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氯甲基)碳酸酯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01
Q/RDYC 如东易昌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RDYC001-2013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
如东易昌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技术指标主要是根据国内外行业厂家的质量指标结合用户的要求而制定的。

本标准编写时,严格执行了GB/T1.1-2000、GB/T1.2-2002的要求。

本标准由如东易昌化工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震鹏。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二(三氯甲基)碳酸酯,二(三氯甲基)碳酸酯为光气的良好的替代品,在医药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制备氯甲酰基类化合物,如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派拉西林等数十只抗菌素的中间体。

(以下简称产品)。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销售的产品,出口产品应符合进口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

结构式:
分子式:C3Cl6O3
分子量:296.75
CAS号:32315-10-9
英文名称:Bis(trichloromethyl)Carbonate或triphosgene.简称BTC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
GB/T 602-20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2002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HG/T 3921-2006 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技术要求
3.1产品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质量指标
3.2 净含量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的规定。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采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1992中规定的三级水。

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1、GB/T602、GB/T603规定制备。

4.1 外观
取少许样品,置于一清洁的透明玻璃板上,以白色为背景,在良好的光线下,样品必须显示为白色结晶,无外来物和灰尘。

4.2 含量测定
4.2.1原理(碱-氯离子检测法)
加热条件下,在碘量瓶中用精确称量的样品与过量碱完全反应后(一般需20-30min),再加过量硝酸煮沸去除过量的碱液,再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氯离子,从而计算出BTC的含量。

强碱,△
CCl3OCOOCCl3 3ClCOCl
ClCOCl + 4NaOH → Na2CO3 + 2NaCl + 2H2O
即CCl3OCOOCCl3+ 12NaOH → 3Na2CO3 + 6NaCl + 6H2O
1 6
c1V1/6 c1V1
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
Ag++Cl—→AgCl↓
2Ag++CrO4→Ag2CrO4↓(砖红色)
又:NaOH + HNO3 → NaNO3 + H2O
Na2CO3 + 2HNO3 → 2NaNO3 + H2O + CO2↑
AgNO3 + NaCl → AgCl↓+ NaNO3
1 1
c1V1 c1V1
∴ M(BTC)=296.75
c(BTC)= C1V1/6
4.2.2试剂和溶剂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0.5 mol/L
硝酸溶液 0.5 mol/L
硝酸银溶液 0.2 mol/L
铬酸钾指示剂 5%
稀氢氧化钠溶液 0.05 mol/L
稀硝酸溶液 0.05 mol/L
4.2.2.1酚酞指示剂溶液:称取0.58酚酞溶于50mL 95%乙醇中。

加入50mL蒸馏水,再滴加0.05mol /L氢氧化钠溶液使呈微红色。

4.2.2.2铬酸钾溶液,5%:称取5g 铬酸钾(K2CrO4)溶于少量蒸馏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有红色沉淀生成。

摇匀,静置12h ,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将滤液稀释至100mL 。

4.2.2.3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100mol /L :将氯化钠(NaCl ,M=58.44)置于瓷坩埚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2.9220g ,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500mL 。

4.2.2.4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100mol /L :称取于105℃烘半小时的硝酸银(M=169.87)8.4935g ,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500mL ,贮于棕色瓶中。

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浓度:
用吸管准确吸取25.00mL 氯化钠标准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蒸馏水25mL 。

另取一锥形瓶,量取蒸馏水50mL 作空白。

各加入1mL 铬酸钾溶液,在不断的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为终点。

计算每毫升硝酸银溶液所相当的氯化物量,然后校正其浓度,再作最后标定。

4.2.3分析步骤
4.2.3.1称取研细的试样0.10g (精确至0.0001g ),置于250ml 碘量瓶中; 4.2.3.2加入20ml 无水乙醇,静置10min ,至样品完全溶解;
4.2.3.3. 准确加入0.5mol/L × 10ml 当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加入20ml 蒸馏水,盖塞水封; 4.2.3.4 把碘量瓶于60℃静置0.5-1h ,使试样完全反应;
4.2.3.5 取出冷却,加入0.5mol/L 的硝酸溶液10ml ,煮沸10分钟;
4.2.3.6 若pH 值在6.5—10.5范围时,可直接滴定,超出此范围的样品应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稀硝酸或稀氢氧化钠的溶液调节至红色刚刚退去。

4.2.3.7 加入1mL 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刚出现砖红色沉淀即为滴定终点。

4.2.3.8空白滴定(250锥形瓶加入50mL 蒸馏水,再加入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记录消耗的硝酸银体积V0);
注:一般情况下V0=0.05ml (已验证)。

注:铬酸钾在水样中的浓度影响终点到达的迟早,在50—100mL 滴定液中加入1mL 5%铬酸钾溶液,使CrO42-浓度为2.6×10-3~5.2×10-3mol /L 。

在滴定终点时,硝酸银加入量略过终点,可用空白测定值消除。

4.2.3 计算公式
ω(BTC )= ×100=c 1(V 1-V 0)/6000×296.75/m=0.0494583c 1(V 1-V 0)/m ×100
式中:
V0: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V1:试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c1: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m :试样的质量,g ; 4.3 熔点测定 4.3.1 仪器设备
WRS-1A 数字熔点仪;毛细管(一端封闭)。

4.3.2 测定步骤
4.3.2.1 毛细管的填装:将样品研磨成尽可能细密的粉末,堆成小堆,将毛细管开口一端插进粉末,装进少量试样后,用手指弹动,或将毛细管置于80cm 左右的玻璃管中自由落下,重复操作,直至毛细管内样品紧缩至2mm ~3mm 高。

4.3.2.2 测 定: 设定熔点仪的起始输入温度比试样初熔温度低10℃,并预热30min 后,将毛细管插
m c (BTC )M (BTC )
入加热室,开始升温,保持加热速率为(1.0±0.1)℃/min。

4.3.2.3 结果表示:以两次平行测定的初熔温度和终熔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待测物质的熔点范围(≤2℃)。

4.4 干燥失重测定
在已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称取2g~5g样品(称准至0.0002g),将样品均匀平铺在称量瓶中(其厚度不应超过5mm),在100℃~105℃干燥至恒重,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

干燥失重X2按(2)式计算:
M2―M3
X2= ×100% (2)
M2
式中:
M3——干燥后样品质量,g;
M2——样品质量,g。

4.5 灼烧残渣(硫酸盐)测定
称取1g样品(称准至0.0002g),置于已恒重之坩埚中,先在电炉上加热炭化。

冷却后,加1ml 硫酸(比重1.84),继续加热至无硫酸蒸气为止。

然后移入高温炉中,于800℃灼烧至恒重。

灼烧残渣(X3)按式(3)计算:
M5—M4
X2 = ×100% (2)
M6
式中:
M5——坩埚加灰分的质量,g;
M4——坩埚的质量,g;
M6——样品质量,g。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20%。

4.5酸度的测定
4.5.1原理
用标准碱液滴定BTC中的酸,中和生成盐,用酚酞做指示剂。

当滴定终点(pH=8.2,指示剂显红色)时,根据耗用的标准碱液的体积,计算出总酸的含量。

4.5.2试剂
4.5.2.1 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
称取110g NaOH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无CO2的蒸馏水振摇使其溶解,冷却后倒入聚乙烯塑料瓶中静止数日,澄清后备用。

量取上清液5.4mL,加入无CO2的蒸馏水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

4.5.2.2 1%酚酞乙醇溶液
称取酚酞1g 溶于60mL 95% 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 mL 。

4.5.3仪器:
碱式滴定管水浴锅
4.5.4分析步骤 4.5.4.1样液的制备
液体试样:不含CO2的试样混合均匀后直接取样。

含CO2的试样,如饮料、酒等,将试样置于40℃水浴上加热30min ,以除去CO2,冷却后备用。

4.5.4.2测定准确吸取50mL 试样制备液,于250mL 的锥形瓶内,加3~4滴酚酞指示液,以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红色,30S 内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V1,同一试样必须平行测定两次,以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同时做空白试验。

两个平行样的测定值相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 2%。

式中:
c------标准NaOH 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消耗标准NaOH 溶液的体积,mL m------样品质量或体积,g 或ml V 0 ----样品稀释液总体积,mL; V 1-----滴定时吸取的样液体积,mL;
K-----换算为主要酸的系数,即1毫摩尔氢氧化钠相当于主要酸的克数。

4.5.5说明
样品浸渍、稀释用蒸馏水不能含有CO 2 ,因为CO 2溶于水会生成酸性的H 2CO 3形式,影响滴定终点时酚酞颜色变化。

无CO 2的蒸馏水的制备方法为:将蒸馏水煮沸20分钟后,用碱石灰保护冷却;或将蒸馏水在使用前煮沸15分钟并迅速冷却备用。

必要时须经碱液抽真空处理。

样品中CO 2对测定也有干扰,故对含有CO 2饮料、酒类等样品在测定之前须除去CO 2。

样品浸渍、稀释之用水量应根据样品中总酸含量来慎重选择,为使误差不超过允许范围,一般要求滴定时消耗0.1mol/L NaOH 溶液不得少于5ml ,最好在10~15ml.
若样液有颜色,则在滴定前用与样液同体积的不含CO 2蒸馏水稀释之或采用试验滴定法,即对有色样液,用适量无CO 2蒸馏水稀释,并按100ml 样液加入0.3mL 酚酞比例加入酚酞指示剂,用标准NaOH
)1.......(% (100250)
50K
c 21⨯⨯
⨯-=
m V V X )(
滴定近终点时,取此溶液2~3ml移入盛有20mL无CO2蒸馏水中,若实验表明还没有达到终点时,将特别稀释的样液倒回原样液中,继续滴定直至终点出现为止。

用这种在小烧杯中特别稀释的办法,能观察几滴0.1mol/LNaOH滴液所产生的酚酞颜色差别。

若样液颜色过深或浑浊,则宜用电位滴定法。

5.净含量
按JJF 1070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 每批产品应由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质量合格证书后方可出厂。

6.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三章要求。

6.3抽样与判断
6.3.1 以不超过1000kg产品为一批。

6.3.2 采样和验收按HG/T3921规定执行,抽取不低于20g 的样品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磨口瓶中,立即用瓶盖封紧,瓶上贴标签并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采样人等,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留样备查。

6.3.3检验结果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允许自该批产品中重新抽取双倍的样,对不合格项复验,结果若仍不合格,则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7.1.1 包装袋上应标明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批号、执行标准号、净含量等(出口产品以顾客要求为准)。

7.1.2合格证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检验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检验员工号、执行标准号等。

7.2 包装
7.2.1HDPE塑料桶:25kg/桶,内部装入PET塑料袋捆扎密封,外部加盖密封;
7.2.2吨包:730kg/包,内部用PET塑料袋捆扎密封,外部用加强编织袋捆扎密封,底部有放料口。

(特殊要求以顾客合同规定为准)。

7.3 运输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7.4 贮存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避免接触水。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切忌与碱类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在符合以上运输、贮存条件下,保质期为二十四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