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综合训练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2课时 北京五日游|人教新课标 (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2课时 北京五日游|人教新课标  (4)

《北京五日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P107-108北京五日游。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应用所学的乘除法、百分数等数学知识来解决游览中的有关实际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比、分析、观察和思考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擅长多角度思考题目的意识和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旅游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利用梳理信息。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分析:六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对于旅游方面的综合与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

六年级的学生能够自主通过网络资源搜索旅游信息。

不过,对于分析信息、整理信息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实际操作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内容分析:“北京五日游”这一“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旨在通过让学生参与调查、收集信息、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以学生们感兴趣的旅游来进行,引导学生从调查收集有关信息、分析信息、设计行程表、进行费用的预算等环节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板电脑、简易北京旅游地图、列车时刻表、飞机时刻表、方案设计表、费用预算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快放暑假了,你准备做什么?预设:我想去外地玩,我想去旅游,我想去北京玩,等等。

师:原来大家假期都打算出去旅游。

真好,老师也想和大家一样到各个地方去旅游。

师:大家都去哪些地方旅游过?预设:武汉(中国有名的江城)、上海(有着东方巴黎的美称)、北京(我国的首都)、深圳(一年四季如春,比邻香港,是一座新的不夜城)、重庆(中国有名的山城)、香港(有着东方之珠的美誉,是购物者的天堂)……师:你们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师:老师也想暑假去旅游,但老师想邀请几个伙伴一起去,目的地是北京,咱们国家的首都,现在还剩四个五日游名额,大家想不想去?只要大家和老师一起完成三个任务,总成绩第一名的小组就可以顺利获得五日游的机会,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敢)板书北京五日游。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5)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五综合与实践,第三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邮票的大小、邮票的邮资以及邮票的设计等方面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邮票实物、尺子、黑板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引入:拿出几枚邮票,让学生观察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引发学生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思考。

2. 讲解:讲解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等方面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3. 练习: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邮票,测量邮票的大小,计算邮票的面积,并讨论邮票的邮资和设计等问题。

六、板书设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 邮票的大小2. 邮票的邮资3. 邮票的设计七、作业设计1. 观察自己拥有的邮票,记录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等方面的信息。

2.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邮票问题,例如计算邮票的面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觉得学生们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练习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还不太理解,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体现在邮票的大小、邮资和设计上,还可以延伸到邮票的收藏、邮票的市场价值等方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数学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引入环节的邮票观察在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邮票实物,让学生们直观地观察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

综合与实践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内容教科书P67。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的计算方法,探索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实际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进一步学习建模思想。

3.通过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以及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教学难点研究普通自行车的前、后齿轮的齿数与它们的转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指定部分学生课前测量结果。

教学过程一、出示自行车图片,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图片。

师:我们国家是一个自行车大国,每天马路上来往的自行车络绎不绝。

其实自行车里包含许多的数学知识。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虽然在生活中学生都见过自行车,但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自行车里的问题,学生是第一次,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师:你想了解自行车里的哪些数学知识?【学情预设】预设1:我想知道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预设2:自行车是后轮带动前轮,还是前轮带动后轮?预设3:为什么前后两个齿轮有大有小?预设4:变速自行车是怎么变速的呢?……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自行车里的数学。

(板书课题:自行车里的数学)【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自行车,鼓励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1.提出问题。

师:知道一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通过直接测量来解决问题,或者观察蹬一圈时车轮转几圈,再用车轮转的圈数乘车轮周长就可以了。

第一种方法学生容易想到,第二种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是蹬踏板一圈,车轮转几圈,而不易想到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的问题。

2.分析问题,探索方法。

(1)交流比较,优化方法。

师:课前,我请几位同学对一辆自行车蹬一圈所行路程进行了独立测量,请他们来汇报一下测量结果。

第一单元第8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示范课教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第8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示范课教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圆第8课时单元综合复习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复习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加深对圆各部分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体验、回顾和归纳,清晰圆各部分知识的概念,熟练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探究和归纳解决圆和与圆有关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问题的核心在于找到半径或直径,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地使用“转化思想”为自己化繁为简。

通过复习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也在尝1/ 9试使复习课的内容更丰富,引导学生重视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为学生建立多角度的复习方法的体验。

教学目标:1.通过圆知识的梳理,引导回顾圆各部分的知识,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熟练的运用。

2.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答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思想”的重要性。

3.经历探索圆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转化的思想解答问题。

教学过程:2/ 9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圆这个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点击屏幕出示知识点。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出示课件复习导图。

1.圆的特征及相关知识师:什么是圆呢?师:什么是半径?师:什么是直径?师:圆有哪些特征呢?3/ 94/ 95/ 96/ 9学生画图,并解答问题。

生1:C=πd3.14×18=56.52(米)答:这块菜地的周长是56.52米。

生2:S=πr218÷2=9(米)3.14×92=3.14×81=254.34(平方米)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254.34平方米。

7/ 9高是多少厘米?3.在一个长是20米的长方形空地里建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形花坛,并在花坛以外的地方进行绿化。

求绿化面积。

4.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半小时后,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分针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 99/ 9。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综合与实践 读故事学数学西师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综合与实践 读故事学数学西师大

第二单元综合与实践读故事学数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综合与实践——读故事学数学。

◆教学提示:教材选取了一个班读书交流会的场景,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之中。

读书、读故事都要边读边想,从书中汲取营养,这是读书的好习惯。

本节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了这个主题教育学生应该怎样读书。

教材通过“狄多公主圈地”的故事中呈现出来的数学知识来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和圆相关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悟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和圆相关的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故事是学生的一大特点,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本节课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设置梯度不同的问题帮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更多的道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读故事,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掌握“转化”这一数学方法,能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草稿纸等。

◆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引入主题投影直接出示教材第29页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读过哪些故事?生1:我读过《田忌赛马》。

生2:我读过《曹冲称象》。

生3:我读过《狄多公主圈地》。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新课,直奔主题,节省了时间。

】(二)合作探究1.了解故事内容。

《狄多公主圈地》故事的大致内容如下:古代有一位公主叫狄多,她的王国发生叛乱后,就逃离了非洲。

一天,她向当地的一名酋长雅布祈求一些土地,雅布酋长不想多给土地,就给了狄多一张犍牛皮,让公主用这张犍牛皮圈土地,圈多少就给多少。

聪明的公主用这张犍牛皮圈了很多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拜萨(意思为牛皮)城。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 第5部分 综合与实践-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 第5部分 综合与实践-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第5部分综合与实践-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掌握综合与实践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第1课时:综合与实践的概念与意义1. 引导学生理解综合与实践的含义,明确其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综合与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第2课时:综合与实践的方法与步骤1. 介绍综合与实践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

2. 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综合与实践,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3课时:综合与实践的应用1.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综合与实践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综合与实践任务。

第4课时:综合与实践的评价与反思1.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与实践过程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2. 培养学生善于反思、不断进步的良好品质。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过程,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评价与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综合与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环节。

2. 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成果,如问题解决的正确性、创新性等。

【配套K12】改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教案及练习题及教学反思

【配套K12】改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教案及练习题及教学反思

改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教案及练习题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圆1圆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学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问题: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将小球甩起来.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结论: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圆的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

线段oA叫做半径。

记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注意:圆指的是“圆周”而不是“圆面”。

是“铁环”,不是“烙饼”。

半径指的是线段,为了方便也把半径的长称为半径。

也有这样的说法《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轨迹说: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周,简称圆。

集合说: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圆的确定:一个圆心一个半径圆心、圆上一个一个的已知点直径二、探究新知画圆中感受“圆”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认识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关系动手折一折。

用圆规画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剪下来,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会有什么发现?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认识直径和半径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

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

一个圆里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2)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课本第64--64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7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点: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难点: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综合练习1、完成第9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练习。

2、第10、11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二、探索与实践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1)联系分数的意义。

(2)画图理解。

(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3、实践:分析讨论第15题。

(1)出示第15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4、操作:第16题。

做前提问,怎样才能画出所要求的图形?小结。

二、评价与反思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_____________________(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2)能正确计算吗?(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布置作业练习与应用第12、13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综合实践绘制校园平面图-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综合实践绘制校园平面图-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综合实践绘制校园平面图西师大版在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将以绘制校园平面图为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以及比例尺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选取了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综合实践:绘制校园平面图”作为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及应用;实际测量并绘制校园平面图。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和比例尺的应用,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测量和绘制校园平面图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我将以一次实际的校园寻宝活动作为导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地图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学习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和比例尺的意义及应用。

3. 分组实践:学生将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和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操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成果展示:每组将展示他们的校园平面图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绘制校园平面图”为主题,突出方向辨别方法和比例尺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绘制一份自己学校的平面图,并标注出主要建筑物和设施。

答案:学生的作业答案将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应包括完整的平面图和准确的标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家庭成员出行规划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它们对于学生掌握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和比例尺的应用至关重要。

一、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我在课前导入环节设计了一次实际的校园寻宝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地图的重要性。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全套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全套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品单元教案1.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弄清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他们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迁移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来。

在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而且在本册的分数乘、除法两个单元,学生又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两步计算。

本单元教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弄清它的运算顺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通过自主的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

2.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适当把握教学要求,为教学相应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做准备。

本单元教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有两种基本的解题思路,一种是先求出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答题目中的问题;另一种是先确定所求数量是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答题目中的问题。

相对而言,第一种思路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和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思路一致。

因此,教学时,既要突出第一种思路是重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这一思路,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做到提倡解题策略多样化,但不刻意追求多样化。

(2)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两个例题都是通过画线段图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的另一部分来使学生弄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联系,找出数量关系,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加强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中要加强对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比较。

引导学生对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以及解题思路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好地弄清应用题的结构,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综合实践 绘制校园平面图西师大版(2014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综合实践 绘制校园平面图西师大版(2014秋)

第五单元综合实践绘制校园平面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绘制校园平面图。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完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这一单元之后安排的,教材安排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确定物体的位置,绘制平面图以及比例尺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选取的是一所学校的校园,一学生熟悉的场景做背景进行综合运用。

在教学中一定要组织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教室到校园内亲自动手,互相合作完成本次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统筹安排的能力,比如:绘制校园平面图之前需要制定计划,准备工具,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绘制校园平面图时根据实际距离确定比例尺,绘制完成之后要进行交流展示,比一比哪个组完成的最好,绘制的最精美等。

结合活动拓展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绘制自己家的住房或者是小区花园的平面图,达到巩固提高知识技能和策划、安排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平面图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平面图的设计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统筹安排的能力与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卷尺、测绳、标杆、指南针学具准备:方格纸、练习本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绘制平面图以及比例尺等知识,我们能不能运用这些知识来给我们自己的校园绘制一幅平面图呢?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情境图提供的例子,分工合作完成这幅校园平面图。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记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完成“测量准备”。

(1)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解决在平面图上反映哪些主要建筑和道路。

归纳:需要反映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宿舍、操场等。

(2)需要哪些工具:归纳:需要准备卷尺、标杆、测绳、指南针等工具。

第7、8单元综合评价(导学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7、8单元综合评价(导学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标题:第7、8单元综合评价(导学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紧跟时代步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导学案针对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8单元,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为教师同步备课提供参考。

二、第7单元综合评价(一)评价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的概念及应用,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进行百分数的转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评价内容1. 分数乘除法:包括分数乘除法的概念、运算规则、混合运算及应用。

2. 百分数:包括百分数的概念、表示方法、转换及应用。

(三)评价方式1. 课堂提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检查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第8单元综合评价(一)评价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及应用,能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进行比例尺的转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评价内容1. 比:包括比的概念、性质、比的大小比较及应用。

2. 比例:包括比例的概念、表示方法、比例尺及应用。

(三)评价方式1. 课堂提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检查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综合与实践读故事学数学-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综合与实践读故事学数学-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综合与实践读故事学数学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综合与实践读故事学数学西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综合与实践课程。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读故事学数学",我们将会通过有趣的故事来学习数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1. 第四章《分数的加减法》: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加减法。

2. 第五章《小数的加减法》:我们将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如何将小数和分数进行转换。

3. 第六章《百分数的应用》:我们将学习如何理解和运用百分数,以及如何进行百分数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特别是如何将不同形式的数进行转换和运算。

教学重点则是通过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故事书、计算器、练习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会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新课讲解:我将会用PPT或黑板来展示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通过例题来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一个概念或运算方法后,我会立即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进行板书设计,将重要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写在学习任务单上,让学生可以随时查看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加减法知识进行解决,并写下来。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综合与实践确定起跑线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综合与实践确定起跑线教案新人教版

综合与实践确定起跑线【教学内容】数学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的方法(教材第80、81页“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椭圆形田径场跑道的结构,通过收集、分析数据,小组合作探究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情景导入】1.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第29届夏季奥运会男子100m和400m决赛录像。

让学生观察:100m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m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100m赛道是一条直跑道,每名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到终点都是100m的距离,体现比赛的公平性。

而400m赛道是椭圆式田径跑道,如果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外道比内道长,相邻跑道之间有差距,为了公平的原则,会将起跑线依次向前移。

3.提出问题:体育比赛中,相邻两道起跑线都提前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是随便移动的吗?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走进运动场,用我们以往所学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板书课题:确定起跑线)【实验探究】1.了解跑道结构。

课件出示标准400m的跑道图。

(1)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分别获得了哪些数据信息。

师生交流后得到:直跑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6m,每一条跑道宽1.25m。

(2)继续让学生观察跑道,跑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然后师生共同交流:因为两个半圆形跑道合起来就是一个圆,所以每条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是两条直道的长度与圆的周长的和。

即: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两个直道长度(板书出示)。

2.提出解决方案。

老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跑道的结构,还得到了一些数据,那怎样才能计算出相邻两个跑道之间的差距?让学生以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练习课(第1~4课时)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练习课(第1~4课时) 人教版

练习课(第1~4课时)▶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6~7“练习一”中第7~13题。

▶教学目标1.巩固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法中的约分的相关知识点,达到熟练计算的目的。

2.通过练习,针对学生在分数乘法中的疑问,进行重点和集中讲解。

3.领略分数计算的美,通过计算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整个数的体系的重新认识,了解新的数的类型。

▶教学重点巩固分数乘分数或整数的计算方法,熟练约分的过程,使计算更加简便。

▶教学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的知识,关于分数乘法,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分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

预设2: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预设3: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预设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预设5:为了使计算简便,分数乘法可以先约分再乘,也可以直接约分。

师:短短几节课,我们就学了这么多关于分数乘法的知识,大家到底掌握得怎么样呢?这节课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既回顾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基础练习1.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提示】教学时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再集中补充完善。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课件展示教科书P6“练习一”第7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订正,同桌相互检查并督促改错。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三、提高练习1.课件展示教科书P7“练习一”第8题。

(1)学生独立审题,尝试解决问题。

(2)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就是求2500m2的53 12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学生根据小结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解题错误的要及时改正。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33例3. 【课程标准描述】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技能2经历解决生活中实际的分数问题的过程,思考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习目标】1.迁移旧知,沟通整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分数除法混合运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理解并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较简单的分数计算题。

3.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水平。

【学习重点】1.两三步式题的正确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1.两三步式题的正确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迁移旧知的环节,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分数的算理和算法,进行正确计算,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较简单的分数计算题,以评价目标2。

3.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所学分数除法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评价目标3。

【学习准备】多媒体【学习过程】一、复习铺垫(评价目标1)1、标明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12×5÷8 75÷(15×6)12÷3-22、光明小学有500人,平均分为两个方阵站队,每个方阵又均分为5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有几种算法?二、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例3:一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可以吃几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独立思考同桌讨论:明确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尝试说说先算什么量,再算什么量,并写出自己的思路。

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统一综合算式。

学生汇报思路,教师课件演示,列出综合算式,想一想它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单元综合评价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单元综合评价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单元综合评价一、直接写出得数。

35÷3= 37×2= 12÷3= 3÷13= 13×12= 34-12= 10×45= 13+16= 910÷35= 415÷45= 920÷34= 825÷25= 二、填空。

1、40的58是( )。

2、一个数的58是25,这个数是( )。

3、45分=( )时 20分=( )时 60千克=( )吨 32分=( )元4、一批货物的23是180吨,这批货物有( )吨。

5、已知a ×34=45×b=c ×56,并且a 、b 、c 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6、有2吨货物,甲车每次运12,乙车每次运12吨。

若单独运完这些货物,甲车需运( )次,乙车需运( )次。

7、小红走56千米要用43小时,她平均每小时走( )千米,她每走1千米要( )小时。

三、计算下面各题。

45÷[8×(12-25)] [1-(14+38)]÷14四、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5-14)×53 (78+1316)÷1316 67×111-17÷11五、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电扇厂原计划生产电扇100万台,现在生产了120万台,增产了几分之几? 列式是( )。

A .120÷100-1 B.1-100÷12 C.(120-100) ÷120 D.(120-100) ÷1002、一根绳子长4米,比另一根短14米,另一根绳子长()。

A.154米B.174米C.3米D.165米六、解方程。

9 10x-2=35x÷25=3825+35x=182534x-13x=10七、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1单元综合评价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1单元综合评价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1单元综合评价一、能简算的要简算。

17×916(34+58)×3259×34+59×1454×18×1615+29×31044-72×512二、想一想,填一填。

1、12个56是();24的23是()。

2、一个正方形边长是38m,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3、在○里填上>、<或=56×4○569×23○23×938×12○384、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5,女生有()人,男生有()。

5、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5,吃了()kg,还剩()kg。

6、比30多16的数是();比36少34的数是()。

三、火眼金睛辨对错。

1、把8t煤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85t。

()2、1吨的45和4吨的15一样重。

()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25米后,还剩下35米。

()4、60的25相当于80的310。

()5、冰箱的数量相当于电视机的78,冰箱的数量比电视机少18()。

四、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了全程的 57 ,行驶了多少千米?2、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 25 种苹果树,14 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3、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

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45 ,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 98 。

六三班捐款多少元?4、一件西服原价18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15 ,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5、希望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16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 29 ,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6、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存粮30吨,如果从甲仓中取出110 放入乙仓,则两仓存粮数相等。

两仓一共存粮多少千克?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一根电线先截去它的40%,还剩下12米,再截去多少米后,这时正好剩下这根电线全长的14? 2.小红和小兰都积攒了一些零用钱,她们所积攒的零用钱的比是5:3.在“支援灾区,奉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小红捐了26元,小兰捐了10元,这时她们剩下的钱数相等.小红原来有多少钱?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2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2天。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5单元综合评价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5单元综合评价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5单元综合评价一.填空。

1.圆的位置是由()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决定的。

2.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所有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

3.一个圆的半径是0.5分米,这个圆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4.如果要画一个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取()厘米。

5.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倍。

6.把一根6.28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则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若围成一个圆,则圆的面积是()平方米。

7.甲圆的半径是乙圆半径的2倍,那么,甲圆的直径是乙圆直径的()倍,甲圆的周长是乙圆周长的()倍,甲圆的面积是乙圆面积的()倍。

8.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3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9.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面积最大的是()。

10.一个半圆塑料板,半径是1分米,它的周长是()分米。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一个圆有()直径。

A.1条 B.2条 C.无数条2.()决定圆的位置。

A.圆心 B.半径 C.直径3.半径是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比较4.大圆的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A.2B.4C.85.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相等,()面积最小。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三.动手操作。

按要求画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1)半径是1厘米。

(2)直径是5厘米。

五.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解决问题。

1.一种独轮车的半径是20厘米,向前转动8圈,前进多少米?2.学校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从一个长9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圆,剩下的木板是多少平方分米?4.一个花坛的周长是47.1米。

小明在花坛周围滚铁环,铁环直径是30厘米,围着花坛转一周,铁环要转多少圈?★5.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50平方分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六年级举行体操和拔河比赛,参赛人数占全年级的40%,参加体操比赛的占参赛总人数的25,参加拔河比赛的占参赛总人数的34,两项都参加的有12人,全年级共有多少人?2.小明和小丽原来存款数量的比是4:3,现在小明取出自己存款的40%还多100元,小丽存进500元,现在小丽的存款比小明多900元,小明取出存款多少元?3.张师傅,王师傅,李师傅和孙师傅合做一批零件,张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1:4,王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2:3,李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余三人零件总数比是3:5,孙师傅做了90个零件.张师傅做了多少个零件?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行驶了1.5小时乙车才开始出发,乙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行2.5小时与甲车相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综合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数学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第3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老师要检查你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

二.新知探究
1.揭示课题:整理和复习
结合教材第37页第1题,回顾圆柱、圆锥的特征。

(1)圆柱的特征。

(2)圆锥的特征。

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出示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第37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3.复习圆柱、圆锥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2)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
1Sh)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V=
3(3)做第37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圆锥体积的部分。

4.知识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第37页第3、4题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七的第1、3、6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