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程材料导论前三章)-答案
制造基础习题及答案1-3章
第一章工程材料导论练习题一、思考题1.布氏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列情况应采用那种硬度法来检查其硬度库存钢材硬质合金刀头锻件台虎钳钳口2.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是什么σb;σs;σ;δ;ɑk;HRC;HBS;HBW3.将钟表发条拉成一条直线,这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4.Define strength. Explain the procedure for measur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steel.5.Explain the behavior of steels when they are tensile loaded.6.Define the following as related to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explain the principles of their measurement.(a) Hardness; (b) Ductility7.Briefly explain the Brinell hardness test.8.Explain how the toughness of a material is measured9.What are the different tests available for hardness measurement Compare their individual merits.10.仓库中混存了相同规格的20钢、45钢和T10圆钢,请提出一种最为简便的区分方法。
11.现拟制造如下产品,请从碳素钢中选出适用的钢号:六角螺钉车床主轴钳工錾子液化石油气罐活搬手脸盆自行车弹簧钢锉门窗合页12.钢和铁在成分和组织上有什么主要区别磷和硫作为钢铁的一般杂质时,对钢铁性能有什么影响13.T10A和9SiCr各属什么钢种,含碳量分别是多少它们在使用上有何区别下列工具应分别选用它们中的哪一种①机用丝锥②木工刨刀(手工) ③钳工手锯条④手工绞刀⑤量具.14.St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eel and cast iron, with respect to their compositions.15.State the reason as to why white cast iron is more brittle than grey cast iron.16.State how the carbon content influences th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plain carbon steels.17.State the ranges of composition for low, medium and high carbon steels. Give two applications for eachrange.18.Writ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ollowing steels:20, 75, Tl0A, 30CrMnSi, 38CrMoAlA, 40CrNiMn, 60Si2Mn, 9Mn2V, CrWMn, W18Cr4V,W6Mo5Cr4V2, lCrl8Ni9Ti.19.某产品上的铸铁件壁厚计有5、20、52mm三种,机械性能全部要求σb=150Mpa,若全部选用HT150是否正确20.下列铸件宜选用那类铸造合金说明理由。
《工程材料》习题答案新(汽车)
第一章材料的性能一、解释名词疲劳强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疲劳强度:当材料承受的交变应力低于某一值时,虽经无数次循环,材料都不会产生疲劳断裂,这个应力值,即材料的疲劳强度(疲劳极限)。
二、判断正误1、×2、×3、√4、×5、×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一、解释名词组织晶格晶体结构晶体空位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属内部的微观形貌,如组成相及晶粒的种类、大小、形态和分布。
晶格:为了便于研究,常把原子抽象为几何点,并用许多假象的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三维空间的几何格架。
晶体: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则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二、判断正误1、×2、×3、×4、×5、×三、选择题1、c2、d四、填空1、__点___、__线____、___面___,__线_ 、__面_2、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__刃(型)___3、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110}、{111}、{0001}第三章金属的结晶一、解释名词过冷度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
二、判断正误1、×2、×3、√4、√三、选择题1、c 4、b四、填空1、____α-Fe_____、___γ-Fe_____和δ-Fe2、_大__,细(小),__高__,__好__。
3、晶核的形成(形核)和晶体的长大(长大)4、增大过冷度、变质(孕育)处理和振动或搅拌第四章合金结构与相图一、解释名词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合金金属化合物固溶体间隙相相枝晶偏析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来形成固熔体而使金属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弥散强化:金属化合物硬而脆,当其以极小的粒子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上时,能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而其塑性和韧性下降不多的现象。
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晶格类型及性能均不同于任一组元的合金固相。
金属工艺学第1章-3
依附生长 室温相组成:F + Fe3C
组织组成物:P + Fe3CII
<金属工艺学> 38
过共析钢组织金相图
<金属工艺学>金属工艺学> 40
共晶白口铸铁
1 1' L L Ld Ld ( A Fe3C 共晶 )
Ld ( A Fe3C 共晶 Fe3CII )
AECF线——固相线
共晶点
ES线(Acm线)
PSK线(A1线)——共析线
PQ线
<金属工艺学> 26
铁 碳 合 金 相 图
α单相区
4个单相区 L单相区
γ单相区
Fe3C单相区
<金属工艺学> 27
铁 碳 合 金 相 图
5个两相区 L+γ两相区 L+Fe3C两相区
α+γ两相区
γ+Fe3C两相区
α+Fe3C两相区
2 Ld ( A Fe3C 共晶 Fe3CII )
Ld '[ P ( F Fe3C 共析 ) Fe3C 共晶 Fe3CII] Ld '[ P ( F Fe3C 共析 ) Fe3C 共晶 Fe3CII]
2'
Ld '[ P ( F Fe3C 共析 Fe3CIII Fe3C 共晶 Fe3CII] )
第一章 工程材料导论
Pb与Sb在液态时完全互溶,在固态时完全不互溶
一、合金的相图
第三节 铁碳合金相图和常用钢铁材料
共晶转变 L
13%Sb
2. 共晶合金的概念
(Pb+Sb)共晶
<金属工艺学>
材料导论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本答案版权归北京化工大学朱文墨所有1-1:(a) Engineering materials is a term often loosely used to define most materials that go into products and systems.(b) Engineer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vers fields of applied science related to materials, materials processing, and the many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dealing with materials, such 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sign, manufacturing,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c) Materials are the matter of the universe.(d) Materials science. The “science” focus on discovering the na ture of materials, which in turn leads to theories or descriptions that explain how structure relates to composition, properties, and behavior.(e) The materials engineering “deals with the synthesis and use of knowledge [structure, properties, processing, and behavior] in order to develop, prepare, modify, and apply materials to specific needs.(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defined by a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study, MSE involves the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relating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to their properties and uses.(g) The term properties describes the behavior of materials when subjected to some external force of condition.1-2: Steel, wood and stone.1-3: Engineering plastics are those plastics and polymeric compositions for which well-defined properties are available such that engineering rather than empirical [trial and error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products that require definite and predictable performance in structure applications over a substantial temperature range.Polycarbonates and acetals.General-purpose plastics do not possess the properties to carry heavy loads bur serve as packaging, upholstery, and so on.Polystyrene and vinyl.1-4: (a) Synthesis involves transforming the atoms and molecules of gases, liquids, and solid elements by chemical and physical means to form other, solid materials.(b) Although it also deals with atoms and molecules, materials processing “includes co ntrol of structure at higher levels of aggregation and may sometimes have an engineering aspect”.(c) Bulk materials are the products of synthesis, materials extraction, refinement, and processing.(d) Components include fears, electrical wires, screws, nuts, jet engine turbine blades, brackets, levers, and the thousands of constituent parts that go into many products and systems.(e) Devices, which include microprocessors, resistors, switches, and heating elements, are usually more complex than components and are designed to serve a specific purpose.(f) Products are individual units, such as roller-blade skates, television sets, chairs, and telephones.(e) Systems are an aggregate of products, components, and devices.1-5: Actually they are one thing. The new-generation engineering materials are often designed materials; they have been engineered to provide designated properties. In other words, instead of selecting from a list of available materials, designers may specify the desired properties for their needs and then rely on materials engineers and technologists to create materials to suit the need.1-6: The life cycle analysis of products can determine their impact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LCA looks at all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a product by making an inventory of the inputs and outputs.A life cycle inventory is a listing of raw materials, bulk materials, gas emissions, product waste, recyclables, and so on.The aim of LCA is to determine their impact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1-7: Extracting raw materials;Creating bulk materials, components, and devices;Manufacturing engineered materials;Fabricating products and systems;Service of products and systems;Recycling/disposing of used products and systems.1-8: Smart materials are materials designed to mimic biological organisms.Nitinol, electrorheological and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 and piezoelectric materials.1-9: It is a new method developed to produce materials that blend synthesis with processing by beginning with one of the chemical agents already in the form of its final shape.1-10: Mimic is to look or behave like something else. So biomimicking is to look or behave like other living tissues.Biologically inspired materials are materials that have the ability to: (1) self-assemble, (2) self-heal, (3) morph or change shape in response to stress, (4) change color, etc.1-11: The studies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udy of forces in a materials system), durability, and engineering design.1-12: Designing for disassembly places recycling at the beginning of design stage of the materials cycl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recycling. Designing for assembly consider repair issues early in the design stage and make repairs less costly. When a machine or a set is much easier to assemble, customers may fix it rather than tossing them out if it is broken.1-14: If a product is designed for disassembly, this product can be broken into components for easy soring prior to recycling when its life is over. Today, LCA has caught much more attention than before, the most important phase between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LCA is recycling. If this step is well carried out, then the whole cycle will become reality.1-15: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re practices that ensure we do not pollute and we make the best use of our natural resources. Green manufacturing, a major global effort, seeks to make all phases of the materials cycl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ereby placing the least amount of stress on the delicate balance of nature.1-16: The systems approach places the materials engineers and technologists together with the design engineers, technicians, manufacturing engineers, plus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s and even marketing personnel. Using this method can ensure that appropriate safeguards are implement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present and future human generations.1-17: Placing recycling at the beginning or design stage of the materials cycle can ensure that waste going into municipal landfills will be minimized.1-18: Yes, it is a matter of cost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But there are some other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such as availability, processability, quality, performance, consumer acceptance.1-19: To ensure that waste going into municipal landfills will be minimized.1-20: They consume huge quantity of resources and are not degradable.1-21: Metallics, polymerics, ceramics, composites and others.1-22: Metals: A type of solid mineral substance that is usually hard and shiny and that heat and electricity can travel through, for example tin, iron and lead.Alloys: A metal that is formed by mixing two types of metal together, of by mixing metal with another substance.Powdered metals:1-23: Ferrous, nonferrous, powdered metal metallic nanotubes.1-24: Ferrous: Iron, steel, cast iron.Nonferrous: Aluminum, tin, zinc, magnesium, copper, gold, gold.1-25: Producing small particles, compacting, sintering.1-26: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not using pure metals----they may be too hard or too soft, or they may be too costly because of their scarcity----but the key factor normally is that the desired property sought in engineering requires a blending of metals and elements.1-27: Polymer: A natural or artificial substance consisting of large molecules that are made from combinations of small simple molecules.Polymeric: Something that is related to polymer.Monomer: A molecule that can be bonded to other identical molecules to form a polymer. 1-28: Polymerization: The act of combining, or making units of a chemical combine, making a polymer.1-29: Plastic means easily formed into different shapes.1-30: Thermosets: Vulcanized rubber, epoxies, polyester resin.Thermoplastics: Polyethylene, polypropylene, polycarbonate, polystyrene.1-31: 猜测TPs是thermoplastics,可是thermosetting plastics的缩写难道是TSPs?傻傻分不清。
工程材料基础知识课后习题答案
⼯程材料基础知识课后习题答案第⼀章⼯程材料基础知识参考答案1.⾦属材料的⼒学性能指标有哪些?各⽤什么符号表⽰?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常⽤的⼒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
强度是指⾦属材料在静荷作⽤下抵抗破坏(过量塑性变形或断裂)的性能。
强度常⽤材料单位⾯积所能承受载荷的最⼤能⼒(即应⼒σ,单位为Mpa)表⽰。
塑性是指⾦属材料在载荷作⽤下,产⽣塑性变形(永久变形)⽽不被破坏的能⼒。
⾦属塑性常⽤伸长率δ和断⾯收缩率ψ来表⽰: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是⼀个综合的物理量。
常⽤的硬度指标有布⽒硬度(HBS、HBW)、洛⽒硬度(HRA、HRB、HRC等)和维⽒硬度(HV)。
以很⼤速度作⽤于机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属在冲击载荷作⽤下抵抗破坏的能⼒叫做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的常⽤指标为冲击韧度,⽤符号αk表⽰。
疲劳强度是指⾦属材料在⽆限多次交变载荷作⽤下⽽不破坏的最⼤应⼒称为疲劳强度或疲劳极限。
疲劳强度⽤σ–1表⽰,单位为MPa。
2.对某零件有⼒学性能要求时,⼀般可在其设计图上提出硬度技术要求⽽不是强度或塑性要求,这是为什么?答:这是由它们的定义、性质和测量⽅法决定的。
硬度是⼀个表征材料性能的综合性指标,表⽰材料表⾯局部区域内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同时硬度的测量操作简单,不破坏零件,⽽强度和塑性的测量操作复杂且破坏零件,所以实际⽣产中,在零件设计图或⼯艺卡上⼀般提出硬度技术要求⽽不提强度或塑性值。
3.⽐较布⽒、洛⽒、维⽒硬度的测量原理及应⽤范围。
答:(1)布⽒硬度测量原理:采⽤直径为D的球形压头,以相应的试验⼒F压⼊材料的表⾯,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读数显微镜测量残余压痕平均直径d,⽤球冠形压痕单位表⾯积上所受的压⼒表⽰硬度值。
实际测量可通过测出d值后查表获得硬度值。
布⽒硬度测量范围:⽤于原材料与半成品硬度测量,可⽤于测量铸铁;⾮铁⾦属(有⾊⾦属)、硬度较低的钢(如退⽕、正⽕、调质处理的钢)(2)洛⽒硬度测量原理:⽤⾦刚⽯圆锥或淬⽕钢球压头,在试验压⼒F 的作⽤下,将压头压⼊材料表⾯,保持规定时间后,去除主试验⼒,保持初始试验⼒,⽤残余压痕深度增量计算硬度值,实际测量时,可通过试验机的表盘直接读出洛⽒硬度的数值。
最新工程材料课后作业及答案
工程材料课后作业及答案作业:第一章1 解释概念晶体结构:构成晶体的基元在三维空间的具体的规律排列方式。
固溶体:溶质原子完全溶于固态溶剂中,并能保持溶剂元素的晶格类型的合金相。
点缺陷: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尺寸很小,约为几个原子间距,又称零维缺陷。
线缺陷:各种类型的位错,是指晶体中的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相界、孪晶界、表面和层错都属于面缺陷。
离子键:由于正离子和负离子间的库仑引力而形成的。
共价键:共用价电子对产生的结合键叫共价键。
金属键: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成为正离子,与公有化的自由电子间产生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
这种结合力就叫做金属键。
空间点阵: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简称点阵。
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粒间界,简称晶界。
位错:晶体中的原子发生的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2 实际晶体中存在哪几类缺陷。
P32(9)点缺陷包括空位,置换原子和间隙原子;线缺陷主要由位错组成,包括刃位错和螺位错;面缺陷包括外表面、相界、晶界、孪晶界和堆垛层错。
3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几种?α-Fe、γ-Fe、Al、Cu、Ni、Cr、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体心立方:α-Fe、Cr、V面心立方:γ-Fe、Al、Cu、Ni密排六方:Mg、Zn第二章1 理解下列术语和基本概念:组织组成物:显微组织中独立的组成部分。
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相同的晶体结构,成分和性能均一,并由相界隔开的组成部分。
碳钢:0.0218%< w(C)≤2.11%的铁碳合金。
铸铁: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铁素体:碳固溶于α-Fe(或δ-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γ相常称奥氏体, 用符号 A或γ表示, 是碳在γ-Fe 中的间隙固溶体, 呈面心立方晶格。
渗碳体:Fe与C的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通常称为渗碳体。
工程材料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
工程材料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西安工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设计拖拉机缸盖螺钉时应选用的强度指标为()。
参考答案:σ0.22.在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是()。
参考答案:交变载荷3.测试组织粗大的灰铸铁硬度,应选用()参考答案:布氏硬度4.使用金刚石压头的是()参考答案:维氏硬度5.洛氏硬度标尺使用的压头是()。
参考答案:硬质合金球第二章测试1.金属材料的结合键都是金属键。
()参考答案:错2.因为晶体与非晶体在结构上不存在共同点,所以晶体与非晶体是不可互相转化的。
()参考答案:错3.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
()参考答案:对4.一个晶面指数是指晶体中的某一个晶面。
()参考答案:错5.金属多晶体是指由许多结晶方向相同的多晶体组成。
()错第三章测试1.人工降雨是增加了水汽的非自发形核。
()参考答案:对2.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参考答案:对3.凡是由液态金属冷却结晶的过程都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先形核,形核停止后发生长大,最后使晶粒充满整个容积。
()参考答案:错4.所有合金的结晶都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进行的。
()参考答案:错5.非共晶成分合金在结晶时,剩余液相的成分是不断变化的。
()对第四章测试1.能使单晶体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为()。
参考答案:切应力2.冷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将发生再结晶,这种转变是()。
参考答案:只有晶粒形状大小的变化,而无晶格的变化;3.金属晶体中的()越多,其滑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参考答案:滑移系4.零件中的流线应与其工作时所受到的()方向一致。
参考答案:最大拉应力5.面心立方晶格的晶体在受力时的滑移方向为()。
参考答案:<110>第五章测试1.热处理后材料的性能会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经过不同的加热与冷却后,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对2.A1线以下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参考答案:对3.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中,由上至下依次是珠光体转变区、贝氏体转变区和马氏体转变区。
材料工程基础第一章部分讲解及课后答案
x x( ) y y ( ) z z ( )
dx d dy u y u y ( x, y , z , ) d dz u z u z ( x, y , z , ) d u x u x ( x, y , z , )
速 度
dr u u ( r , ) d 或 u ( x( ), y ( ), z ( ), )
uy
u y y
uz
u y z
2 b 2 y b 2
duz u z u u u ux z u y z uz z 0 d x y z dx dy dz 由 u x ax 2 , u y by 2 , uz 0 d d d
d x y z du u u u u z z ux z u y z uz z 0 az d x y z
dx 2x ux ; 1 d
2
u y
ux
u y
uy
u y
uz
u y
6y 1 2
u
x
0; yz yz 2e 2 yz yz 2e 2 yz z; 2 yz y; 2
y z e 2e y z e e uz 2e
uy e
1-2设流体运动的欧拉描述为 ux ax , uy by , uz 0, 试求流体运 动加速度的欧拉描述和拉格朗日描述(a+b=0)
2 y (a, b, c, ) 2 u (a, b, c, ) a z ( a , b, c , ) z 2 z (a, b, c, ) 2
a y (a, b, c, )
工程材料习题(1-3)章答案
不适用于退火和正火及整体淬火工件。
1、布氏硬度 适用于退火和正火态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 属工件 不适用于淬火态的碳素钢和合金钢及铜合 金工件。 2、洛氏硬度 适用于淬火态的碳素钢和合金钢工件, 不适用于表面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的工件。 3、维氏硬度 适用于表面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的工件, 不适用于退火和正火及整体淬火工件。
5、晶粒 p11
晶粒---每个小晶体具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外形。
2-2、何谓空间点阵、晶格、晶体结构和晶胞? 常用金属的晶体结构是什么?划出其晶胞, 并分别计算起原子半径、配位数和致密度?
1、空间点阵 p9
空间点阵---为了便于分析各种晶体中的原子 排列及几何形状,通常把晶体中的原子假想为 几何结点,并用直线从其中心连接起来,使之 构成一个空间格子。
如铁在结晶之后继续冷却时,会发生结构的 变化,从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 δ-Fe 1394℃ γ-Fe 921℃ α-Fe 。
2-5、在实际晶体中存在着哪几类缺陷? 答:在实际晶体中存在着: 点缺陷(空位、溶质原子) 2、线缺陷(位错: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3、面缺陷(晶界、亚晶界等)
2-10、为什么金属结晶时一定要有过冷度? 冷却速度与过冷度的关系是什么? p15
2-13、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细化 晶粒方法有哪些? p17
答:
在一般情况下,晶粒愈小,则金属的强度.塑 性和韧性愈好.
细化晶粒是提高金属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晶粒愈细,强度和硬度愈高,同时塑性韧性 愈好。
细化晶粒方法有:
增大过冷度; 2.变质处理; 3.附加振 动或搅动等方法;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2、晶格 p9 晶格---这种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式的空间 格子。 3、晶胞 p9~10 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 4、常用金属的晶体结构有:
工程材料完整答案
复习题(材料成形)第一篇工程材料一、判断题(对的在题前的括号中打“√”,错的打“×”)()1. 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细。
√()2. 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3. 奥氏体的晶粒大小除了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外,还与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及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有关。
√()4.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中的碳的质量分数量。
√()5. 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6. 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愈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的量愈多。
√()7. 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8. 同一钢材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
×()9. 感应加热时的淬硬层深度主要取决于电流频率。
频率愈高,则淬硬层愈浅。
√()10. 钢的表面淬火和表面化学热处理,本质上都是为了改变表面的成分和组织,从而提高其表面性能。
×()11. 钢的含碳量越高,则其淬火加热温度越高。
×()12. 金属多晶体是由许多内部晶格位向相同,而相互间位向不同的小晶体组成的。
√()13. 因为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所以实际应用的金属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14. 晶胞是从晶格中任意截取的一个小单元。
√()15.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16.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高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17.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铸成薄件的晶粒比铸成厚件的晶粒更细。
√()18.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浇注时采用振动的铸件晶粒比不采用振动的铸件晶粒更细。
√()19. 铸造合金常用共晶或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要进行塑性变形的合金常用具有单相固溶体成分的合金。
√()20. 合金中的固溶体一般说塑性较好,而金属化合物的硬度较高。
河南理工材料导论前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河南理工材料导论前三章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问答题1、什么叫材料?材料必须具备的几个要点是什么?简述人类所使用材料的演变过程。
请问:材料就是人们用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器件和构件的物质。
材料必须具有以下几个要点:①一定的组成和配比。
制品的使用性能主要取决于组成的化学物质(主要成分)及各成分(主要成分与次要成分)之间的配比。
②成型加工性。
即为存有一定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③形状保持性。
即以一定的形状出现,并在该形状下使用。
④经济性。
即质优价廉,富有竞争性,乐于为社会和人们接受。
⑤回收和再生性。
材料应为绿色产品,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应满足已经确定的社会规范、法律等。
在原料的生产、材料的制造、施工、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理等环节,都应对维护健康、保护环境负责。
人类所采用材料的演进过程也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具体内容如下:旧石器(250万年前)→新石器(1万年前)→陶器→青铜器公元5000年前)→钢铁(公元1400年前)→制备材料(近200年,经历蒸汽机、电、原子能、计算机4次革命)→新型材料(现在的信息技术)。
2、材料如何进行分类?请问:按化学组元分,可以分成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
按状态分后,可以分成单晶、多晶质、非晶态、复合材料。
按物理性质分后,可以分成高强度、高温、逊于软、导电、绝缘、磁性、透光、半导体材料。
按物理效应分后,可以分成压电、热电、铁电、光电、电光、声光、磁光、激光材料。
按用途分,可分为建筑、结构、研磨、耐火、耐酸、电工、电子、光学、感光、包装材料。
3、材料在现代社会中存有哪些关键促进作用?答:材料在现代社会中对新技术和高技术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没有新材料就没有发展高新技术的物质基础,因此,所有工业发达国家都把新型材料的研究放在特别重要地位。
例如新型材料可用作敏感元件。
新型无机材料以及它所具有的全失电、压电、半导、磁性能及对外界环境产生的敏感反应等,使它可用作制造稳定可靠的敏感元件或感应器。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材料与人类1.为什么说材料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材料是一切文明和科学的基础,材料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使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存在着紧密而有机的联系。
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利用,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给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2.什么是材料的单向循环?什么是材料的双向循环?两者的差别是什么?物质单向运动模式:“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使用-废物丢弃”双向循环模式:以仿效自然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模式,建立起废物能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循环,多产品共生的工业模式,即所谓的双向循环模式(或理论意义上的闭合循环模式)。
差别:单向循环必然带来地球有限资源的紧缺和破坏,同时带来能源浪费,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
无害循环:流程性材料生产中,如果一个过程的输出变为另一个过程的输入,即一个过程的废物变成另一个过程的原料,并且经过研究真正达到多种过程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闭合的产业“网”、“链”,达到了清洁生产。
3.什么是生态环境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是指同时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和最佳环境协调性能的一大类材料。
这类材料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化和可循环利用,而且要求在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利用的整个寿命周期中,都必须具有与环境的协调共存性。
因此,所谓环境材料,实质是赋予传统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特别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它是材料工作者在环境意识指导下,或开发新型材料,或改进、改造传统材料,任何一种材料只要经过改造达到节约资源并与环境协调共存的要求,它就应被视为环境材料。
4.为什么说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是密不可分的系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材料科学部分主要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即集中了解材料的本质,提出有关的理论和描述,说明材料结构是如何与其成分、性能以及行为相联系的。
而另一方面,与此相对应,材料工程部分是在上述结构-性能关系的基础上,设计材料的组织结构并在工程上得以实施与保证,产生预定的种种性能,即涉及到对基础科学和经验知识的综合、运用,以便发展、制备、改善和使用材料,满足具体要求。
第一章工程材料课后习题
第一章 绪 论
题号 页码
1-3 (1)
1-4 (1)
(也可通过左侧题号书签直接查找题目与解)
1-3 图示矩形截面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截面顶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max σ=100MPa ,底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
试问杆件横截面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图中之C 点为截面形心。
题1-3图
解:由题图所示正应力分布可以看出,该杆横截面上存在轴力N F 和弯矩z M ,其大小分别为
200kN N 10002m)0400m 1000()m
N 10100(2121526max N =×=××××==
...A σF m kN 333m N 10333m)1000(N)10200(6
161)32(33N N ⋅=⋅×=×××==−=...h F h h F M z
1-4 板件的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试求棱边AB 与AD 的平均正应变以及A 点处直角BAD 的切应变。
题1-4图
解:平均正应变为 3-31000.1m
100.0m 100.1−×=×==x AB εε
331000.2m 100.0m 102.0−−×=×==y AD εε 由转角 rad 100020.100m
m 102033−−×=×=..αAD rad 100010.100m m 101033−−×=×=..αAB
得A 点处直角BAD 的切应变为
rad 100013−×=−==.ααAB AD BAD A γγ。
(完整版)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以下名词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那么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那么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位错.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那么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晶界和亚晶界.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局部晶体相对于另一局部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滑移局部与未滑移局部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局部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似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那么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那么排列的结晶核心.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外表所形成的晶核.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参加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升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参加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a -Fe、丫- 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a— 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丫一Fe、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晶体中配位数和致密度越大,那么晶体中原子排列越紧密.4.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有什么不同答:晶向是指晶格中各种原子列的位向,用晶向指数来表示,形式为uvw ;晶面是指晶格中不同方位上的原子面,用晶面指数来表示,形式为hkl.5.实际晶体中的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答:如果金属中无晶体缺陷时,通过理论计算具有极高的强度,随着晶体中缺陷的增加,金属的强度迅速下降,当缺陷增加到一定值后,金属的强度又随晶体缺陷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无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都会造成晶格崎变,从而使晶体强度增加.同时晶体缺陷的存在还会增加金属的电阻,降低金属的抗腐蚀性能.6.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由于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7.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答:①冷却速度越大,那么过冷度也越大.②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那么晶体内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加快, 加速结晶过程的进行,但当冷速到达一定值以后那么结晶过程将减慢,由于这时原子的扩散水平减弱.③过冷度增大,A F大,结晶驱动力大,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大,且N的增加比G增加得快,提高了N与G的比值,晶粒变细,但过冷度过大,对晶粒细化不利,结晶发生困难.8.金属结晶的根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①金属结晶的根本规律是形核和核长大.②受到过冷度的影响,随着过冷度的增大,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都增大,但形成率的增长比成长率的增长快;同时外来难熔杂质以及振动和搅拌的方法也第2页共50页会增大形核率.9.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举措限制晶粒大小在生产中如何应用变质处理答:①采用的方法:变质处理,钢模铸造以及在砂模中加冷铁以加快冷却速度的方法来限制晶粒大小.②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 特意参加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升了形核率,细化晶粒.③机械振动、搅拌.第二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1.解释以下名词:加工硬化、回复、再结晶、热加工、冷加工.答: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迅速增加;塑性、韧性迅速下降的现象.回复:为了消除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将变形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以使其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在加热温度较低时,原子的活动水平不大,这时金属的晶粒大小和形状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在晶内发生点缺陷的消失以及位错的迁移等变化,因此,这时金属的强度、硬度和塑性等机械性能变化不大,而只是使内应力及电阻率等性能显著降低.此阶段为回复阶段.再结晶: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原子也具有较大的活动水平,使晶粒的外形开始变化.从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晶格类型相同,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热加工: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一定温度进行压力加工.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压力加工.2.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加工硬化在金属加工中有什么利弊答:①随着变形的增加,晶粒逐渐被拉长,直至破碎,这样使各晶粒都破碎成细碎的亚晶粒,变形愈大, 晶粒破碎的程度愈大, 这样使位错密度显著增加;同时细碎的亚晶粒也随着晶粒的拉长而被拉长.因此,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由于晶粒破碎和位错密度的增加,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将迅速增大,即强度和硬度显著提升,而塑性和韧性下降产生所谓“加工硬化〞现象.②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会给金属的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如钢板在冷轧过程中会越轧越硬,以致最后轧不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加工硬化现象,来提升金属强度和硬度,如冷拔高强度钢丝就是利用冷加工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来提升钢丝的强度的.加工硬化也是某些压力加工工艺能够实现的重要因素.如冷拉钢丝拉过模孔的局部,由于发生了加工硬化,不再继续变形而使变形转移到尚未拉过模孔的部分,这样钢丝才可以继续通过模孔而成形.3.划分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答:主要是再结晶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压力加工为冷加工,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反之为热加工,产生的加工硬化现象被再结晶所消除.4.与冷加工比拟,热加工给金属件带来的益处有哪些答:(1)通过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中的气孔焊合,从而使其致密度得以提升.(2)通过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中的枝晶和柱状晶破碎,从而使晶粒细化,机械性能提升.(3)通过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中的枝晶偏析和非金属夹杂分布发生改变,使它们沿着变形的方向细碎拉长,形成热压力加工“纤维组织〞(流线),使纵向的强度、塑性和韧性显著大于横向.如果合理利用热加工流线,尽量使流线与零件工作时承受的最大拉应力方向一致,而与外加切应力或冲击力相垂直,可提升零件使用寿命.5.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答:晶界是阻碍位错运动的,而各晶粒位向不同,互相约束,也阻碍晶粒的变形.因此,金属的晶粒愈细,其晶界总面积愈大,每个晶粒周围不同取向的晶粒数便愈多,对塑性变形的抗力也愈大.因此,金属的晶粒愈细强度愈高.同时晶粒愈细,金属单位体积中的晶粒数便越多,变形时同样的变形量便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中发生,产生较均匀的变形, 而不致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引起裂纹的过早产生和开展.因此,塑性,韧性也越好.6.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发生什么变化答:①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如纵向的强度和塑性远大于横向等;②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即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显著提升,而塑性和韧性下降;③ 织构现象的产生,即随着变形的发生, 不仅金属中的晶粒会被破碎拉长,而且各晶粒的晶格位向也会沿着变形的方向同时发生转动,转动结果金属中每个晶粒的晶格位向趋于大体一致,产生织构现象;④冷压力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各局部的变形不均匀或晶粒内各局部和各晶粒间的变形不均匀,金属内部会形成剩余的内应力,这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利的,会引起零件尺寸不稳定.7.分析加工硬化对金属材料的强化作用答:随着塑性变形的进行,位错密度不断增加,因此位错在运动时的相互交割、位错缠结加剧,使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大,引起变形抗力的增加.这样,金属的塑性变形就变得困难,要继续变形就必须增大外力,因此提升了金属的强度.8.金属鸨、铁、铅、锡的熔点分别为3380C、1538C、327C、232 C ,试计算这些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并分析鸨和铁在1100c下的加工、铅和锡在室温(20C)下的加工各为何种加工答:T 再=0.4T 熔;鸨T 再=[0.4* (3380+273)卜273=1188.2 C ;铁T 再=[0.4* (1538+273) ]-273=451.4 C ;铅T 再=[0.4* (327+273) ]-273=-33 C ;锡T 再=[0.4* (232+273)卜273=-71 C .由于鸨T 再为1188.2 C> 1100C,因此属于热加工;铁T再为451.4CV 1100C,因此属于冷加工;铅T再为-33CV20C,属于冷加工;锡T再为-71V20C,属于冷加工.9.在制造齿轮时,有时采用喷丸法(即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外表上)使齿面得以强化.试分析强化原因.答:高速金属丸喷射到零件外表上,使工件外表层产生塑性变形,形成一定厚度的加工硬化层,使齿面的强度、硬度升高.第三章合金的结构与二元状态图1.解释以下名词:合金,组元,相,相图;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比重偏析;固溶强化, 弥散强化.答:合金:通过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将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称为合金.组元:组成合金的最根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相:在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局部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局部,均称之为相.相图:用来表示合金系中各个合金的结晶过程的简明图解称为相图.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后形成的固相的晶格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的相同,这种相称为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具有金属性质的新相,称为金属间化合物.它的晶体结构不同于任一组元,用分子式来表示其组成.机械混合物:合金的组织由不同的相以不同的比例机械的混合在一起,称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实际生产中,合金冷却速度快,原子扩散不充分,使得先结晶出来的固溶体合金含高熔点组元较多,后结晶含低熔点组元较多,这种在晶粒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枝晶偏析.比重偏析:比重偏析是由组成相与溶液之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如果先共晶相与溶液之间的密度差异较大,那么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凝固时,先共晶相便会在液体中上浮或下沉,从而导致结晶后铸件上下局部的化学成分不一致,产生比重偏析.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合金中以固溶体为主再有适量的金属间化合物弥散分布,会提升合金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这种强化方式为弥散强化.2.指出以下名词的主要区别:1〕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答: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代替溶剂晶格结点上的一局部原子而组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填充在溶剂晶格的间隙中形成的固溶体,即间隙固溶体.2〕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相组成物:合金的根本组成相.组织组成物:合金显微组织中的独立组成局部.3.以下元素在a -Fe中形成哪几种固溶体Si、C、N、Cr、Mn答:Si、Cr、Mn形成置换固溶体;C、N形成间隙固溶体.4.试述固溶强化、加工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并说明三者的区别.答:固溶强化:溶质原子溶入后,要引起溶剂金属的晶格产生畸变,进而位错运动时受到阻力增大.弥散强化:金属化合物本身有很高的硬度,因此合金中以固溶体为基体再有适量的金属间化合物均匀细小弥散分布时,会提升合金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这种用金属间化合物来强化合金的方式为弥散强化.加工强化:通过产生塑性变形来增大位错密度,从而增大位错运动阻力, 引起塑性变形抗力的增加, 提升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区别: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都是利用合金的组成相来强化合金,固溶强化是通过产生晶格畸变,使位错运动阻力增大来强化合金;弥散强化是利用金属化合物本身的高强度和硬度来强化合金;而加工强化是通过力的作用产生塑性变形,增大位错密度以增大位错运动阻力来强化合金;三者相比,通过固溶强化得到的强度、硬度最低,但塑性、韧性最好,加工强化得到的强度、硬度最高,但塑韧性最差,弥散强化介于两者之间.5.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主要差异答:在结构上: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的结构相同,而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不同于组成它的任一组元,它是以分子式来表示其组成.在性能上:形成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都能强化合金,但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比金属间化合物低, 塑性、韧性比金属间化合物好,也就是固溶体有更好的综合机械性能.6.何谓共晶反响、包晶反响和共析反响式比拟这三种反响的异同点.答:共晶反响:指一定成分的液体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成分和晶格均不相同的两种晶体的反响.包晶反响:指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外一种固相的反响过程.共析反响:由特定成分的单相固态合金,在恒定的温度下,分解成两个新的,具有一定晶体结构的固相的反响.共同点:反响都是在恒温下发生,反响物和产物都是具有特定成分的相,都处于三相平衡状态.不同点:共晶反响是一种液相在恒温下生成两种固相的反响;共析反响是一种固相在恒温下生成两种固相的反响;而包晶反响是一种液相与一种固相在恒温下生成另一种固相的反响.7.二元合金相图表达了合金的哪些关系答:二元合金相图表达了合金的状态与温度和成分之间的关系.8.在二元合金相图中应用杠杆定律可以计算什么答:应用杠杆定律可以计算合金相互平衡两相的成分和相对含量.9.A(熔点600C)与B(500C)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300c时A溶于B的最大溶解度为30% ,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300c时,含40% B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响.现要求:1)作出A-B合金相图;2)分析20% A,45%A,80%A等合金的结晶过程,并确定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相对量.(2)20%A合金如图①:合金在1点以上全部为液相,当冷至1点时,开始从液相中析出“固溶体,至2点结束,2〜3点之间合金全部由a固溶体所组成,但当合金冷到3点以下,由于固溶体a的浓度超过了它的溶解度限度,于是从固溶体a中析出二次相A,因此最终显微组织:a +An相组成物:a +AA= (90-80/90) *100%=11%a =1-A%=89%45%A合金如图②:合金在1点以上全部为液相,冷至1点时开始从液相中析出a固溶体,此时液相线成分沿线BE变化,固相线成分沿BD线变化,当冷至2点时,液相线成分到达E点,发生共晶反响,形成(A+a)共晶体,合金自2点冷至室温过程中,自中析出二次相An,因而合金②室温组织:A n + a +(A+ a )相组成物:A+ a组织:An= (70-55) /70*100%=21% a =1- An =79%A+ a = (70-55) /(70-40) *100%=50%相:A= (90-55) /90*100%=50% a =1-A%=50%80%A合金如图③:合金在1点以上全部为液相, 冷至1点时开始从液相中析出A,此时液相线成分沿AE线变化, 冷至2点时,液相线成分到达点,发生共晶反响,形成(A+ a)共晶体,因而合金③的室温组织:A+ (A+ a ) 相组成物:A+ a组织:A= (40-20) /40*100%=50% A+ a =1-A%=50%相:A= (90-20) /90*100%=78% a =1-A%=22%10.某合金相图如下图.1)试标注①一④空白区域中存在相的名称;2)指出此相图包括哪几种转变类型;3)说明合金I的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答:(1)①:L+丫②:丫+ B ③:B+( a + B )④:0 + an(2)匀晶转变;共析转变(3)合金①在1点以上全部为液相,冷至1点时开始从液相中析出丫固溶体至2点结束,2〜3点之间合金全部由T固溶体所组成,3点以下,开始从T固溶体中析出a固溶体,冷至4点时合金全部由a固溶体所组成,4〜5之间全部由a固溶体所组成,冷到5 点以下,由于a 固溶体的浓度超过了它的溶解度限度,从a中析出第二相B固溶体,最终得到室稳下的显微组织:a + B n11.有形状、尺寸相同的两个Cu-Ni合金铸件,一个含90% Ni ,另一个含50% Ni,铸后自然冷却,问哪个铸件的偏析较严重答:含50% Ni的Cu-Ni合金铸件偏析较严重.在实际冷却过程中,由于冷速较快,使得先结晶局部含高熔点组元多,后结晶局部含低熔点组元多,由于含50% Ni的Cu-Ni合金铸件固相线与液相线范围比含90% Ni铸件宽,因此它所造成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要比含90% Ni 的Cu-Ni合金铸件严重.第四章铁碳合金1.何谓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试画出纯铁的结晶冷却曲线和晶体结构变化图答:由于条件〔温度或压力〕变化引起金属晶体结构的转变,称同素异构转变.S4 3210987 654321时间2.为什么丫-Fe和a-Fe的比容不同一块质量一定的铁发生〔丫-Fe - a-Fe 〕转变时, 其体积如何变化答:由于丫-Fe和a-Fe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不同,丫-Fe的致密度为74%,a-Fe的致密度为68%,因此一块质量一定的铁发生〔丫-Fe - a -Fe 〕转变时体积将发生膨胀.3.何谓铁素体〔F〕,奥氏体〔A〕,渗碳体〔FesC〕,珠光体〔P〕,莱氏体〔Ld〕 ?它们的结构、组织形态、性能等各有何特点答:铁素体〔F〕:铁素体是碳在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由于碳在Fe中的溶解度、很小,它的性能与纯铁相近.塑性、韧性好,强度、第11页共50页硬度低.它在钢中一般呈块状或片状.奥氏体〔A〕:奥氏体是碳在片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因其品格间隙尺寸较大,故碳在Fe中的溶解度较大.有很好的塑性.渗碳体〔FesC〕: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复杂品格的间隙化合物.渗碳体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塑性很差,延伸率接近于零.在钢中以片状存在或网络状存在于晶界.在莱氏体中为连续的基体,有时呈鱼骨状.珠光体〔P〕: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铁素体和渗碳体呈层片状.珠光体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较差.莱氏体〔Ld〕: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在莱氏体中,渗碳体是连续分布的相,奥氏体呈颗粒状分布在渗碳体基体上.由于渗碳体很脆,所以莱氏体是塑性很差的组织.4.Fe-FesC合金相图有何作用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又有何局限性答:①碳钢和铸铁都是铁碳合金,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的重要工具,了解与掌握铁碳合金相图,对于钢铁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各种热加工工艺的制订以及工艺废品原因的分析等方面都有重要指导意义.②为选材提供成分依据:F Fe3c相图描述了铁碳合金的组织随含碳量的变化规律, 合金的性能决定于合金的组织,这样根据零件的性能要求来选择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为制定热加工工艺提供依据:对铸造,根据相图可以找出不同成分的钢或铸铁的熔点,确定铸造温度;根据相图上液相线和固相线间距离估计铸造性能的好坏. 对于锻造:根据相图可以确定锻造温度.对焊接: 根据相图来分析碳钢焊缝组织,并用适当热处理方法来减轻或消除组织不均匀性;对热处理:F Fe3c相图更为重要,如退火、正火、淬火的加热温度都要参考铁碳相图加以选择.③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的速度得到的,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5.画出Fe-Fe s C 相图,指出图中S、C、E、P、N、G 及GS、SE、PQ、PSK 各点、线的意义,并标出各相区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V1段.口1 0. Q. b 1. 2.0 2,143.0i. 0 4. 355 自.6. 69+ C的FeSC 1539140012001UQQHDU600C:共晶点1148c 4.30%C,在这一点上发生共晶转变,反响式:Lc A E Fe a C ,当冷到1148c时具有C点成分的液体中同时结晶出具有E点成分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莱氏体Le A E Fe3CE: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1148c2.11%CG:Fe Fe同素异构转变点〔A3〕912C 0%CH: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为1495c 0.09%CJ:包品转变点1495c 0.17%C在这一点上发生包品转变,反响式:L BH A J当冷却到1495c时具有B点成分的液相与具有H点成分的固相6反响生成具有J 点成分的周相AN:FeFe同素异构转变点〔A4〕1394c 0%CP: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0.0218%C 727cS:共析点727c 0.77%C在这一点上发生共析转变,反响式:A s F p Fe3C ,当冷却到727c时从具有S点成分的奥氏体中同时析出具有P点成分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一一珠光体P 〔F p Fe3C〕ES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又称Acm温度线,随温度的降低,碳在奥化体中的溶解度减少,多余的碳以Fe3c形式析出,所以具有0.77%〜2.11%C的钢冷却到Acm线与PSK线之间时的组织A Fe3C n ,从A中析出的Fe3c称为二次渗碳体.GS线:不同含碳量的奥氏体冷却时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称A3线,GP线那么是铁素体析出的终了线,所以GSP区的显微组织是F AoPQ线: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降低,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减少, 多余的碳以Fe3c形式析出,从F中析出的Fe3c称为三次渗碳体Fe s Cw ,由于铁素体含碳很少,析出的FesCw很少,一般忽略,认为从727c冷却到室温的显微组织不变.PSK线:共析转变线,在这条线上发生共析转变A S F P Fe s C ,产物〔P〕珠光体,含碳量在0.02〜6.69%的铁碳合金冷却到727c时都有共析转变发生.6.简述Fe-Fe^C相图中三个根本反响:包晶反响,共晶反响及共析反响,写出反响式,标出含碳量及温度.答:共析反响:冷却到727c时具有S点成分的奥氏体中同时析出具有P点成分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Y 0.8 727?F0.02+Fe3c6.69包品反响:冷却到1495c时具有B点成分的液相与具有H点成分的固相6反响生成具有J 点成分的固相Ao L0.5+ 6 0.11495? Y 0.16共晶反响:1148c时具有C点成分的液体中同时结晶出具有E点成分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L4.3 1147?2 2.14+ F63C6.697.何谓碳素钢何谓白口铁两者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有何差异答:碳素钢:含有0.02%~2.14%C的铁碳合金.白口铁:含大于2.14%C的铁碳合金.碳素钢中亚共析钢的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所组成,其中珠光体中的渗碳体以细片状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珠光体的含量增加,那么钢的强度、硬度增力口,塑性、韧性降低.当含碳量到达0.8%时就是珠光体的性能.过共析钢组织由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所组成,含碳量接近 1.0%时,强度到达最大值,含碳量继续增加,强度下降.由于二次渗碳体在晶界形成连续的网络,导致钢的脆性增加.白口铁中由于其组织中存在大量的渗碳体,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脆性,难以切削加工.8.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组织有何特点和异同点.答:亚共析钢的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所组成.其中铁素体呈块状.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体呈片状分布.共析钢的组织由珠光体所组成.过共析钢的组织由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所组成,其中二次。
工程材料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和结晶晶格: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子叫做晶格晶胞:是表示晶格几何特征的最基本单位。
晶格常数:晶胞各掕边的尺寸abc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总是低于理论温度结晶温度的,这种现象叫做过冷现象。
两者的温度差值被称为过冷度变质处理:有意地向液态金属中加入某些及结构相近的高熔点杂质,就可以依靠非自发形核,提高形核率,使晶粒细化。
位错:在晶格中,发生一列或者几列原子由规律错排的现象。
第二章金属塑性变形和再结晶滑移:滑移指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位移。
滑移系: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及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
临界切应力:能引起滑移的最小切应力。
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又称冷作变化。
回复:在加热温度较低时,变形金属中的一些点缺陷和位错的迁移而引起某些晶内变化。
再结晶:经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时,又会发生相反转变,新的无应变的晶粒取代原先变形的晶粒,金属的性能也恢复到变形前的情况。
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
临界变形度: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
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
第三章二元合金及其相图合金:一种金属元素及另外一种或者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互溶合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
相:在金属或合金中,凡是具有相同成分,相同晶体结构并及其他部分由界面分开的均匀的组成部分。
组织:由相组成,是由于组成相的种类,相对数量,晶粒形状,大小及分布形态等的不同,而分别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相得组成物。
相图:表示合金系中含金在平衡条件下各相的存在状态及温度,成分间的关系图解。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的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之为置换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合金中溶质元素的原子融入溶剂原子点阵的间隙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成为金属化合物。
2020智慧树,知到《工程材料》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工程材料》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工程材料》章节测试完整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材料的显微组织包括组成材料的各种相的组成与结构,相的大小、形态和分布。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2、多选题:工程材料可分为( )选项:A:无机非金属材料B:金属材料C: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答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3、多选题:学习工程材料课程的目的( )选项:A:掌控工程材料性能B:浪费时间C:探索工程材料奥妙D:助力高端装备制造答案: 【掌控工程材料性能;探索工程材料奥妙;助力高端装备制造】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称为( )选项:A:塑性B:抗拉强度C:弹性模量D:屈服强度答案: 【弹性模量】2、单选题:下列符号表示洛氏硬度单位的是( )选项:A:HRCB:HSC:HSWD:HBW答案: 【HRC】在( )情况下,材料所受外加应力低于屈服强度也会发生断裂。
选项:A:平面应变B:疲劳C:高温D:室温答案: 【平面应变;疲劳;高温】4、判断题:腐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腐蚀过程中有电流产生。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多选题:下列性能属于材料工艺性能的是( )A:抗拉强度B:铸造性C:焊接性D:切削加工性答案: 【铸造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铸铁的铸造性能比铸钢好。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单选题:大型工程构件用钢要求有良好的( )。
选项:A:可锻性B:可焊性C:切削加工性D:铸造性答案: 【可焊性】8、单选题:材料的使用温度( )选项:A:与其韧脆转变温度无关B: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上C: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下D:应与其韧脆转变温度相等答案: 【应在其韧脆转变温度以上】在有关工件的图纸上,出现了以下几种硬度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B:HV800C:500HBWD:12~15HRC答案: 【500HBW】10、判断题:材料的显微组织包括组成材料的各种相的组成与结构,相的大小、形态和分布。
智慧树,知到《工程材料》(省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工程材料》(省联盟)章节测试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不同工作条件下使用的齿轮应选用不同材料来制造。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晶体点缺陷分为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晶格中能够描述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单元是晶胞。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判断题:金属常见的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判断题:金属理想晶体的强度比实际晶体的强度高得多。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单选题:多晶体具有( )。
选项:A:各向同性B:各向异性C:伪各向同性D:伪各向异性答案: 【各向同性】6、单选题:纯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实际结晶温度将( )。
选项:A:越高B:越低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D:没有变化答案: 【越低】7、判断题:一般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则晶粒越细小。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判断题:纯金属结晶的一般规律是不断形核和晶核不断长大的过程。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单选题:金属结晶后晶粒大小取决于结晶时的形核率N和核长大速度G, 要细化晶粒必须( )。
选项:A:增大N和GB:增大N、降低GC:降低N、增大G答案: 【增大N、降低G】10、判断题:纯金属结晶时的必要条件是存在过冷度。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1、单选题:常见的晶体缺陷不包括( )。
选项:A:点缺陷B:线缺陷C:面缺陷D:断裂答案: 【断裂】12、单选题:晶体中的晶界属于( )。
选项:A:点缺陷B:线缺陷C:面缺陷D:体缺陷答案: 【面缺陷】13、单选题: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
选项:A:点缺陷B:线缺陷C:面缺陷D:体缺陷答案: 【线缺陷】14、单选题:亚晶界是由( )。
选项:A:点缺陷堆积而成B: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C:晶界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答案: 【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15、判断题:间隙相不是一种固溶体,而是一种金属间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题屈服:试样开始产生永久变形即塑性变形,当载荷继续增加到S点,试样所承受的载荷虽不再增加,但仍继续产生塑性变形,这种现象叫做屈服。
抗拉强度: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叫做抗拉强度。
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指在一定的循环次数下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一般规定钢铁材料在应力循环次数达107)合金: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熔合在一起所等到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叫做珠光体。
(用符号P表示)马氏体: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过饱和的固溶体。
(用符号M表示)固溶体:这种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而仍保持溶剂晶格类的金属晶体,叫做固溶体。
固溶强化:这种因溶入溶质原子使溶剂金属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叫做过冷度。
结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是原子由无序状态转变为规则排列的过程)金属这种由液态转变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同素异构性:有些金属如Fe、Mn、Ti、Co等随温度变化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结构,称之为同素异构性。
临界冷却速度: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不分解为珠光体型组织,而转变为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Vk叫做临界冷却速度。
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就是将某些难溶的物质加入液态金属中起人工晶核的作用,以增加晶粒的数目。
奥氏体:碳溶解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叫做奥氏体(用符号A或γ表示)奥氏体化:为了获得全部或部分奥氏体组织的这个过程叫做奥氏体化。
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却,使其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达到改善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调质处理: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正火: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 cm以上30~50°C,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一种工艺。
淬火: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C,保温一定时间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一种热处理。
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通过快速加热,使钢件表面层很快达到淬火温度,在热量来不及传到心部就迅速冷却,实现表面淬火。
二.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1、随钢的C%的增加,其韧性增强。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强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
2、材料的抗拉强度是指材料达到允许变形程度前的最大应力。
(╳)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叫做抗拉强度。
材料达到允许变形程度前的最大应力,叫做弹性极限。
3、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晶粒愈细,金属的力学性能愈好,即强度、硬度愈高,且塑性、韧性愈好。
4、置换固溶体必是无限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不一定是无限固溶体5、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
(╳)晶粒愈细,金属的力学性能愈好,即强度、硬度愈高,且塑性、韧性愈好。
6、弹簧钢的最终热处理应是淬火+低温回火。
(╳)弹簧钢的热处理应是淬火+中温回火。
7、工件经渗碳处理后,随后应进行淬火及低温回火。
(√)8、等温淬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下贝氏体组织。
(√)9、马氏体是碳溶入γ-Fe中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
(╳)马氏体是碳溶入α-Fe中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
10、碳素结构钢可用来作为弹簧钢使用。
(╳)普通碳素结构钢是不可以作为弹簧钢使用。
11、钢经热处理后,其组织和性能必然会改变。
(╳)组织和性能不一定改变。
12、奥氏体的塑性比铁素体的高。
(╳)奥氏体的塑性比铁素体的低。
13、在共析温度下,奥氏体的最低含碳量是0.77%。
(√)14、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好。
(√)15、弹性变形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
(√)16、在912°C以下的纯铁称为δ-Fe,在912~1394°C的纯铁称为γ-Fe。
(╳)在912°C以下的纯铁称为α-Fe,在912~1394°C的纯铁称为γ-Fe。
17、材料的屈服点越高,则允许的工作应力越高。
(√)18、铁碳合金在1148°C时发生共晶转变,在727 °C时发生共析转变。
(√)19、为了保证工业下使用的钢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钢中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6。
(╳)钢中的含碳量一般都不超过1.3~1.4。
三、填空题1、常用力学性能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
P12、工艺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难易程度,主要有铸造性能、压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切削性能和(热处理性能)等。
P23、金属的晶格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最常见的有下面三种类型:(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P4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又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P55、生产上常用(变质处理)和(增加冷却速度)等方法来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P106、碳钢按用途分为(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
P147、45钢表示含碳量为(0.45%),T8表示含碳量为(0.8%)。
P158、奥氏体的形成包括奥氏体(形核)、长大、(剩余渗碳体的溶解)及奥氏体成分均匀化等四个过程,需要保温一定的时间来保证得到成分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P189、钢最终的性能不仅与加热式奥氏体晶粒大小有关,还取决于奥氏体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其转变产物与(冷却速度)和(冷却方式)有关。
P1910、铁在912度以下为(体心立方晶格),叫做(α-Fe)。
铁在912-1394度为(面心立方晶格),叫做(γ-Fe )。
铁在1394-1538度为(体心立方晶格),叫做(δ-Fe)。
P5 11、合金中各元素加在一起,并不是象大米中掺入小米那样简单地混合,而是相互作用形成(固溶体)、(金属化合物)两类基本组成物。
P512、钢的含碳量在(0.0218%~2.11%)之间。
白口铁含碳量在(2.11%~6.69%)之间。
P1213、钢按含碳量有可分为三种:(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P1214、珠光体型产物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P1915、钢的基本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
P20 16、生产上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和(油)等。
17、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等。
P2318、热处理常用设备有加热炉、(测温仪表)和(冷却设备)等。
P2419、常用冷却设备是(淬火水槽)和(油槽)。
P2520、常用测温仪器有(热电偶高温计)和(光学高温计)。
P2521、金属材料的性能由其成分、(组织)和(结构)三个基本因素决定。
P422、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P1四、选择题1.化学热处理(c)p23A.改变工件的化学成分B.改变工件的组织C.既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又改变其表面的级织D.改变工件的形状2.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c)p2A、屈服点B、屈服强度C、抗拉强度D、弹性极限3. 铁素体为( B )晶格。
P9A.面心立方B.体心立方C.密排立方D.复杂的八面体4. 在低碳钢试样拉伸过程中,当载荷增大到Fs时,载荷保持不变而试样的变形继续增加,这种现象称为( B)。
P2A.弹性变形B.塑性变形C.断裂D.屈服5. 合金的相结构分为(A)P5A.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B.间隙相和间隙固溶体C.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6. 面心立方晶胞的原子数为(A)。
P5A. 4B.9C. 12D. 147. 纯铁在850℃时为( A)晶格,在1500℃时为( A )晶格。
P5A.体心立方B.面心立方C.密排六方8.金属发生结构改变的温度称为( C)。
A.凝固点B.过冷度C.临界点9.合金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 B )。
P6A.晶粒变细B.晶格发生畸变C.晶格类型发生了改变10. 按碳相图,钢与铁在成分上的分界点指的是碳的质量分数(含碳量)为( B )P12 A.0.77% B.2.11%C.4.3% D.0.0218%11. 金属材料的冲击韧度用符号ak表示,其计算单位为( B) P3A N/mm2B J/cm2C kgf•m/mm2D Pa/mm212.金属在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D)P3A 静载荷B 动载荷C 冲击载荷D 交变载荷13.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 D ) P6A 晶格类型发生变化B 晶粒变细C 晶格发生滑移D 晶格发生畸变14. 碳的质量分数为1.2% 的碳钢,当加热至Ac1~Accm时,其组织应为( C )P11A F+AB P+AC A+Fe3CIID P+ Fe3CII15.量具的最终热处理一般为 ( D )P23A淬火 B淬火+高温回火 C中温回火 D 淬火+低温回火16. 65钢可以制造下列工件 (B)P15A 游标卡尺 B弹簧 C塞规 D 锉刀A 、C 是合金量具钢(一般0.9%~1.5%)D 工具钢五、简答题。
1、为什么工业合金中仅由化合物单一组成得情况是不存在的?p6因为金属化合物固然有很高的硬度,但脆性太大,无法应用。
因此工业合金中仅由化合物单一组成得情况是不存在的。
2、用一句话概况结晶的过程?p10结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晶核和晶核不断长大的过程。
3、含碳量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有那些?p13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组织中的渗碳体数量增加,钢的硬度、强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但当含碳量超过1.0%以后,由于二次渗碳体沿晶界呈连续的网络分布,导致强度下降。
4、什么是共晶反应?什么是共析反应?p11共晶反应 3()d E LcL A Fe C + 共析反应:3s p A F Fe C +5、钢的退火主要包括哪几种?每一种退火主要适用于那情况?回火主要包括哪几种?每一种回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p22、p23钢的退后主要包括 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和过共析成分的碳钢及合金钢。
去应力退火主要用于消除铸件、焊接件、冷拉件等的内应力。
再结晶退火主要是恢复塑性。
回火主要包括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低温回火的目的是保持高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应力和脆性。
中温回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高的弹性极限和较高的塑性、韧性。
高温回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强度、硬度、和塑韧性配合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6、为什么淬火后一般要回火?(p23)钢件淬火后,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这是一个亚稳定组织,且内部存在很大内应力,不及时回火,工件会变形以至开裂。
所以淬火后一般要回火。
7、铁碳合金相图(p11)1、将图中各部分的成分填补全。
2、图中的A的含义(纯铁的熔点),P的含义(碳在铁素体中的最大溶解度),G的含义(同素异晶转变点),S的含义(共析点),C含义(共晶点),E的含义(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Q的含义(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