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而不高”ppt(粤教版)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论“雅而不高”PPT8 粤教版
大叫;④出行开车,一路车笛长啸。反映的社会问题: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我们物质文明的硬件建设上去了,而精神文明的软件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却跟不上,也就是软硬“两张皮”。
踢 )球 剔 )牙
预 习 检 测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字形小贴士 “艸”是个象形字,念“cǎo”,同“草”。战国 时期古陶文的形体,就像两棵草并生的形象。小篆的 写法,也大体上像草的样子。楷体作部首时,写作 “ 艹” 。 “艸” 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 “艸” 的字
大都与草木有关,如 “ 草 ”“ 芳 ”“ 艾 ”“ 苗 ” 等。
又因病住院,真是捉襟见肘 ________啊。
探 究 与 点 拨
1.精读探究
(1)“有了底蕴,不着意为雅而自雅;缺乏底蕴, 虽作态千般仍显得俗。”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答: 这句话采用整句形式,对比鲜明,突出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对其言行的导向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矫揉造作: 形容过分做作,很不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 习 检 测
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 A.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 就显得相形见绌 了。( × ) .... B.如今在长春,许多北方大汉也纷纷走进美容店,表 明人们已经改变了“男人爱护皮肤就是矫揉造作 ”的偏见。 .... ( √ )
高中语文论“雅而不高”ppt8 粤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6)不解之缘:
栏 目
链
_____本__指__男__女__间__的__深__厚__感__情__,__后__泛___指__难__以__分__开__的__关__系__。____ 接
_指__亲__密__的__关__系__或__深__厚__的__感__情__。_______________
(7)矫揉造作: ___形__容__过__分__做__作__,__很__不__自__然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 与
点拨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 厚腹中空”这副对联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______此__联__借__物__喻__人__,__生__动__形__象__且__寓__意__深__长__。__上__联__活___画__出__
目 链
接
_手__抓__;__②__空__调__车__上__,__抽__烟__或__摆__臭__脚__;__③__公__寓__楼__内__,__大__吼__大__
_叫__;__④__出__行__开__车__,__一__路__车__笛__长__啸__。__反__映__的__社__会__问__题__:__体__现__
语文·必修4(粤教)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2 论“雅而不高”
栏 目 链 接
课文
导 读 1.走近作者
李景阳,《人民日报》记者。主要作品有《勿为贪
官摆好》《对经典还是多些敬畏之心好》《隆美尔“辉
煌” 在哪里》等。
【精品推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论“雅而不高”课件粤教版必修4
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选自《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做人,立志要高远,一切事情依 据于道德,依靠于仁的标准行事,生活的品位在于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这样才是合格的人才。” 【评说】 道、德、仁、艺都要懂些,才能叫作学问。 无道无德,人生无根,最后不能成熟。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李景阳,《人民日报》记者。主要作品有《勿为 贪官摆好》《对经典还是多些敬畏之心好》《隆 美尔“辉煌”在哪里》等,其评论有较强的针对 性。
二、写作背景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 人们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而然地 得到提高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因精神文明 的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发展而存在的不和谐的、不健康 的、不文明的现象,甚至是道德滑坡乃至堕落的现象,如 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论“雅而不高”》 一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顺应时代变化,
很适合日常的家居用,透明的优质水晶更是________生活
的体现。
②这款改版后的音箱采用全木质箱体设计,棕色贴皮加上 网罩显得________复古,整体外观设计工艺精细,箱体纹 理细腻流畅。 答案:(1)①品味 ②品位 (2)①高雅 ②典雅
1.阅读课文,分析:“雅”“不高”为何意?题目为 何意?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2 论“雅而不高”
学国学
1.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 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选自《围炉夜话》 【译文】 愁闷烦恼中,要有豁达而无拘束的胸怀, 心情才能如徐徐春风般温暖。在昏暗环境里,要持有 光明的心境,内心才能像青天白日般明亮无染。 【评说】 人许多的烦恼都是由于自己执着不放而戴 上精神枷锁。放开胸怀即是放亮眼睛,转变思维。人 生有苦闷更有幸福。辩证地看人生,看世界,才能精 彩。
1.2《论雅而不高》课件(粤教版必修4)
解了。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联系上下文。
答案:物质的环境和人的行为不能协调的情况。
7.作者说:“环境造得越美,丑陋人习越不堪入目;物质越 丰富,人的内在匮乏越叫人无法忍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 手法?并简析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 解答本题时,一定要紧扣本段中心,即物与习“既可相映生
答案(示例):爱国将领林则徐,我们从百年之后望去仍可 见虎门销烟升腾的阵阵浓烟;平凡青年雷锋,我们向万里之 外的美国西点军校望去,仍可见其助人为乐精神的闪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同步发展,
作者却没有直接点明这个论点。你认为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观点交流】可以不直接点明中心论点。议论文是表达 主观判断、阐发见解、发表主张、论证事理的文章。在议论 文里,我们对论题的看法要表达的十分明确,所以,有必要
宝塔诗之类仍是俗中大雅。
2.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 你认为这种方法的运用对论证“雅而不高”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对比:①封闭式空调车——在车内散播尼古丁或摆臭脚
②公寓楼单元房——公共楼道里大吼大叫 ③出行乘自家轿车——一路车笛长啸 ④见面“哈罗”,分手“拜拜”——言谈中无端加入“他妈你 妈” ⑤以餐纸遮口剔牙——打火点烟,将浊雾喷到众位脸上 ⑥饭后高歌——口无遮拦
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答案:①前者“是‘典籍’上的传统”,是理论,后者是 “实际存在”;②前者只是一种“倡导”,后者则是“为人
们普遍接受”;③前者是“静滞在典籍中”的,而后者是
“动态的自我更新”。
11.统观全文,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去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
论“雅而不高”ppt8 粤教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______课__文__选__用__这__副__对__联__形__象__地__描__绘__了__那__些__缺__少__文__化___底__蕴__ _却__又自以为是的人。
探究 与
点拨
(4)文章关注了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反映了什 么社会问题?
答:
栏
_____关__注__的__社__会__现__象__:__①__超__市__自__选___,__虽__明__示__不__许__品__尝__偏__下_
目 链
接
__一__个__人__的__文__化__内__涵__对__其__言__行__的__导__向__作__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 链
接
_手__抓__;__②__空__调__车__上__,__抽__烟__或__摆__臭__脚__;__③__公__寓__楼__内__,__大__吼__大__
_叫__;__④__出__行__开__车__,__一__路__车__笛__长__啸__。__反__映__的__社__会__问__题__:__体__现__
相形见绌.( chù)
匮.( kuì)乏
桑梓.( zǐ )
栏 目 链
接
不解.( jiě )之缘 (2)解押解.( jiè )
浑身解.( xiè)数
臭臭 无.( 色c无hò臭.u) (味xiù)
预习 检测
2.写对字形
呼xiào( 啸 ) (1)咆xiào( 哮 )
yùn( 孕 )育 (2)yùn( 蕴 )含
链
粤教版语文必修4《论“雅而不高”》ppt课件
京华时报:闯红灯应受罚
制度须被尊重
有人可能会担心,对为救人而闯红灯的的哥进行处罚, 会不会导致以后没有司机愿意救人?笔者认为不会。只要 司机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相信在遇到类似情况后照样会 去闯红灯救人,但只要他(她)是一个有法治观念的人, 就应该认同交通部门的处罚。只有人人都保持一份对制度 的尊重和敬畏,社会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因此,我们不 该为救人的哥被罚而耿耿于怀。当然,对的哥的义举也不 能漠然置之,相关部门应对他进行奖励。在依法治国的进 程中,我们依然可能遇上诸如的哥为救人闯红灯之类的制 度与人性的冲突,我们仍然要对法律的制度保持尊重和敬 畏,这是法治社会走向健全的基础。
就本文展开联想,重新观察、搜集尽量多的类 似现象,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 1、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3、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其他的解决办法 与建议? 4、其他方面的观点与见解
我们也可以!
想一想,试一试
的哥送产妇闯红灯面临处罚 12月19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新月联合汽车公司 出租车司机高海军开着空车在陶然亭桥附近,当路过东 庄小区时,看见一名年轻男子很着急地向他招手。男子 身边的女子穿紫色睡衣,肚子挺得很高。原来,该男子 的妻子马上要生产了,急着去医院。 高海军载着两人直奔附近的右安门医院,到了却得 知没有产房。高海军又载着两人迅速赶往友谊医院。孕 妇在车上不停喊疼,越喊声越大。高海军非常着急。一 路上,他连闯了几次红灯。目前,他面临着交通处罚。 这则新闻引起你哪些思考?请选一个角度谈一谈。
:
人民网:的哥送产妇闯红灯不该罚
对的哥照章处罚,交通队的确是有权这样做,但既 体现不了法的人性一面和人文关怀,又违背了人们公认 的“公”情(理),还将造成这样一个后果。这就是, 无论你是什么紧急情况,的哥等都得循规蹈矩,不敢越 雷池半步。你有生命之虞,也不关我的事。这就少了些 和谐,多了些冷漠。这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窃以为, 对这类事情的最好处理办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 殊情况特殊处理。只要的哥有充分证据证明他是送产妇 才闯红灯的,可酌情从轻或不予处罚,但要对其批评教 育,把理说透。这样,既不会助长闯红灯的风气,也会 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爱心。“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 想”,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和谐与温暖贡献一份力量。
粤教版必修四课件第2课《论雅而不高》ppt课件
《贪_官__摆_ 好
对经典还是多些敬畏之心好
___隆__美_尔__“__辉》煌”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评论针砭时
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2.资料链接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 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精神文明建设,说 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不敢设想,一个没 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要深刻吸取近几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在努力发展物质文 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导入新课
论“雅而不高”
学习目标
• 1. 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 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
• 2. 过程与方法: 学习掌握时事评论的写 法; 简洁活泼的语言。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学习雅俗并用
• 重点:学习讽刺幽默的写法。 • 难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字音
扯.不开(chě) 长啸.(xiào) 扭.捏.(niǔ nie) 匮.乏(kuì)
词语释义 ①雅兴:_高__尚__而_不__粗__俗__的__兴_趣__.___ ②破 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绽:________走__路_时__身__体__故__意_摇__摆__,做__出__姿__态__.形__容_ _虚假,不大方. ③扭捏作 整理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 态 服破:__烂__.多__用__来_比__喻__境__况__困_难__,_顾_此__失__彼__.本__文__指修 _养_欠__缺__. ______ ④捉襟见
优课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课件:第2课《论雅而不高》 (共57张PPT)
比较.绌,缺陷. ⑦相形见 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名句名篇 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 皮厚腹中空。 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③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 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契 诃夫 ④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 为玉而又炫之也。 ——
2.资料链接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 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精神文明建设,说 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不敢设想,一个没 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要深刻吸取近几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在努力发展物质文 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提出一年包换的承诺,自然会有一些质疑出来,这 难免 的.所以不少同行很佩服同方,但不免 是_____ _____
未免 有些担心.同方确实 ______胆大了些.
词语释义 ①雅兴: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尚而不粗俗的兴趣. ②破 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走路时身体故意摇摆,做出姿态.形容 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假 _ ,不大方.
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李景阳,《人民日报》著名记者.主要作品有 勿为 贪官摆好 《 ____ 对经典还是多些敬畏之心好
隆美尔“辉煌”在哪里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评论针砭时 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论“雅而不高”》课件3-优质公开课-粤教版-必修四-精品PPT
语文· 必修4(粤教)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2 论“雅而不高”
栏 目 链 接
课 文 导 读
1.走近作者
李景阳,《人民日报》记者。主要作品有《勿为 贪官摆好》《对经典还是多些敬畏之心好》《隆美尔
“辉煌” 在哪里》等。
栏 目 链 接
课 文 导 读
2.课文背景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 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
栏 目 链 接
预 习 检 测
4.近义词辨析
(1)品位· 品味 辨析:“品位”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
物含量的百分率,百分率越大,品位越高;也泛指人或事
物的品质、水平。“品味”动词,品尝、仔细体会的意思; 也可作名词,指①(物品的)品质和风味,②格调和趣味。
栏 目 链 接
①据报道,在今年端午节上,有关部门将举办与以
栏 目 链 接
预 习 检 测
(3)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辨析:“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另外,“捉襟见肘”还形容衣服破烂。“顾此失彼”指顾
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
栏 目 链 接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议论文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通常在开头提
出中心论点,然后选用相关的事例和道理去加以论证,以期
让读者认同;或者先摆事实讲道理,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驳论文通常在开头就把自己要批驳的对象提出,
课 文 导 读 然后或从论点、或从论据、或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去 加以批驳,有时还边破边立,一方面批驳对方的谬 论,一方面树立自己的观点。
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矫揉造作: 形容过分做作,很不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2 论“雅而不高”
栏 目 链 接
课 文 导 读
1.走近作者
李景阳,《人民日报》记者。主要作品有《勿为 贪官摆好》《对经典还是多些敬畏之心好》《隆美尔
“辉煌” 在哪里》等。
栏 目 链 接
课 文 导 读
2.课文背景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 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
栏 目 链 接
预 习 检 测
4.近义词辨析
(1)品位· 品味 辨析:“品位”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
物含量的百分率,百分率越大,品位越高;也泛指人或事
物的品质、水平。“品味”动词,品尝、仔细体会的意思; 也可作名词,指①(物品的)品质和风味,②格调和趣味。
栏 目 链 接
①据报道,在今年端午节上,有关部门将举办与以
栏 目 链 接
预 习 检 测
(3)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辨析:“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另外,“捉襟见肘”还形容衣服破烂。“顾此失彼”指顾
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
栏 目 链 接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议论文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通常在开头提
出中心论点,然后选用相关的事例和道理去加以论证,以期
让读者认同;或者先摆事实讲道理,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驳论文通常在开头就把自己要批驳的对象提出,
课 文 导 读 然后或从论点、或从论据、或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去 加以批驳,有时还边破边立,一方面批驳对方的谬 论,一方面树立自己的观点。
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矫揉造作: 形容过分做作,很不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课 论“雅而不高” (共18张PPT)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4.词义辨析 (1)品位 品味 辨析二者内涵不同,词性也有所不同。“品位”只作名词,泛指人或 事物的品质、水平。“品味”作名词时,指格调和趣味。“品味”作动 词时,是“品尝”“仔细体会”的意思,后面可接宾语。 判断正误: ①他经过细细品位,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②广东大埔花萼楼建于公元160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花萼楼占地面积2 300平方米,楼高将近12米,共有三环,内外环形相 套,只有走进去才能品味其中的精彩。(√)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1.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是什么? 提示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发展,但人们 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因精神文明的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发 展而产生的不和谐的、不健康的现象。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有 感而发。 2.作者是如何使文章绘形显理的? 提示作者围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同步发展”这一观点,找到 了一个巧妙的出发点,把“雅”“高”“俗”进行“重新组合”,抓住了事物 两个方面的矛盾与联系,列举了“雅而不高”的表层现象,进而分析了 “雅而不高”的实质原因。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学习了本文后,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高雅”的理解。 提示在生活中,高与雅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服装搭配上,雅致的 淡色使人看起来高贵大方;在语言表达上,典雅的谈吐给人高尚、 不庸俗的感觉;在行为举止上,文雅的动作给人潇洒、修养高的印 象;在居室环境上,风雅的布局会让人感到主人情趣高人一等;在爱 好兴趣上,也有一个“雅量高致”的成语来形容。人们尊称对方的高 明指教为“雅教”;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赠送给他人,请对方提出高明 见解,叫“雅正”;有很高的酒量,叫“雅量”;文化程度高的人叫“雅人”; 别人高尚的情意,叫“雅意”,不一而足。
高中语文 第2课 论“雅而不高”课件 粤教版必修4
4.要解决这种社会问题,方法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提示:要解决这种社会问题,就得从增强文化底蕴入 手。其首要条件是物质环境与人的行为必须协调一致。
5.课文中反复提到“雅”“高”“俗”三词的含义是 什么?他们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提示:(1)“雅”是指各种体现物质文明进步的现象和 事物。“高”是指高尚的、文明的行为和风尚。“俗” 是指粗俗的、平庸的道德行为和修养。(2)三者的关系 是:“高”“雅”之间可以是“高”“雅”并举,也 可以是“雅而不高”;“雅”“俗”之间可以是“俗 中大雅”,也可以是“雅得太俗”。衡量的标准是看 人们的文化底蕴如何。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 ①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 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②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 容合并起来; ③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 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几方面入手: (1)寻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标题即是中 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合并各段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寻找各段中心句, 合并各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 (3)采用整体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文章(段)没 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6.作者从哪些层面来论证“雅而不高”?运用了哪些 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提示:(1)作者从两个层面来论证“雅而不高”,一是 从硬与软“两张皮”来论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 “雅高分离”;二是从表与里“两张皮”来论述某些 人的表面现象和内在修养的“雅高不一”。(2)文章运 用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
高中语文 第2课《论“雅而不高”》课件 粤教版必修4
2、这些社会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 社会问题?
A—D四种社会现象反映的是体现我们物质文明
的硬件建设上去了,而体现我们精神文明的软件
建设还是落后,也就是软硬“两张皮”;
E—G三种社会现象反映的是我们有些人表面上
很文明,但一些日深月久的陋习仍然暴露无遗,
也就是表里“两张皮”。
3、这种社会问题的实质原因是什么?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 提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 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 有不少因精神文明的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发展而存在 的不和谐的、不健康的、不文明的现象,甚至是道德 滑坡乃至堕落的现象,如假冒伪劣、坑蒙拐及时概括地揭示出社会中出现的形形 色色的“伪雅”现象,鲜明地指出在物质富有的环境 下,应怎样搞好精神软件的建设,使之同步发展。
思考: 1. 齐景公靠什么人了解东阿的情况? 这些人和晏子身上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晏子原来治理东阿时“民无饥者”, 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后来“饥者过 半”,景公“反迎而贺”。为什么?
2.
重点实词: 景公召而数之曰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数:责备
诛:责罚
罪:怪罪 内:通“纳” 交纳 便:piá n 逢迎讨好 再拜: 拜两拜
A、物质硬件上去了,精神软件跟不上。 B、缺乏学识修养,但又自以为是。
4、要解决这种社会问题,方法在哪?
要解决这种社会问题,就得从增强文化底蕴入 手。其首要条件是物质环境与人的行为必须协 调一致。
5、根据作者写作思路,请列出本文的内 容提纲?
物质硬件上去了 精神软件跟不上 外表浮雅,肚里缺货 缺乏学识而又自以为是 重要性:“雅得太俗”与“俗中大雅” 增强文化底蕴 对比 办法:让物质环境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
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 明要同步发展。
2021/02/02
13
扩展思维:
你认为作者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 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同步发 展”?
2021/02/02
14
我有不同看法:
物质文明应先发展,就如古人所说:“仓 廪实而知礼节”。
精神文明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无法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能联想到生活中 有哪些现象也存在不协调的情况?
2021/02/02
17
我们能联想到的:
国力强盛了,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亦要提高。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诚信”不能丢 了。
个人富裕了,应回赠社会,不能“富而不 仁”。
读书成绩好了,但个人品德的修养不能丢。
2021/02/02
18
扩展思维:
2021/02/02
20
启示:想从一个话题而引出更多的话 题,需要我们进行怎样地思维呢?
联想
2021/02/02
19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精神文明要先发展,人们的素质提高了, 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物质文明。
2021/02/02
15
扩展思维:
启示:我们有了这么多与作者观点不 同的观点,是源于我们的什么精神呢?
质疑
2021/02/02
16
扩展思维:
“雅而不高”的话题,属于哪一范围 的社会问题呢?
话题范围:关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 文明建设不协调的问题。
2021/02/02
5
释 疑:
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的现象的原 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现象的原因 是“缺少文化底蕴的支持”。
2021/02/02
6
扩展思维 :
纵观全文,作者 发现问题和论证 问题都是以什么 为基点?
明确:生活例子
2021/02/02
启示:李景阳 为我们提供了 一个怎样的 “关注社会” 的经验呢? 做“生活有心 人”
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的现象的 原因是什么?
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2021/02/02
4
释 疑:
“雅而不高”中的“雅”、“高”指的是 什么?在生活中“雅而不高”是如何表现 的?
“雅而不高”中的“雅”指各种体现物质 文明进步的现象或事物,“高”意为高尚、 不俗气。它在生活中表现为:雅高分离、 雅在浅表、雅中露俗。
7
想一想,找一找:
关于“雅而不高”的问题,我们的 生活存在哪些类似的现象呢?2021/02/02源自82021/02/02
9
2021/02/02
10
2021/02/02
11
2021/02/02
12
释 疑:
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增强文化底蕴。 首先将物与习搞成一张皮,让物质的环境
家 事 国 事 天 下 事 事 事 关 心
2021/02/02
风 声 雨 声 读 书 声 声 声 入 耳
1
“关注社会”
选题指导
2021/02/02
2
读《论“雅而不高”》
找“关注视点”
2021/02/02
3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雅而不高”中的“雅”、“高”指 的是什么?在生活中“雅而不高”是 如何表现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 明要同步发展。
2021/02/02
13
扩展思维:
你认为作者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 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同步发 展”?
2021/02/02
14
我有不同看法:
物质文明应先发展,就如古人所说:“仓 廪实而知礼节”。
精神文明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无法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能联想到生活中 有哪些现象也存在不协调的情况?
2021/02/02
17
我们能联想到的:
国力强盛了,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亦要提高。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诚信”不能丢 了。
个人富裕了,应回赠社会,不能“富而不 仁”。
读书成绩好了,但个人品德的修养不能丢。
2021/02/02
18
扩展思维:
2021/02/02
20
启示:想从一个话题而引出更多的话 题,需要我们进行怎样地思维呢?
联想
2021/02/02
19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精神文明要先发展,人们的素质提高了, 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物质文明。
2021/02/02
15
扩展思维:
启示:我们有了这么多与作者观点不 同的观点,是源于我们的什么精神呢?
质疑
2021/02/02
16
扩展思维:
“雅而不高”的话题,属于哪一范围 的社会问题呢?
话题范围:关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 文明建设不协调的问题。
2021/02/02
5
释 疑:
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的现象的原 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现象的原因 是“缺少文化底蕴的支持”。
2021/02/02
6
扩展思维 :
纵观全文,作者 发现问题和论证 问题都是以什么 为基点?
明确:生活例子
2021/02/02
启示:李景阳 为我们提供了 一个怎样的 “关注社会” 的经验呢? 做“生活有心 人”
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的现象的 原因是什么?
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2021/02/02
4
释 疑:
“雅而不高”中的“雅”、“高”指的是 什么?在生活中“雅而不高”是如何表现 的?
“雅而不高”中的“雅”指各种体现物质 文明进步的现象或事物,“高”意为高尚、 不俗气。它在生活中表现为:雅高分离、 雅在浅表、雅中露俗。
7
想一想,找一找:
关于“雅而不高”的问题,我们的 生活存在哪些类似的现象呢?2021/02/02源自82021/02/02
9
2021/02/02
10
2021/02/02
11
2021/02/02
12
释 疑:
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增强文化底蕴。 首先将物与习搞成一张皮,让物质的环境
家 事 国 事 天 下 事 事 事 关 心
2021/02/02
风 声 雨 声 读 书 声 声 声 入 耳
1
“关注社会”
选题指导
2021/02/02
2
读《论“雅而不高”》
找“关注视点”
2021/02/02
3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雅而不高”中的“雅”、“高”指 的是什么?在生活中“雅而不高”是 如何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