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合集下载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培养时间观念。

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培养时间观念。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珍惜时间的技巧。

三、活动准备1.钟表或计时器2.纸牌3.小礼物四、活动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钟表,引导幼儿观察钟表的构造。

1.2教师提问:“钟表有什么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2.感知一分钟的长短2.1教师示范一分钟内能完成的事情,如拍手、唱歌、跳舞等。

2.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尝试,让幼儿亲自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2.3教师与幼儿讨论:一分钟内能完成哪些事情?哪些事情不能在一分钟内完成?3.游戏活动:挑战一分钟3.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

3.2教师出示纸牌,纸牌上写有不同的任务,如“一分钟内拍手20次”、“一分钟内说10个词语”等。

3.3各小组代表抽取纸牌,按照纸牌上的任务进行挑战。

3.4教师记录各小组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

3.5教师与幼儿分享挑战成果,讨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

4.讨论环节:珍惜时间4.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珍惜时间?4.3教师出示小礼物,奖励在挑战环节中表现出色的幼儿。

5.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时间观念,珍惜时间。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与幼儿一起进行时间管理训练。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设置“时间管理”板块,展示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六、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时间的感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部分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不够深刻。

2.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意识,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重难点补充:一、活动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幼儿关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具体活动,如:“你们觉得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呢?”2.教师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如“一分钟内传玩具”,让幼儿亲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大班社会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教案:一分钟有多长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分钟的长度和时间。

2.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认识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3.培养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

教学内容知识点•时间长度•时间感知活动1.介绍一分钟的长度和时间,并让学生尝试估算一分钟的长度。

2.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用计时器或手表测量一分钟的时间。

3.通过实际活动来感知一分钟的时间长度,例如:–叫学生快速做出一些动作,如跑步、跳绳等,让他们估算一分钟的时间后停止。

–让学生画画、写字等,让他们估算一分钟的时间后停止。

4.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活动,用来测试自己和同伴对一分钟时间长度的感知差异。

讨论1.让学生发表他们对一分钟的时间长度感受。

2.比较学生的估算结果和实际时间长度差异的原因。

3.让学生分享他们设计的活动,并让其他同伴尝试。

教学过程1.介绍一分钟的长度和时间,让学生尝试估算一分钟的长度。

2.让学生用计时器或手表测量一分钟的时间,并记录下时间。

–学生们可以轮流尝试测量一分钟的时间。

3.进行实际活动,让学生感知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4.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测试一分钟时间长度的活动。

–学生可以分组设计活动,然后与其他组分享。

5.讨论学生对一分钟时间长度的感受和估算结果与实际时间长度的差异。

教学策略1.多元体验法–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感知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2.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参与设计活动和分享,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3.问题解决式教学法–让学生在研究和探究的过程中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一分钟的长度和时间,并通过各种实际活动感知了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时间感知,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探究精神。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及教学反思

《一分钟有多长》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

2.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学会珍惜时间。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将珍惜时间的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三、教学准备1.课件:一分钟的视频、图片等。

2.教具:计时器、沙漏、钟表等。

3.纸牌、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时间猜猜猜”游戏,让幼儿猜测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猜测,引导他们思考一分钟的长短。

(二)主题活动1.讲解一分钟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2.播放一分钟的视频,让幼儿观察视频中发生的事情,引导他们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3.进行“一分钟挑战”活动,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任务,如:折纸、剪纸、拼图等。

4.分组讨论:在挑战过程中,幼儿分享了哪些感受?他们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三)手工制作1.分发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制作钟表。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组织幼儿分享手工制作的心得,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珍惜时间。

五、教学反思1.亮点:(1)活动设计富有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2)手工制作环节,幼儿动手能力强,作品质量较高。

(3)分组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提高了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2.不足:(1)在讲解一分钟的概念时,部分幼儿对时间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活动过程中,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1.针对不同幼儿的理解能力,采用多种方式讲解时间概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理解。

2.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学会珍惜时间。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一分钟”的概念,知道一分钟有60秒;2.通过察看和对比,感性认得时间的长短;3.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时间,了解时间的变化。

二、教学准备:1.制作计时器;2.制作不同长度的绳子;3.制作颜色明显、图文并茂的PPT。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出示一只跑步机,向孩子们发问:“你们知道跑步机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孩子们大声回答:“用来磨练身体。

”老师接着问:“磨练身体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时间呢?”孩子们有些迟疑,老师提示:“是不是用手表或者钟表?这样我们才知道我们运动了多久,是不是?”2. 感性认得时间的长度:(30分钟)老师向同学出示各种长度的绳子,让同学选择最长的一个和最短的一个。

然后老师把两个绳子拿出来呈现并摆在黑板上,问同学这两条绳子中哪一个更长,孩子们大声说出答案;接着老师出示另外一个更长的绳子,让同学与前两个比较,理解更长时间的概念。

然后老师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比如说吃饭、上学等,让同学感受到每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长度是不同的,让同学理解时间长度的变化。

3. 认得一分钟这个概念:(20分钟)老师给每个孩子一个计时器,然后让同学本身拨弄和试用,告知同学在计时器上“00”开始摇动按键,再摇动一下就会有一个小框框闪亮,这个小框框代表的就是一秒的时间。

并且告知同学一分钟是由60个这个小框框构成的,然后让孩子们每人说出一个接下来需要多少秒钟,进行计时比赛。

4. 时间的变化:(30分钟)通过图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了解时间的变化。

老师出示PPT,呈现过去和现在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以及告知孩子们过去晚上都没有电灯,只能用蜡烛照明,告知孩子们随着技术进展,现在我们的时间变得更加充分。

四、教学反思:1.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以孩子们的喜好为导向,让孩子们更乐意参加教学;2.老师可以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份时间表,让他们理解更实在的时间变化;3.孩子们假如能亲自动手制作手表,学习时间概念也会更加简单理解;4.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具,更加生动有趣味味。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一分钟的时间长度;2.技能目标:通过听、说、看、做,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互动的教学形式,建立师生关系,增进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时间概念:孩子们对时间的概念往往比较抽象,本节课的引导中我们会提到时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计算的,一分钟就是通过自然界周期运动而得出的时间单位。

2.一分钟长什么样子:通过观察砂钟的漏沙来感性认识一分钟的长度,通过视频资料的呈现更加直观和形象的体验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3.实际生活中的一分钟: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演示,让孩子们感受到一分钟的时间长度很短,在这个时间内能做的事情有限。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挂有砂钟或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了解砂钟是个什么东西。

2.把砂钟里的沙漏翻过来,让学生看看砂钟上砂子流过的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

3.把一个小闹钟放在手中,当它响起来时,问学生钟声代表了什么。

(二)呈现1.展示一段一分钟的视频,让学生看看什么事情发生。

2.请学生观察、听、数一分钟的长短。

(三)实践1.向学生解释一分钟的长短,帮助孩子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2.请学生配合砂钟漏沙的过程,感应时间一分钟的长度。

3.教师和学生一起演示在一分钟内能完成哪些事情,如读一小段文字、画个涂色等,加深学生对一分钟时间长度的理解。

(四)总结请学生复述本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1.教学活动设置合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班级活跃气氛和学习热情。

2.课时安排得当,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保证了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差异化教育。

4.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学成果的检验和总结,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大班社会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教案:一分钟有多长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一分钟”的时间概念;2.让学生能够知道一些常见的活动需要多长时间;3.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时能力。

教学准备1.时钟或计时器;2.纸张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会先问学生:“谁能告诉我们一分钟有多长?”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随后,老师向学生介绍一分钟的时间概念。

2. 实践活动1.计时活动:老师会拿出一个时钟或计时器,让学生一个一个来计时一分钟,并告诉大家一分钟有多长。

2.时间比较活动:在计时活动后,老师会让学生对比一分钟和其他时间段的长短,比如:一分钟和十分钟、半小时或一小时等时间相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长短不同之处。

2.背诵活动:老师会列举一些活动,比如刷牙、写一句话、画一张画等,让学生猜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随后老师会告诉学生每项活动实际需要的时间并让学生进行背诵。

3. 教学总结老师会让学生口头总结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并复习一分钟的时间概念。

教学评估老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一分钟时间的概念; 2. 让学生手写出一分钟需要做的事情清单,并标注所需要的时间; 3. 让学生观察时钟,计算一分钟后的时间,并报出来。

教学延伸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延伸教学: 1. 让学生自己规划和预估一些活动的时间,并写下来; 2. 让学生查看历史事件或视频资料,了解过去的一分钟是如何被运用的; 3. 让学生将时间和其他学科、生活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创设更多的实践活动。

以上便是本次大班社会教案的全部内容,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一分钟的概念,并且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计时和时间规划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

2023年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3篇(全文完整)

2023年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3篇(全文完整)

2023年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3篇(全文完整)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1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在交流与比较中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3、激发幼儿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幼儿前期参观过小学、反应与小学生活的照片。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说说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1、幼儿交流讨论,说说小学校舍与幼儿园校舍有哪些不一样。

“上次我们去小学参观了,谁来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2、说一说,小学的教室和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

“小学的厕所在教室里吗?”“我们幼儿园老师有办公室吗?”3、引导幼儿说说,小学教室和幼儿园教室还有那些不一样。

二、看图片,再次回忆小学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不同。

1、讨论交流,小学上课和幼儿园上课有哪些不一样。

“小学的桌椅和我们幼儿园摆放的一样吗?”“小学每个教室都有两块黑板,分别是干什么的呢?”2、观看小学一年级的课表,了解小学课程。

“小学的课程和我们一样吗?”“都有哪些课程呢?”根据幼儿的疑问左适当回答。

3、学一学小学上课时师生的礼貌用语。

三、解答幼儿疑问,说说愿望。

1、大家的疑问。

“上小学后,我们的座位怎么办?”“为什么上课要先举手再发言?”“什么是作业?什么时候做作业?”“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呢?”2、幼儿的愿望。

“就快要上小学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选择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如“要毕业了”、“做个小学生”、“学校什么样”、“小学生的生活”等,让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了;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小学生要会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要遵守纪律,用心学习等等,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教案一.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到一分钟有多长。

2.能够通过游戏等形式感受时间的流逝。

3.能够根据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的时间计算。

二. 教学准备1.应用程序:秒表应用程序。

2.游戏:跳绳、足球等等。

三. 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在开始课堂之前,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做“小满汉式”,并向孩子们提问:“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并引导孩子们回答。

2. 导入(10分钟)老师介绍一分钟的概念,让孩子们了解一分钟表示的时间长度。

可通过问答、图片等方式来介绍。

3. 游戏1:跳绳(20分钟)老师可以组织跳绳比赛,看哪个孩子能在一分钟之内跳多少次跳绳。

加深孩子们对一分钟的概念的理解。

4. 游戏2:钓小鱼(20分钟)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渔池”,在里面放入一些“小鱼”,然后要求孩子用一分钟的时间去钓鱼,看谁能钓到最多的小鱼。

孩子们可以和“小鱼”玩得很开心,同时也能增加对一分钟时间长度的了解。

5. 讨论(15分钟)老师与孩子们进行讨论,让孩子们总结在游戏中的体验,认识一分钟的时间长度,比如,“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分钟等于多少秒?”,“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一分钟吗?”。

老师在讨论过程中,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最终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出“一分钟有多长”的答案。

6.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通过跟孩子们的游戏和讨论,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一分钟有多长”。

并在游戏结束后,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也突出了教师对孩子们贴近生活的引导,培养了孩子们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 总结此次教学,让孩子们通过与生活结合的方式,了解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概念,通过游戏和讨论的形式,使孩子们获得了积极的学习体验,表现良好,此教学也告诉我们,教学应该以孩子为本,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们能自己探究、寻找答案,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培养时间观念。

2.培养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培养时间观念。

2.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秒表、计时器、各种任务卡片(如整理玩具、收拾书桌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室,布置成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秒表,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吗?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使用秒表。

(二)基本环节1.教师讲解一分钟的长短,引导幼儿初步感知。

(1)教师讲述一分钟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2)教师出示计时器,邀请幼儿上台体验一分钟的时间。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分钟挑战活动。

(1)教师出示任务卡片,如整理玩具、收拾书桌等,让幼儿自由选择任务。

(2)教师宣布规则:每个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择的任务,时间到则停止。

(3)教师宣布比赛开始,观察并记录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

3.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感受,讨论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如合理分配时间、专注做事等。

(三)结束环节1.教师出示奖品,奖励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幼儿。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跳舞、唱歌等。

五、活动反思1.教师在讲解一分钟的长短时,采用了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但在讲述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啰嗦。

2.在一分钟挑战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意识。

但部分幼儿在规定时间内任务,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幼儿调整心态。

3.在分享环节,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评价。

5.本次活动在组织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奖励,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文档)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文档)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文档)
教案: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
目标:帮助大班幼儿理解一分钟的概念,并通过社会活动来体验一分钟的时间。

材料:
- 计时器或钟表
- 社会活动的道具或材料(如拼图、积木、绘画工具等)
步骤:
1. 引入活动:
- 和幼儿们一起讨论时间的概念。

问他们是否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可以引导他们回忆一些日常活动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 解释一分钟等于60秒,帮助幼儿们理解这个时间单位。

2. 活动准备:
- 准备一个计时器或钟表,确保幼儿们能够看到时间的流逝。

- 根据幼儿们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社会活动,如拼图、积木、绘画等。

确保这个活动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

3. 活动实施:
- 请幼儿们坐在一起,告诉他们你将开始计时一分钟。

- 启动计时器或钟表,并开始社会活动。

- 在一分钟结束时,停止活动并提醒幼儿们时间已经过去了。

4. 讨论和
- 与幼儿们一起讨论他们在一分钟内完成了多少工作。

- 询问他们是否觉得一分钟是足够的时间完成这个活动,为什么?
- 引导他们思考时间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一分钟的长短。

扩展活动:
- 可以尝试其他社会活动,如跳绳、快速读书、画一幅简单的画等,来体验一分钟的时间。

- 可以让幼儿们自己设计一个一分钟的活动,然后与其他同学分享。

注意事项:
- 确保活动的安全性,避免幼儿们在一分钟内进行过于激烈的活动。

- 鼓励幼儿们尊重时间,合理安排活动和任务。

-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和时间长度。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一、教学背景社会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爱和喜爱。

作为社会课的教师,我们既要注重内容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的启发和观察力的培养。

本节课我们将以“一分钟有多长”作为主题,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大班学生进一步了解时间和时间的计算方法,并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时间感受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时间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学会使用时钟计时•掌握一些与时间相关的词汇•发展观察力、注意力集中能力,提高时间感受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三、教学重点•了解时间单位和换算关系•掌握使用时钟计时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时间概念和时间单位时间概念和时间单位是本课的基础。

以秒、分、时三种常用时间单位为基础,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和单位。

(2)如何使用时钟计算时间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时钟计算时间,从而更深入的体验和理解时间的流逝和时间单位的转换。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根据社会学科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情境教学法。

教师将通过社会现象和生活实例等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2)讨论法在课程中适时使用讨论法,让学生共同思考、探究、交流自己想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将布置一些有趣的实验课外作业,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1. 活动一:时间日历时间日历游戏是一种常见的时间认知游戏,也是本次课程的第一个活动。

根据学生的性别和出生时间安排孩子的排列,让衣服的颜色和数字的排列组合来安排孩子的位置,从而设计出一个有趣的时间日历。

2. 活动二:时钟练习本节课的第二个活动是进行时钟练习。

老师通过时钟来引导学生计算时间,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练习计算时间,从而加深对时钟的认识,熟练掌握时间单位,以及加强时间意识。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度,培养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在一分钟内能完成相应任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一分钟的时间长度,能在一分钟内完成相应任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计时器、秒表、沙漏、小卡片、绳子等。

2.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时间接力”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时间的流逝。

2.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用计时器记录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

(二)主题活动1.讲解一分钟有多长(1)教师用沙漏、秒表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分钟时长的事物,如:一分钟可以做什么事情?2.一分钟挑战(1)教师设置一系列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如:一分钟内跳绳、拍球、写字等。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任务进行挑战。

(3)教师在旁边记录时间,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1)学生分享在挑战过程中的感受,讨论如何在一分钟内提高效率。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分钟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和努力,完成更多的事情。

(三)实践环节1.学生自由发挥,设计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进行实践。

2.教师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结束环节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鼓励。

五、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通过游戏、挑战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分钟的时间长度,培养了他们的时间观念。

2.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各种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在活动中注重观察和指导,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4.活动结束后,学生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在生活中珍惜时间,合理安排。

5.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挑战环节中表现较为紧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大班科学一分钟有多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一分钟有多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时间的概念和单位。

2.能够简单地描述一分钟有多长。

3.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1.一个计时器。

2.印有“一分钟”字样的卡片。

3.画纸和彩笔。

4.显示屏幕和投影仪(可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利用卡片问孩子“一分钟有多长”,引导孩子注意时间的概念和单位。

2. 实践环节
1.让孩子用计时器计时一分钟。

2.让孩子发挥想象力,画出一分钟内可以做的事情。

3.让孩子在班级中分享他们画的图和想做的事情。

3. 总结反思环节
1.教师可以询问孩子有什么感受。

2.教师和孩子一起复习时间的概念和单位。

3.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四、教学反思
这堂课通过实践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一分钟的长度,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引导和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作用,也提高了孩子们对时间概念和单位的理解。

同时,孩子们通过画图和分享活动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这种简单实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概念,更好地掌握知识。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一、教学目标1.了解时间单位“分钟”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能够正确阅读和表述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活动;3.提高学生们的时间感知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合理地安排时间。

二、教学内容1. 活动一:学习“分钟”这个时间单位教师首先通过板书或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解“分钟”这个时间单位的概念。

让学生们了解一分钟有多长,以及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2. 活动二:听故事《一分钟有多长》教师为学生们朗读一篇故事《一分钟有多长》。

故事讲述了一位老师如何让学生们明白一分钟有多长,以及如何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事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理解故事的内容。

3. 活动三:完成“一分钟可以做什么”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尝试列举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哪些常见的活动,并认真思考自己喜欢和需要做的事情。

然后分组讨论,让每组的学生分享自己所列举的活动。

4. 活动四: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完成身边的小事情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们尝试在一分钟内完成一些身边的小事情,例如:拾起地上的垃圾,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桌子等等。

教师鼓励学生们在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长度和自己完成小事情的成就感。

5. 活动五:时间感知练习教师播放三个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间长度不同。

学生们需要听完视频后,尝试说出每个视频的时间长度。

教师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关注视频中的时间提示或事件发展情况,帮助学生们加强时间感知能力。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故事教材、图片、实物和互动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了解时间单位“分钟”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同时提高学生们的时间感知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合理地安排时间。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时间单位概念还不是很清晰,需要多次讲解才能够理解。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在教学的一开始,先通过比较小时和分钟的长度差异,再介绍时间单位的概念,这样应该会更容易被理解。

此外,在活动四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小事情的效率不高。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分钟的概念,能够用本身的语言描述一分钟有多长;2.能够通过动手比较或模拟游戏,感受一分钟的时间长短;3.能够利用讲故事等方式学习一分钟的概念,提高语言表达本领。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时钟、投影仪、实物比较器;2、毛绒玩具、连珠图案等一些幼儿玩具。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0分钟)(1)询问幼儿一分钟的概念是多少,听取幼儿的答案;(2)播放一分钟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一分钟的时长;(3)让幼儿轮番使用计时器,试着感受一分钟的时长。

2. 游戏活动(30分钟)(1)老师向幼儿介绍用一个小时整除60就得到一分钟的方法;(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时长:(A)比较实物游戏:把不同的物品(水杯、玩具、玻璃球、面包等)放到比较器中,看哪个物品需要的时间最接近一分钟;(B)模拟比较游戏:在教室内设定5个站点,幼儿在一个站点开始,听到哨声后转移到下一个站点,每个站点时间为一分钟,幼儿可以感受到一分钟的时长;(C)连珠游戏:每个幼儿用手中的珠子尽量串成一个长链,时间为一分钟。

3. 故事讲解(20分钟)老师利用道具或幅面的形式,通过幼儿熟知的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三只小猪》等,叙述故事的情节和时间,引导幼儿感受时间消失的原理。

4. 教学拓展(20分钟)(1)让幼儿叙述一个本身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时间因素;(2)利用投影器,向幼儿呈现世界各地的时钟;(3)让幼儿模拟出行时所需要的时间,如去学校、去市场等;(4)设计情境游戏,让幼儿运用所学学问。

四、教学反思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脑海中相像存在着一个浅薄的时间概念,“时间这个概念”还并不深刻。

幼儿在接受教育之初,他们获得的学问、技能等都是基于感知、体验、行为、语言等方式,特别是在学习时长、时间等方面。

其实,幼儿在平常游戏中已经渐渐认可了“时间”“小时”等概念。

例如游戏时问到时间,幼儿能够通过有限的信息精准地回应时间的概念。

大班社会一分钟有多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一分钟有多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时间的概念,并掌握单位“分钟”
•学会使用卡片、计时器等工具测量时间
•感受时间的流逝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计时器
•卡片或手绘钟表
•给每个孩子的小礼物,如卡片、小糖果等
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
老师播放儿童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鼓励小朋友跟唱跟舞,
并发问他们想知道时间的概念吗?时间能用什么来度量呢?
正式教学
1.老师出示卡片或手绘钟表,介绍钟表的指针分别指向时针
和分针,问孩子们都知道时针和分针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2.老师示范使用计时器计算1分钟的时间,并解释1分钟等
于多长时间。

3.老师分发计时器给每个孩子,并让他们互相协作练习计时,鼓励他们通过多次计算来熟练掌握计时技能。

4.老师让孩子们自由选择一项活动(如画画、搭积木等)进行,然后提示他们在1分钟内完成,鼓励他们尽快完成自己的任务。

5.1分钟过后,老师让孩子们停止活动,记录下时间,然后与他们分享自己1分钟内完成了多少事情。

6.老师提醒孩子们,珍惜时间,让他们明白时间是宝贵的,要学会分配好时间,要好好利用时间来学习、玩耍和成长。

结束活动
老师准备小礼物,分发给表现优秀的孩子,让所有孩子看到,并让孩子们鼓掌表扬。

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们深入感受时间的概念,学会如何使用工具度量时间,并在自由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引导他们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适当地放松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快乐学习。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教案一、教学背景在幼儿园的社会化活动中,掌握时间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将通过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加深幼儿对时间的认识,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感受一分钟的长短;2.提高观察力,能够看到细节;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三、教学准备1.秒表;2.玩具或卡片等材料,用于教学活动;3.录音机或音箱。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幼儿回忆各种日常活动,比如刷牙、吃饭、晨练等等,询问幼儿这些活动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然后给幼儿展示一只秒表,并简单介绍秒表的功能。

第二步:讲解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可以简单地解释一分钟有多长。

比如,可以将一分钟比作一支歌曲的长度,或者比作做完几件小事情的时间。

第三步:活动设计教师将玩具或卡片等材料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一分钟。

然后教师会声音设备上播放一分钟的音乐,幼儿需要在一分钟结束后合作完成以下几个任务:1.记住桌子上的物品数量;2.回忆并说出自己观察到了哪些物品;3.帮助其他幼儿回忆和说出物品。

第四步:小结回顾活动,和幼儿一起总结完成活动的过程和收获,让幼儿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设计了一分钟的感受体验,让幼儿通过观察,更好地理解了一分钟的概念。

同时在活动任务中加入了合作和回忆操作,更好地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幼儿在回忆和说出物品时略显困难,教师需要多给予一些指引和鼓励,帮助幼儿克服种种难题。

总之,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幼儿对时间的认知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分钟有多长》教学目标1.学习认知时间的单位——分钟;2.学习由于生活速度的加快,导致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发生改变;3.学习想要掌握时间必须培养耐心和细心。

教学内容1.了解时间的单位——分钟;2.通过教师引导,观察和感知一分钟的长短;3.借助生活中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时间概念;4.讨论日常生活中关于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第一步:前置知识导入1.引导孩子们谈论日常生活中需要知道准确时间的场合;2.回忆学过的时间单位(小时、分钟),询问孩子们所熟知的时间记忆。

第二步:认识时间的单位——分钟1.认知分钟的长度:教师为孩子们演示一分钟的长短,引导孩子们说出“一分钟有多长”;2.尝试利用分钟进行简单的计时运算: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尝试在一分钟内高举手或完成简单的书写。

第三步:理解时间感知会因生活速度的变化而改变1.通过生活中的场景展示来自不同时代的计时工具:比如沙漏、日晷,引导孩子们感知到时间感知是可以受到环境影响的;2.和孩子们一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讨论快节奏改变了什么,讨论时间加速带来的影响。

第四步:关于时间的重要性1.通过故事或图片,带领孩子们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探讨时间的重要性;2.以日常场景为出发点,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错过时间的后果。

第五步:对本次课的总结及整合1.教师引导孩子们回忆本次课的内容;2.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孩子们的收获以及存在疑惑的地方,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时间感知。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围绕“一分钟有多长”这一主题,使用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孩子们体验时间的感知,以此达到树立时间观念的目的。

教师需要理解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互动性、丰富性的特点,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增强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需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认知程度,融合孩子们的兴趣和经验,引导他们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会在愉悦中自然地探索时间的秘密,通过这些过程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细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设计意图:在“五一”假期,我们让幼儿统计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环节所花的时间。

结果孩子们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90 分钟,最短的为12分钟,大部分幼儿需要60 分钟左右。

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

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 60 秒”。


师:60 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 播放多媒体课件) 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 ( 教师出示钟面) 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 秒针。

)
(2) 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 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 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
结:秒针走了60 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 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AY~JL园出发到伊势丹商厦。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 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 米?( 幼儿园总部到分部一个来回。

)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 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 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 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 幼儿操作。

(5)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 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
环)。

B.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
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

(教师记录幼JL 的报
数。


C. 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 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
牙、洗脸、吃早餐所。

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6 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

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延伸活动:
在区角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操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幼小衔接教育非常重要。

在这两个活动中.陈老师认真分析了幼儿从“小朋友”到“小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问题.依据“我要上小学”的主题目标.充分考虑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培养的需要.力图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期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问题。

遵循需要
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
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

陈老师在“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背景下.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整理书包”等系列活动,以帮助幼儿熟悉小学生活.萌发对当小学生的向往之情。

重视认知.整合实施
“认识时钟.逐步建立时间概念”是上学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学看课程表,并尝试整理书包”是入学之所急。

陈老师顺应情景需要.导入了对“时间”的感知.运用问题引导.展开了对“课程表”的认识,通过两次操作让幼儿经历了“书包整理”中的问题。

体现了在主题背景下整合幼儿各种经验、丰富体验、积累新知的思想。

设计严谨.层层推进
时间的长短必须通过比较来感受.书包整理应该亲历而为.形式化的比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陈老师在设计时力求逻辑严密、环节相扣、步步推进。

例如,为使幼儿懂得“在拥有同等时间的情况下.抓紧时间者完成的任务就多”,陈老师安排了如下环节:一分钟能做些什幺事的资料分享—+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一分钟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钟所做相同事的数量比较,等等,使幼儿初步理解了影响单位时间办事效率有多种因素(是否抓紧时间、动作快慢等).从而引发幼儿思考“如何安排课间十分钟”等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过渡期中的时间运用障碍。

评析/上海XX区教育学院吴月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