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1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机电系统的设计、分析、优化和实现等方面的知识。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个具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机械部分和电子控制部分的设计。

在机械部分,需要根据系统的功能和要求,设计机械结构,包括传动机构、导向机构、支撑机构、制动机构等。

在电子控制部分,需要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和传感器测量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设计控制电路和程序,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优化设计。

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响应速度、工作效率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

例如,可以通过优化机械结构的设计来提高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和控制参数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另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的可维护性包括系统的维修性和可靠性,即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维修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系统的可扩展性包括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和升级性,即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实现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电路设计等工具。

学生需要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

同时,还需要使用模拟仿真软件进行系统的模拟和调试,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电系统设计和分析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的就业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目录机电一体化概述-------------------------------------------------1 机电一体化应用与发展----------------------------------------2 被控对象的选择和控制要求----------------------------------3 控制器的选择与特点-------------------------------------------4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选择----------------------------------5 步进电动机的驱动与控制-------------------------------------6 结束语-------------------------------------------------------------7一、机电一体化概述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

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中国机电设计迈入PLM全新阶段,正挑战着了前所未有的,不可预测的难题,一个个久战沙场经久不衰精兵良将正褪去了昨日英雄的光环,唯有CAMEL VIEW 能够胜任军统三国,光复旧业的重任,此时数系科技与德国iXtronics GmbH公司携手共同开拓机电设计领域的新篇章,CAMEL VIEW 作为机电一体化设计系统,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到产品性能的测试、验证、通过都是一体化的,流程化的、规范化的,在满足用户设计的前提下,数值实验的仿真与结果的验证无不精确化,支持复杂环境下,多工况,多耦合场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张建明主编》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张建明主编》习题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习题答案第一章 思考与练习题一一. 名词解释 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学、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为主的多门技术学科在机电产品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性技术学科。

二. 简答题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哪几种?答: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分为:机械本体、动力部分、测试传感部分、执行机构、控制性处理单元以及接口等部分组成。

2.接口技术的作用?答:是系统中各单元和环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连接界面,是外设和数控装置之间的桥梁。

其功能为:变换、放大和传递。

第二章 思考题1一.名词解释1. 误差:是对某一特定的物理量进行度量时,所测得数值与真值得差值。

2. 准确度:通常用来反映系统的测量值与真值的近似程度,反映了系统误差的大小; 精密度:是从随机误差的角度来反映系统的测量值与真值的近似程度; 精确度则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反映。

3. 传动精度:是指机械传动链单向传动时,其输入端与输出端瞬时传动比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之差。

4. 装配精度:是是指不同零件或不见按照特定要求组装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综合精度,包括零件或不见的相对位置精度、运动精度、接触精度。

5. 机床加工精度:是一项综合型精度指标,即指机床在加工工件时所能达到的精确度。

6. 机床定位精度:是指机床或仪器主要部件在运动终点所能达到的实际位置的精度。

(是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精度指标,其定位形式大致可分为手动定位、自动间歇定位和连续定位三种形式。

) 二.简答题1.机械系统在机电一体化中的作用?答:机械系统在机电一体化中起着传递功率、支撑、连接、执行的功能。

2.机床精度与机床加工精度有什么不同?(判断)答:二者的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机床加工精度是指在加工时体现出来的精度,与机床设备本身使用的时间年限、加工时的切削力、环境温度等都有关系,而机床精度所描述的是机床的原始精度,不考虑上述这些情况。

4. 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答:任何一个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相对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系OXYZ 来说,都有六个自由度,即沿X 、Y 、Z 三个坐标轴的移动,以z y x 、、表示,及绕着X 、Y 、Z 轴的转动,用z y、、x 表示,如图所示。

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制作内容及要求

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制作内容及要求

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制作内容及要求以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制作内容及要求为标题,本文将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步骤、制作要求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将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相结合的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执行器以及控制器等组成部分,实现对机械运动的控制和监测。

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线、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确定需要控制的参数和工作环境等信息。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各个组成部分的类型和数量,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布局。

3.电气设计: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设计电气线路和控制逻辑,绘制电气原理图。

4.机械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机械结构,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绘制机械图纸。

5.系统集成:将电气部分和机械部分进行连接和安装,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

6.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7.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系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制作要求1.安全性: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2.可靠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应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3.精确性:系统的测量和控制应具有高精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4.稳定性:系统的控制和运动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5.易操作性:系统的操作界面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和维护。

6.可扩展性:系统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方便后续的升级和改造。

四、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制作应注意的问题1.合理选择电气元件和机械部件,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2.合理布局电气元件和机械部件,减少干扰和故障的可能性。

3.合理设计电气线路和控制逻辑,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合理选择传感器和执行器,确保测量和控制的准确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课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课件

设计软件介绍
SolidWorks
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用于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运动分析和优化设计。
AutoCAD
二维绘图软件,用于绘制平面图、电路图和布局图等。
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用于系统建模、分析和优化。
LabVIEW
虚拟仪器软件,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等。
设计经验分享
经验一
注重系统整体性
设计要求
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包括技术指标、性能参数、安全性能等方 面。
设计优化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计成果评价
评价标准
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价 。
评价方法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专家评审、实验测试 等,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反馈与改进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并进行改进和完善。
01
课程设计任务与要 求
设计任务书解读
任务书内容
01
详细解读课程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标、要求、限制条件和
预期成果。
任务书分析
02
对任务书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解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任务书实施计划
03
根据任务书要求,制定合理的设计实施计划,确保按时完成设
计任务。
设计要求与规范
设计规范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符合行业 要求。
实时性、稳定性、可扩展性
传感检测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
传感器选型、信号处理电路、数据采 集与传
设计要点
准确性、可靠性、抗干扰能力
0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 计实践
设计案例分析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免费范文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免费范文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一、概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将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机械、电气、电子等功能部分的新型产品或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工业、交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成为一门重要课程。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篇免费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范文,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该课程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操作过程。

二、课程设计内容1. 课程设计主题: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2. 设计要求:a. 选择一个具体的工业生产场景,例如流水线生产、自动包装、自动搬运等;b. 设计一个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该生产场景的自动控制和监测;c. 设计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接线图,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等设备的选型和连接方式;d. 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对生产场景的自动化控制;e. 设计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操作;f.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系统配置、程序代码等内容。

三、课程设计步骤1. 选择工业生产场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具体的工业生产场景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例如流水线生产。

2. 系统需求分析分析所选生产场景的具体要求,包括自动控制的功能需求、安全性要求、生产效率要求等。

3. 硬件配置和接线图设计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和PLC等硬件设备,并设计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4. PLC控制程序设计根据系统需求,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对生产场景的自动化控制。

5. 人机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直观简洁的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操作。

6. 系统调试和实验验证将硬件设备和控制程序进行组装和调试,验证系统在实际场景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7.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系统设计思路、硬件配置、程序代码、系统调试结果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范文(此处省略具体的课程设计范文,仅列出课程设计内容的大纲)1. 课程设计主题: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2. 设计要求:a. 选择流水线生产场景;b. 设计一个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流水线的自动控制和监测;c. 设计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接线图,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等设备的选型和连接方式;d. 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对流水线的自动化控制;e. 设计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操作;f.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系统配置、程序代码等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件

二、机电一体化产品
录 像 机
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设备 生产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柔性生产单元、自动组合生产单元 FMS、无人化工厂、CIMS 微机控制汽车、机车等交通运输工具 运输、包装及工程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包装机械及系统 数控运输机械及工程机械设备 自动仓库 储存、销售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自动空调与制冷系统及设备 自动称量、分选、销售及现金处理系统 自动化办公设备 社会服务性机电一体化产品 动力、医疗、环保及公共服务自动化设备 文教、体育、娱乐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微机或数控型耐用消费品 家庭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炊事自动化机械 家庭用信息、服务设备 测试设备 科研及过程控制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控制设备 信息处理系统 农、林、牧、渔及其它民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航空、航天、国防用武器装备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一、机电一体化对机械传动的要求 1、高精度 2、快速响应 3、良好的稳定性 二、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
转动惯量小 摩擦小 阻尼合适 刚度大 抗振性能好 间隙小
转动惯量大会是机械负载增大、系统响应性能变慢、灵敏度降低、固有频率下降, 容易谐振。同时,使电气驱动部件谐振频率降低,阻尼增大。 阻尼越大,最大振幅越小,衰减越快。但定位精度降低,易产生爬行;稳态误差大, 精度降低。 刚度大,失动量小。提高刚度可增加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5 伺服传动技术
伺服传动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常见的伺服驱动系统主要 有电气伺服(如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等)和液压伺服(如液 压马达、脉冲油缸等)两类。
6 系统总体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个技术综合体,它利用系统总体技术将各有关技术协调配合、 综合运用而达到整体系统的最佳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构成要素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PPT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PPT

四、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相互关系 系统论、
信息论研究的是如何认识信息和度量信息。 而系统论和控制论是研究如何利用信息,系统 论是利用信息来实现系统最优化,控制论是利 用信息来实现系统的有目的最佳控制。
1.5.2 关键技术(技术构成) 关键技术(技术构成)
1、机械技术 、
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设备 生产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 柔性生产单元、自动组合生产单元 FMS、无人化工厂、CIMS 微机控制汽车、机车等交通运输工具 运输、包装及工程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包装机械及系统 数控运输机械及工程机械设备 自动仓库 储存、销售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自动空调与制冷系统及设备 自动称量、分选、销售及现金处理系统 自动化办公设备 社会服务性机电一体化产品 动力、医疗、环保及公共服务自动化设备 文教、体育、娱乐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微机或数控型耐用消费品 家庭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炊事自动化机械 家庭用信息、服务设备 测试设备 科研及过程控制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控制设备 信息处理系统 农、林、牧、渔及其它民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航空、航天、国防用武器装备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技术只是将计算机作为核心部件应用,目 的是提高和改善系统性能。计算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 的应用仅仅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部分,它还可以在办 公、管理及图像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 技术研究的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而不是计算机应用本身。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1.2.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组成
D、节约能源
• 机电一体化的产品 , 可以节约材料、 节约 机电一体化的产品, 可以节约材料 、
能源。 能源。例如: • 我国目前各类电风扇的调整器为电磁机械 式 , 如果用电子式调整器每年全国可节约 电600万度; 600万度; • 汽油机电子点火; • 液压挖掘机电子节能。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一章概论1 试说明较为人们所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2 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提高系统的附加价值,即多功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并使产品结构向短小,轻,薄化方向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

3机电一体化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加实现哪些功能?1控制器:控制2检测传感器:计测3执行元件:驱动4动力源:提供动力5机构:构造4 工业三大要素指的是什么?物质,能量,信息5说明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步骤1根据目的功能确定产品规格,性能指标2系统功能部件,功能要素的划分3接口设计4综合评价5可靠性检查6试制与调试6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评价内容是什么?对其实现目的功能的性能,结构进行评价7机电一体化的接口功能有哪两种?1是变换,调整2输出,输入8根据不同的接口功能说明接口的种类1变换调整:零接口,无源接口,有源接口,智能接口2 输入/输出: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第二章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与设计1滚珠丝杠副中滚珠的基本循环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种特点?内循环:滚珠在循环过程上始终与丝杠表面接触。

优点:滚珠循环回路短,流畅性好,效率高,螺母的径向尺寸较小。

不足:反向器加工困难装配不方便外循环:螺旋槽式:工艺简单,径向尺寸小,易于制造,但是挡珠器刚性差,易磨损插管式: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但径向尺寸大,挡珠器容易磨损端盖式: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但滚道吻接和弯曲处圆角不易准备制造而影响其性能2滚珠丝杠副消除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紧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1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结构简单,刚性好,预紧可靠,使用中调整方便,但不能精确定量地进行调整2 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可实现定量调整,即可进行精密微调,使用调整较方便3 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式:结构简单,,刚度高,预紧可靠,但使用中调整不方便4 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能够消除使用过程中因磨损或弹性变形产生的间隙,但其结构复杂,轴向刚度低,适用于轻载场合5单螺母变位导程预紧式和单螺母滚珠过盈预紧式:结构简单,紧凑,但使用中不能调整,,制造困难3滚珠丝杠副中支承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1单推—单推式:轴向刚度较高,预拉伸安装时,预紧力较大,但轴承寿命比双推—双推式低2 双推—双推式:轴向刚度最高,适合于高刚度,高转速,高精度的精密丝杠传动系统,但温度的升高会使丝杠的预紧力增大,易造成两瑞支承的预紧力不对称3 双推—简支式:预紧力小,轴承寿命较高,适用于中速,传动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4 双推—自由式: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低,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的丝杠传动系统4 滚珠丝杠副中的公称直径根据啥选择?基本导程根据什么选取?公称直径d0应根据轴向最大载荷按滚珠丝杠副尺寸系列选择基本导程ph应按承载能力,传动精度及传动速度选取5伺服电机驱动负载的传动系统中,常采用什么方法选择最佳传动比常采用使负载加速度最大的方法第三章执行元件的选择与设计1 控制用电机有哪些种类,特点及应用?1 一般的动力用电动机(感应式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2 控制用的电动机(力矩电动机,脉冲电动机)特点:前者1 转角与控制脉冲数成比例2有定位转矩3可构成廉价的开环控制系统后者高响应特点,特性高功率密度,可实现高精度数字控制,接触换向部件应用:前者计算机外围设备办公机械后者NC机械,机器人等2 直流伺服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转速,额定转矩,调速比3 直流伺服电机的驱动方式有几种?晶体管脉宽调理驱动,晶闸管直流调整驱动两种方式4 旋转式步进电机按其构成可分为几种?各有何特点?1)可变磁阻型:电动机的转子结构简单,转子直径小,有利于高速响应2)永磁型:励磁功率小,效率高,造价高,因此需求量也大3)混合型:步距角小,响应频率高的优点,励磁功率小,效率高的优点5步进电机有哪几种通电方式?步距角与通电是否有关?三相单三拍,三相双三拍,三相六拍通方式。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ppt课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ppt课件

2. 快速发展阶段 ▲ 时间: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 发展情况:
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 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人们自觉、主动地利用3C技
术的成果创造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Mechatronics诞生。 这一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 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其中日本在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面起了主导作用。 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始于这一阶段,80年代开 始,组织专家根据我国国情对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原则、目标、 层次和途径等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制订了一系列有利 于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法规,确定了数控机床、工业自动 化控制仪表、工业机器人、汽车电子化等15个优先发展领域 及6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包括技术原理和使机电一体化产品 (或系统)得以实现、使用和发展的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技术群(族)的总称,包括检测传
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 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
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
机电一体化产品有时也称为机电一体化系统,它们是 两个相近的概念,通常机电一体化产品指独立存在的机电 结合产品,而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指依附于主产品的部件 系统,这样的系统实际上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 控 铣 床
数控车床
焊接机器人

汽车防抱死系统(ABS)
1.2 发展概况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其不断吸取机械学、 电子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成果,以实现本学科的发 展壮大。由于这些相关学科的发展都经历了较长的过程, 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有学者将这一过程划分为萌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智能 化阶段三个阶段。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朱红萍二0一一年十二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二、设计题目及参数三、设计内容四、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五、心得体会六、参考文献一、课程设计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独立进行一次机电结合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是:1)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与选用原则。

如齿轮/同步带减速装置、蜗杆副、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等。

3)通过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设计,掌握常用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计算选择方法与控制驱动方式,学会选用典型的位移/速度传感器;如交流、步进伺服进给系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直线光栅等。

4)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一些典型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如控制系统选用原则、CPU 选择、存储器扩展、I/O 接口扩展、A/D 与D/A 配置、键盘与显示电路设计等,以及控制系统的管理软件、伺服电动机的控制软件等。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初步树立“系统设计”的思想。

6)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及参数设计题目:X-Y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立式铣刀最大直径mm d 15=; 2)立铣刀齿数3=z ; 3)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 4)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8=; 5)加工材料为碳素钢或有色金属;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脉冲/005.0mm y x ==δδ; 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0.01mm ;8)工作台面尺寸为mm mm 230230⨯,加工范围为mm mm 250250⨯;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 /3000max max mm v v y x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院校:班级:姓名:学号:2011年 12 月 24 日目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总体方案1.1导轨副的选用1.2 丝杆螺母副的选用1.3 减速装置的选用1.4 伺服电动机的选用1.5 检测装置的选用2.控制系统的设计3.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3.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3.2铣削力的计算3.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3.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3.5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3.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3.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4.工作台机械装配图的绘制5.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6.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7.设计总结参考文献[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尹志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设 计 计 算 与 说 明主要结果设计任务:题目:X-Y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立铣刀最大直径d=15mm ; 2)立铣刀齿数Z=3; 3)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 4)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8=; 5)加工材料为碳钢; 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y x 005.0==δδ/脉冲;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 8)工作台导轨长度为1260mm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 /3000mm v v y x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 11)移动部件总重量为800N ;12)丝杆有效行程为920mm 。

一、总体方案的确定 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1.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 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复习题
一、名词答:释
1、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2、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电技术协同实现功能的整体,它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3、测量:是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据概念的过程。

4、静态特性:静态特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入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非常缓慢时所表现出来的输出响应特性。

5、系统的稳定性:机电一体化系统要求其机械装置在温度、振动等外界干扰的作用下依然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

既系统抵御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抗干扰能力强。

6、三相六拍通电方式:如果步进电动机通电循环的各拍中交替出现单、双相通电状态,这种通电方式称为单双相轮流通电方式。

如A→ AB→ B→ BC→C → CA→…
7、霍尔效应: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8、伺服控制: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

9、动态误差:动态误差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量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称为动态误差。

10、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作用是根据计算机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几种方式。

11、I/O接口电路:I/O接口电路也简称接口电路。

它是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部件(电路)。

它在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1/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