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各类方法集合及思维拓展训练参考答案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化学符号是正确的?A. 氧(O2)B. 氢(H)C. 氮(N)D. 碳(C)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B. 生成物是水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D. 以上都是3. 原子量单位是:A. 千克B. 克C. 毫克D. 原子质量单位(u)4. 下列哪个是纯净物?A. 空气B. 纯水C. 果汁D. 沙子5.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根据什么?A. 原子量B. 原子序数C. 电子数D. 元素名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要遵循的两个守恒定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7. 根据题目1中的选项,正确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8.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律是______。
9. 根据题目2中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是______。
10.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特点是具有______个价电子。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什么是化学计量?12. 请简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3.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14. 请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5. 如果有5克的氢气和10克的氧气反应生成水,计算生成的水的质量。
16.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求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7. 描述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8. 描述如何使用分液漏斗进行液体的分离。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9. 论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0. 论述环境保护中化学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C。
氧的化学符号是O,氢是H,氮是N,碳是C。
2. 正确答案:D。
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试题说明: 1.本试卷共 8页,满分 100分。
(附加题供采用)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a:1373.考试时间: 2 小时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每小题有 1 个或 2 个选项吻合题意。
如有两个答案的错 1 个不得分,漏选 1 个扣 1 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12 34 5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 2007 年 10 月 24 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 1 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 1 的原子)资源。
以下氦– 3 原子的原子结构表示图中正确的选项是()2.第 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 年 8 月 8 日在北京举行。
以下措施不吻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A.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B.在奥运场所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式干净燃料汽车C.场馆周边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D.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所有集中深埋3. 1991 年碳纳米管被发现。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资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
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怪的物理、化学特点以及潜藏的应用远景而碰到人们的关注。
以下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式的高分子化合物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牢固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 O3和 O2混杂获取的是纯净物B .O2比 O3牢固C.等质量的O3和 O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5.“三效催化 器”可将汽 尾气中的有毒气体 理 无 染的气体,下 反 的微表示 (未配平 ),其中不相同符号的球代表不相同种原子。
九年级化学竞赛专题辅导7: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答案
专题辅导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内容综述]本期内容主要讲解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要点主要包括:(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2)掌握纯或不纯原料(或产品)的有关计算及混合物参加反应的计算(3)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4)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
而在最近几年的化学竞赛试题可以看出最后一道或两道计算题都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因此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另外,竞赛题中所出现的试题绝大多数需要运用一些技巧进行计算。
为此,本期主要从化学竞赛中常用的巧解方法进行剖析,供大家参考。
[要点讲解]一、运用质量守恒法巧解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计算。
【例1】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测得其中含水2.8%,K2CO337.3%.取1克样品投入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10克后,中和多余酸又用去18.5%的KOH溶液10克。
问蒸发以后的溶液得到多少克固体?【解析】本题若用常规的解法难度极大,通常按照如下解题过程进行:(1)求出1克样品中K2CO3的质量;(2)求出1克样品中KOH的质量;(3)算出K2CO3生成KCl质量;(4)算出由KOH生成KCl的质量(5)算出过量盐酸和KOH反应生成KCl的质量(6)求出KCl的总质量。
如果抛开那些繁杂的数据,经过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KOH还是K2CO3,与盐酸反应最终均生成KCl。
因此抓住氯元素反应前后守恒,即: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与KCl 中氯元素的质量守恒。
则有:(设蒸发后得到KCl固体的质量为X)HCl------------ KCl74.510克×18.25% x解得: x==10克×18.25%×74.5/36.5==3.725克二、运用平均值法巧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例2】取10克混合物与足量盐酸盐酸充分反应,有可能产生4.4克二氧化碳的是()A.K2CO3和 MgCO3B.Na2CO3和 CaCO3 C.MgCO3和 BaCO3D.Na2CO3和K2CO3【解析】本题涉及到许多碳酸盐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可以利用平均式量的方法求解。
第11讲 计算题-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精编(解析版)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精编第11讲计算题一、选择题1.(2021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初中学科竞赛)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 和CO 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 2、N 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 B.50%C.30%D.10%【答案】C 【解析】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24%=32%,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4%-32%=44%;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3×24%=64%,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4%-64%=12%;题目中燃烧后生成的是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所以氮气的质量分数应该介于12%~44%之间,故选C。
2.(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0-2021学科竞赛)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①H 2②O 2③CO 2④SO 2⑤CH 4⑥NH 3(其中SO 2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CH 4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NH 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碱石灰是干燥剂)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⑤⑥【答案】D 【解析】气体经过碱石灰,所以收集的气体不能与氢氧化钠或氧化钙反应,所以不能收集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硫。
集气瓶倒放,从长管通入,气体先集中在上部,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收集①氢气,⑤甲烷,⑥氨气。
故选D 。
3.(湖南怀化市2020-2021下学期6月化学竞赛)在恒温条件下,将质量相等的三份KNO 3的不饱和溶液分别蒸发5g,10g,15g 水后,析出KNO 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g,bg,cg,则a,b,c 三者关系是A.c=2a-b B.c=2b-aC.a=c-2bD.a=c-b【答案】B 【解析】在恒温条件下,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蒸发5g 水,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为ag,析出晶体后变为饱和溶液,继续蒸发5g 水,继续析出晶体(b-a)g,继续蒸发5g 水,继续析出晶体(c-b)g,故b-a=c-b,c=2b-a。
科学中考复习思维拓展训练:化学计算专题(答案).doc
科学中考复习思维拓展训练:化学计算专题(答案)->天平平衡类型的选择题1、天平两端分别放逍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向其屮一只烧杯中投入 5. 6g 氧化钙,向另一只烧杯屮投入适量的镁片,要使犬平最终保持平衡,需投入镁片的质量为A. 5. 61gB. & OOgC. 4. 2gD. 6. 1 lg2、在天平的两盘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屮各盛100g9. 8%的硫酸溶液,向两个烧中同时加入哪组金屈,反应终止时天平仍保持平衡()A.锌、铁各7gB.锌、铁各5gC.锌、铁各4gD.锌、铁各3g3、在天平的两个找盘里分别放上等重的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足量稀H.SO.,往左杯里放入0. 44gCaO,要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可以往右边烧杯中加入的适宜物质是()A. 100gCaC03B. 0. 48gMg 粉C. 0. 924gMgC03D. 0. 44gCu *A1 合金4、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务放一只烧杯,两烧杯屮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景的盐酸,使两边保持平衡。
此时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1.2gCaO,若要使两边再次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CaCO?的质量是()A. 11. 2gB. 17. 6gC. 20gD. 22. 4g巧用守恒的思想解决计算问题(一)、有关有机物的计算1.某有机物69克在氧气屮完全燃烧,产物只有CO?和1120,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干燥,浓硫酸增重81克,余卜的气体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增重132克(假设每步吸收都完全)。
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求:(1)该有机物中组成元索的质量比。
(2)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2.科学实验上测定有机物屮碳元索和氢元素的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燃烧分析法。
即把已知量的样品宜于氧气流屮,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750°C左右,样品全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现把43. 2g M碳氢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在氧气屮充分燃烧, 当分别称量盛有浓硫酸和碱冇灰(可以吸收酸性气体)的两个装置吋,发现它们的质量依次增加了64. 8g和132. 0g,通过计算确定该碳氢化合物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九年级化学竞赛专题辅导7: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答案
专题辅导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内容综述]本期内容主要讲解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要点主要包括:(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2)掌握纯或不纯原料(或产品)的有关计算及混合物参加反应的计算(3)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4)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
而在最近几年的化学竞赛试题可以看出最后一道或两道计算题都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因此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另外,竞赛题中所出现的试题绝大多数需要运用一些技巧进行计算。
为此,本期主要从化学竞赛中常用的巧解方法进行剖析,供大家参考。
[要点讲解]一、运用质量守恒法巧解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计算。
【例1】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测得其中含水2.8%,K2CO337.3%.取1克样品投入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10克后,中和多余酸又用去18.5%的KOH溶液10克。
问蒸发以后的溶液得到多少克固体?【解析】本题若用常规的解法难度极大,通常按照如下解题过程进行:(1)求出1克样品中K2CO3的质量;(2)求出1克样品中KOH的质量;(3)算出K2CO3生成KCl质量;(4)算出由KOH生成KCl的质量(5)算出过量盐酸和KOH反应生成KCl的质量(6)求出KCl的总质量。
如果抛开那些繁杂的数据,经过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KOH还是K2CO3,与盐酸反应最终均生成KCl。
因此抓住氯元素反应前后守恒,即: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与KCl 中氯元素的质量守恒。
则有:(设蒸发后得到KCl固体的质量为X)HCl------------ KCl74.510克×18.25% x解得: x==10克×18.25%×74.5/36.5==3.725克二、运用平均值法巧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例2】取10克混合物与足量盐酸盐酸充分反应,有可能产生4.4克二氧化碳的是()A.K2CO3和 MgCO3B.Na2CO3和 CaCO3 C.MgCO3和 BaCO3D.Na2CO3和K2CO3【解析】本题涉及到许多碳酸盐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可以利用平均式量的方法求解。
初中化学竞赛题解题法集锦
初中化学竞赛题解题法集锦一、差量法差量法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或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变化,利用差量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量一样,受反应体系的控制,与其他量一样有正比例的关系来解题。
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在一个反应中可能找到多个化学量的差值,差量法的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解题指导例题 1:有 NaCl 和 NaBr 的混合物 16.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 溶液,得到 33.14g 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8.5% B.50% C.52.8% D.82.5%【思路点拨】该反应及两个反应:NaCl + AgNO3→ AgCl↓ + NaNO3,NaBr + AgNO3→ AgBr↓ + NaNO3。
即NaCl → AgCl NaCl → AgBr 中的银元素替换成了钠元素,因此沉淀相比原混合物的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相比钠元素的增重部分。
设 Na 元素的质量为a Na → Ag △m23 108 108-23=85a 33.14g-16.14g=17g23 108 4.6= 解得 a=4.6g 所以 Na% = ×100% = 28.5% 【答案】A a17 16.14例题 2: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想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为。
【思路点拨】本题因硫酸足量,故铁和镁全参加反应:Fe + H2SO4→ H2↑ + FeSO4 , Mg + H2SO4→ H2↑ + FeSO41 / 13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影响天平两端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加入的金属和生成的氢气。
分别敬爱如铁和镁后,只有当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相同时,天平才仍能保持平衡。
初中化学知识思维拓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思维拓展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思维拓展摘要:本文以初中化学知识为基础,通过思维拓展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化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与创新、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思考、化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一、化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1.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铁的生锈、燃烧等,并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和分析化学现象的能力,如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呼吸作用。
3.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二、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与创新1.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平衡等。
3.鼓励学生创新性地改写化学方程式,如通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探索新的化学反应路径。
三、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思考1.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试剂选择、实验现象的观察等。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如通过实验数据判断反应的进行程度。
3.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改进和创新,如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化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1.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等。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如通过化学原理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
3.鼓励学生拓展化学知识,了解化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
结语: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思维拓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篇范文:示范课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化学教学目标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怎么样计算拓展思维题
怎么样计算拓展思维题
一道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计算题茸--毒U种wl,I-
徽思维空间的计
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2101)梁题
题目如下:已知:CI一与Ag反应生成Aga,每次新生成的Aga中又有10%见光分解成单质银和氯气,氯气又可在水溶液中歧化成HCIO,和HCI,而这样形成的a一又与剩余的ng作用生成沉淀,这样循环往复,直到最终.现有含1.1molNaC1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求:最终能生成多少克难溶物
(Ag和Aga)?若最后溶液体积为1L,求:【H】为多少?
解法一利用题中给出的反应规律和条件,求出复合方程式,然后求解,具体方法如下:
AgNO3+NaCI=AgCI+NaNO3厖r1)
2AgC1=2Ag+C1:,考虑到每次生成的Aga有10%
分解,因而将此反应式变形为:
10Aga=9AgCl+Ag+1/2C1?(2)3C12+3H20=5HCI+HCIO3?(3)
(1)?0+(2)?+(3)并整理得:
60AgNO3+60NaCI+3H,
0=60NaNO3+54Aga?
+6Ag+5HCI+HCIO,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
60Ag+55CI一+3H,O=54AgCI~,+6Ag+6H++C10~.
5583976。
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各类方法集合及思维拓展训练参考答案
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各类方法集合一、差量法差量法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或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变化,利用差量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量一样,受反应体系的控制,与其他量一样有正比例的关系来解题。
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在一个反应中可能找到多个化学量的差值,差量法的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解题指导例题1: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4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8.5% B.50% C.52.8% D.82.5%【思路点拨】该反应及两个反应:NaCl + AgNO3→ AgCl↓ + NaNO3,NaBr + AgNO3→ AgBr↓ + NaNO3。
即NaCl → AgCl NaCl → AgBr中的银元素替换成了钠元素,因此沉淀相比原混合物的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相比钠元素的增重部分。
设Na元素的质量为aNa → Ag △m23 108 108-23=85A 33.14g-16.14g=17g23 a =10817解得a=4.6g 所以Na% =4.616.14×100% = 28.5%【答案】A例题2: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想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为。
【思路点拨】本题因硫酸足量,故铁和镁全参加反应:Fe + H2SO4→ H2↑ + FeSO4 , Mg + H2SO4→ H2↑ + FeSO4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影响天平两端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加入的金属和生成的氢气。
分别敬爱如铁和镁后,只有当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相同时,天平才仍能保持平衡。
Fe + H2SO4→ H2↑ + FeSO4△m56 2 56-2=54x aMg + H2SO4→ H2↑ + FeSO4△m24 2 24-2=22y a即:x=5654ay=2422a xy=56542422aa=7781二、极值法(极端分析法)所谓极值发,就是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的判断,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为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解题方法。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碳(C)B. 钠(Na)C. 氧(O)D. 氟(F)答案:B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哪种量是不变的?A. 原子种类B. 原子数目C. 原子质量D. 元素种类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氧气(O2)B. 铁(Fe)C. 空气D. 水(H2O)答案:C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参与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多少?A. 1:1B. 2:1C. 4:32D. 8:32答案:D5. 以下哪个反应是置换反应?A. 2H2O → 2H2 + O2B. 2H2 + O2 → 2H2OC. 2Mg + O2 → 2MgOD. 2H2 + CO2 → CH4 + H2O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最多,可以容纳______个元素。
答案:六;327. 化学式H2O表示水,其中H代表______,O代表______。
答案:氢元素;氧元素8.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比排在后面的金属更容易与______反应。
答案:酸9.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获得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答案:还原剂;氧化剂10. 化学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单置换反应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平衡,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且进行速度相等,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例如,N2(g) + 3H2(g) ⇌ 2NH3(g),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氮气和氢气转化为氨的速率与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的速率相等。
12. 什么是摩尔质量?它与相对原子质量有何区别?答案: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
初三化学上学期化学竞赛专题辅导化学计算方法
• 有一部分变质的KOH样品,含H2O:7.62%; K2CO3:2.38%;k2O:10%;KOH:80%;取该样 品W克加入98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充分 反应后,再加入20克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 液恰好呈中性,把反应后所得溶液小心蒸干 得到固体(不含结晶水)多少克 (34.8克) • 把一定量的氯酸钾充分加热到再不放出气体 为止,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配成溶液,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干燥,得到固体物质143.5克,求放出氧气多 少克 (48克)
• 三、 平均值法 • 例1.一块质量为4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盐 酸反应,产生0.2克氢气。则该合金 • 的组成可能为( ) •A Fe Mg • B Cu Al •C Fe Zn •D Mg Al
• .测知CO和M的混合体气体中,氧的质量分 数为50% 。则M气体可能 • 是( ) • A CO2 B N2O C SO2 D SO3
• 十字交叉法 • .将52%的KOH溶液与42%的 KOH溶液以怎样的质量比混合, 才能得到50%的KOH溶液?
• 在 0℃, 1.01×105 Pa 下,下列各组 气体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能达 到50的是 • A. N2和O2 B. SO2和HBr • C. CO2和SO2 D. HI和Cl2
• 化学竞赛专题辅导1 • 常见的解题方法
一、 差量法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 给的条件不是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 量,而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差值, 解决此类问题用差量法十分简便。此法 的关键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 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 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 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差量法的 好处是不用考虑反应物谁过量。
• 极端假设法 • 将 02 mol KMnO4 在一定温度下加热 后生成 a mol O2 ;将剩余固体与过 量浓盐酸混合加热又生成b mol Cl2, 此时锰元素均以Mn2+形式存在。若a +b=m,则m的值可能为 • A 035 B 045 • C 055 D 060 • • B
初中化学竞赛中计算题的一些巧解方法
初中化学竞赛中计算题的一些巧解方法黄利军化学计算题是初中化学竞赛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某些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比较头痛的一类题目,更是他们在考试中最最容易失分的一类题目。
如果能选用一种最为合适的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
对于初学化学的初三学生来说,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成绩,甚至对决胜考场,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而选用一种合适的方法解计算题,不仅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并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过程中出错的机会。
所以在计算过程中针对题目特点选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往往有助于减少运算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及出错的机会,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
而在初中化学竞赛中使用较多的解题方法通常有以下六种:1、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例1]:将两种金属单质混合物13g,加到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H21克。
这两种金属可能是:A.Zn和AlB.Fe和MgC.Fe和ZnD.Al和Mg[解析]:题中告诉了13克混合物与稀硫酸作用可产生1克的H2,则该混合物中一定有一种金属与足量稀硫酸作用,产生1克的H2时,所需要的质量多于13克,同时必有另一种金属,与足量稀硫酸作用产生1克的H2时所需要的质量少于13克。
故可把题中选项所涉及的各种金属生成1克的H2时所需要的质量都计算出来,凡某答案中涉及的两种金属生成1克的H2时需要量,一个大于13克,一个小于13克的,便是答案,否则都大或都小的均不是答案。
根据方程式R + aH+ → R a+ + a/2H2(a为化合价)M aX 1克x=M/a克此量即为:原子量/化合价所以利用上述金属生成1克H2需金属质量为:Zn需65/2=32.5克;Al需27/3=9克;Fe需56/2=28;Mg需24/2=12克。
全国奥林匹克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含答案)
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初三教程一、选择题:1、能证明晶莹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C )A .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B .将矿泉水同直流电C .把矿泉水滴在玻璃上蒸发D .向矿泉水中滴加石蕊试液2、某微粒最外电子层为M 层(即第三层),该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它不属于下列微粒中的……( B )A .稀有气体原子B .非金属原子C .阴离子D .阳离子3、最先把氢收集起来并加以研究的科学家是…………………………………………………………( A )A .卡文迪许B .拉瓦锡C .普利斯特里D .戴维4、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含有磷酸钠)就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处理污水时不要去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C )A .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 .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C .含磷的污水排放到自然水中能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D .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5、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B .重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2C .重水的式量为20D .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6、右图所示装置中,若由a 处进气,则可以用此装置收集的一组气体是( B )A .O 2、CH 4B .CO 2、CH 4C .CH 4、H 2D .O 2、CO 2 7、KClO 3和KCl 的混合物中,含KCl 为ag ,加热完全分解后,KCl 的质量为2ag3和KCl 的质量比是…………………………………………………………………………………………( C )A .1∶1B .2∶1C .1.64∶1D .1.58、在密闭的二叉试管中,一边放入0.27g 铝粉,另一边放入氧化汞,然后同时加热,如果使铝粉全部氧化而空气组成不变,那么放入氧化汞的质量是………………………………………………………( D )A .2.17gB .6.51gC .325.5gD .3.255g9、一份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质量为A 克,用B 克H 2可完全还原,此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 )A .%8000300AB A -B .%1606A B A -C .%6040BA - D .%160060AB A -10、已知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在常温下能发生下述反应:2H 2S (g )+SO 2(g )→2H 2O (l )+3S (s )。
初中化学思维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思维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上。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化学知识,更要通过化学思维的拓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化学思维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具体措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科学思维的基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讲解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物质的燃烧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燃烧的规律。
通过这种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是科学思维的重要体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例如,在讲解溶液的配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这种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出熟练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科学思维的核心。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化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通过这种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化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科学思维的重要拓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化学反应,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解题思路。
通过这种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知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是科学思维的重要补充。
初中化学竞赛
解析:结晶水合物(CuSO4*5H2O)可看成CuSO4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100%=64%。设加水(溶质质量分数可看成0%)的质量为x,则
x=60克
5.估算法
例2 将w克由NaHCO3和NH4H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质量变为w/2克,求混合物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
解析:由2NaHCO3 Na2CO3+H2O↑+CO2↑和NH4HCO3 NH3↑+H2O↑+CO2↑可知,残留固体仅为Na2CO3,可巧设残留固体的质量为106克,则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06克×2=212克,故mNaHCO3=168克,mNH4HCO3=212克-168克=44克。
例5 将13.2克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收集到4.3升NH3(密度为17克/22.4升),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NH4HCO3、NH4NO3 B.(NH4)2CO3、NH4NO3
C.NH4HCO3、NH4Cl D.NH4Cl、(NH4)2CO3
【要点讲解】
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
例1.PtCl2(NH3)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它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请画出这两种分子的几何图形。注明其相应颜色。
H2O分子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在水中溶解度小的淡黄色固体为非极性分子,其分子的对称性好,其结构为 。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的为极性分子,其分子的对称性差,其结构为
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会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初中化学竞赛中计算题解题方法(方法指导).doc
初中化学竞赛中计算题解题方法(方法指导)一、常用解题方法守恒法例1、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 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
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A. 2g B・ 3g C・ 3・ 5g D・ 4. 5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多步反应的关系.分析: 已知Mg-*MgS04; Zn-*ZnS04; Fe-FeS04.并且可知道,这个变化中,增加的质量是硫酸根的质量218g-50g=168g,在H2SO4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解答:解: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 f ,则2: 96=x: 168gx=3.5g;故选C.例2: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2006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4亿吨,居世界首位.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钢铁厂进行了调研,对从矿石开始到钢铁产出的工艺流程有了全面的感性认识•请您对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计算:将 6.62g铁矿石样品投入适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过滤,然后在滤液屮加过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得4.80g Fe2O3.现以该铁矿石为原料炼铁,若生产过程中铁元素损失4%,计算每生产1.00t生铁(含铁96%),至少需要这种铁矿石多少吨?(保留两位小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氧化铁的质量可计算含铁的质量,则利用铁矿石和铁的质量关系式来计算铁矿石的质量.解答:解:氧化铁屮铁的质量为 4.80gX 112160=3.36g,即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6.62g铁矿石中铁的质量为3.36g,设需要这种铁矿石x吨,由铁矿石质量〜铁的质量的关系式,则矿石〜生铁6.62g 3.36gxtX (1-4%)1,00tX96%6.62gx 吨X (1 -4%)=3.36g 1.00t X 96%,解得x=2.00t,答:需要这种铁矿石2.00吨.极值法例3:将一块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Cu2(OH)2CO3啲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可能是()A.增重30%B.增重10% C・不变 D.减轻30%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其中存在铜单质(部分变质),且有铜绿(有变质的部分).固体最多增重Cu->CuO,固体最多减轻Cu2(OH)2CO3-CUO,故可根据极值法求出增重最多的和减轻最少的进行判断.解答:解:因为固体最多增重Cu->CuO,固体最多减轻Cu2 (OH) 2CO3->CuO,①假设全部为铜:则加热变为氧化铜,会增重氧元素的质量,相当于铜元素质量的1664, 即25%;②假设全部为铜绿:则加热后只余氧化铜,那么减轻的质量应为Cu2 (OH) 2CO3屮保留CuO 部分外的质量,B|J(222-160)222=27.9%;综上,由于是两种情况的混合物,所以真正的变化情况应是处于两者之I'可,也就是在增重25%与减轻27.9%之间的,故选BC.例4: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10%B、30%C、50%D、70%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计算;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极端假设法.分析: 设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24克,则原来木炭就为24克,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二氧化碳,求出此时氮气的质量,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吋氮气的质量,氮气的质量应在这两个值之间.解答:解:设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24克,则原來木炭就为24克,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二氧化碳,求岀此时氮气的质量为100克・24克・64克=12克,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时氮气的质量为100克-24克-32克=44克,氮气的质量应在这两个值之间.故氮气的质量分数也是在12%到44%之间.故选B.差量法例5•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物质完全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金中铝与铜的质量比是()。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在化学学科中,竞赛试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竞赛试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考验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下面将列举几道化学竞赛试题及其详细解答,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题目一:某实验室需要进行一次溶液实验。
已知原料A质量马上约12g,浓度为50%;已知原料B质量约8g,浓度为30%。
如果想制备500mL浓度为20%的溶液,需要分别加多少毫升的原料A与 B?解答: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原料A与B中的溶液质量。
用原料质量乘以浓度来计算。
由此得到原料A含有6g的溶液,原料B含有2.4g 的溶液。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制备500ml 20%浓度溶液需要的溶液量,即0.2×500=100ml。
假设需要加x毫升的原料A。
注意原料A的浓度是50%,所以在加入x毫升原料A后我们得到了0.5x克的溶液。
同样,假设我们需要加y毫升的原料B,那么我们就得到了0.3y克的溶液。
现在,我们需要求解x与y的具体值。
我们得到下列方程组:x + y = 5000.5x + 0.3y = 100通过方程组求解,我们可以得到x=166.67ml,y=333.33ml。
因此,制备500mL浓度为20%的溶液,就需要分别加入166.67ml的原料A和333.33ml的原料B。
题目二:将1.5mol H2SO4与2.5mol NaOH完全反应。
计算反应后溶液的等体积稀释倍数(即将反应物反应后,加入与反应物体积相等的水,所得到的溶液体积所销卖的倍数)。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写出反应方程式: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我们可以得知反应产生的物质mol与反应物质mol的比例为1:2。
因此,反应后的总摩尔数为1.5mol+ 2.5mol = 4mol。
由于反应为等摩尔反应,所以最终反应产生的物质V1与反应物质V0的体积比同样为1:2。
因此,每10ml反应物质一旦反应后,所得到的稀释倍数为3.3倍,即反应过程产生的所有物质全部被等体积稀释了3.3倍。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有答案、多题型)全解
初中化学竞赛真题精选(一)1.(5分)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Na 2CO 3 3.8%、Na 2O 5.8%、NaOH 90.4%。
取M 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溶液100g 中,并用30%的NaOH 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响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是多少克?2.(8分)由于地球的二氧化碳剧增,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使自然灾难频繁发生,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造成的惨剧使世人记忆犹新。
消退“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广泛植树造林。
已知180g 葡萄糖(C 6H 12O 6)完全燃烧时放热2804kJ 太阳每分钟对地球外表辐射能量为2.1J/cm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设光合作用时太阳能量利用率10%,每片树叶面积以10cm 2计算,这样的树叶100片要合成1.8g 葡萄糖。
问:(1)需光照多长时间? (2)若空气中含CO 2质量分数为0.3%,须要标准状况下空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为1.29g/L )(3)若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 ,问光合作用时除生成1.8g 葡萄糖,还放出氧气多少升?(二)3.(8分)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觉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
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揣测:①Fe ②Fe 2O 3 ③Fe 3O 4 ④FeCl 3 ⑤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答复下列问题:(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测中,不做试验就可解除的是 和 (填序号),理由是 ;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 ,理由是 。
(2)李同学将黑色粉末枯燥后,用磁铁靠近,发觉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确定是铁粉。
你认为李同学的结论对吗? ,理由是 。
4.(8分)先阅读下列短文,再答复下列问题: 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钠(NaClO )、过氧化氢都有很强的氧化性,可将Fe 2+氧化为Fe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各类方法集合一、差量法差量法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或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变化,利用差量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量一样,受反应体系的控制,与其他量一样有正比例的关系来解题。
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在一个反应中可能找到多个化学量的差值,差量法的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解题指导例题1: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4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8.5% B.50% C.52.8% D.82.5%【思路点拨】该反应及两个反应:NaCl + AgNO3→ AgCl↓ + NaNO3,NaBr + AgNO3→ AgBr↓ + NaNO3。
即NaCl → AgCl NaCl → AgBr中的银元素替换成了钠元素,因此沉淀相比原混合物的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相比钠元素的增重部分。
设Na元素的质量为aNa → Ag △m23 108 108-23=85A 33.14g-16.14g=17g23 a =10817解得a=4.6g 所以Na% =4.616.14×100% = 28.5%【答案】A例题2: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想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为。
【思路点拨】本题因硫酸足量,故铁和镁全参加反应:Fe + H2SO4→ H2↑ + FeSO4 , Mg + H2SO4→ H2↑ + FeSO4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影响天平两端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加入的金属和生成的氢气。
分别敬爱如铁和镁后,只有当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相同时,天平才仍能保持平衡。
Fe + H2SO4→ H2↑ + FeSO4△m56 2 56-2=54x aMg + H2SO4→ H2↑ + FeSO4△m24 2 24-2=22y a即:x=5654ay=2422a xy=56542422aa=7781二、极值法(极端分析法)所谓极值发,就是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的判断,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为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解题方法。
运用此方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例题3:8.1g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12g无水晶体,通过计算确定该金属的名称。
【思路点拨】该题若用常规方法很难完成,而用极端分析法则可以事半功倍。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假设8.1g全为碱金属或全为氧化物,有如下关系:2R + 2H2O → 2ROH + H2↑ R2O + H2O → 2ROH2M 2(M+17)2M+16 2(M+17)8.1g 12g 8.1g 12g得M=35.3 M=10.7因为混合物由碱金属和其氧化物组成,故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介于10.7和35.3之间,因此该金属是钠。
例题4:t℃时CuSO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5g,将32gCuSO4白色粉末加入mg水中形成饱和CuSO4溶液并有CuSO4·5H2O晶体析出,则m的取值范围是()A.18≤m≤128 B.38<m<180 C.18<m<128 D.36≤m≤180【思路点拨】该题中CuSO4溶于水时形成饱和溶液且有部分晶体析出,即它处于饱和溶液和晶体之间,用极端分析法解此题可带来很大方便。
假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有如下关系:100:25=m:32,解得m=128g假设恰好全部形成晶体,则有:CuSO4 + 5H2O → CiSO4·5H2O160 9032g mg解得:m=18由于两种假设都处于极端状态,而题目所给的情况是介于两者之间,不包括两个极端值,故m 应为18<m<128。
三、估算法所谓估算法,就是根据有关的化学只是、抓住试题的某些特点或本质,对数据进行近似处理或心算而获得结果的一种解题方法。
估算法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简单方法,估算法在化学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中尤其重要。
如果选择题的四个选项的数值有明显的悬殊,一般可用估算法。
例题5:温度为t1℃和t2℃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和154g,现将t2℃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131g 冷却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不含结晶水)()A.63.7g B.74.6g C.92.7g D.104.1g【思路点拨】如果t2℃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有254g(t2℃时154g溶质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从t2℃冷却到t1℃析出的晶体有154g-30g=124g,现有t2℃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131g,比254g的一半稍多些,根据饱和溶液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成正比,则131g t2℃的饱和溶液冷却到了t1℃,析出晶体也比124g的一半稍多。
【答案】A四、平均值法平均值法是依据M1<M<M2,只要求出(或已知)平均值M,就可以判断M1和M2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且快速的解出答案。
混合物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常见的比较复杂的题型,有些混合物的计算用平均值法,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体积平均值、组成平均值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则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而提高解这类题的能力。
例题6: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0.25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A.2g B.4g C.8.5g D.10g【思路点拨】这是典型的平均值法题型,一定要注意方法。
分别计算出生成0.25g氢气需要单独的铝、锌各多少,最后选两个数值的平均值。
2Al + 6HCl → 2AlCl3 + 3H2↑ Zn + 2HCl → ZnCl2 + H2↑54 6 65 2x 0.25g y 0.25g解得:x=2.25g y=8.125g则混合物的质量为2.25g~8.125g。
五、等效法对于一些用常规方法不易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思维角度,作适当假设,进行适当代换等,使问题得以解决,称为等效思维法。
等效思维法的关键在于其思维的等效性,即所设的假设、代换都必须符合原题意。
等效思维法是一种解题技巧,有些题只有此法可解决,有些题用此可解得更巧、更快。
例题7:在320℃时,某+1价金属的硫酸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3%,向此溶液中投入2.6g该无水硫酸盐,结果析出组成为R2SO4·10H2O的晶体21.3g。
求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思路点拨】由题意可构造如图所示饱和溶液:析出的饱和溶液26g−−−−−−→加入无水硫酸盐晶体剩余的饱和溶液由等效法可知,析出的21.3g晶体由2.6g.无水硫酸盐和18.7g饱和溶液组成,根据题目条件可求出18.7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8.7g×36.3%=6.8g,溶剂质量为18.7g-6.8g=11.9g,所以21.3g 晶体中含(6.8+2.6)gR2SO4、11.9g结晶水,再根据下列关系式求解相对原子质量。
设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R2SO4~ 10H2O2M+96 180(6.8+2.6)g 11.9g 2966.8 2.6M++=18011.9,解得M = 23六、整体法所谓整体法,是指将化学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对问题的整体结构、形式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构成问题的各个子因素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及他们在整体中的作用,对题设进行变形、转代,以达到简化思维程序、简化答题过程的目的。
在化学竞赛中,要延伸和拓展的重要方式是运用富含一定思维容量的理论和试验试题,突破化学竞赛中的难点。
例题8:已知酸式盐可以和碱发生化学反应Ca(OH)2 + NaHCO3→ CaCO3↓+ NaOH + H2O,由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22-、HCO-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的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则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是()A.10.6g B.5.3g C.15.9g D.无法确定【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的反应多,题目所提供的数据都是混合物的量,如果逐一分析每个反应显得非常复杂,若从整体分析则一目了然。
从整个反应的过程看,生成的白色固体质量比反应前的混合物质量多了(29g-27.2g)=1.8g,多出来的1.8g物质恰好为参与反应的水的质量。
分析NaHCO3反应的原理:CaO + H2O → Ca(OH)2,②Ca(OH)2 + NaHCO3→ CaCO3↓ + NaOH + H2O。
把①+②得CaO + NaHCO → CaCO3↓ + NaOH,可知NaHCO3转化为沉淀最终和1.8g水无关。
同样分析Na2CO3反应的原理:③CaO + H2O → Ca(OH)2,④Ca(OH)2 + Na2CO3→ CaCO3↓ + 2NaOH。
③+④得CaO + H2O + Na2CO3→ CaCO3↓ + 2NaOH,可知Na2CO3转化为沉淀正好消耗1.8g水。
设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H2O ~ Na2CO318 1061.8g x 181.8=106x,解得x=10.6g思维拓展训练A组1.现有混合气体由SO3、 SO2、O2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则该混合气体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A.40% B.45% C.30% D.70%2.30℃时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加入25g 胆矾或蒸发掉55g 水均可得到饱和溶液。
则30℃时CuSO 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20%B .40%C .60%D .80%3.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如下反应:3Mg + N 2 −−−→点燃Mg 3N 2;2Mg + O 2 −−−→点燃2MgO 。
则24g 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可能是( )A .40gB .35gC .54gD .30g4.有A 、B 两种化合物,均由X 、Y 两元素组成,已知A 中含X 为44%,B 中含X 为34.4%。
若A 的分子式为XY 2,则B 的分子式为( )A .XY 3B .X 2YC .XYD .X 3Y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到他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
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A .9:8B .1:1C .55:62D .55:646.已知两种活泼金属的混合物10g ,投入到足量的盐酸中,共产生1g 氢气,则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A .镁和铁B .镁和铝C .铁和锌D .铁和钠7.若干克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 .20%B .40%C .50.4%D .80%8.向100克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有关数据,则以每次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横坐标的下列函数图象,基本正确的是9.锶(元素符号为Sr )的化学性质和钙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