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存储方案
视频监控存储扩展方案

视频监控存储扩展方案1. 背景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监控摄像头数量的增加以及视频画质的提升,对于存储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有的存储设备往往无法满足大规模监控系统的需求,因此需要制定一种视频监控存储扩展方案,以满足存储容量的增加。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可行的视频监控存储扩展方案,以解决存储容量不足的问题,并且尽量减少影响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
3. 方案概述3.1 存储设备升级首先,可以考虑升级现有的存储设备。
通过更换高容量硬盘或增加存储设备的数量,可以提高存储容量,并且与现有系统兼容。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成本相对较低,但可能会有局部存储瓶颈的问题。
3.2 引入网络存储其次,可以引入网络存储设备。
通过将存储设备与监控系统隔离,并通过网络连接将存储容量扩展至外部设备,可以实现存储容量的大幅提升。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避免系统性能瓶颈,并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扩展性。
3.3 云存储方案最后,可以考虑采用云存储方案。
通过将视频数据上传至云端存储,可以不受物理存储设备容量的限制,并且具备远程访问和备份的优势。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减少存储设备的维护成本,并且提供更灵活的存储容量扩展方式。
然而,需要注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4. 方案评估在选择具体的视频监控存储扩展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存储容量需求- 技术要求和兼容性- 成本预算- 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5. 结论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可以选择适合的视频监控存储扩展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系统稳定性和数据安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调整和优化,以达到存储容量扩展的目标。
以上是针对视频监控存储扩展方案的简要介绍,详细的方案设计和实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和调整。
nvr存储方案

NVR存储方案1. 简介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是一种网络视频录像机,主要用于监控和录制安防监控系统的摄像头视频数据。
在日常的监控工作中,存储方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NVR存储方案,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2. 本地存储方案本地存储方案是指将视频数据直接存储在NVR设备本身的硬盘上。
这种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高可靠性:本地存储方案将视频数据直接存储在硬盘中,避免了网络传输中的风险和不稳定性。
•低延迟:由于视频数据直接存储在本地硬盘上,无需经过网络传输,因此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录制功能。
•易于管理:通过本地存储方案,可以方便地管理和维护存储设备,例如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等操作。
然而,本地存储方案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容量限制:NVR设备本身的硬盘容量有限,无法存储大量的视频数据。
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大量监控数据,需要考虑扩展额外的存储设备。
•风险高:由于视频数据全部存储在本地硬盘上,一旦硬盘损坏或丢失,所有的视频数据都将无法恢复。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的风险。
3. 网络存储方案网络存储方案是指将视频数据存储在网络存储设备(例如NAS)上。
这种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灵活扩展:通过使用网络存储设备,可以方便地扩展存储容量。
只需添加额外的硬盘或扩展存储设备即可增加存储空间,满足不同需求。
•数据备份:使用网络存储设备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和备份功能,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远程访问:网络存储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和管理存储的视频数据。
然而,网络存储方案也存在着一些缺点:•网络带宽要求高:存储视频数据的传输需要占用网络带宽,对网络的要求较高。
如果网络带宽有限,可能会影响视频数据的传输和实时监控功能。
•延迟较高:由于视频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因此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延迟。
这对于一些实时性较高的应用场景可能会有影响。
4. 云存储方案云存储方案是指将视频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
监控视频云存储系统整合方案

监控视频云存储系统整合方案引言随着监控技术的发展和云计算的普及,监控视频云存储系统正成为许多企业和组织的首选方案。
该方案利用云计算的弹性和高可扩展性,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监控视频数据存储和管理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监控视频云存储系统的整合方案,包括架构设计、技术要点和实施步骤等内容。
一、架构设计1. 云存储平台:云存储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接收、存储和管理监控视频数据。
可以选择使用公有云平台如Amazon S3、Microsoft Azure等,也可以建立私有云平台。
云存储平台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2.前端设备:前端设备是指监控摄像头、网络视频录像机(NVR)等设备,负责采集和编码监控视频数据,并通过互联网传输至云存储平台。
前端设备需要支持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如H.264、H.265等,并具备网络传输能力。
3.网络传输:网络传输是指前端设备将采集的监控视频数据传输到云存储平台。
可以利用云服务商提供的网络传输协议如HTTPS、FTP等,也可以采用私有协议如RTSP、RTMP等。
网络传输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存储管理:存储管理是指云存储平台对监控视频数据进行识别、分类和管理。
可以利用元数据对视频数据进行索引和,也可以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如图像识别、行为分析等对视频数据进行处理。
存储管理需要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可用性和隐私性。
5.数据备份和恢复:由于监控视频数据具有重要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
可以利用云服务商提供的备份和恢复功能,也可以建立本地备份系统。
数据备份和恢复需要具备高效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二、技术要点在实施监控视频云存储系统整合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技术要点:1.数据传输安全:监控视频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加密传输协议如HTTPS等。
此外,可以利用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技术保证数据的权限控制和访问安全。
2.存储容量和扩展性:监控视频数据量巨大,需要预估存储容量,并具备扩展性以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
视频监控系统存储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存储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视频监控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为了保证视频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息的有效存储,一个合理的存储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方案。
一、存储设备的选择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方案首先涉及到存储设备的选择。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网络存储设备和云存储设备。
硬盘是一种常用的存储设备,价格相对较低,容量较大。
网络存储设备则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多个摄像头,并提供远程访问的功能。
云存储设备则将数据存储在云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或者组合使用多种存储设备,以满足不同的存储需求。
二、存储容量的规划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容量规划是存储方案中的关键部分。
根据监控系统的需求,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来规划存储容量。
1. 视频质量和分辨率:视频质量和分辨率直接影响到视频文件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高质量和高分辨率的视频文件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因此,在规划存储容量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考虑视频质量和分辨率。
2. 视频存储时长:视频监控系统一般需要保存一定的历史记录,以供后期检索和分析。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需要确定视频存储的时长。
如果需要保存更长时间的视频,那么就需要相应增加存储容量。
3. 存储策略:存储策略是指如何处理存储设备上的视频文件。
例如,可以设置视频循环覆盖的策略,即当存储设备的容量达到预设的上限时,自动覆盖最早的视频文件。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根据存储策略来规划存储容量。
三、数据传输和备份数据传输和备份是视频监控系统存储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数据传输方面,我们需要确保监控系统的视频数据能够稳定地传输到存储设备,以免丢失重要数据。
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我们可以使用冗余传输,即将一份数据同时传输到多个存储设备,以防止单点故障的发生。
视频监控集中存储方案

视频监控集中存储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监控视频的安全存储和有效管理,视频监控集中存储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视频监控集中存储方案的背景、概念、关键技术和实施步骤。
背景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往往存在存储设备分散、存储空间有限、管理困难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视频监控集中存储方案应运而生。
通过将多个监控设备的视频信号集中存储到中心存储设备中,可以有效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简化管理流程,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概念视频监控集中存储方案视频监控集中存储方案是一种将多个监控设备的视频信号集中存储到中心存储设备中的方案。
通过网络传输、存储设备和管理软件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监控视频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回放。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是视频监控集中存储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存储监控视频数据。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服务器、硬盘阵列、网络存储设备等。
管理软件管理软件是视频监控集中存储方案的核心,用于管理存储设备、监控设备和视频数据。
管理软件通常具有视频录像、回放、存储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
关键技术压缩技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数据量较大,为了减小存储空间的占用和提高网络传输效率,需要使用压缩技术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
常见的视频压缩技术有H.264、H.265等。
网络传输技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存储设备,因此需要使用高效可靠的网络传输技术。
常见的网络传输技术有以太网、无线网络等。
存储管理技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数据需要进行存储管理,包括分配存储空间、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
存储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实施步骤步骤一:需求分析在实施视频监控集中存储方案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监控视频存储的容量、时效性、安全性等要求。
步骤二:设备选择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监控设备和管理软件。
考虑存储设备的容量、扩展性、性能和稳定性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设备。
视频监控存储方案

视频监控存储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无论是在公共场所、商业场所还是住宅区,视频监控已经成为维护安全和管理秩序不可或缺的手段。
在使用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时,存储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视频监控存储方案的选择和优化。
一、存储方案的选择1. 存储介质的选择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介质有多种选择,包括硬盘、固态硬盘(SSD)、网络存储设备等。
在选择存储介质时,我们需要考虑容量、稳定性、读写速度和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硬盘是目前最常用的存储介质,它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和相对较低的成本。
而SSD则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和更好的耐用性,但价格相对较高。
网络存储设备可以提供远程访问和备份功能,但需要考虑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的问题。
2. 存储容量的估算在选择存储方案时,我们需要对监控系统的存储容量进行估算。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监控系统的摄像头数量、分辨率和帧率等参数。
然后根据每个摄像头每天的录像时长,结合视频压缩算法的选择,计算出每天需要存储的数据量。
最后,根据所需的存储周期(如30天、60天等),计算出总的存储容量需求。
3. 存储方案的冗余性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方案通常需要具备冗余性。
传统的冗余方案包括RAID(冗余独立磁盘阵列)技术和备份技术。
RAID技术可以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提高系统的容灾性和读写性能。
备份技术则可以将数据备份到其他存储介质上,以防止数据丢失。
二、存储方案的优化1. 视频压缩与解压缩算法视频压缩可以减少存储容量的需求,提高存储效率。
目前常用的视频压缩算法有H.264、H.265等。
选择合适的视频压缩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平衡画质和存储容量之间的关系。
2. 存储系统的定期维护为了保证存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靠性,定期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清理存储空间、检测硬件设备的运行状况、更新存储软件等。
通过定期维护,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降低系统故障的风险。
视频监控系统的远程存储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的远程存储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视频监控系统旨在通过使用摄像头等设备来实时监视并记录特定区域的情况。
然而,由于大量的监控视频数据产生,传统的存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对视频数据的长期保存和高效检索需求。
因此,远程存储方案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解决方案。
一、云存储方案云存储方案是一种将视频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存储的方式。
通过使用云存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将大量的视频数据保存在云端服务器上,有效减轻了本地存储设备的压力。
与传统的本地存储相比,云存储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高可靠性:云存储方案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视频数据会保存在多个服务器上,确保数据的备份和冗余,提高了视频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 高可扩展性:云存储方案支持按需扩展存储容量,可以随着监控系统的数据增长而无限扩展;3. 方便远程访问:云存储方案能够实现视频数据的远程访问,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看和管理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的视频数据;4. 数据共享与协同:云存储方案可以实现多个用户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不同部门或机构可以共享存储在云端的视频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性。
尽管云存储方案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云存储方案需要较高的网络带宽和稳定的网络连接,以保证视频数据的实时上传和远程访问。
其次,云存储方案需要支付额外的存储费用,尤其是随着存储容量的增加,费用将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在选择云存储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网络条件、存储需求和经济预算等因素。
二、本地存储与远程备份方案除了云存储方案,本地存储与远程备份方案也是视频监控系统的一种常用远程存储方案。
本地存储方案指的是将视频数据存储在本地设备(如硬盘录像机)上,而远程备份方案则是将本地视频数据备份到远程服务器。
本地存储与远程备份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低延迟:本地存储方案可以实现实时存储和获取视频数据,无需依赖网络带宽和稳定性,可以提供低延迟的监控体验;2. 数据主权控制:本地存储方案可以确保视频数据的主权控制在自己手中,不会因为第三方云存储提供商的原因导致数据的泄露和安全性问题;3. 高灵活性:本地存储方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存储设备和容量,可以满足不同规模和要求的视频监控系统。
方案-视频监控系统的集中存储管理解决方案报告书新

远程监控系统中心管理平台技术方案目录1.系统概述11.1.监控系统简介12.系统网络结构12.1.系统组网12.2.系统结构23.技术方案设计〕中心集中存储〔23.1.系统组成23.2.前端设备23.3.中心端设备33.4.查看33.5.系统存储33.6 服务器转发能力及带宽需求44.技术方案设计〕中心选择存储〔44.1系统组成44.2前端设备44.3中心端设备44.4查看44.5系统存储44.6服务器转发能力及带宽需求55.方案分析〈参考>5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1.系统概述1.1.监控系统简介远程视频监控集中管理平台即多平台来实现监控的系统.整套系统基于互联网而运行, 通过在前端安置的摄像机采集图像, 并将采集的视频画面经中心处理后, 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专网〉的传输, 让手机、电脑等终端可以远程、实时查看监控视频, 中心服务器存储数据>随时随地实时观看用于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了解现场状态、掌握监控区域的实时情况.>安全访问操作简便通过电脑、3G手机等平台监控,客户端软件操作简单, 方便使用, 支持多终端和多人同时监控访问.>设置服务中心2.通过中心存储设备将各地视频信号集中管理,视频文件本地短时间存储, 由中心存储服务器做永久存储对以后资料调用、参阅提供稳定平台3.系统网络结构3.1.系统组网实现手机端、电脑端等平台查看视频监控需在监控系统中配置视频管理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 并安装相应的视频管理平台软件、适配服务软件、流媒体转发软件来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功能.架设中心管理平台, 提升网络带宽, 增加系统稳定性, 远程监看效果的流畅性,并且实现全部视频远程集中存储, 为集中管理提供资源.PC端监控系统监控中心显示设备连接服务器观看监控视频, 手机端和PC端系统前端结构相同.3.2.项目监控系统分布: 、**、**、**.监控中心设置在**机房, 其他各地区<、**、**等〉监控信号由硬盘录像机汇集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总机房流媒体服务器.3.3.通过流媒体服务器转发, 满足多平台同时访问, 并且一定程度减少网络资源占用.客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平台登录软件查看监控图像3.4.系统结构大连监控中心管理平台流媒体服务器专网或I前端摄像机先完成视频采集,把采集的视频信号通过Internet网传到流媒体服4.务器.**的监控中心管理平台从流媒体服务器中获取监控信息, 可以进行查看监控视频及控制云台等操作.PC电脑用户和手机用户安装客户端软件可以使用用户名密码访问流媒体服务器的IP地址观看监控信息.监控中心需要提供固定的外网IP地址, 且每个区域的硬盘录像机需配置一个固定外网IP.5.技术方案设计〕中心集中存储〔3.1.系统组成>组成部分前端: 摄像机、硬盘录像机;后端: 流媒体服务器、平台管理服务器;查看: PC电脑、智能手机;软件系统: 视频管理平台软件、适配服务软件、流媒体转发软件等网络资源.3.2.前端设备3.3.各区域项目根据各自项目特征结合《项目远程监控及考勤管理系统方案》配备安装监控摄像机, 硬盘录像机及网络资源.3.4.中心端设备监控中心以平台软件为核心, 基于网络的全数字化的信息传输和管理系统.结合视频压缩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 采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理念, 以组件模块的方式实现;以网络集中管理和网络传输为核心, 完成信息采集、传输、控制、管理和储存的全过程, 能够架构在各种专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之上.实现监控联网、集中管理, 授权用户可在网络的任何计算机上对监控现场实时监控.1.中心管理监控平台分为四大模块:2.管理服务器系统的核心业务服务器负责处理监控的业务逻辑及设备管理, 进行权限等控制, 向设备执行查询配置命令, 向设备发送操作命令, 收集设备网管信息.3.流媒体转发服务器: 负责从设备获取视频数据以标准流媒体协议转发给客户端、存储服务器、上级转发服务器、上级存储服务器等.实现媒体数据的一对多、多对多转发.4.客户端模块:是最终呈现在用户面前, 供用户操作使用的模块, 客户端通过与各个服务组件进行通讯, 用于实现电子地图、显示实时视频和回放录像、控制云台镜头动作等监控操作, 以及配置电子地图、外部设备及用户权限等管理功能.3.5.手机监控模块: 即利用手机作为监控工具利用智能手机及中国3G网络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监控远程实时发生的情况;3.6.查看通过PC端监看视频, 可采取单路画面和多路画面浏览模式.平台客户端软件, 更直观、更容易操作.访问端提供足够的网络资源, 可同时流畅监看多路画面.3.7.手机监看监控视频项目, 因为最后的终端为手机, 受手机屏幕大小、及手机性能等原因, 不会采用高清数字图像, 必然要采用适合手机分辨率的图像.前端摄像机把采集到的视频信号传到流媒体服务器, 手机用户和PC端都是从流媒体服务器获取监控信息.3.8.系统存储存储分为项目存储和中心存储两个部分.1>项目存储:根据项目摄像头配置硬盘空间, 至少满足24小时全天候存储1个月以上, 磁盘存储满了自动覆盖旧文件.2>中心存储:监控中心平台含有监控视频存储功能,中心机房采用集中存储方式, 存储采用24小时实时上传存储, 将项目的一切信息收入资料库保证项目本地视频资料清除后,中心资料库仍能够调阅以往相关信息3>存储空间计算1路视频按512Kbps码流计算, 存放1个月的数据总量225MX24小时X302>中心存储:监控中心平台含有监控视频存储功能,**中心机房采用选择存储方式.根据项目进展, 施工进度关键节点随时选择存储影像资料, 过滤一些闲置、无参考价值的影响资料.按照时间设定固定时间视频资料存储, 提前制定好计划安排, 结合工期计划将录像时间定格在关键节点区间.降低空间存储大小, 减少资源占用, 对网络配置要求相对降低, 提高可控性,降低成本费用.保证项目视频资料清除后, 中心资料库能够调阅关键节点视频资料3>存储空间计算每天选取4小时, 每月存储空间为0.9T<每天每区域12小时上传完成〉地区: 10X4X22591024=9G/天**地区: 10X4X22591024=9G/天**地区: 6X4X22591024=5.5G/天**地区: 6X4X22591024=5.5G/天4.6服务器转发能力及带宽需求前端摄像机采用普清图像且同时观看, 各地区所需带宽情况为<宽带为远程监控独享>: 中心中心服务平台: 8M区域项目地区: 6M**地区: 已安装长城宽带<50M>**地区: 6M5.**地区: 6M6.方案分析<参考〉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中心管理平台建立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中心管理平台建立小计10,080,0天H024M = 159G.按照32点位计算, 每月存储空间32X159=5T3.6服务器转发能力及带宽需求前端摄像机采用普清图像且同时观看, 各地区所需带宽情况为<宽带为远程监控独享, 电信或者联通为第一选择〉:中心中心服务平台.<专线>20M〕下载速率N2.56M,上传速率N2.56M〔区域项目地区: 64K*10<路>=10M〕上传速率N1M〔**地区: 10<路〉已安装长城宽带<50M>**地区: 64K *6<路>=8M〕上传速率N512K〔。
监控视频存储方案

监控视频存储方案1. 引言随着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监控视频作为监控系统的核心数据之一,其存储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监控视频存储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存储设备的选型、数据存储策略的制定以及备份和恢复方案的设计。
2. 存储设备选型2.1 硬盘存储传统的监控视频存储方案通常采用硬盘作为存储设备,主要有两种形式:硬盘录像机(DVR)和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DVR是一种独立设备,用于直接录制和存储监控视频。
它通常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可以支持多个摄像头的视频录制,并提供多种录制模式和存储方式选择。
然而,由于它的存储容量和性能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监控系统的需求。
NVR则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视频存储设备,它将摄像头通过网络连接到存储设备中,通过网络进行视频的录制和存储。
NVR相对于DVR具有更高的存储容量和性能,且可以轻松扩展和集中管理,适用于大规模监控系统的需求。
2.2 云存储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存储成为了一种新的存储方案。
在监控视频存储方案中,云存储可以通过将视频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实现。
这种方案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并且无需额外的硬件设备投入。
然而,考虑到监控视频的数据量通常较大,使用云存储需要对网络带宽进行充分评估。
3. 数据存储策略制定为了有效管理和存储监控视频数据,需要制定相应的存储策略。
3.1 存储容量评估首先,需要对监控系统中的摄像头数量、每个摄像头的视频采集分辨率以及视频存储时长进行评估。
根据实际需求,计算所需的存储容量。
3.2 存储设备划分根据存储容量评估的结果,将监控系统划分为若干存储区域。
每个存储区域分配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并根据不同存储设备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存储策略。
例如,对于DVR存储设备,可以采用循环覆盖存储策略,将较早的视频数据覆盖删除;对于NVR存储设备,可以采用按时间段存储策略,将不同时间段的视频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存储设备上。
视频监控存储解决方案

XX视频监控存储解决方案目录第一章视频监控存储系统 (1)1.1需求分析 (1)系统可靠性需求 (1)数据可靠性需求 (2)高可扩展性需求 (3)带宽需求 (3)性能需求 (3)节能需求 (4)系统兼容性需求 (4)安全性需求 (5)第二章集中监控存储解决方案 (6)2.1系统拓扑结构图 (6)2。
2视频监控容量计算 (6)2.3其他相关设备配置 (7)2。
4集中监控存储方案的优势 (8)第三章产品简介 (10)3.1NetStor iSUM420G3一体化存储系统 (10)第一章视频监控存储系统1.1需求分析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及IP网络传输的普及,安防监控系统正逐步从标清向高清、从模拟向数字进行转变,传统监控技术所面临的组网难、共享难和存储难的问题在新型的数字化监控存储体系下有了全面改善:网络化、规模化、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使用简便性、业务功能强大、管理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好、易集中存储和检索等等,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应用体验。
XX工程的摄像头数量较多,同时视频录像的保存时间较长,要构建一个全方位、高密度的治安管理防控体系,其中海量视频的集中存储和快速检索调用是项目中的关键点之一,而大型视频监控存储系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可靠性需求对于一个存储系统而言,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高可靠性是保证视频数据连续写入的关键,那么存储系统的可靠性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储架构的可靠性一般而言,由于嵌入式存储系统的操作系统固化到控制器中,采用存储专用操作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减少黑客攻击及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此外,嵌入式系统具有无线缆设计、关键部件全部可热插拔的特性,所以从架构上优于服务器架构的存储系统,产品选型时,应该优先选择嵌入式架构的存储系统.2)存储系统的冗余设计存储系统的冗余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关键部件和链路的单点故障问题,从而保证可靠性.这些关键部件除控制器外,还应该包括锂电池、电源、风扇、硬盘等,此外,多个主机端口可以和前端形成多条数据链路,也可以避免链路的单点故障。
视频监控存储扩容方案

xxxxxx视频监控存储扩容方案1项目需求本次项目新增1000路前端监控摄像机,现有存储系统容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对存储进行扩容,具体需求如下:1)存储路数:1000路2)视频流速率:格式 2Mbps;3)存储周期:15天;4)采用企业级SATAII磁盘,转速不低于7200rpm。
2存储容量计算第一步:计算视频数据存储空间:全量录像存储裸容量 =(D1录像路数×D1码率×D1录像天数+720P录像路数×720P码率×720P录像天数+ 1080P录像路数×1080P码率×1080P录像天数)×1024×1024×CBR×24×3600÷8÷1000÷1000÷1000÷1000;此处码率以Mbps为单位,录像存储裸容量以TB为单位。
一般情况下,CBR系数= ;CBR影响系数是指恒定码流(CBR)正误差给存储容量带来的影响系数。
K指存储路数,L指存储天数,R指视频存储码率(Mbps)。
1000路视频,D1格式存储15天,每路带宽按2Mbps计算,录像占用总硬盘空间为:=1000*15*24*3600*2*8*1024*1024/1000/1000/1000/1000=374(T)。
第二步:选择存储设备,计算存储设备数量和实际硬盘数量此次项目存储设备采用采用华为VCN3000网络视频存储设备,单台提供36盘位硬盘插槽,采用企业级4TB硬盘,按照13个盘组成一个Raid组,组成2个Raid组,配置2个全局热备盘,单台配置28块4t盘,可提供96T存储裸容量。
硬盘采用企业级SATAII磁盘,转速不低于7200rpm,MTBF不低于一百二十万个小时,单块硬盘容量为4TB。
根据本次存储容量需求,存储配置方案详见下表:接入路数码流大小存储周期容量需求配置容量VCN3000数量4TB硬盘数量10002Mbps15天374384TB4112 3系统组网此次视频监控存储扩容项目选用华为VCN3000网络视频存储设备,该设备支持16台自堆叠组网,可对外提供统一的摄像机接入管理、用户认证鉴权、存储空间管理等业务功能。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计算

视频图像存储采用中心存储结构,各监控点上传视频图像、报警、语音、备份存储相结合,按部门需求分别存储。
监控点录像格式及存储时间:新建高清视频图像采用300万像素4M 码流存储,布署在管控中心。
根据视频存储格式及保存时间,计算所需的存储容量。
计算方法:
第一步:根据式(1)计算每路视频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i q , 单位MByte 。
102436008÷⨯÷=i i d q (1)
其中:i d - 码率,单位Kbit/s
第二步: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根据式(2)计算单个通道所需要的存储容量i m ,单位MByte 。
i m = i q ×i h ×i D (2)
其中:i h - 每天录像时间(小时)
i D - 需要保存录像的天数
第三步:根据式(3)计算全部路数视频定时录像时所需总容量(累加)T q 。
∑==c i i
T m q 1 (3)
其中:c — 视频监控的通道总数。
(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算得本方案所需存储空间为:
容量为:(((i q /8)×3600)/1024×24×天数×路数)/0.9
(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
视频监控存储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存储解决方案视频监控存储解决方案第一章:视频监控行业存储发展随着多媒体处理技术和影像压缩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产品逐渐取代以模拟技术为主导的产品,成为数字化革命的领导者。
数字影像录像系统(DVR)是数字技术产品之一,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居民住宅、公用设施、工业场所和道路交通监控等领域。
传统监控系统将影像信息存储到录像带上,而DVR系统将影像信息高倍压缩成数字信息,存储到大容量的磁盘阵列中,以实现视频数据的集中存储及快速的查询及播放。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已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
在三大防范手段中,技防逐渐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主导地位。
因此,我们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基于IP网络的数字安防产品,本着功能齐全、应用新颖、投资合理的宗旨设计本方案。
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及图像显示技术。
第二章:视频监控存储特点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点多,摄像头数量多,监控时间长,采集数据的时间往往长达几天或几十天。
存储设备在数据读写方式上具有与其它类型系统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编码器或采集服务器以流方式写入数据,实时存储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和画面,存储的文件类型为流媒体文件,因此检索服务器也会以流方式来读取已存储的视频文件。
2)数据读写操作的持续时间长。
由于摄像头一般都是7*24小时工作的,即使采集后视频数据采用分段保存,写入操作的持续也有可能长达2-6个小时,后期回放时也需要相同的时间。
为了保证视频采集过程中和回放过程不会发生丢帧现象,存储系统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带宽。
1.视频监控系统的读写操作具有码率恒定、带宽恒定的特点,但数据读写时间较长。
2.视频监控系统不能采用常用的数据库系统等存储设备,因为其存储的读写方式与小数据块读写或文件传输读写方式有根本区别。
3.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需求具有大容量、高扩展性、长时间存储等特点,专业存储系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
4.在视频监控行业中,是否需要应用SAN和NAS来解决视频存储资源的共享问题,以及行业用户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应用这些技术,存在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视频监控存储扩容方案【范本模板】

xxxxxx视频监控存储扩容方案1 项目需求本次项目新增1000路前端监控摄像机,现有存储系统容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对存储进行扩容,具体需求如下:1)存储路数:1000路2)视频流速率:H.264格式2Mbps;3)存储周期:15天;4)采用企业级SATAII磁盘,转速不低于7200rpm.2 存储容量计算第一步:计算视频数据存储空间:全量录像存储裸容量=(D1录像路数×D1码率×D1录像天数+720P录像路数×720P码率×720P录像天数+ 1080P录像路数×1080P码率×1080P录像天数)×1024×1024×CBR×24×3600÷8÷1000÷1000÷1000÷1000;此处码率以Mbps为单位,录像存储裸容量以TB为单位。
一般情况下,CBR系数= 1.1;CBR影响系数是指恒定码流(CBR)正误差给存储容量带来的影响系数.K指存储路数,L指存储天数,R指视频存储码率(Mbps)。
1000路视频,D1格式存储15天,每路带宽按2Mbps计算,录像占用总硬盘空间为:2021-7-19 华为保密信息,未经授权禁止扩散第1页, 共6页=1000*15*24*3600*2*1。
1/8*1024*1024/1000/1000/1000/1000=374(T).第二步:选择存储设备,计算存储设备数量和实际硬盘数量此次项目存储设备采用采用华为VCN3000网络视频存储设备,单台提供36盘位硬盘插槽,采用企业级4TB硬盘,按照13个盘组成一个Raid组,组成2个Raid组,配置2个全局热备盘,单台配置28块4t盘,可提供96T存储裸容量。
硬盘采用企业级SATAII磁盘,转速不低于7200rpm,MTBF不低于一百二十万个小时,单块硬盘容量为4TB.根据本次存储容量需求,存储配置方案详见下表:2021-7-19 华为保密信息,未经授权禁止扩散第2页, 共6页3 系统组网此次视频监控存储扩容项目选用华为VCN3000网络视频存储设备,该设备支持16台自堆叠组网,可对外提供统一的摄像机接入管理、用户认证鉴权、存储空间管理等业务功能。
关于视频监控系统三种存储方式,IP-SAN、CVR、与NVR哪种好?

关于视频监控系统三种存储方式,IP-SAN>CVR、与NVR哪种好?前言:对于监控的项目来说,需要考虑四个部分,那就是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存储系统以及显示系统,而对于传输系统我们前面曾多次提到,而存储系统是监控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朋友也经常讨论到,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常用的三种存储方式的比较。
一.ip-san存储IP-SAN,即基于IP以太网络的SAN存储架构,它使用iSCSI协议传输数据直接在IP网络上进行存储JSCSI协议就是把SCSl命令包在TCP/IP包中传输,即为SCSIoverTCP∕IP oIPSAN也算是SAN的一种,只是服务器和存储之间通过网络交换机互联,性能不算最好,但不受距离的限制,ip存储应用十分广泛,一般也可作为大型监控存储。
IP-SAN可以将存储设备分成一个或多个卷,并导出给前端应用客户端,客户端计算机可以对这些导过来的卷进行新建文件系统(格式化)操作。
客户端计算机对这些卷的访问方式为设备级的块访问,IP-SAN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Bl。
Ck)并行写入/读出磁盘,块级访问的特性决定了iSCSI数据访问的高I/O性能和传输低延迟。
简单的说,它是以块作为存储的,你可以认为它是含阵列功能的硬盘,其实就是磁盘阵列+硬盘。
相比较nvr存储来说,ip-SAN一般会与流媒体服务器一起使用。
其中流媒体服务器的作用是为了有效的解决多用户同时访问同一实时视频数据信息时对网络带宽重复占用的问题,充分节省网络带宽资源,有效降低网络阻塞的发生,需要在联网监控中心配备一台流媒体服务器。
IP-SAN存储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高带宽"块”级数据传输的优势。
2、基于TCP/IP,IP网络技术成熟,具有TCP/IP的所有优点,如可靠传输,可路由等,减少了配置、维护、管理的复杂度。
3、可以通过以太网来部署iSCSI存储网络,易部署,成本低。
4、易于扩展,当需要增加存储空间时,只需要增加存储设备即可完全满足,扩展性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存储技术高速发展,存储设备价格不断下降,专业存储系统具备了在视频监控行业广泛应用的基础。
视频监控的存储解决方案和企业存储解决方案存在共性,也存在其特殊性。
基于大容量和安全稳定性的共性,视频监控分享到I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监控项目采用技术成熟度较高的网络存储方案和性能价格比合理的磁盘阵列,NVR (Network Video Recoder)正成为行业应用的热点,总体项目的造价为DVR的2-3倍。
但是在视频监控行业,是否需要应用SAN和NAS来解决视频存储资源的共享问题,以及行业用户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应用这些技术,存在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磁盘介质的选择IDE(ATA/PATA)硬盘由于转速低,可靠性差且无法支持热插拔等缺点,目前多用于PC工作站和低端服务器,少量用于对性能、可靠性、容量和扩展性要求不高的低端磁盘阵列。
企业存储采用的磁盘阵列的磁盘介质主要有FC、SCSI和SATA三种(最新的SAS磁盘类似SCSI磁盘,因未普及不再论述),其中SATA磁盘价格明显低于SCSI 和FC硬盘,与FC硬盘相比,每TB可以节省¥20,000-¥30,000元的费用。
而以前只有在企业级SCSI和FC硬盘中才具有的性能,现在SATA硬盘也可以做到。
基于SATA的企业存储产品,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此类系统在RAID的实现上具有较强的易用性;其次,传输速度比IDE(ATA/PATA)磁盘高很多,能够满足存储速度的要求;第三,基于SATA的存储系统可以支持设备的热插拔,维护十分简便;第四,相比高价格的SCSI存储系统,SATA的价格相对低廉是目前性价比最好且最适合超大容量流媒体数据存储的首选介质。
RAID级别的选择RAID是一种利用大量廉价磁盘进行磁盘组织的技术,价格上,大量廉价的磁盘比少量昂贵的大磁盘合算得多;性能上,使用大量磁盘可以提高数据的并行存取速度;可靠性上,冗余数据可以存放在多个磁盘上,因此一个磁盘的故障不会导致数据丢失。
常用的RAID级别包括:RAID0+1、3、5。
RAID0+1是磁盘阵列中磁盘利用率最低、费用最高的RAID方式, 但提供了最高的数据可用率,当一个磁盘失效,系统可以自动地替换到镜像磁盘上, 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RAID 3使用单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
如果一块磁盘失效, 奇偶盘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
如果奇偶盘失效,则不影响数据使用。
RAID 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很好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 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
RAID5没有单独指定的奇偶盘, 而是交叉地存取数据及奇偶校验信息于所有磁盘上。
在RAID5上, 读/写指针可同时对阵列设备进行操作, 提供了更高的数据流量。
RAID 5更适合频繁随机读写的数据。
综合考虑,RAID5是最好的选择。
磁盘阵列设备的选择在选定SATA作为磁盘介质的基础上,视频监控可应用的主流磁盘阵列包括以SCSI、FC和iSCSI为主机接口的SATA磁盘阵列。
SCSI-SATA盘阵目前市场上主流的SCSI-SATA盘阵基本上都采用热插拔模块化设计,单控制器,每个控制器提供2个Ultra320 SCSI接口作为主机通道,实际带宽在150-250MB 之间,可提供8-24个盘位等不同规格,不可扩展。
SCSI-SATA盘阵技术成熟,价格低廉(16盘位的市场参考价35000元),单机容量可达6TB,一台PC服务器一般可接两台,总容量12T,是目前监控行业应用最多的磁盘阵列。
缺点是只能用于直连存储(DAS),且单体容量有限。
FC-SATA盘阵FC-SATA盘阵,主要分为低端不可扩展的FC-SATA阵列和中高端可级联扩展的FC-SATA盘阵。
FC-SATA盘阵具有最全面的硬件冗余、模块化设计、涡轮散热系统、LES监控模块、GUI的管理系统等,有些中高端的FC-SATA盘阵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复制管理功能。
低端FC-SATA盘阵:多采用单控制器单柜设计,每个控制器提供2个2Gb FC 主机通道,实际带宽在200-300MB之间,可提供12-16个盘位等不同规格,不可扩展(16盘位的市场参考价50000元左右)。
在视频监控应用领域,因为容量有限,并不适合大容量SAN集中存储,而作为直连服务器(DAS)应用,与SCSI-SATA盘阵相比,服务器端还需安装FC HBA(市场价6000元左右)卡,性价比没有优势。
中端可扩展FC-SATA盘阵:基本上采用双冗余控制器的主控磁盘柜级联扩展磁盘柜的设计方式,系统提供4个2Gb FC主机通道,实际带宽在300-350MB之间,最大支持124块磁盘。
高端可扩展FC-SATA盘阵,全部采用独立双冗余控制器直连或级联扩展磁盘柜的设计方式。
系统提供8个2Gb FC主机通道,实际带宽在600-800MB之间,多数系统最大支持200多块磁盘,有的甚至能支持到800个磁盘。
高端的FC-SATA盘阵一般都提供强大的数据复制管理功能。
中高端FC-SATA盘阵:由于其强大的扩展能力,单体容量可达到几十甚至几百个TB,不仅能满足服务器直连(DAS)的大容量存储应用需求,同时也是中大规模FC-SAN集中存储的首选,并且也被广泛用于大容量NAS的存储扩展。
在视频监控行业中,当集中存储容量达到20TB以上,FC-SATA盘阵的性价比优势将会显现出来,由于其技术成熟,产品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优势,已经在一些公安、机场、电信、银行等行业大规模视频监控项目上得到广泛应用。
iSCSI-SATA盘阵iSCSI-SATA盘阵类似SCSI-SATA盘阵,只是主机通道采用的是千兆以太网接口。
市场上iSCSI-SATA盘阵同样也包括低端和高端两类设备。
低端iSCSI-SATA盘阵不可扩展,提供2-4个1Gb iSCSI主机通道(可实现链路聚合),实际带宽80MB-150MB,目前有12-16个不同盘位的阵列规格。
极少数采用高可靠的Cableless模块化设计;多数采用的有线缆连接的工控服务器设计,单点故障多,可靠性低。
高端的iSCSI-SATA盘阵基本上都是采用双冗余控制器,热插拔模块化设计,并且可扩展存储容量甚至系统带宽性能。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高端的iSCSI-SATA盘阵主要有:UIT公司的BS3000,Intransa公司的IP5000和华为3COM公司的IX5000,以及NetAPP公司的NAS/iSCSI二合一产品,这些iSCSI阵列在产品性能,可用性,易用性、可扩展性以及数据管理和数据复制功能等方面都各有特点。
高端的iSCSI-SATA 盘阵因为销量较小,目前价格还居高不下,明显高于中端FC-SATA盘阵,容量越大,越是明显。
但数据管理功能上要比FC-SATA盘阵丰富的多。
在直连服务器(DAS)的应用模式中,iSCSI-SATA盘阵与SCSI-SATA或FC-SATA 盘阵相比,不具备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多服务器共享存储的存储局域网(SAN)的应用,使用千兆以太网卡将多台服务器连接到iSCSI存储设备上的IP SAN存储网络的大好机会使得iSCSI变得简单和经济. 今天的高速CPU可以在标准网卡以线速运行iSCSI, 并只有很少的CPU占用。
板载千兆以太网卡已成为服务器标准件, 因而成本已包含在内, 管理员已不需要再安装复杂的iSCSI HBA卡。
将标准的网卡和低成本的以太网交换机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FC显著节约成本的解决方案,虽然FC还保持着性能方面的优势。
然而, 节约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备方面,采用iSCSI, IT部门可以继续采用现有的IP网络专家, 而无需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
这种熟悉的网络架构消除了一个FC SAN复杂性的一个关键问题-维护和管理。
虽然iSCSI在SAN网络应用上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 但只是解决一半的问题,iSCSI毕竟是一项新技术,其在IP SAN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见下期网络存储模式之IPSAN章节)。
网络存储模式的选择主流的网络存储模式包括DAS、NAS、SAN,其中SAN又包括FC SAN和IP SAN。
DAS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iSCSI 接口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
初期被理解为只能用于小型的存储系统,但随着磁盘阵列容量的不断扩大,加之PC服务器的广泛应用,在整个企业存储市场,从几十TB到几百TB的应用规模,PC服务器结合磁盘阵列的模式是最主流和性能价格比最好的方案。
NAS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是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以太网),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
NAS产品包括存储阵列和集成在一起的简易服务器,可用于实现涉及文件存取及管理的所有功能。
简易服务器经优化设计,可以完成一系列简化的功能,例如文档存储及服务、电子邮件、互联网缓存等等。
集成在NAS设备中的简易服务器可以将有关存储的功能与应用服务器执行的其他功能分隔开。
这种方法从两方面改善了数据的可用性。
第一,即使相应的应用服务器不再工作了,仍然可以读出数据;第二,简易服务器本身不会崩溃,因为它避免了引起服务器崩溃的首要原因,即应用软件引起的问题。
NAS产品具有几个引人注意的优点。
首先,NAS产品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产品。
NAS设备一般支持多计算机平台,用户通过网络协议可进入相同的文档,因而NAS 设备无需改造即可用于混合Unix/Windows局域网内。
其次,NAS设备的物理位置同样是灵活的。
它们可放置在工作组内,靠近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或者也可放在其他地点,通过物理链路与网络连接起来。
无需应用服务器的干预,NAS设备允许用户在网络上存取数据,这样既可减小CPU的开销,也能显著改善网络的性能。
NAS没有解决与文件服务器相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即对业务应用以太网络的带宽消耗。
SANSAN(Storage Area Storage,存储区域网),在最纯粹的意义上,是一个单独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基于光纤通道技术(Fibre Channel)的电缆,交换机和集线器,将很多的存储设备连接起来,再与很多不同的服务器组成的网络连接起来,以多点对多点的方式进行管理。
SAN使存储设备真正可以与服务器脱离开,形成一个总的数据中心,以多点对多点的方式在网络上与其它计算机相连。
SAN的连接方式比传统的做法提高了可连接性,并有更好的容错性。
SAN还可以通过采用跟先进的集群技术将可用性和运行连续性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全新层次。
NAS和SAN比较NAS和SAN的相同点之一是它们提供系统和存储之间的非直接连接,这恰恰是网络存储的优点:·用户可以将数据/信息放置到那些能被最可靠地访问,并能被最有效地进行管理的地点的存储设备中;·通过适当的设备配置,网络存储系统可以排除单点故障,实现高可用性;·可以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具有比较强的可扩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