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摩登时代》所表现的资本主义的论述
摩登时代观后感
摘要:电影《摩登时代》以艺术的形式深刻而无情的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遭受资本的欺压,榨压他们最后血汗的残酷现实,展示出了在工业时代工人们被压趴的悲惨命运。
关键字:资本主义,机械大工业时代,人的异化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是表现20世纪初社会化大生产的最为著名的影片了。
喜剧大师卓别林以独特的视觉形象、喜中见悲的诠释方式、辛辣犀利的讽刺和揭示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工人饱受资本家欺压剥削的严酷现实,以其高超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万失业者遭遇的生活画像,概括了“摩登时代”这一矛盾的本质。
辛辣犀利的讽刺、精湛绝伦的哑剧技巧、完美的银幕形象以及温馨感人而焕发着人性光辉的爱情,这使得影片至今还散发着不朽的魅力。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工人夏尔洛在工厂干活,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失控的自动喂食机整得死去活来、甚至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夏尔洛最终失业了,无意中被当成了工人暴动的领袖而锒铛入狱。
但即使在艰难的生活中,夏尔洛和流浪女相濡以沫的场面,也给人以温馨感动的感觉,焕发着人性美的光辉。
影片的结尾,夏尔洛和流浪女携手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使人振奋。
在世界经济危机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普遍失业,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在如今资本主义依然存在的今天,此影片仍然是一部很好的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影片,亦可看出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不择手段的做法,拼命地压榨无产阶级工人。
正如马克思所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而雇佣工人则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究其原因,工人被压迫的关键在于关键在于生产者(即工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这个历史过程被称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书中告诉我们,“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时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摩登时代观后感10篇
《摩登时代观后感》摩登时代观后感(一):概述:摩登时代表现了20世纪初二次工业革命后在机器代替人力生产后,底层工人的艰辛生活。
在资本主义被多数国家所采纳的这天,摩登时代为我们展现的不仅仅仅是一幅写实的画卷,更揭露了现今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联系当下,让我们看到了现今在资本主义制度不断改良的情形下其意识形态中固有的,无法被改变的矛盾与缺陷。
资本家从工人身上尽可能的榨取剩余价值;工人为了更多地获得酬劳贴补家用而不得不为资本家鞍前马后;罢工得不到支持,下层人们的生活处于崩溃的边缘;机械化生产代替传统式的手工作坊,工人的创造力能动性被剥夺,取而代之的成为了程序化的机器生产的附属品。
这些能够说是摩登时代想表达的核心意思。
影片以批判性的眼光揭露了资本家疯狂剥削工人以更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以及这样一种以机械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横线处摘自百度文库)当然,摩登时代揭露的事实是当时两次工业革命后的真实写照,角度极为犀利,揭露了生产方式改变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但是,作为一部经典的影片,我们就应抽丝剥茧,冷静审视其中所表达的观点,看到某些东西对当下的指导好处。
一、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对当下的生活其实是必要的摩登时代在开头演艺的卓别林拧螺丝最后被送进医院的场景,嘲讽了那时机器代替工人,使得工人只能整天围绕机器,程序式的工作的悲惨命运。
当然这样的批评是在与之前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相比较的,工人的主动创造性确实随着机器的到来被剥夺了。
但是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无论在哪一种意识形态下,机器代替人是一种必然结果,因为机器的运转确实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提高了生产力,确实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因此机器化的生产方式虽然在摩登时代里被作为反面批判,但它确实是当今不可缺少的。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被揭露,恶劣的本质至今仍未改变摩登时代对当下有指导好处的很重要的一点来自于它毫不遮掩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已经许多年,各种改善使得他的本质在当今变得不那么容易捕捉,但无论怎样的改善,资本主义仍然会因为它本质上的缺陷而瓦解。
《摩登时代 Modern Times (1936)》影评
《摩登时代》(Modern Times)是1936年由卓别林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经典默片,也是其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作品之一。
这部电影通过描绘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生活,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与人性的迷失,并提出了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一、摘要《摩登时代》是一部具有强烈讽刺意味和社会批评色彩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衰退的社会现实,还通过主人公查理(Charlot)在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作经历以及其与流浪女的邂逅,揭示了工人阶级所面临的困境。
电影中充满了卓别林标志性的幽默和夸张手法,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工业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
二、大纲A. 剧情概述工厂生活:查理是一名在庞大机械体系下工作的普通工人,在这里他被机器化的工作流程所奴役。
逃跑与收容:因不堪重负,他多次逃离工厂,但最终还是落入了警察手中,并且由于误解而被送进精神病院。
自由的象征:当查理恢复精神正常后离开医院时,正好遇到一位流浪女(The Girl)。
两人一起展开一系列冒险并试图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B. 主题与符号分析人性关怀电影通过展现小人物的生活来探讨人的尊严和价值。
工业社会的批判利用夸张手法描绘工厂内的机械化生产过程,强调了劳动者的异化状态。
自由的重要性强调个体追求精神与身体自由的愿望。
爱情的力量流浪女的存在象征着希望和爱意,给查理提供了对抗现代社会压迫的勇气。
C. 影片艺术特色视觉表现力:利用长镜头、特写等手法捕捉日常生活场景中的真实感与戏剧性。
音乐效果:虽然是一部默片,但配乐很好地补充了画面语言所无法传达的情感氛围。
喜剧元素:通过夸张肢体动作和巧妙情节设计展现幽默。
三、理解与心得《摩登时代》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的电影作品,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当时以及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
影片中对工业化进程中工人异化的批判极具警示意义;而查理在努力挣脱束缚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则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人与机械之间的平衡关系。
关于《摩登时代》所表现的资本主义的论述
关于《摩登时代》所表现的资本主义的论述《摩登时代》的背景处于美国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的时代,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机器不断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生产过盛从而导致经济危机。
片中关于资本主义的刻画非常形象深刻,让人无法不感觉到资本主义的残酷。
影片开头的一群羊与接下来出现的工人们对应,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被当作牲口,资本家们肆无忌惮地使唤这些劳动者,从未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同类对待,这是由于资本家对生产资料有支配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造成的。
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规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具有了法律形态,强制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力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1】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由于工人是完全人身自由的,资本家无法完全占有劳动者,他们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在影片中,夏尔洛在传送带上迅速进行着重复的工作,没有休息时间,而老板却在办公室里监视着他们,一旦工人们有稍许懈怠,便加以催促。
监工不断将工作速度线加高,试图使劳动者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
不光如此,老板为了进一步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企图通过购买吃饭机器来减少工人进食时间,让他们在吃饭的同时继续工作,增加劳动者的绝对剩余价值。
夏尔洛在极度超标的工作强度下精神失常,得了严重的强迫症,无法控制自己重复拧螺丝的动作,见到鼻子和纽扣都会当成螺丝。
影片通过幽默的情景犀利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通过对剩余劳动的吮吸,通过延长工作日,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
《摩登时代》观后感
《摩登时代》观后感第一篇:《摩登时代》观后感《摩登时代》观后感影片《摩登时代》以一句“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拉开了电影的序幕。
《摩登时代》的背景是美国工业时代,因为机器设备的广泛运用,大量解雇工人所造成的失业浪潮。
剧中的灵魂人物夏尔洛,就是被资产阶级压榨下的一个典型人物。
他兢兢业业日复一日辛勤的工作,换来的却是更加肆无忌惮的压迫。
而他的疯狂就成为了这野蛮压迫下的必然产物。
而在他被误以为是“造反”被捕入狱后, 我们看到的他的狱中生活确实比他当工人时要“惬意”许多,尤其是在他立功出狱时的一句“我能呆在这吗”更是深刻揭露了无产阶级被压迫的程度之深。
《摩登时代——卓别林》这一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黑暗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它让我们在笑声中体会出来。
我们都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工人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支配和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第二,劳动产品也属于资本家所有。
这就决定了资本家的本质就是是剥削工人,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在30年代的工业大生产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残酷、黑暗的现实,资本家无休无止的压榨,让许多人民无法生存,流浪街头,沿街乞讨,就连工人的吃饭时间都被剥夺,因此发明了吃饭机器,让工人在吃饭时能腾出手脚来继续干活…… 种种做法的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时间,帮资本家获得更多利润罢了。
在影片开始时,首先是有一群羊走过,紧接着就是一大群工人拥护着走进工厂,形式很接近,让我们产生一种哑然失笑的感觉。
暗喻工人的命运和羊群一样,这么的机械受社会控制着,而夏尔洛正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家给了工人更多的薪水,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也随之缓和。
但是,无路如何,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是不会变的,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取代的总趋势是不会变的。
摩登时代观后感
《摩登时代》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要求,我观看了由喜剧大师卓别林主演的哑剧——《摩登时代》,虽然这是一部喜剧片,却使我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颇有感触。
《摩登时代》的意义不仅是使人开怀一笑,更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刻揭露。
影片一开始,各种庞大的生产机器、有序工作的工人就将我们带入了那个“摩登时代”。
首先出场的是工厂的厂长,即资本家。
他养尊处优地坐在干净整洁的办公室中,唯一的任务就是通过大屏幕监视每个工人,唯恐有人偷懒。
工人的衣衫褴褛同资本家的奢华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工人的辛苦劳作又和资本家的闲适生活相映衬,先从结果上为我们展示了被剥削者和剥削者的差异。
这时,主人公出现了。
他作为一个被剥削的钳工,像机器一样不断工作着,而传送带的高速运转也显示了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而强制提高的劳动强度。
在经过高强度而又枯燥乏味的一阵工作后,主人公终于迎来了换岗休息时间,然而还没把绷紧的神经松下来,凶神恶煞般的资本家便又将他赶去工作。
这里资本家又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来加大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攫取。
主人公为了保持这份又累又脏的工作,其被夺去了大量的劳动成果,又丧失了很多人格尊严,正如影片所示,资本家为了试验那个喂饭机,将主人公像小白鼠一样送进“试验台”,任由其遭受折磨。
工人在资本家无尽的剥削和压迫下,无怪会像主人公一样精神崩溃,而另一些人会去反抗,便如影片中罢工的工人。
当主人公失业后,他的最大愿望似乎就是再找一份工作以便实现理想。
为什么工人遭受如此剥削虐待却仍旧期待着得到这样的工作呢?教科书中给了我们答案:他们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只好借助于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出卖自己的血和汗,任由资本家压迫。
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即使工人再如何努力工作,剩余价值也并不属于他,所以主人公想通过找工作发家致富的理想只能是南柯一梦,注定无法实现。
从电影《摩登时代》透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
从电影《摩登时代》透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从电影《摩登时代》透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摩登时代》是著名电影大师卓别林的代表作品,这部影片故事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下,大工业机器发展的时期。
该部影片继承了卓别林一贯的小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艰难困苦生活的故事。
在本文中我想结合自己现在所学习的《资本论》中的知识,谈谈我看完这部影片的感受。
影片中开头有一句话“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这句话很经典也很深刻,无情且绝对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黑暗,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和人民大众所遭受的压迫。
影片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大批的羊群相挤,这个镜头让我想到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圈地运动”,这场“羊吃人”的运动,使大批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加入到工人的行列。
而随后出现大批从地铁出来如羊群般的人群,此时的人类已与动物无异,在巨大的资本剥削面前,人性扭曲,毫无尊严,可为了生活他们又不得不如此。
随后的一个镜头就出现了工人在异常紧张的流水线上工作,但是工厂老板还是不断的苛求加快生产线的速度,而工人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其中主人公夏洛克就是这个高度分工专业化的流水线上的一个工人,每天都在神经质的重复着相同的动作,终于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被出了毛病的吃饭机器在他悲戚惊恐的脸上不住扇打……这些影像无不反映了机器时代所带来的恐惧与打击。
在《资本论》中,我们知道资本家实现对工人的剥削主要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超过自身使用价值的剩余价值,其中可以分为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
而在本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老板不停地让传送带加速,减少休息时间,甚至连抽烟的时间都不给,就又要工作,让工人几乎变成了机器人!资本家们甚至还想荒唐地发明自动喂食机,来变相的延长工时,资本家从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两个条件:人身自由和自由的一无所有,夏洛克正是属于这种人。
马克思《摩登时代》
马克思《摩登时代》资本主义弊端――《摩登时代》观后感《摩登时代》的背景就是30年代资本主义迈向寡头垄断的时代,机械小工业高速发展,资本却向少数寡头垄断财团手里分散。
影片从本质上充分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问题,嘲讽了当时的资本家对工人的无情以及资本主义下的社会矛盾。
在影片的开头,男主人公夏尔洛是流水线上负责拧螺母的一名普通工人,老板不停地将传送带加速,缩短休息时间,企图在最大限度压榨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可即使这样,老板还不知足,甚至妄想用自动喂食机来剥夺工人的午餐时间。
可以说,资本家们为了金钱丧失了人性。
对此,马克思做出了如下评价:“它(资本主义)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限期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最后,主人公变成麻木的“机器人”――将人们的鼻子,衣服上的纽扣都当成螺母来拧,因此被送入精神病院。
不久后,刚出院的夏尔洛又因为误会领导罢工运动被抓进了监狱,可是迎来出狱之日的夏尔洛却并不开心。
原来,此时的美国正启用机器生产代替工人作业,大量工人被解雇。
此时出狱的夏尔洛根本就难以找到工作养活自己。
另一边,影片的女主人公由于母亲无此、父亲失业,就在码头偷走食物,给自己、弟弟妹妹以及跟她差不多的流浪儿童。
而这时,由于大罢工运动的积极开展,他的父亲被枪杀。
女主人公因此沦为孤儿,被司法部门接管。
随后她便逃亡了过来,由于饥饿她偷走了一块面包,却被店主知悉必须将其呈交警员。
而此时,夏尔洛为了再次返回监狱主动为她坐牢。
在他的眼中,监狱必须就是最幸福的地方了――不愁吃、不愁穿、不必在流水线上展开机械工作、没资本家的奴役批评。
监狱就是他不愿返回的地方,这就是多么嘲讽的一件事啊,可以这却也从侧面充分反映出来资本主义世界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渐过渡到寡头垄断阶段时给低层阶级的人们增添的苦痛。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的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
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
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电影《摩登时代》是由卓别林出演的默片喜剧,其上演于上世纪30年代。
其反应了大萧条时期美国工人阶级的不幸与乐观,体现出资本主义制度对于工人的剥削压榨与异化。
在电影一开头,一群羊鱼贯进入屠宰场,一群工人鱼贯进入工厂。
通过二者对比体现出工人在资本主义时代如同羔羊一样,是市场经济中被祭献的商品,也指出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人的集体无意识现象,就如同羊群一样是被时代裹挟着前进,丧失了自我判断与自由选择。
接着,电影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当时美国盛行的泰勒制和福特制生产方式。
在这些生产制度下,工厂的工人成为了流水线上的螺丝钉,都只需要一刻不停地完成一项简单却重复性劳动。
每一项行为所需要的时间都被以秒为单位的时间管理精准控制,并被无所不在的摄像头和视频对话控制。
一旦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连累整个厂房。
而老板则是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要求生产速度,并想方设法缩短员工的如厕、就餐时间。
然而这一制度不仅与实际生产中遭遇的问题脱节,造成生产事故百出——当然这在电影中是以戏剧化的形式展出的,而且也造成了工人生理与心理上的紧张。
比如卓别林饰演的角色疯掉了,拿着扳手到处拧像螺丝的物件——消防栓、女人裙子的扣子、工友的鼻子,最终因此被送进精神病院。
事实上,就由研究表明,人类进化中伴随智力提升的是越来越广泛的疯癫现象的存在。
而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也提到体制的规训带来人的疯癫这种问题。
在2019年的中国看电影中对于当时工厂情形的描述,不能不让人想起在珠三角纺织厂打工的厂妹和在IT行业受到“996”剥削的程序员,而电影中的自动喂饭机器人尽管并不现实,但如今越来越普遍的快餐店、外卖服务与速食便当某种程度上不就是为了缩短劳动者的用餐时间,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率吗?更加讽刺的是,尽管当时的劳工条件十分恶劣,但也总比失业或忍受饥寒交迫要好得多,就连卓别林自己也几次故意挑事儿如吃自助餐不给钱,想方设法希望警察能把自己抓进监狱,因为铁窗里至少能吃饱肚子。
《摩登时代》观后感影评800字
《摩登时代》观后感影评800字摩登时代观后感【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是有史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不包括最近一次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深刻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根基,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也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渐过渡到垄断阶段。
《摩登时代》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影片开始的镜头是一些巨型齿轮,之后便是一个个工人在流水线上重复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个动作。
主人公夏尔洛也是如此——不断地在传送带上拧螺丝,经过长时间的重复这一动作,他被弄得精神失常,之后又被自动喂食机整得死去活来,还甚至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
总的看来,影片里的工人已经等同于机器部件,自由几乎被机器剥夺了,人的健康也被机器毁坏了。
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了什么?给资本家带来了更多的财富,给工人带来了更多的贫困生活。
工人的无时不刻不再给社会创造着价值,当然这些价值全被资本家榨取走了。
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来解释一下: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
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时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片中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还正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所以资本家们通常采用第一种方法来剥削工人。
工厂老板不停地催促工人做工,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休息时间,其中发明喂食机来缩短用餐时间这一成产模式又用能用另一个理论来解释——泰勒管理方式。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在观摩了《摩登时代》电影后,结合《资本论》相关原理心得体会
在观摩了《摩登时代》电影后,结合《资本论》相关原理心得体会当时正置世界经济危机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普遍失业,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在如今资本主义依然存在的这天,此影片仍然是一部很好的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影片,亦可看出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不择手段的做法,拼命地压榨无产阶级工人。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让人们在笑声中看到资本主义黑暗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残酷、黑暗的现实,资本家无休无止的压榨,已使许多人民无法生存,流浪街头,沿街乞讨,连工人的吃饭时光都相剥夺,因此发明了吃饭机器,让工人在吃饭时能腾出手脚来继续干活种种做法的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为剩余价值才识资本家最终想要获得的就是更多的剩余价值。
在影片开始的镜头里,先是羊群拥护在一齐走过,紧之后是一大群工人拥护着走进工厂,形式接近,给人一生种想哑然失笑的感觉,同时又使人对那个造成“机械化”的社会形态的深深思索。
暗喻工人的命运和羊群一样,而查理正是这千百个人中的一个。
再如影片还透过豪华的碳化商店、幻想中花园别墅和现实中的破旧木屋,提示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在监狱里,人虽失去了一切自由,但不用为失业、饥饿所困扰。
在街头,人虽然获得流浪的自由,但要为无家可归、难以充饥而痛苦。
在工厂,人虽能维持生计,但他却是机器的奴隶,卓别林以独特的视觉形象概括了摩登时代的矛盾本质。
在卓别林自我评论来说:那部电影是从一个抽象的概念一批评我们的机械化生活方式一发展而来的。
我永远忘不了主人公查理被机器卷进卷出的镜头,以及被流水线弄得变成麻木机械的工具人,竟然想要在人的鼻子、钮扣上拧紧螺母的镜头。
一开始的大钟内部齿轮运转的特写,便清楚描述了当时社会里的机械化的社会秩序。
虽然其电影所叙述的历史十年代资本主义逐渐走向垄断的时代,那个时代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低层阶级而言是苦不堪言的,应对机器时代的来临,他们只能感到无所适从。
摩登时代观后感
摩登时代观后感篇一:摩登时代观后感资本主义的罪恶---观《摩登时代》有感二十年代的美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了大机器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
查理(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饰)就是一个底层市民,他在一个机器隆隆的厂房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以赚取微薄的收入。
重复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他把人们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卷入流水线机器的皮带里,令人哭笑不得。
查理尽管贫穷,但却很善良。
他在路上搭救了流浪女,和她一起生活,家里破烂却又温馨。
每次身无分文的查理为了找到吃的,都会故意犯事,以便进入监牢。
光景一时间有了好转,流浪女成了歌舞红星,然而好景却太短暂??《摩登时代》中的查理是这一个乐观善良、机智幽默的流浪汉。
卓别林通过这个倍受欺凌的失业者形象对资本主义工业化进行了强烈的质疑和控诉:他被变成机器的奴隶,他被无数次的炒鱿鱼,他为了温饱而试图犯罪回到监狱。
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对现实的抗争。
在影片结尾处,查理牵起女主角的手,两人一起向着远方走去,留给观众两个充满希望又弱小的背影。
观众在被这些滑稽讽刺的喜剧场面逗笑的同时,也感到了心酸与悲哀。
因为“他们(观众)在这个穿着破衣破靴的小丑身上发现了一个装载无数灵魂的大灵魂,他们就是大灵魂中的一点一滴”。
查理就是观众中的每个人,他们来自社会底层,被资本家或者残酷的命运所压迫,他的快乐就是观众的快乐,他的痛苦就是观众的痛苦。
工业社会与人性的冲突,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经济危机对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就这样被卓别林写在了《摩登时代》中的查理悲戚惊恐的脸上。
他从来就没打算只是为了把观众逗乐而拍喜剧。
对社会深刻的思考、对问题尖锐的讽刺、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才是卓别林致力表达的内涵。
他曾经说:“所谓幽默,不仅仅是来自只有玩笑性质的痛苦,而是我们在貌似正常的现象中看出了不正常的现象,在貌似重要的事物中看出了不重要的事物。
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影评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自导自演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虽然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有声电影),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美国喜剧。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摩登时代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摩登时代观后感1影片《摩登时代》是描写人和机器之间的冲突。
故事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当时美国工业因为转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所造成的事业浪潮,主角夏尔洛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还有出毛病的吃饭机器······这些反应了机器时代所带的恐惧与打击。
后来夏尔洛失业了而且进了监狱,因为他在监狱立了功的原因在监狱受到好待遇,出狱后他认为唯一不用为生活操心的最好地方是监狱,为了进监狱他不惜主动替人顶罪,然而事与愿违监狱进不了,不过却因祸得福得到了受他帮助的那个女孩的爱。
这部电影以喜剧的手法突出了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揭示了工人遭受资本家欺压,榨尽他们最后血汗的严酷现实,招致国际资本势力的群起反击。
工人在这种情况下忍受着生活和工作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引起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问题,这实质上是个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告诫各位企业家在创造利润时不要忘了顾及工人的利益,工人是创造利润的最重要工具,没有工人的付出企业的利润就不会存在,应该提高工人的待遇有利于创造更多更大的利润。
关注和提高工人的待遇是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根本做法。
影片最后时夏尔洛找到一份很好很适合自己的工作但因为女主人被便衣警察发现她是通缉犯,而他们继续他们的逃亡生活,女主角知道他们逃亡代表着他们什么都没有了,但夏尔洛给予女主角鼓励与微笑,他们互相鼓励一起微笑向前走,给人内心以强烈的震憾,它给了人们继续奋斗向前的勇气和生存的信念……摩登时代观后感2黑白片、默片,似乎离我们这个时代很遥远了,但找来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一看,依旧被冲击、被震撼,这种来自身体语言的表述似乎更能震撼心灵。
从影片《摩登时代》看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从影片《摩登时代》看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多年以前,我便对影片《摩登时代》有所耳闻。
众人皆对卓别林的艺术成就连连称赞,称这部默片为“不朽”。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始终未曾看过,感到十分遗憾。
在6月3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当学到“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曹水群老师组织全班同学一同观看了《摩登时代》的经典片段。
欣赏到了心仪已久的影片,我心中暗暗欣喜。
影片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时值经济大萧条时期。
卓别林饰演的查理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人,日常工作就是拧机床上的螺丝。
工作量大而休息时间又被严重挤压,高强度而毫无人性可言的劳动使得查理最终走火入魔——他疯了!疯了的查理见到一切貌似螺丝的东西都想去拧一下,不管是工友的鼻子还是街头行人衣服上的纽扣,都成了他拿着螺丝刀追赶的对象。
导致查理精神失常的社会机理究竟是什么呢?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方式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影片《摩登时代》所表现的就是通过提高劳动强度而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资本家尽可能缩短工人的休息时间,以延长其工作时间。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工人休息的时间越少,创造的价值量就越大,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
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就表现了这一原理:在难得的休息时间,影片主人公查理刚刚准备点一支烟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厂长就立即将其召回岗位,命令其继续工作。
流水线拧螺丝的工作强度如此之大,致使说话或者拍打飞到脸上的蛾子都不能够。
工作强度越大,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越大,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从《摩登时代》看资本主义剥削
工人追求幸福的道路——从《摩登时代》中看资本主义剥削90907303 李鹏飞09级药学3班影片《摩登时代》把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正如影片开头所讲,这是一个“个人企业与工人追求幸福冲突”的故事。
资本家的本质是剥削阶级,他通过对工人的盘剥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工人追求幸福的艰辛努力只能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
主演卓别林通过自己精湛的表演技巧,对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存在的剥削现象惊醒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
了解特定时期的社会现象,必须先看其社会背景。
这一时期的美国刚刚完成了手工业生产向机器化大生产的过渡,当资本家看到机器化大生产带来的巨大利润时,便疯狂的采购机器招募工人扩大生产,最终导致了整个社会生产比例的严重失调,显然,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一。
随着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暴跌,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席卷美国,近千万人失业,数万家工厂倒闭。
影片中的主人公“查理”即是这一时期的一名普通工人。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查理是孤身一人的,没有家庭,没有住所,更没有任何财产,他已经沦为一名彻底的无产者。
但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也就是几块面包,他不得不向资本家廉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也就是说,生产者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全部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这便构成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础。
再来看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剥削的手段。
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这两种手段在影片中都得到了体现。
影片中的查理得不到一点休息,即使去洗手间稍作休息都会被公司总裁监视,然后被严厉责备“Go back to work”。
资本家对工人的实时监控剥夺了工人的休息时间,从而延长了工作时间。
此外,资本家还在不断的加快生产速度,让查理一次又一次的面临危险。
电影摩登时代给我们的启示
电影摩登时代给我们的启示《摩登时代》(modern times),是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导演并主演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于1936年2月25日上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电影摩登时代给我们的启示,希望你喜欢。
电影摩登时代给我们的启示1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上教师为我们放了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最终一部无声电影——《摩登时代》。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是有史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不包括最近一次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深刻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根基,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也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渐过渡到垄断阶段。
《摩登时代》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影片开始的镜头是一些巨型齿轮,之后便是一个个工人在流水线上重复着属于自我的那一个动作。
主人公夏尔洛也是如此——不断地在传送带上拧螺丝,经过长时光的重复这一动作,他被弄得精神失常,之后又被自动喂食机整得死去活来,还甚至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
总的看来,影片里的工人已经等同于机器部件,自由几乎被机器剥夺了,人的健康也被机器毁坏了。
工业礼貌给社会带来了什么给资本家带来了更多的财富,给工人带来了更多的贫困生活。
工人的无时不刻不再给社会创造着价值,当然这些价值全被资本家榨取走了。
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来解释一下: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
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光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时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透过缩短必要劳动时光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光生产的剩余价值。
片中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还正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所以资本家们通常采用第一种方法来剥削工人。
摩登时代
《摩登时代》读后感[摘要]:第一遍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只是简简单单的把它当成了一部喜剧。
学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之后,才发现原来影片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对资本主义的讽刺和控诉。
[关键词]:故事一开始,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工人阶级的状况:不停地劳动、劳动,被工厂主像使用机器一样的使用工人。
并且不断地加速加速再加速,工人夏尔洛被不断加快的传送带上的作业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失控的自动喂食机整得死去活来、甚至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夏尔洛最终失业了,无意中被当成了共产党领袖而锒铛入狱。
在监狱的时候,却使用了极其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外面的世界并没有监狱里的世界令人留恋!后来被释放以后,夏尔洛和流浪女相识,并且共同努力、相濡以沫的场面温,也给人以温馨感动的感觉,焕发着人性美的光辉。
影片的结尾,夏尔洛和流浪女携手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使人振奋。
从故事结构上来讲,《摩登时代》以卓别林的流浪经历为线索,没有典型的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
有点流水帐的漫不经心,但正式这种看似不加编排设计的结构却暗合了影片的主题和卓别林的目的。
穷苦的工人因为高强度的劳动神经异常被松进警察局,阴差阳错帮助警察击败越狱者,被释放后工作艰难,后来终于在一家餐厅大显身手,无奈后又追兵只得继续流浪。
如果熟悉卓别林影片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琐碎的事情笑点都是一种套路的延续了(在之前的电影中均有类似的运用)。
但是这种流水帐的叙事始终能抓住观众的心,每个段落既联系又相对独立。
任何一段单独抽离出电影都可以表现各自的意义。
不管是喜剧性的夸张表达还是平淡的起承转合都能达到最后的统一。
〈〈摩登时代〉〉看似琐碎单线的叙事,但节奏亦掌握的恰到好处。
这一点和戏剧化叙事的跌宕起伏不谋而合。
不过他并非为制造戏剧效果,而只是叙事自己的节奏需要和对观众情绪的照顾。
当然,相对于精巧编排的情节给人的心里好奇感和满足感,《摩登时代》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既介入又间离的笑声和思考。
透过摩登时代,透析资本主义
透过摩登时代,透析资本主义摘要: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的阶级和社会制度,为了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发展生产力,所以,生产力是不分阶级的。
资本主义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发展生产力,规模化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机器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也替代了原有的工具,“工具是简单的机器,机器是复杂的工具。
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
就机器具有价值,从而把价值转给产品来说,它是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机器不是使产品变便宜,而是使产品随着机器的价值相应地变贵。
”关键词:剥削压榨剩余价值还在我们上中学时,就耳熟能详这样一个论断:资本主义是腐朽和垂死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都充满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这是真实的吗?它到底有多肮脏?是通过那些方式表现的?那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我想透过一部电影名叫《摩登时代》,来深刻的透析资本主义的本质,揭开它那虚假的面具。
一、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真实画面(一)影片中的资本主义画面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是有史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这次经济危机深刻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根基,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也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渐过渡到垄断阶段。
《摩登时代》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工人夏尔洛在工厂干活,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失控的自动喂食机整得死去活来、甚至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夏尔洛最终失业了,无意中被当成了共产党领袖而锒铛入狱。
但即使在艰难的生活中,夏尔洛和流浪女相濡以沫的场面温,也给人以温馨感动的感觉,焕发着人性美的光辉。
影片的结尾,夏尔洛和流浪女携手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使人振奋。
资本主义下的摩登时代
资本主义下的摩登时代上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老师播放了一部卓别林大师的黑白电影-摩登时代。
虽然是无声,从他精湛的演技、滑稽又带有深意的剧情中,我发现了斑斓的色彩。
课后我在网上查找了摩登时代的资料,我知道了《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的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影片超越了其他单纯以他个人特点为卖点的悲剧性主题作品,改而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重要的问题,是一部被当时美国政治家认为有红色共产倾向的危险性作品。
我认为,之所以美国政治家认为有红色共产倾向,是因为摩登时代虽然名为摩登时代,实际上是在讽刺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剩余价值的盘剥,工人辛苦工作,却生活的非常辛苦非常劳累,还可能会失业。
资本家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过上奢华悠闲的日子。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工人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在艰难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辉。
这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影片,他有感于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决定用电影的形象语言来呐喊。
在影片中,他以独特的视觉形象、喜中见悲的诠释方式,辛辣犀利地讽刺和揭示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工人饱受资本家欺压剥削的严酷现实,以其高超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万失业者遭遇的生活画像,概括了“摩登时代”这一矛盾的本质。
影片以一句“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拉开了电影的序幕。
在开始的镜头里,先是羊群拥护出羊圈的场景,紧接着是一大群工人拥护着走出地铁,走进工厂,形式接近,经典的蒙太奇手法给人一生种想哑然失笑的感觉,同时又使人对那个造成“机械化”的社会形态的深深思索。
暗喻工人的命运和羊群一样,而查理正是这千百个人中的一个。
羊群同时象征着英国圈地运动的兴起、发展、最后进入繁荣的阶段。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摩登时代 经济分析
《摩登时代》讲述了资本主义走向垄断时期,美国的工业和社会经历大变革,工人们被迫沦为机器的附庸,他们在生产线上麻木的进行重复的工作,没有自主性,该电影运用幽默和滑稽的表现方式夸张的描述了一个工人在机器文明面前的彷惶和无助。
亚当·斯密曾提出经济人一词,即人人追求个人私利,客观上就会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利益的发展。
同时还提出“劳动分工理论”,把整个生产看做一条生产链,让工人们固定的从事某项劳动,个就其位,最后组成一个生产流水线。
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同时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做多个人的工作,从而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出。
但劳动分工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因为一项业务流程的开展需要许多专业化部门才能完成,这样,流程的混乱必然引起业务处理周期的延长和协调工作的增加,因此如果分工太细,分工的负效用将大于正效用,反而会降低生产率。
就像电影中主人公拧螺丝的节拍慢下来时就会影响后面两个工人的工作,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提出管理的科学代替经验,如提高日定额、管理的标准化等,影片中工厂主将工人固定在生产线上,要求他们不停地工作就体现了管理标准化,在此管理模式下,工人们毫无自由可言,因此生产积极性也不高,缺乏创新。
而他的定额原理并没有在影片中出现,资本家为追求最大利润,不顾工人能够承受的劳动量,要求他们不断地进行生产,而工资却少之又少。
这说明当时的工厂主虽然尝试学习了先进的分工管理制度,却忽略了人际关系因素,不注重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工人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相应的,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从而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即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存在着霍桑效应。
而实际上资本家也忽略了这一点,他们只顾无休无止的压榨,为了让工人更多的劳动,还发明了吃饭机器,让工人在吃饭时仍然可以继续干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摩登时代》所表现的资本主义的论述
《摩登时代》的背景处于美国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的时代,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机器不断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生产过盛从而导致经济危机。
片中关于资本主义的刻画非常形象深刻,让人无法不感觉到资本主义的残酷。
影片开头的一群羊与接下来出现的工人们对应,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被当作牲口,资本家们肆无忌惮地使唤这些劳动者,从未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同类对待,这是由于资本家对生产资料有支配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造成的。
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规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具有了法律形态,强制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力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1】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由于工人是完全人身自由的,资本家无法完全占有劳动者,他们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在影片中,夏尔洛在传送带上迅速进行着重复的工作,没有休息时间,而老板却在办公室里监视着他们,一旦工人们有稍许懈怠,便加以催促。
监工不断将工作速度线加高,试图使劳动者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
不光如此,老板为了进一步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企图通过购买吃饭机器来减少工人进食时间,让他们在吃饭的同时继续工作,增加劳动者的绝对剩余价值。
夏尔洛在极度超标的工作强度下精神失常,得了严重的强迫症,无法控制自己重复拧螺丝的动作,见到鼻子和纽扣都会当成螺丝。
影片通过幽默的情景犀利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通过对剩余劳动的吮吸,通过延长工作日,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
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4】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正是这种残酷的剥削,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必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第155页。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第156页。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第15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