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成语练习20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答案)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答案)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1.空穴来风释义:有孔洞便会进风,后用来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隙而入,也比喻传言有根据。

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释义: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含贬义。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释义: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误用:用来形容自然风景或其他美好事物,错。

4.炙手可热释义: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靠近;指人的权势等。

误用: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其他流行的事物。

5.侃侃而谈释义:“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误用:多误用来形容聊天。

6.首当其冲释义: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释义: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恰到好处。

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

误用:常被人误用来形容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8.鼎力相助释义:大力支持帮助。

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显得不谦虚。

9.集思广益释义: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误用: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10.首鼠两端释义: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释义: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多为贬义。

误用: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释义:才华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误用:常误用于“脱颖而出,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

13.蓬荜生辉释义:谦敬之辞,形容贵客来访令主人感到增光不少。

误用:广告语误用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

14.不可收拾释义: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误用: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15.出奇制胜释义:出奇兵战胜敌人。

部编语文中考(完整版)成语及习惯用语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语文中考(完整版)成语及习惯用语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语文中考(完整版)成语及习惯用语练习题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中美两国首脑会晤来看,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的不二法门。

B. 在这间不容发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坏人利用。

C. 人应该学会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D. 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我们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处在金戈铁马的求学期间,我们更是相互帮助。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B. 近年来,贪官携巨额赃款外逃事件频发,面对巨款流失境外的现实,我国的诉讼制度目前还束手无策。

C. “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D. 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

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3.下面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肯思考、善于动脑筋的人常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人。

B.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C. 他每天对着家乡的方向张望,真到了望眼欲穿的境地。

D. 这个老中医的医术非常高明,妙手回春,一个个病人从他那里病愈出院。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王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B. 临近中考,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C.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流血流汗拼搏出来的。

D. 国庆节凌晨,各高速公路上汽车摩肩接踵,迎来了拥堵高峰。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漫野的绿色填补了生活的空白,缥缈的七彩洋溢着青春的风采。

B. 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语文成语训练题1-50题(含答案)

语文成语训练题1-50题(含答案)

中考成语强化训练(一)班级:姓名:分数(每小题3分,满分150分):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3.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4、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5.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成语专项练习(共3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成语专项练习(共3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成语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

B.国庆期间,慕名到洪崖洞打卡的游客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C.吕伟在跳水比赛中身体像笔直的箭插进碧波之中,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D.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2.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纷至沓来。

B.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强词夺理,令反动派汗颜。

C.党中央严整党风党纪,地方官员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的不良风气,大有好转。

D.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还是有很多漏洞。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湖人队的球迷们听到夺冠这一消息后,全都触目伤怀,喜极而泣。

B.李老师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茅塞顿开。

C.虽然悬崖陡峭,我们仍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D.有的人明明看到草坪里有“禁止踩踏”的标语,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了。

4.科技之美,改变世界。

探访小组搜集了资料,其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投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为中国人“一碗饭”的问题殚精竭虑。

B.聆听2019年中国科技的铿锵足音,依然让人振聋发聩。

C.为致敬白衣天使,1000架无人机在珠海横琴上空形成彩色矩阵,令人张目结舌。

D.科技工作者任劳任怨、刻苦攻关,全心全意地为国家科学技术做贡献。

5.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面对国外记者的恶意提问,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从容不迫,回答有理有据,可谓是天衣无缝。

B.六月的天气经常风云变幻,一会儿晴空丽日,一会儿风雨交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C.“这些网络游戏就是花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

”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结果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愿你保持一颗初心,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左右。

初一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题
一、遥相呼应的成语
1. 答案:一鼓作气;4. 答案:四海一家;6. 答案:六神无主;11. 答案:九牛一毛;18. 答案:黄钟大吕;20. 答案:五光十色。

二、类比成语
2. 答案:瓜田李下;7. 答案:不可救药;10. 答案:大材小用;
13. 答案:五十步笑百步;19. 答案:井底之蛙。

三、描写人物或情景的成语
3. 答案:高山流水;5. 答案:如火如荼;8. 答案:独善其身;9. 答案:龙飞凤舞;12. 答案:斗转星移;1
4. 答案:拔苗助长;1
5. 答案:急于求成;1
6. 答案:守株待兔;1
7. 答案:顾左右而言他。

四、比喻成语
即存在转喻的成语,其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理解意义。

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王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B. 临近中考,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C.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流血流汗拼搏出来的。

D. 国庆节凌晨,各高速公路上汽车摩肩接踵,迎来了拥堵高峰。

【答案】 C【解析】【分析】A.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可以指指摘细小的毛病。

与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B.苦心孤诣,指煞费苦心的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

与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C.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原来的情况而发展兴旺起来。

使用正确。

D.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人多拥挤。

使用对象有误。

故选C。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打造“升级版”以来,桂林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推陈出新,旅游服务更加周到。

B. 最有趣的是两只雀儿并排站在柳枝上,交头接耳,吱吱啾啾仿佛在说情话。

C. 在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中,三名桂林姑娘不孚众望,为夺银立下汗马功劳。

D. 行走在桂林植物园中,阵阵凉风迎面吹来,夏日的燥热瞬间一扫而光。

【答案】 C【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词义和“为夺银立下汗马功劳”矛盾;故选:C。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

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前后成分的搭配、语意重复、对象范围(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初中语文成语选择题大全(附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成语选择题大全(附答案解析)

中考成语易错题训练专项大全(附答案解析)下面句子成语使用正确(有误)的一项南宁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答案:D铜仁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味同嚼蜡: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

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答案:C遵义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镇定自若:表面上都镇定自若,心中很坦然,像往常一样精神饱满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胜券在握:比喻很有把握,相信自己已经可以成功。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怒不可遏:怒不可遏愤怒地难以抑制。

形容十分愤怒。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初中语文成语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成语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成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仍然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B. 他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仍然骄傲自满,继续努力。

C. 他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仍然不骄不躁,不再努力。

D. 他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仍然骄傲自满,不再努力。

2.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画蛇时多画了一只脚。

B. 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C. 画蛇时少画了一只脚。

D. 做事恰到好处,画龙点睛。

3.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牛能听懂音乐。

B. 向不懂的人解释复杂的问题。

C. 牛喜欢听琴声。

D. 弹琴的人技艺高超。

4.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用杯子装的弓箭。

B. 把墙上的弓影误认为是蛇。

C. 把杯子当作蛇。

D. 把蛇当作杯子。

5.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乐器演奏得不好。

B. 用假的乐器代替真的乐器。

C.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有真才实学的人中间。

D. 乐器的数量很多。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7. “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果断,不拖泥带水。

8. “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没有恒心,半途而废。

9. “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没有计划,随意行事。

10. “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没有条理,混乱不堪。

三、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1. 解释“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

12. 解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13. 解释“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意思。

14. 解释“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意思。

15. 解释“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写一个句子。

17. 请用“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写一个句子。

18. 请用“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写一个句子。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B5. C二、填空题6. 敷衍塞责7. 当机立断8. 半途而废9. 随心所欲10. 杂乱无章三、解释题11.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比喻在关键处加上一笔,使整个作品或事情显得生动鲜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B.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D.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B. 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C.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D.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B.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C.尽管世界杯小组出线的前景微乎其微....,“米家军”的全体将士仍然准备再做最后一搏。

D.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入读。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几年锻炼,小刘进步很快,工作上可以独当一面....了。

B.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C.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D.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

B.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文理科不仅应该知识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D.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 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他心头的重重疑虑全都消逝了。

C.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D. 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8、下列各句中,加点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C.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

D.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恶运”来临,你想扔下书逃走,可办不到,就像你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

C.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伟大的事业,要靠全国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D.为贫困地区的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C.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南辕北辙....。

D.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钢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13.下列各组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14.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B.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C.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D.在广州读书的美籍华裔留学生爱德华,正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中式英语的是与非。

15.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百色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

B.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摧毁了原本祥和安宁的玉树小城。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看电视是游览观光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大饱眼福。

16.下列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母亲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

她讲的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B.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17.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C.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D.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18.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B.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加模特大赛的小姐们,个个都是豆蔻年华,风姿绰约。

C.指导员工作细致,战士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思想活动,他都洞若观火。

D.他请我们吃一顿饭就花去1000元,真可谓大方之家呀。

19.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北约不赞成政治谈判,空袭又不能使南联盟屈服,最终陷于骑虎难下的境地。

B.如今,她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的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C.这个攻关小组锲而不舍地发扬了"钉子"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D.真正的人类出现在最近100万年之内,对悠久的地球发展史来说,100万年只是千载一时。

20.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都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罢休。

B.急红眼的"山姆大叔"发誓要报复恐怖分子,但布什政府如何对本·拉登下手,世人拭目以待。

C.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养成了麻木不仁的恶习。

D.在学习上,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答案:成语答案1、A(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此处用错了对象。

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遇见了,不容易让开。

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2、A(素昧平生:与人从未见过面。

不指事物。

邯郸学步:模仿别人却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

既然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就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来”。

捉襟见肘:指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无法应付。

不指衣服不合身。

)3、B(叹为观止: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妄自菲薄:过分轻视自己,不能带宾语。

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

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错。

)4 A(“栩栩如生”是形容角色的,配角是演员,不是角色。

在“都”后加“演得”。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与“前景”不搭配。

连篇累牍:用过多的文字叙述,不指错别字多。

)5、A(南辕北辙:一件事的目的与方法相反。

宜改为“分道扬镳”。

亡羊补牢:指虽然犯错却来得及补救。

与后文矛盾。

集腋成裘:比喻集少成多,褒义。

)6、C(不足挂齿:形容事情很小,不值得一提。

可换为“微乎其微”。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句中指是干坏事,应换成“东窗事发”。

络绎不绝:来往不绝,连续不断。

)7、B(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处心积虑:精心谋划(干坏事)贬义色彩。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8、D(信手拈来:形容掌握的词汇或素材丰富,写文章时能熟练运用。

寥若晨星: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

形容数量稀少。

)9、D(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巧夺天工:人工制作精巧胜过天然。

天马行空:天神之马来往疾行于空中。

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

亦形容文笔超逸流畅)10、B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