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六年级 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 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

(3)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2)学会对比分析,了解不代、不同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真挚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

(2)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理解历史的变迁。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作品背景,作者及创作动机。

(1)介绍老北京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

(2)分析作品中的真实与虚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1)讲述英子童年的往事,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人物形象。

(2)探讨作品中的善恶美丑,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3. 第三课时: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1)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学会对比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4. 第四课时:合作探讨,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1)分组讨论,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第五课时:实践与拓展。

(1)编写一篇关于《城南旧事》的读后感。

(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作品中的场景。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情境教学法,模拟作品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简介。

2. 人物形象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

3. 故事情节概括:重点分析英子与宋妈的关系、英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等。

4. 主题思想探讨:童年记忆、成长烦恼、家庭亲情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关系,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课后主动阅读的情况。

2. 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表达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以便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2. 相关评论文章: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拓宽视野。

3. 历史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作品背景的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小说。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角色扮演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城南旧事》的背景、人物、情节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让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3. 学会从文中抓住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章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城南旧事》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

3.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

4. 理解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理解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5.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对课文《城南旧事》进行简要的评价。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童年回忆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分析评价和表达能力方面的提升。

2. 关注学生对老北京历史文化了解的深度,以及对作者情感的共鸣。

3. 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七、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 老北京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时代背景的了解。

3. 相关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供学生拓展阅读。

4. 课堂讨论模板和评价标准,用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自我评价。

八、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京味儿语言和文化背景。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1.4 教学步骤(1)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3)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邀请学生分享对小说的初步印象和阅读期待。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理解作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2 教学内容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城南旧事》的背景。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展示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4 教学步骤(1)讲述林海音的生平简介。

(2)展示《城南旧事》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3)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及作品背景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小说情节分析3.1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城南旧事》的小说情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的主要情节,探讨其内在逻辑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小说情节。

3.4 教学步骤(1)讲述《城南旧事》的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情节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人物形象分析4.1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4.4 教学步骤(1)讲述《城南旧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5.1 教学目的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方法5.4 教学步骤(2)提出后续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期待。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及文学价值。

3. 分享《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城南旧事》这本书,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 介绍作者: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3. 分析作品: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价值,强调作品的艺术特点。

4. 分享精彩片段:挑选《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5. 引发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并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感悟,评估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案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喜爱或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以英子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

3. 探讨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言行举止、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分享各自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书籍信息】《城南旧事》是著名台湾女作家林海音最具影响力的成名作。

本书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于1960年出版。

全书通过作者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

【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

3.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配上悠长深远的驼铃声)同学们,你们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队骆驼正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你们听,远处隐约传来了悦耳的驼铃声……2.播放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3.教师动情朗读:(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生:愿意)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二、简介名著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读整本的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

200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中的表述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可见,整本书阅读能够扩大阅读空间。

通过版本指导,序目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讨论交流等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

对整本书阅读效果和阅读过程进行质性评价,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进行,为学生开拓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

二、案例描述《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课前准备:(一)回顾故事知作者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要读懂一本书,就要对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有一定的了解。

请结合你的前置学习单,说说你了解的林海音。

学生交流、评议和补充,教师相机课件出示作者资料。

师:林海音的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中《城南旧事》最为著名。

它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原型和背景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小说有六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故事。

请结合前置学习单,说说这五个故事的题目、主要人物和人物的命运。

学生交流、评议和补充,教师相机课件出示主要人物。

师:这些人,这些事串起了英子的童年,讲述了她成长的心路历程。

因为长大,所以怀旧;因为颠沛流离,所以怀念童年时母亲温暖的怀抱。

英子满脸童真,对美好有着超强的感受力,然而现实却不如人意,伴随她成长的是一连串的离别。

(二)回忆片段话离别师:让我们一起随着李叔同的《送别》,回忆书中那一幕幕离别的场景。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体会作者对童年和北京这座城市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城南旧事》2.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分享:学生分组阅读《城南旧事》的不同章节,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主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主题展开讨论,如童年、家乡、变迁等。

4. 文化探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体会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5. 情感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绘画、表演等创作活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心得体的质量和数量。

2.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创作活动的成果及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城南旧事》2. 参考资料:关于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资料。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黑板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城南旧事》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搜集老北京文化相关资料。

2. 课堂导入:教师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老北京的风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城南旧事》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

4. 分享交流:每组选取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 主题演讲:学生围绕“我与家乡”的主题进行演讲,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悟和热爱之情。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情感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英子童年的兴趣,感受作品中的北京风情。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点点滴滴,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眷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品背景,感受作者情感。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

2.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城南旧事》的背景。

3. 课堂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城南旧事》原著。

2. 课件:作者简介、作品背景、阅读指导等。

3. 辅助材料:相关评论、报道、作者其他作品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活动: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准备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2. 课堂活动: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人物。

b.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北京风情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c.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d. 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2. 引导阅读: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3.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XXXXXX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那么让我们一起齐读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XXX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了解作者XXX。

3、请学生阅读《城南旧事》的简介。

4、师简介:《城南旧事》通过一个小姑娘XXX的眼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跟着XXX走进《城南旧事》,走进XXX的童年。

二、大致研究《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XXX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XXX驴打滚爸爸的花落1三、重点研究第二个故事《我们看海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同研究《我们看海去》。

1、XXX自由读。

2、问:“你们读过这首诗后能猜出这个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吗?”3、是啊,老师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个故事讲的肯定是XXX和小伙伴一起去看海的故事,但作者给我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出示课件)XXX一家搬家新帘子胡同。

XXX又在邻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青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能不去偷东西。

XXX感觉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照旧坏人。

不久,XXX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XXX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青人,这件事使XXX非常难过。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2、《城南旧事》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课件出示)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师:1、你熟悉这段话吗?你在哪里见过?你知道《冬阳童年骆驼队》和《城南旧事》有什么联系吗?2、认识“序言”。

(课件出示)“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 ,《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女士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师强调: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找到了顺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二、整体感知同学们,拿到一本书,你想先了解这本书的什么?1. 认识作者2. 《城南旧事》一共包括几部分,通过看目录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便于我们有选择性地阅读。

)课前通过调查,三分之二的同学都喜欢读第一部分《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一起交流这部分的读书感受。

3.填空:《城南旧事》的作者是(),我们还学过她的作品《》。

这是一部()的小说,借一个孩子——()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城南旧事》是由()个故事组成, 分别是《》、《》、《兰姨娘》、《驴打滚》、《》。

2、说说故事主要内容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三、走近人物猜一猜: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1)小英子我手里拿着一个空瓶子和一根竹筷子,轻轻走进惠安馆,推开跨院的门,院里那棵槐树,果然又垂着许多绿虫子,秀贞说是吊死鬼,像秀贞的那几条蚕一样,嘴里吐着一条丝,从树上吊下来。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国情怀。

2.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3. 学会欣赏名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6. 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7.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名著背景介绍:《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作者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快乐时光和成长经历。

2. 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

通过分析这些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体会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如英子与宋妈的相识、宋妈的遭遇、爸爸的去世等,感受作者在叙事中的技巧。

4. 主题探讨:讨论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如童年的美好、亲情的温暖、故乡的怀念等,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5. 文学鉴赏:分析小说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文化内涵:介绍小说中所涉及的老北京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7. 拓展阅读:推荐与《城南旧事》相似的名著,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8. 写作技巧指导:分析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如叙事手法、人物描写等,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9. 情感教育:通过讨论小说中的亲情、友情等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10. 道德教育:从小说的情节中提炼出道德教育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善良助人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2. 名著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对名著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英子、宋妈等,通过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体会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和北京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前五章,了解故事背景,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 文化背景: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老北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城南旧事》及作者林海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前五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分析: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交流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城南旧事》。

六、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第六至十章,跟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成长的烦恼与快乐,珍惜友情。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成长的意义,联系自身进行思考。

八、教学方法1. 比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2.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九、教学过程1. 回顾与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六至十章内容,关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1.聊《城南旧事》题目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三、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3.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篇: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指导目的1.向学生推荐小说《城南旧事》,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活动中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小说《城南旧事》,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1.小说《城南旧事》,并把部分节录制成幻灯。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五、指导课时:2课时六、指导过程:1.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根据老师课前给你们的布置,你知道今天我们要来进行一个什么活动吗?(指名猜测后,师板书课题。

)板书:好书向你推介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趣过渡。

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

好的东西要与别人一起分享才有意思,你想拿出你喜爱的书与别人一起分享吗?如果想,那么就请你向别人推介你喜爱的一本书。

2)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

发现了两种情况:第一,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这是因为得益于课外阅读;第二,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

我看了,听了,都很想借你们的书来立即“饱餐一顿”,以填饱我的阅读欲。

那么,你愿意到讲台上来向别人推介一下吗?(指名)(随着介绍而分类板书书名。

)4)小结。

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他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

你愿意借给别人吗?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

但要注意,记得爱护别人的书籍啊!5)过渡。

我也想向你们推荐一本好书。

你听完老师的推介后一定会想看的。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

《城南旧事》班级读书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二、教学准备1、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完成读书笔记.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共同讨论的话题,再由教师进展综合.3、每个小组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完成一段文字描述.三、教学流程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班级读书会.在这一节课里,教师将和你们一起在书中徜徉,在故事中主人公对话;同时一位作家;欣赏一些优美的语言.好书如挚友.《城南旧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变化,许多同学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很多同学写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更可贵的是在同学们的笔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感动,你们生命的成长.我期盼着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一〕、"我们一起猜一猜〞1、教师说出对作品中一段文字描述,让学生猜猜人物的名字.2教师从学生小组精选出一些精彩的关于人物形象的文字描述,由每组代表念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来猜猜看.3、简介林海音: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5岁来到,在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某某,在某某仍以办报、办刊、写作、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某某的文学青年,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某某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二〕、人物点评1、林海音在这本书里为我们描述了大大小小好几个人物,其中最最惹眼的、最让你感兴趣的人物是谁?2、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你认为他们地方打动了你?3、在小英子,妞子的身上,你学到了些?4、走进《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长篇.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某某飘洋过海来到,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染病在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5、小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读书的乐趣所在,我们可以把书中的每个人物形象进展自由的联想,仿佛感受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从书里面走出来,与作者对话,与书中的人物对话,合上这本书,有熟悉的面孔、有清晰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有了这样的感受就证明我们读懂了文章.〔三〕、真情感悟1、〔出示〕谈一谈,你读了这本书以后,对你最大的感悟和启发是.2、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感悟.3、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浓缩成一句话写下来.4、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格言.读了一本书,孩子们觉得自己也似乎与书中的人物一样,一同成长,一同成熟.如此丰厚的人生感悟,也许是一个人用一生也无法体验得到的,但是我们的孩子却能在阅读中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本有形的书,却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这不得不说——最是书香能致远.〔四〕、精彩回放〔朗读篇〕1、刚刚,似乎来走进了《城南旧事》,走进了小英子,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中精彩的片断,样?2、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认为精彩的段落和着音乐读给大家听,并适时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在音乐所烘托出的是幽怨的又是倔强的、是温情的又是充满希冀的气氛中,孩子们将书中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写进展了"精彩回放〞.我和大家一一回味着人物的心路历程,心也随之激荡着、感动着……〔五〕、"推而广之〞〔推荐篇〕1、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全身心地、完完全全地沉浸在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面,我想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东西也许是很多很多的.我们常说好书共享,所以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推而广之〞〔出示〕2、向爸爸妈妈推荐这本书.3、教师向学生推介林海音的其他作品.让成人了解孩子,让孩子学会感动.这就是我们向别人推荐的初衷.草房子一、教材分析《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扛鼎力作.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二、学生分析对于今天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缺少人生的历练,使他们的性格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缺陷.面对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们更多的表现出的是对他人的漠视和对人生的无谓.而《草房子》为他们搭建起的精神殿堂,能真正唤醒他们心底的人文情怀,使他们的心变得柔软起来,让他们真正学会感动.当然,这部凝重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好在我们班级的学生已经阅读过不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与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较为扎实的阅读能力,为阅读《草房子》打下了根底.三、设计理念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认为:阅读是读者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统一的过程.所谓"缘文会友〞不单指与作者会友,还指与其他读者会友.开展"班级读书会〞,通过学生群体间的"合作性阅读〞来达到阅读学习共同的目标指向,明确的阅读分工和互补的阅读心得交流这样一个状态,才能真正落实"缘文会友〞的理念.有一个评论家说过:陈述一部作品的意义就是交待自己的阅读感触.为了让这样的交流多一些自由,少一些约束,我试着借鉴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这一谈话栏目的某些运作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袒露心声,积极创设一个自由、平等、互动的平台.四、教学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五、教学准备1、学生阅读《草房子》,完成读书笔记.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共同讨论的话题,再由教师进展综合.3、每个小组选择书中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完成一段文字描述.4、多媒体课件制作.六、教学流程〔一〕、"猜猜看〞1、教师说出对作品中细马的一段文字描述,让学生猜猜人物的名字.2教师从学生小组精选出一些精彩的关于少年儿童形象的文字描述,由每组代表念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来猜猜看.〔二〕、"心心相印"〔人物篇〕1、曹文轩在这本书里为我们描述了大大小小二十几个人物,其中最最惹眼的、我们最感兴趣的也就是少年儿童形象,在少年儿童形象中,你最喜欢哪一个?2、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儿童形象,你认为他们有相似的地方?3、在这么多人当中,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些?4、刚刚我们通过闲聊,似乎来到了《草房子》,来到了油麻地小学,那么我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似乎细马正带着我们去放羊,我们似乎和杜小康来到了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我们好似又跟着桑桑去玩了一些我们从来没有玩过的游戏!也许我们还会陪着纸月走过山路,从板仓走到油麻地小学.就让我们一起去油麻地小学,样?〔朗读描写麻油地小学的文字,齐读〕来到了油麻地小学,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呢?〔三〕、"真情告白〞〔感悟篇〕1、刚刚我们每一个人都和书中的人物有了心心相印的对话,我记得我们同学在读书笔记上这样写道:读了这本书,我似乎也和小孩子一样,一同成长,一同成熟.我想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们每个人在心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感悟,对你今后的道路、对你们现在有着一些启示.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真情告白〞〔出示〕谈一谈,你读了这本书以后,对你最大的感悟和启发是.2、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感悟.3、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浓缩成一句话写下来.4、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格言.读了一本书,孩子们觉得自己也似乎与书中的人物一样,一同成长,一同成熟.他们流露出了对人物不平凡的经历背后的诸多人生感悟,因而完全沉浸在曹文轩所营造的温馨的精神殿堂中.如此丰厚的人生感悟,也许是一个人用一生也无法体验得到的,但是我们的孩子却能在阅读中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本有形的书,却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这不得不说——最是书香能致远.〔四〕、精彩回放〔朗读篇〕1、大家的感悟是非常多的.我想我们每一个人还沉浸在《草房子》为我们营造的这个温馨的村庄里呢!这本书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曹文轩为我们描述了很多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而且描写得非常细腻,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三个版块:"精彩回放〞〔出示〕在这么多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段落里面,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读给我们听听.2、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认为精彩的段落和着音乐读给大家听,并适时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在音乐所烘托出的是幽怨的又是倔强的、是温情的又是充满希冀的气氛中,孩子们将书中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写进展了"精彩回放〞.我和大家一一回味着人物的心路历程,心也随之激动着、感动着……〔五〕、"推而广之〞〔推介篇〕1、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全身心地、完完全全地沉浸在了曹文轩的《草房子》里面,我想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东西也许是很多很多的.我们常说好书共享,所以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推而广之〞〔出示〕2、向爸爸妈妈推荐这本书.3、教师向学生推介曹文轩的其他作品.让成人了解孩子,让孩子学会感动.这就是我们向别人推介的初衷.课前准备:阅读记录表《》阅读记录表某某〔〕〔〕年〔〕班阅读本书的时间〔〕年〔〕月这本书背景资料画者::得过的奖:本书的主要人物1.某某〔〕,特点〔〕2.某某〔〕,特点〔〕3,某某〔〕,特点〔〕4,某某〔〕,特点〔〕所有角色中,我认为写得最好的是本书情节的简要分析1.最紧X的一段:2.最有趣的一段:3.最令我回味的一段:4.有些乏味的一段:5.我看不懂的地方:我想和大家讨论的地方如果要我选择一段来朗读,我选:我会选择哪一段?〔用笔勾出〕在〔〕页我会帮助本书设计几句广告词班级读书会教案——《三国演义》导读[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四大名著已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对《三国演义》都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中的任务、战术运用耳熟能详.而且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分析课文情节,分析人物个性能力,因此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自己去分析,掌握课文与人物.[教学设想]《三国演义》这本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是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之一.但在学生平时的阅读中,他们大多只关注故事情节,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因此,我决定带领学生通过对重点段落章节的阅读、探究,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地了解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但它是一部长篇,要完全在课堂上学习,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两堂课上,只是简单介绍这部作品,让学生认识到它的价值,了解它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片段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能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特点.〔3〕通过文章的学习,掌握阅读赏析的方法.〔4〕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与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2.初步了解《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3.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阅读赏析的方法.[教学时间]一小时三十分钟[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根据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改编〕.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大气磅礴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许多英雄人物.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英雄人物?师:众多的三国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X备三顾茅庐、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等等,可以说我们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英雄之士的精神气概吧!二、整体感知,全面了解1.请把你了解的有关《三国演义》与其作者的相关情况向大家介绍.2.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3.写作背景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全面的了解这部伟大的,从而让学生了解三要素中的社会环境,为后面人物的解读打下根底.〕三、借助文章,找准基石你说我说大家说:三国人物故事大比拼.要求简明扼要的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故事,然后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限时1分钟.师:刚刚我们大家交流了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说得都非常的好.事实上《三国演义》这部塑造的英雄人物有很多.英雄人物当然会赢得我们的喜爱.在英雄人物中,有几位人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重点学习他们之间的事:赤壁之战四、深入赏析,掌握方法1.快速阅读《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可以从文学欣赏者的角度了解一下课文中黄盖、周瑜、曹操人物的特点.2.简介黄盖、周瑜、曹操3.结构梳理,理解火攻的由来:为要用火攻?如何火攻?火攻的最终结果如何?4.品评人物,感受人物特点:从《赤壁之战》这篇文章中,你认为黄盖、周瑜、曹操分别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请找出相应的文字加以剖析.〔学生快速看课文,在书上注出黄盖、周瑜、曹操的性格特点,并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交流归纳,多元解读人物性格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这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对人物性格进展品评,并予以适时点评.〕黄盖:忠诚、有勇有谋、机智〔周瑜手下有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80万,我军才3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在一起,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周瑜:机智、信任部下〔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样打,还得想个计谋.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曹操:轻敌、自傲〔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曹操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与,哪儿想到防X.〕5.各抒己见,喜欢谁?6.概括阅读、欣赏的方法.〔多媒体展示〕〔1〕首先要理清故事情节.〔2〕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性格形成原因.〔3〕品味精彩的语言,掌握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即主题思想〕.五、拓展延伸,运用方法快速阅读《草船借箭》〔课前〕,运用今天掌握的阅读、欣赏的方法分析诸葛亮这个人性格特点.六、阅读激趣,课堂总结1.三国人物纵横谈:举例说说你所知道的英雄人物,并试谈谈人物个性之间的联系.2.《三国演义》人物歇后语填空周喻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关羽放曹操——念旧情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3.除了《三国演义》,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你了解其内容?你喜欢?渴望看到它们?〔自由发言〕4.名著对对碰:请你以"赵子龙大战长坂坡〞为上联,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对出下联.5.完毕语:同学们,浩瀚的文学海洋,有无数的宝贝等着同学们去采撷,让我们以对生活的热爱为舟,与勤奋作伴,以科学的阅读方法为桨,在知识领域走的更远,更远……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再忙也要看书,再穷也要买书,再没交情也要送书.〞七、课外延伸,作业布置1.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就中的英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写3-4篇读书笔记.2.找一找名人论读书的话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六年级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森林报》理论依据: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建议教师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活动目标:1、学习、交流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乐于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初步达成对作品的理解.3、初步感受文本的语言特色,激发对科普读物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导入:板块一:书情盘点——检查对书本根本内容的了解,方法提示.1、出示填空题:《森林报》这部名著是〔国名〕著名科普作家的代表作,作者用轻快的笔调,采用形式,按四个季节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本书由翻译而成,由.这是一部科普读物,这是一部关于百科全书,局部内容入选 .2、你们是从哪里获得信息的?3、小结方法.〔课件出示温馨提示〕板块二:书香茶舍——交流汇报读书的方法和感受.1、导语2、精彩推荐:①特别介绍书友队.请队长说说书友队名称的来历.②请一位同学谈谈她是怎样阅读这一段的.③教师小结读书方法.④请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小结:学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3、阅读:我们从这段文字中可以了解到样的知识?你还了解动物界中哪些动物也具有同样的本领呢?4、在线书评:①《森林报》给你的整体印象是?②在所有的栏目中你最喜欢哪个栏目?你打算介绍其中的哪段新闻给我们听?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好?③先在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进展全班交流.5、出示所有的方法,回顾齐读.板块三:书讯快递——-推动学生的后续阅读.1、教师推荐:《森林报》其他三本.2、学生推荐几本优秀的科普读物.完毕语。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可见,读整本的书的意义已经被重视。

在《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我以点带面,授之以渔,学习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巩固整体了解整本书内容的方法。

品读书中离别片段,体味成长的酸甜苦辣。

运用书中描写离别场景的表现手法,描写自己生活中的离别场景。

二、案例描述《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原型和背景的自传体小说。

曾被评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因为长大,所以怀旧;因为颠沛流离,所以怀念童年时母亲温暖的怀抱。

小英子满脸童真,对美好有着超强的感受力,然而现实却不如人意,伴随他成长的是一连串的离别。

每一次离别就是一次成长,这本书以孩童的眼光打量世界,以孩童的困惑,讲述成长的心路历程。

采用串珠式的方式,串联起英子与疯女秀贞、小偷、兰姨娘、宋妈、父亲这五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

这些故事看似娓娓道来,但那“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无处不在。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梳理小说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一)整体感知回顾方法师:同学们,大家已经读完了《城南旧事》,小说有六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故事。

请老师准备了六副画,结合前置学习单,说说这五个故事的题目、主要人物和人物的命运。

学生交流、评议和补充,教师相机课件出示并画思维导图。

师:这些人,这些事串起了英子的童年。

其实《城南旧事》是林海英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原型和背景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这本书以孩童的眼光打量世界,以孩童的困惑讲述成长的心路历程。

因为长大,所以怀旧;因为颠沛流离,所以怀念童年时母亲温暖的怀抱。

小英子满脸童真,对美好有着超强的感受力,然而现实却不如人意,伴随她成长的是一连串的离别。

(二)回忆片段体验情感师:让我们一起随着李叔同的《送别》,回忆书中那一幕幕离别的场景。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重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难点:1. 《城南旧事》作品特点的深入理解。

2. 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城南旧事》封面、作者简介、作品特点、精彩片段等。

2. 纸质版《城南旧事》书籍。

3. 学生阅读记录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城南旧事》封面,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名称和作者。

2. 作者及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3. 作品特点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南旧事》的作品特点,如:题材、风格、人物形象等,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4. 精彩片段欣赏教师选取《城南旧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朗读并讨论,分析片段中的亮点,如:情节、人物、描写等。

5. 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如:关注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品味语言风格等。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选一个片段进行欣赏,并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整本书,完成阅读记录卡。

8.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作品特点和阅读策略。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城南旧事》与其他作品的关联,例如与期其他作家的作品的比较阅读。

2.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选择作品中的一个角色,进行的情景再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阅读记录卡: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3. 课后作业: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正随着课改的深入,"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精神也得到响应。

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也积极的相应号召,开发课程。

我以《城南旧事》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毕业之际体会童年,走近林海音笔下的城南,走进作者的清梦童年。

二、案例描述《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的故事.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

师:(播放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林海音女士各个时期的图片。

(图片定格,深情地介绍)这就是林海音,一个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享有盛名的女作家。

林海音有两个故乡,却只有一个童年,那就是她的《城南旧事》。

(音乐徐徐响起,课件中一个苍老的声音介绍)师:孩子们,这段时间,我们一起随着英子走进了她的城南,走进了她的旧事,也一起分享着英子童年时的心情,小说有六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故事,谁来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

生:我喜欢《惠安馆传奇》讲了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走了再也没回来。

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丢弃,生死不明。

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带妞儿去找寻爸爸,不料被火车压死。

师:秀贞与妞儿就是一对命运悲苦的母子。

生:我喜欢《我们看海去》,讲述了英子在家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生:我也喜欢《我们看海去》,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师:虽然在别人的眼里,他是小偷,但是他在弟弟眼里却是一个负责任的哥哥。

生:我喜欢《兰姨娘》。

兰姨娘是一个寄宿在英子家的客人,她原是一个青楼女子因被赶出家门二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味道不对,英子很伤心,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使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爸爸很难过。

师:兰姨娘敢于和命运抗争。

生:我喜欢《驴打滚》讲了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

生:我喜欢《爸爸的花儿落了》。

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

英子随着爸爸的离开,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真正的长大了。

(检测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把握)师:当我们怀着一颗沉静、思念的心读完这部作品时,我想问一问,这五个故事中人物在你脑海中久久萦绕的,或者说是心头挥之不去的究竟是什么呢?说来听听吧!生:令我最难忘的一个画面是英子取她妈妈金镯子的那个画面。

我们都知道,英子十分乖巧,从来都不敢取家里的一分钱去乱用,但是那一次她为了把那个金镯子当掉给秀珍做盘缠,于是她把金镯子取过去了。

我看出她刚开始十分紧张,但她后来很有勇气,她觉得自己要帮助生活中的弱者,所以她一点都不紧张,就毫不犹豫地把金镯子取出来了。

师:从这当中你看出了她一颗善良的、同情弱者的心。

生:令我最难忘的一个画面是英子站在大雨中喊着秀贞和妞儿,她十多么希望妞儿和秀贞能够早日找到康四叔然后同到自己的身边。

生:在下雨天的时候,英-子不肯上学。

爸爸用鸡毛掸把英子从床头打到床脚,从床上打到床下。

爸爸的一顿毒打。

使英子明白了,上学不能迟到,不能逃学,我认为可怜天下父母心。

从中我也懂得了爸爸妈妈的打并不是想主宰我们,而是想让我们养成更好的习惯,让我们将来更好。

师:是啊!英子毕竟是个孩子,她也有淘气的一面。

生:我最难忘的一个画面是爸爸的花落了,夹竹桃落了下来,但是英子没有哭,我觉得英子真的很坚强,她即将担负起家庭重任,照顾妈妈,我觉得英子真的长大了。

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一种坚强!还有谁愿意说一说?生:令我最难忘的一个画面就是妞儿被打伤后,她们在鸡棚子里谈心的时候,我觉得英子非常富有同情心,她的朋友被打了,她也非常难过。

生:最令我记忆犹新的一个画面就是英子在童年时学骆驼吃草的样子,看到她这个样子.我就特别想笑。

因为骆驼吃草的样子是那么丑,她什么不学。

却学骆驼吃草的样子。

师:多么天真的一个小姑娘。

我们看到这个画面,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生:我最难忘的是秀贞和妞儿相认的一个画面,我从中感觉到,一个母亲失去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痛苦,她们相认时肯定会泪流满面的,所以我很替秀贞高兴,也替妞儿高兴。

师:母女终于团圆了。

生:令我最难忘的一个画面就是当宋妈走时,英子很想哭,但她还是没哭,我在想宋妈走会不会再回来,回来后会不会继续做英子的弟弟妹妹的奶妈?师:那么你希望宋妈回来吗?生:我非常希望宋妈能够回来。

师:我相信你的想法和英子是一样的。

生:在这本书中,令我最难忘的是英子的一个眼神,当英子问妈妈怎样把她生下来的时候,我看到了英子天真的眼神,只有小孩子才会问这种十分幼稚的问题,我觉得英子是那么的天真、可爱。

师:你有没有问过妈妈这样的问题?生:(摇摇头)师:也许你小时候问过的,但是你忘了,英子和我们一样,是那么的单纯,那么的纯真。

生:我认为令我难忘的还不是后面一句话,而应该是前面一句话。

因为她问妈妈:“我是不是你生的?”师:她是在什么情况下问了这么一个问题?生:是在妞儿说她不是爸爸生的,也不是妈妈生的时候,她才问这样一个问题。

师:她是那么地充满好奇,她是不是妈妈生的呢?这个问题多单纯呀,是不是?接下去,谁来说?生:我最难忘的英子的眼神是那个中年男子被抓了以后,英子躲在宋妈身后用一只眼看他的眼神。

从那个眼神之中,我忽然懂了很多,虽然好人和坏人有天壤之别,但其实是好是坏,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我们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虽然中年男子是为生活所迫,并非出自真心,但是他毕竟做了坏事,当小偷还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向中年男子学习,我们自己应该--师:自食其力,是不是?(学生点点头)生:让我最难忘的是英子去新帘子胡同的车上,她用那种思念的眼神,可能在想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为什么金镯子又回到了妈妈的手里了呢?真奇怪!师:还记得那个眼神吗?那个眼神里充满了什么?谁来补充?我觉得那个眼神里有很多很多的内容。

生:我还觉得那个眼神里面还充满了疑惑。

师:疑惑什么?生:疑惑那个金镯子怎么又回到了妈妈的身边了呢?师:为什么金镯子又回到了妈妈的身边?为什么那个送给小桂子的金表又送给了自己呢?疑惑,一个个问号出现于英子的脑海中,还有吗?你说!生:英在在车上的眼神还充满回忆,她回忆起以前和妞儿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回忆起秀贞给自己涂指甲时的情景。

师:总之,她是在思念,思念着秀贞,思念着妞儿,思念着和她们在一起的快乐的时光,是不是这个意思?生:(点点头)生:我想补充一下,当英子看到秀贞和妞儿走的叫候,她的眼神里面也有一种欣慰,因为她对秀贞的诺言实现了,也可以看到她们母女团聚了,而且她们很有可能一家团聚。

师:这就是英子心中最美好的祝福!我们还读懂了英子很多很多的眼神,那么我们还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始终回响在我们的心中呢?生:始终回响在我的心中的一个声音就是一个字--爱!因为秀贞是为了爱而发疯的,宋妈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出去打工赚钱,中年男子为了弟弟而去当小偷,我觉得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字--爱!师:一个大写的--爱!还有谁愿意说一说?生: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英子在大雨中|跟秀贞和妞告别时,那个声音令我难忘。

师:什么声音?生:就是她喊着:“秀贞!秀贞!妞儿! 妞儿!”的时候。

师:不忍离别。

生:因为她的两个好朋友都离开了她,不会再有人跟她染指甲了,也不会再有人跟她在西厢房里面玩游戏了。

这种失去朋友的感觉一定很难过,很伤心。

师:还有谁来补充一下?你来说。

生:我在读到秀贞那篇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秀珍那脆弱的声音,我听到了她心里天天在思念着小桂子和她的思康叔,希望他能早日回到她的身边来。

师:嗯,你听到了她的心声。

生:(抽泣着说)我听到的一个声音是妞儿哭泣时的声音,人们总是说有一种动物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那就是人!那为什么妞儿却不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从小就被父母遗弃了,生活在一个暴力的家庭里,她的父母动不动就打她、拧她,我觉得老天对她太不公平了!师:我们为妞儿抱不平,妞儿太苦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接下去谁来说?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做大人!”我觉得英子才十四岁的时候,生活就要她做人人,担起家里的重任,而我们现在都足十二岁、十三岁,家里的人对我们的话全是言听计从.而且把我们像金子一样捧在手里,生怕摔坏了。

师:嗯!你感觉你没有英子那么坚强,是不是?生:(点点头)师:还有吗?就这么说,敞开自己的心和英子说话。

你说!生:我的父母总说我长人了,长大了,其实我觉得我还没有真正的长火。

英子才是真正的人!师:你从哪句话看出英子是真正的大人?你从文章的哪句话感受到她是大人了?生:在最后一章《爸爸的花落了》,当英子知道爸爸已经去世了,她根本没有哭,她很坚强,她知道自己已经是家里的一个小大人了。

师:还有什么声音回响在你的心中?生:我认为不管什么声音,快乐的声音永远是最好的。

让我最难忘的一个声音就是英子和妞儿在西厢房里玩的时候快乐的笑声。

生:令我最难忘的声音是英子说的一句活:“爸爸的花落了,我已不再是一个小孩了,我是大人了!”师:你怎么想的?生:我觉得英子很体谅她的母亲,爸爸去世了,家里从此经济就会衰弱,不会像以前那么富有了,她想尽自己的全力来帮助她的母亲。

师:对!她在家里是老大,是大姐。

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话要说,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一个声音。

一个画面,一个眼神,组成了一连串的旧事,萦绕于英子的心里。

在这些难忘的旧事中,英子始终用一双纯真的大眼睛,观察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都有哪些人呢?你说。

生:有秀贞、妞儿和宋妈和那个中年男子,还有兰姨娘。

师:还有谁?生:她的爸爸、妈妈。

师:那么我们可能会发现林海音在她的这部作品中,着重塑造了女性形象,都有哪些女性啊,把你刚才说的再说说看。

生:有秀贞、妞儿和宋妈,还有兰姨娘,还有她的妈妈和她自己。

师:这些人悄悄地来到英子的身边,又悄悄地离开了,他们给英子的成长做上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三、案例反思看似零散的读书汇报交流,其实是孩子们阅读后的认识地提升。

一、认真阅读是前提整本书的阅读,要读出深度,读出韵味,需要师生共同的认真阅读和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