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色谱法有哪几大类
经典液相色谱法
返回章目录
返回章目录
分析化学课件
液-固...
离子交...
薄层色...
纸色谱...
小
结
习
题
1、液-固吸附柱色谱法
X:溶质分子 Y:流动相分子 a:吸附剂 m:流动相
分析化学课件
液-固...
离子交...
薄层色...
纸色谱...
小
结
习
题
1.1 基本概念
1.1.1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小
结
习
题
3.5.2 展开 先饱和15-20min,防止边缘效应 , 先饱和 展开剂浸薄层板下端0.5cm,不能浸住起始线 , 展开剂浸薄层板下端 层析缸应密闭 展开方式:单向展开,双向展开…… 展开方式:单向展开,双向展开
分析化学课件
液-固...
离子交...
薄层色...
纸色谱...
小
结
习
题
3.6 定性和定量分析
分析化学课件
液-固...
离子交...
薄层色...
纸色谱...
小
结
习
题
1.3 吸附等温线 一定温度下,某组分在吸附剂表面吸附达平衡时, 该组分在两相中的浓度相关曲线
分析化学课件
液-固...
离子交...
薄层色...
纸色谱...
小
结
习
题
等温线 直线型 凸型 凹型
色谱峰 对称 拖尾 前沿
原因 吸附剂表面没被饱和 吸附剂表面具有吸附能力不 同的吸附位点 进样量较大
分析化学课件
液-固...
离子交...
薄层色...
纸色谱...
常见的化工原料检测方法介绍
目前化工原料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有五种,分别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UV)、薄层色谱分析法(TLC)、气相色谱分析法(GC)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AAS)。
每一种方法的作用原理和应用都各不相同。
其中,HPLC和UV为标准植物提取物的常用检测方法,TLC被用于比例植物提取物的检测,GC用来检测挥发性液体或油类,AAS用于提取物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1、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HPLC全程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法),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近年来,在保健食品功效成分、营养强化剂、维生素类、蛋白质的分离测定等应用广泛。
世界上约有80%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HPLC来分析测定。
1.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流程由泵将储液瓶中的溶剂吸入色谱系统,然后输出,经流量与压力测量之后,导入进样器。
被测物由进样器注入,并随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在柱上进行分离后进入检测器,检测信号由数据处理设备采集与处理,并记录色谱图。
废液流入废液瓶。
遇到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极性范围比较宽)还可用梯度控制器作梯度洗脱。
这和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类似,不同的是气相色谱改变温度,而HPLC改变的是流动相极性,使样品各组分在最佳条件下得以分离。
1.2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过程同其他色谱过程一样,HPLC也是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种连续多次交换过程。
色谱法知识简介
色谱法知识简介一、色谱法的定义色谱法(色谱分析、为色层法、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当溶质在两相间做相对移动时,各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
二、色谱法的特点及优缺点(1)特点:具高超的分离能力,其分离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离心等方法。
(2)优点:①分离效率高;②应用范围广;③分板速度快;④样品用量少;⑤灵敏度高;⑥分离和测定一次完成;⑦易于自动化,可在工业流程中使用。
(3)缺点:对所分析对象的鉴别功能较差,一般来说色谱的定性分析是靠保留值定性,但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一个保留值可能对应许多个化合物。
(为分离和鉴定一个有机混合物,常常把色谱方法的高效分离能力和光谱方法的鉴别能力结合在一起,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联用技术。
)三、色谱法的分类1、按分离原理分——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分子排阻色谱法、亲和色谱法等。
2、按分离方法分——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TLC)、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等。
3、按两相状态分类——气相色谱(气-固、气-液)、液相色谱(液-固、液-液)、超临界流体色谱、化学键合相色谱等。
4、按实际应用方面分——分析型色谱、制备型色谱。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间浓度之比。
mC C K s S C :每1ml 固定相中含有溶质的质量;(国标中以C L 表示) m C :每1ml 流动相中溶解溶质的质量。
分配系数反映了溶质在两相中的迁移能力及分离效能,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
分配系数对系统中组分的影响: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样品中K 值大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K 值小的组分则滞留时间短,先流出色谱柱。
由此可见,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越大,越易分离。
K 对色谱峰的影响:正常峰——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S C 、m C 很小)时K 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与浓度无关。
色谱分析方法
色谱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色谱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本文将就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气相色谱是一种以气体为载气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适用于挥发性较好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如石油化工、食品安全等领域。
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通过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实现,固定相通常是一种涂覆在毛细管或填充在管柱中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惰性气体。
气相色谱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液相色谱是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适用于挥发性较差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如生物药品、环境监测等领域。
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通过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实现,固定相通常是一种涂覆在填充柱或固定在固定相支持物上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液体。
液相色谱具有分离能力强、适用范围广、分析准确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超临界流体色谱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适用于疏水性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如天然产物提取、药物分析等领域。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分离原理是通过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实现,固定相通常是一种涂覆在填充柱或固定在固定相支持物上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色谱具有分离速度快、溶解度大、环保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色谱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检测技术,不同的色谱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色谱分析方法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中药化学2.2 色谱分离技术
聚酰胺吸附力的影响因素: 1:形成氢键的能力与溶剂有关 水中>有机溶剂中>碱性溶剂中 常用溶剂对聚酰胺洗脱能力顺序如下: 水<甲醇或乙醇<丙酮<稀氢氧化钠液或稀氨溶 液<甲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注意温度超过150 ℃则游离硅醇基之间脱 水形成硅氧醚结构丧失游离硅醇基的吸附能力。 为酸性吸附剂适于分离中性或酸性成分。
常用硅胶:
硅胶H(不含黏合剂) 硅胶G(含黏合剂) 硅胶GF254(含煅石膏,另含有一种无机荧 光剂)。硅胶GF254nm紫外光下呈强烈黄绿色 荧光背景,在荧光背景下通过紫外光照射成分 斑点为暗斑,常用于一般显色手段不易显色的 成分的分离。
3、 洗脱:
洗脱操作的目的是要将加入的样品中各个 组分先后从上往下带出来,并能分开收集各成 分。 洗脱的过程中,上端溶剂不能干,分段收 集是关键;作定性检查合并相同成分。 TLC时Rf为0.2-0.3的溶剂系统是最佳的 洗脱系统,梯度洗脱。
4. 应用 柱色谱分离能力比薄层分离能力更强, 效果更好,尤其对结构相似、性质接近、 采用薄层难以分离的成分分离效果好。
(一)吸附剂
4、常用的吸附剂
(1)硅胶SiO2•xH2O 多孔性的硅氧烷交链结构,极性吸附剂, 吸附性较氧化铝稍低,既适于分离亲水性成分, 又可用于分离亲脂性成分。 其吸附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游离硅醇基的数 目,也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达17%以上,则 失去吸附性,所以需110℃活化30分钟。
(一)吸附剂
例:求图中A、B、C三斑点Rf大小并判断三成分 极性大小顺序。
色谱法的分类及其原理
色谱法的分类及其原理(一)按两相状态气相色谱法:1、气固色谱法2、气液色谱法液相色谱法:1、液固色谱法2、液液色谱法(二)按固定相的几何形式1、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柱色谱法是将固定相装在一金属或玻璃柱中或是将固定相附着在毛细管内壁上做成色谱柱,试样从柱头到柱尾沿一个方向移动而进行分离的色谱法2、纸色谱法(paper chromatography ):纸色谱法是利用滤纸作固定液的载体,把试样点在滤纸上,然后用溶剂展开,各组分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以斑点形式显现,根据滤纸上斑点位置及大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薄层色谱法是将适当粒度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涂布在平板上形成薄层,然后用与纸色谱法类似的方法操作以达到分离目的。
(三)按分离原理按色谱法分离所依据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1、吸附色谱法:利用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别而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吸附色谱法。
适于分离不同种类的化合物(例如,分离醇类与芳香烃)。
2、分配色谱法:利用固定液对不同组分分配性能的差别而使之分离的色谱法称为分配色谱法。
3、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和液相色谱技术的结合来测定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利用被分离组分与固定相之间发生离子交换的能力差异来实现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主要是用来分离离子或可离解的化合物。
它不仅广泛地应用于无机离子的分离,而且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和生物物质,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的分离。
4、尺寸排阻色谱法:是按分子大小顺序进行分离的一种色谱方法,体积大的分子不能渗透到凝胶孔穴中去而被排阻,较早的淋洗出来;中等体积的分子部分渗透;小分子可完全渗透入内,最后洗出色谱柱。
这样,样品分子基本按其分子大小先后排阻,从柱中流出。
被广泛应用于大分子分级,即用来分析大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
色谱的定量分析
色谱的定量分析1.色谱分析有几种定量方法色谱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内加(增量)内标法、外标法。
1、面积归一化法优点是简便、准确,当操作条件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宜于分析多组分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
但是试样中所有组分必须全部出峰,因此,此法在使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2、外标法是用纯物质配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或直接购买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分别取一定体积,注入色谱仪,根据峰面积和浓度做标准曲线。
在分析未知样时按与标准曲线相同的操作条件和方法,由标准曲线查出所需组分的浓度(现在在工作站上直接就能求出浓度)。
此法要求进样准确,操作条件稳定,分析样品和标准曲线条件必须一致。
3、内标法是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只要求测定试样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时,可采用此法。
内标法是在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中,加入一定的标准物质(内标物),根据内标物和试样的质量以及色谱图上的相应峰面积,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内标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内标物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物质与被测物质相近,能溶于样品中,但不能于样品发生反应。
此法比较费事,一般不使用于快速分析。
2.常用的层析分析方法有哪些在分离分析特别是蛋白质分离分析中,层析是相当重要、且相当常见的一种技术,其原理较为复杂,对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这里只能做一个相对简单的介绍。
一、吸附层析1、吸附柱层析吸附柱层析是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或缓冲液为流动相构成柱的一种层析方法。
2、薄层层析薄层层析是以涂布于玻板或涤纶片等载体上的基质为固定相,以液体为流动相的一种层析方法。
这种层析方法是把吸附剂等物质涂布于载体上形成薄层,然后按纸层析操作进行展层。
3、聚酰胺薄膜层析聚酰胺对极性物质的吸附作用是由于它能和被分离物之间形成氢键。
这种氢键的强弱就决定了被分离物与聚酰胺薄膜之间吸附能力的大小。
层析时,展层剂与被分离物在聚酰胺膜表面竞争形成氢键。
因此选择适当的展层剂使分离在聚酰胺膜表面发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连续过程,就能导致分离物质达到分离目的。
简述常见色谱分离法的类型及基本原理
简述常见色谱分离法的类型及基本原理色谱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实现物质的分离。
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色谱分离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液相色谱法(LC):该方法是最常用的色谱分离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实现物质的分离。
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保、化工等领域。
2. 气相色谱法(GC):该方法利用不同物质在气相状态下的吸附和解吸特性,实现物质的分离。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保、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该方法是一种改进的液相色谱法,通过提高固定相的粒径和流动相的速度,提高分离效率和速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保、化工等领域。
4. 薄层色谱法(TLC):该方法是一种简便的色谱分离法,通过在薄层板上分离样品,实现物质的分离。
薄层色谱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环保、化工等领域。
5. 离子交换色谱法(IEC):该方法利用不同物质在离子交换剂
上的吸附和解吸特性,实现物质的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等领域。
不同的色谱分离法具有不同的原理和特点,应根据具体的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方法。
常见的几种色谱分析方法
由于环境分析的对象广泛、内容多样、样品易变、一般含量极微且分析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分析化学中各种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在环境分析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从环境分析的实际应用来看,下面一些方法是更为常用的。
1、化学分析法这是一种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它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但灵敏度较低,因此只适于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常量组分。
目前在测定化学耗氧量、生物耗氧量、溶解氧等例行监测项目中,仍很重要。
2、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它是将待分析样品的各种组分一一加以分离,然后依次鉴定或测定各个组分。
色谱分析法按所用流动相的不同,主要分为气相色谱法与液相色谱法(包括离子色谱法)。
在环境分析中,他们承担着不多数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任务,也是对未知污染物作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的强而有力的工具。
气相色谱法直到今天仍然是分析环境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法,它也是美国环保局于1979年底公布的水中114中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基础。
但它仅适于分析易挥发性组分,对于70%以上低挥发性、大分子量、热不稳定或离子型化合物,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衍生化就不能直接测定。
在这方面,液相色谱法恰好可以弥补其不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液体,它的粘度和密度都比气体大得多,为了使流动相有较快的流速,必须使用高压泵来加速流动相的输送,所以通常又将这类液相色谱法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
它对于相对分子质量为300-2000的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或离子型化合物都能进行分析,因此它的分析对象范围要宽得多。
用它进行环境样品的常规分析,完成一次测定仪需一分钟,其柱后检测器的灵敏度可达皮克级,因此是目前迅速发展的一个领域。
色层分析法是一种经典的分离、分析方法,包括柱层析法和纸层析法,以及在两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薄层层析法,它们在环境分析中都有应用,而尤以后者应用更多。
光学分析法包括许多具体的分析方法,它们都是建立在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
色谱方法的选择
色谱方法的选择气相色谱(GC)是一种较常用的色谱方法,适用于气体和挥发性液体样品的分析。
在样品前处理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来提取和浓缩目标分析物。
一般来说,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溶剂萃取、固相微萃取和静态头空法。
溶剂萃取主要适用于优势挥发性的分析物,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溶剂,以避免与分析物相互干扰。
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可以在不使用溶剂的情况下快速提取分析物,适合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目标分析物。
静态头空法适用于含水样品的分析,可以通过上层气体相的吸附来提取分析物。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超声波萃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以提高样品的提取效率。
液相色谱(LC)是另一种常见的色谱方法,适用于液态样品的分析。
在样品前处理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抽提剂和固相填料来实现样品的净化和富集。
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液液抽提、固相萃取和分散液液微萃取。
液液抽提适用于非极性和低极性的分析物,可以使用不同的有机溶剂来实现分离。
固相萃取是一种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固相填料来实现样品的净化和富集。
分散液液微萃取是一种新兴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可以在微输液器中实现快速的液液分离,并具有很高的富集效率。
离子色谱(IC)是一种专门用于离子和极性分子的色谱方法,适用于水样和污染物的分析。
在样品前处理中,主要关注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和溶剂的选择。
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稀释、降解、中和、络合和沉淀等。
稀释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样品的分析,可以降低样品中的干扰物含量。
降解方法通过氧化或还原反应来将目标离子转化为易分析的形式。
中和方法适用于酸碱性离子的分析,可以通过添加中和剂来改变样品的酸碱性。
络合方法可以通过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来提高分析灵敏度。
沉淀方法适用于分析样品中的悬浮颗粒,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或沉淀法来实现样品的净化和富集。
总之,在选择色谱方法时,我们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分析目的和分析要求。
根据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可实现样品的净化、浓缩和富集,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色谱法又称色层法、层析法,是分离、提纯和鉴定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
色谱法又称色层法、层析法,是分离、提纯和鉴定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色谱法,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提纯和鉴定化合物的方法。
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已演变出多种类型,成为现代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基本原理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同物质在固定介质上的相互作用差异,实现物质分离并且分析。
常用的分离基质有液相、气相、固相等,其中气相层析法(Gas Chromatography, GC)和液相层析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LC)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在色谱法中,首先需要将混合物分离为各种单独成分。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先设定一个分离场景,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或气相),然后通过受样品浓度和性质限制的物质流动速率实现分离。
而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或气相)中的作用力不同,使得它们依据自己的特性,以不同的速率通过固定相,从而分离成分。
分离后的成分在分析感兴趣的成分时,可以通过各种检测方式进行鉴定和定量。
这是因为,高度纯净的单一成分的比色、荧光、质谱等物理化学属性都是独特的。
二、常用色谱法的分类(一)气相层析法气相色谱法主要利用气相固定相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不同来实现样品分离和鉴定。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组成部件包括载气、进样系统、固定相柱(也称柱子)和检测器。
该方法的优点是实现分离效率高、可准确鉴定复杂混合溶解物、对样品量不敏感等,广泛应用于环保、医学、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被誉为同位素技术以来的第二次化学分析革命。
(二)液相层析法液相层析法主要利用液态混合物中成分与固定相之间的化学反应性质、吸附性、离子交换等机理实现分离。
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载流相、进样器、固定相柱和检测器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可分离基态异构体和光化学异构体,适用范围广,以肽、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为对象的高效液相层析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大色谱法的原理与应用
2.氧化铝吸附色谱主要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 的分离,如生物碱、甾、萜类等成分; 3.活性炭主要用于水溶性物质像氨基酸、糖类及某 些苷类; 4.聚酰胺色谱以氢键作用为主,主要用于酚类、醌 类如黄酮类、蒽醌类及鞣质类成分的分离。
• 气固吸附色谱的流动相为气体。 • 液固吸附色谱的流动相为有机溶剂,其洗脱能力 主要有其极性决定,强极性流动相占据吸附中心 的能力强,其洗脱能力强,使组分的吸附系数值 小,保留时间短。 • 常见化合物的吸附能力有下列顺序 烷烃<烯烃<卤代烃&<醛<酰胺<醇<酚<伯胺<羧酸
分配色谱法
• 分离机制:分配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 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包 括气液分配色谱法和液液分配色谱法。 • 气液分配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气体,常为氢气或氮 气。 • 液液分配色谱法的流动相是与固定液不相容的液 体,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相对强度,分为 正相分配色谱和反相分配色谱
排阻色谱法
• 分离机制:根据被分离组分分子的线团尺度,或 渗透系数的大小而进行分离。固定相为多孔性凝 胶,故此法又称为凝胶色谱法。 • 按流动相的不同而分类:以有机溶剂为流动相称 为凝胶渗透色谱法;以水溶液为流动相称为凝胶 过滤色谱法。 • 凝胶是具有多孔隙网状结构的固体物质,被分离 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它们进入凝胶内部的能力 不同。
The end,thank you!
四大色谱法的原理与应用
刘慧 201002055
目录
吸附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排阻色谱法
吸附色谱法
• 分离机制:吸附色谱法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 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色 谱。包括气固吸附色谱法和液固吸附色谱法。 •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等。 1.硅胶吸附色谱的应用比较广泛,中药各类化学 成分可用其分离,经典液相柱色谱和薄层色谱使用 一般硅胶,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常用球形或 无定形全多空硅胶和堆积硅珠。
薄层色谱分类
薄层色谱分类
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和药学领域。
在薄层色谱中,样品在薄层吸附剂(如硅胶或膜)上移动,不同成分根据它们与吸附剂的亲和力而被分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薄层色谱分类:
1. 按吸附剂类型分类:
硅胶薄层色谱:使用硅胶作为吸附剂的薄层色谱,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铝箔薄层色谱:在铝箔上涂覆吸附剂进行分离,具有一定的特殊应用。
2. 按静相种类分类:
正相色谱:使用非极性吸附剂,样品按照极性被分离。
反相色谱:使用极性吸附剂,样品按照非极性被分离。
3. 按分离模式分类:
单向色谱:样品在吸附剂上一次性移动。
双向色谱:样品在吸附剂上先垂直移动,再水平移动,有助于更好地分离成分。
4. 按检测方式分类:
可见光检测:通过眼睛观察色谱板上的斑点。
紫外检测:使用紫外灯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化合物。
薄层色谱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技术,可用于样品的初步分
析、纯度检验和混合物成分鉴定等领域。
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薄层色谱技术。
简述常见色谱分离法的类型及基本原理
简述常见色谱分离法的类型及基本原理色谱分离法是一类对物质进行分析和分离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药品、环境等领域。
常见的色谱分离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等。
本文将分别对这些色谱分离法的类型和基本原理进行介绍。
一、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是利用气相作为移动相进行分离的色谱分离法,适用于描写分析样品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对非极性化合物富有选择性。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分离的混合物通过一定方法进样,然后通过携带气体流动的固定相柱进行分离,使用检测器进行检测,最后形成色谱图。
GC分析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气定常模式和温度编程模式。
气定常模式:在气定常模式下,固定相的温度是恒定不变的。
样品经进样器进入柱状固定相,随着固定相温度的递增,各组分在柱中停留时间渐次增长,从而实现了分离。
温度编程模式:在温度编程模式下,固定相的温度是随时间递增的。
通过渐增柱温,可以改变各组分在柱中的停留时间,以实现对样品中组分的分离。
该方法因为能够提高分离效率,主要应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析。
二、液相色谱(LC)液相色谱是液体相与固定相之间相互作用的色谱分离法,其基本原理是待分析的混合物通过一种液相载体进行分离,静止相可以是固体(固定相液相色谱,SPLC)或是液体(液-液色谱,LLC)。
LLC又可分为正相液相色谱(Normal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NPLC)和反相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LC)。
正相液相色谱:正相液相色谱是以极性固定相为静止相的液相色谱,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和氨基硅胶。
常见色谱分离法的类型和基本原理
常见色谱分离法的类型和基本原理
常见的色谱分离法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和离子交换色谱(IC)等。
1. 气相色谱(GC):该方法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解在气相载气中,然后通过柱中的固态填充物,利用物质在固相填充物和气相载气之间的分配不平衡来进行分离。
分离是根据样品中化合物在固相填充物上的相对亲/疏水性的不同实现的。
2. 液相色谱(LC):该方法将待分离的混合物通过溶解在液相中,然后通过液相柱中的固相填充物进行分离。
液相色谱可以根据不同的机理分为几种类型,包括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等。
3. 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UHPLC是液相色谱的一种变种,使用更细小的颗粒填充物和较高的操作压力,以提供更高分辨率和更快的分离速度。
4. 离子交换色谱(IC):IC主要用于分离和分析带有正负离子的化合物。
通过固相柱中的离子交换剂,将待分离的样品中的离子与固相交换剂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这些色谱分离法的基本原理都是根据待分离样品中组分之间在不同相(固相和液相、气相和液相)中的分配行为或相互作用来进行分离。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的几种方法及适用条件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的几种方法及适用
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各种杂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HPLC检测杂质的方法及适用条件:
1. 离子对色谱法:适用于离子和极性化合物的检测,包括无机离子、有机酸、有机碱等。
通常使用离子对柱,并加入离子对试剂作为流动相添加剂,以提高分离度和灵敏度。
2. 反相色谱法:适用于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的检测,包括许多药品和农药等。
使用非极性反相柱,并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添加剂,以提高分离度和灵敏度。
3. 大孔毛细管色谱法(GPC):适用于分离高分子化合物的杂质,如聚合物和蛋白质。
使用大孔柱,并在流动相中加入钙离子等添加剂,以提高分离度和灵敏度。
4. 气化柱组合技术(GC):适用于检测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化合物的杂质,如有机溶剂和挥发性芳香化合物。
使用毛细管柱与气相质谱仪(GC/MS)组合,可提高分离度和灵敏度。
以上几种方法在HPLC中广泛应用,适用条件包括样品的物化性质、温度、压力、流动相种类和浓度等。
选取合适的HPLC方法和条件可以有效地分离和检测各种
杂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特点1.高压: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称为载液),液体流经色谱柱,受到阻力较大,为了迅速地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施加高压。
一般可达150~350×105Pa。
2. 高速:流动相在柱内的流速较经典色谱快得多,一般可达1~10ml/min。
高效液相色谱法所需的分析时间较之经典液相色谱法少得多,一般少于1h 。
3. 高效:近来研究出许多新型固定相,使分离效率大大提高。
4.高灵敏度:高效液相色谱已广泛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
如荧光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11g。
另外,用样量小,一般几个微升。
5.适应范围宽: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较:气相色谱法虽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
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400 以上)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75% ~80% )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
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
高效液相色谱按其固定相的性质可分为高效凝胶色谱、疏水性高效液相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高效离子交换液相色谱、高效亲和液相色谱以及高效聚焦液相色谱等类型。
用不同类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或分析各种化合物的原理基本上与相对应的普通液相层析的原理相似。
化学中的色谱分析方法
化学中的色谱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是一种在化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通过分离混合物中的成分并对其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色谱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HPLC)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几种色谱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及特点。
一、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气相色谱是一种在气相流动条件下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气相载气将样品混合物分离成单独的组分,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药物、石油化工等领域。
气相色谱的主要特点包括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
在实际应用中,气相色谱常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成分、药物、食品添加剂等。
二、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LC)液相色谱是一种在液相流动条件下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样品混合物分离成单独的组分,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广泛应用于生物、药物、环境、食品等领域。
液相色谱的主要特点包括适用性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
在实际应用中,液相色谱常用于分析生物样品、药物、天然产物、环境污染物等。
三、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液相色谱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超高压力将样品混合物快速分离成单独的组分,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广泛应用于生物、药物、环境、食品等领域。
超高效液相色谱的主要特点包括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
在实际应用中,超高效液相色谱常用于分析生物样品、药物、天然产物、环境污染物等。
分析化学课件-色谱分析法
返回
柱效参数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σ):正态色谱流
出曲线上两拐点间距离之半,即0.607倍峰高处
的峰宽之半。σ的大小表示组分被带出色谱柱的 分散程度。σ越大,组分越分散;反之越集中。 半峰宽(W1/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 W1/2=2.355σ 峰宽 (peak width;W):色谱峰两侧拐点作切线
应用的科学领域:生命科学、材料科学、 环 境科学等。(科学的科学)
药学(药物分析):各国药典收载了许多 色 谱分析方法。中国药典二部,700多,纯 度检查、定性鉴别或含量测定,一部, 600多鉴别或含量测定。
第一节 色谱法的分类和发展
一、色谱法的分类
按流动相的分子聚集状态分类: GC、LC、SFC 等。
附力越强。 ④分子中取代基的空间排列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分离原理 利用被分离组分离子交换能力的 差别而实现分离。
分为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法。
阳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
交换
RSO 3 H+ + Na+ 再生
RSO 3 Na+ + H +
离子交换通式: RNR+3 OH- + Cl
交换
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k):在一定温
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
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m)之比。(摩尔数?)
又称为质量分配系数或分配比。
还与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有关。
容量因子与 分配系数的关系
k
m s
CV ss
V K s
m CV
V
m
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色谱法有哪几大类
色谱法(chromatography)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色谱法主要有: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1、柱色谱法
原始的色谱方法,该方法将固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品饱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洗脱。
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另一种:自下而上依靠毛细作用洗脱。
收集分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尾直接接受流出的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烘干固定相后用机械方法分开各个色带,以合适的溶剂浸泡固定相提取组分分子。
柱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2、薄层色谱法
应用非常广泛的色谱方法,这种色谱方法将固定相涂布在金属或玻璃薄板上形成薄层,用毛细管、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将样品点于薄板一端,之后将点样端浸入流动相中,依靠毛细作用令流动相溶剂沿薄板上行展开样品。
薄层色谱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被用于对样品的粗测、对有机合成反应进程的检测等用途。
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目前,应用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
HPLC输液泵要求输液量稳定平衡;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黏度远远小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比较粗,长度也远小于气相色谱柱。
HPLC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
4、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将氦或氩等气体作为载气(称移动相),将混合物样品注入装有填充
剂(称固定相)的色谱柱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分离后的各组分经检测器变为电信号并用记录仪记录下来。
气相色谱法近20年发展很快,种类很多,通常有五部分组成:(1)气源包括载气、燃烧器、助燃气、气体的净化和流量控制系统;(2)进样系统包括气化室和注射器等;(3)色谱柱是气相色谱的心脏,它又分为装有填充剂的填充柱和非常细的毛细管柱;(4)检测器;(5)记录仪或电子计算系统。
5、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ticalfluidchromatography;SFC)以超临界流体做流动相是依靠流动相的溶剂化能力来进行分离、分析的色谱过程,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超临界流体色谱兼有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特点。
它既可分析气相色谱不适应的高沸点、低挥发性样品,又比高效液相色谱有更快的分析速度和条件。
操作温度主要决定于所选用的流体,常用的有二氧化碳及氧化亚氮。
超临界流体容易控制和调节,在进入检测器前可以转化为气体、液体或保持其超临界流体状态,因此可与现有任何液相或气相的检测器相连接,能与多种类型检测器相匹配,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和分类能力,在定性、定量方面有较大的选择范围。
还可以用多种梯度技术来优化色谱条件。
并且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易达到更高的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