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国内外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国内外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国内外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摘要:自上世纪80 代景观生态学被引入中国以来,针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发展迅猛,尤其是进入21 世纪后,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献数量直线上升,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景观格局的含义内涵入手,对近20年来国内外对于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分析和景观格局动态演变上的研究做了较为简要的综述,并对景观格局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应用于实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字: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景观指数动态Domestic and foreign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and landscape pattern evolution research progressAbstract:Since the 1980s and landscape ecology since being introduced to China, aiming 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research, especiall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document number upwards, gained considerable research achievements.This article from the landscape pattern, the meaning of connotation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20 years for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spatial analysis and landscape pattern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 research done in a mo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patterns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fields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puts forward research hot spo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future application in practical research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landscape index, dynamic前言: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相对年轻、应用广泛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蓬勃向前的。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也增加了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推动着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国内,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城市绿化和景观环境的提升,许多大型城市也相继建设了多个著名的园林景观项目,如北京的颐和园、上海的豫园等。

国内的文化旅游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国外的园林景观设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和风格。

在欧洲,许多古老城市和宫殿都有着悠久的园林历史,如英国的凡特利花园、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等。

这些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国外的园林景观设计也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例如荷兰的风车花园和绿色城市。

在技术发展方面,园林景观设计逐渐融入了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土地测量和空间分析,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领域,通过模拟和展示虚拟景观,提供更直观的设计体验和交流方式。

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外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旅游需求的提升,园林景观设计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与此科技的进步也将为园林景观设计带来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突破。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1.3尺度问题
尺度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人们认为尺度代表研究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量度[1]。从本质上来说,尺度是自然界所固有的特征,然而,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兴趣,生态学家对尺度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如尺度还可以是用于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时间或空间单位,或者是由时间或空间范围决定的一种格局变化等[21-22]。
专家系统分类也属于人工智能分支,由用户界面、推理器和知识库组成。专家分析方法和经验被事先输入到知识库中,据此对待分类影像地物的多种属性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最终确定地物类型。有学者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影像特征,建立起遥感专家分类决策模型库,实现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的自动分类提取[13]。专家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利用推理机制进行,因此要充分发挥专家系统的推理判断能力,数据翔实的专家知识库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建立专家分类系统的难点。
1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1景观分类
景观组分和要素在景观中是不均匀分布的,从而构成不同的景观生态类型[8],具有异质性;同时,景观在自然界中不同尺度上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容,具有等级性。正是由于景观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和等级性,使建立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景观分类是景观格局及其动态过程研究的基础,景观异质性则是景观分类的基础。在一定的空间尺度上,每一个景观类型是相对均质的,其内部组成和结构具有相对一致性。在景观分类过程中通常将具有显著异质性的部分确定为不同的景观或景观要素类型,而将相对均质的部分确定为相同的景观或景观要素。如在区域尺度上,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通常可以划分为森林、灌丛、草地、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以及水域这几种主要类型。土地利用分类对景观格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对同一景观采取不同分类方案能够产生不同景观格局,但其影响机制目前尚不清楚[9],这也是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国内外园林动态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园林动态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园林动态及发展趋势1、历史回顾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五千年以前。

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园林主要是为少数人享用的,为公众服务的园林所占的比重甚微。

十八世纪中叶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将一些王公贵族的园林开放,称为“公园”。

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造园大师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规划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和波士顿等地的公园绿地系统,把园林从封闭的围墙中扩大到城市整体的范围,并首先称自己的职业为 landscape architect。

1900年哈佛大学开办 landscape architecture课程,标志着现代园林学科的建立。

此后,世界各国都用 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名词作为有关园林的通用名词,并于1948年成立了国际园林师联合总会(IFLA)。

关于 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中文译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正式审订公布为:“园林学”(林学名词审订委员会1989,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词审订委员会1996)。

特别是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同审订委员会在公布名词的前言中作了一段专门说明:“在审订中,有些带争议性的名词均经过多次讨论后得到确定。

如‘园林学’一词,有的专家认为应以‘景观学’代替,但考虑到我国多年来习用的‘园林学’的概念已不断扩大,故仍采用‘园林学’,与英文中的landscape chitecture相当”。

目前可以见到的异名如风景建筑学、景观建筑学、景观规划设计、景园建筑、地景等,都是不规范的名词。

2、“园林”的内涵及流派2.1 园林的内涵的延伸世界各国的园林形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它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自然、艺术和工程技术规律,主要由地形地貌、山水泉石、动植物、广场、园路及建筑小品等要素组合、建造的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空间境域。

从为少数人享用的皇家园林、贵族园林、私人宅园到公园,直至欧姆斯特德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地域扩大到整个城市,建立现代园林学,是一大转折.这个转变过程历时近200年。

国内外景观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国内外景观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国内外景观设计发展趋势研究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空间,关注于创造适合居住和工作的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新的景观设计潮流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许多新的技术和理念正在被应用于景观设计中,本文将讨论国内外景观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景观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可持续设计将成为景观设计的核心。

景观设计师将思考更多关于如何节约能源、水和资源的问题,并考虑如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可持续设计也将使景观更加美丽、实用和人性化。

二、成功打造地标设计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已成为理想的商业中心和居住区。

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是为城市中的每个区域打造突出的形象和定位。

在未来,景观设计师将致力于打造标志性地标建筑。

这些建筑将成为全球城市建设的典范,并成为城市中最受欢迎的公共区域之一。

三、室内和室外混合设计室内和室外混合设计是未来的大趋势之一。

景观设计师将不再限于室外景观设计,而是会在室内和室外之间无缝衔接,创造出一系列创意的设计方案。

这种混合设计可以有效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新的设计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四、新的技术应用人们对科技的持续关注为景观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创意和可能性。

无人机、虚拟现实、机器人和大数据都将成为未来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通过这些新技术,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融合科技和自然,创造出更加智能、实用和美观的设计。

五、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未来,景观设计师将努力打造符合当地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景观和环境。

这些景观将成为人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和社交聚集地。

在未来,景观设计师将以更加多元化的方法,融合可持续性、科技、创意和文化,打造更加美丽、实用和宜居的城市和舒适的住宅区,助力全球城市的持续发展。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摘要:乡村景观目前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种应用景现类型,也是乡村地域范围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体。

现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景区资源保存和文化景观方面。

而国内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农业景观以及城乡交错带和生态脆弱区的乡村景观等,包括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村民生活发展等内容。

除此以外,运用新技术和模型来制定乡村景观设计规划是目前的新趋势。

综上可以看出,在未来的社会,能够合理规划乡村景观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盈利增长,对眼下我国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1、“乡村景观”的概念“景观”一词表示人们对于所见的事物形成的综合认知,指日常生活环境中所触及的各个总体,并强调景观是地域综合体的整体性[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便将“景观”定义为:由相互作用的生物圈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并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然而到现在,景观的概念和范围在不断扩充,不仅是景观自身,还是由人类所塑造出来的区域,是自然、人文社会、视觉美学等3个方面,更是自然与人为因子交互作用下的景观基本类型之一。

在传统的规划里面,“乡村”主要指尚未进行有效经济开发,存在很多发展潜力的原始环境体。

这些地区不仅有村民组成的聚集区,而且大部分的土地都可作为水产养殖、人工耕种的介质,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方便,是当地生产条件、居民生活方式、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的生态空间。

[3]该调查者从世界地理学角度,指出乡村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经过人为规划而形成的景区。

刘黎明等学者经历了一系列研究景观研究,将乡村景观的含义定为:一个区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组建而成的集合体,包括农田、果园等生态区。

其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

生态体大小和形状表现不同,都有自己的特征,但相同点是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成为开发的对象,为人类的各项活动提供载体。

王云才先生还指出乡村景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美景,而是由分散的农舍、植被组成的聚落。

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研究综述

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研究综述
状 ; 王玉朝 、 成义从 景观 生态 学 的角 度系 统分 析 了三 赵
用 GS I 分析 了瑞 士的景 观格局 ,uu 和 Lt o 对 美 国新 L qe ar hp 泽西州 松林 景 观空 间 和 时 间 的 变 化 进 行 了研 究 ; ad M ne
和 R bH .Jn ma o .G o g n以可 持续 发展 的思想 为 指导 , 究 研
重要意义 。该文通过分析 国内外 学者的研 究工作 , 总结 了景观格局 演 变及优 化研 究的主要 内容和成 果, 最后 探讨 了
未来景观格局演 变及优化的研 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
关键词 : 景观 格局 ; 格局优化 ; 发展趋 势 中图分类号 ¥5 . 2 7 99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7 3 (0 1 2 — 2— 3 0 7— 7 1 2 1 ) 1 9 0
了欧 洲 中 部 和 北 部 农 村 景 观 变 化 中 的 人 为 因 素 ; D i a a 等 采用典 型相关 分析 了加 拿大 魁北 克 H u— a unPn y at
Sit a rn 地 区 1 5 an —Lue t 9 8—19 9 3年 间景观格 局演 变 同 自然
工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机制、 分布及其环境分异特征 , 揭示了景观格局与环境分异 的相互关 系 ; 田光进等利
在于内外驱动力对景观组成要素的干扰作用 , 其结果使得
景观 稳 定 性 及 其 空 间格 局 发 生 变 化 。 F J A A 和 UI R H
用 T 遥感影 像 , M 采用 景观指 数研 究 了海 口市 的景 观 格局 变 化 特 征 ; 冬 梅 等 利 用 GS R 宋 I、 S技 术 结 合 F A — R G SA S T T 软件 , 析 了甘肃省 民勤 绿洲 近 1a 分 4 问的 景观 格 局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园林景观设计是指以园林景观为核心,通过空间的设计、植物的配置、景观元素的布置等手段,创造出具有美学和功能性的室外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都有长足的发展,其中涉及到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更新。

在国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们对室外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园林景观设计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公园、城市广场、居住小区等。

这些项目对园林景观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多样化、舒适、美观的环境。

人们对室外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环境美观,还要求功能完善、生态友好。

这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结合科学知识、技术手段等,来满足人们对园林的多样化需求。

在国外,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相对较早,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欧洲的园林设计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强调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的尊重;美国的园林设计注重创新和实用性,强调对环境、社区和社会的影响。

这些不同的风格和特色都体现了不同文化和地域的特点,为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外都在借鉴和吸收新的技术手段,以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通过使用三维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设计效果,使用户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

数字化技术还能够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帮助设计师进行分析和决策,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生态友好设计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向。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园林景观设计师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利用雨水、优化景观水体等手段,可以实现景观的生态功能,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生态友好设计还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外都有着独特的发展现状和技术趋势。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对室外环境的要求提高,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不断创新和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报告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报告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报告一、引言景观设计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旨在创造出美丽、功能性与可持续的室外环境。

本报告旨在探讨景观设计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当前的景观设计趋势与发展方向。

二、历史回顾1. 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景观设计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景观设计注重对自然环境的模仿与提升。

公共花园与城市广场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集休闲、社交与艺术于一身的场所。

2. 欧洲的宫廷花园欧洲宫廷花园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并进一步在法国与英国发展壮大。

这些花园以几何布局、多样的灌木剪裁和喷泉为特色,强调力求完美的对称和秩序。

3. 伦敦的现代公园19世纪工业革命后,伦敦成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公园的建设迅速展开。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增加,景观设计变得更加注重自然与生态平衡,例如伦敦的海德公园与里士满公园。

三、现状分析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

景观设计师开始采用生态学原则来打造绿色景观,例如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植物过滤水源等手段达到节约资源与减少环境影响的目的。

2. 城市化的挑战与创新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剧,城市景观设计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景观设计师需要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可用性,并创造出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的宜居环境。

3. 现代科技的应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设计之前体验景观效果,无人机技术可以用于勘测和监测工程进展。

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景观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四、发展趋势与展望1. 城市农业与垂直绿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增加,城市农业和垂直绿化将成为未来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向。

通过在建筑物表面和城市空地上引入农作物和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并提供可持续的食物生产。

2. 可持续交通与活动空间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可持续交通和人与自然的互动。

设计师需要创造更多的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多功能活动空间,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并促进人们的运动和社交活动。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园林景观设计是将自然和人文因素有机结合,通过设计手法打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室外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美的需求,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国内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行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在大城市,小城镇和乡村也纷纷兴建公园和景区,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

我国政府也加强了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管理和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

国外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许多国家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欧洲国家的园林设计注重对历史和文化的保护,注重运用艺术手法和科学研究成果。

美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有机结合,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的园林景观设计则注重适应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

这些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园林景观设计的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技术被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设计方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前模拟园林景观的效果。

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独特的园林装饰品和雕塑。

智能化技术使得园林景观更加便利和智能化。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向,例如应用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等。

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外都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国内园林景观设计密切结合城市建设,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国外园林景观设计在保护历史文化、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未来园林景观设计将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科技发展趋势,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打造更美丽、舒适、智能化的室外空间。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杨晨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乡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建设新乡村环境,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已然成为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发展趋势;总结展望一、国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国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当前国外对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包括:1)乡村景观规划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无论对于生态学还是地理学,分析景观格局和动力机制是景观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

2)乡村景观规划,它是一个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调节工具。

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为世界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也提供了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

3)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人、文化、建筑等主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4)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的对比研究。

Arriaza 等人对地中海地区两个乡村的若干图片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与乡村景观视觉质量有关的要素,并对其进行了排序。

5)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感知与视觉评估。

研究认为乡村景观可以从视觉(形态)和经验(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

6)乡村景观可持续研究。

1996 年在“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中,分析了目前中欧与北欧地区人类对乡村景观的影响,并研究了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因为技术水平有限,导致目前有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少、效果低,可供参考的信息不够详细。

但国外对于乡村景观规划十分重视,其现有的研究成果较多。

2.国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发展动态国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满足现代化要求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历史风貌和生活方式上,更是加强保护和管理。

引导乡村进行“生态村”建设,这样不仅能使乡村土壤的肥力得以保存,也能使水源更加清澈,空气的清新程度也能得以最大的保存,最重要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涵盖自然、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学科,是以美化环境、提升生态、建设社会文化个性化程度为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提高设计水平。

目前,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

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园林景观设计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打造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以及改造城市老旧小区等方式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

此外,我国还开始将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到旅游产业中,建设一批具有较高观赏性和游玩性的景区、度假村、公园等,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西方国家,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具有比较长的历史。

在欧美等地,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价值。

相对于我国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的园林景观设计更加聚焦于细节、环境规划和效果展现等方面,创新性很强,设计深度和广度更富有个性。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不断的创新,园林景观设计也不断地更新技术和工具,以适应现代的设计和规划需求,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用数字化工具在景观设计中,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将园林景观设计实现快速化和高效化,而且可以更准确地呈现出数字化设计方案,还能通过仿真等手段对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和可行性研究。

二是注重生态平衡,并结合低碳环保元素,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趋势。

人们更加注重环境问题,所以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从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注重生态平衡,采用低碳环保元素,强调节能减排。

三是融合文化和艺术元素,以及区域特色,使园林景观表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进一步加深人们的文化认同,同时也可以增加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结论总之,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越来越受到重视。

景观格局研究综述进展及分析

景观格局研究综述进展及分析

2019年3月第5期缘2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景观格局研究综述进展及分析齐 f 1,2,3'4(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3.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75;4.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摘要:指出了随着景观生态学在国内的发展,景观格局作为热点和核心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景观时概念和景观格局研究的发展,体现了学者们对于自然与人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

简要介绍了景观格局的概 念,并试图从横向和纵向探讨景观这一概念的发展历史,从发表年限、研究方法、发表刊物等方面,概括了我国景观格局的研究方向。

对景观格局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聚落;乡村;景观格局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3-0039-021引言景观格局是指景观的空间状况,是形状、大小、属性不一样的景观空间单元在空间上的组合和分布规律。

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达形式,针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时,必须要考虑景观和其单元的拓扑特点。

当前,针对于景观格局的研究较多的是局限在二维平面范围上,对于景观格局的三维模型还很少见。

针对于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在看似没有规律的景观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或者是秩序针对于景观格局的研究,是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国外景观格局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较早对其 进行研究的国家主要是在欧洲.例如.德国、捷克、荷兰等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理论和方法体系在不断 完善,这对于整个世界的景观规划以及农业发展都起到 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学的进步,目前景观格局演变与其动力机制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

国内外景观建筑发展调研报告

国内外景观建筑发展调研报告

国内外景观建筑发展调研报告一、前言如今,世界各种景观建筑设计理论与流派纷纷涌入中国,全球化的浪潮对中国景观建筑的走向影响重大。

在大潮中如何改变目前特色丧失、文化空缺的困扰,如何把握自己,立足自己,确立中国自己的景观建筑研究体系,对独树世界之林的中国景观建筑发展以及中国的建筑发展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

具体而言,本研究方向的发展对我国景观建筑的良性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过往园林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专业彼此孤立的现象,融合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使其互为补充,互为支撑,探索园林、建筑交叉领域的设计契合;2.建筑设计的领域,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

同时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

同时突出观景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将室内外空间有机融合;3.重视自然材料、通风、采光以及其它生态节能技术在景观建筑中的应用。

二、景观建筑定义景观建筑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设计领域的多学科交叉共荣已成其必然趋势。

景观建筑学是以建筑、园林、规划为研究理论支撑骨架,探索多学科交叉的设计领域。

景观建筑一般是指在风景区、公园、广场等景观场所中出现的抑或本身具有景观标识作用的建筑,其具有景观与观景的双重身份。

景观建筑和一般建筑相比,有着与环境、文化结合紧密,生态节能,造型优美,注重观景与景观和谐等多种特征。

由于其设计制约因素复杂而广泛,因此较一般建筑敏感,需丰富的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知识结构的良好结合。

景观建筑的设计及其理论正是研究有关景观建筑设计的一般理论、方法、应用、历史以及发展方向的专门学科。

三、国内景观建筑发展现状中国的城镇化已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问题之一。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约为37%,在未来的10-15年之内,将达到60-70%。

中国的人地关系将面临空前的紧张状态。

设计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是当前的一大难题和热点,也是未来几个世纪的主题之一。

所以,景观设计学(核心内容是城市与环境的设计,不同尺度的人居空间的设计,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根本宗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景观格局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我国景观格局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Ac or n o t e r s l fca sf d sait s h e e r h p o r s h h or n pia in n c dig t h e ut o ls ie t t i ,t e r s a c r g e s on te t e y a d ap l t s i s i sc c o df r tf ls wee a ay e d ds u s d.M o e v r h o p t n r ds o an c p a e n ie en ed r n lz d an ic s e i r o e ,t e h ts o s a d ten f l ds a e p t r r s a c a e p op s d,h ig t fe e e e c t r s rh s wh n g d n an c p p t r e e rh r r o e opn o o f r r f r n e o e ea c er o e ga e i l ds a e a e n
自 2 纪 8 代初 期景观 生态学 被引入 中国 0世 0年 以来 ,景观格 局得 到 了广 泛 的研 究和应 用 ,尤 其是 景观学学科领域 。景 观格局 研究成为景 观规划设计 、
锡 畴 、陈昌笃等介 绍 到 中国之后 ,一 系列 文献 介绍
景 观 格 局 ( a dcp at ) 指景 观 的空 间 L n sa ep t r 是 e n
我 国景观格 局 的相 关文献 进行 分类统 计 ,并 在 此基
结构特 征 ,是 景观组 成单元 的类 型 、数 目及空 间分 布 与配 置 ,是 景 观异 质 性 在 空 间上 的综 合 表 现 【 l 】 。
刘 颂 ,郭菲菲 ,李 倩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_现状、困境与未来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_现状、困境与未来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摘要:景观生态学是当前生态学的一项热门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多项内容,是构成地球范围内生态景观学的一项重要研究科目。

而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景观生态学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其研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景观生态学的的生物保护功能、资源管理功能等,对促进景观生态学的优化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针对当前景观生态学发展过程中景观格局分析的发展现状、面临困境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景观格局分析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发展现状;面临困境;未来发展景观生态学是针对一个大范围区域内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景观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到整体景观的空间结构、协调功能、发展动态、相互作用等多项内容,对更上一层的生态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景观格局则指的是景观要素在实际空间上的排列情况,其能够针对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景观要素排列情况进行全面且细致的研究。

因此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就是针对景观内容中的要素格局、发展过程、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研究整体景观的后续发展、生态作用、功能范围等均有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文将针对当前景观生态学发展过程中景观格局分析的发展现状、面临困境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景观格局分析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景观格局分析的发展现状当前世界范围内景观格局分析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包括针对特定生态景观发展过程的格局分析以及针对范围生态景观发展过程的格局分析。

其中针对特定生态景观发展过程的格局分析能够针对景观发展格局、动态发展过程、发展过程关系等进行全面研究,其对于景观生态学整体的发展更为重要,也是当前景观格局分析中的核心方法。

1.1景观格局分析的特点景观格局分析的内容涉及到对当前景观要素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当前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对当前景观要素的空间构型进行分析三个方面。

也正因此,景观格局分析具有从多维分析、重点分析等特点。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追求自然、优美、和谐、舒适的效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新要求,因此,在国内,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发展到了更加精细、多元化、个性化的阶段。

现在,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呈多样化、差异化、定制化的趋势。

一方面,大众对于城市公共绿地、社区园林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高端住宅、商业综合体、旅游度假产品等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多,都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相比,现今的园林景观设计更加注重营造场所的氛围与品质,同时也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与国内相比,国际园林景观设计在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破局。

对于海岛、山区、草原等地区,国际上已经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风格和设计理念。

1. 智能化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去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化和自动化流程。

2. 环保设计:环保是国际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一个趋势,已经成为了许多项目的首要目标。

环保设计能够让自然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并且降低项目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3. 社区设计: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园林景观设计侧重于社区和城市所需的和限制条件。

正如国际上的一些园林景观设计师不断强调的,需要为每个人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为城市与自然建立一个无障碍的交流平台。

总之,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外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受到高度关注的专业领域,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也表明,园林景观设计在未来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环保性、智能化和社区化等方面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 困境与未来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 困境与未来

二、中国景观生态学的未来展望
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因 此,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中国景观生态学将更加注重 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基础研究: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将更加深入,包括研究自然和人 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整个景 观的影响等。这些基础研究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5、跨学科交叉与合作: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与地理学、生 物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 步推动跨学科交叉与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解决生态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在地 理空间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整个景观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学科的发展,景观生态学已经成为了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本 次演示将探讨景观生态学的学科整合,以及中国景观生态学的未来展望。
4、国际合作:中国景观生态学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包括与国际同行进行 学术交流、参与国际项目和共同制定国际标准等。这些国际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中 国景观生态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谢谢观看
3、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省建设: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 省、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等建设工作逐步展开。未来的研究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与 生态省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如生态功能区划、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发展模式等,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4、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景观生态规划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维护生态系 统平衡的重要手段。未来的研究需要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探 讨如何将景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衔接,促进自然与人文要 素的和谐共生。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一、本文概述景观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关系。

其中,格局分析在景观生态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景观生态学中格局分析的当前研究现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格局分析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进行概述,我们将揭示格局分析在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价值和重要地位。

本文还将分析当前格局分析所面临的挑战,如数据获取与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与优化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我们将展望格局分析在景观生态学中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景观生态学作为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其格局分析是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目前,格局分析在景观生态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涉及自然生态系统,还涵盖了城市、农业等人工或半人工景观。

技术方法的进步: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学模型等技术的发展,格局分析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技术使得研究者能够更精确地识别景观中的斑块、廊道和基质等要素,进而分析它们的空间配置和动态变化。

数据资源的丰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景观格局分析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资源。

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生态监测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等,为深入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撑。

多学科交叉融合:景观格局分析不再局限于生态学领域,而是与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共同推动格局分析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发展。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众多案例分析表明,格局分析在生态修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通过格局分析可以识别关键生态区域,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在城市规划中,格局分析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尽管格局分析在景观生态学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摘要:自上世纪80 代景观生态学被引入中国以来,针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发展迅猛,尤其是进入21 世纪后,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献数量直线上升,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景观格局的含义内涵入手,对近20年来国内外对于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分析和景观格局动态演变上的研究做了较为简要的综述,并对景观格局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应用于实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字: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景观指数动态Domestic and foreign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and landscape pattern evolution research progressAbstract:Since the 1980s and landscape ecology since being introduced to China, aiming 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research, especiall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document number upwards, gained considerable research achievements.This article from the landscape pattern, the meaning of connotation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20 years for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spatial analysis and landscape pattern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 research done in a mo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patterns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fields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puts forward research hot spo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future application in practical research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landscape index, dynamic前言: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相对年轻、应用广泛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它是传统生态学研究向宏观与空间方向发展的自然延伸,景观的异质性及其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我国景观生态学虽然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才发展迅速,但是现在这个学科已成为现代生态学中重要的综合学科之一[1]。

景观是一个区域,里面有许多斑块组成,这就是说景观涉及到了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地形,结构、空间功能等多学科生态系统综合体。

[2]在研究方面上来讲,景观结构、景观变化,景观功能则是三个最基本的研究点。

从研究内容来说,则是这三者包括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学过程)、变化(空间动态)与生物活动(特别是指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格局的特征以及格局的形成原因,甚至是与各生态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则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核心之一[3]。

1.景观格局的含义与度量我国最早的景观格局文献大多是关于国外理论的介绍。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景观生态学被林超、黄锡畴、陈昌笃等介绍到中国之后,一系列文献介绍了国外景观生态学概念和方法,景观格局作为其基础内容同时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我国景观格局研究的起步阶段,主要以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为主[7]。

肖笃宁等多次将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问题介绍给国内学者[4-6],随着对景观格局、功能和过程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对景观格局及动态的研究、景观格局的优化、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途径和相互关系、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方法和其驱动力机制的研究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分别进行了总结,并预测未来的研究趋势[7]。

如以郭晋平等人为代表的课题组开展的《森林景观动态及其群落生态效应的研究》首次对森林景观生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8]。

于兴修等以浙江省西菩溪为例,对在不同年份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景观结构和景观异质性变化以及该过程所产生的生境质量下降、边缘效应增强和土地退化等景观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用方式的方案,使生态建设以及水土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9]。

1.1景观格局的内涵与意义不同生态系统反映在空间上即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单元,它们以各种形状和大小镶嵌组合,构成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要素。

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即指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是景观异质性在空间上的综合表现[10]。

在对景观进行生态学研究时,结构、功能和变化是景观的三大基本特征。

格局可以影响景观中资源和物理环境的分布形式和组合、物种的分布和丰度等多种过程或功能;反之生态过程也会引起景观结构的变化[11-12]。

景观格局还有的最大特征就是空间自相关性(spatial autocorrelation)。

空间自相关性是指在空间上越靠近的事物或现象就越相似。

景观格局在多尺度上表现的空间异质性与生态系统变化过程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13]。

空间自相关性现象是可以随处可见的,也是非常奇妙的,如果不存在景观格局的自相关,景观格局的分析、生态过程的研究和尺度转化规律这些都不可能进行。

1.2 景观格局的度量景观生态学有别于传统生态学的重要标志就是它对空间数据的依赖和分析上。

首先要有大量和较大范围的空间地学数据,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由此而言,采取数量研究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甚至以为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这样说当然有些失之偏颇,但它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现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中,定量化研究确实起着很大作用。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是现为大多数学者多接受的景观格局模式,斑块是景观中相对零碎的、均质的块状单儿,如植物、湖泊、民居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的线性或者带状结构,包括河流廊道、道路廊道等;基质是在空间上分布最广、连接度最高且在景观功能上起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

景观格局的定量研究,就是对组成景观格局的斑块、廊道、基底进行定量的统计和分析,以获取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数量方法,研究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能很好地反映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变化对景观要素的影响,从而为合理地进行景观规划、管理和维护生态系统提供依据。

2.景观格局分析及其方法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受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它不仅体现自然、生物和社会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结果,还决定各种自然环境因子在景观空间的分布和组合,从而制约生态过程。

分析景观格局的目的是了解产生和控制景观空间结构的因子和机制,比较不同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最终为景观的合理利用与规划提供依据[14]。

对规划师来说,理解、规划和管理景观变化最有效的方法是了解结构和功能之间相互作用的驱动力,识别景观的主要结构组分及其主要的景观过程,建立格局和过程之间的关系,使得预期空间规划方案的生态后果成为可能。

现在景观生态学的定量方法主要分两部分:景观指数方法和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数学模型模拟方法。

2.1景观指数景观指数分析法作为景观格局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它不仅可以定量化研究景观格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景观格局指数可以直观清楚地反映一些格局特点[15]。

而结合多尺度概念共同分析景观格局,也就是说对于同一景观采用不同粒度或是幅度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16]。

通过对景观指数的定量计算,可以了解景观格局的基本空间结构特征,如景观组成单元的数量、大小、形状、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并为进一步的景观格局空间统计学分析提供基础和参考数据。

景观格局指数通常采用Fragstats、Apack和Pach Analyst三种常用软件计算获得。

目前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指数已有200个左右,但这些指数中有些具有相同的生态学意义, 有些不具有明确的生态学意义,甚至有些指数之间相互矛盾[17-18],因此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应对指数进行筛选。

例如对于湿地景观而言,通常根据湿地的特性选用一些最能反映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的指数,如景观多样性指数、破碎度、优势度、分维数等指标来分析湿地景观格局,根据景观格局指数在不同时段内的动态变化来反映景观格局空间结构特征的变化。

国内对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主要采用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特征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斑块分维数)和景观异质性指数(聚集度以及破碎化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廊道密度指数、斑块密度指数、景观斑块破碎化指数、景观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等10余种指标来研究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19]。

陈康娟等[20]选用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特征指数以及空间构型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和聚集度)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四湖地区湿地的景观格局, 指出人类干扰程度的增加导致湿地景观多样性下降, 优势度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强。

王宪礼等[21]选用斑块密度指数、廊道密度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等6个指标定量分析了辽河三角洲的湿地景观格局, 结果表明景观破碎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而且廊道的发展是景观破碎化的前提与动因。

2.2空间统计学方法由于景观指数分析是建立在同一景观内部是完全均质和不同景观要素之间是截然分明之上,而实际的景观格局在邻近范围内的变化往往是连续的,并依赖于相邻的空间位置,即表现为空间自相关性现象(在空间上越靠近的事物或现象就越相似),因此针对实际景观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往往趋于理论化,与事实产生较大的误差。

从另一方面而言,了解空间异质性在景观中是如何连续变化的,即是否具有某种趋势或统计学规律,是理解景观格局本身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