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玻璃混凝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玻 璃 混 凝 土
一、水玻璃混凝土的组成
水玻璃混凝土( sodium silicate concrete )是由 水玻璃、硬wk.baidu.com剂、耐酸粉料和粗细骨料以及外加剂组 成的混凝土材料。
按水玻璃品种分类:纳水玻璃混凝土和钾水玻璃混 凝土。 按耐酸粉料分类:耐酸粉料主要有石英粉、安山 岩粉、磷绿岩铸石粉等,分别称为硅质耐酸混凝土、 安山岩耐酸混凝土、磷绿岩耐酸混凝土。
五、水玻璃混凝土的应用
耐酸混凝上是一种廉价的防腐蚀材料,资源充足 、施工简便,又有良好的耐浓酸稳定性。因此在冶金 、化工部门、石油、轻工等广泛使用,既用作防腐蚀 设备的内衬材料,也可用作结构材料。 1、在酸洗槽中的应用 2、在烟囱内衬中的应用 3、 在地坪、地沟中的应用 耐酸混凝土常被用于酸洗车间、电解车间、酸库 等厂 房地坪或排酸、排污水沟,这些地坪经常受到 酸水浸蚀和冲刷作用,表面也可能出现露石等现象, 但使用寿命均在10年以上。
模数和相对密度的影响 (1)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的影响 水玻璃模数提高,混凝土凝结速度加快而凝结时 间减小;水玻璃的相对密度变大,混凝土凝结速度变 慢而凝结时间增大。 (2)对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影响 水玻璃相对密度相同而模数不同时,配制相同和 易性的耐酸混凝土,模数越大所需要的水玻璃的量越 大。
(3)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玻璃相对密度越大,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 渗性能提高。但是混凝土的收缩比较大,甚至90d养 护之后依然有收缩
三、施工工艺
1、水玻璃耐酸混凝土在施工前应先检查各种原材料是 否符合技术指标。 2、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 搅拌,其加料顺序:粉料十氟硅酸钠+砂+石子干拌1 min-1.5min,然后边拌边徐徐加入水玻璃混拌1 min-1.5min。 3、在施工过程中,严禁任意加水或水玻璃,拌好的混 凝土必须在30min内用完。
综上所述,水玻璃的模数和相对密度对混凝土 的性能影响很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选择合适的相 对密度和模数
2、硬化剂
硬化剂种类有很多,最富实用价值和使用最多的 是氟硅酸钠(Na2SiF6),它是水玻璃混凝土硬化不 可缺少的外加剂。其技术指标一般如下:
3、耐酸粉料
耐酸粉料也是水玻璃混凝土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 有耐酸矿物如石英粉、安山岩粉、磷绿岩铸石粉等, 要求其细度高,耐酸度大。下面是耐酸粉料的对比。
4、耐酸混凝土拆模后,如发现有蜂窝麻面,应立立 即修补。
5、酸化处理是使米没有参加反应的水玻璃、氟硅酸 钠以及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氟化钠通过酸化处理后,酸 和水玻璃作用,转化为具有胶凝性能的硅酸凝胶填充 混凝土孔隙中,同时,使有害的氟化钠变成盐类析出 ,增强材料抵抗腐蚀介质的作用。
四、水玻璃混凝土的主要性能
3、 强度高。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为 20-40MP a,抗拉强度为2.4-4.OMPa。早期强度 高是其一大特点。 4、耐水性。耐酸混凝土在水中浸泡一、二年内,强 度下降20%左右,强度则有明显的减弱,若长下表 。这主要是混凝十中未参与反应的水玻璃及反应月成 的可溶性氟化钠被溶出的结果。
4、耐酸混凝土的空气稳定性和耐盐腐蚀稳定性均 优于普通耐酸混凝上,并且对钢筋有良好的保护作 用,所以特别适宜制作结构层与防腐层合一的整体 电解槽。
Thank you!
2010.11.9
1、水玻璃(胶结剂)
水玻璃化学式为R2O﹒mSiO2(R为碱金属,m 为摩尔数)是碱金属硅酸盐的玻璃状熔合物,成黄色 或绿色。
两个重要指标
模数和相对密度是水玻璃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 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水玻璃的直接决定了水玻璃的质量 和耐酸混凝土的物理、化学性能。 模数是指SiO2与Na2O克分子数的比值。
4、粗细骨料
粗细骨料的主要是要求其耐酸度高、级配良好和 含泥量符合要求。 耐酸骨料由大然耐酸岩石或人造 耐酸石材破碎而成。常用的有石英石、花岗石、安山 岩、酸性耐火粘土砖等。
二、硬化耐酸机理
水玻璃混凝土凝结硬化的机理主要是水玻璃与氟 硅酸钠反应主要经过水解、化合、干燥三个阶段,总 反应如下:
Si(OH)4凝胶沉积在粗细骨料表面,由于硅胶具 有良好的粘结性,将整个掺合料凝结在一起,从而 形成强度和耐久性。
1、耐酸性强。 能耐各种浓度的三酸、铬酸、醋酸(除氢氟酸、热 磷酸、氟硅酸外)及有机溶剂等介质的腐蚀。水玻璃 耐酸混凝上对浓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是人所共知 的,它表现在混凝土经酸液浸泡后,强度不仅不下降 ,反而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长。
2、耐高温和冷热急变作用。 水玻璃混凝土具有高温性能好、强度高、加热过 程中强度损失小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水玻璃及其反 应产物在加热状态下物理化学变化的结果。
一、水玻璃混凝土的组成
水玻璃混凝土( sodium silicate concrete )是由 水玻璃、硬wk.baidu.com剂、耐酸粉料和粗细骨料以及外加剂组 成的混凝土材料。
按水玻璃品种分类:纳水玻璃混凝土和钾水玻璃混 凝土。 按耐酸粉料分类:耐酸粉料主要有石英粉、安山 岩粉、磷绿岩铸石粉等,分别称为硅质耐酸混凝土、 安山岩耐酸混凝土、磷绿岩耐酸混凝土。
五、水玻璃混凝土的应用
耐酸混凝上是一种廉价的防腐蚀材料,资源充足 、施工简便,又有良好的耐浓酸稳定性。因此在冶金 、化工部门、石油、轻工等广泛使用,既用作防腐蚀 设备的内衬材料,也可用作结构材料。 1、在酸洗槽中的应用 2、在烟囱内衬中的应用 3、 在地坪、地沟中的应用 耐酸混凝土常被用于酸洗车间、电解车间、酸库 等厂 房地坪或排酸、排污水沟,这些地坪经常受到 酸水浸蚀和冲刷作用,表面也可能出现露石等现象, 但使用寿命均在10年以上。
模数和相对密度的影响 (1)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的影响 水玻璃模数提高,混凝土凝结速度加快而凝结时 间减小;水玻璃的相对密度变大,混凝土凝结速度变 慢而凝结时间增大。 (2)对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影响 水玻璃相对密度相同而模数不同时,配制相同和 易性的耐酸混凝土,模数越大所需要的水玻璃的量越 大。
(3)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玻璃相对密度越大,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 渗性能提高。但是混凝土的收缩比较大,甚至90d养 护之后依然有收缩
三、施工工艺
1、水玻璃耐酸混凝土在施工前应先检查各种原材料是 否符合技术指标。 2、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 搅拌,其加料顺序:粉料十氟硅酸钠+砂+石子干拌1 min-1.5min,然后边拌边徐徐加入水玻璃混拌1 min-1.5min。 3、在施工过程中,严禁任意加水或水玻璃,拌好的混 凝土必须在30min内用完。
综上所述,水玻璃的模数和相对密度对混凝土 的性能影响很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选择合适的相 对密度和模数
2、硬化剂
硬化剂种类有很多,最富实用价值和使用最多的 是氟硅酸钠(Na2SiF6),它是水玻璃混凝土硬化不 可缺少的外加剂。其技术指标一般如下:
3、耐酸粉料
耐酸粉料也是水玻璃混凝土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 有耐酸矿物如石英粉、安山岩粉、磷绿岩铸石粉等, 要求其细度高,耐酸度大。下面是耐酸粉料的对比。
4、耐酸混凝土拆模后,如发现有蜂窝麻面,应立立 即修补。
5、酸化处理是使米没有参加反应的水玻璃、氟硅酸 钠以及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氟化钠通过酸化处理后,酸 和水玻璃作用,转化为具有胶凝性能的硅酸凝胶填充 混凝土孔隙中,同时,使有害的氟化钠变成盐类析出 ,增强材料抵抗腐蚀介质的作用。
四、水玻璃混凝土的主要性能
3、 强度高。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为 20-40MP a,抗拉强度为2.4-4.OMPa。早期强度 高是其一大特点。 4、耐水性。耐酸混凝土在水中浸泡一、二年内,强 度下降20%左右,强度则有明显的减弱,若长下表 。这主要是混凝十中未参与反应的水玻璃及反应月成 的可溶性氟化钠被溶出的结果。
4、耐酸混凝土的空气稳定性和耐盐腐蚀稳定性均 优于普通耐酸混凝上,并且对钢筋有良好的保护作 用,所以特别适宜制作结构层与防腐层合一的整体 电解槽。
Thank you!
2010.11.9
1、水玻璃(胶结剂)
水玻璃化学式为R2O﹒mSiO2(R为碱金属,m 为摩尔数)是碱金属硅酸盐的玻璃状熔合物,成黄色 或绿色。
两个重要指标
模数和相对密度是水玻璃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 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水玻璃的直接决定了水玻璃的质量 和耐酸混凝土的物理、化学性能。 模数是指SiO2与Na2O克分子数的比值。
4、粗细骨料
粗细骨料的主要是要求其耐酸度高、级配良好和 含泥量符合要求。 耐酸骨料由大然耐酸岩石或人造 耐酸石材破碎而成。常用的有石英石、花岗石、安山 岩、酸性耐火粘土砖等。
二、硬化耐酸机理
水玻璃混凝土凝结硬化的机理主要是水玻璃与氟 硅酸钠反应主要经过水解、化合、干燥三个阶段,总 反应如下:
Si(OH)4凝胶沉积在粗细骨料表面,由于硅胶具 有良好的粘结性,将整个掺合料凝结在一起,从而 形成强度和耐久性。
1、耐酸性强。 能耐各种浓度的三酸、铬酸、醋酸(除氢氟酸、热 磷酸、氟硅酸外)及有机溶剂等介质的腐蚀。水玻璃 耐酸混凝上对浓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是人所共知 的,它表现在混凝土经酸液浸泡后,强度不仅不下降 ,反而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长。
2、耐高温和冷热急变作用。 水玻璃混凝土具有高温性能好、强度高、加热过 程中强度损失小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水玻璃及其反 应产物在加热状态下物理化学变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