(2)宜.当急去(3)贼当谓吾怖.(4)潜遣.将军2.下列选项中,与“瑾闻之甚惧”中的“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B.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C.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D.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逊未答,与诸将栾棋射戏如常。
(2)贼知大驾以旋,无所复慽,得专力于吾。
4.读了本文请你分析陆逊在危机中取胜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1)详细,完全(2)应该,应当(3)害怕(4)派遣2.D434.(1)陆逊没有回信,自己与诸位将领下棋、射戏如同平常。
(2)敌人知道主上大驾归去,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可以专门对付我们。
4.沉着冷静,临危不乱;正确分析敌我形式,做到知己知彼;足智多谋,战略得当,善于用兵。
袁彦伯作《北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袁彦伯作《北征赋》桓宣武①命袁彦伯②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
时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③当佳。
”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桓宣武:指桓温。
②袁彦伯:袁宏。
任桓温的记室参军时随桓温北伐。
③足韵:补足一韵。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袁即于坐揽笔益云益()(2)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得()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只画一处)(2分)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得‘写’字足韵当佳。
13.以下最能表现选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3分)A.桓温的唯才是举B.袁宏的文学才能C.王珣的文学才能D.时贤的闲情雅致答案:(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10.(4分)(1)益:增加、增添。
(2)得:能够11.(2分)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12.(3分)如果用“写”字足韵,就会更好。
13.(3分)B答案:桓温叫袁彦伯作一篇《北征赋》,赋写好以后,桓温和在座的贤士一起阅读,大家都赞叹写得好。
当时王珣也在座,说:“遗憾的是少了一句。
如果用‘写’字足韵,就会更好。
”袁彦伯立刻即席拿笔增加了一句:“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桓温对王珣说:“当今不能不因为这件事推重袁氏。
”。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北京高二(上)期中语文(答案在最后)2023.11.610:30-12:30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作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自己保存试卷,以备讲评之用。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中,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
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彬彬有礼、从容中道、和而不同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
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2分)1.古诗文默写。
千百年来,中国文人一直深受老庄超脱出世思想的影响,他们不为功名利禄所羁绊。
当他们仕途受挫之时,便委身于自然山水,在如画的千山万水之中寻找精神寄托。
“(1)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写出了游人在西湖边骑马游春的习俗,突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崔颢《黄鹤楼》)写出了诗人晴日在黄鹤楼所观空明悠远、生机勃勃之景;“(3)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运用白描手法,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4)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以移动的视觉描写了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所见到的壮丽景象;“(5)亭亭山上松,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写出了山谷间呼啸的狂风中松柏的刚劲和坚强;“(6)自非亭午夜分,_____”(郦道元《三峡》)从侧面描写了三峡山的高峻以及江面的狭窄;“(7)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既表现了富春江的魅力,又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蒙昧(mèi)泻气(xiè)屏息敛声殚精竭虑B.镌刻(juān)黝黑(yōu)锐不可当抑扬顿挫C.要塞(sài)酒肆(si)藏污纳垢正襟危坐D.诘责(jié)荧光(yíng))眼花潦乱任劳任怨3.根据语境,回答问题。
秋意(),永定河畔的秋色也斑斓起来,那是大地的调色板,色彩丰富而热烈。
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深绿的松针,他们都是自然的画家,用它无比的创造力,描绘出一幅幅美丽而富有感染力的画面。
行走在永定河畔的林荫道上,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木()。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将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肽: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单于/尝为书熳吕后B. 欲/以为御史大夫C. 上默/然惭D. 故/特召君耳(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是________②贤________③恐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②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答案】(1)C(2)这;才能;担心,害怕(3)①(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②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①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恼,面对着樊哙的“勇猛”想要横扫匈奴,吕后欣慰至极,可是季布却义正言辞摆事实讲道理,勇敢指出樊哙的弊病。
第9关: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第九关:文言文阅读(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仗之、伟、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耕于南阳躬:亲自B.至于斟酌损益益:益处C.以告.先帝之灵告:祭告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之间..B.奉命于危难C.先帝知臣谨慎..D.恐托付..不效2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D.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
(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恭王①性刚直。
当时誉②鄂文端公③相业,先王颇不以为然,曰:“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④诸公,每训梿⑤必以诸城⑥为式⑦。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②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A. 举进士除高安丞除授予官职B. 大旱请决滞狱狱监狱C. 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责责怪D. 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寻不久【答案】B【解析】(1)B项译为天下大旱请求处理积压的案件“狱”应为“诉讼案件”【答案】A【解析】(2)“通款”是个固定词组指与敌方通和言好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D “部曲”是指古代的军队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 故选A【答案】C【解析】(3)C项“多次替曾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错误解原文意思根据文本内容“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可知“数”修饰“欲害君”而不是说情应为“曾替多次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答案】(4)①太祖正要对人施用刑罚刘基问为什么太祖把自己梦中的情景告诉他②做宰相的人处事须心平如水把义理作为行使权力的标准而自己的私见不参与其中杨宪却不是这样【解析】(4)①方正要刑施用刑罚请询问故原因②权衡行使权力的标准己个人私见与参与则却然这样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这首诗的颈联和《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A. 诗的首联写诗人久离疆场、功业未成的落寞怅惘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B. 颔联末句用典表达了对达官贵人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C. 尾联诗人以新雁自比借荒寒汀州上新雁找不到安栖居所抒发自己无法报国的苦痛D. 本诗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沛虽有失意悲愁之情却又不失沉雄浑厚的气象【答案】C【解析】(1)C项诗人并非以“新雁”自比且“新雁找不到安栖居所”也于诗无据【答案】(2)同两联都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和岁月蹉跎的悲哀异本诗颈联中“一身报国有万死”突出了诗人为国献身的热诚《书愤》颈联中“塞上长城空自许”突出了诗人才华得不到施展的痛苦与悲愤故本诗颈联悲中有壮《书愤》颈联悲中有愤【解析】(2)本诗颈联“一身报国有万死”一句是说尽管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尽管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为了拯救国难“我”却甘愿死一万次“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一句是说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慨《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是说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对赤心为国的诗人来说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两首诗虽然都表现了诗人殷切慷慨的报国之情和年华易逝的悲哀之情但也存在不同之处本诗颈联“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直抒胸臆诗人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他感叹双鬓斑白、不能再青是因为报国之志未酬突出了诗人为国献身的热诚和壮志而《书愤》的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用典明志结合陆游生活的时代特点可知南宋时期诗人生活的国家遭金人践踏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与愤懑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根据材料简要分析怎样更好地发展中小学在线教育A. 网络在线学习有着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等特点因此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自身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B. 在线教育如果想更上一个台阶需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来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C. 在线教育不是商业那些一味追求金钱的教育机构可能会给学生好的体验但由于教育底线的缺失也在毁掉学生D. 在线教育借助于互联网模式使学习呈现出了全新的认知过程可以更好地关注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答案】C【解析】(1)C项“在线教育不是商业”错误由材料三“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而不是商业”可知选项曲解文意【答案】B【解析】(2)B项“2014年后则较平稳增长”错误由材料二图表可知 2014—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答案】(3)①多点责任和温度既要传授知识增长学生能力还要关注学生成长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②端正教育目的不要让在线教育充满铜臭味不要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而采用低俗甚至掺假注水的方式要时时记着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③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更多的前沿技术更好地把控教学过程全面提升授课效果以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④采用合适的教法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解析】(3)由材料一中的“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可概括出应多点责任和温度由材料一中的“不要吸收网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另外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与材料三中的“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可概括出要端正教育目的不要让在线教育充满铜臭味由材料一中的“通过前沿技术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使教师授课效果更好”与材料四中的“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时间空间上的突破更体现在教育的教、学、评、测等多个环节”可概括出要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材料一中的“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等可概括出应采用合适的教法4.(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3)请简要分析标题“补丁旧景”的丰富内涵4.(4)本文以“补丁”为线索构建行文结构请简要分析A. 文中的补丁虽然称为一景但是它不是用来让人观赏的物件而是浓缩了“我”旧日清贫又快乐的乡村生活的印记B. “我”对自己穿补丁衣服并不自卑但母亲缝补的针线活不灵巧却让“我”在伙伴面前自卑流露出“我”质朴的生活感受C. 文章写老师讲作文课提到不要堆砌过多素材时举到补丁衣服的例子表现了人不应该一味怀恋过去的贫穷D. 铁书包的梦体现了童年的“我”的顽皮淘气和天真懵懂也表现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答案】C【解析】(1)C项“表现了人不应该一味怀恋过去的贫穷”于文无据【答案】B【解析】(2)B项“都有效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情趣”错误“生活起的茧”主语是大人们的补丁不是孩子这一比喻主要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勤劳【答案】(3)①小时候因贫穷而打满补丁的衣物、书包等各种旧物②儿时虽然清贫但却快乐自由地生活③体现了勤劳质朴的乡土气息④表达了真挚热忱的淳朴人情【解析】(3)阅读文本可知文章开头以电视剧中女人公衣服上明显露出道具痕迹的补丁引出作者对幼时与补丁相关的回忆——因活泼爱闹而打满补丁的衣物、帆布书包等以“补丁旧景”为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当时生活虽是清贫但“我”与小伙伴总是有各种各样玩乐的方法——在田间玩游戏、用书包做“战争的武器”等体现了“我”儿时生活的自由与快乐在外地工作的三叔同“我”玩笑“说下次一定给我带回一个铁书包” 等三叔下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追问“待一屋子的人回过神来笑声差点儿把小草屋给掀翻了” 体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真挚质朴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4)文章从现在电视道具补丁的虚假联想到乡村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自然补丁然后具体写到衣服、鞋、书包补丁的来由并借此联系到童年的清贫、有趣的生活最后以上大学时母亲给“我”做新衣服标志补丁生活的结束并表达了对补丁的怀念【解析】(4)阅读文本可知文章由现在电视上那些假假的道具补丁联想到乡村“散发着朴素的泥土气息”自然补丁开篇并由此在下文中展开回忆那时无论大人小孩几乎人人都穿过补丁衣服大人因着长年累月重担压肩补丁大多在两肩小孩衣服的补丁就显得没那么规律——鞋、衣服、书包等因各种游戏均变得“伤痕累累” 通过写这些各处补丁的由来联想到儿时那快乐而自由的生活直到“我”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母亲特地从集镇上扯回几尺布给我做了一套新衣服” 标志着“我”补丁生活的结束也进一步表达了“我”对补丁及“那种朴素的泥土气息和清贫中的快乐”的怀念据此分析作答即可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通俗小说是相对于“纯文学”小说而言的一个概念选材具有宽广性、典型性的特点B. 通俗小说是沿着传说——口传历史——市人小说——传奇——话本小说——通俗小说而趋于完善的C. 通俗小说表现世俗民众的奇趣、俗趣具有风俗美“纯文学”小说追求雅致美和蕴藉美D. 通俗小说有时向社会提供启发和隐喻能起到人生教科书的作用而“纯文学”小说则不能【答案】C【解析】(1)A项张冠李戴“选材具有宽广性、典型性”是“纯文学”小说的特点B项“传奇”错误根据文本可知“唐人传奇”是“纯文学”小说发展的一种阶段性表现D项“向社会提供启发性或隐喻”表述错误原文为“而通俗小说有时能起到人生教科书的作用但不具有向社会提供启发性或隐喻性艺术形象的任务”故选C【答案】A【解析】(2)A项对研究的目的表述错误应是“旨在阐明通俗小说的特点”【答案】B【解析】(3)B项由通俗小说的定义和特征可知“心理时空、意识流、情节淡化等艺术手法”不适合通俗小说的创作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有甲、乙两个人分别身兼两职两个人的四种职业是教师、警察、书法家和作家同时还知道以下事实①书法家到北京办书法展览前甲约了几位好朋友为他饯行②书法家曾跟教师讨论过书法创作技巧要“笔法、结字法、章法兼顾”③教师的妻子是作家的亲姐姐她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刘欢的歌曲请你推出他们两人各自的职业甲乙【答案】甲教师、警察乙书法家、作家【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根据题中给出的事实进行推断由①可知乙是“书法家” 由②可知甲是“教师” 由③可知乙还是“作家” 那么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和现有推论可知甲还是“警察”7.(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7.(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7.(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初衷雪中送炭获取趁火打劫B. 目的急人之困获取落井下石C. 初衷雪中送炭攫取趁火打劫D. 目的急人之困攫取落井下石【答案】C【解析】(1)“初衷”强调最初的愿望和心意“目的”没有这层意思结合第二段“政策初衷就会落空”可知此处应选“初衷”雪中送炭在大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急人之困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语境说的是疫情期间人们处于非常时期应选“雪中送炭”攫取掠夺夺取该词早期词性为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偏向中性获取取得猎取语境中“羊毛党”的行为是“侵占”行为因此应选“攫取”趁火打劫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落井下石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在语境中不存在“陷害”的意思语境中更侧重“谋取私利” 因此应选“趁火打劫”故选C【答案】D【解析】(2)画线句存在语病有一是“从……来看”与“……显示”句式杂糅二是“不仅”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三是“完成……作用”搭配不当据此修改全都正确的是D项故选D【答案】B【解析】(3)A项两个分句语序倒错导致逻辑错误C项“以实现拉动经济回暖以刺激消费”不合逻辑“刺激消费”是“拉动经济回暖”的手段D项暗换主语导致与前文的陈述对象不统一破坏语言连贯性故选B。
《侠妇人》原文及翻译译文
《侠妇人》原文及翻译译文1、《侠妇人》原文及翻译译文《侠妇人》原文及翻译洪迈《夷坚志》侠妇人原文:董国庆,字符卿,饶州人。
宣和六年进土第,调莱州胶水簿。
会北兵①动,留家于乡,独处官所。
中原陷,不得归,弃官走村落,颇与逆旅主人相往来。
怜其穷,为买一妾,不知何许人也,性意解,有姿色。
见董贫,则以治生为己任,罄家所有,买磨驴七八头,麦数十斛。
每得面,自骑入市鬻之,至晚负钱以归。
如是三年,获利益多有田宅矣。
董与母妻隔别滋久,消息杳不通,居常戚戚,意绪终不聊赖。
妾叩其故。
董嬖爱已深,不复隐,为言:“我故南官也,一家皆在乡里,身独漂泊,茫无归期。
每一想念,心乱欲死。
”妾曰:“如是,何不早告我?我兄善为人谋事,旦夕且至,请为君筹之。
”旬日,果有估客,长身虬髯,骑大马,驱车十余乘过门,妾曰:“吾兄至矣。
”出迎拜,使董相见,叙姻戚之礼。
留饮至夜,妾始言前事以属客。
是时,虏令:宋官亡命许自言;不言而被首者死。
董业已泄漏,又疑两人欲图已,大悔惧,乃绐曰:“无之。
”客忿然怒且笑曰:“以女弟托质数年,相与如骨肉,故昌禁欲致君南归,而见疑如此!脱中道有变,且累我!当取君告身②与我以为信,不然,天明执告官矣!”董益惧,自分必死,探囊中文书悉与之。
终夕涕泣,一听于客。
客去,明日控一马来,曰:“行矣!”董请妾与俱。
妾曰:“适有故,须少留。
明年当相寻。
吾手制一纳袍赠君,君谨取之,维吾兄马首所向。
若返国,兄或举数十万钱相赠,当勿取。
如不可却,则举袍示之。
彼尝受我恩,今送君归,未足以报德,当复护我去。
万一受其献,则彼塞责,无复顾我矣!善守此袍,毋失也!”董愕然,怪其语不伦,且虑邻里知觉,辄挥涕上马,疾驰到海上。
有大舟,临解维,客麾使登,揖而别。
舟遽南行,略无资粮道路之备,茫不知所为。
舟中奉侍甚谨,具食食之,特不相问讯。
才达南岸,客已先在水滨,邀诣旗亭,相劳苦,出黄金二十两,曰:“以是为太夫人寿。
”董忆妾语,力辞之。
客不可,曰:“赤手还国,欲与妻子饿死耶?”强留金而出。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帝感其诚A.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C.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D. 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答案】D【解析】例句句式属于被动句A项判断句B项定语后置句式C项主谓倒装句D项被动句故选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棵小桃树》选自《平凹散文》作者贾平凹文章状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B.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铭” 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C. “箫鼓追随春社近”中“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D.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肺部炎症”是偏正短语【答案】C【解析】C项“庆祝丰收”错误应是“祈求丰收”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爱莲说》中的“说” 是古代的一种抒情文体抒发的是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B.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C.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了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D.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是“诺第留斯号”的灵魂【答案】A【解析】A.“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是论说喜爱莲花的道理故选D4.请选出下列对刘禹锡《秋词》赏析\underset\cdot有\underset\cdot误的一项()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A. 诗人开篇两句便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诗情B.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体现了诗人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对后人的影响不大C.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D.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但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它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答案】B【解析】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解释下面画线的字词①水尤清冽尤 ______②往来翕忽翕忽 ______③疾趋趋 _______④山行之极观也观 _______5.(2)下面句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5.(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②数步闻疾雷声心悸【答案】(1)①格外②轻快敏捷的样子③走④景象(景观)【解析】(1)①句意水格外清凉尤格外②句意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③句意快步走去趋走④句意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观景象(景观)【答案】B【解析】(2)A项下向下B项以因为/用C项去离开D项从自由故选B【答案】(3)①(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②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解析】(3)①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句子翻译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②闻听到疾迅速这里意为大句子翻译为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6.(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一个“深”字尽写战后荒芜之状令人满目凄然渲染了残破凄凉的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景情交融极富表现力【解析】(1)“城春草木深”意为“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一个“深”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诗人睹物伤感表现出强烈的黍离之悲【答案】(2)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解析】(2)“抵万金”表明在战争之时一封家书胜过万金体现出家书的珍贵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之情7.(1)本诗的作者_______________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却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意志7.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谭词同, 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解析】(1)《潼关》是清末革命家、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诗人十八岁时所作为光绪八年(1882)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折射出诗人一种冲决一切罗网、昂扬进取、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心态【答案】D【解析】(2) 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述有误诗歌第三句写“河流大野” 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第四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再也不知何为平坦这些描写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借此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请给短文拟一个题目8.(2)请从文中括号内选择出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处8.(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8.(4)联系上下文“躬亲”的意思是8.(5)“我红着眼好想从那一大堆号码中找到属于母亲自己的一分钟但什么也没找到”“我”为什么红着眼?“我”在心中会说些什么?8.(6)话费单仅仅是生活很小的一部分母亲的一生更是为子女付出的一生请你写出一个关于母亲关爱子女的小细节【答案】(1)母亲的话费单【解析】(1)文段围绕“话费单”展开“母亲的话费单”是文本的线索可用作题目【答案】(2)破例, 奥妙【解析】(2)破例打破常例破格打破约束不遵常规常用在褒义如破格录用破格提拔根据语境应使用“破例”奇妙指稀奇神奇巧妙美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表现了人的惊羡之情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根据语境应使用“奥妙”【答案】(3)精打细算, 心细如针【解析】(3)根据“母亲能够解放思想配手机也算是小院里的一大热点新闻”“母亲看着心疼就直接回收再利用了”的语境可知母亲是“精打细算”的根据“这样每月多了7元的短信费可最终还是被……发现”的描述可知母亲是“心细如针”的【答案】(4)亲自去做【解析】(4)根据营业员要母亲亲自来办理业务“我”跟她们说“如果这点事也要她躬亲”可知躬亲指亲自去做【答案】(5)母亲的通话记录都是跟家人的她为儿女全身心地付出话费单显示的内容写满了思念妈妈谢谢您这些年的照顾和关怀我爱你!【解析】(5)根据上文“我久久地盯着那张话费单忽然发现305次通话全是我们的影子话费单显示的内容写满了思念”可知“我”因为母亲的爱而感动对母亲说的话可围绕“感恩”进行表达【答案】(6)吃饭时把好吃的让孩子吃晚上睡觉时经常起来给孩子盖被子【解析】(6)写出“母亲关爱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细节即可如挑鱼刺、把好吃的让孩子吃等9.(1)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9.(2)根据材料二写出你的调查结论9.(3)综合以上材料请提出两条你对孝心教育的建议A. “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B.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C. 虽然考分红榜之下的孝道有其合理性但少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的现象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D. 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都应给予更多关注【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0.(1)给画线的字注音佳酿()深邃()10.(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心 xián() cháng()徉【答案】(1)niàng, suì【解析】(1)“佳酿”的“酿”应读作“niàng” “深邃”的“邃”应读作“suì”【答案】(2)弦, 徜【解析】(2)“心xián”应写作“心弦” “cháng徉”应写作“徜徉”11.本次“锻炼1小时青春更靓丽”主题的讨论会结束后班主任要求出一期墙报请你为这期墙报拟写一个标题(不能抄写讨论会的主题语)【答案】示例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解析】示例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12.(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字注音赞yù__________ 天堑___________12.(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 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12.(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原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誉, qiàn【解析】(1)“赞yù”应为“赞誉” “天堑”的“堑”读作“qiàn”【答案】(2)B, A【解析】(2)天下无敌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十分稀有根据语境应选填“举世无双”创造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制造将原材料加工成器物侧重于从无到有(不是第一个)根据语境选填“创造”故甲处选B 乙处选A【答案】(3)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解析】(3)原句的语病在于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精神”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请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写出你的认识选项江姐祥子鲁滨逊示例人物情节鲁提辖因救助素不相识的金家父女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不仅丢了官职还成为朝廷要捉拿的逃犯我的认识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①人物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请你从《红岩》《鲁滨逊漂流记》等读过的名著中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①江姐被捕后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在狱中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老虎凳、电刑、把竹签钉进十指等酷刑折磨仍然保守党的秘密, ②江姐是一位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的革命先烈【解析】(1)解答此类题需多关注名著中典型人物的的故事情节江姐是名著《红岩》中的人物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江姐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恐惧和胆怯是英勇中国人的代表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如她第一次出现在成岗家里就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干练的特有风度本题据此解答即可【答案】(2)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中在荒岛上生存的鲁滨逊是幸福的虽然他航海时遇风暴而触礁只身漂到无人孤岛但面对生存困境他垒筑住所制作家具饲养山羊栽种稻麦等终于生存下来想获得幸福别无他路唯有奋斗【解析】(2)解答此类题需结合相关内容来谈理解如《鲁滨逊漂流记》中在荒岛上生存的鲁滨逊是幸福的虽然他航海时遇风暴而触礁只身漂到无人孤岛但面对生存困境他垒筑住所制作家具饲养山羊栽种稻麦等终于生存下来想获得幸福别无他路唯有奋斗。
由《世说新语·文学篇》略窥其时“文学”之意谓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1934年)第一篇《总论》第二章《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页5,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此前1927年郭著《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一文(原刊《东方》二十五卷一期,收入《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已给出这一基本判断。
②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十九《从文体的辨析到文笔的区分》,《中国文学批评史》,页62,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 ③参拙文《“文学性”与文学文化》,刊《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 ④《汉唐文学辨思录》,页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⑤此据杨明文转述,兴膳宏文原刊《佐藤匡玄先生颂寿论集》(1988),又即其《中国的文学理论》(1988)一书中《六朝时期文 学观的展开》之第一、二章。
桓宣武命袁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成嗟叹之。时王殉在坐,云:“恨少 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公谓王曰: “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当然更多的是对既有作品乃至作家的评赏。有对佳句的赏会:
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穿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 超形越。”(七十六条)
不过,如果就历史实际对中古时代“文学”的语义做细致的考察,则似乎郭先生的说法未必 确凿不移。杨明教授《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一语的含义》④继续申发兴膳宏教授《“文学”与“文 章”》的意见,即“六朝人所谓‘文学’并未等同于‘文章’,而是始终包含‘学问’之意在内”,⑤更明确 指出:“‘文学’乃是泛言文教,泛言文化修养,并非专指写作。但因自汉代以来,文章日益重要,故 ‘文学’渐渐包含了文章写作之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甚至是偏重于指文章写作。”杨明教授的举 例阐释,审慎精确,令人不能不信服,我当然是同意的。这里所欲补充者是:这样的“渐渐包含文章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 (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②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1.(5)苏代在消除燕王的恐齐之心时都列举了哪些理由?A. 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B. 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C. 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D. 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答案】A【解析】(1)“德”名词作动词解释为“对苏家有恩德” 后面应该带宾语“苏氏” 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D “于齐”是“报仇”后置的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 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从子即父之兄弟孙子如果乙是甲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那么乙是甲的从子【答案】C【解析】(3)C项“暗中说服燕王将王位禅让给子之”错从原文来看是苏代传递的信息让燕王做出错误决定并不是“暗中说服”【答案】(4)①我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②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解析】(4)①窃私下释放下干求见②罢同“疲” 疲劳敝困乏以为作为成为【答案】(5)①齐国不占天时②齐国百姓疲劳困乏③齐国君骄臣贪【解析】(5)第二段中“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就是苏代说服燕王消除的恐齐之心的理由翻译成现代汉语即可总结出答案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试从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角度赏析此词A. “巧云”写晚霞多姿多彩化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相传天上绚丽多彩的云彩是织女巧手织成的所以少女们向她乞巧B. “尚多少、离肠恨泪”句不写相会反写离别不写相会的喜悦欢娱反写离别的“离肠恨泪” 让人感到说不出的酸楚C.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句写夜深痴情的少女们仍在乞巧一阵微凉给少女们带来一阵“幽欢” 渲染了悲凉的气氛D. 全词语言含蓄感情却悲愤词人明写牛郎织女的悲欢实写自己的不幸同时还宕开一层表达了对离人们的深切同情【答案】D【解析】(1)D项“语言含蓄”错误语言特点是通俗浅白“实写自己的不幸遭遇”属于过度解读不恰当【答案】(2)①拟人的手法以景衬情“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将“云”“西风”“小雨”“月”人格化衬托了牛郎织女相会时喜忧参半的心情②善用对比抒情细腻“微凉”与“幽欢”对比突出了节令与心情的巨大反差表达作者对他人幸福的祝福对自己幸福的满意③巧用反问表达主旨“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为”表达珍惜朝夕的主题【解析】(2)上片开头三句从手法上来说运用拟人的手法用“妆晚”形容“云” 用“罢蜀”形容“西风” 用“翻空”形容“小雨” 衬托牛郎织女相会时喜忧参半的心情下片头三句运用对比手法“微凉"与“幽欢”对比突出了节令与心情的巨大反差表达作者对他人幸福的祝福对自己幸福的满意最后三句用“反问” 表达珍情朝夕的主题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脱贫攻坚措施范畴的一项是()3.(4)材料二是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对记者问题的回答请简要梳理他回答问题的行文脉络3.(5)材料一根据外国媒体记者讲述的他们眼中“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中国减贫故事简要概括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A. 中国减贫贡献指数居全球第一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这说明中国为全球减贫作出了最大贡献B. 住进新家的村民表示易地搬迁、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生态旅游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已经使他们摆脱贫困C. 中国一直以来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有助消除贫困D. 中国村村通路通汽车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通畅交通条件改善助力当地民众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消除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答案】A【解析】(1)B项“已经”未然变已然材料一第二段表述为“易地搬迁、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生态旅游、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逐渐使他们摆脱贫困”C项“一直以来”扩大范围材料一第三段表述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D项“消除”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三段表述为“中国村村通路、通汽车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通畅交通条件改善助力当地民众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造成了城市一定程度上的‘用工荒’”于文无据不是本文观点【答案】D【解析】(3)D项这是脱贫攻坚的成果不属于措施【答案】(4)①首先贫困县全部摘帽不意味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②然后脱贫摘帽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③其次要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成色④最后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解析】(4)解答本题要回归材料二原文提炼相关内容来梳理概括“贫困县全部宣布摘帽并不意味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还要对抽查、普查和考核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查缺补漏动态清零”首先说明贫困县全部摘帽不意味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脱贫摘帽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中央精神要设立过渡期保持政策总体稳定”然后说明脱贫摘帽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了应对疫情等影响今年初启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重点监测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两类群体.......”其次说明要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成色“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最后说明了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答案】(5)①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②科技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③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析】(5)根据材料一比利时荷兰语新闻网站中说的“易地搬迁、改善基础设施.......”和西班牙《国家报》中的“中国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助于消除贫困”可知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德国电视节目《世界明镜》、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和马里《独立者报》的实地采访都在说明中国脱贫攻坚中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马里国际问题专家迪亚洛强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内容说明了中国脱贫攻坚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1)下列对“三星堆考古”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中华文明源头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三星堆文明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三星堆遗址是我国考古重大发现此次发掘的6个“祭祀坑”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比30多年前首次发掘的价值更大B. 此次考古发掘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体现出多学科交叉、团队合作的特点展现了目前我国在考古技术等方面的进步C. 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同属古蜀文明过去认为金沙文明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续”而此次发掘证明二者也许曾经共存过D. 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不仅可以丰富对三星堆文明的认识还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三星堆文明与周边地区文明关系的认知【答案】A【解析】(1)A项通过文章内容无法推出“比30多年前首次发掘的价值更大”这一结论【答案】C【解析】(2)C项三星堆未出土古丝绸材料一未述及古丝绸的文化意义【答案】(3)①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长江文化的生动体现有别于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之一②三星堆出土的部分文物能够在中原地区找到祖型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有频繁交流逐渐走向“一体”【解析】(3)结合材料一的“之前出土的三星堆典型的鸟头把勺等陶器以及铜神树、金面具等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而玉琮、高柄豆等则体现了三星堆与中原文明和其他区域性文明的交流”“铜尊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同时期的铜尊特征相似是长江文化的生动体现”可知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长江文化的生动体现有别于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之一结合材料一的“此次发现的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都在中原地区能够找到祖型是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频繁交流的有力物证”可知三星堆出土的部分文物能够在中原地区找到祖型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有频繁交流逐渐走向“一体”5.(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3)聂赫留朵夫说“她简直换了一个人了” 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4)省略号具有表情达意功能文中画线的三处语句中的省略号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请选择两处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A. 小说开头以河流的复杂多变作比喻来说明人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交代出聂赫留朵夫的变化也预示着下文玛丝洛娃会有所改变B. 典狱长对聂赫留朵夫转述玛丝洛娃的话表现了典狱长对在押囚犯的关注与同情也反映出玛丝洛娃不想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帮助C. 玛丝洛娃虽然身陷牢狱遭受折磨但她仍然请求聂赫留朵夫想办法帮助明肖夫母子这也体现出玛丝洛娃内心仍存良善的一面D. 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始终以“您”相称在表示礼貌的同时也显示她对聂赫留朵夫刻意地保持一定的距离还不想完全接受他【答案】B【解析】(1)B项“对在押囚犯的关注与同情”错误原文监狱长的话“您瞧公爵她们那帮人就是这样的”表明他对玛丝洛娃没有好感【答案】D【解析】(2)D项根据“她走到聂赫留朵夫紧跟前眼睛不看他”“她忽然用那斜睨的眼睛瞅了他一眼”等内容可知小说并不是“始终从聂赫留朵夫的视角来写玛丝洛娃眼睛”【答案】(3)①玛丝洛娃由原来排斥、拒绝聂赫留朵夫变得接受他并愿意改变自己②借聂赫留朵夫的感受写出了玛丝洛娃人性的复苏精神的觉醒③表现了聂赫留朵夫因自己的付出与爱而让玛丝洛娃有所转变的兴奋与惊喜【解析】(3)结合选文内容来看为了赎罪也是为了爱聂赫留朵夫一再劝玛丝洛娃去医院认为那里比呆在牢房强多了玛丝洛娃开始不同意还给典狱长带话给他说得非常坚决而现在她已经改变了“要是您要我去那我就去酒我也不再喝了……” 聂赫留朵夫观察到说这话时她的眼睛在微笑玛丝洛娃原来排斥、拒绝聂赫留朵夫现在变得接受他并愿意改变自己“她简直换了一个人了”直接反映了玛丝洛娃的这些转变表现了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改变的兴奋与惊喜并借聂赫留朵夫的感受写出了玛丝洛娃人性的复苏精神的觉醒【答案】(4)①处为欲言又止语意未尽写出聂赫留朵夫面对玛丝洛娃时的复杂心理表现了他对过去伤害玛丝洛娃行为的愧疚②处为说话的断断续续写出了聂赫留朵夫思想跳跃的过程表现他想与玛丝洛娃结婚的决心将与她共克人生困难③处为说话中的沉默写出了玛丝洛娃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体现了她自我的回归人性的觉醒【解析】(4)作答时既要熟悉省略号的作用又要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①“可轮不到我来原谅您……”此处为欲言又止在玛丝洛娃为之前对聂赫留朵夫说话语气不好而道歉时聂赫留朵夫欲言又止写出了聂赫留朵夫面对玛丝洛娃时想到之前对她造成的伤害内心充满了愧疚他才是需要她原谅的他是没有资格原谅她的②“我将为您的事……为我们的事去奔走”此处聂赫留朵夫说话断断续续“您的事”即撤销对她案子的判决的事“我们的事”指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婚事因玛丝洛娃一直没有答应跟他结婚所以他说话吞吞吐吐这也表现了他想与玛丝洛娃结婚的决心将与她共克人生困难③“也该为别的事受这个罪……”此处为说话中的沉默前面说的是“撤销对她的判决”这件事“别的事”指她这些年来的放荡生活这句话是玛丝洛娃对自己过去的行为的反思体现了在聂赫留朵夫的付出和爱的影响下她的人性的渐渐觉醒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文段中画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各项没有使用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中包含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6.(3)文中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类型并把修改好的正确句子写出来A. 方寸之间B. 雕虫小技C. 炉火纯青D. 履行【答案】D【解析】(1)D项应该为“践行” ①意思不同履行执行、实践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践行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②侧重点不同履行仅强调完成的结果践行着重完成过程的艰辛行动包含艰难完成的意味【答案】B【解析】(2)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B【答案】(3)病因类型搭配不当修改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解析】(3)画线句子中“高树”与“价值原色”动宾不搭配“展现”与“市场风尚”动宾不搭配“擦亮”与“时代精神”动宾不搭配应修改为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7.请结合《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及杜甫的相关诗歌谈谈你对杜甫的认识不少于500字【答案】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后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一生饱经忧患安史乱起更是颠沛流离但始终不忘爱国爱民正视现实和人生.总之杜甫诗歌体现了儒家文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贤臣并希望通过辅助明君来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正是由于儒家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使得杜甫对整个国家、人民充满了忧患体现了儒家的忧患意识而且杜甫不仅对家人、朋友充满了仁爱之心诗人杜甫也曾为自己深陷两难境地而感到无助和无力但我们却从他的苦闷而无力的挣扎中看到了他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怀以及热爱祖国的精神力量.杜甫的一生是艰辛的也是伟大的忧国忧民使他身心承受着无比沉重的痛苦折磨却也使他的人格和灵魂放射出光芒并成为人们心目中敬仰的圣人【解析】解答时要结合所给篇目《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的主要内容领会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涵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是一部传记文学作品主要记述了风云多变忧患重重的现实处境如何造成杜甫一生无穷的灾难而诗人又如何和人民患难与共、用诗歌记载苦难的历史.对于杜甫而言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领会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从“三吏”“三别”中我们感受到了杜甫的人生精神和思想内涵从《登高》中我们读出了杜甫的积极的思想情怀总之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具体表达的时候要结合杜甫诗歌作品中反映出的内涵进行分析把握注意评价要客观表达的内容要具体生动.。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迁移)50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
专题08 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迁移)50题(解析版)分二个版块,第一版块经典常考题22题,第二版块模拟预测题28题。
经典常考题(2023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钟情于崇山秀水之间,留下了大量游记名篇。
透过词藻精妙的文字,我们也能看到普通百姓的游艺民俗方式,他们对歌咏的热爱令人动容。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固户,连臂而至。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①,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②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③,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优劣自别。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④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⑤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袁宏道《虎丘记》,有删改)【注释】①栉比如鳞: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
②雷辊.(gǔn):车轮转声,这里指雷的轰鸣声。
③分曹部署:分批安排。
④竹肉:这里指箫管和歌喉。
⑤度;吐露。
1.下列加点字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音若.细发皆若.空游无所依B.而中秋为尤.胜水尤.清冽C.雅俗既.陈既.出,得其船D.飞鸟为.之徘徊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为画线句划分停顿最合适的一项是()A.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B.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C.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D.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3.用文章原句补全对话小语:我感觉袁宏道笔下的百姓特别可爱,“”一句表现出城里的男女老少关系亲密,手牵手、肩并肩一起参加歌会,热闹极了。
试论《世说新语》中的文学观念及文学活动(2)
试论《世说新语》中的文学观念及文学活动(2)二、《世说新语·文学》中的文学创作观1、反对芜杂不裁西晋时代,除左思等少数作家以外。
绝大多数作家的作品都是轻浮绮丽,文采繁富,片面追求辞藻的华美。
《文心雕龙·明诗》的作者刘勰曾给予批判:“晋世群才,稍人轻绮。
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
”针对这种不良倾向。
当时或稍后的有些文人亦感到不满,如《世说新语·文学》就记载了孙绰的评论,他说:“陆文深而芜。
”(第89条)我们姑且不论孙绰本人的创作如何。
仅就其上述评论来看,还是能击中当时文坛要害的,道出了诗歌创作中存在的芜杂不裁的不良倾向。
2、重独创,反对事事模拟文学的本质之一就在于它的独树一帜、不可重复。
魏晋士人很看重创作的独创性。
《文学》篇中的许多条材料都反映了创作要注重创新,不要因袭模拟的思想。
如第95条:“王东亭到桓公吏,既伏阁下,桓令人窃取其白事,东亭即于阁下更作,无复问一字。
”王殉作文不仅不愿重袭他人之文,甚至不愿重袭自己之文。
第103条:“桓玄初并西夏,领荆、江二州、二府一国。
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五版并人。
玄在听事上,版至即答。
版后皆粲然成章,不相揉杂。
”桓玄不仅创作速度快,而且五篇文章各有特色,并不重复。
第79条:“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
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
’于此人人竞写,部下纸为之贵。
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
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谢安明确否定了事事拟学不只多余浪费,而且狭隘逼仄,一方面表明其反对当时文坛上单纯模拟的恶习,另一方面也宣告了汉朝兴起的大赋,发展到东晋时代已成强弩之末,甚至走向绝路了。
3、重声律在魏晋士人热爱音乐、重视声律的社会大背景下,文人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中也注意到了音律的问题。
如《文学》篇中:庾阐始作《扬都赋》,道温、庾云:“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望。
方响则金声,比德则玉亮。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文言文阅读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说。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泪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幕,炮车①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②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③,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注】①炮车:状如炮车般。
②泫:流泪。
③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
13. 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曹刿论战》)B. 把酒临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C 不以物喜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 微斯人斯是陋室(《陋室铭》)1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岳阳楼上观看到的景色,请自选角度分析两者写景的异同。
16. 甲乙两文都提到了文章的写作目的,请分析它们的不同。
2023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3-1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彦伯作《北征赋》
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袁彦伯作《北征赋》
桓宣武①命袁彦伯②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
时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③当佳。
”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桓宣武:指桓温。
②袁彦伯:袁宏。
任桓温的记室参军时随桓温北伐。
③足韵:补足一韵。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袁即于坐揽笔益云益()
(2)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得()
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只画一处)(2分)
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得‘写’字足韵当佳。
13.以下最能表现选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桓温的唯才是举
B.袁宏的文学才能
C.王珣的文学才能
D.时贤的闲情雅致
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10.(4分)(1)益:增加、增添。
(2)得:能够
11.(2分)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
12.(3分)如果用“写”字足韵,就会更好。
13.(3分)B
答案:
桓温叫袁彦伯作一篇《北征赋》,赋写好以后,桓温和在座的贤士一起阅读,大家都赞叹写得好。
当时王珣也在座,说:“遗憾的是少了一句。
如果用‘写’字足韵,就会更好。
”袁彦伯立刻即席拿笔增加了一句:“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桓温对王珣说:“当今不能不因为这件事推重袁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