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气老中医百试百灵秘方

合集下载

治疗湿热的中医偏方有哪些

治疗湿热的中医偏方有哪些

治疗湿热的中医偏方有哪些湿热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那想要通过中医偏方治疗湿热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治疗湿热的中医偏方,希望对大家有用处!治疗湿热的中医偏方1、凉拌马齿苋采新鲜马齿苋100g,清水洗净,切断,用少许酱油、麻油拌匀食用。

2、泥鳅炖豆腐用料:泥鳅500g,豆腐250g,盐3g。

做法:把泥鳅去鳃及内脏,洗净;豆腐切块;泥鳅入锅,加盐、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炖至五成熟时,加入豆腐,再炖至泥鳅熟烂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

3、平时可以适当多吃的食物薏仁、莲子、茯苓、红小豆、绿豆、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苋菜等。

4、尽量少吃的食物胡桃仁、鹅肉、羊肉、狗肉、鳝鱼、香菜、辣椒、酒、饴糖、胡椒、花椒等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品。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饮食调理,多吃芳香食物湿热天气,湿热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调理呢?武月萍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小方法,不妨试试。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

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

多喝薏仁茶薏仁茶: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

早在神农尝百草时就发现了她,见她婀娜多娇的英姿,白圆如明珠的果实,微风吹拂中是那样姗姗可爱,神农氏就把她当成人了,因而动情地昵称她为"薏苡人"。

去湿气中药:最佳配方推荐

去湿气中药:最佳配方推荐

去湿气中药:最佳配方推荐摘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去湿气中药配方,包括五苓散、二陈汤、四君子汤等。

这些配方都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有效方剂,可以帮助人们缓解湿气引起的不适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因素,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口干舌燥等。

因此,许多人会选择使用中药来调理身体,去除湿气。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去湿气中药配方,这些配方都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有效方剂。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五苓散。

五苓散是一种经典的去湿气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茯苓、泽泻、猪苓、桂枝和白术。

这五种药材的组合,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体排除湿气,改善湿气引起的各种症状。

根据相关研究,五苓散对于改善湿气引起的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二陈汤。

二陈汤是一种以陈皮和半夏为主要药材的中药方剂,具有很好的去湿效果。

陈皮和半夏的组合,可以帮助人体消除湿气,改善湿气引起的各种症状。

根据相关研究,二陈汤对于改善湿气引起的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

再次,我们来看一下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是一种以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为主要药材的中药方剂,具有很好的补气健脾的效果。

这四种药材的组合,可以帮助人体增强脾胃功能,从而更好地排除湿气。

根据相关研究,四君子汤对于改善湿气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

除了以上三种中药方剂,还有许多其他的中药方剂也具有很好的去湿效果,如藿香正气水、三仁汤等。

这些中药方剂都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有效方剂,可以帮助人们缓解湿气引起的不适症状。

然而,虽然中药具有很好的去湿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选择,不同的人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中药方剂。

其次,中药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剂量和用法,过量或者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最后,中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总的来说,去湿气中药是许多人选择的一种调理身体的方式。

体内湿气重的中药方

体内湿气重的中药方

体内湿气重的中药方我们的生活中,中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从古代到现代,中药为我们的健康贡献是很大的,药到病除对于一些疾病来说效果是很好的,有些劣根性的疾病还可以去根,中药的效果是很神奇的,众所周知。

那么,求老中医治疗湿寒湿热中药药方?我们今天来共同了解下!体内湿气重的中药方药方一清热祛湿粥【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

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去湿气的中药:药方二消暑健脾祛湿汤【成份】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 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

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体内湿气重的食疗方1.苋菜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

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需要注意的是,苋菜性寒凉,阴盛阳虚体质、脾虚便溏或慢性腹泻者,不宜食用。

2.薏仁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

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3.地瓜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

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4.赤小豆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

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

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5.冬瓜冬瓜味甘、淡,性凉,入肺、大肠、膀胱经。

老中医祖传祛湿秘方:中药中药疗法,从内到外去湿气,为家人存

老中医祖传祛湿秘方:中药中药疗法,从内到外去湿气,为家人存

老中医祖传祛湿秘方:中药中药疗法,从内到外去湿气,为家人存每个月似乎总有那么几天,身体素质会无缘无故地变差起来。

白天无精打采、四肢沉重、困倦乏力,晚上失眠多梦、心悸不安,还常常伴随着大便黏腻、口苦口臭等症状出现……去医院诊断,却查不出什么问题来。

其实,从中医角度讲,以上症状或是因为你体内湿气太重了!随着中医的普及,相信大家对湿气已经不陌生了,湿气就像瘟疫一样,侵入到我们身体里,去之不尽挥之不散,湿气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一旦形成特别难以祛除。

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身上有湿气了呢?湿气缠身,身体会给我们发出什么信号?1、精神困倦慵懒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身体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脑涨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这一点不难解释,古人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说明脾气虚到一定程度,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的表现。

2、食欲差,食谷不香如果到了饭点,没有饥饿感,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

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较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且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夏季。

3、舌苔厚腻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或者舌体胖大,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那就证明您体内的湿气太重,应及时调理。

如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这些信号说明体内的湿气较重。

4、喝水都会变胖早上起床后突然感觉自己小腿肚非常酸痛、沉重,或发现最近体重增加了许多,那证明您出现虚胖的现象,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5、大便粘滞不爽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这也说明你的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

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

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我们该怎么祛湿呢?一、中药调理1、芡实: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有较好疗效。

健脾祛湿的药方

健脾祛湿的药方

健脾祛湿的药方
健脾祛湿的中医药方通常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减轻湿邪对身体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药方,但请注意,使用这些药方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因为药物的使用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君子汤:
组成:白术、党参、茯苓、甘草。

功效:补脾健胃,益气祛湿。

理中丸: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干姜、大枣。

功效:调和脾胃,健脾祛湿。

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功效:补脾健胃,温中祛湿。

香砂养胃汤:
组成:苍术、白术、砂仁、茯苓、甘草、半夏。

功效:补脾胃,燥湿化痰。

陈皮柚子汤:
组成:陈皮、柚子、薄荷。

功效:降逆化痰,祛湿健脾。

六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

功效:补脾胃,益气健脾。

请记住,中医药方需要根据个体体质、病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饮食方面也要注意,避免生冷、寒凉食物,保持饮食的清淡和规律。

除湿气用什么中药方

除湿气用什么中药方

除湿气用什么中药方除湿气的中药方平胃散组成:苍术15g 厚朴9g 陈皮9g 甘草9g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

特征:腕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苔多奢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霍香正气散组成: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30g 神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60g 霍香 90g 甘草75g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特征: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腕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峦瘴疟等。

六和汤组成:砂仁3g 半夏杏仁人参白术霍香扁豆茯苓各6g 木瓜5g厚朴3g 甘草2g功用:健脾化湿,升清江浊。

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

特征: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舌苔白滑。

除湿气吃什么食物好1、绿豆是最常用的清热、解毒食品,还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湿热体质者的天然良药。

2、红豆是利水、消肿、清热佳品,尤其适合夏季食用,能散热燥湿、补心健脾、养肝益肾。

3、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4、薏仁是缓和的清热祛湿之品,中医常用其来治疗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等病症。

5、黄瓜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纤维,是难得的排毒食品。

黄瓜还能促进新陈代谢、美白皮肤、抑制脂肪形成。

6、苦瓜具有清凉解渴、清热解毒、清心明目、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苦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有清脂、减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

据研究发现,它还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7、冬瓜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的功效。

湿热体质者若有水肿、胀满、痰多、暑热烦闷、消渴、湿疹、疖肿等均可食用,并可解酒。

8、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除湿气的按摩治疗1、按摩什么穴位祛湿曲池穴,屈起肘部时出现横纹的外侧段为曲池穴,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到这里。

医者自医,54岁老中医得了湿气,只用5味药,效果显著

医者自医,54岁老中医得了湿气,只用5味药,效果显著

医者自医,54岁老中医得了湿气,只用5味药,效果显著2021-05-24 20:10:00·悦悦大夫聊健康赵叔是一个老中医,从医二十多年了,都说老中医整天治疗病症,对于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应该心知肚明,但事实是老中医也是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不好的嗜好,吸烟喝酒也是一应俱全。

俗话说医者不自医,但赵叔却给自己治了病。

说起湿气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了,湿气不仅会诱发多种疾病,而且一旦沾染就非常难祛除,最重要的是湿气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生活环境以及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身体湿气加重。

赵叔就是比较怕热的一个人,不管夏天还是冬季,冬季都是回老家过,不愿住在商品房内,地暖让赵叔受不了,到了夏季更是吃西瓜吃上瘾,年轻时候还好点,这年纪大了,根本受不了。

那天我看到赵叔,赵叔一脸的憔悴,无精打采,我问赵叔原因,赵叔说自己最近吃西瓜有点吃得太猛了,吹空调也有点厉害,大便便溏,舌头发白,而且还有齿痕,还时不时的感觉腹胀,腹痛。

我说是不是得湿气啊?赵叔说应该是,说没啥事,让我别担心。

大概过了两个星期,赵叔的气色明显有所好转,我问赵叔咋回事,赵叔说自己给自己配了一个药方,坚持吃了一个星期,果然有效果。

我笑了笑给赵叔竖起了大拇指。

问赵叔配方是啥啊,效果这么好?赵叔说配方很简单,就用了5味药材,分别为:决明子,桃仁,茯苓,黄精,薏苡仁。

5种药材各有各的好处,合在一起,对于身体祛湿健脾的好处更大。

决明子的好处《本草纲目》中记载决明子具有能够帮助身体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的好处。

桃仁的好处《本草纲目》中记载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好处。

茯苓的好处《本草纲目》中记载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好处。

黄精的好处《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精对于身体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好处。

薏苡仁的好处《本草纲目》中记载薏苡仁对身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好处。

医者不自医,但这句话放在赵叔身上好像不适用,赵叔就用这5种药材将自己的湿气慢慢调养好的,虽然后来赵叔依旧我行我素,还是没放过西瓜,依然怕热,吹空调,但这个方子祛湿效果确实是有的。

退休老中医说的5个祛除湿气的小偏方:1、...

退休老中医说的5个祛除湿气的小偏方:1、...

退休老中医说的5个祛除湿气的小偏方:1、...
1、将苍耳子,防风加水煎熬浓,再加入红糖,熬成膏,之后每次拿一点,开水冲服;
2、绿豆,薏米,海带,煎水后加入红糖服用;
3、芹菜煎汤后吃菜喝汤,连续服用;
4、白菜,胡萝卜煎汤后加入蜂蜜喝汤,坚持一段时间;
5、将赤小豆,薏苡仁,大麦,橘皮,红豆,芡实,栀子,苦荞。

配置好后煮水当茶喝一段时间后就会见效。

前两天媳妇口中总是黏腻,口气比较重,吃饭没有食欲,肚子感觉胀气,睡觉的时候还总是流口水,我跟她说这是体内的湿气太重了。

于是就按照第五个方子给她抓了点药,让她没事的时候去泡水喝,喝了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她的情况明显减轻了很多,真个人的精气神也提起来了。

她的姐妹们看到后也觉的自己湿气重的体质,让我帮忙给抓点药,但是又担心自己每天上班没有时间,让我多给抓点。

于是我找了好半天终于找到一款跟原方一样的红豆薏米茶不仅效果好,而且喝起来特比的方便都是独立的小袋包装。

她的姐妹们都说很不错,之前喝抓的药的时候总是弄不好就撒一
地,尤其是时间紧张的时候,这个茶汤喝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皮肤明显变好了。

这其实就是一副很好的茶疗方,很多人说自己之前也喝过这种类型的茶,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其实这就是里面的配料不一样,这里的红豆一定赤小豆,薏苡仁要用炒过的效果才能好。

然后有栀子除去三焦之火,橘皮,山药,芡实健脾补肾,芡实可以除湿固精。

苦荞可以很好的消除积食和腹胀。

现在店家还有活动点击蓝色的字体可以买二送一,买三送二。

除湿气的中药药方有哪些效果好的

除湿气的中药药方有哪些效果好的

除湿气的中药药方有哪些效果好的中医祛湿的方法?湿气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常见原因,那么如何祛湿效果好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除湿气的中药吧,仅供大家参考。

除湿气的中药方1、二花蜜茶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适量。

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锅,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钟,去渣留汁,调入蜂蜜即成。

2、茯苓薏米姜茶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

加入生姜,点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水差不多只有一碗时,关火,趁热喝。

第二次喝的时候,继续加一碗水,煮开后煎20分钟。

还可以再喝一次,继续加水,煎20分钟。

3、陈皮茯苓茶茯苓5克,陈皮2克。

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除湿气的食疗调理1、红豆花生米凤爪汤材料:红豆50g、花生米50g、鸡爪300g、盐适量、猪龙骨适量、生姜适量、八角适量。

做法:准备食材:红豆、花生米、鸡爪、猪龙骨,红豆与花生米提前泡发;将鸡爪剪去脚趾甲,与龙骨一起放入汤锅,加适量清水,生姜一块、八角一个,将水煮开;捞出鸡爪与龙骨,用清水洗净浮沫,弃生姜、八角不用;将洗净的鸡爪、龙骨放入高压锅;倒入红豆及花生米。

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25分钟;加适量食盐。

2、鸭架冬瓜粉丝汤材料:鸭架500g、盐适量、八角适量、姜片适量、料酒适量、冬瓜适量、清水适量、葱末适量、粉丝适量。

做法:将鸭架上所有的鸭皮去掉,屁股那里多切掉一些,剁成块备用;冬瓜切片,切点姜片,准备两个大料;取砂锅烧开一锅水,加入姜片和大料;加适量料酒;再次烧开以后加入剁好的鸭架块盖盖子炖煮50分钟;50分后加入冬瓜片;加入清洗过的粉丝煮2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盐烧开就可以了,盛入碗中撒点葱末。

除湿气的症状表现1、起床时:看感觉。

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湿衣服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

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

老中医经验分享排出湿气的食疗小妙招、运动方法

老中医经验分享排出湿气的食疗小妙招、运动方法

老中医经验分享排出湿气的食疗小妙招、运动方法今天咨询了一名行医数十年的老中医如何才能排出体内湿气,他很乐意分享一些排出湿气的方法,现在整理如下分享给大家:一、饮食调理1. 食用祛湿食物- 薏苡仁: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它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

可以用薏苡仁煮粥,例如薏苡仁红豆粥。

将薏苡仁、红豆各适量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至软烂。

经常食用能够帮助排出体内湿气,尤其适用于湿气重而有水肿、脾虚泄泻等症状的人群。

- 芡实: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

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可以将芡实与莲子、山药等一起煲汤,如芡实莲子猪骨汤。

猪骨焯水后与芡实、莲子、山药等食材一起炖煮,有很好的健脾祛湿作用,对于湿气引起的白带过多、脾虚久泻等情况有改善作用。

- 赤小豆: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

它擅长利水除湿,和血排脓。

除了和薏苡仁搭配煮粥外,还可以煮赤小豆鲫鱼汤。

将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后,加入赤小豆及适量的水炖煮,汤鲜味美,且祛湿效果显著,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脚气等问题的人。

- 冬瓜: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归肺、大小肠、膀胱经。

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暑的作用。

冬瓜汤是常见的祛湿菜肴,将冬瓜切成块,加入适量的水和少许盐煮熟即可。

冬瓜皮也有祛湿利水的作用,煮冬瓜时可以连皮一起煮,增强祛湿功效。

2. 避免湿气生成的食物- 要减少食用生冷食物,像冰淇淋、冷饮等。

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从而加重体内湿气。

同时,油腻、甜食也要少吃。

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不易消化,会在体内产生湿气;甜食如蛋糕、糖果等,容易生痰助湿。

二、中医外治法1. 艾灸-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作用。

可以选择足三里、中脘、关元、阴陵泉等穴位进行艾灸。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艾灸足三里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中脘穴位于胃脘部,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关元穴有培元固本的作用,有助于增强人体阳气,驱散湿气;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是祛湿的要穴。

中医秘方祛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中医秘方祛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中医秘方祛除体内湿气的方法湿气是中医中常见的体内不良状态,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中医有
许多秘方可以帮助祛除体内湿气,并促进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几种
常见的中医秘方以及方法。

1. 艾叶泡脚法
艾叶是中医常用的祛湿草药,具有温阳祛湿的功效。

泡脚可以通过
足底穴位与草药的渗透作用,排出体内湿气。

方法是将干艾叶煮沸后,加入足够的温水,泡脚约20-3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

泡脚时,温
度不应太高以免烧伤皮肤。

2. 干姜祛湿方法
干姜可温中祛湿,是中医中常用的祛湿食材。

可以将姜片用油炒至
金黄色后食用,每次5-6片,每天2-3次。

也可以将姜片放入开水中进
行冲泡,作为姜茶饮用,有助于排湿。

但是,脾胃虚寒的人应慎用姜片,以免加重不适。

3. 薏米红豆煮粥法
薏米和红豆都被认为是中医中常用的祛湿食材,可清湿排水。

将薏
米和红豆混合煮粥,可以在中医体质偏湿的人群中起到良好效果。


粥时,可适量添加些许薄荷叶或赤小豆,增加清凉的味道。

4. 中药调理法
中医药材有丰富的祛湿功效,可以通过内服调理排出体内湿气。

常用的中药材包括白术、茯苓、泽泻等。

可以找到合适的中医师,进行个性化的中药调理方案,根据自身体质和症状来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综上所述,中医秘方可以有效祛除体内湿气。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均有差异,对于过于严重或长期存在的湿气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并遵循其指导下的合理用药和调理方案。

此外,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也是预防湿气滋生的重要方法。

身体除湿什么中药方法最快最好

身体除湿什么中药方法最快最好

身体除湿什么中药方法最快最好中药祛湿气的最快方法1、去湿中药方子一金钱草15、牛膝15、薏苡仁30、山药15、白术15、茯苓15、防风10剂。

一天一剂,一剂煮2次,早晚空腹用!忌生冷油腻!2、去湿中药方子二山药15、薏苡仁30、茯苓15、防风10,煮粥!3、去湿中药方子三祛湿最基础的方剂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平时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肢体沉重的可以用。

另外,参苓白术也可以健脾祛湿,平时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可以使用!去湿气的中成药1、木香顺气丸【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2、附子理中丸【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3、健脾丸健脾丸为着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

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

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

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4、参苓白术丸【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可去湿气的食物1、地瓜地瓜又称红薯。

它所含有的纤维质十分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

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营养也不会流失。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方剂大全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方剂大全

补脾胃去湿气的中药方剂大全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和转化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当脾胃功能出现问题时,容易导致湿气滞留,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为了改善脾胃功能、去除湿气,中药方剂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补脾胃并去湿气的中药方剂。

一、苍术陈皮汤【药材】苍术15克,陈皮9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半夏9克,甘草6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药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用量】分为3次温服,每次100毫升。

【功效】苍术陈皮汤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湿滞引起的腹胀、便溏等症状。

二、破积汤【药材】焦谷芽15克,白扁豆9克,红尖花10克,郁李仁9克,红大花12克,艾叶9克,槟榔6克,香附6克,决明仁6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药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用量】分为2次温服,每次150毫升。

【功效】破积汤可祛除体内湿气,常用于治疗脾胃湿滞引发的胸腹胀满、厌食等症状。

三、参苓白朮散【药材】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朮15克,半夏9克,甘草6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末。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温水冲服。

【功效】参苓白朮散具有益气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气重的症状,如食欲不振、腹泻等。

四、升白汤【药材】白朮15克,半夏9克,陈皮6克,炙甘草6克,苍术9克,茯苓10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药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煮5分钟,然后改用小火慢煎3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用量】分为2次温服,每次100毫升。

【功效】升白汤可健脾化湿,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发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五、白朮茯苓滚散【药材】白朮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山药15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药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温水冲服。

【功效】白朮茯苓滚散可健脾化湿,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发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偏方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偏方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偏方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偏方去湿气最好的方法有:
1. 煮豆子:在煮饭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红豆或绿豆,可以起到去湿气的效果。

2. 熏衣草精油:将几滴熏衣草精油放入热水中蒸发,可以净化空气,驱散湿气。

3. 黄豆煮水:将黄豆洗净煮水,可以喝来去湿气,同时也具有排毒的作用。

4. 定期通风:保持房间的良好通风,特别是潮湿的地方,经常开窗换气。

5. 使用除湿剂: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除湿剂,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湿气。

6. 多晒太阳:阳光照射可以减少湿气,所以保持房间的阳光照射是去湿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7. 饮食调理:多食用一些具有去湿作用的食物,如菠菜、荸荠、山楂等,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8. 合理清洁: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特别是厨房、卫生间等湿气较重的地方,经常清理和消毒。

请注意,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去除湿气,如果湿气问题比较严重,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

中医去湿气的几则古方

中医去湿气的几则古方

中医去湿气的几则古方中医学认为,湿气是“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中最难调理的一种。

因为它最容易渗透且从不“孤军奋战”。

体内有湿,遇寒就会变成寒湿,遇热就会变成湿热,遇风就会变成风湿,一旦防治不及时,往往容易导致慢性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湿气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对颈肩部造成影响,出现酸困、疼痛、僵硬等症状。

因此,要缓解颈肩部酸痛,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还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缓解。

醋泡脚取米醋或老陈醋100克,加入泡脚水中泡脚,每周3次,每次15分钟。

本法能祛风除湿,改善畏寒怕冷、颈肩酸痛等症状。

生姜泡脚取生姜30克,切片放入盆中,加热水,把双脚悬置泡脚盆上方,用蒸汽熏蒸,然后再泡脚15~20分钟即可。

可以散寒祛湿,加速气血运行,对缓解颈肩酸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泡脚的注意事项:太饱、太饿时不宜泡脚,否则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经常头晕、糖尿病患者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以温热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久,以20分钟左右,身体微微出汗为佳,如果出汗过多,容易引发心慌等不适。

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其循行路线较长,起于眼外角,沿着额角部、耳后、颈侧、肩部、锁骨上窝、腋下、胸腹侧面、髋关节、下肢外侧中线、外踝前、足背等部位,止于足部第4趾外侧端。

这里所说的“敲胆经”,主要敲打的是大腿部的胆经,最简单的寻找方法即沿着外侧裤线至膝盖侧面处。

之所以不选择其他位置的胆经,是因为其他位置的胆经不方便寻找,不好敲打或者无法承受敲打的力度等。

敲胆经可以在白天进行,两手握拳,从大腿根部沿着外侧的裤线位置,敲打至膝盖外侧处,左右各敲打200次,以有发热、酸痛感为宜。

每周进行3次,感觉症状缓解时停止,之后每周敲打1次,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这样做可以化瘀祛湿,加速血液循环,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据研究表明,白扁豆、薏苡仁、红豆、山药、辣椒、绿豆芽、黄花菜、马齿苋、苦瓜、香菇、冬瓜等均有良好的健脾祛湿效果,体内有湿气的人可以常吃这些祛湿的食物,具体可参考以下吃法。

张仲景万能健脾祛湿经典方,苓桂术甘汤,四味药,健脾除湿除百病

张仲景万能健脾祛湿经典方,苓桂术甘汤,四味药,健脾除湿除百病

张仲景万能健脾祛湿经典方,苓桂术甘汤,四味药,健脾除湿除百病湿气过盛,在现代人身上太普遍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有这个问题,来看诊的患者,伸出舌头一看,几乎都是舌体胖大、有齿痕,这些都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湿邪产生原因?很多人会有疑问,体内水湿多,是因为喝水太多了吗?其实并不是,体内水湿多,是因为身体运化水液的系统出了问题。

正常情况下,我们喝进体内的水,首先要通过脾的运化,把需要的水液运输到身体各部分,被机体利用,之后再把废弃的水液通过膀胱、汗液等排出体外。

如果身体的水液运化系统出现问题,水液不能正常被利用,排泄系统也出了问题,此时就算不喝水,也会出现水湿在体内聚集。

湿邪有哪些特点?水湿很可怕的一点在于具有潜伏性,它前期人体根本感知不到,等到人体能发现它的时候,它就已经攻克了脾胃,占据了五脏六腑,弥漫在身体的每一条经络、每一个器官。

而且湿邪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特点——缠人。

俗话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气在人体内,如油入面。

你想啊,油和进了面里,再想把油从面里弄出来,那种难度。

另外,湿邪从不单独作战,它很容易与风、寒、痰、热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风湿、寒湿、湿热、痰湿等,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病症。

所以祛湿的根本,在于早发现。

发现得早,健脾调理就可以;发现得晚,就需要先消去体内的“邪”气,然后再健脾。

祛湿鼻祖——苓桂术甘汤来源医圣张仲景对湿气研究很透彻,有一个祛湿名方——苓桂术甘汤,成为后世祛湿的鼻祖方。

这个方子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洛阳荒旱,流行瘟疫,很多穷苦的病人因没钱治病相继离世,张仲景听说后从南阳赶过去,为穷老百姓免费看诊治病。

这期间,发现一个山村的病人,比其他地方病人病情更重,仔细问诊总结后,发现该村子很多人有“湿病”,所以病情比别的地方严重。

于是经过治疗加观察,发明出了流传至今的千古祛湿方——苓桂术甘汤。

组方就四味药,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张仲景认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金匮要略》)所以这个方子的治疗思路,重在温阳健脾化饮。

夏季湿气大 中医推荐祛湿良方

夏季湿气大 中医推荐祛湿良方

夏季湿气大中医推荐祛湿良方来自:新华网-2170小时前 | 阅读原文进入夏季,环境温度升高,湿度变大,天气闷热。

“湿”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常见原因。

湿邪侵犯人体,容易导致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混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白带过多、秽浊不清,湿疹等症状。

因此,在夏季除了防暑之外,及时清除湿邪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

下面介绍几个夏季除湿的方子:香薷饮: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苏叶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

香薷味辛微温,可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紫苏性味辛温,能发散风寒,行气和中化湿,又解鱼蟹之毒。

白茅根清热利尿。

本方特别适用于夏季贪凉而致的感冒,身困重,怕冷而心烦,头痛而无汗,或见腹痛吐泻者。

竹叶茶:竹叶5克,白茅根5克,荷叶2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

每日一剂。

竹叶甘淡而寒,功善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荷叶味苦微咸,性辛凉,能够清暑利湿,祛瘀止血。

本方尤其适应于夏季皮肤、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冬瓜海带汤: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煮汤食用,每日一次。

也可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

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可清热利水,养阴止血;鲫鱼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湿止渴。

本方消暑除湿功效显著,多数人都可以食用。

三色豆汤:白扁豆、红小豆、绿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

绿豆甘寒,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滋肤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

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善解毒利水,清热去湿,健脾止泻。

此汤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

常食有助于解除疲劳。

除了上述食疗方外,其它防湿除湿措施也很重要。

简单的如通过空调的除湿功能,及时清除室内的湿气。

另外,可以佩戴栀子花、茉莉花,利用芳香化浊除湿。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合理而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赖床等。

如果发现上述湿邪入侵的症状比较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应该及时到中医科,找有经验的中医诊治。

去湿气的中药配方

去湿气的中药配方

去湿气的中药配方去湿气是很多人关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和湿气较重的地区。

湿气会导致身体不适,如身体困重、四肢无力、食欲减退、精神疲劳等,甚至可能引发一些疾病。

传统中药有很多方法可以去除湿气,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配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种配方是参苓白术汤。

这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中药方剂,可以有效消除湿气。

它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党参、茯苓、白术等。

党参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祛湿利水的作用;茯苓可以利尿、化湿;白术则能调理脾胃功能,帮助消化湿气。

将这些药材一起煎煮,每日饮用,可以改善湿气引起的身体不适。

第二种配方是猪苓茯祛湿汤。

这是一种常用于中医肾虚湿盛的方剂,对于湿气引发的症状也有很好的效果。

它的组成成分有猪苓、茯苓、山药、益智仁等。

猪苓和茯苓可以祛湿化痰,消除体内湿气;山药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益智仁则能调理肠胃功能,帮助消化湿气。

将这些药材煎煮成汤,每日饮用,可以有效去除湿气。

第三种配方是桂附地黄丸。

这是一种常用于中医肾阳虚引起的湿气的方剂,也适用于湿寒体质的人群。

它的组成成分有肉桂、附子、地黄等。

肉桂可以暖阳,祛湿驱寒;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地黄则能滋阴补肾,使体内气血运行顺畅,湿气得到消散。

将这些药材研成丸剂,每日服用,可以改善湿气引发的身体不适。

第四种配方是薏苡陈皮汤。

这是一种中药调理脾胃湿气的经典方剂。

它的组成成分有薏苡仁、陈皮、白术等。

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陈皮可以健脾祛湿,改善脾胃功能;白术则有温中健脾之功效。

将这些药材一起煎煮成汤,每日饮用,可以有效改善湿气引发的不适症状。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中药配方,还有许多其他中药可以帮助去除湿气,例如白术茯苓汤、半夏泻心汤等。

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方剂是关键,建议您在找到合适的方剂后,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具体用药指导。

总之,中药配方是一种有效的去湿气方法,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湿气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中药配方去除湿气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师的建议。

『秘偏方』湿气怎么去除-民间特效湿气偏方

『秘偏方』湿气怎么去除-民间特效湿气偏方

『秘偏方』湿气怎么去除-民间特效湿气偏方湿气在中医里被称作湿邪,对人体的伤害较大,一般有湿气的人,通常表现为精神状况很不好,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那么湿气怎么去除呢?下面给大家推荐民间特效湿气偏方:民间特效湿气偏方:1、芹菜汤:芹菜250g,煎汤,吃菜饮汤,连续服用。

2、苍耳子防风红糖煎:苍耳子60g,防风60g,红糖25g。

将苍耳子、防风加水浓煎熬膏,加红糖,每次二汤匙,开水冲服。

3、绿豆苡米海带汤:绿豆凹g,苡米30g,海带20g,水煎,加红糖适量服。

每日1-2次。

4、白菜根汤:白菜根200g,银花20g,紫背浮萍20g,土茯20g,水煎,加适量红糖调服,每日1-2次。

5、白菜萝卜汤:新鲜白菜100g,胡萝卜100g,蜂蜜20毫升。

将白菜、胡萝卜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开水后加菜,煮5分钟即可食用,饮汤时加入蜂蜜,每日2次。

6、薏米红豆:薏米30g,红小豆15g,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7、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g,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8、冬瓜汤:带皮冬瓜250g,切块,煮汤食用。

9、黄瓜煎:黄瓜皮30g,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10、绿豆海带粥:绿豆30g,水发海带50g,红糖适量,糯米适量。

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11、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在祛除寒湿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艾灸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将艾条点燃,然后用艾条熏相关的一些穴位即可。

治疗湿气重的效果很不错,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体内的寒湿之气就会减轻很多。

12、中医拔罐也能有效的去除寒湿之气,一般建议在三伏天进行拔罐,效果更佳。

在拔罐后,皮肤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皮肤变红、有瘙痒感或者是出现一些小水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无需担心。

以上就是关于民间特效湿气偏方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其次;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潮湿环境,不要睡地板;多运动出汗,减少待在空调房时间,勤运动;饮食方面清淡饮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

老中医私藏的药方,一味中药就能赶走全身湿气

老中医私藏的药方,一味中药就能赶走全身湿气

老中医私藏的药方,一味中药就能赶走全身湿气无论是薏米赤小豆汤,还是乾隆的祛湿八珍糕,配方虽好,但都要花大量时间烹制,有心无力;无论是全身上下拔满火罐,还是炎炎夏日吹着空调做艾灸祛湿,虽然舒服,但不经操作麻烦,而且一两次又绝对是没效果的·····那么做这些的唯一的好处是,终于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认识到:在夏天健脾祛湿远比补肾更急迫、更重要了。

曾经有机会拜会了一位知名老中医,老中医说,夏季天气过于炎热,热在表,湿在内,人体就会集聚大量的湿气而无法自己排出体外。

进而就会出现一到夏天,人就身体重着、困倦,肢体浮肿,食欲减退,舌苔白腻等现象。

因此夏季除湿很关键老中医说:在所有的祛湿方法中,最简单有效的就是:炒薏米水大多数人只知道用薏米煮粥、泡水等,能除湿去水肿,但是没人会想到炒薏米的效果要比直接食用好。

薏米炒后性平,甚至偏微温,比较有利于肠胃,且健脾的作用比生薏米强。

炒薏米的方法1、炒薏米:(1)将锅小火烧热,放入干净的薏米(薏米不需要淘洗,就用干的,如果嫌不干净可以用湿毛巾揉搓一下),全程小火翻炒至表皮微黄。

(2)炒好的薏米,有微微的焦黄。

炒好放凉后,装入密封的容器内保存。

2、食用方法:每晚睡前,适量炒薏米(15克)泡水,水量300毫升左右。

开水也行,纯净水亦可。

浸泡一晚,第二天起来加点开水,空腹喝下,一定很好。

炒薏米都有哪些功效:1、中药的炮制过程非常讲究,炒制后的薏米温和许多,炒焦的部分还具有健脾作用,甚至可以治疗脾虚引起的腹泻。

2、炒制后的薏米有种特殊的米香,能够理气解郁,舒缓心中的抑郁。

3、薏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对皮肤赘疣、粗糙不光滑者,长期服用也有疗效。

4、利水消肿、清热排脓,对体质原因导致的面部粉刺、皮肤粗糙、色素斑点有明显疗效。

哪些人不能不宜食用薏米在夏季用炒薏米除湿效果虽好,但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薏米有滑利作用,因此妊娠期女性禁用炒薏米水有烘焙过的焦香从水中一缕缕溢出,是谷物的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祛湿气老中医百试百灵秘方
中医认为,“湿”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

因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

湿气不除,睡再久也睡不够,而且会引发各种疾病。

有没有湿气,来测一测就知道啦!
之前我对中医食疗养生一点都不懂,生活习惯都是由着自己的喜好。

其中一点就是夏天离不开空调,爱喝冷饮、爱吃凉菜、冰镇啤酒和各种冷藏西瓜,饮料都放满了冰箱。

一到冬天我就爱吃火锅,最爱涮肉,但中医认为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

不仅如此,由于我的体型是属于微胖型,夏天该出汗时,却因为常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暧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

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我总是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小腿肚子还发酸、发沉,感觉全身很浮肿。

尤其是每当夏季到来,愈发觉得贪睡,身体无力。

后来经朋友介绍,去了一位资深老中医那里检查,才知道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体现。

一、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5、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
6、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7、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8、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9、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10、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
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如有以上1~2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

我最早的时候去拔过罐,吓死人了,那师傅也说是体内湿气太重了。

可是又过了两个月,再去拔罐,完全正常了,一点湿气也没有了。

体重也减掉了足足8斤,但是真怀疑减掉的不是肉,而是体内的水汽湿气。

说到这儿,大家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安全有效地祛湿了呢?
其实我并不是吃了药哦,只不过是在老中医那里拿了一个食疗除湿气的方子,红豆薏米山药粥,这个周熬出来之后都可以拿来当茶喝的,现在夏季到来,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遇到夏季湿气重的问题。

二、老中医百试百灵秘方
材料: 红豆薏米山药莲子茯苓红米
做法:
1、好后就开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1小时。

虽然这个粥煮起来比较麻烦,但我和我爸妈每天都会喝上一碗。

我把这个方子告诉了好些朋友,很多人刚听到皮肤变好,能除去体内湿气都很感兴趣,可一听这个粥那么难煮都连忙摇头,觉得每天下班都好累了,不想再去折腾熬粥了。

如果实在挤不出时间煮粥,还有一个快捷方法!
2、红豆薏米山药粉
这款粉是由红豆、薏米、山药、茯苓、莲子、红米等纯天然五谷杂粮,结合中医祛湿秘方,经低温熟化工艺研磨而成的天然粉粉,有用成分吸收起来比普通的粉高好几倍,食补调养效果非常好!
每天早上取3~4勺,喝上一小碗红豆薏米山药粥,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效,对下身浮肿的肥胖也有作用,而且还有降血压、降血脂、去水肿、调解血糖、解毒抗癌的作用。

薏米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谜脾去湿、舒筋除痹、凊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滲湿药。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养脾胃,
非红豆、薏米莫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