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21: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21: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A.固醇,自由扩散B.性激素,协助扩散C.蛋白质,主动运输D.蛋白质,胞吞2.下列哪些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①O2进入组织细胞②乙醇进入肝细胞③尿素运出组织细胞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C.细胞膜的流动性D.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4.下列有关跨膜运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果脯在腌制时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其方式不属于主动运输D.大肠杆菌吸收K+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5.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胞吞和胞吐D.无法判断6.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细胞可通过协助扩散吸收甘氨酸。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经特殊的诱变处理后,丧失了吸收甘氨酸的功能,并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对甘氨酸的需求发生变化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产生A TP的能力7.如图是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8.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9.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0: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0: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基础过关]1.苏丹Ⅳ是一种致癌的有机染料,某地区的一些养殖户用掺入苏丹Ⅳ的饲料喂养蛋鸭,结果产出了有毒的“红心”鸭蛋。

由此推断,苏丹Ⅳ能进入卵黄,说明它可能是()A.脂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主动运输”B.脂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被动运输”C.水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主动运输”D.水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被动运输”2.实验研究发现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细胞膜。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如果在人工细胞膜中加入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人工细胞膜。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实验证明加入缬氨霉素的人工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D.K+通过人工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3.下图中Ⅰ~Ⅳ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均为主动运输B.图Ⅱ和图Ⅲ为主动运输,图Ⅰ和图Ⅳ为被动运输C.图Ⅰ、Ⅱ和Ⅳ为渗透作用D.图Ⅲ为主动运输,图Ⅰ、Ⅱ、Ⅳ为被动运输4.在玉米的营养液中加入某种阴离子,结果发现玉米的根细胞在吸收该种阴离子的同时,对氯离子的吸收减少了,但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阴离子() A.妨碍了ATP的形成B.抑制了主动运输C.与氯离子的载体蛋白相同D.抑制了细胞呼吸5.如果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葡萄糖、氨基酸6.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不包括胞吞和胞吐)的方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只有在氧气存在时才会发生方式b的物质运输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方式a进出细胞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b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能力提升]7.下列生理功能必须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是()A.大部分脂溶性维生素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B.肾小管重吸收水分C.鲨鱼将血液中多余的盐分通过鳃排出体外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C.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也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9.下列四项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四种情况。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20: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20: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b在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通过b方式排出的都是代谢废物2.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3.下列能说明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速率与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4.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5.人体心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O2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呼吸作用,其跨膜运输方式及至少跨过的生物膜层数是A.协助扩散,7层B.协助扩散,9层C.自由扩散,9层D.自由扩散,11层6.如图是测定了某种生物的细胞对甲、乙两种物质吸收的速率与该物质浓度的关系绘制成的曲线,请仔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主动运输,乙物质是自由扩散B.甲物质是自由扩散,乙物质需载体协助C.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与乙物质相同D.K+进入细胞的方式与甲物质相同7.细胞膜表面分布有载体蛋白和糖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其表面的糖蛋白有关B.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细胞表面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不同生物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免疫细胞攻击病原体时依赖于细胞表面特定的载体蛋白8.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9.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A.3 B.5 C.6 D.1010.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11.取同一个白萝卜,切出若干个长度为5 cm的萝卜条,平均分为四组,置于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甘油溶液、KNO3溶液和清水中,测得萝卜条长度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不再变化时仍然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KNO3溶液中萝卜细胞液的吸水力先增大再降低C.甘油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萝卜细胞可能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D.甘油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萝卜细胞膜上运输这两种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相同12.如图是水稻根细胞对SiO42-吸收速率和土壤中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稻根细胞对SiO42-吸收所消耗的能量,仅由线粒体来提供B.氧分压越高,越有利于根细胞对的吸收C.ATP是限制水稻根细胞对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D.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不能促进根细胞对的吸收,曲线将延伸为C213.如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

高考专业精品文档 (1054)

高考专业精品文档 (1054)

课时作业9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间:2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0·山东济宁期末)浸入1 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此过程中没有发生()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D.渗透作用解析:本题难度较大,浸入1摩尔每升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首先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本质是水的自由扩散,由于K+、NO3-可以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所以内部溶质浓度会不断增大,大于外侧时,就会吸水,导致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B2.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四种情况。

若在X点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的方式及识图、读图能力。

自由扩散与膜内外溶液浓度差密切相关,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图A、D为自由扩散,图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C为主动运输,故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后,对图C曲线的影响最大。

答案:C3.(2011·江西重点中学联考)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要穿过2层生物膜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穿过2层磷脂双分子层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解析:分泌蛋白的分泌方式为胞吐,故A错误。

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从核孔进入细胞质,跨过0层生物膜,故B错误。

叶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从细胞质基质到叶绿体,要跨过2层生物膜,即2层磷脂双分子层,故C正确。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故D错误。

答案:C4.如右图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A.图中S代表载体,C代表离子B.膜外一定是低浓度,膜内一定是高浓度C.这种物质的跨膜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因为有C和能量参与D.图中C这种移动方式是错误的,它是固定不变的解析:本题中的某种物质是指S,它的跨膜方式需要能量和载体,属于主动运输。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1: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1: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细胞在吸收某种物质时,遵循下面两种曲线,这种物质是()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C.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钾离子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2.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B.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C.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D.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3.如图所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内吞)和“胞吐”(外排)的过程。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4.下图表示变形虫摄食、获取营养物质等生理过程。

以下对该图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膜和细胞质都具有流动性B.溶酶体内含有消化酶C.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D.从食物进入变形虫体内到废物排出体外,至少通过了4层磷脂分子5.将人体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所示,按照红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丙>丁>甲>乙D.丙>乙>丁>甲6.在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在蒸馏水中放1 h,Q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1 h,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的结果是()A.P不合适,Q合适B.P不合适,Q也不合适C.P合适,Q也合适D.P合适,Q不合适7.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右图所示状态。

课时作业23: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课时作业23: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单选题1.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醛甾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它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结合物进入细胞核,启动相关核基因的表达生成醛甾酮诱导蛋白(AIP),AIP 可通过促进细胞呼吸,促进细胞A TP的产生,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吸收。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 醛甾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B. 醛甾酮的作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 醛甾酮-受体结合物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 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Na+2. 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

科学家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出下图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运输葡萄糖时,协助扩散最高速率约为主动运输最高速率的3倍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同时进行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3. 下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K+和葡萄糖分别以②、①方式进入红细胞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③方式进行D.细胞衰老,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4.下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最可能演变为M2形态5. 下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的种类相同,而③的种类可能不同B.a可以表示O2由内环境中进入细胞内C.黄瓜的花粉落到丝瓜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可能是①在起作用D.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b可代表葡萄糖,由载体搬运进入细胞内6.Na+-K+泵是一种常见的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 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 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由此可知()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 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B.Na+和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转运和协助扩散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与氧气浓度有直接关系B.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C.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8.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八)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八)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

课时作业(八)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2.[2016·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B.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须通过内质网输入叶绿体C.子叶细胞中包被脂肪颗粒的膜对葡萄糖具有选择透性D.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3.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3题图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B.a物质进入细胞方式是协助扩散,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若图示为红细胞的细胞膜,则a可代表O2,b可代表葡萄糖D.该图不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的膜结构4.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5.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5题图A.a、b分别表示氧气、钾离子进出细胞B.c、d、e均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甲代表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特异性D.乙和丙代表的磷脂双分子层和多糖均具有识别功能6.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实验组5分钟时的现象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后5分钟①0.3g/mL蔗糖溶液x 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②0.5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y 无变化③1mol/L 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④1mol/L醋酸溶液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B.y为质壁分离,因细胞失水过多导致死亡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稍变线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7.研究人员将某种植物的相同细胞分别放置在浓度相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9: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9: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基础过关]1.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可以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膜的结构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2.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B.都需要供给ATP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3.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氧、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4.下列物质出入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A.甘油通过细胞膜B.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5.如图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离子通过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B.离子通过膜有随机性并消耗能量C.磷脂的可运动性使离子通过膜的通道自动开闭D.图示的离子通过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6.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时,则K+能通过膜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则它通过人工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7.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膜结构③的排列方式不同B.Na+通过②进入细胞的过程不消耗A TPC.b可表示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D.将③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大分子药物,送入到相应的细胞中,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8.如图是测定了某种生物的细胞对甲、乙两种物质吸收速率与该物质浓度的关系绘制成的曲线,仔细分析后,你认为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主动运输,乙物质是自由扩散B.甲物质是自由扩散,乙物质可能是主动运输C.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与乙物质相同D.K+进入细胞的方式与甲物质相同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水稻呼吸作用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10.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具体过程是:当物质吸附在细胞膜上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囊泡在移动的过程中在细胞内溶解消失,把物质留在细胞质内。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1)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1)

课时提升作业(八)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48分)1.(2014·芜湖模拟)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2.(2014·宣城模拟)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自由扩散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在细胞膜的外表面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C.某物质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人体内红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都需要消耗ATP3.(2014·上海模拟)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 mmol/L和400 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 的速率都是10 mmol/min。

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4.(2014·黄山模拟)人体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高30倍,而Na+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

关于红细胞排出Na+的方向及所需条件,正确的是( )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③载体蛋白④ATP供能A.①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5.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运输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B.水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运输速率D.载体蛋白在物质运输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6.下列物质运输方式中,符合如图两种曲线的是( )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B.胃黏膜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的Na+内流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7.(2014·马鞍山模拟)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8.下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膜中的载体蛋白也能运输氨基酸B.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C.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D.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9.(2014·四平模拟)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3: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3: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D.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才能进入细胞,并消耗能量2.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①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③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透过人工膜。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本试验在于研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3.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4.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C6H12O6吸收则不受影响。

这种毒素的作用是()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B.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C.抑制Ca2+载体的活动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5.下列四项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四种情况。

若在X点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6.(2013·课标全国卷Ⅰ)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7.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

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C.神经细胞吸收K+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8.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C.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D.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主动吸收Si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10.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11.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6: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6: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下列关于概念图(如图所示)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 TP水解释放的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2.下列哪组物质可以不需要载体协助就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甘油、脂肪酸、苯、K+B.葡萄糖、K+、氨基酸C.甘油、乙醇、维生素AD.胆固醇、H2O、氨基酸、Na+3.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以判断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B.甲图中随着细胞外物质浓度的降低,自由扩散速率会越来越慢C.甲图中箭头表示当细胞外物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时,物质只能从细胞膜外向细胞膜内扩散D.乙图说明自由扩散过程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4.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5.人体中,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的K+比这些细胞外部的K+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高30倍。

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大分子物质)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7.如图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A.图中S代表载体,C代表离子B.膜外是高浓度,膜内是低浓度C.这种物质的跨膜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因为有C和能量参与D.图中C这种移动方式是错误的,它应是固定不变的8.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

课时作业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方式(含答案详解)

课时作业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方式(含答案详解)

二、非选择题 11.(2021·湖北黄冈测试)许多物质在逆浓度进出细胞时都依赖于载体蛋白,且需 要消耗能量,这种运输方式叫主动运输。其中,由 ATP 直接供能的方式为原发性主 动运输,不由 ATP 直接供能的方式为继发性主动运输。如图为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与 肠腔、组织液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标号①~③表示不同的载体蛋白。请分析 回答以下问题:
6.(2021·山西运城康杰中学模拟)蚕豆细胞能利用质子泵所产生的 H+浓度梯度推 动蔗糖的吸收,这种特殊的主动运输方式利用 H+势能,其方式如图。以下相关说法 正确的是( C )
A.质子泵以 ATP 为能源主动吸收 H+ B.H+-蔗糖共转运的蛋白质在转运物质的过程中形变需要消耗 ATP C.若提高外界溶液的 pH,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 D.若提高外界溶液的蔗糖浓度,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
细胞有氧呼吸速率下降,载体②由于 ATP 产生不足而对 Na+转运速率 下降,导致小肠上皮细胞内和肠腔之间的 Na+浓度差减少,不利于载 _体__③__逆__浓__度__梯__度__运__输__葡__萄__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载体③运输 Na+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而且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 量,方式为协助扩散,应属于继发性主动运输,该种运输方式所消耗的能量来自膜内 外 Na+浓度差。(2)载体②运输 Na+的方向是从细胞内运输到组织液,若载体②受蛋白 抑制剂的影响而功能减弱,使 Na+向组织液运输减少,因而会造成小肠上皮细胞内 Na+浓度上升。图中载体②的功能包括协助物质运输及催化 ATP 水解。(3)若小肠上皮 细胞中 O2 浓度下降,产生的能量减少,那么利用②蛋白运输 Na+的速率下降,导致 小肠上皮细胞内和肠腔之间的 Na+浓度差减少,不利于载体③逆浓度梯度运输葡萄糖。

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第2、3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测控导航表一、选择题1.(2011浙江十校联考)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D )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解析: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细胞)无各种具膜的细胞器,从细胞中提取的磷脂分子都来源于细胞膜,因此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2.(2012安庆期末)科研上鉴别细胞的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下列有关“染色排除法”的原理解释中错误的是( A )A.活的动物细胞能吸收台盼蓝染色剂并能将其分解为无色物质B.台盼蓝染色剂是活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故不能通过膜进入细胞C.死的动物细胞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所以能被染色D.该方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解析:活的动物细胞若能吸收台盼蓝染色剂,则细胞就会着色。

即使活细胞能分解台盼蓝染色剂,但从吸收到分解还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染色剂一般是不会被分解的。

3.(2012南通、扬州、泰州模拟)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c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①②④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D.①可能与机体的免疫、体液调节等有关解析:根据糖蛋白的分布可知c物质是主动运输出细胞,不能代表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A项错误;②④是蛋白质,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B项错误;③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能运动,C项错误;①是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和信息传递有关,机体的免疫、体液调节离不开细胞的识别和信息传递,D项正确。

4.(2011广东六校联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这一实验表明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是可以运动的B.两种细胞的融合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C.细胞膜的内侧有一层糖被D.人细胞和鼠细胞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解析:糖被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面,C项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2: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2: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1.用酶解法除去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将其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 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原生质体一定不发生()A.质壁分离B.渗透失水C.颜色加深D.吸水力增大2.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中,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3.下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方式表示易化扩散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C.③、④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④4.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①食用的糖醋蒜细胞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③植物的根毛细胞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⑥根尖分生区细胞A.①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③5.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

用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时,可用高浓度(质量浓度为0.075 g/mL)的胭脂红溶液作为外界溶液,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红色B.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时,表皮细胞内的无色区域变大C.用不同浓度的胭脂红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6.污水净化中应用的超滤膜技术指的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

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

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将溶液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生物膜B.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半透膜C.超滤膜技术可以滤去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D.透过超滤膜的水,已被除去了臭味7.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A.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B.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D.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8.科学研究发现植物的抗逆性与生物膜系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温度降低使生物膜系统的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抗逆性降低。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6: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6: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将胚胎干细胞置于下列浓度的M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表中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A.细胞吸收M与细胞呼吸有关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2.苏丹Ⅳ是一种致癌的有机染料,某地区的一些养殖户用掺入苏丹Ⅳ的饲料喂养蛋鸭,结果产出了有毒的“红心”鸭蛋。

由此推断,苏丹Ⅳ能进入卵黄,说明它可能是A.脂溶性物质,进入卵黄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脂溶性物质,进入卵黄的方式是被动运输C.水溶性物质,进入卵黄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水溶性物质,进入卵黄的方式是被动运输3.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

则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胞吐4.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A.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B.尿液中的尿素含量远高于原尿,是因为肾小管具有很强的分泌功能C.糖醋蒜在腌制中慢慢具有酸甜味,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子和乙酸分子的结果D.紫甘蓝叶片被沸水烫后,水呈红色,是因为细胞中的色素主动运输出细胞外5.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

造成A、B 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6.如图一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组成离子通道的通道蛋白是横跨生物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相应的离子通过,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

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生物膜的功能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________的种类与数目越多。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7: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7: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苏丹Ⅳ是一种致癌的有机染料,某地区的一些养殖户用掺入苏丹Ⅳ的饲料喂养蛋鸭,结果产出了有毒的“红心”鸭蛋。

由此推断,苏丹Ⅳ能进入卵黄,说明它可能是() A.脂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主动运输”B.脂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被动运输”C.水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主动运输”D.水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被动运输”2.自由扩散的特点是()A.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B.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D.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3.实验研究发现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细胞膜。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如果在人工细胞膜中加入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人工细胞膜。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实验证明加入缬氨霉素的人工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D.K+通过人工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4.下图中Ⅰ~Ⅳ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均为主动运输B.图Ⅱ和图Ⅲ为主动运输,图Ⅰ和图Ⅳ为被动运输C.图Ⅰ、Ⅱ和Ⅳ为渗透作用D.图Ⅲ为主动运输,图Ⅰ、Ⅱ、Ⅳ为被动运输5.下列生理功能必须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是()A.大部分脂溶性维生素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B.肾小管重吸收水分C.鲨鱼将血液中多余的盐分通过鳃排出体外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C.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也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7.(多选)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错误的是()A.据图可确定①为不耗能、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葡萄糖进入细胞可通过①③两种方式被吸收D.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①8.(多选)(2015·云浮高一检测)对人红细胞和人造磷脂双层小胞(人造小胞)吸收葡萄糖和乙醇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比人造小胞更容易吸收葡萄糖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和吸收乙醇的方式不同C.人造小胞吸收葡萄糖和吸收乙醇的方式不同D.人造小胞比红细胞更容易吸收乙醇9.下图1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29: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29: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A.甲物质的运输被促进B.乙物质的运输被促进C.甲物质的运输被抑制D.乙物质的运输被抑制2.下图表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符号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3.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碘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但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B.甘油和乙醇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C.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D.区分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关键是看是否消耗能量4.物质X能顺浓度梯度进入活细胞,若去除该细胞膜中某种蛋白质Y,物质X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入该活细胞。

据此判断物质X进入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5.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6.下列据图所作出的说明中,错误的是()A.图1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B.图2说明此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C.图3说明该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图4说明该植物吸收K+不需要载体协助7.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胞吞D.胞吐8.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 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28: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28: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选择题(15小题)1.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方式是A.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胞吐2.下列与物质出入细胞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进出细胞的物质必定都要通过质膜B.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C.只要微粒直径足够小就能自由扩散进出细胞D.离子通道运输离子具有选择性,可随时开放3.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式和某些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为膜蛋白,B为脂双层,C为糖蛋白B.图中需要耗能的方式为易化扩散C.a、d为主动转运,b、c为自由扩散D.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外表面的C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4.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实例中,属于主动转运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水分子进出细胞D.土壤中的K+进入水稻根细胞5.分析下表中的实验,与乙组细胞相比,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分别是A.较少,自由扩散B.较多,主动运输C.相等,被动运输D.相等,协助扩散6.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B.分泌蛋白的释放属于易化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一定属于主动转运D.胞吐过程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7.关于甲、乙所示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转运的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B.都需要消耗能量C.一定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输送物质D.均会导致膜面积的变化8.下图表示物质运输的两种方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形成的囊泡与溶酶体结合B.乙可以表示抗体的分泌过程,引起细胞膜面积增大但成分未更新C.甲运输的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乙运输的一定是蛋白质D.所有的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这两种方式运输9.图示表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

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三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是A.载体数量、氧气浓度、光照条件B.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C.光照条件、氧气浓度、温度变化D.氧气浓度、光照条件、载体数量10.根据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过程与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方式相同B.此过程的动力来自膜两侧葡萄糖的浓度差C.此载体能够运输乳糖进入红细胞D.小肠上皮细胞都是通过此过程吸收葡萄糖11.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细胞利用A TP酶和质子泵把细胞内的H+泵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形成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30: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30: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单选题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取决于()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C.细胞中ATP的含量D.组织液中的含氧量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C.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D.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3.科学家用溶液培养法培养水稻和番茄,检测溶液中各种离子的初始浓度和培养结束后浓度,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知同一植物对不同矿质离子的吸收量不同B.可知不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量不同C.可知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可知水稻是高Ca植物4.神经细胞能顺浓度吸收小分子物质甲,能逆浓度吸收小分子物质乙,并能以囊泡的形式排出物质丙。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甲可以是葡萄糖、氧气等物质B.物质丙可能是神经递质C.物质甲进出神经细胞都不消耗A TPD.载体蛋白参与神经细胞吸收物质乙5.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a、b为物质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可以表示二氧化碳运出细胞B.b可以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C.温度变化对a方式没有影响D.a、b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无关6.药物毒性损伤细胞的内质网后,下列受影响最小的生理活动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甘油B.性腺腺细胞合成并分泌性激素C.肌细胞合成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7.如图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a、b过程均不属于跨膜运输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主要方式二、非选择题8.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物质进出细胞必须通过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022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方式 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二单元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方式 Word版含解析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方式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试验:(1)通过模拟试验探究膜的透性 (2)观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集中过程。

(2)发生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2.动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分析(1)动物细胞⎩⎪⎨⎪⎧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质:有肯定浓度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②原理和现象a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别现象;b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别复原现象。

③质壁分别的缘由a .外因: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b .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1.(必修1 P60图4—1改编)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裂开,主要缘由是( ) A .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 .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 .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 .低温时红细胞膜流淌性增大解析:选C 。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红细胞会因大量蒸馏水进入而裂开;红细胞膜是脂溶性的;人的红细胞没有液泡;因低温时分子运动减慢而导致细胞膜的流淌性降低。

2.(深化追问)(1)渗透作用中,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指的是质量百分比浓度吗? 提示:不是,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的浓度。

(2)对于动植物细胞来说,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数量相等时,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肯定相等吗? 提示:不肯定。

对动物细胞来说,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数量相等时,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相等。

但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支持、爱护作用,当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数量相等时,有可能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

1.渗透作用模型和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渗透系统的比较分析渗透作用模型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渗透系统图解基本 组成 或条件 半透膜、浓度差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膜; 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原理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集中作用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水集中的方向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需要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溶液需要有浓度差【感知考题】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3·银川模拟)将少量棉花纤维放在载玻片上,滴上草履虫培养液,盖上盖玻片,沿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滴墨汁,可以看到墨汁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并在体内环流。

下列关于墨汁进入草履虫体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B.墨汁向草履虫体内扩散C.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随着水分向草履虫体内渗透2.(2013·淮北模拟)下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与b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a和b都要消耗能量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b与a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3.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运输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B.水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运输速率D.载体蛋白在物质运输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4.(2013·蚌埠模拟)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B.K+C.胰岛素D.CO25.(2013·东莞模拟)下图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运输(每种运输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6.(2013·安徽联考)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的就是主动运输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自由扩散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就是协助扩散D.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7.下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膜中的载体蛋白也能运输氨基酸B.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C.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D.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8.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钾离子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B.尿液中的尿素含量远高于原尿中,是因为肾小管具有很强的分泌功能C.糖醋蒜在腌制中慢慢具有糖醋味,是细胞主动吸收蔗糖分子和醋酸分子的结果D.紫甘蓝叶片被沸水烫后,水呈红色,是因为细胞中的色素主动运输到细胞外9.(2013·淮南模拟)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①也可表示在反应物一定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B.图②可表示性激素由内环境进入细胞时运输速率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C.图③可表示细胞膜的结构D.图④可表示细胞内的一种核酸10.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依靠膜上的钠-钾泵维持的,如下图所示,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B.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C.Na+为逆浓度梯度,K+也为逆浓度梯度D.该过程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11.(能力挑战题)(2013·中原名校联考)下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二、非选择题(包括2小题,共45分)12.(18分)主动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按照生命所需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

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

请分析回答:(1)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2)本实验的名称是。

(3)请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 。

(4)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①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

②乙组和甲组结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③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13.(27分)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A代表分子,B代表,C代表。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它们可用图乙中的①表示的是,可用图乙中②表示的为a~e中的。

(5)维生素D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甲中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甲中编号。

(6)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

①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实验。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实验结果。

③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解析1.【解析】选C。

草履虫吞噬墨汁颗粒属于胞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墨汁颗粒不能通过跨膜运输进入细胞,A、B、D均错误。

2.【解析】选D。

选择透过性是水分子、一些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生物膜,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生物膜。

“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不能体现选择透过性。

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从图形中获得信息:(1)膜两侧物质浓度差、是否消耗能量;(2)区别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解析】选D。

A错误,从图示可以看出,此种运输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应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B错误,水分子是小分子,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D正确,从图中可看出,载体蛋白在物质运输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4.【解析】选B。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

由图甲可知,钾离子细胞外浓度低,细胞内浓度高,因此由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

钠离子细胞内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胰岛素的运输方式为胞吐,CO2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5.【解析】选A。

a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是自由扩散方式,因而a物质可能是水、甘油、胆固醇和氧气;b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且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是主动运输,因而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6.【解析】选D。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消耗能量,故A项错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故B项错误;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故C项错误;胞吞和胞吐为非跨膜运输,通过膜的层数为0,故D项正确。

【方法技巧】要确定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必须抓三个关键关键一:分析被运输的物质是否通过细胞膜。

关键二:明确被运输物质微粒的性质(大分子、小分子、离子)。

关键三:分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7.【解析】选B。

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所以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氨基酸,A错。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细胞膜运输葡萄糖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消耗ATP,所以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该细胞膜可能是红细胞膜,B正确。

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与线粒体无关,C、D错。

8.【解析】选A。

可用排除法。

B错误,尿液中的尿素含量远高于原尿中,是因为肾小管具有很强的重吸收功能;C错误,糖醋蒜在腌制中慢慢具有糖醋味,是因为醋酸杀死了细胞,细胞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及醋酸分子进入死细胞中;D错误,紫甘蓝叶片被沸水烫后,细胞失去选择透过性,色素透出细胞外。

9.【解析】选D。

反应物一定时,酶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先升高,最后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受反应物的限制),所以图①也可表示在反应物一定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

性激素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速率和细胞内外浓度差成正比,可用图②表示。

图③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式图,由于一侧具有糖链,所以可以表示细胞膜。

图④表示核苷酸,是小分子,不是核酸。

10.【解析】选B。

由题干可知,Na+、K+的运输需消耗ATP,是主动运输过程;载体蛋白具有相对专一性,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Na+与K+均为逆浓度梯度运输;由于Na+、K+进出细胞的数量不均衡,可导致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易错提醒】消耗ATP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11.【解析】选D。

肌细胞不能产生葡萄糖,原因是细胞内的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化成葡萄糖,细胞要不断消耗葡萄糖,所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钠离子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而运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分析图可知,葡萄糖进入肌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由钠离子驱动,而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12.【解析】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和消耗能量。

从图中可知,甲、乙的自变量是有无HgCl2,甲、丙的自变量是细胞的成熟程度,观察指标是溶液中磷酸盐浓度变化,即细胞吸收磷酸盐的量。

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溶解氧、溶液的用量、胡萝卜片的数量等。

甲、乙两组都是成熟的胡萝卜片,乙中加入了HgCl2,影响ATP的水解,结果是乙组吸收磷酸盐量比甲少,说明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消耗能量(或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主动运输);丙组与甲组的不同是甲是成熟的胡萝卜片,丙是幼嫩的胡萝卜片,甲组吸收磷酸盐量比丙组多,说明幼嫩组织供能少或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少(或幼嫩组织新陈代谢不如成熟组织旺盛,产能少)。

答案:(1)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2)探究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3)温度、pH、溶解氧、溶液的量、胡萝卜片的量等(任选两个)(4)①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②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能量(或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主动运输)③幼嫩组织供能少(或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少)13.【解析】(1)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表面还有链状的多糖分子,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为糖蛋白,也可和脂质结合成糖脂。

(2)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最重要的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