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AETS)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航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AETS)理论依据
发表时间:2011-11-17T11:40:35.7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12月上供稿作者:杜萍萍吴土星
[导读] 安全,是飞行的核心与灵魂,是保证人类一切行动的根本。
语言影响飞行安全,是血的教训。
杜萍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264670;吴土星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语言测试中心618300
摘要:本文从产生背景、测试的理论依据、测试内容及测试的现状对中国民航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进行了介绍和描述,目的在于使更多人了解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使本测试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背景理论依据现状
一、背景
安全,是飞行的核心与灵魂,是保证人类一切行动的根本。
语言影响飞行安全,是血的教训。
据ICAO(国际民航组织)统计,全球各种飞行事故或事故征候的主要原因约有70%与通话不畅有关。
实验显示,实际飞行管制中无线电失真、干扰,人员语言能力、语言歧义等,是导致过去世界航空史上诸多令人痛心的空难不可忽视的因素。
基于此,才有了ICAO提出的全球飞行和管制人员英语语言标准,也才有了民航管制员英语测试。
中国民航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AETS)是总局空管局委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依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2004年颁布的
DOC9835/AN453文件相关通话英语语言标准开发的,由民航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中心推出的,面向全国各地区空管局、管制中心,以在校、在职空管人员为对象的、开放的、非学历性考试,是主要测试管制员工作岗位所需的通话英语交际能力的水平测试。
二、测试理论依据
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是一种基于特殊用途英语(ESP)的测试。
本测试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与针对性,与参加测试的管制员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
综观各种语言测试理论,本测试的设计理念与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要求不谋而合。
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是功能语言学与言语行为理论,它把言语作为一套行为来检测,检测的是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CLA),通过让考生完成一定的测试任务来考查他们的语言能力。
著名的语言测试学家Bachman (1990,1991)提出,语言能力(即CLA)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的能力。
将这一理论放在管制员英语测试中,即为:将管制员的日常英语、航空基础英语放到与其工作相关的情境下,监测其应对、反应、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将语言能力放在真实的场景中检验,揭示了学以致用这一语言学习的真正内涵。
交际语言测试优于其它语言测试方法的特质有如下几点:
1、强调语言交际功能这一本质。
交际语言测试虽然也测试语言知识,但更侧重对语言行为的测试。
考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具备正确理解各种交际情景并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的能力。
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要求管制员不仅能够用英语谈论生活中的话题,还要求他们有用英语谈论与工作相关的话题的能力,尤其强调管制员与飞行员交流的互动性。
这很好地体现了测试所关注的语言交际功能。
2、力求真实。
真实性是交际语言测试中的重要因素。
它所提供的情境要尽可能地与语言运用的客观实际相一致,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受试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测试中的任务不是虚构的,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存在。
管制员英语等级测试中的问题、对话以及要求其复述的段落无不与管制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相关,是题库建立者根据真实的工作环境所设立的,真实性在此测试中得到了保证。
3、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语篇层次上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为语言在实际使用中各种技能之间是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一种技能不可能孤立地使用、独立于其他技能之外。
在管制员的工作过程中,主要要求听和说这两项技能,本测试分为听力与口试两部分是由管制员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4、交互性。
在传统模式中,受试者是“局外人”,测试文本是“强加”给受试者的,要求他按规定好的方式对设计好的语言模式作出反应;而在交际测试中,参加测试的管制员是“局内人”,他们处理正常与非正常事件,与飞行员交流,与考官探讨工作的相关问题,参与交际的整个过程。
5、测试方法更注重效度而不是信度。
这种测试虽难以提供客观可靠的量化数据,但测试效度很高,可以更加直接地考量考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本测试的测试标准是非常细化的六种标准,考官可以客观详细地根据这六种标准对考生的表现作出评分。
三、测试内容
本测试分为听力、口试两类,题型的设计遵循的是交际语言测试理论。
第一环节为听力。
在听力环节,考生将利用计算机进行考试。
这一环节分为三部分,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第二环节为口试。
分为引入(Warm up)、初步定级(Level Check)、深度校验(Probe)、结束(Wind down)四部分。
考查考生英语基本口语能力及与工作相关的英语口语能力。
口试采取两名OPI考官和一名考生的形式。
一名OPI考官(Interlocutor)主持口试并评分(整体评分);另一名OPI考官(Assessor)不参与交谈,专事评分(单项评分)。
这四部分相辅相成,每一部分的存在都不是偶然,都是为了下一部分的进行而设计问题。
考生在引入阶段熟悉考官的语音语调,在初步定级和深度校验阶段开始接触与工作有关的话题,在结束部分,考官再次转入普通话题,考生的情绪得到放松,结束考试。
四、测试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及不足
本测试遵循语言测试领域最先进的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又针对管制员英语测试自身的特点有所改进,具有其创新之处。
在现有的语言测试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测试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测试方式。
本测试由于借助于这种先进的测试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考试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在考试过程中,需要管制员对计算机提供的各种与工作相关的场景做出及时应对,计算机对考生给出的答案进行录音,答题时间到,计算机转入对下一个问题的考察。
虽然所有考生几乎在同一时间面对同样的问题,但考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自己的问题而无暇顾及
他人,这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作弊的可能性。
2、记录保存功能得到改进。
正如上面提到的,在考生作答的同时,考生的答案被录音,便于长时间保存考试纪录。
3、测试分数能够及时给出。
在考生做题过程中,计算机对考生的答案进行评分。
待考生结束答题,分数就会被显示出来。
这大大降低了考官的工作量,也是计算机辅助考试一项非常重大的贡献。
4、便于对测试进行评价、研究、报道。
考试过程中考生作答的录音材料,对于进行测试研究的人员来说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
但是,计算机辅助考试又有其不可避免的不足:
(1)由于考生对考试模式不习惯或对考试内容不熟悉,在考试过程中,尤其是考试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紧张、焦虑,不能尽快调整情绪投入考试之中。
等到进入状态,部分答题时间已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的发挥。
(2)在计算机辅助考试过程中,没有热身这一环节。
考生直接面对考题,直接对试题进行作答,没有准备、适应时间。
这是计算机辅助考试本身固有的不足,要克服这些负面影响,需要测试方向参加测试的管制员提供模拟考试场景的练习机会,或者建立更全面的测试体系、测试题库,使管制员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熟悉考试模式,提高应试水平。
从测试的反拨作用方面来说,需要参加测试的管制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自己处理日常及与工作相关的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能很有效地降低测试方式本身的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交际语言测试学以致用理念的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1]熊明丽论交际语言测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Henning Grant.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Development,Evaluation and Researc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汤姆森学习出版社,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