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暨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参会嘉宾及
超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热成形工艺
![超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热成形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cdca49b2af90242a995e58c.png)
超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热成形工艺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生产侵侵。
超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热成形工艺热成形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专门用于生产汽车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的先进制造技术。
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讨论了材料,工艺参数.模具等热成形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完成了汽车典型件热成形工艺试验试制。
获得了合格的成形件。
检测结果表明。
成形件的微观组织为理想的条状马氏体,其抗拉强度.硬度等性能指标满足生产要求。
1前言在降低油耗、减少排放的诸多措施中.减轻车重的效果最为明显.车重减轻10%.可节省燃油 3%一7%,因此塑料.铝合金.高强度钢板等替代材料在车辆制造中开始使用。
其中,高强度钢板可以通过减小板厚或者截面尺寸等方式减轻零件质量.在实现车辆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方面比其他材料有明显优势,可以同时满足实现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其在汽车领域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热成形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专门用于成形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的新技术,该项技术以板料在红热状态下冲压成形并同时在模具内被冷却淬火为特征.可以成形强度高达1500MPa的冲压件,广泛用于车门防撞梁.前后保险杠等保安件以及A柱,B柱.C柱.中通道等车体结构件的生产。
由于具有减轻质量和提高安全性的双重优势,目前.这一技术在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并开发出商品化的高强钢热冲压件生产线.高强钢热冲压件在车辆生产中应用也很 .一吉林大学材料学院谷诤巍姜超●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单忠德徐虹广泛。
国内汽车业对该项技术也十分认同,并有少数几个单位从国外耗巨资引入了相关技术与生产线, 为一汽-大众等汽车制造公司的部分车型配套热冲压件,关于该项技术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开始。
本文阐述了热冲压成形工艺原理,对典型冲压件的热冲压成形工艺进行试验研究。
2热冲压成形工艺原理热成形工艺原理如图 1。
首先把常温下强度为500-600MPa的高强度硼合金钢板加热蛩J880-950℃.使之均匀奥氏体化. 然后送入内部带有冷却系统的模具内冲压成形.之后保压快速冷却淬火.使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成形件因而得到强化硬化.强度大幅度提高。
22MnB5超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及试验
![22MnB5超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及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469b5f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a.png)
20℃ ,冲压速度为 20mm/s,保 压 12s,压 边 力 为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MPa. 有 限 元 分 析 步 骤 如 下:① 热 成 形 过 程
F
i
3 Hi
emp
e
r
a
t
u
r
et
h
e
rma
lp
r
op
e
r
t
i
e
so
f22MnB5
g.
ght
中,凹 模 保 持 不 动,压 料 板 对 板 料 施 加 压 边 力,凸
中国机械工程第 28 卷第 12 期 2017 年 6 月下半月
22MnB5 超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及试验
薛克敏 孙大智 李 萍 巩子天纵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摘要:考 虑 材 料 的 热 物 理 性 能 参 数、力 学 性 能 与 温 度 的 关 系,利 用 ABAQUS 软 件 建 立 了 22MnB5
质、高强度及高抗碰撞性能等特点 [2],在汽车行业
中越来越受到关 注,已 成 为 满 足 汽 车 减 重 以 及 提
高碰撞性能 和 安 全 性 能 的 重 要 途 径.研 究 表 明,
[
12] DONG GJ,ZHAO C C,CAO M Y.F
t
i
onso
ft
heb
l
anksdu
r
i
ngho
ts
t
amp
i
ngf
o
rmi
ngp
r
oc
e
s
s
e
swe
r
超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热成形工艺
![超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热成形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49da40058f5f61fb636663b.png)
超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热成形工艺摘要: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高强度、超高强度钢板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高强度、超高强度钢板在常温下强度较高,变形抗力比较大,导致利用常规冷冲压成形的方式很难成形,因此高强度、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就应运而生。
目前,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零件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汽车车身的重要零件上。
关键词:热冲压成形;超高强度钢板;模具设计;冷却系统;数值模拟;一、热冲压成形工艺原理首先把常温下强度为500~600MPa的高强度硼合金钢板加热到880~950℃,使之均匀奥氏体化,然后送入内部带有冷却系统的模具内冲压成形,之后保压快速冷却淬火,使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成形件因而得到强化硬化,强度大幅度提高。
比如经过模具内的冷却淬火,冲压件强度可以达到1500MPa,强度提高了250%以上,因此该项技术又被称为“冲压硬化”技术。
实际生产中,热冲压工艺又分为两种,即直接工艺和间接工艺。
直接工艺,下料后,直接把钢板加热然后冲压成形,主要用于形状比较简单变形程度不大的工件。
对于一些形状复杂的或者拉深深度较大的工件,则需要采用间接工艺,先把下好料的钢板预变形,然后再加热实施热冲压,二、热冲压成形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2.1材料热冲压成形工艺中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自硬性的硼合金高强度钢板。
和现在的双相钢、相变诱导塑性钢、复相钢、马氏体钢等汽车高强度钢板不同,这些钢板常温下强度就很高,并且通常都采用冷冲压工艺制造零部件,成形前后零件的微观组织没有变化,强度等指标基本上保持不变。
而热成形工艺中使用的硼合金钢板是一种低碳微合金钢,添加了一定量的B元素,提高了钢板的淬火性能,成形后发生相变,强度等指标成倍提高。
另外,还添加了Ti,Cr,Mo,Cu,Ni等多种合金微量儿素,因而提高了材料的屈服强度以及其他力学性能,材料力学性能也很稳定。
典型的热冲压成形钢板22MnB5的下要成分,这种钢板常温下的强度不很高,抗拉强度仅有500700MPa,塑性、可成形性等性能也很好,而通过热成形工艺的加热、成形、冷却后,成形件被淬火,微观组织转变成马氏体,强度、硬度等指标大幅度提高,屈服强度可以达到1000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硬度可以达到50HRC。
超高强度钢在热冲压成形研究进展(上)
![超高强度钢在热冲压成形研究进展(上)](https://img.taocdn.com/s3/m/146e71e7de80d4d8d05a4f21.png)
超高强度钢在热冲压成形研究进展(上)作者:马鸣图张宜生宋磊峰吴娥梅王义林路洪洲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5年第9期文/ 马鸣图1 张宜生2 宋磊峰1 吴娥梅3 王义林2 路洪洲41.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 重庆新材料工程中心4. 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 中信金属有限公司2014年中国汽车总产量为2 372万辆,保有量已达1.5亿辆,中国石油消耗量已超过5亿t,进口超过3亿t,对外进口的依存度超过60%。
汽车消耗石油占中国石油消耗的65%。
每消耗1L汽油,将产生2.5k g的二氧化碳(C O2),2014年由汽车燃油的消耗量所产生的C O2排放量已超过10亿t。
随着汽车工业产量的增多和保有量的增大,油耗和C O2排放量还会迅速增加,因此汽车工业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均表明,汽车的油耗与汽车的自重呈线性关系,以乘用车为例,汽车自重每下降10%,油耗和排放下降6%~8%,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1]。
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安全。
为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各类汽车的安全法规包括正碰、侧碰、追尾、偏置碰、翻滚等等日益严格[2]。
为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就必须应用高碰撞吸能的材料或采用厚度较高的材料,车子的质量增加,虽然可提高安全性,但和油耗法规,节能减排有矛盾。
既要轻量化,又要保证车辆的安全性,既要满足油耗法规,又要满足车辆的安全法规,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应用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但高强度钢的应用带来了成形困难、模具寿命低,回弹大等问题,热冲压成形是获得超高强度构件而又有效减少回弹,又能保证模具寿命和合理价格的一个有效的工艺技术和方法。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热冲压成形技术伴随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各类法规的严格实施而迅速发展,并在汽车工业迅速扩大应用。
一、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3-5]汽车高强度钢和先进高强度钢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当时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汽车工业领域开始推广应用高强度钢,人们开始青睐于汽车的轻量化和节能减排。
“第五届高强度低合金钢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超细晶粒钢会议”即将召开
![“第五届高强度低合金钢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超细晶粒钢会议”即将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373e352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3.png)
“第五届高强度低合金钢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超细晶粒
钢会议”即将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冶金》
【年(卷),期】2005()2
【摘要】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中国金属学会、钢铁研究总院、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高强度低合金钢国际会议”(HSLA’05)暨“第三届国际超细晶粒钢会议”(IStIGS2005)将于2005年11月8日至10日在海南三亚举行。
“高强度低合金钢会议”是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和承办的系列国际会议,曾于1985年、1990年、1995年和2000年成功地在我国举行,本次是第五届国际会议。
“
【总页数】1页(P43-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
【相关文献】
1."第五届国际低合金高强度钢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超细晶粒钢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 [J], 刘苏
2.第五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暨第十届ISO9000与TQM国际会议即将召开 [J],
3.追求卓越质量提升质量竞争力第五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暨第十届ISO9000与TQM国际会议即将召开 [J],
4.“第五届高强度低合金钢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超细晶粒钢会议”即将召开
[J],
5.“第三届国际超细晶粒钢会议”和“高强度低合金钢会议”会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高强度钢车身B柱加强板热成形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
![超高强度钢车身B柱加强板热成形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304e50e763231126edb11d5.png)
超高强度钢车身B 柱加强板热成形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高云凯1 邓有志1 曹 伟21.同济大学,上海,2018042.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临海,317000摘要:对超高强度钢车身B 柱加强板热成形中的冲压速度、压边力、摩擦因数、板料初始温度及工具初始温度进行了工艺参数正交分析,并运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对成形后的最大减薄率和危险点的主应变均值两个目标值进行了综合。
通过综合指标的极差分析,确定冲压速度、压边力与摩擦因数组合、板料初始温度及工具初始温度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最优的车身B 柱加强板热成形工艺参数组合方案。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车身B 柱加强板热成形;工艺参数优化;多目标;正交试验设计中图分类号:T G386 文章编号:1004 132X(2011)05 0621 04Multi -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Ultra High Strength Steel B -pillar ofCar Body Hot Forming Process ParametersGao Yunkai 1 Deng Yo uzhi 1 Cao Wei 21.T ongji U niversity ,Shang hai,2018042.Zhejiang Geely Autom 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Linhai,Zhejiang,317000Abstract :T he ultra high str ength steel B -pillar o f car body ho t forming pro cess param eters,such as punch velocity,binder force,static friction,initial tem peratur e of blank,initial tem perature of to ols etc.w ere analyzed based on orthogo nal ex 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 uatio n to max imum thinning r ate and mean value o f dangero us points principal str ain w as obtained by means of fuzzy mathematics.From this ev aluation,the ex tent of overall influences on the process pa r am eters w as clarified.T hr oug h analyzing the factors resulted 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e opti m ized B-pillar o f car body ho t forming pro cess par am eters schem e w as o btained.Key words :ultra hig h streng th steel;B-pillar of car body ho t fo rming process;pro cess param eter optimization;multi-objective;orthogo nal ex perimental desig n收稿日期:2010 06 07基金项目:中韩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DFB50020)0 引言车身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特别是轿车)工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流程 预热处理 冲压成形 淬火
![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流程 预热处理 冲压成形 淬火](https://img.taocdn.com/s3/m/1907cd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b.png)
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流程预热处理冲压成形淬火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预热处理:首先,将高强钢板材加热至900摄氏度以上,然后在加热炉中保温
5-8分钟,使板料均匀奥氏体化。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均匀奥氏体化的高强钢板料,以便进行后续的冲压成形。
2.冲压成形:将预热处理后的板料从加热炉中运送到模具内,进行高速成形的液
压机快速成形。
在成形过程中,板料的温度需要保持在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上的奥氏体区,以保证板料有良好的成形性和最终的机械性能。
3.淬火:在冲压成形结束后,进行保压和淬火处理。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使成形件
得到强化,通过淬火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提高零件的强度和硬度。
此外,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工艺要求,可能还需要进行去氧化皮、激光切边冲孔、涂油防锈处理等后续操作。
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可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安全性,同时实现零件的轻量化。
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流程 预热处理 冲压成形
![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流程 预热处理 冲压成形](https://img.taocdn.com/s3/m/b6d368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c.png)
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流程预热处理冲压成形一、预热处理预热处理是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使钢板均匀加热至奥氏体状态,并减小变形抗力。
预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高强钢的化学成分、板材厚度和加热方式。
预热处理的加热速度应尽可能均匀,以减小内应力和变形。
二、冲压成形冲压成形是将预热处理后的钢板通过模具进行塑性变形的过程。
冲压成形的参数主要包括压力、速度、时间和行程等,这些参数将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合理的冲压成形参数可以提高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减小产品内部的残余应力和裂纹。
三、淬火处理淬火处理是将热冲压成型后的产品快速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淬火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快速冷却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保持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淬火处理可以采用水淬、油淬或盐浴淬火等方式,具体选择应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生产条件来确定。
四、回火处理回火处理是将淬火处理后的产品加热至某一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回火处理的目的是通过调整产品的组织结构和相组成来控制其力学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回火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生产条件来确定。
五、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的最后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表面处理的方法包括喷涂、电镀、氧化等,具体选择应根据产品的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表面处理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同时增强其防腐蚀性能。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介绍,可以看出高强钢热冲压成型工艺的流程涉及多个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和稳定性,以获得高性能的高强钢制品。
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及装备
![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及装备](https://img.taocdn.com/s3/m/d2068cd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7.png)
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及装备摘要:高强钢热成形技术逐渐在制造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国内外学者也认识到,制造业零部件的安全性能与其力学性能的分布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也就是同一个零件在不同的区域需要不同的力学性能来提高零件的整体安全性能。
关键词: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装备;前言:轻量化技术是实现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而高强钢热冲压成形技术在保证制造业安全性的同时较大幅度实现轻量化。
热冲压成形条件下材料塑性和成形性好,成形载荷大幅下降,能一次成形复杂冲压件并消除回弹影响,提高零件精度。
一、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1.不同的冷却速率。
通过控制零件局部区域的冷却速率和相变路径也是获取高强钢热成形零件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冷却速率高时,奥氏体组织将转变为高强度低塑性的马氏体组织,当冷却速率降低时,奥氏体组织将转变为低强度高塑性的贝氏体和珠光体铁素体组织。
研究发现,当零件冷却率高于27 ℃℃/s 时,将会转变成完全的马氏体组织,而当低于这一数值时,则会转变成低强度的贝氏体和铁素体珠光体组织。
实现零件不同区域不同冷却速率的方法主要有不同温度的分块模具不同热物性能的分块模具以及模具坯料表面接触状况控制等方式。
通过改变模具与坯料的局部接触状况同样可以获得高强钢TTP热成形零件,坯料与模具之间间隙越大,坯料冷却速率越低,坯料与模具之间压强越大,则冷却速率越高,研究了坯料与模具之间的间隙对于零件晶粒结构和硬度的影响,当间隙值从0mm到2mm之间变化时,零件的显微硬度由471HV降低到195HV,当坯料与模具之间的间隙值为2mm时,零件冷却速率为8℃/s,贝氏体和铁素体/珠光体含量增加。
通过在模具上开槽的方法获得了特定强度分布的高强钢热成形零件。
2.回火后处理。
对于已经完全淬火硬化的高强钢热成形零件,在局部区域进行回火也可获得高强钢TTP热成形零件。
研究了回火对于碰撞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落锤实验证实了回火能增加零件的碰撞性能,通过回火处理可以更加自由定义回火区域,并且独立于整个热成形工艺。
《哈工大(威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汇总表》
![《哈工大(威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汇总表》](https://img.taocdn.com/s3/m/1ac3b53a866fb84ae45c8de6.png)
哈工大(威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汇总表中共荣成市委组织部2015年9月哈工大(威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汇总表姓名年龄所属部门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应用领域温广武52 学校办公室特种陶瓷与碳材料天然石墨深加工技术;陶瓷先驱体、陶瓷纤维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新材料张文丛44 科技发展处粉末冶金成形钛铝基复合材料粉末冶金制备新材料徐鸿博34 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封装、组装与可靠性电子产品环境可靠性,MEMS微电子器件金属密闭封装技术电子工程李卓霖31 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封装无铅焊点低温超声互连的机理与可靠性电子工程姚旺37 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封装材料水下LED的封装材料电子工程王春雨40 材料与工程学院膨胀石墨及石墨烯微片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石墨烯微片规模化制备技术、石墨散热膜制备技术、电子封装技术新材料李宇杰40 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装备海洋电子装备封装技术;LED 电子工程王华涛37 材料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器件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和表征;微纳电子器件和传感器新材料覃春林36 材料与工程学院陶瓷材料先驱体法合成高温SiAlONC陶瓷;Sialon 、Si3N4纳米带纳米线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新材料张鹏37 材料与工程学院微纳尺度塑性成形微纳尺度塑性成形机理与工艺材料工程于洋43 材料与工程学院高强韧镁、铝合金塑性加工技术及装备,难变形材料及难熔金属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生物医用镁合金制备技术及装备,高温钛基复合材料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材料工程刘洪伟38 材料与工程学院热冲压成形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材料工程王刚48 材料与工程学院超塑性成形气胀超塑性成形工艺材料工程初冠南36 材料与工程学院内高压成形薄壁件内高压成形工艺材料工程姚圣杰33 材料与工程学院轧制成形高强钢轧制工艺材料工程陈刚29 材料与工程学院半固体成形半固体触边成形工艺材料工程陈文振30 材料与工程学院轧制成形镁合金轧制工艺材料工程林艳丽33 材料与工程学院内高压成形管材内高压成形理论材料工程王传杰27 材料与工程学院微纳尺度塑性成形微纳尺度塑性成形机理与工艺材料工程孙金平36 材料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计算生物医用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材料工程夏龙37 材料与工程学院陶瓷基复合材料低膨胀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新型陶瓷先驱体制备与应用技术新材料崔国荣35 材料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壳状晶须增强复合粉体新材料钟博34 材料与工程学院复相陶瓷、吸波材料、纳米材料自润滑材料制备技术、吸波材料制备技术新材料张涛33 材料与工程学院高温过滤材料、多孔材料高温过滤材料、多孔材料材料工程檀财旺29 材料与工程学院激光焊接激光焊接工艺先进制造郭宁33 材料与工程学院水下焊接水下焊接材料与工艺先进制造宋晓国32 材料与工程学院钎焊、扩散焊钎焊、扩散焊工艺与装备先进制造王廷31 材料与工程学院电子束焊接电子束焊接工艺与装备先进制造刘多33 材料与工程学院钎焊、扩散焊钎焊、扩散焊工艺与装备先进制造张洪涛35 材料与工程学院高效化焊接技术高效化焊接技术工艺与装备先进制造周利33 材料与工程学院搅拌摩擦焊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及装备先进制造陈波32 材料与工程学院激光3D打印、激光焊接,焊接自动化与机器人化激光3D打印、激光焊接过程工艺与自动控制技术,焊接质量自动控制技术先进制造赵洪运49 材料与工程学院焊接焊接技术先进制造孙清洁35 材料与工程学院高效化焊接技术高效化焊接技术工艺与装备先进制造唐琳29 土木工程系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织物的反滤性能应用材料工程钱宏亮38 土木工程系大跨空间结构、海洋结构、铝合金结构、巨型望远镜结500m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轻型钢结构装配模块化结构力学综合分析结构工程唐海红35 土木工程系桥梁与隧道工程钢管混凝土拱桥上部结构综合评估方法结构工程赵庆丽35 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既有隧道安全性评估方法结构工程曾森32 土木工程系计算结构力学底部框架砌块砌体结构研究结构工程陈国芳35 土木工程系桥梁工程大跨度斜拉-悬吊协作桥施工期风振研究结构工程王幼清60 土木工程系土体-结构体系相互作用类黄土湿陷特性及其工程对策研究,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与土体相互作用研究结构工程张英姿36 土木工程系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抗震性能研究酸雨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间动态粘结性能研究结构工程王化杰33 土木工程系大跨空间结构、复杂结构施工技术、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装配结构在役大跨空间钢结构安全性能评估研究结构工程陈再现34 土木工程系结构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法结构抗震方法及加固手段;结构试验装置结构工程徐龙军39 土木工程系抗震设计谱研究新一代抗震设计谱理论体系及其关键问题研究结构工程马新伟46 土木工程系海洋工程混凝土、高效节能墙体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粘弹力学性能研究与早期开列行为预测结构工程边文凤52 土木工程系复合材料、船舶设计多功能组合式海带养殖采收装备、海带分段切割机、渔船及海洋结构物复合材料化研究新材料刁鹏飞37 土木工程系蛋白质在外力条件下收缩外力作用下的蛋白质收缩力学工程刘荣刚42 土木工程系波动理论、光子晶体波导三维光成像系统结构工程刘璐32 土木工程系结构抗震设计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性能及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结构工程张鸿名31 土木工程系复合材料结构研究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设计与制备结构工程谭建宇39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新能源郝晓文38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脱硫除尘技术动力工程杨建国51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脱硫除尘技术动力工程张继春37 汽车工程学院3D打印技术3D打印机先进制造崔文政30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纳米流体、传热计算与仿真动力工程王富强32 汽车工程学院计算热辐射学、传热计算及热控PCB及锂电池热控、太阳能利用技术,煤气化技术动力工程沈义涛33 汽车工程学院发动机技术、润滑油技术均质压燃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内燃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及工程示范、生物质气发动机研究动力工程王成安32 汽车工程学院计算热辐射学,传热计算及热控PCB及锂电池热控、太阳能利用技术,煤气化技术动力工程沈照杰30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纳米流体、传热计算与仿真动力工程崔胜民52 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锌空电池新能源张京明52 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系统新能源刘涛49 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特种车辆技术交通运输刘清河38 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及底盘控制技术、制动能量回收技术、锂离子电池管理技术新能源王大方37 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技术新能源马琮淦28 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汽车电机振动与噪声,NVH技术电子信息龚晓春39 汽车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海洋船载数字通信装备、北斗定位导航系统。
超高强钢构件热冲压技术的挑战与应对
![超高强钢构件热冲压技术的挑战与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c4617da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5.png)
超高强钢构件热冲压技术的挑战与应对超高强钢构件热冲压技术的挑战与应对超高强钢构件热冲压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加工方法,用于处理高强度钢材,以提高构件的强度和耐用性。
然而,这种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逐步探讨这些挑战以及应对方法。
第一步,我们需要了解超高强钢材的特点。
与传统钢材相比,超高强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这使得它们在制造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这也增加了热冲压过程中的难度。
第二步,我们应该认识到热冲压过程中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超高强钢的高硬度。
由于材料硬度的增加,冲压模具往往容易磨损,导致模具寿命的降低。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方法来提高模具的耐磨性。
第三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先进的模具材料。
例如,使用具有更高硬度和耐磨性的特殊合金钢材制作模具,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寿命。
此外,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如镀膜或涂层,也可以增加模具的耐用性。
第四步,除了模具耐用性,超高强钢材的热冲压还面临着成形难度的挑战。
由于材料的高硬度,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和变形。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使用适当的冲压工艺来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第五步,为了克服成形难度,我们可以采用减少变形的工艺控制方法。
例如,通过增加冲压次数和减小一次冲压量,可以降低材料的应变速率,从而减少变形和裂纹的发生。
此外,适当的温度控制和应力分布也是提高成形质量的关键因素。
第六步,除了上述的技术改进,我们还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超高强钢材的成形行为,并提出更有效的工艺控制方法。
此外,与材料制造商和模具制造商的合作也是解决技术挑战的关键。
综上所述,超高强钢构件热冲压技术面临着挑战,特别是在材料硬度和成形难度方面。
然而,通过采用适当的模具材料和工艺控制方法,以及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并取得更好的成形质量和经济效益。
热冲压成形技术及发展前景
![热冲压成形技术及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756eb7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7.png)
热冲压成形技术及发展前景王辉;葛锐;周少云;陈寅;潘利波【摘要】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forming technology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gives a description of thermal form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steel plant , die arrangement design ,key equipment of process ,and machine parts design and analyzes the prospects in the future .%世界汽车工业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热成形技术的快速发展,并成为汽车制造领域的热门技术。
围绕热成形技术的特点对热冲压成形技术国内外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从热成形钢板开发、热成形模具设计技术、热成形工艺关键装备技术、以及热成形零件设计技术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热成形技术的技术发展,并对热成形技术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期刊名称】《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热成形;轻量化;超高强钢;汽车板【作者】王辉;葛锐;周少云;陈寅;潘利波【作者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80;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80;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80;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80;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860 引言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
车身高强化,既可以减轻车身重量,又能提高安全性,是同时实现车身轻量化和提高碰撞安全性的最好途径。
热冲压成形技术
![热冲压成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769852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e.png)
热冲压成形技术卜子华; 徐淑琼; 李云芳【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9(000)018【总页数】2页(P13-14)【关键词】热成形模具; 热冲压技术; 热冲压工艺; 研究现状【作者】卜子华; 徐淑琼; 李云芳【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山东临沂 276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860 引言目前冷冲压成形技术存在许多技术缺陷,如成形困难、产品质量差、成形后易变形等问题,超高强度钢热冲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上了发展日程。
虽然热冲压技术已在我国的汽车制造领域崭露头角,但仍有一些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本文对现有的钢的热冲压成形技术特点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阐述与简要分析。
1 钢的热冲压成形技术1.1 热冲压成形原理热冲压成型技术是指将硼合金钢板钢加热到再结晶温度(约900℃)以上,利用金属板料在高温状态下塑性和延展性显著升高,屈服强度而迅速下降的特性,在模具内以大于27℃/s 的冷却速度进行冲压成型,然后快速冷却淬火,将钢由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工艺。
1.2 热冲压成形工艺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钢的冲压技术不断地进行研究,一门新兴的冲压技术——热冲。
压工艺技术受到冲压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热冲压加工技术,可以获得先进的超高强度冲压件,使得钢的抗拉强度、塑性和延展性等力学性能指标显著增加。
采用常规的冷冲压工艺,会出现工件所需冲压力大、易变形、产品质量差等问题,而热冲压成形工艺技术解决了传统冷冲压成形所带来的成型性和形状冻结性等不良问题,近年来发展得更加地迅速,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汽车制造行业。
1.3 热冲压成形材料在传统的冷冲压工艺中,一些先进的高强度汽车钢板如TRIP 钢、马氏体钢等经过加工成形后零件的性能指标基本上保持不变。
而在热压工艺中,硼钢被广泛地应用,其主要成分是22MnB5,冲在常温下的抗拉强度仅有500~700MPa,而经过热冲压成形件淬火后,转变成为马氏体组织,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抗拉强度可以达至1500MPa,屈服强度达到1000MPa 以上,硬度可达至50HRC。
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CAE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CAE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4e2b58d680203d8ce2f240c.png)
第36卷第4期Vo l 36 No4FORGING &STAMPING TECHNOLOGY2011年8月Aug.2011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CAE 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蔡玉俊1,2,王玉广3,李国和3,孙奇涵3(1.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2.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08;3.天津市高速切削与精密加工重点实验室,天津300222)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和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将汽车的低油耗、低排放和安全性放在首位。
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是减轻车身重量、提高汽车抗冲击和防撞性能的重要途径,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制造行业的热门技术。
本文对超高强度钢板料热冲压成形CA E 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对我国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CA E 技术DOI:10 3969/j issn 1000 3940 2011 04 02中图分类号:TG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3940(2011)04 0007 05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AE technology of hot stamping forultra high strength steel sheetCAI Yu jun 1,2,WANG Yu guang 3,LI Guo he 3,SUN Qi han 3(1.Co lleg e of M echanical Engineer ing ,T ianjin U niversity,T ianjin 300072,China;2.T ianjin M o tor Dies Company Limited,T ianjin 300308,China;3.Key Labor ator y o f High Speed Cutting and P recisio n M achining o f T ianjin,T ianjin 300222,China)Abstract:Wit h the g radually strengthening o f peo ple's environment al pro tect ion consciousness and requir ements o f au to mobile safety ,low energ y and lo w emissio n and secur ity are co nsidered first by moto r co rpor at ions.T he hot stam ping technolog y o f ultr a hig h str eng th steel shee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 educe the automo bile weight,and improv e the r esistance of shock and co llisio n.A nd it has become the hot techno log y in the cur rent w or ld automo bile manufacturing.T 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CA E technolo gy o f hot stamping for ult ra high st rength steel sheet w as summarized.A nd the disadv antag es and dev elo pment tr ends w er e pointed out,w hich had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 r guiding the r e search and applicatio n o f ho t stamping techno log y in o ur count ry.Keyw ords:ult ra hig h str eng th steel sheet;hot stamping ;CA E techno log y收稿日期:2011 02 23;修订日期:2011 04 25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08FDZDGX01900);天津市高校双五科技计划资助项目(S WPY 2008000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YJS10 06)作者简介:蔡玉俊(1970-),男,博士,教授;通讯作者:王玉广电子信箱:w angyuguanghb@163 com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和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对汽车安全和环保法规的控制越来越严格。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高强钢热冲压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高强钢热冲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a65af750508763230121288.png)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高强钢热冲压技术
技术背景
将钢板(初始强度为500-600MPa)加热至奥氏体化状态,快速转移到模具中高速冲压成形,保压淬火一段时间,以获得具有超高强钢零件的成形方式。
可提高提高部件强度、焊接性、表面硬度、抗凹性、耐腐蚀性,降低冲压机吨位。
热冲压装备
技术水平
提出硬化模型实现了高强度钢冲压回弹的精确预测,提出了板料冲压工艺稳健优化算法、韧性断裂参数确定方法和内高压成形精确数值仿真方法,开发处热冲压控制软件已得到工业应用。
获发明专利10余项。
技术优势提高部件强度、焊接性、表面硬度抗凹性、耐腐蚀性,降低冲压机吨位。
产品特点结构轻量化、高安全可靠、长寿命周期。
应用领域汽车零部件热冲压成形、航空航天高强结构件冲压成
形。
QPT高强钢热冲压部件。
热冲压成形技术及其新进展
![热冲压成形技术及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19d6e9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f.png)
热冲压成形技术及其新进展黄大鹏;杨国庆;张梅;李麟【摘要】In improving the safety and lightweight of car body impact,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UHSS) has obvious advantages and is continuous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As an emerging technology,hot stamping of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sheet has technical blockade and monopoly.Research progress of hot stamping technology,includ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hot stamping steel,the addition of micro-alloy element boron and its role,typical hot forming procedures,three key factors in hot stamping procedure,comparisons of microstructure,performance and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hot stamping steels before and after hot forming,especially in varying strength hot stamping part manufacturing,is introduced.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innovation tailored strength hot stamping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hot stamping technology will be th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超高强度钢在提高汽车车身碰撞安全性和轻量化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增多.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技术,存在技术封锁和垄断.介绍了热冲压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热冲压成形所用原材料的成分,微量硼元素的添加及其作用,典型热冲压成形工艺路线,热成形工艺控制的三要素,典型热成形钢制件在热成形前后的组织、性能及其相变特性,尤其是变强度热成形件的制造工艺技术和创新思路.探讨了各种变强度热成形工艺技术的创新点、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热成形技术是未来汽车轻量化发展的方向.【期刊名称】《上海金属》【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7页(P83-89)【关键词】超高强钢;热冲压;汽车轻量化【作者】黄大鹏;杨国庆;张梅;李麟【作者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汽车钢营销(服务)中心,辽宁鞍山114021;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正文语种】中文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2014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将在重庆举行
![“2014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将在重庆举行](https://img.taocdn.com/s3/m/9c0792c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b.png)
“2014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将在重庆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机械工程材料》
【年(卷),期】2014(0)5
【摘要】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等单位协办的"2014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将于8月在中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美丽的山水城市——重庆召开。
这是中国首次召开的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国际盛会。
【总页数】1页(P75-75)
【关键词】冲压成形;高强钢;国际盛会;工程研究院;模具技术;轧制技术;山水城市;国家重点实验室;连轧;论文稿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06-2
【相关文献】
1.基于热-力耦合和变摩擦因数的高强钢冷冲压成形性 [J], 聂昕;谭广;乔晓勇
2.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及装备进展 [J], 周连国; 孔凡彬; 魏翔
3.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及装备进展 [J], 周连国; 孔凡彬; 魏翔
4.高强钢热冲压成形工艺及装备进展 [J], 周连国;孔凡彬;魏翔
5.高强度钢-普通钢拼焊板热冲压成形机理研究 [J], 洪磊;贺文;刘红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七届金属及合金强度国际会议情况简介
![第七届金属及合金强度国际会议情况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ac1f45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b.png)
第七届金属及合金强度国际会议情况简介第七届金属及合金强度国际会议(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ength of Metals and Alloys, ICMA 2020)于2020年2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有色金属及合金分会、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主办。
本届会议以“金属及合金的强度性能及其应用前沿”为主题,参与者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近500名专家学者参会。
大会共有25个分会场,邀请了国内外金属及合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就普通金属及合金、高性能金属及合金、超高温合金、金属及合金材料的设计、新型加工方法及应用等进行了讨论。
会议现场设有口头报告、海报展示、行业对接等多种活动,共有200多篇精彩的口头报告和100多篇精美的海报展示,还有一些行业领域的专家,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与学术界建立了联系,宣传和推广了金属及合金强度领域的研究成果。
此次会议是一次盛大的学术盛宴,不仅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共同探讨金属及合金强度性能及其应用前沿的平台,也为行业界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舞台,使得大家能够在这里交流最新的学术思想和行业实践,加深了大家对金属及合金强度性能及其应用前沿的理解,共同推动了金属及合金强度性能及其应用前沿的发展。
此次会议的参会人数比历届增加了三倍之多,参会嘉宾多样性极强,既有学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有行业界企业家,彰显出国内外金属及合金强度领域的活跃性和发展潜力。
会议期间,热情的气氛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专家学者,大家友好而专业的交流,使得会议期间更加热闹,更加有活力。
此次会议的参会者及嘉宾深刻地感受到了金属及合金强度性能及其应用前沿的发展趋势,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金属及合金强度性能及其应用前沿的研究现状,并且就如何更好地应用强度性能做出了深入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顾问及 背景介绍
会议顾问
王国栋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国栋,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1966年9 月毕业于原东北工学院,1991年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实验室的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1996-2004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荣誉理事,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轧制理论学 术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辽宁省金 属学会理事,《轧钢》编委会主任,《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东 北大学学报》、《冶金自动化》、《塑性工程学报》、《宽厚板》等期刊的编委或顾问。 长期以来 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 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高技术项目(863)、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等,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
会议主席及 背景介绍
会议主席
林建国 ( 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
林建国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FREng),是塔塔钢铁和皇家工程研究院主席和帝国理工 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力学部主任。他是中航工业的结构设计和制造中心主任,中航工业材料鉴定 中心主任,工艺和建模,运载火箭研究院先进制造实验室主任。林教授的研究专长是在材料成形及 建模,固体计算力学,包括微观力学模型,并在蠕变损伤中的应用,循环塑性破坏,粘塑性和先进 的材料加工技术。
会议前言
第三届ICHSU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8月在中国西安召开。这是继2014年在中国重 庆、2015年在中国长沙成功举办ICHSU国际会议之后,又一次讨论该领域的材料、工艺和 装备研究以及市场服务的盛大学术会议。
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仍然稳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后的也是最大的汽车市 场,节能减排和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 排最直接而又有效的手段,而高性能金属板料热冲压成形是既可实现轻量化,而又保证安 全的一种有效的并赋予汽车零件高性价比的先进技术。该项技术所展示的数字化的先进制 造技术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该技术一进入中国,便以惊 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不仅使ICHSU成为国内外对该项技术感兴趣 的人们交流和展示技术进步的平台,而且也通过各个企业不同的技术发展路径和竞争,进 一步促进和加快了该项技术的发展,为轻量化成形构件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扩大应用提供了 机会和创造了条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决定召开第三届ICHSU国际会议。
2008年,他从伯明翰大学加入了帝国理工大学,并建立了金属成形和材料模拟团队。该团队在 新金属成形工艺开发、多尺度材料和工艺建模领域享有国际盛名。该团队已对新的钢铁和铝的热冲 压工艺申请了专利。并以他的高强度铝合金热冲压技术专利为主,衍生出印象技术公司(帝国理工 的公司),他是公司的创始人和公司总监。
会议主席及 背景介绍
会议主席
Mats Oldenburg( 教授,瑞典吕勒奥大学教授,项目主管,研究生导师)
历届CHS2国际热成形会议主席。长期从事数值分析方法的工业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材料建模, 过程建模,制造工艺和产品功能分析的研究。在热-力成形工艺,汽车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研究及应用 有重大的学术共享。
会议顾问及 背景介绍
会议顾问
翁宇庆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翁宇庆,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材料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名 誉理事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国家973项目顾问组成员和国防科工局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钢 铁研究总院院长、冶金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连续两届担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 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称号。翁宇庆从事钢铁结构材 料研究40多年,担任过十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负责人,连续三次担任国家攀登项目和国家973 项目有关钢铁材料的首席科学家(1996~2009)。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冶金科技奖特等 奖(均为第一获奖人),国家发明奖三等奖(第一获奖人),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香 港求是科学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和先进材料制造加工国际大会(2009,柏林)“杰出贡献奖”。 在超细晶钢研发上做出贡献,应用该技术已生产应用新钢类2亿吨以上。专著《超细晶钢》获中国图 书奖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连续三届担任中、日、韩等国召开的先进钢铁材料国际会议主席、 副主席。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学术会议 部分主办单位 及介绍
会议主办单位
伦敦帝国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 汽车NVH及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钢铁研究总院 先进钢铁材料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宝钢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武钢研究院 湖北省汽车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 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会议主席及 背景介绍
会议主席
马鸣图 ( 博士 )
马鸣图,男,1942年2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5年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获博 士学位,教授、研究员级高工,曾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同时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 料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荣誉理事、重庆材料学会常务副理 事长、重庆市政府科技顾问团成员、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评委、重庆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法 制委员、重庆市市政府参事室参事以及多种科技期刊编委和国际会议组委会及顾问委员会成员、一些 单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