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答题模板1〕有关“唯物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做到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3)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答题模板2〕有关“认识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答题要素:真理特点+认识过程+材料①真理特点:真理含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②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探索实践过程。

答题要素:实践特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过程①实践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

③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答题模板3〕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命题(1)体现了联系观的哪些知识?答题要素: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材料)。

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要点精粹

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要点精粹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要点精粹综述: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时要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制,组织答案时一般要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板块知识作答。

特别提示:在回答哲学问题时,要注意“原理+方法论+分析”的模式。

“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必修四哲学部分主观题设问方式及知识总结

必修四哲学部分主观题设问方式及知识总结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及知识梳理第一部分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一、辩证唯物论1、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的主要思路: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相结合。

(规律是客观的,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补充思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问题: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精神的力量。

3、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关系的知识分析问题: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4、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分析问题: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④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5、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

②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宏观角度: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原理篇)

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原理篇)

高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原理篇)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内容阐释方法论要求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变革社会的活动中也必须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3.意识的特点和作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重视精神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客服错误的思想意识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会阻碍是事物的发展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客服错误的思想意识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与运动密不可分。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8.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人与规律的关系)①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①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②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9.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②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①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典型例题集锦【本人亲自整理】

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典型例题集锦【本人亲自整理】

哲学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典型例题集锦唯物论主观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课文目录大小标题重点归纳及要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人的目的、意志等)②客观唯心(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一句话连成)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2、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上述材料怎样体现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的观点?(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铺开)、自觉选择性。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1.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 、“探索世界”知识进行论述时?(1)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中(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 3)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尊重客观规律。

材料中……2.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认识论”或“有关认识的观点”或“追求真理”进行论述的?(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材料中……(2)认识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和反复性。

材料中……(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材料中 ..3.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实践与认识关系”进行论述的?(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中..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材料中……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材料中 (看材料而定)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材料中……(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材料中……4.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 进行论述时?( 1)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材料中……(2)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5.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没有指明是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进行论述时?(1)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中……( 2)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

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主观题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 “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照搬到坚持具体分析,因地制宜 地做出的决策说明了这一点。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 济,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共和国的60年风 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 “以俄为师、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艰苦探 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 迹。
[例题5]: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 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 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 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 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 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 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 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解1/5, 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 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和“为什么”,而是考查“怎么做”,因此答
题时要注意:
(1)不需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 必须回答“怎么做”;
(2)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 观点和材料成了两张皮;
(3)答题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把唯物论、辩 证法和认识论结合起来。
[例题6]:
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 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 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 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 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 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 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 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 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方法总结

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方法总结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必备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要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制,如要求从哲学角度回答,组织答案时一般要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板块知识作答。

特别提示:在回答哲学问题时,要注意“原理+方法论+分析”的模式。

“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哲学主观题模板要求:一、审题1.审范围:——答题范围(1)唯物论(探索世界):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实践、认识、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人民群众、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价值观(人的价值;价值观导向;价值判断与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审设问方式:设问是答题思路关键所在。

——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哲学道理=哲学观点=哲学原理。

答案结构: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2)哲学启示=措施=建议=如何做=怎样做。

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3)为什么=原因=理由=必要性=意义。

答案结构:原理+方法+材料分析(原因意义) 有几个写几个,做到条理清楚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要在材料中找原理(学会抓关键句,抓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万一不行,利用板块记忆的方式进行罗列,最接近的用上。

三、学会抓关键词这是判断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四、要学会找关联性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生——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4)发展具有普遍性——辩证否定观;(5)一分为二——主流与支流(矛盾的主次方面);(6)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

五、注意抓住范围:(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套路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套路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唯物论常用的观点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⑷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⑵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⑶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认识论常用的观点⑴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⑶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⑵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3.如何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问题⑴真理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绝对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⑵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⑶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⑷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总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向前发展的,注意: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应对哲学主观题,首先要明确设问更求的解题范围,其次将要求范围的观点罗列,再次对应材料选择要解答的观点(一般是四至五个观点),最后不要忘记摘抄材料分析。

生活与哲学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最重要的观点①世界的本原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鱿是物质的官机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丈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①规律是客观的、是普通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馋‘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④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应用范圈: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现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趁足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的结果.①世界的本原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哲学答题技巧

哲学答题技巧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很多学生在初学哲学时谈主观题色变,不知道如何去解答主观题。

这时需要教师的帮助,从以下几方面逐步训练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1.总结主观题的原理内容学生初学时,面对主观题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原因在于没有对原理进行总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主观题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论进行完整的总结归纳。

在归纳时,要注意对学生讲清楚,这个原理的名称、核心句和扩展句,方法论的核心句和扩展句。

必要时,要求学生把原理总结到作业本上,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2.讲解主观题的答题格式学生初学的时候,写原理基本都不分段,或者每句原理都分段写一句,或者原理﹑方法论和材料很混乱。

对于此类现象,要告知学生:标准答案中,是按原理给分的,属于一个原理的要写在一段,另一个原理要再分段写。

这样便于改卷教师评卷,也利于学生获得较高分数。

对于初学的学生,要训练主观题的答题格式,即要求分段写原理,每段的格式是原理、方法论和材料。

初学时一定要学生多练习,多动手写,教师指导。

3.解释如何结合材料初学时,结合材料分析,被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难点。

学生不知道如何结合材料分析,常常是从材料中摘抄一句或几个词,更有的学生干脆不写材料。

对于此类现象,一定要提醒学生:在主观题的标准答案中,材料是占有近一半分数的。

如果只写原理不写材料,即使原理写得再完美也只能拿到一半的分数;如果摘抄一只半句的材料分析不到位,也是会扣掉材料分的。

对于初学的学生,教师要举例教学生如何结合材料。

例如原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材料,可以结合题目材料这样写,“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此是物质),“国务院要求各地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台相关措施。

”(此是意识)基本上也就是像套数学公式一样,把物质决定意识用材料中的词句自己组织语言表述出来。

4.提醒注意问题的原理限定和材料限定学生经常是不看问题,直接就把自己会背的原理方法论乱写一气,或者是觉得材料中体现了某个原理就写上了,殊不知问题中限定了“用唯物论原理解释材料”。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速成答题模式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速成答题模式

特优生《生活与哲学》主观题速成答题模式第二单元(第4、5课)“探索世界的本质“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答题模式(一)、运用“探索世界=辩证唯物论”宏观知识答题模式1、运用探索世界(=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体现了辩证唯物x知识?)①自然界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基本前提,要尊重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承认生产方式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想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神创论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④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特点→做事要有目标、计划、有选择、有创新。

⑤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⑥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使人丧失斗志→要求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高昂的精神。

⑦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

⑩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要立足于变化发展的实际,稳中求变。

2、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是虚假的实际),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而不是静止的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思路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思路

哲 学 与 生 活 主 观 题 解 题 思 路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认识论——6课 认识社会——11课 价值选择——12课辩证法——7、8、9、10课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4、5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唯一检验标准、目的)(二) 认识的属性材料中出现“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可以考虑的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三) 真理的属性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专题三 唯物辩证法(一) 联系观(1) 联系的含义及特点材料中出现“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统一╱意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前后相继历史联系)╱空间相邻------左邻右舍╱”,可以考虑的原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联系的观点2、发展的观点3、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4、创新的观点 唯 物辩证法7、8、9、10课(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材料中出现“多种联系,以及不同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考虑的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材料中出现“顾全大局╱国家与各地区或某地区、国家与部单位、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与某一阶段之间的关系╱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强调的是相互配合、整体势力,要培养队员集体意识、全局观念╱事关全局╱树立全国一盘期的思想╱东、中、西部与全国╱组成部分╱环节╱全局、大局、局部╱战略长远高度╱三农工作与全国工作╱地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分裂、独立”,可以考虑的原理: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类型及解题方略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类型及解题方略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方略纵观近几年的新课改卷,我们发现《生活与哲学》常见的主观题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辨析题(分析说明类)、体现类(是什么)、意义类(为什么类、启示类)、如何做类(怎么办类、启示类)。

下文仅以2010年全国各地新课改卷为例一一例解,指出共性的解题方法,并辅以巩固练习。

一.辨析题(例: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39题第1问)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菜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

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

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说明】辨析题也即分析说明类题,要求我们依据一定理论,对所给观点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其设问一般是:运用××,分析上述现象/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对上述现象进行评析/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等。

【解题思路】标准答案模式一般是:①是什么(理论)+②为什么(分析)+③怎么样或怎么办,分析部分一般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思路;有时可简化成理论加论述(一分为二)。

上题要求既指出其合理性,又要指出其严谨性。

由推断可知,本题考查知识为哲学中联系的客观性及规律的相关知识,在作答时要求结合材料一。

【答案】(1)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理论即联系的客观性),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合理的一面】。

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理论即规律的含义)。

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不合理的一面】。

2023年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2023年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络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体现: 对旳旳B会增进客观事物旳发展, 错误旳B会阻碍客观事物旳发展。

此模板合用于: 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关键概念)A旳含义是B旳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旳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旳关系区别: ①定义不一样②A与B旳特点、地位、作用不一样(灵活运用, 假如没有就不回答)联络: ①A离不开B(简朴解释+联络材料)②B离不开A(简朴解释+联络材料)③两者在一定旳条件下互相转化(联络材料)(3)措施论: ①坚持A(联络材料)②坚持B(联络材料)阐明: 此模板合用于: 矛盾旳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重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旳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旳设问一般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一样状况。

大范围指题目规定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旳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规定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有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规定运用某一特定旳详细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旳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旳知识范围, 才能有旳放矢地寻找有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 1.物质 2.意识 3.规律 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 1.实践 2.认识 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措施与创新意识): 1.联络 2.发展 3.矛盾 4.否认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发明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哲学生活典型主观题答题套路

哲学生活典型主观题答题套路

哲学生活典型主观题答题套路探索世界的本质一、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分析材料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二、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分析材料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三、怎样做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1、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四、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五、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分析材料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3、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六、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分析材料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七、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材料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2、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3、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4、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5、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八、怎样做到从实际出发1、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性,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矛盾观点:转化、转变、既… 又… 、有针对性地…、全面… 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调动、引导、艰苦、探索、下决心、发扬…
前进性与曲折性:艰难、漫长、艰辛、来之不易、多次失败、挫折…
④边审材料边简要拟列提纲,防止遗漏知识点(不要忽视整体观点)。
3、组织答案要点 ——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1)要点: ①段落化; ②序号化:①②③、abc; ③规范化(专业术语+时政语言) (2)技巧: ①先重点,再其它; ②先观点,再材料; ③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二、三、 四单元)
辩证唯 物主义
唯物的辩证法(7、8、 9、1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
社会历史观(11课)
历史唯 物主义
人生观、价值观(12课)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哲学常识
一、解题三部曲
世界观→方法论→联系实际(多为材料语言) 二、注意答题范围
①(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 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 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 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 ①含义; ②书本要点; 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
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 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 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 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
2、审材料(主题→分析、综合)
①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体观点)——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
②划分层次(根据标点符号)→把握大概的知识点;
③中心句,关键词(划出来、圈起来)→联系具体知识点; 主要矛盾:重点、中心、要害、主要、关键、第一、首要、最根本的…

哲学常识主观性试题

哲学常识主观性试题

题型三: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或蕴涵了) 哪些哲学道理?
此题型和题型二一样,同学们需自己根据设 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 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灵活性、综合性强。 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 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哪些我们所学的知识点 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演绎成知识点原理,所 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知识 点原理的,通俗地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答题 的特点是选取材料 +体现的哲学道理,其中哲学 道理不需展开。
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由于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不够,滥砍滥伐导致生态 环境恶化,体现了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还体 现了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2)由于乱砍滥伐使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后来,由于实施生 态农业发展战略使环境逐步好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体现 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 (3)人们在反思和学习之后,大规模地植树种草,使生态农 业体系逐步形成,体现了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 福;还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华西村在走向富裕的道路上是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 性的?(9分)
参考答案:
(1)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依据本村 的特点作为发展经济的依据. 不搞分田到户,搞起集体承包.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遵循市场经 济规律,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 调整产品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 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紧密联系,这要求我们办事情 要从整体着眼,同时又要搞好局部。因此,我国发展经济 既要考虑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又要兼顾和协调好各地区、 各产业和城乡之间的发展。
例题:“鸟巢”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馆,是 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它的建设方案公布以后, 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要从中国的国情和国力出 发,节约投资,勤俭办奥运。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了这些意见,果断地调整了“鸟巢”的建设方案。 优化调整后总投资额约为31.3亿元人民币,比最 初35亿元的预算造价减少了约4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原理总结(2013年高考必备)【注意设问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人生观、价值观】Ⅰ、(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物质性原理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世界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四、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识别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五、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识别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六、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识别关键词〗略(详见上述原理一、二)七、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1)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识别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的惩罚╱做事遭遇╱符合、遵循……╱办事情取得了成功╱一些重大工程建设(是利用规律的体现)。

八、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识别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怎么办〗A.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握多方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②首先要承认并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③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指导实践、造福人类。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⑤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发展的观点,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

B.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①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②正确认识规律,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利用规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

③重视客观条件,坚持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④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如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观念、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能力等)自觉总结经验,不断排除错误的主观因素。

Ⅱ、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实践及其特征1、〖原理内容〗(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方法论〗:要坚持实践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3、〖识别关键词〗体现实践三个特征的关键词:(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要素是客观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2)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改造、创造、目的(标)、为了、要……。

(3)社会性——不是孤立的、纯粹个人的活动,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历史性——历史阶段制约,以时间为线索描绘各阶段的实践的情况。

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识别关键词〗(1)基础:①来源——从……中获得、产生于、源于、……中形成;②动力——推动、促进;新问题、新要求的推动;新的认识工具促进;③检验标准——证明、验证、检验、证实了……的正误;④目的和归宿——目的(标)、为(了)、要、(运)用、回到实践。

(2)反作用:……促进、推动;阻碍等。

三、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历史条件的变化,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1、〖原理内容〗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人类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识别关键词〗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Ⅲ、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之一:联系观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⑴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⑵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⑶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⑷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3、〖识别关键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统一╱意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前后相继历史联系)╱空间相邻------左邻右舍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方法论〗:(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识别关键词〗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如一些迷信活动;根据固有联系建立的新的具体联系,如一些重大工程建设。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识别关键词〗直接、间接联系;内部、外部联系;客观、主观联系;本质、非本质联系;必然、偶然联系;因果联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