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能源材料导论

合集下载

先进能源材料1

先进能源材料1

4.新能源材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分
为新能源技术材料、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和节能材料等。(镍氢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 、超级
电容器材料、 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反应堆核能材料、发展生物质能所需的重点材料、
新型相变储能和节能材料等。)
二.电化学基础
3.分类:
4.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优缺点: 优点:
(1)高能量密度: 100 Wh/Kg 以上,为镍镉电池的三倍,镍氢电池的两倍; (2)电压平台高:3.6 V,镍基电池为 1.2 V; (3)电化学窗口宽:在-20~6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低温性能优于其它电池 ; (4)低维护性:没有记忆效应,无需定期放电,最理想的保存方式,就是在 40%充电后冷藏 保存,可以保存达十年之久 ; (5)自放电率低:约 6%/月; (6)循环寿命长:(>1000 次,100%放电深度); (7)绿色环保:无重金属,无污染。 缺点: (1)快充放电性能差、大电流放电特性不理想 (2)价格偏高 (3)安全性 5.锂离子电池组成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电极反应
负极:氧化反应,金属失电子
阳极: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
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 或电极金属失电子
电子
阴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电子流向 负极 →正极(导线)
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 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原电池
电解池
阴极(还原):Cu2+(aq)+2e-→Cu(s) 阳极(氧化):Zn(s)→Zn2+(aq)+2e-
阴极(还原):2Cl-(aq)→Cl2(g)+2e阳极(氧化):Cu2+(aq)+2e-→Cu(s)

能源材料01-概述讲解

能源材料01-概述讲解

(1) 煤的气化
H2O(g),O2 气化剂
C
高温
H2 CO CH4
1) C + O2 = CO2 2) C + 1/2 O2 = CO 3) C + CO2 = 2CO 4) C + H2O = CO + H2 5) C + 2H2O = CO2 + 2H2
6) CO + H2O = CO2 + H2 7) C + 2H2 = CH4 8) CO + 3H2 = CH4+ H2O 9) CO + 2H2 = CH4 10) CO2 + 4H2 = CH4+ 2H2O
EM
能源材料
Energy Materials
主讲:管 婧
本课程
首先通览能源面临的形式,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材料的必 要性,与取得的主要进展;
然后从分析各种新能源(热能、氢能、太阳能、二次能源、 燃料电池等)的特点出发,学习各种新材料在能源转换中 的应用,存在的问题,相关的研究及材料基础理论在其中 的应用和发展,有关的能源政策。
1.1 能源与化学概论
1.1 能源概述 1 能源的分类 2 世界能源结构与消费 3 中国能源现状及趋势 4 能源开发利用
限制并有计划的开采石油和天然气 发展原子能 加速开发利用新能源 节流
1.1 能源与化学概论
一、 能源定义
可以直接或间接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电、动力等 任何形式的载能体资源。
能源定义目前约有20种。例如: 《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说:“能源是 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 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 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 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 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 《日本大百科全书》说:“在各种生 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 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 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 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 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 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 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 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 的能量的源泉。

第一章 材料导论

第一章 材料导论

第一章 材料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1.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1-2.材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1.新材料技术是工业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先导2.新材料技术是高技术发展的基础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新材料的发 现和应用,都把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材料科学 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甚至引起一次 世界性的技术革命,大大地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给社会生产力和人 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把人类物质文明推向前进。

人类使用材料的七个时代的开始时间公元前10万年石器时代公元前3000年青铜时代公元前1000年铁器时代公元0年水泥时代公元1800年钢时代公元1950年硅时代公元1990年新材料时代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进化和进步的历史。

1-2 材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技术是工业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先导 新材料技术是高技术发展的基础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新材料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先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制钢工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发明和应 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中叶以来):单晶硅材料对电子技术的发 明和应用起了核心作用。

材料强度密度比在不同年代里的进展(由图中可以看出,现代先进材料的强度已比原始材料提高了约50倍)24681016001700180019002000年 份强度/密度(l n ×10 )材料发展总的趋势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技术领域的材料选择1.信息科学技术信息材料2.新能源科学技术新能源材料3.生物科学技术生物材料4.空间科学技术空间技术用材料5.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环保材料6.用高技术改造、更新现有材料,发展材料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仍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 通信网络技术为信息产业注入强大活力宽带通信已成为国际上应用最广的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进入纳米时代计算机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生物技术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一个庞大的生物产业正在孕育和形成对生命现象本质和过程研究,进入了定量和系统整合阶段基因组学、蛋白质科学、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的研究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与热点蛋白质科学正向深度和广度迅速发展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的研究及应用为人类健康开辟了新道路生物芯片在医疗和科研领域发挥巨大作用转基因技术及应用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航天技术快速发展,不断开辟人类探索的新空间太空探索带动太空探索技术加速发展研制多种用途的人货分离的新一代航天飞行器成未来趋势。

第一讲新能源材料

第一讲新能源材料

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为 C H O 83~87% 10~14% 0.05~25%
N 0.02~0.25%
S 0.05~8
和煤相比(1)石油含氢量高,含氧量低。 (2)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以直链烃为主。 煤中的碳氢化合物以芳烃为主。 各种石油产品:
能源应用现状
(1) 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 能源利用效率低,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利用率不高。

Company Logo
•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能源消耗巨大,能源利用 率不高,能源结构也不合理。
2009年,中国风力发电量达到了25.8亿瓦,超过了德国 的25.77亿瓦,仅次于美国35亿瓦; 2020年,中国将投入足以实现年发电量150亿瓦的风力 涡轮机,成为世界最大的风能生产国。 尽管在新能源领域有了大规模的增长,但风力发电量只 占据中国电力消耗总量的1% 。
• 然后从分析各种新能源(热能、氢能、太 阳能、二次能源、燃料电池等)的特点出 发,学习各种新材料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存在的问题,相关的研究及材料基础理论 在其中的应用和发展,有关的能源政策。
• • • • • • • • • • • •
第1讲 能源导论 第2讲 我国材料发展战略和新能源材料产业简介 第3讲 储氢材料与氢能 第4讲 镍氢电池材料 第5讲 锂离子电池材料 第6讲 光伏产业介绍 第7讲 太阳能材料 第8讲 半导体照明及半导体照明材料 第9讲 燃料电池材料 第10讲 风能材料 第11讲 核能材料 课堂发表,课程论文选题,提交课程论文
污 染 现 状
燃煤污染物
!
占全国排放比例:
SO2-85% CO2 -85% NOx-60% 粉尘-70%
世界十大严重污染城市

1. 新能源材料 绪论

1. 新能源材料   绪论

海洋能
潮汐的发生是地球受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而引起的涨潮 时海水向岸边冲去,落潮时又退回海中,每天有规律地往 复运动。受海岸、港湾地形的影响,海面的高度在高潮和 低潮时有很大差别。可以用来推动机械装置,又可以用来 发电。
中国港湾工程公司(CHEC)将于英国建立首座潮汐能发电站
生物质能
如人畜粪便、秸秆、杂草和 不能食用的果蔬,等等废弃 物,经过细菌发酵可以产生 沼气(甲烷占55%~70%左右, 二氧化碳占25%~40%左右, 此外还有少量氢气、硫化氢、 一氧化碳、氮和氨等 ),用沼 气做燃料和照明,燃烧后生 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空 气,不危害人类健康,并可 以大大减少垃圾的数量。

第三类能源(来自地球和其 它天体的相互作用)
二 次 能 源
电能,氢能,人工沼气,煤油,汽油,柴油,酒精,甲醇, 丙烷,苯胺,肼,氨,硝化棉和硝化甘油,黑色火药等
2.能源结构转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以及需 求能源形势的改变,推动世界能源结构转变。
化石能源带来严重环境污染
刚刚修复 修复2年后
-个2.5MW的风车,转子叶片直径要80m,包括传动箱的总 重达30t;风车高近百米,用材几百吨。风车叶片要有足够的 强度和抗疲劳性能。
核能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 特点: 1.核燃料能量密度高,反应快; 2. 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 缺点: 1. 放射性废料。2.热污染较严重。
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材料即是用于新能源生产、转换 和应用所需的关键材料。是发展新能源 材料的技术核心。
新型电池材料,核能材料,新型结构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半导体发光照明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超导材料等等。

《新能源概论》第一章 绪论

《新能源概论》第一章 绪论
新能源概论
XIN NENGYUAN GAILUN
XIN NENGYUAN GAILUN
XIN NENGYUAN GAILUN
XIN NENGYUAN GAILUN
1.1能源含义及发展情况 1.2新能源的分类及其发展XIN NENGYUAN GAILUN 1.3新能源利用发展现状和趋势
1.1 能源含义、分类及发展现状 1.1.1能源的含义
1.太阳能
XIN NENGYUAN GAILUN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 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 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 一个理想球体。
与地球相距1.5亿千米, 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多。体积约是地球的130 万倍;质量大约是地球 的330,000倍。太阳每秒 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 相当于500万吨煤。
XIN NENGYUAN GAILUN
XIN NENGYUAN GAILUN
生物柴油快艇
生物质能
XIN NENGYUAN GAILUN
直接燃料
气体燃料
生物油
化工原料等
3.生物质能特点
1
2
3
4
5
蕴藏量 巨大的 可再生 能源;
普遍性、 易取性; 环境污染

唯一X可IN NENGY挥U发AN分GAILUN环境污
以存储
高,炭
染小
、运输
活性高
XIN NENGYUAN GAILUN
量丰富、广泛分布、干净与缓和温室效应
XIN NENGYUAN GAILUN
独立运行 A
与其他发电 方式相结合
B
风力并网 XIN NENGYUACN GAILU发N电
风力发电
3.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 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01新能源材料概论

01新能源材料概论

《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310321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应专业:材料物理总学时:36总学分: 2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了新能源材料的基础与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新型储能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基础与应用,其他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材料概论》是新能源材料领域综合和前沿知识的论述。

基础理论描述清晰而精炼,突出新能源材料领域涉及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推动新能源学科的发展,促进新能源技术与工程的研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发展所需的合格和创新性人才。

授课教材:《新能源材料:基础与应用》, 艾德生、高喆,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

参考书目:[1]《新能源材料》,吴其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新能源概论》,王革华、艾德生,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

[3]《新能源技术》,翟秀静、刘奎仁、韩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二、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涉及内容广泛,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注重掌握新能源材料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类型,理解新能源材料的基本性质,熟悉新能源材料的一些基本制备方法,了解新能源材料的实际应用,了解新能源材料的研究现状、理解新能源材料的主要任务及面临的课题,了角新能源材料研究未来发展前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重点:掌握新能源材料的基本特征,掌握新能源材料的基本分类教学难点:新能源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掌握新能源材料的基本特征,掌握新能源材料的基本分类,了解新能源材料的基本应用和研究主要进展。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要求:(1)掌握新能源材料的基本特征,掌握新能源材料的基本分类。

(2)了解新能源材料的基本应用和研究主要进展。

第二章新型二次电池材料教学重点:掌握镍氢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镍氢电池对正极材料的基本要求,理解储氢材料在镍氢电池在基本用途和基本要求,掌握几种常见储氢合金的基本特征、基本性质和研究动态。

新能源概论第1章绪论

新能源概论第1章绪论

本章结构:1新能源的发展背景2能源的含义、分类及发展现状3新能源的分类及其发展4新能源利用发展现状和趋势本章内容1新能源的发展背景能源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和高效、清洁、经济的能源利用,是支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能源的供应方式和技术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每次能源革命都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

世界各国的经济腾飞和工业化必须以大量的能源消费作为支撑,由于各国历史背景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经济积累不同,且地域各异,故展现出各国对能源的消费和需求是极不均衡的。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产业革命,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欧盟最新出台的能源规划中提出了到2050年构建完全可持续能源系统的构想,届时将使用可再生能源满足全部能源需求。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重达到15%左CO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2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我国能源资源的格局是富煤、贫油、少气、可再生能源丰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多种能源互补均衡发展的能源结构可以显著提高能源转化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十一五”期间确立了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2012年10月24日,《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并再次夯实了新能源地位的重要性。

2能源的含义、分类及发展现状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能源科学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和社会的发展。

世界能源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正趋向于取代20世纪的传统能源技术,这将在能源和环境交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学科导论论文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学科导论论文

学科导论论文一.从资源危机谈起,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学科前景1.世界自然资源的减少(从储采比角度浅析资源危机)现象:世界石油资源现状:世界石油资源总量逐步增加根据美国《油气杂志》2005年发表的世界石油储量年终统计,截至2006年1月,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储量约为1 770.62亿吨,比上年增长1.1%。

观察近七年世界石油储量变化情况,除2003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增幅高达17.6%,而往后几年世界原油储量增幅明显趋缓,2006年仅为1.1%。

在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储量中,欧佩克成员国所拥有的原油储量占有较大比例,2006年石油储量比上年增长了1.81%,和去年增幅基本持平,占到世界石油储量的近70%。

世界石油产量稳步上升,但储采比保持升势。

我们看一下从76年到去年为止的储量,达到了1750多亿吨的储量。

去年产量是35.6亿吨。

储采比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看到近50。

据英国石油公司(BP)最新一项报告分析,按现在全球石油消费水平,世界石油静态保障年限不足40年。

世界煤炭现状:从煤炭资源储量看,全世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约占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70%。

2006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090.64亿t,其中无烟煤和烟煤的可采储量为4787.71亿t,占总储量的52.67%;褐煤和次烟煤的可采储量为4302.93亿t,占总储量的47.33%。

虽然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很广,但其储量分布极不平衡,且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和欧亚大陆、亚洲太平洋地区、北美洲的煤炭储量较为集中,非洲、中南美洲、中东的储量很少(见表1)。

2006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9090.64亿t,平均储采比由2002年的204a 减小到2003年的192a、2004年的164a、2005年的155a和2006年的147a。

储量位居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2466.43亿t(占世界27.1%);俄罗斯1570.10亿t(占17.3%);中国1145.00亿t(占12.6%);印度924.45亿t(占10.2%);澳大利亚785.00亿t(占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生能源分布: 太阳能占99%以上, 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不到1% 人类使用的能源归根到底要依靠太阳能,太阳能是人类永恒发 展的能源保证。
能源分布图二
太阳能 其他能源
非水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波浪能、 以及生物能)的发电量会从2007年的2.5%增长至2030年的8.6%。
中国占:
7

3.2 绿色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剧增,常规能源的日益匮乏及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又 进一步加剧了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此,人类需要来寻求一种 新的技术体系,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应运而生, 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尽量设计没 有或者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的产品,并且在技术上和经济 上可行的生产和应用过程。它使所研究开发得产品和过程对环境 更加友好,是实现污染预防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科学手段。 绿色技术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 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又 能够实现防止污染。
3. 能源现状与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 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 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各种能源的消费比例图:左图为我国能源结构;右图为世界能源分布图
能源分布图一
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 石油、天然气、煤炭和裂变核燃料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85% 左右(全世界为90%) 再生能源: 水力、太阳能、风能等只占15%左右。2050年争取达到50%。
新能源规划和碳减排目标 未来10年至少投资500亿欧元用于清洁能源的研发; 2020年实现清洁能源占能源结构20%;2020年将其温室 气体排放量在1990 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50年实现 温室气体减排80%。 未来10年向清洁能源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2015年以 前投放100万辆混合动力车;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在 2012年达到10%,在2025年达到25%;2020年温室气体 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0%,其中除了太阳能 发电和生物燃料外,还包括热泵装置;到2020年太阳 能发电量提高到现在的20倍;到2020年将排放量较 2005年水平降低15%。 至2020年新能源总投资预计达4.5万亿元人民币,拉动 全社会总投资9万亿元;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比例 提高到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10
2.能源种类:
三、新能源
•按形成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即可供直接利用的能源,如煤、 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二次能源,即由一次能源直 接或间接转换而来的能源,如电、蒸汽、煤气、氢等,它们使 用方便,易于利用,是高品质的能源。 •按循环方式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即不会随它本身的转化或人 类的利用而越来越少,如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氢能等; 非再生能源,它随人类的利用而越来越少,如石油、煤、天然 气、核燃料等。
太阳能
PV
风能 氢能 核能
无论如何强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意义都不过分。
3.3 新能源的概念一般指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 料而获得的,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包括太 阳能、生物质能、化学能源、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 能,以及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 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征的新能 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新能源具有资源可持续、清洁、分布均衡等特点,必将成为 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支柱。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 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 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19
绿色技术是人类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换来的新认 识、新思维、新科学体系。其根本点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的生 成,实现人和生态社会的和谐发展。 应用时所遵循的原则:
• (1)防止环境污染; (2)提高原子经济性; (3)尽量减少化学合成中的有毒原料和有毒产物; (4)设计安全的化学品; (5)使用安全的溶剂和助剂; (6)提高能源经济性; (7)原料的再利用; (8)减少官能团的引人; (9)新型催化剂的开发; (10)产物的易降解性; (11)以降低环污染为宗旨的现场实际分析; (12)防止生产事故的安全生产工艺。
绿色技术在能源领域引发的产业革命正如火如荼: 大力发展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及其先进能源材料的研究以替 代化石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多元化。
原料能够摆脱化 石燃料的限制
使用过程无排 放污染
绿色电池能源 转换过程不受 热力学卡诺循 环限制
绿色新能源的特点与优势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新能源发展和减排目标
经济体
一.课程背景—面临任务
风能
前言
太阳能
低碳生活 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 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
锂动力电池组 动力型超级电容器
研发环境友好、清洁高 效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成为能源领域的主旋律。
比亚迪F6
能潜水30分钟的手机
新能源器件
发明:D.M.Chapin, C. S. Fuller, G. L. Pearson,1954, Bell Lab; 发展:从硅片到薄膜;从单个组件到系统;从屋顶到光伏建筑集成
一.课程背景
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材料
能源 危机
材料 发展
环境 污染
资源 紧缺
一 课程背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新能源技术 促进和谐发展 推动低碳经济
能源和材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人类发展和社会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石油、 天然气和煤等传统能源日益减少,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保 护自然环境与资源,必须发展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 能源的转化与储存在充分利用地球资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推动低碳经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按环境保护的要求可分: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如太阳能、氢 能、风能、化学能源等)和非清洁能源(如,化石燃料)
•按对被利用的程度分:常规能源,被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石 油、水力、电能;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地热能、生物质 能等,另外还有核能。
11
能源利用与开发
太阳能 化石能源 水能
核能
风能 化学能源 地热能
新能源器件
二. 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集中讲述当今主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概况, 内容涉及各类新能源材料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性能 等,重点介绍锂离子二次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 超级电容器等器件及关键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参考书目: 《新能源材料》 陈军 编著 《新能源材料》 艾德生 编著 《新能源技术》 翟秀静 编著 《新能源材料及应用》张淑谦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背景
• 新能源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既代表着科学技术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 业发展的方向,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和引领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 新能源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 五大领域之一(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 源、空间技术)。

欧盟
美国
政府相继出台了针 对新能源的扶持政 策及远景规划,决 定综合采取财政补 助、科技支持和市 场拉动的方式,加 快本国新能源产业 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发展。 各主要经济体计划 在2020 年将可再生 能源的比重提高至 15-20%左右。
日本

中国
资料来源: 交银国际
欧洲联合研究中心对未来能源发展预测
形形色色的新能源
Q: 发的电放到那里?
现有能源网络
以风能为例,新能源的利用流程
电能储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化学电源(电池)是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方便储能技术,也是高新技术和现代 移动通讯的新型能源。性能优越的金属氰化物-镍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是 21世纪的绿色能源。化学电源储能的电化学原理、制造技术和发展趋势是新能源 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9
三、新能源概述
3.1 能源 1. 基本概念
能量形式: 机械能(风能、水能等)、电磁能、热能、 化学能、原子能、光能。 能源: 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关于能源的定义,说法较多。 《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 源”;《大英百科全书》:“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 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 大百科全书》:“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 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 我国《能源百科全书》:“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 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 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
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含量与来源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其排放出的CO2等温室气体对辐射的 选择性和吸收特性是使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污 染 现 状
燃煤污染物 所占比列
SO2-85% CO2 -85% NOx-60% 粉尘-70%
世界十大严重污染城市
城市污染源50—90%为汽车 排气污染(CO、HC、NOX)


2.新能源分类
常见绿色新能源
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核能
化学能源
到“十二五”期末,新能源所占比重应该达到12%—13% 到2020年,大电网覆盖地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 在电网总发电量中的比例达到3%以上

常见新能源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人类通过光热转换技术, 光电转换技术和光化转化技术实现了热发电、蓄热、光伏发电和光化学发 电等利用形式。目前太阳能的开发还存在转换效率、成本和使用寿命等系 列问题。 氢能以质量轻、传热高、清洁和来源广等特点展示着诱人的开发前景。氢 能的制备、储存和利用是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氢能的制备和贮存距离大 规模利用还有一定距离。 核能是清洁能源之一,和平利用核能为全球所关注。核能包括核裂变和核 聚变。人类已实现对核裂变的控制和利用,但尚未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反应。 生物质能是绿色能源,科学家们预计将成为未来可持续新能源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液化技术、生物质固化技术和生物质 发电技术等的开发和应用是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 风能是太阳热辐射引起的大气流动的动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力发 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领域;海洋能、地热能和可燃冰都是巨大的能源。积 极开发科学研究,提供开发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