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课程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课程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新课标课程的核心理念?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应试教育D. 技能训练答案:B2. 新课标课程强调的学习方法是:A. 死记硬背B. 探究学习C. 机械训练D. 重复练习答案:B3. 新课标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A. 单一考试评价B. 综合评价C. 只评价成绩D. 只评价表现答案:B4. 新课标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习的监督者D. 学习的评判者答案:B5. 新课标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是:A. 个体学习B. 合作学习C. 竞争学习D. 应试学习答案:B6. 新课标课程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是:A. 应试能力B. 创新能力C. 记忆能力D. 模仿能力答案:B7. 新课标课程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是:A. 按学科划分B. 按主题整合C. 按年级划分D. 按知识点划分答案:B8. 新课标课程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A. 教师B. 学生C. 家长D. 学校答案:B9. 新课标课程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发展C. 完成教学任务D. 满足家长需求答案:B10. 新课标课程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是:A. 封闭的B. 开放的C. 单一的D. 有限的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新课标课程强调学生应该在教师的________下,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获取知识和技能。
答案:引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2. 新课标课程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培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3. 新课标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个体差异;学习过程;情感态度4. 新课标课程中,教学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版
生物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和的一门学科。
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
2、根据近年来生物教学改革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的视角,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分为型、问答型、学导型、型、型五种类型。
3、生物课程标准包括、、、四部分。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实现评价的目标和功能。
教师应注意评价和评价相结合,评价和评价相结合。
5、学习、学习、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也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
6、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和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价值,彼此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7、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思维、思维、思维和思维等。
8、课程目标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所有初中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
9、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即、和。
10、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它包括、、和四个方面。
11、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通常涉及:、、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的,激励和改进教师教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 )①概念②原理③规律④方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生物实验体验教学模式的特征有( )。
①确定主题,创设情境;②协作学习,操作实验;③分析总结,综合评价。
④独立探索,设计实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中学生物学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活动,根据学生主体参与程度和教师主导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下面不属这一分类方式的是()。
A、体验式探究B、引导式探究C、自主式探究D、结果式探究4、教学模式的要素有:教学理论、()、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实施条件。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行知识预测、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进行比较等。
21、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要注重探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
22、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内容。
23、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化学能与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24、化学学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各个领域。
25、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式研究、合作研究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26、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化学学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问题。
27、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28、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科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科的研究和研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29、教学评价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和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提高研究效果。
新课程改革强调“面向学生”的四层含义是什么?(4分)6、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什么?(3分)7、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4分)8、新的化学课程课标包括哪些内容?(5分)答案:二、选择题1、A2、A3、D4、A5、D6、B7、C8、C9、D 10、C三、XXX1、制定新课程目标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基础。
(4分)2、新课程从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质的组成、结构三个维度对“课程性质”进行了阐述。
【试题】2022版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理论测试(含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理论测试题(含答案)教师姓名:_______得分(共72分):_______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54分)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的作用,必须坚持的指导地位,体现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风格,体现____________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____________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2.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意志,在________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落实____________根本任务,发展____________。
4.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将坚持______导向;坚持______导向;坚持_________导向。
5.新课程标准中对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新课程标准遵循学生____________,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_________,提升课程_________和_________。
7.新课程标准强化课程__________和__________,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__________。
二、选择题。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关于课程方案的变化,正确的是()。
①完善了培养目标②优化了课程设置③细化了实施要求④明确了考试范围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课程设置表述不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总课时是9522。
B.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
C.在艺术课程设置上,一至九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
D.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3.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时占比是()。
最新新课程测试题,(含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4.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6.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7.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8.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9.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10.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小学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
小学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课程理论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体现了新课程理论的哪一方面特点?A. 知识传授B. 学生中心B. 教师主导D. 学科整合答案:B2. 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什么?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课堂的管理者D. 纪律的执行者答案:B3. 新课程理论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 接受学习B. 探究学习C. 机械记忆D. 重复练习答案:B4.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课程理论中提倡的教学评价方式?A. 过程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答案:D5.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内容的组织应该更多地体现:A. 学科逻辑B. 生活逻辑C. 考试逻辑D. 教师逻辑答案:B6. 新课程理论中,对于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在于:A. 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B. 学生的能力发展C. 学生的考试成绩D. 学生的行为表现答案:B7. 在新课程理论中,以下哪项不是课程资源?A. 教科书B. 网络信息C. 课外辅导书D. 学生的先前经验答案:D8. 新课程理论强调的课堂教学应该是:A. 教师讲授为主B. 学生讨论为主C. 多媒体展示为主D. 实践操作为主答案:B9.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应对考试D. 获得文凭答案:B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课程理论中提倡的教学方法?A. 合作学习B. 情境教学C. 题海战术D. 任务驱动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新课程理论下,课堂教学应包含哪些要素?A. 教师的讲授B. 学生的互动C. 多媒体的使用D. 实践操作的机会答案:A, B, D12. 新课程理论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包括哪些?A. 独立学习B. 小组合作学习C. 网络学习D. 被动听讲答案:A, B, C13. 在新课程理论中,教师应如何评价学生?A. 根据考试成绩B.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C. 根据学生的作品和项目D. 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答案:B, C, D14.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包括哪些方面?A. 利用社区资源B. 利用网络资源C. 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D. 仅使用教科书答案:A, B, C15. 新课程理论下,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怎样的?A. 严肃的B. 民主的C. 互动的D. 竞争的答案: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服务者。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义务教育时期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等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2、数学课程目标包括和。
3、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局部的课程内容:“〞“〞“〞“〞。
“〞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存学生的活动经历,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开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和模型思想。
为了适应时期开展对人材培育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专门注重开展学生的和。
5、教学活动是师生踊跃参与、、的进程。
6、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表达“〞的理念,增进学生的。
7、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前言、、、四局部内容。
8、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和教师的和谐统一。
9、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与“〞,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构造和体系,处置好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关于某些数学知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展明白得。
10、评判结果的呈现应采纳与相结合的方式。
11、学生的现实要紧包括生活现实、、其他学科现实三个方面。
12、2021年版稿在整体目标中突出了“〞的改革方向及目标价值取向。
13、对学生的培育目标在具体表述上作了修改,提出了“两能〞,即的能力、的能力。
14、教材一方面要符合数学的,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一、义务教育时期的数学课程是培育公民素养的根底课程,它不具有〔〕A、根底性B、普及性C、开展性D、持续性2、关于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面向全部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不同的关系。
B、“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C、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D、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思想多样化的关系。
3、〔〕是对教材编写的全然要求。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含部分答案(三套)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一)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2.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是什么?答: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③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④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
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2.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第四学段有什么具体学习内容?答:(1)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2)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
(3)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三套)含答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一)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2.科学探究探究是生物科学的本质特征。
通过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国家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4.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
5.生物课程标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6.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生物课程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
7.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
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ABC)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9.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A)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10.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B)。
新课标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新课标概述新课标,即新课程标准,是指在教育改革中对学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的新的规范和要求。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新课标的理论基础新课标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它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新课标也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如终身学习、创新能力培养等。
(二)新课标的目标新课标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均衡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4.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新课标理论测试题(一)选择题1.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应试教育B. 素质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2. 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主学习B. 合作学习C. 探究学习D. 被动接受(二)填空题3. 新课标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三)简答题4. 请简述新课标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5. 结合实际,谈谈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三、新课标理论测试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D(二)填空题答案3.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简答题答案4. 新课标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体现在:-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 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 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论述题答案5. 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挑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难以转变,对新课标理念理解不深入。
应对策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创新。
(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姓 名班 级考 号装 订 线 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 和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2、评价方式除了 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2、纸笔测试 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 课程。
3、综合性、实践性 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 、 、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4、立意、构思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 、 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5、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 6、 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工具性、人文性 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 、 、 和 ,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2、评价方式除了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2、纸笔测试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3、综合性、实践性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4、立意、构思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5、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6、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工具性、人文性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和,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7、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8、语文实践、语文实践9、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9、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
10、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三部分内容。
11、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12、语文教学要注重、,注重,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2、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3、表达和交流1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的开放、的开放、的开放。
14、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空间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特点。
15、前瞻性、三维设计,整体提高、操作性16、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和。
2022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理论测试1(含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理论知识测试题1教师姓名:_______ 得分(共100分):_______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0分)1.________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________、________课程。
________与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课时量占到课时总量的__________。
(填百分比)4.新课程标准增强了课程实施的________和________,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____________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____________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____________和学习进步。
6.________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________的集中体现。
7.语言是重要的________工具和________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________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8.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应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设计。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32分)1.下列属于文化自信的认知范畴的是()。
(多选)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②热爱中华文化。
③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④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是()的具体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第二学段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万字。
A.5B.10C.40D.1004.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时,每分钟不少于()字。
A500 B.200 C.300 D.4005.下列几项作品不能反映优秀革命文化的是()。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2套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2套(数学卷,附答案)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数学在提高人的()、()、()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基础之上。
4、数学教学是()的教学,是(),()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5、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了()、()、()和()四个方面。
6、()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7、《标准》提出在()学段引入计算器。
8、《标准》提倡采取()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的学习需求。
二、单选题:1、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2、《标准》安排了()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三、简答题:1、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3、课堂教学有哪三个要求?4、写出本学科课标的基本理念。
四、论述题: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创造力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3、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4、数学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5、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6、数与代数7、第二8、开放、多样化二、单选题:1、B2、B3、D三、简答题:1、(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
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填空题:1.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3. 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A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4.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 C )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B.促进学生学的过程C.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D.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5.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 C )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个别化教学D.愉快教学6.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撰写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中谈到“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从教师教的层面来讲,优质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①深刻、②独到、③广博、④启发、⑤机智、⑥绝招。
7.余文森教授的一篇文章《有价值的教学情景什么样》中指出有价值的教学情景具备以下几个特性:①生活性、②形象性、③学科性、④问题性、⑤情感性。
8.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9.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
10.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即教师要有创造性思维。
二、问答简述题11.教师怎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能力?答:(1)略(2)①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②让个性飞扬在你的课堂③使课堂充满诗意与情感④深情地关注每一个学生。
1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答: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推理能力、抽象能力、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4、数学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5、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8、二、单选题:1、B2、B3、D三、简答题:1、(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2、(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3、(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4、略。
四、论述题:1、(一)坚持“一个为本”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里的“发展”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赞赏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
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10)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的。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2、略。
测试题一、填空题: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的学习态度,使获得( )与( )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和课时比例,并设置()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和()。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和江泽民同志的()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教育。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和(),使数学教育(),实现(),()()。
5、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个部分,分别是()、()、()、()。
7、《标准》指出:“()、()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二、判断题:1、教师即课程。
()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裨是交往。
()3、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4、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5、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6、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
()7、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8、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9、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三、简答题:1、怎么认识数学?2、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哪些变化?3、一所学校期末考试二年、三年、五年、六年有如下题目。
(1)二年级:计算①438-175,②2573+824,③6632-2820,④10275-382 (2)三年级:读出下面各数:①3004000 ②130040000(3)五年级:①125×32×25 ,②5330÷205 ,③(4)六年级: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两人合作3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做,需几天完成?以上命题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请具体说明。
4、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积极主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综合课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党的教育、推进素质4、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5、价值、目标、内容、教与学的方式6、四、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7、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二、判断题:1、×2、√3、×4、×5、√6、√7、√8、√9、×三、简答题:1、《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
《标准》对数学没有采取简单定义的方法。
因为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多元结构;社会与文化不仅推动着数学的发展,同时数学对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也起关键的作用;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从课堂教学的眼光看待数学:大众数学、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
2、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
与此相伴的是,教师的角色要作出改变。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这就是说,数学课程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
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再次明确这一点,意在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空间。
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的空间被“压缩”了,实际上《标准》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
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
3、二年级命题中④题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
三年级命题都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五年级命题中②③不符合要求,《标准》要求②中除数不超过两位数,③中分数混合运算不包含带分数。
六年级命题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而此题超过三步。
4、(1)整合教学与课程。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简答:数学教学中怎样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一、联糸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数学意识二、重创造性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应用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技能。
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两则摩托加油与函数教学福建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潘振南2004年2月25日上午,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到一所农村初中校听“推门课”,进教室后我刚坐下,上课的铃声随即响起,但任课老师还没有进教室,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教师什么原因迟到呢?”、“今天他(她)要上什么内容的课呢?”,我开始琢磨着。
过了大约两分钟,教师才匆忙进教室,他的开场白是:对不起,我迟到了,大家一定想知道我迟到的原因吧,那是因为从家里来学校的途中,发现我所骑的摩托车没有汽油了,于是就到路边的一个电脑加油站加油了,在加油过程中我发现显示器上一些数量很有趣(边讲边画显示器的草图),如3.18元/升一动不动,而两个小窗格的数字却不停地跳动着,这两个数表示什么呢?(生答:一个是油量,一个是金额),为什么这两个量要一起跳动呢?(生答:因为进油时,油量会发生变化,油量变化了,金额就跟着改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华东师大版教材)“第17章的17.1变量与函数”,单价3.18元/升在加油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我们把它叫做“常量”,油量和金额会发生变化,所以把它们叫做“变量”,又因为油量先发生变化,金额才跟着变化,所以油量叫做“自变量”,金额叫做“因变量”,“因变量”也叫做“自变量的函数”,所以,金额就是油量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